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制粉系统热控设备改造及应用

合集下载

1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INFIT系统功能优化分析

1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INFIT系统功能优化分析

1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INFIT系统功能优化分析摘要:在电力市场现货交易大环境下,电力市场竞争白热化,一方面要在市场高价时能够及时发出电量,取得高收益;另一方面又要争取调频辅助,赢得调频辅助补偿。

为保证以上两点,机组必须保证能够快速的响应AGC负荷曲线,但这样就会可能导致机组负荷频繁波动,造成机组主汽压力、主再汽温度等参数波动加大,运行稳定性变差,给安全运行带来很大隐患。

本次主要分析本单位1000MW机组INFIT系统在升降负荷过程中参与过、再热汽温调整的模式,产生的问题提,并提出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1000MW机组协调控制INFIT系统汽温调整一、引言某电厂1000MW机组协调控制采用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并设计了实时优化控制装置INFIT系统,取代机组原有DCS中的AGC控制系统、过热汽温控制系统和再热汽温控制系统、脱硝NOx浓度自动控制系统。

使得系统可在机组正常运行中实时修正与控制系统密切相关的各种特性参数(包括燃料热值、汽耗率、机组滑压曲线、制粉系统惯性时间等),提高调节品质。

[1]虽然INFIT控制系统具备预测控制、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但在电力市场现货交易大环境下,电力市场竞争白热化,一方面要在市场高价时能够及时发出电量,取得高收益;另一方面又要争取调频辅助,赢得调频辅助补偿。

为保证以上两点,机组必须保证能够快速的响应AGC负荷曲线,但这样就会可能导致机组负荷频繁波动,造成机组主汽压力、主再汽温度等参数波动加大,机组经济水平下降,运行稳定性变差,给安全运行带来很大隐患。

同时由于近几年煤炭市场行情波动,燃用煤种经常更换,正常运行时入炉煤平均热值波动大,静态稳定工况下水煤比变化较大。

INFIT系统实时修正功能无法满足正常运行需求,时常导致水煤比失调,过、再热汽温超温或低温、受热面壁温超限、主汽压力偏差大等情况,也给安全运行带来很大隐患。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当前INFIT系统对协调方式的影响以及过、再热汽温的调节模式,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优化建议。

1000MW机组首次检修中热控设备的优化改造

1000MW机组首次检修中热控设备的优化改造

国 华 宁 海 发 电 厂 二 期 工 程 5号 机 组 自 2 0 09
故 障 , 行 人 员 可 以在 D S画 面 上 直 接 操 作 , 运 C 提
年 l 0月 1 日正 式 投 入 商 业 运 行 ,到 首 次 停 机 检 4 查 性 检 修 , 间机 组 运 行 时 间 1 月 。由于 热 工 期 8个 系统 设 计 、安 装 、调 试 等 方 面或 多 或 少 存 在 着 一
Absr t T e r p t ie d v c ee t f t e t e ma o to y tm n al it n n e d f c h e f tac : h e ei v e ie d f cs o h h r lc n r 1s se a d d i ma ne a c i u is o t y i f s m e o a e u p ns g a u l o c re i c h Un t s p t i t c mme ca p r t n i Ni g a o lc l q i me t r d al c u r d sn e t e y i 5 wa u no o r il o e ai n o nh i
P we l n . e t c n c lo t ia in r to to o h r a o to q i me t sc rid o ti h rt o rP a t Th e h ia p i z t er f fs me t em lc nr le u p n s i are u n t e f s m o i i
这 些 问题 进 行 了设 备 的优 化 改 造 。
1 锅 炉 空 预 器 漏 风 控 制 系 统 改 造
改 造 前 ,空 预 器 漏 风 控 制 系 统 采 用 就 地 可 编 程 逻 辑 控 制 器 ( L ) 控 制 .只 有 报 警 综 合 信 号 P C柜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AGC和一次调频响应改进探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AGC和一次调频响应改进探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AGC和一次调频响应改进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行业发展迅猛,在这个背景下,电力市场也在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需求日益增加。

超超临界机组AGC和一次调频响应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从AGC和一次调频响应方面进行探讨,旨在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超超临界机组在AGC和一次调频响应方面的性能。

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维持系统频率和有功功率平衡,保持发电机出力与负荷之间的平衡。

超超临界机组是指接近超高压等级的超临界机组,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超超临界机组的AGC系统需要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以满足电力系统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一次调频响应(Primary Frequency Response)是指机组在系统频率突变时,通过调整发电机出力来调节系统频率,以维持系统频率稳定。

提高超超临界机组的一次调频响应能力,对于提高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AGC系统进行改进。

传统的AGC系统通常采用PID控制器,并且参数设定是静态的,难以适应系统运行状况的动态变化。

可以考虑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或模型预测控制等,来提高AGC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

还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来实现对发电机出力的精准预测和调度,从而优化AGC系统的运行效果。

针对超超临界机组一次调频响应进行改进。

现有的一次调频响应通常是基于机组的速度调节器来实现的,速度调节器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直接影响着机组的一次调频性能。

可以考虑改进速度调节器的设计,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提高速度调节器的响应速度和精度。

还可以通过提高机组的惯性矩和增加一次调频控制的策略,来增强机组的一次调频响应能力,在频率突变时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调节发电机出力,以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电气设备及运行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电气设备及运行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电气设备及运行摘要:超超临界技术是国际上成熟、先进的发电技术,在机组的可靠性、可用率、热机动性、机组寿命等方面已经可以和亚临界机组媲美,并有了较多的商业运行经验。

目前,国际上超超临界机组的参数能够达到主蒸汽压力25~31MPa,主蒸汽温度566~611℃,热效率42%~45%。

我国将超超临界机组的研究设定在蒸汽压力大于25MPa,蒸汽温度高于580℃的范围。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电气设备及运行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电气设备;运行1、前言10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是一种先进、高效的发电技术,代表了当前火力发电的最高水平,1000MW级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实现我国火电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超超临界火电厂全厂控制网络方案超超临界机组较超临界机组的工艺参数要求相对高一些,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更为重要。

而对热控方案设计而言,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和600MW超/超超临界机组两者在基本控制方案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控制器(PLC)在火电厂自动化控制中已得到大量应用,随着大型火电机组炉、机、电的运行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DCS和PLC系统极高的可靠性、丰富的控制功能和对运行操作的简化,为减员增效提供了诸多的方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1000MW机组的控制方式都采用分层分级的网络结构。

全厂控制网络由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以及机组级的控制网络(DCS)、辅助系统控制网络三层构成,实现全厂监控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和信息共享。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选择和控制点的设置,分别介绍几个典型的1000MW机组全厂网络控制方案如下:(1)方案一:设置厂级管理信息系统(MIS)、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

单元机组和机组公用部分采用DCS系统控制。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应用与优化摘要: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以及国际社会对环保排放限制的日益提高,在现有的材料技术和热工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发展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将是我国今后火电机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汽温控制一、DCS(EDPF-NT PLUS)系统理论介绍DCS全称为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和CRT显示技术为基础,根据风险分散的理念设计出来的高新集成控制系统。

DCS系统的控制功能的相对分散和操作管理的相对集中,实现复杂生产工程的整体协调和局部自治,在电力、化工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国电泰州1000MW机组工程依据全厂控制系统的“主辅一体化”的控制理念,机组DCS控制系统采用国电智深EDPF-NT PLUS分散控制系统。

EDPF-NTPLUS系统构架由上至下分别是操作层、运算层和基础层。

操作层的主要作用是用户通过操作站对系统进行监控;运算层主要包括交换机与分散处理单元DPU,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并在操作层中显示给用户,分散处理单元DPU的功能是实现相应数据计算和控制逻辑;基础层主要包括各种I/O卡件和通讯卡件,用于接收与发送信号至就地控制设备。

1.1EDPF-NT PLUS系统的硬件EDPF-NT PLUS系统强大的功能是基于其系统成熟可靠的硬件产品,其系统配置了种类齐全的硬件,完全满足现场不同控制功能和要求的需要。

1)功能站EDPF-NT PLUS系统的功能站(如历史站、操作员站、工程师站)是一个逻辑概念,同一物理计算机上可以同时具有多个功能站的功能。

每类功能都分配给某些用户(如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历史站),只需修改相应权限即可使用相应功能。

功能站通过冗余并行,出现故障时,一台站故障不影响冗余站的正常运行,同时冗余站可以无扰接管故障站的工作。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技术探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技术探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技术探讨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节能降耗技术在发电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作为目前发电行业中最高效的发电装备之一,更需要采用有效的节能降耗技术来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对于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而言,优化燃烧过程是节能降耗的关键。

通过燃烧装置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燃烧稳定性,减少燃料的消耗量。

在燃烧过程中,合理调节燃烧辅助设备,如燃烧机、风机等,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热力系统优化也是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热力系统包括锅炉、汽轮机、凝汽器等组件,对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锅炉水冷壁结构和提高锅炉排烟温度,可以减少烟气的热损失;通过增加凝汽器效率和改进汽轮机腔式系统可以提高汽轮机的膨胀能力,减少能源的损耗。

在设备选择上,也可以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来提高机组的效率。

比如采用高效的超级临界锅炉技术、高温材料和陶瓷材料等,可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也可以提升机组的节能降耗能力。

通过建立智能化控制系统,对机组进行实时监测和优化调节,可以更精确地控制机组的运行参数,减少能源的浪费。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机组的运行状况进行预测和优化,进一步提高机组的效率和节能降耗能力。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节能降耗技术可以从优化燃烧过程、热力系统优化、设备选择和智能化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应用。

这些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有助于提高机组的效率和节能降耗能力,推动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浅析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浅析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节能降耗浅析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是当今发电行业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

在我国能源短缺严重的背景下,大力发展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不仅可以保障能源供应,还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效特点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相较于传统的600MW超临界机组,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热效率提高了3-4个百分点,达到了47-49%。

高热效率意味着发电机组可以在相同煤耗下产生更多的电能,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了煤炭资源的消耗。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采用超临界循环,具有更高的压力和温度,使其在发电过程中的热损失更小,进一步提高了热效率。

与传统机组相比,超超临界机组的主蒸汽参数(压力和温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而使得蒸汽膨胀过程更为充分,热损失更小。

这不仅提高了机组的发电效率,还降低了烟气排放和燃料消耗。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煤粉燃烧技术上也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进一步降低了能耗。

传统机组中存在的问题,如煤峰料谷比大、燃煤过量、煤粉燃烧不完全等,在超超临界机组中得到了有效解决。

通过优化燃烧系统、改进供气系统和布风系统,可以降低煤耗和氮氧化物排放,提高燃烧效率。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还采用了先进的除尘技术,有效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

超超临界机组的先进燃烧技术和除尘技术相结合,使其燃烧效果更好,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更少。

与传统机组相比,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约60%,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了约35%。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通过提高热效率、优化煤粉燃烧技术和采用先进的除尘技术,可以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发展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集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集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集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发布时间:2022-09-12T01:15:34.427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9期作者:樊振斌[导读] 发电机组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力。

樊振斌国能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宁夏灵武市 751400摘要:发电机组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力。

随着科技和人民社会经济生活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需求,发电厂的机组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规模加大就意味着对于机组的负荷控制调节能力的需求也就越大,就必须对现有的协调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创新,使得新的协调控制系统能够与庞大的发电机机组规模相匹配。

关键词:1000MW超超临界机组;集控技术;应用;引言随着我国发电技术的进步和成熟,人们已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传统火力发电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当前性能最先进的超超临界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在大容量、高参数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机组潜能的空间和难度将不断增加。

设计投产之初,主要承担电网基本负荷运行,但在目前电网新运营形势下,需具备相当调峰能力,在特殊工况下,甚至需深度调峰运行。

新形势下,对老机组带来新考验,同时也累积出更新的运行集控经验,例如机组启停更为频繁,调峰幅度更大,负荷响应更快,环保排放指标更苛刻。

现将该类型机组在新形势下所遇各特殊异常事件及原因作详细分析探讨。

1发电厂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改进意义电能作为社会大众生产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生活对电能的需求逐步攀升,与此同时,面对日趋严峻的生态保护形势,基于对环境、能源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节能降耗政策,由此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行业对节能降耗的重视度,一些参数偏高、容量偏大的超超临界机组陆续被电力行业所剔除,并引入了各种小型的机组进行电能生产。

通常而言,火力发电工作内容主要在于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及热能的传递,基于此,如若发电厂可提升热效率,将有效降低能源成本,所降低的能源成本尽管只有一小部分,但从全国范围而言,仍能够收获十分可观的节能降耗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类型 到位开关故障
2013 年 2013 年 2013 年 2013 年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3
2
3
2
电磁阀故障
2
2
1
2
其他原因故障
1
0
1
1
合计
6
4
5
5
平均故障次数
5 次/月
故障类型
到位开关故障 电磁阀故障
其他原因故障 合计
平均故障次数
2014 年 2014 年 2014 年 2014 年
1 给煤机控制系统热控设备优化改造
当锅炉的负荷要求变化时,燃料调节系统应使 燃料量、送风量、引风量同时按比例的快速改变,以 适应外界负荷的要求。
燃料量的快速改变,通过给煤机转速控制系统 实现,给煤机控制系统故障,会使燃料量大小无法
收 稿 日 期 :2015-04-26 作者简介:王守会(1987—),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火电厂 热工自动控制。
图 1 给煤量主控系统简化原理图 煤量调节器控制的是投在自动状态的给煤机, 因此给煤量调节器增益必须根据投自动的给煤机 数量而变化, 为此控制系统中设置了变增益的函 数,以实现投自动的给煤机数量变化时保持系统的 增益不变。
1.2 给煤机控制板件升级改造 本厂原给煤机就地控制装置接插件多,是沈阳
施道克给煤机厂 90 年代的产品, 结构复杂、 部件 多、产品可靠性差,多次导致给煤机在运行中跳闸。 为此将原有 196NT 控制系统升级为配备 DT-9 控 制系统,原来的电源板件、CPU 板件、操作显示板件 全部集成在一个封装模块里,结构简单、可靠性更 高。
Journal of State Grid Technology College
31
质合格,保证电磁阀动作及时,吸合正确,气路切换 正确。
通过一系列的改造后热一次风系统热控设备 装置故障率明显降低,改造效果显著。 下面是在改 造前和改造后热一次风系统故障次数对比表。
表 3 热一次风系统热控设备故障次数改造前后对比表
[6] 付新河.火电厂制粉系 统 优 化 控 制 方 案 的 探 讨 [J].广 东 电 力 ,2008,(3):45-46.
[7] 陆 梁.燃 烧 系 统 控 制 策 略 及 注 意 事 项 [R].上 海 :上 海 调 试 所 ,2011:5-7.
[8] 王 付 生.热 工 自 动 与 保 护 [M].北 京 :中 国 电 力 出 版 社 , 2009.
图 3 磨煤机热一次风量控制简化原理图
磨煤机进口风量经过磨煤机进口压力和磨煤 机进口风温补偿后经过 5s 滤波后进入 PID。 同时, 根据机组实际工况,需要对磨煤机进口风量设定值 进 行 修 正 , 本 0t/h, 慢 速 变化率为 1t/h,快速变化率为 4t/h。
A/D 转换器,分辨率提高,双转换卡布置使左右侧 称重信号干扰减小;
(4) 输 入 输 出 接 口 更 加 丰 富 , 大 部 分 信 号 接 口 可按需要进行设置不同功能,不再程序固化,需要 时不用重新改写程序;
(5)故 障 记 录 可 存 储 数 目 增 加 , 分 可 忽 略 、 需 确 认、不需确认、报警跳机 4 种故障报警显示及动作。
必要的启停次数,其中给煤机控制系统每年取得的 直接经济价值为 30 万, 热一次风系统热控设备为 15 万,为我厂的百万机组日常维护节省了开支,提 高了我厂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显著的价值,为机组 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支持。
参考文献
[1] 国华徐州发电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准 备 部.1000MW 超 超 临 界 火 力 发 电 机 组 培 训 教 材 锅 炉 分 册 [M].徐 州 :国 华 徐 州 发 电 有 限 公 司 ,2010:45-62.
(1) 将 到 位 开 关 的 固 定 位 置 移 位 , 并 改 变 触 动 杆的类型,将触动杆由一字型改为 Z 字型,确保到 位开关每次都能正确动作,且远离热源,避免开关 高温老化;
(2)将动作不正确的到位开关进行更换 ,并且 把到位开关远离热源固定,保证到位开关触点动作 及时,触点接触可靠,并且触点能及时断开,无粘连 现象;
少。 下面是在改造后(截止到 2014 年 08 月 31 日) 给煤机控制系统故障次数对比表。
表 2 给煤机系统热控设备故障次数对比表
故障类型 控制电源故障
2014.06 1
2014.07 0
2014.08 0
控制板件故障
0
0
0
其他原因故障
0
1
1
合计
1
1
1
平均故障次数
1 次/月
2 降低热一次风系统热控设备故障次数
表 1 2013 年 10~12 月给煤机控制系统热控 设备故障次数统计表
故障类型
10 月 11 月 12 月 总计
控制电源故障
1
1
1
3
控制板件故障
2
2
3
7
其他原因故障
2
1
2
5
合计
5
4
6
15
平均故障次数
5 次/月
1.1 给煤机给煤量主控系统策略 图 1 所示为给煤量主控简化原理图,由单元机
组 主 控 系 统 发 来 的 锅 炉 指 令 BMOUT 经 f(x)变 换 后转变成燃料量指令,燃料量指令经交叉限制处理 后,即作为煤量指令要求值与作为被调量的总煤量
国网技术学院学报
第 18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State Grid Technology College
29
信号一起,进入煤量主控调节器,它们二者之间的 偏差经 PI 运算后的输出信号代表锅炉要求的煤量 供应能量的变化量,煤量调节器的输出代表了与负 荷相适应的要求供煤量,被送到各个给煤机的供煤 控 制 子 回 路 中 去 [4]。
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量控制通过调节进入磨煤 机的一次风的热风挡板的位置来达到控制目的。 经压力和温度校正的风量与风量定值经过 PID 调 节器产生调节指令控制磨一次风热风门。 磨的一次 风流量定值为给煤机给煤量设定的函数。 同时,一 次风量调节器的输出还作用到磨煤机出口温度控 制系统,相应的改变一次风的冷风档板,从而保证 在增加(或减小)一次风量的同时使磨煤机的出口 温度基本不变。 控制回路投入自动后, 通过偏置 微调风量定值。 回路手动时,偏置模块使得风量定 值跟踪实际风量,使得手/自动无扰切换[8]。
[2] 国华徐州发电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准 备.1000MW 超 超 临 界 火 力 发 电 机 组 培 训 教 材 热 控 分 册 [M].徐 州 :国 华 徐 州 发 电 有 限 公 司 ,2010:30-33.
[3] 沈阳施道克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给煤机 DT-9 控制器中 文 说 明 书 [M].沈 阳 : 沈 阳 施 道 克 电 力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 2013:15-17.
DT-9 控制器支持现场总线沟通技术, 有效实 现现场设备与网络的互联,可以使更多的信息直接 传送到控制室或更加偏远的诊断程式。 允许输入与 输出在不改变现存数据的情况下更加可配置化,可 以按照需求来定制给煤机控制并组合配置附属的
图 2 改造前/后的给煤机控制板件 通过对给煤机控制电源、给煤机控制板件以及 给煤量控制策略等一系列改造后给煤机控制系统 热控设备装置故障率明显降低, 故障次数大大减
给 煤 量 (t/h)
0
10
100
热风挡板开度(%) 10
10
30
2.2 热一次风系统热控设备改造 通过对热一次风系统热控设备可靠性差的原
因进行认真分析,最终确定了到位开关安装结构不 合理、到位行程开关触点动作不正确、继电器可靠 性低、电磁阀质量差这 4 条主要原因。 通过认真研 究,对热一次风系统热控设备故障原因制订出以下 针对措施:
燃水比输出微分对磨进口风量补偿,水煤比微 分值代表了过热器入口温度变化的速率,如果微分 量输出值很大,表示蒸汽温度变化很快,通过改变 磨煤机进口风量来较快的改变进入炉膛的煤量,从 而 保 证 锅 炉 蒸 汽 温 度 [7]。
前馈部分包括动态前馈 OVERLOAD、 冷风挡 板指令到热风挡板指令的解耦前馈和静态部分给 煤机通过 f(x)对应的风量。 静态前馈部分为给煤 机对应的磨煤机热风挡板开度值。 由分段线性函 数发生器算法,通过一组坐标点产生分段线性函数 f(x),相应的坐标点如下:
神华国华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 要 】本文针对国华徐电公司1000MW超临界机组给煤机控制系统、一次风系统等制粉系统
热控设备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热工控制角度进行优化改造和参数调整。 从改造效果看,制粉
系统热控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设备可靠性更高,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并获得了极大
器 材 及 传 感 器 [3]。 给煤机控制系统改造前后主要性能特点对比
如下: (1) 彩 色 触 摸 屏 取 代 荧 光 真 空 显 示 屏 , 支 持 图
形、文字、曲线显示,信息量大,功耗低、使用寿命长; (2)由 16 位单处理器变为 32 位双处理器布置,
信号处理、逻辑运算分开控制,系统更可靠; (3)每个称重信号转换卡单独配置一个 24 位
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制粉系统 给煤机 热一次风 磨煤机 升级改造
【中 图 分 类 号 】TK273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 】37-14962015-407
0 前言
本厂锅炉采用的是中速磨煤机一次风正压直 吹式制粉系统, 系统主要包括 6 台原煤斗、6 台耐 压 电 子 称 重 式 给 煤 机 、2 台 动 叶 可 调 轴 流 一 次 风 机、6 台中速磨煤机(带动态旋转分离器)、2 台密封 风机、煤粉管、石子煤排放装置等设备。 机组运行过 程中,因制粉系统所属热控设备故障,导致制粉系 统主设备及附属设备可靠性降低,影响机组安全运 行。本文针对本厂 2 号机组锅炉制粉系统热控设备 出现故障问题和控制方案问题所进行的改造和优 化 设 计 进 行 分 析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