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中国大米产业市场分析
大米行业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2023年,中国大米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多重影响下,经历了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
本报告将从行业整体发展、市场动态、竞争格局、政策导向、技术创新等方面,对中国大米行业进行年度总结。
二、行业整体发展1. 产量稳定增长:2023年,中国稻谷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国稻谷播种面积约为30021.2千公顷,产量约为21186万吨,较上年略有增长。
这得益于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
2. 品种结构优化:在品种结构上,优质稻品种占比逐年上升,中高端产品比例逐步提高。
绿色、有机、生态等概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大米需求不断增长。
3. 产业链完善:从种植、加工、流通到消费,大米产业链逐步完善。
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提高了行业整体竞争力。
三、市场动态1. 国内市场:国内大米市场需求稳定,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中高端大米产品销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同时,线上渠道成为大米销售的新增长点。
2. 国际市场:2023年,全球大米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波动不大。
我国大米出口量保持稳定,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非洲、南美等地区。
四、竞争格局1. 企业竞争:国内大米企业竞争激烈,品牌意识逐渐增强。
大型企业通过并购、整合等方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同时,中小企业在细分市场深耕细作,差异化竞争。
2. 区域竞争:我国大米产业区域特色明显,不同地区的大米品种、品质、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区域品牌逐渐崛起,市场竞争格局日益多元化。
五、政策导向1. 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耕地保护、农业补贴、科技创新等,为大米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 市场调控:国家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调控,确保大米市场供应稳定。
同时,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六、技术创新1. 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包括抗病虫害、抗倒伏、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果。
2. 加工技术:大米加工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大米市场SWOT分析

大米市场SWOT分析一、市场概况大米是全球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者缺的主要粮食之一。
大米市场规模庞大,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大米市场进行SWOT分析,以全面了解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二、市场优势1. 健康食品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大米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2. 多样化的产品:大米市场上存在多种品种和加工方式的大米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
3. 传统饮食习惯:在一些亚洲国家,大米是主要的主食,传统饮食习惯保证了大米市场的稳定需求。
三、市场劣势1. 竞争激烈:大米市场竞争激烈,存在许多品牌和生产商,使得市场份额分散。
2. 价格波动:大米市场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政策调整等,价格波动较大。
3.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大米市场也不例外。
消费者对大米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四、市场机会1. 健康饮食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大米市场有机会进一步扩大,开辟更多健康、有机的大米产品。
2. 外贸市场拓展:大米是一种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通过开辟国际市场,可以增加大米的出口量和市场份额。
3. 创新产品开辟:大米市场可以通过开辟创新产品,如速煮大米、即食大米等,满足快节奏生活的消费者需求。
五、市场威胁1. 替代品崛起:一些替代品如面条、面包等也成为人们饮食中的主要选择,对大米市场构成威胁。
2. 环境变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大米的生产和供应,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3. 法规限制:一些国家对大米市场实施了进口限制和贸易壁垒,给大米的国际贸易带来一定的压力。
六、总结大米市场具有较为稳定的需求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食品安全问题等劣势和替代品崛起、环境变化、法规限制等威胁也不能忽视。
为了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应加强产品创新、提高质量安全控制、开辟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努力。
市场大米分析报告

市场大米分析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市场上的大米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大米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大米的种类、产量、消费量、价格以及进出口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大米市场概述大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广泛用于人类的主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大米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我国大米市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大米种类丰富:我国有着丰富的稻谷资源,根据不同的品种和产地,大米可分为糯米、籼米、粳米、糙米等多种类型。
•大米产量居高不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产区,年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0%以上。
主要产区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东北地区。
•大米消费量稳定增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大米消费量逐年增加。
大米是我国居民主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消费需求为大米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基础。
2. 大米市场竞争分析大米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价格竞争大米是消费者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因此价格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
大米市场价格竞争主要体现在不同品牌、不同种类的大米之间。
市场上价格低廉的大米通常受到大众的青睐。
2.2 品质竞争大米市场品质竞争主要体现在大米的口感、外观、营养成分等方面。
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大米的品质和健康价值,优质大米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生产商需要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大米来赢得市场份额。
2.3 品牌竞争在大米市场竞争中,品牌的影响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知名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十分重要。
3. 大米市场发展趋势3.1 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消费呈现出升级的趋势。
传统的白米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人们对于营养、口感要求更高,对于优质大米、有机大米等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预计未来,大米市场将出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023年大米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大米行业市场规模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作为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市场需求。
同时,中国大米行业自身逐渐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贸易标准,不断推出新品种、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了整个大米行业的发展。
本文从市场规模、供需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中国大米行业的市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中国大米是世界最大的大米消费和生产国,其大米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的数据,中国大米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00亿人民币以上。
据统计,2017年中国的大米产量约为2.18亿吨,其中,普通稻大米产量为1.48亿吨,籼稻大米产量为0.7亿吨,是全球大米产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同时,随着消费升级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大米的品质和健康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推动了行业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高端、特色、生态等品种的大米,大米消费品质逐步提高,人均消费量也在不断上升。
二、供需关系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大米品质和健康意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大米行业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市场需求增加,推动了小米、糯米、玉米等其他粮食品种的产量增加,更加丰富了市场供给。
另一方面,在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支持下,大米行业在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而且,随着大米“走出去”战略的推动,国内大米外贸出口逐渐增多,未来行业的前景将更加广阔。
三、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大米行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随着人们健康饮食观念的转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市场供给将逐步关注高品质、安全、生态等方面。
同时,加快推进大米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品牌战略建设,是行业向高端、定制、精品型方向转型的关键举措。
未来,除了粮食生产本身,对于大米的加工和深加工也将继续关注,推动行业不断更新换代、提升市场竞争力。
同时,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如气候变化、贸易摩擦等,也将对中国大米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大米市场SWOT分析

大米市场SWOT分析一、市场概况大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阔的市场。
大米市场的规模庞大,需求量稳定增长。
本文将对大米市场进行SWOT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二、优势分析1. 丰富的品种:大米市场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大米品种,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口感和营养需求的多样化要求。
2. 高营养价值: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是人们日常膳食中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
3. 广泛的应用领域:大米不仅可以作为主食,还可以用于制作米饭、粥、面食等各种食品,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4. 产地多样性: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生产大米,各地的大米品种和口感各具特色,满足了消费者对不同产地大米的需求。
三、劣势分析1. 价格波动大:大米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市场供需关系等,导致价格波动较大,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2. 市场竞争激烈:大米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价格战往往浮现,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
3. 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来,大米市场上浮现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这些问题对消费者的信心造成为了一定的影响。
四、机会分析1. 健康饮食意识的提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饮食,大米作为一种健康食材,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市场细分化:随着人们对大米品质要求的提高,市场开始向高品质、有机、特色化方向发展,这为一些高品质大米品牌提供了机会。
3. 国际贸易发展:大米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国际贸易发展为大米市场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威胁分析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大米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大米产量下降,给市场供应带来威胁。
2. 替代品的竞争: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一些替代品如面食、面包等对大米市场构成为了竞争压力。
3. 外部政策影响:一些国家的政策调整可能会对大米市场产生影响,如关税、贸易限制等。
中国大米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大米市场调研报告
1. 市场背景与概述
中国大米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大米消费国家之一。
其饮食习惯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因此大米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竞争优势。
本报告对中国大米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
2.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中国大米市场规模庞大,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大米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市场数据显示,中国大米市场在过去五年中平均每年增长10%。
3. 消费者需求与行为分析
消费者对于大米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品质、营养价值和口感方面。
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消费者对于无公害、有机大米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便利性成为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4. 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大米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大米品牌和国际大米品牌的竞争。
国内品牌在价格和品牌知名度上具有优势,而国际品牌则在质量和品质上具有优势。
此外,电商平台的兴起也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5. 市场机遇与挑战
中国大米市场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机遇主要表现在市场潜力大、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渠道多样化等方面。
而挑战则主要来自于产能过剩、价格波动和市场监管等方面。
6. 市场发展趋势与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中国大米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建议企业应加大产品研发和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大米品质,注重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开拓新的市场渠道。
国内大米市场分析(含品牌大米市场)调研

国内大米市场分析(含品牌大米市场)调研【国内大米市场分析】国内大米市场是中国农产品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庞大且稳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加强,大米成为了家庭餐桌上的主食之一。
本文将从国内大米市场总体情况、市场竞争格局和品牌大米市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调研。
一、国内大米市场总体情况国内大米市场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年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
同时,大米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人们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米消费量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状态。
二、市场竞争格局国内大米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的多元化竞争格局。
国有企业在大米市场上拥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其产品质量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通过产品差异化和渠道布局的策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合作社则在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势下,通过品牌和溯源等方面,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三、品牌大米市场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品牌大米市场也逐渐崭露头角。
目前,国内大米市场上出现了诸多品牌,其中一些品牌通过强调自身的品质、产地和品牌故事等,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口碑和认可度。
在品牌大米市场中,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品牌类型。
一类是传统老字号品牌,这些品牌历史悠久,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声誉和忠实消费者群体,如五常大米、东北大米等。
另一类是新兴的高端品牌,它们通过精细选种、精细加工和强调产地溯源等方式,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健康的需求,如禾煜集团的稻花香大米、鲁花大米等。
总体而言,品牌大米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之间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品质、产地、包装和营销等方面。
消费者的选择也日益理性化,注重品质和价值,品牌大米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国内大米市场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品牌大米市场也不断崛起。
品牌大米通过品质和经营策略的提升,逐渐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青睐。
大米市场报告

大米市场报告一、市场概况大米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我国大米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份额日益扩大。
2019年,我国大米的总产量达到20967万吨,其中稻谷产量为15057万吨,小麦粘米产量为3459万吨,玉米可食部分产量为2450万吨。
2019年,中国大米市场整体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二、市场分析1. 大米品种我国大米市场主要分为长粒香、短粒粘、籼稻等品种。
长粒香大米和短粒粘大米是我国大米市场的主要品种,其中长粒香大米更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
籼稻大米则在北方地区销售较好。
随着国人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进口大米紫米、黑米等高端品种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 大米消费市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大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消费市场上有着较为广泛的市场需求。
我国大米消费市场主要分为餐饮服务业和零售市场。
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大米在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家庭主食的主要来源。
3. 大米市场竞争我国大米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主要分为国有、集体和私营三种经营形式,其中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
此外,众多大米品牌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通过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大米市场上的品牌竞争也推动了大米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市场可持续发展。
三、市场前景从总体趋势来看,中国大米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同时,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大米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大米企业在推进市场营销过程中,需要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安全,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总之,大米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参与。
政府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管理,企业需要重视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消费者也需要关注大米品质和食品安全。
只有这样,中国大米市场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中国大米产业市场分析编者按:2009年我国累计出口大米 76.1万吨,同比降19.6% ;累计进口 大米32.5万吨,同比增12.3%。
展望2011年,在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和政策对 通胀预期管理的强化,预计稻米市场仍有小幅上涨的可能, 但幅度不会很大,整 体波动幅度或将小于2010年。
“全产业链”博览会打造米业巨人,2011年中国 大米产业博览会(米博会)将全力打造全大米产业链的平台,为大米行业供应商 和采购商架起一座难得的沟通桥梁。
中国大米产量分析二、2007-2009年中国大米产量情况 2007-2009年1-4月我国大米产量情况分析、2002-2009年中国大米产量总体情况数据来源:米博会数据来源:米博会第二节中国大米产量分地区状况分析一、2007-2009年3月华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2007年我国华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2008年我国华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数据来源:米博会2009年1-4月我国华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数据来源:米博会二、2007-2009年东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2007年我国东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2008年我国东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2009年1-4月我国东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三、2007-2009年3月华东地区大米产量情况2007年我国华东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2008年我国华东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2009年1-4月我国华东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四、2007-2009年3月华中地区大米产量情况2007年我国华中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数据来源:米博会2009年1-4月我国华中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本月产量本月止累计本月同比增长(%)本月止累计同比增长(%)江西2009 年1-2 月274,642.44 499,578.13 65.92 30.08 2009 年1-3 月377,718.89 953,562.63 31.34 29.97 2009 年1-4 月360,678.82 1,316,696.09 28.6 28.13河南2009 年1-2 月171,123.80 365,946.90 22.33 27.24 2009 年1-3 月195,664.70 561,272.80 16.46 23.19 2009 年1-4 月208,473.00 769,580.80 18.51 21.86湖北2009 年1-2 月637,907.40 979,447.95 77.12 61.16 2009 年1-3 月759,133.65 1,739,540.10 29.7 38.68 2009 年1-4 月562,694.52 2,323,800.95 42.05 39.33湖南2009 年1-2 月358,385.50 590,131.50 71.5 46.16 2009 年1-3 月354,699.00 944,830.50 19.84 34.07 2009 年1-4 月404,191.60 1,352,152.10 25.1 30.64数据来源:米博会五、2007-2009年3月华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2007年我国华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本月产量本月止累计本月同比增长(%)本月止累计同比增长(%)广东2007 年1-2 月24,652.70 59,283.00 36.39 31 2007 年1-3 月41,263.36 100,582.36 7.54 21.31 2007 年1-4 月45,818.37 146,400.73 60.04 31.25 2007 年1-10 月402,952.02 3,237,241.05 89.94 45.46 2007 年1-11 月433,939.25 3,647,365.54 50.44 48 2007 年1-12 月465,179.87 4,108,202.41 146.34 54.78 2007 年1-2 月145,469.00 300,569.00 4.37 24.72 2007 年1-3 月182,595.00 480,434.00 27.93 29.2 2007 年1-4 月193,313.00 677,655.00 23.67 28.24 2007 年1-5 月195,572.00 878,189.00 16.44 25.5 2007 年1-6 月264,694.00 1,135,298.00 35.54 30.29 2007 年1-7 月218,110.00 1,366,091.00 16 27.47 2007 年1-8 月237,313.00 1,612,741.00 8.61 23.7 2007 年1-9 月281,834.00 1,899,437.00 36.48 26.43 2007 年1-10 月273,690.00 2,198,224.00 39.75 28.12 2007 年1-11 月284,770.00 2,482,994.00 20.4 27.94 2007 年1-12 月325,489.70 2,772,877.70 58.33 30.86湖南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8年我国华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本月产量本月止累计本月同比增长(%)本月止累计同比增长(%)广东2008 年1-2 月33,306.02 70,993.11 8.29 15.13 2008 年1-3 月45,194.30 116,245.41 7.58 12.9 2008 年1-4 月37,299.57 147,279.98 -18.05 -0.8 2008 年1-5 月29,103.15 184,779.13 -4.99 3.4 2008 年1-6 月31,915.38 216,694.51 -26.59 -2.46 2008 年1-7 月28,951.08 245,645.59 -26.09 -6 2008 年1-8 月31,935.58 277,581.17 -17.67 -7.74 2008 年1-9 月31,935.25 309,516.42 -14.87 -8.53 2008 年1-10 月31,519.00 341,035.42 -15.4 -9.21 2008 年1-11 月31,974.09 373,008.51 -13.76 -9.74 2008 年1-12 月34,618.71 407,627.22 -31.85 -12.26广西2008 年1-2 月35,501.12 80,365.48 142.81 147.71 2008 年1-3 月33,898.51 116,109.36 40.68 119.34 2008 年1-4 月39,304.85 146,174.02 87.34 103 2008 年1-5 月56,493.29 202,587.31 149.63 119.59 2008 年1-6 月55,252.00 279,163.74 111.42 130.21 2008 年1-7 月43,707.37 320,027.11 103.54 125.91 2008 年1-8 月45,623.73 368,490.84 62.03 120.55 2007 年1-5 月32,692.46 179,093.19 8.02 26.29 2007 年1-6 月45,162.81 224,256.00 37.55 28.41 2007 年1-7 月39,316.72 263,572.72 22.47 27.45 2007 年1-8 月38,879.77 304,858.04 6.93 22.83 2007 年1-9 月37,494.22 342,352.26 1.08 20 2007 年1-10 月37,430.87 379,783.13 4.22 20.78 2007 年1-11 月37,795.84 419,438.97 -11.01 16.93 2007 年1-12 月51,368.67 469,307.64 22.82 19.26 2007 年1-2 月14,660.00 28,907.00 35.5 29.25 2007 年1-3 月14,512.00 41,693.00 45.15 45.76 2007 年1-4 月16,520.00 59,064.00 78.61 58.65 2007 年1-5 月13,820.00 66,794.00 2.22 32.9 2007 年1-6 月20,959.30 98,043.30 33.55 43.48 2007 年1-7 月16,577.61 117,620.91 36.38 46.13 2007 年1-8 月23,319.00 140,576.91 91.32 52.06 2007 年1-9 月32,033.12 184,216.03 7.12 50.14 2007 年1-10 月29,721.77 223,331.80 71.22 59.48 2007 年1-11 月34,598.46 273,321.26 161.5 68.04 2007 年1-12 月49,630.80 331,318.06 109.94 72.39广西数据来源:米博会2009年1-4月我国华南地区大米产量情况分析吨本月产量 本月止累计本月同比增长(%) 本月止累计同比增长(%)广 东2009 年 1-2 月37,052.22 65,760.54 18.73 0.84 2009 年 1-3 月 46,887.57 135,771.33 -19.36 -6.44 2009 年 1-4 月 49,258.48 185,030.81 -2.17 -4.34 广 西2009 年 1-2 月64,424.00 125,570.00 17.16 2.95 2009 年 1-3 月 76,813.00 206,387.00 28.08 13.23 2009 年 1-4 月 71,917.60 278,996.6067.9376.73海 南2009 年 1-2 月2009 年 1-3 月2009 年 1-4 月12,196.00 12,196.00 273.54 273.54数据来源:米博会2008 年 1-9 月52,730.97429,951.81 40.42 101.66 2008 年 1-10 月 44,549.95 474,501.76 30.57 92.35 2008 年 1-11 月 97,756.29617,458.05129.97 108.17 2008 年 1-12 月 117,162.58 752,270.63122.08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