栀子性味归经

合集下载

栀子花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花的功效与作用

栀子花的功效与作用栀子花原产于中国,除观赏外,栀子花的花、果实、叶根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栀子花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吧!栀子花的功效与作用【性味】性苦、寒、无毒,气微,味微酸而苦。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作用】有镇静、降压,抑菌、致泻、镇痛、抗炎,调节平滑肌,加速软组织的愈合等作用。

【功效】有泻火除烦,消炎祛热,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

1、泻火除烦: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

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

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2、凉血止血: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

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3、泄热利湿:栀子花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

又用生栀子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服,有消肿活络的作用,可用于跌仆损伤、扭挫伤、皮肤青肿疼痛等症,为民间常用的“吊筋药”,尤其适用于四肢关节附近的肌肉、肌腱损伤。

栀子花的食用宜忌脾虚便溏者忌服。

1、《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栀子花的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

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1、《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2、《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3、《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4、《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成品药材栀子质量标准

成品药材栀子质量标准
栀子质量标准
文件编号
起草
审核
批准
部门
质保部
质控部
质保部
技术部
质量技术副总
姓名
签名
日期
分发部门
质保部、质控部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主要产地】浙江、江西、湖南、福建、湖北、江苏等地。
【检查】 水分不得过8.5%(附录Ⅸ H第一法)。
杂质、灰屑检查不得过3.0%。
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 Ⅸ K)。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炮制】 栀子除去杂质。
【性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鉴别】 (1)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µm,长约至75µm,壁厚4~13µ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µm,长约至110µ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µm,长至230µ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µm。

栀子质量标准

栀子质量标准

栀子ZhiziGARDENIAEFRUCTUS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

果皮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有的可见翅状纵横。

种子多数,扁卵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

气微,味微酸而苦。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

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

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μ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

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32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8.5%(附录60页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61页)。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35页)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

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的药用价值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的药用价值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_栀子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栀子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图片、栀子的药用价值、栀子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栀子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栀子简介栀子图片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的药用价值栀子的食疗价值栀子的炮制方法栀子的用法用量栀子的副作用栀子医书记载栀子简介栀子,中药名,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

9~11月果实成熟显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置通风干燥处。

本品呈球形或椭圆形,长1.5~4.5厘米,直径约1~2厘米。

表面橙黄色或暗红色,淡褐色或褐色,果皮薄而革质,略有光泽,通常有6条隆起的翅状纵棱(背缝线),纵棱间多数有明显的纵行脉纹一条(腹缝线)。

顶端有宿存花萼裂片6个以上,多碎断。

基部突尖或渐尖,有果柄痕。

破开后,果皮内壁淡黄色或黄白色。

种子多数,聚成类圆形的团块状,橙红色或橙黄色。

种子扁圆形不规则状如辣椒的种子,浸入水中被染成黄色。

气微,味微苦酸。

以色红、圆形,子仁饱满者为佳。

栀子图片栀子的功效与作用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1、泻火除烦用于热病发热,心烦不宁等症,栀子善能泻火泄热而除烦。

在外感热病的气分症初期,见有发热、胸闷、心烦等症,可用栀子配合豆豉,以透邪泄热、除烦解郁。

如属一切实热火症而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可用本品配黄连等泻火而清邪热。

2、凉血止血用于热毒、实火引起的吐血、鼻衄、尿血、目赤肿痛和疮疡肿毒等症。

山栀又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作用,用治血热妄行,常与生地、侧柏叶、丹皮等配伍;治目赤肿痛,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治疮疡肿毒,可与黄连、银花、连翘等同用。

3、泄热利湿本品又能泄热利湿,可用于湿热郁颉所致的黄疸、面目皮肤发黄、疲倦、饮食减少等症,常与黄柏、茵陈蒿等同用。

栀子花的药用价值:详解栀子花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栀子花的药用价值:详解栀子花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栀子花的药用价值:详解栀子花的药用
功效与作用
栀子花的药用价值:详解栀子花的药用功效与作用
栀子花的药用价值
花语谷官网的医学信息及健康食疗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的依据。

任何健康问题应咨询专业医护人员,任何疾病的治疗请遵医嘱。

终极护花任务:爱自己,就从实际出发,谨遵医嘱。

对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弃希望,勇敢面对,用爱来温暖寂静的世界,用心来呵护内心的花田。

药材性状
【制法】:夏季花初花放时采收花,晒干备用,或用鲜品。

9~11月间采收果实,除去果柄等杂质,入甑中微蒸或沸水(可加明矾)中微煮,取出后晒干。

果实不易干燥,故应经常翻动使通风良好,以免发霉变质。

根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栀子栽培2~3年开
始开花结果。

11~12月果实开始成熟,当果皮呈黄绿色时即可
收获,选择晴天摘采,采回的栀子及时晒干或烘干即可。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经。

【功效主治】: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主治肺热咳嗽,鼻,咯痰,肿毒等病症。

【主要成分】:栀子花含有三萜成分,栀子花酸A、B和子酸。


挥发油,包括乙酸苄酯、乙酸芳樟酯,另含色素甙、木蜜醇等。

另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及多种维生素。

中药饮片栀子

中药饮片栀子

栀子中药饮片--栀子栀子ZhiziGARDENIAE FRUCTUS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

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

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

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

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

气微,味微酸而苦。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

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

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μ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

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栀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不得过8.5%(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Ⅸ K)。

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黄栀子的功效与作用: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与根都可入药,黄栀子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黄栀子有疗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发,目赤肿痛的作用,黄栀子用药禁忌是脾虚便黄栀子的功效: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与根都可入药,黄栀子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黄栀子有疗治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发,目赤肿痛的作用,黄栀子用药禁忌是脾虚便溏者忌服黄栀子。

名称:黄栀子别名:山枝子、大红栀来源:黄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

制法:1、山栀仁:取净栀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

2、生栀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3、山栀皮:即生栀子剥下的外果皮。

4、栀子炭: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5、焦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6、炒栀子:取碾碎的栀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

性味:苦,寒。

归经: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主治: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

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6--9g。

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根1--2两。

栀子,清少阴之热,则五内邪气自去,胃中热气亦除。

面赤酒疱皶鼻者,肺热之候也,肺主清肃,酒热客之,即见是证,于开窍之所延及于面也,肺得苦寒之气,则酒热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

其主赤白癞疮疡者,即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之谓。

疗目赤热痛,及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者,总除心、肺二经之火热也。

此药味苦气寒,泻一切有余之火,故能主如上诸证。

栀子禀至苦大寒之气,苦寒损胃而伤血,凡脾胃虚弱者忌之,血虚发热者忌之。

中药栀子性味归经 中药栀子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栀子性味归经 中药栀子功效作用及应用

中药栀子性味归经中药栀子功效作用及应

中药栀子并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拥有极强的生命力,生产于我国北方地区。

中药栀子在山中非常多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药栀子的图片,并且了解下中药栀子功效作用及应用吧。

中药栀子性味归经中药栀子功效作用及应用
1、中药栀子的外形
中药栀子的外形较为可爱,小小的球状植物,其周围的叶片带有锯齿,花白为白色,而内芯确实美丽的黄色,远远看去中药栀子满山遍野很是美丽。

2、中药栀子的药用价值
中药栀子在中医上较为常用,其皮根皆可入药,果子和叶子能够酿酒。

中药栀子的药效好,能够散瘀消肿,养血活血。

中药栀子的叶子能够消肿消毒,如果外部有烫伤等问题也可以用中药栀子来调理。

中药栀子还可以祛湿利水,驱除人体中的虫毒。

3、中药栀子的营养价值
中药栀子的果实是有食用价值的,吃起来味道就如同蜂蜜一样甜美。

中药栀子果实中有苹果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更可贵的是还有丰富的锌和硒元素。

他们都是高营养物质,给予人体基本营养补充,有机会一定要尝一下中药栀子的果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栀子性味归经
栀子这种药材是可以清热泻火的,我们平时适当的使用栀子有助于促进排便以及缓解便秘的症状,并且栀子性寒,可以调料脾肺胃三者的功能,对于利尿解毒以及治疗烦躁不安是很好的,大家可以来了解栀子的药用价值,然后根据自己的体质去服用栀子,但是不能在经期的时候饮用,避免出现宫寒。

中药栀子功效分类
清气泻火类中药
中药栀子说明中药栀子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的成熟果实。

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

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中药栀子性味归经、栀子功效及主治栀子性味归经:苦,寒。

归心、肺、胃、三焦经。

栀子功效: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

栀子主治:用于心烦失眠,躁扰不宁,湿热黄疸,血热吐衄。

中药栀子作用
1、降压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解热作用
5、镇静作用
6、保护肝脏作用
7、利胆作用
8、泻下作用
9、保护胰腺作用中药栀子功效的应用
1、中药栀子能清利湿热,具退黄之功,对黄疸有标本兼治之能。

用于湿热黄疸、发热、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者,常与清热利湿退黄的茵陈、大黄配伍,如茵陈蒿汤。

2、中药栀子能泻心、肺、胃经之火,而有除心烦之功。

用于热扰胸膈之烦失眠、躁扰不宁、郁闷者,常与除烦的淡豆鼓配伍,以增强清热除烦之功,如栀子鼓汤。

用于火热炽盛之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常与清热泻火的黄连、黄芩配伍,如清瘟败毒饮。

3、中药栀子(生)研粉外敷,治疗外伤性肿痛,有消肿止痛之功。

涂敷疖肿,亦有良效。

4、中药栀子既入气分,又走血分,有凉血止血作用。

用于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者,常与凉血止血的黄芩、白茅根配伍。

中药栀子用法用量
中药栀子可有过敏反应,大剂量可致中毒。

脾胃虚寒或便溏食少者忌用。

清热宜生用。

凉血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用量:6-1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