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 人的由来
历史初一上册13 14课知识点

初一上册历史13、14课的知识点如下:
第13课:中华民族的起源
1. 中华民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2.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会制造工具。
4.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分别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和3万年前,他们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并懂得人工取火。
5.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6.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他们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并种植水稻和粟。
7. 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8.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他们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第14课:尧舜禹的“禅让”
1. 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
2. 尧、舜、禹实行禅让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3. 尧在位时,洪水泛滥,他任命鲧治理洪水,但鲧未能解决问题。
4. 舜继位后,他任命禹治理洪水,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
5. 禹在治水过程中,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展示了极高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6. 尧、舜、禹的禅让制度体现了民主推选的原则。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初一上册历史13、14课的主要内容.。
2014年生物学新课标中考最新复习方案---第3单元(生物圈中的人)1

新课标
本课件是由精确校对的word书稿制作的“逐字编辑”课 件,如需要修改课件,请双击对应内容,进入可编辑状态。 如果有的公式双击后无法进入可编辑状态,请单击选中 此公式,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进入编辑状态。 修改后再点击右键、“切换域代码”,即可退出编辑状态。 使用过程中,点击右上角的 ,可直接回到目录; 点击下方的栏目名称,可直接回到该栏目第一页。
结构 卵巢 ________(是女性主要的性 器官)
功能 产生卵细胞,分泌 雌性激素
输卵管
子宫 ________
输送卵细胞
胚胎和胎儿发育 的场所
阴道
精子进入和胎儿产 出的通道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第11课时┃ 人的由来
3.生殖过程 人的生殖过程,可以用图11-1表示:
输卵管
怀孕
分娩
考点聚焦
专项突破
第11课时┃ 人的由来
考点3 青春期
身高突增 ________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 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并伴随一 些生理现象。性器官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得到迅 速发展,男孩出现________,女孩出现________现象,在性激 遗精 素的作用下,出现第二性状,如男孩的喉结等。 月经 遗精是一种正常现象。 女孩月经期应该注意保持心态良好,坚持适当的运动,注 意个人卫生等。 树立伟大的理想,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
专项突破
第12课时 人体的营养
第12课时┃ 人体的营养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自食物中的 营养成分 蛋白质
主要作用
①构成细胞的基本物 质;②生长发育、组织 更新的原料;③释放能 量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 ②细胞的成分
第13课《唐诗五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长大 河漠
落孤
日烟
圆直
学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习 目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标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
所描绘的意境美
情境导入
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 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请大家回顾曾学过的描写边塞风光和 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 草折)“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 然未勒归无计”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写动态近景,动静结合,展现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 田园风光。
整体感知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修 辞 :用典。
“采薇”比喻隐居不仕,借伯夷、叔齐归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彷徨、孤 独和苦闷。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中,所以只好向 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 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2、本诗写景有特色?
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 境更显静谧。
诗句赏析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4、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 “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1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朗读诗歌
hào
崔颢
zǎ
千载
qī
萋萋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干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 萋 萋 / 武 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口不过,后人证实这首打油诗是一位禅师所作,但李白对这首诗佩服得五体投地却 是真实的。李白自从崔颢题诗后,便不敢直接写关于黄鹤楼的律诗。
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崔颢的这首《黄鹤楼》,看看这是一首怎样的诗,竟能令李 白折服。
>朗读诗歌,注意把握朗读时的节奏、韵律、声调和重 音。
>学习诗歌,培养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 美情趣。
故乡
烟霭笼罩江面
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碧绿长满了鹦鹉洲。黄昏中看 不到远方的家乡,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激起思乡的哀愁。
3、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 晰在目;鹦武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①此联所写为登高所见,境界阔达,色彩鲜明。②两 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和谐,富于
黄鹤楼
口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历代有很多诗人都曾到这里游览,留下了不少诗篇。 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也四处题诗,到湖北黄鹤楼之时又一次诗兴大发,正 想题诗留念,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这首《黄鹤楼》。看完后连说绝妙,相传李 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 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就此搁笔,悻悻而去。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击
画
鼓
像
说
砖
唱
俑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 中兴”的繁荣局面。概括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 因?
1、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2、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减轻 农民负担 3、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节俭等
东汉陶制 院落模型
陶院落特点 城堡庭院深邃 楼台重叠错落
外有高墙,边有角楼
韭菜的由来
据说,刘秀在一次与王莽的大战中兵败,军队溃散。逃跑 中的刘秀慌不择路,来到一处村寨即亳州泥店村。他饥渴难耐, 寸步难行,便爬向一家茅庵,说明来意。茅庵主人夏氏老汉闻声 相迎,见刘秀银盔银甲,相貌堂堂,觉得此人非同一般,就把刘 秀扶进庵中,可因家中贫穷,少饭无菜,夏老汉便到庵外割野菜 烹调让刘秀充饥。饥不择食的刘秀一连吃了三碗野菜,方缓过神 来,便问老汉这么好吃的菜是什么菜,夏老汉如实回答,刘秀便 说既然是无名野菜,今天它救了我的命,就叫它“救菜”吧。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 致使朝政腐败,社会秩序混乱,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 向衰亡。
叁 黄巾起义 大汉江山谁主沉浮
1、原因
东汉末年,朝中大臣上书提出:“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 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在皇帝左右侍候的宦官)多放义兄、 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搜刮)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 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1、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 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这样极大的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2、通过整顿吏治,官场风气 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 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 之誉。
影响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精卫填海①《山海经》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④,溺⑤而不返,故⑥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⑦于东海。
注释1选自《山海经·北山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
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
2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
3少(shào)女:小女儿。
4东海:浙江省东面的海。
5溺(nì):溺水,被淹死。
6故:因此。
7堙(yan第一声):填塞。
古文今读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出游到东海,淹死了未能返回,因此变成了精卫鸟,经常嘴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知识点释词: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少女:其实跟现代的意思很相近,现代延伸为青年女孩,这里指小女儿。
溺:淹没在水里丧命,溺水而亡。
(小朋友不要随便玩水哦)衔:用嘴叼。
堙[yīn]:填塞。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
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
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
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背诵技法:前一句:“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先说她的出身,再说她的名字。
后一句:“(1)女娃游于东海,(2)溺而不返,(3)故为精卫, (4)常衔西山之木石, (5)以堙于东海。
”一共五个小句子。
前三个是一层意思,说“精卫”这个别名的由来。
“精卫” 这个别名的意思可能是指她的精神和灵魂还要保卫人们的生活安全吧。
后两个又是层意思,说她勤奋地衔来西山的树枝和石块,飞到遥远的东方去填淹死她的大海。
从西山到东海,不远千里万里,说明精卫鸟不怕艰苦,顽强努力,为后人做好事。
讲解课文:这是一篇叙事古文,描述的是炎帝的小女孩因为溺水而亡,为了避免更多的人受到伤害,她死后化身为精卫鸟,从西山上衔来石子和树枝要把东海填平。
这是一个可悲、可怜亦可敬的故事。
故事的原由小编在此再给大家唠叨一下:女娃是炎帝最小的女儿,此女精灵活泼,漂亮善良。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案设计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环节中。整个活动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学生真正充
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课题
计划学时
1 课时
本课是新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 13 课。1、本节历史课主要是关于祖国
教 材
统一的有关历史情节,因此可以把学习历史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 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历史为现实服务。2、本节课思路清晰,内部逻辑分明,要重点把
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 长期不变。“两
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 制 ” 指 的 是 两
变。
种社会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史料 4 第一章第五条 澳
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
的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
学生:
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 (1)1984 年 12
变。
月,中英签署联
教 过程与方法:
学
2、通过“一国两制”和香港、澳门回归等历史事实的叙述,认识其历史意义,
目 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观看课本插图中激动人心的情景及相关视频,体验香港、澳门与祖国大
家庭血脉相连的深情,进一步巩固爱国情感,深化追求祖国统一的信念。
教学重点: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
资源准备
课程标准
自制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及相关教学挂图 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欣赏歌曲,回答问
题:
1、学生看
第13课 (1)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幻灯片1达尔文自然选择的证明幻灯片2教学目标● 1.走近达尔文,了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2.深文“浅读”,了解宇宙的相关知识。
● 3.理解《自然选择的证明》的基本观点和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辩逻辑。
●【重点难点】● 1.积累词语,品味自然科学论著严谨的语言特点。
● 2.学习《初步了解《自然选择的证明》中的论述方法和思辨力量。
幻灯片3一、导入● 1.作家作品●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
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
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因病逝世,享年73岁,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幻灯片4● 2.写作背景●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
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
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
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
幻灯片5● 3.《物种起源》●《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课时人的由来
知识梳理
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起源:____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是________,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
2.发展
(1)由于______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______的改变和自身__________的变化,向着__________的方向发展,______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________,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直立行走。
(2)古人类制造的______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
(3)过程:
二、人的生殖
1.生殖的概念:生殖是指生物通过雌雄______细胞的结合,形成________,由________发育形成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
2.生殖系统的组成
(1)男性生殖系统:由________、附睾、输精管、精囊腺、________、______和阴囊组成,其中,______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具有产生______并分泌__________的作用。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组成。
______是
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具有产生________和分
泌__________的作用。
3.生殖过程
(1)受精:______与________在
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的过程。
(2)怀孕:________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______,并植入__________的过程。
(3)胎儿发育:胚泡中的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______,并进一步发育成______,______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______中,通过______和______从______获取__________和____,同时排出__________等废物。
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______。
(4)分娩:怀孕到第________周,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成熟的______和______从母体的______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分娩意味着______的诞生。
【易混点】1.结扎输精管或输卵管,并不会影响主要性器官的功能,第二性征保持不变,只是阻止了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
2. 人体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早期发育——由______提供;后期发育——由母体通过______和______提供。
三、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显著特点:______突增。
青春期是一生中______发育和______发展的黄金时期。
2.__________及__________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男孩和女孩会出现的正常生理现象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
四、计划生育
1.基本国策:为了控制_________和提高________,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具体要求: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为______、优生、______、晚育。
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是______,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______。
达标检测
1.(巢湖)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B.男、女同学相互帮助,集中精力学习
C.我长大了,不用你们操心,少管我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2.(泰州)人体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
A.子宫B.输卵管C.胎盘D.卵
巢
3.(广安)以下对人类青春期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身高开始增长
B. 大脑开始发育
C.体重开始增加
D. 出现第二性征
4.(云南)人的新生命开始于()
A.婴儿出生B.胎儿形成C.受精卵D.卵细胞
5.(枣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
在从受精卵到胎儿呱呱坠地前的整个过程中,其生长发育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获取于()
①卵黄②胎盘③脐带④母体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6.(连云港) 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B.受精卵在卵巢中形成C.胎儿出生意味着人体发育成熟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胚盘
7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输卵管里
B.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和雌性激素
C.子宫是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
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
8研究发现:人和猿在骨骼结构上几乎相同;人和猿的盲肠都有蚓突;人和猿在胚胎发育的前五个月完全一样。
这些事实说明了()A.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 B.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
C.人比猿高等
D.现代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9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A.子宫 B.胎盘 C.脐带D.卵巢
10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期。
下列对于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要远离香烟,拒绝毒品
B.青春期的青少年性意识开始萌动,但要努力学习,注重和老师同学的交流
C.青春期是一生中性器官发育最快的时期,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
D.青春期是一生中身高增长的黄金时期,要减少体育活动,保持体能11.(潍坊)下列有关人类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营养物质来自母体的血液
B.男性和女性都能产生两种类型、数目相等的生殖细胞
C.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
D.育龄女性输卵管结扎后,卵巢不能正常产生和排出卵细胞12.(呼和浩特)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A.睾丸B.附睾C.前列腺D.精
囊腺
13.(年菏泽)人都是从“哇”的一声啼哭来到世上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婴儿在母体内已开始了呼吸运动
B.人自出生后体内的血液才进行循环
C.婴儿出生时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
D.出生后吸食母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
14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卵细胞的结构和受精的场所分别是()A.卵巢、输卵管B.卵巢、子宫C.子宫、输卵管D.子宫、阴道
15.(东营)女性的卵巢和输卵管通常被称作子宫的附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附属器官,摘除后不影响第二性征
B.卵巢是女性的性腺,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C.月经在子宫内周期性形成.与卵巢的功能无关
D.卵巢作为子宫的附件,表明子宫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
16.(威海)右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
...
的是()
A.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①B.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②
C.怀孕是指受精卵植入③的内膜的过程D.胚胎发育的场所是③②
①
③
17.(漳州)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
A.子宫
B.阴道
C.胚盘
D.输卵管
18.(菏泽)人都是从“哇”的一声啼哭来到世上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婴儿在母体内已开始了呼吸运动
B.人自出生后体内的血液才进行循环
C.婴儿出生时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
D.出生后吸食母乳能增强婴儿免疫力
19.(衡阳)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A.输卵管B.卵巢C.阴道D.子宫20.(湘潭)在怀孕时,母亲要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
化碳和其他废物。
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生在()A.胚盘B.卵黄C.胎盘D.羊水21.(潍坊)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
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
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
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22.(泉州)小郭步入初中时身高已达170厘米,爸爸说他是个男子汉
了。
下列选项中,小郭这阶段不该
..出现的是()
A.喉结突出B.长出胡须C.声调变粗
D.体重
23.(云南)右图是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
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女孩性器官开始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
B.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
C.10岁之前男、女性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
D.青春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24.(娄底)人的一生能够有所成就,大都是靠青春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列关于青春期应做到的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B.积极参加文娱和体育活动
C.自行处理心理矛盾,不愿和他人交往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5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B.精子与卵细胞在子宫内完成受精作用
C.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分别是睾丸的附睾
D.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