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 支 纪 年 法
天干地支纪年

历史零距离
天干地支纪年法
简介
•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 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
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 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 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
•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 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 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十二时辰详解
•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 13时)。
•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 (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 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 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 年有1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 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天干地支的作用
•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 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 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 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 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建元年号。
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
•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 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 号。
12天干地支

12天干地支“12天干地支”,又称“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方式,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时代。
它据说是由商代皇帝敬六出祖尧所创,他将一年中的十二个月分别用天干象形文字来称呼,每月再以元、辰、寅、卯、艮、癸、甲、乙、丙、丁、戊、己地支来称呼。
“12天干地支”的纪年法,把以“子月”开始的一年分成了十二个月,每个月又以天干地支来命名,其中,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十个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月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成,一年也就是一个由十二个天干地支组成的循环。
按照“12天干地支”纪年法,一个月应该有24天,但实际上是29或30天,因此,商代皇帝将一年分成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又分成三个月。
这里的月份和季度都是根据每个月月圆月缺的情况来设置的,而每一个季度里又有“大月”和“小月”之分。
考虑到每月有29或30天的情况,商代皇帝采取了“十一进而十二减”的办法,将每个季度的月份以11天的间隔排列,使得季度的天数接近日历上的90天,以配合一年中的节气。
从古至今,“12天干地支”纪年法仍在使用。
今天,它仍被广泛的用于纪念活动和传统节日,比如上海著名的“上海十月十三”节日便是以此来祭祀上海城隍爷十月十三日诞辰。
此外,用12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在中国东方文化中经常被用来描绘时间,比如运动健将历史,百家史等。
说到“12天干地支”,要补充的是,它的纪年系统仅作为中国的一种历法使用,它并不能纪录精确的日期,因此,它并未被广泛应用到其他国家,而在中国大陆,它也在被取代。
“12天干地支”纪元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东方文化留下了深远的足迹。
尽管它正在被取代,但它依然是中国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天干地支纪年法及其换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又称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古代用来纪年的一种方法。
它是根据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组合来表示年份,每60年为一个周期。
这种纪年法在中国的历史上广泛流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迷信和占卜文化。
古人将天干地支与四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以及五行(木、火、土、金、水)进行了匹配。
通过天干地支的组合,人们认为可以预测吉凶祸福。
后来,这种纪年法渐渐被用于表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出生年份。
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换算方法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知道起始年份,也就是一个周期的开始。
根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841年开始,1200年为一个周期。
现代常用的起始年份是公元前4年,即庚寅年。
根据天干地支的循环规律,可以推算出各年份的天干地支组合。
具体换算方法如下:1.将要换算的年份减去起始年份,得到年数。
例如,要计算2024年的天干地支,计算公式为:2024-(-4)=2026年。
2.利用循环周期,将年数除以60并取余数。
例如,2026÷60=33余6、这表示2026年处于第34个60年周期的第6年。
3.根据余数确定天干和地支的组合。
天干的循环周期为10年,地支的循环周期为12年。
通过余数6,在天干中为庚,地支中为寅。
4.最后将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拼接在一起,得到天干地支纪年法的表示。
例如,2024年的天干地支为辛丑年。
需要注意的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以公元前841年为起点进行换算的,所以在计算时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由于干支循环的关系,一些年份的天干地支可能与之前或之后的年份重复。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谨慎选择正确的干支组合。
天干地支纪年法在中国的历史上被广泛运用于文化、历法、占卜等方面。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天文、地理的认识,还融入了人们对命运和吉凶祸福的追求。
至今,天干地支纪年法仍然是中国农历和传统节日计算的基础,也被用于算命、起名等民俗活动中。
干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年计算方法

干支纪年法与公元纪年计算方法
1.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亥,即地支为亥;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亥年。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23456789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234567891011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丑41 42 43 44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古代常用的三种纪年法

古代常用的三种纪年法
古代常用的三种纪年法包括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和王公年次纪年。
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纪年方式,采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表示年份。
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组合在一起,循环周期为60年。
这种纪年法在中国历史上广泛使用,至今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
年号纪年:年号纪年是指以每位君主在位期间所使用的年号来纪年。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都会根据君主的意愿或象征意义来制定年号,以便区分不同时期。
例如,明朝的洪武、嘉靖,清朝的康熙、乾隆等。
年号纪年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研究历史和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王公年次纪年:王公年次纪年是指以君主或贵族的名字和年次来纪年。
在古代,一些地区的王公贵族会使用自己的名字和年次来纪年,用于标志重要事件或记录历史。
这种纪年法主要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或朝代中使用,相对较为局限。
这三种纪年法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人们记录时间、识别年代和研究历史事件。
每一种纪年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天干地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
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
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方法二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亥,即地支为亥;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亥年。
方法三快速推算干支巧法1:1900----2100年年干=年尾数—3 。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
(2不足减就补十成12)2:1900----19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1。
2000----2099年年支=年尾二位数+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数为10,地支第十位为酉。
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余5,地支第五位是辰。
那么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
天干地支纪年法同时可纪年、月、日、时,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是先贤们智慧的结晶。
天干地支纪表我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十二地支又与十二生肖对应: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10位天干和12位地支相搭配(奇数位配奇数位,偶数位配偶数位),最小可组成60位,由此形成了六十个干支,称为“六十干支”,又因以甲子开头而又称“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即1. 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后来六十甲子被用以记录时间,即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其中纪年法使用最广泛,如今仍然是我国夏历(农历)的纪年方法,即“干支纪年法”,称为农历(夏历)某某干支年,农历年与公历年并不重合,如2013年是农历癸巳年(西元2013年2月10日春节至2014年1月30日除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支纪年法一.十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12345678910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1 2345678910111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 2 3 4 5 6 78 9 10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41 42 43 4445 46 47 48 49 50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
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
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
(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
以此类推。
(如下表)十二生肖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
(如下表)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子丑寅卯辰己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午未申酉戊亥11-13:13-15:15-17:17-19:19-21:21-23四、由公元推干支记年为了便于运算和使检索更加直观,借用六十干支表并按顺序加以编号成表一如下:六十干支表甲子0 乙丑1 丙寅2丁卯3戊辰4己巳5庚午6辛未7壬申8癸酉9甲戌10 乙亥11 丙子12 丁丑13 戊寅14 己卯15 庚辰16 辛巳17 壬午18 癸未19甲申20 乙酉21 丙戌22 丁亥23 戊子24 己丑25 庚寅26 辛卯27 壬辰28 癸巳29甲午30 乙未31 丙申32 丁酉33 戊戌34 己亥35 庚子36 辛丑37 壬寅38 癸卯39甲辰40 乙巳41 丙午42 丁未43 戊申44 己酉45 庚戌46 辛亥47 壬子48 癸丑49 甲寅50 乙卯51 丙辰52 丁巳53 戊午54 己未55 庚申56 辛酉57 壬戌58 癸亥59该表于公元前后的推算均适用,具体的方法如下:1,求公元后某年(设为Y)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Y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4,最后根据所得结果查表一中相应序数所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1911年的干支:1911÷60余数为51,减4后得47,查表一47对应的干支是辛亥,即1911年为辛亥年。
由于干支纪年60年一循环,当Y÷60的余数小于4时,需借干支纪年的一个周期60之数,例如1981年除以60余数为1,直接减4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4等于57,查表一便知1981年为辛酉年。
余可类推。
2,求公元前某年(设为X)的干支。
方法是:先以X除以60求其余数,再用57减去所得余数,根据所得结果再查表一中对应的干支,即为该年的干支。
例如求公元前221年的干支:221÷60,余数是41,以57-41=16,查表一16对应的是庚辰,即公元前221年对应的干支应为庚辰。
同样由于干支纪年的循环周期为60年,当余数大于57时,也需再借60。
例如求公元前479年(孔子卒年)的干支:479除以60余59,用57减59不够减,加上60之后再减59等于58,查表一知该年对应的干支为壬戌。
其余可以类推。
上述方法简便易行,只要记住表一,就完全可以不用纸笔,直接由心算推出结果。
五、速查干支农历纪月法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遇上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遇上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遇上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依照正月之干支,其余月份按干支推算即可。
详见下表:由上可见,农历的月份,地支是固定的,天干却不固定,要经过推算才能排出。
注意:农历的闰月是不记干支的。
例如:2006年为…丙戌‟年,查天干年份为…丙‟子头,在上表的第三行,其正月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
六、速查干支纪日法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其中C 是世纪数减一,y 是年份后两位,M 是月份,d 是日数。
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奇数月i=0,偶数月i=6。
G 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 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计算时带[ ]的数表示取整。
例如:查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
将数值代入计算公式。
G =4*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3 =117除以10 余数为7 ,天干的第7位是…庚‟。
Z =8*20 + [20 / 4] + 5*06 + [06 / 4] + [3 * (4 + 1) / 5] + 1 + 7 + 6 =213 除以12 余数为9 ,地支的第9位是…申‟。
答案是:2006年4月1日的干支日是庚申日。
1、甲子年生:【屋上之鼠】,木鼠年,五行属水,纳音五行属海中金为人多学小成,有始无终,心性暴燥,幼年见灾,重拜父母保养,兄弟骨肉小靠,子多刑,男人妻大而女人夫长,可谓伶俐聪明贤能之命。
2、乙丑年生:【海内之牛】,木牛年,五行属土,纳音五行属海中金为人慷慨,喜爱春风,见事多学少成,幼灾父母重拜,九流中人,夫妻无刑,儿女不孤,六亲少靠,女人贤良,纯和之命。
3、丙寅年生:【山林之虎】,火虎年,五行属木,纳音五行属炉中火为人多学少成,心性不定,口快舌硬,身闲心直,手足不停不止,利官近贵,女人贤良,晓事聪明伶俐之命。
4、丁卯年生:【望月之兔】,火兔年,五行属木,纳音五行属炉中火为人手足不停,身心不闲,衣禄不少,性巧聪明,作事有头无尾,女人生性好静,一生安允有幸,男人福分之命。
5、戊辰年生:【清温之龙】,土龙年,五行属土,纳音五行属大林木为人喜气春风,出入压群众,利官近贵,骨肉刑伤儿女不孤之命,女人温良贤达,有口无心,主招好夫之命。
6、己巳年生:【福气之蛇】,土蛇年,五行属火,纳音五行属大林木为人聪明伶俐,有功名之分,夫妻能和顺,作事如意,牛田有分,女人衣食不少,贤良待人,男人多出风头,善有计谋,英敏之才,福厚之命。
7、庚午年生:【堂里之马】,金马年,五行属火,纳音五行属路旁土为人口快心直,利官近贵,衣禄丰盈,男人权柄持家,女人荣夫益子,秀气之命格,男人有带固执之性格,注重欠点,受人敬佩之命。
8、辛未年生:【得禄之羊】,金羊年,五行属土,纳音五行属路旁土为人有志气,一生性宽,少年多灾,头见女吉,生男有刑,夫妻和顺,女人持家兴旺,男人有建家立业,名显荣幸之命。
9、壬申年生:【清秀之猴】,水猴年,五行属金,纳音五行属剑锋金为人性巧聪明,机谋多变,和气春风,功名有分,更招贤德之妻,男人多受人敬爱,姿性英敏,女人美容艳,富贵之命。
10、癸酉年生:【栖宿之鸡】,水鸡年,五行属金,纳音五行属剑锋金为人心直公平,一生口便舌能,有藏衣禄,平稳足用,六亲冷淡,须事不中,为人平等,不贪不取,晚景旺相,女人助夫兴家立业之命。
11、甲戌年生:【守身之狗】,木狗年,五行属土,纳音五行属山上火为人口快舌便,身闲心不闲,有权柄智谋,为名声远播,福禄有余,女人旺夫,生财之命。
12、乙亥年生:【过往之猪】,木猪年,五行属水,纳音五行属山上火为人和顺,幼年多灾,父母有刑,但重拜无害,夫妇和合,谐老齐眉,存心中正,中年未岁,财谷兴旺,子女有克,见迟方好。
13、丙子年生:【田内之鼠】,火鼠年,五行属水,纳音五行属涧下水为人胆大,有权柄及谋略,早年平平,中年成就,晚景大好,作事按机,女人饶舌絮刮之命言多必失,守己安分,幸福遁来。
14、丁丑年生:【湖内之牛】,火牛年,五行属土,纳音五行属涧下水为人和睦,衣禄不少,初年有财禄常在,晚景有剩骨肉,头女无情迟好,夫妻和顺,女人旺夫,持家贤良之命。
15、戊寅年生:【过山之虎】,土虎年,五行属木,纳音五行属城墙土。
为人猛烈,易快易冷,反目无情,早年勤俭,离祖发达,主有聪明伶俐,守其和平,以礼待人,晚年大有良机,幸福之命。
16、己卯年生:【山林之兔】,土兔年,五行属木,纳音五行属城墙土。
为人风流,一生衣禄丰足,自然善闲游,嬉戏不受人所欺,六亲冷淡,骨肉难为,妻招年长,配偶和合,女人与邻睦和,亲族贤达,长寿之命。
17、庚辰年生:【恕性之龙】,金龙年,五行属土,纳音五行属白蜡金。
为人春风和气,劳碌雪霜一生,利官近贵,名利双全,衣食足用,中年平顺,晚年大兴,女人勤俭18、辛巳年生:【冬藏之蛇】,金蛇年,五行属火,纳音五行属白蜡金。
为人有机谋,多随机应变,志气过人,衣食足用,贵人扶助,中年和顺,老运发财发福,长寿之命。
19、壬午年生:【军中之马】,水马年,五行属火,纳音五行属杨柳木为人勤俭,父母刑伤,灾厄可折,早年有财物但不聚,晚景旺相,事应积蓄,防备乏旱,女人兴家,贤能之命。
20、癸未年生:【群内之羊】,水羊年,五行属土,纳音五行属杨柳木。
为人心急口快,须事伶俐,救人无恩情,反招是非多,只好休管他人事,有财无库,财来财去,重物质,造基础,女人贤德能持家,初年起晚景平安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