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说的训练

合集下载

提高说话能力的诀窍和训练

提高说话能力的诀窍和训练

提高说话能力的诀窍和训练
提高说话能力的诀窍和训练
一、提高说话能力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改善自己的言语表达力。

言语表达力是衡量一个人说话能力的重要基础。

让自己对常用的言语具有更熟练的把握,能够熟练运用,灵活引用,熟知词汇也是培养说话能力的一个关键,可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尤其是文学作品,来做自己的词汇量的拓展。

2、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情绪直接影响到自己的说话,只有保持良好的情绪,才能够有利于自己的说话。

3、仔细聆听别人在说话,注意了解他们的说话习惯,把握说话的重点。

聆听别人的话,尝试在自己的内心模仿他们的说话方式,从而理解他们的表达,这是提高自己说话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二、提高说话能力的训练方法
1、多样化的训练。

要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可以尝试多种训练方法,例如听力练习,口才练习,口语练习,主持练习,开玩笑练习,歌唱练习等等都可以帮助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2、经常进行练习。

多练习可以使你的说话能力更加深入,不断对自己的说话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把握自己说话过程中的不足,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会让自己的说话更加准确,更能够让人信服,经常练习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

3、注重语言的搭配。

说话的时候注重语言的搭配,选择合适的字眼,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这样可以防止误解,让说话者更加明
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不容易失去说话的有效性。

小学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让孩子开口说

小学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让孩子开口说

小学口语训练的有效方法让孩子开口说口语表达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口语能力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还有助于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小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更愿意开口说话。

1. 营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在家庭和学校中,创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自由对话机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在对话中,家长和老师要保持耐心,倾听孩子的发言,并予以积极的回应和鼓励。

2. 利用游戏提高口语表达游戏是小学口语训练中的重要手段。

例如,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化身为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此外,还可以开展各种有趣的单词和句型练习游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轻松地掌握口语表达技巧。

3.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对话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孩子展开口语对话,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轮流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购物、问路、介绍人物等,引导孩子进行真实、生动的口语对话。

同时,可以提供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提示,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

4. 制定小组活动提高合作口语小组活动是培养孩子合作口语能力的有效方法。

例如,可以分为小组进行讨论,组内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并展开合作口语活动,如合作撰写故事、合作演讲等。

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沟通技巧。

5. 多样化的口语训练材料选择多样化的口语训练材料对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包括绘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材料,帮助孩子认识到口语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选择与孩子年龄相符的材料,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6. 鼓励孩子参与演讲和朗诵活动演讲和朗诵活动可以为孩子提供自信展示自己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类演讲和朗诵比赛,提供相应的训练指导,并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利用教材资源,提高说写训练效果

利用教材资源,提高说写训练效果
的话 进 行有 效 梳理 后 ,再 引 导学 生 将 之形 诸 于 文字
“ 耘田”如何 “ 绩麻”? “ 村庄儿女各当家”如何 “ 当
家” ? “ 也傍 桑 阴学种 瓜” 如何 “ 傍 桑 阴”如 何 “ 学 种瓜 ”?诗 歌没有 具体 的描述 。我 引导学 生联 系 自己
写在 专 用 的随 堂 写作 训 练本 上 。对 于 表 意清 楚 、表
师 ,我 们 怎么 帮你 写? ”有学 生 问道 。“ 很 简单 ,只
空间。所以,大凡有一定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善
于在文 本语 言高度 凝练 处 、故 事情 节大 幅度跳 跃处 、 景物描 写简 洁处 、人物语 言神 态动作 等省 略处 引导学 生进行 二度创 作 活动 。因为恰 当地借 鉴文 本 中的这些 “ 空 白”引 导学生 放飞 联想 与想象 的翅膀 ,可 以引导 学生在 其丰 富的想 象和 畅所 欲言 的表达之 处绽 放 出美 丽 、鲜 艳 的花朵 。 比如 ,宋代 范成 大的七 言绝 句 《 四 时 田园杂兴 》是一 首描 写农事 与童 趣的叙 事诗 。诗 中 写道 : “ 昼 出耘 田夜绩麻 ,村庄 儿女各 当家 。童 孙未解 供 耕织 ,也傍 桑 阴学种 瓜 。 …‘ 昼 出耘 田夜 绩麻 ”如何
比如,教学完散文 《 桂林 山水 》后 ,我引导学生反复感 田园杂兴 》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思考,最后引导学生在诗
知文中 “ 桂林 的山 真奇 啊 ,一 座座 拔 地 而起 ; ……桂 林 的 歌 中任 选 一句 加 以补充 描 写 。结 果 ,学生 很快 写 出 了生动
在 小学 语 文教 学 中 ,不 仅要 注重 字 词教 学 ,还
新意 识 的语 句 : “ 家 乡 的水 真 清亮 啊 ,清 亮得 连 天 上

浅谈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浅谈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建议

浅谈提高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策略与建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第二语言,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英语不仅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开启国际视野、增加就业竞争力的必备技能。

而要学好英语,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该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相关的策略与建议。

一、创设英语学习浸入式环境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浸入式的环境中学习。

在校园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英语角、英语主题班会、英语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一个浸入式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听说能力。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英语绘本、英语动画片、英语歌曲等资源,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到英语,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二、注重口语表达的训练除了学习语法和词汇外,口语表达的训练同样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口语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老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口语训练的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和参与度,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开展英语角和英语沙龙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英语角、英语沙龙活动,提供一个让学生放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轻松地用英语交流,并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到更多的表达方式和口语技巧。

四、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在英语课堂上,老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不害怕犯错。

只有敢于开口说英语,才能提高英语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老师可以采取奖励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口语练习,树立学生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听力训练现代技术的发展为英语听力训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英语听力材料,让学生通过听力训练来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学生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设备进行英语听力训练,提高他们的英语听力能力。

六、注重词汇积累和语音语调的训练除了听力和口语训练外,词汇积累和语音语调的训练也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环节。

训练说话流畅的方法

训练说话流畅的方法

训练说话流畅的方法
想要训练说话流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正确的发音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加清晰,语调也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语气。

我们可以通过多听多练,或者找一些专业的发音教材进行练习,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多练口语
光是知道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不断地练习口语,让自己的嘴巴逐渐适应和掌握各种语音和语调。

可以通过说话唱歌、读出习惯语言、练习对话等方式来提高口语能力。

3.增加词汇量
正确、丰富的词汇可以让我们说话更加流畅,也能够让我们表达更加准确。

可以通过读书、看电视、听故事等方式来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且不断地练习使用这些词汇。

4.做好准备
在面对一些需要讲话的场合,我们可以先思考好自己要讲述的内容,做好准备。

这样可以避免自己卡壳或者说错话,让自己更加自信。

通过以上的一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让自己的讲话更加流畅、准确和自信。

演说者的发声训练

演说者的发声训练

十三辙练习材料
在进行十三辙练习时,中国古代的诗辞歌赋都是非 常好的材料 。
随时随地学习和模仿你认为有特色的人的发音。 绕口令: 白石白又滑,搬来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塔,
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 滑。
十三辙练习材料
绕口令: 四和十,四十和十四。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谁说四十是
2.夸大声调,延长发音,控制气息。 花红柳绿 H--ua H—ong L—iu L—v (发音时,声母和韵母之间气息拉长,要均匀、不断气) 3.通过夸大连续,控制气息,扩展音域。
(三)弱控制练习
参考练习诗词: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 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二)强控制练习
新闻联播播音员在播报简讯的时候,一般都 用强控制。
注意观察播音员的发生,如李瑞英、邢质斌, 罗京堪为典范。
(三)弱控制练习
1.吸气深呼气匀。缓慢持续地发出ai uai uang iang 四 个音。
共鸣腔
共鸣腔一般指头腔、鼻腔、口腔、胸腔。 腹腔共鸣是专业人员使用的,如声乐、戏曲
等。
发声区域
一般情况下,发声时,多采用中声区,而中声区主 要形成于口腔上下,这就决定了用声的共鸣重心在 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鸣为主。在这里我稍微提一下 共鸣腔。
演讲中除了口腔共鸣为主之外,胸腔共鸣是基础, 可以加多一点,如果有高音的时候,增加呼吸量, 发挥一点鼻腔、头腔的作用更好。
体会、运用。

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说”的训练.doc

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说”的训练.doc

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说”的训练黄美霞(兽东大学文学院2012级教育硕士山东烟台264000;潍坊科技学院中专部山东潍坊262700)一、激发“说”的兴趣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第一关。

为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我故意对学生说:“城里的个别人说咱们乡下人弄虚作假笨嘴拙舌,你们对此有何感想?假如我就是说这话的城里人,你们对我的态度应怎样?是转身回避还是站起来辩论呢?”同学们立即争论起来,或愤愤不平,或冷静思考,或跃跃欲试。

在这当儿,我没让他们立即发言,而是让他们写一篇发言稿,准备好了再找时间发言,因为缺乏准备,匆匆应战,往往会漏洞百岀,反而会挫伤其“说”的积极性。

果然在以后安排的发言中,效果比较好。

我还给学生讲古今中外外交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威力。

在学生中开展“抬杠” 比赛,选出班上的“脱u秀才”-----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

二、丰富“说”的内容胸中有所积蓄,而后才能有所抒发。

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根木说不到U头上表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语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多观察、多动脑,使自己的头脑逐渐充实起来。

为使充实的生活实践不致成为过眼烟云,最好的办法是养成写观察U记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年就强调过:“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知他们。

这惟有为下工夫去观察。

观察的目标在得其真际,就是要观察所得的恰与事物的木身一样。

所以当排除一切成见与偏蔽,平心静气地与事物接触”。

这话今无仍未失其指导意义。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重视实践的同时,努力学习间接经验。

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手段就是读书,读书时要养成读书摘抄的好习惯。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凡是对你有相对价值较高的知识“都应该好好记录下来,以便一旦需要的吋候可以拿出来使用。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业者,无不是十分重视收集与积累资料的。

如我国历史学家吴晗一生治学严谨,刻意搜集资料,曾记下了各种卡片几十万张。

培养学生地道中文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地道中文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地道中文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能够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对于学习中文的学生来说,培养地道的中文表达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道中文表达能力。

1. 提供大量地道中文素材要想学好地道的中文表达,学生首先需要接触到大量地道的中文素材。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中文文章、新闻报道、电影片段等多种形式的素材,让学生从中感知和掌握地道的表达方式。

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地道中文的口语对话材料,通过模仿和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地道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强调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地道的中文表达与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于中文语境的敏感度,让学生从中体会中文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中文演讲、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中文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从而提高他们的地道表达能力。

3.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培养学生的地道中文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教师可以创设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在实际情境中使用中文进行交流。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中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使用地道的中文表达。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中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提供更多展示地道中文表达能力的机会。

4. 注重听说训练地道的中文表达能力离不开良好的听说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听说训练是培养学生地道中文表达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大量的地道中文听力材料,并配合相关的口语练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口语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5. 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在培养学生地道中文表达能力的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大量优秀的中文文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作文比赛、写作角逐等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说”的训练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淮安市金湖娃艺术小学李仁梅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

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数量关系,无法用数学语言来沟通师生的思路,在课堂上常常出现“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课堂效率也难以提高。

因此,数学教师要把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作为一项教学任务。

从事教学以来,每一节课,我都注意留给学生“说”的时间,给学生创造“说”机会。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内容“说”。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告诉别人。

教学中我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学生提供“说”的内容。

如:在第一册准备课《比一比》教学中,先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高矮,请这位学生说出比的结果,然后出示主题图,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说说自己是怎么比较的?每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认真听,完善自己的比较方法,为独立练习做好准备。

如:在《认识几和第几》的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场景,多媒体配音,5个小朋友排队买票,引导学生看图自由提有关“几”与“第几”的问题。

(有几个人在排队?XXX排第几呢?XXX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同桌互相讨论后,个别回答,明白几个人就是几个,第几个就是1个。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最终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得到了锻炼。

二、具体引导,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学生有了说的内容,还要给予具体的指导。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由
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观察、思考,逐步学会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各种数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如: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中,起初学生只知道45比35多,再出示95比35 多,45和95都比35多,有什么区别呢?通过比较,得出:45比35多一些,95比45多得多。

24比30少,24比80少,学生通过上面的例子,很快得出:24比30少一些,24比80少得多。

通过比较提高学生的数感。

如:在《加减混合》教学中,例题用一幅图表达汽车上原有7人,到车站下车2人,上车3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可以让学生自由说,同桌互相说题意,然后指名说题意,问:你怎么知道车上原来有7人?(车里5人,下车2人原来也在车里),怎么列式?(7-2+3=8(人))。

-2是什么意思?(下车2人)+3是什么意思?(上车3人)。

通过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进一步说明每一步算法的意思,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知道怎么解答问题。

三、充分肯定,让学生都爱“说”。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喜欢得到表扬。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培养数学语言的重要条件。

有的同学表达能力好,我就选择有难度的问题,答出来给予鼓励。

(这么难的问题能回答出来,真了不起。

)表达能力较弱的,选择容易回答的问题,只要答出来就及时鼓励,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信心。

如:在《乘加、乘减》教学中,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有4个鱼缸,其中三个鱼缸分别有4条鱼,一个鱼缸里有2条鱼。

这个学生看图容易说出来,就让表达能力较差的回答。

4个鱼缸一共养了多少条?4+4+4+2=14(条)3×4+2=14(条)为什么这样列式?可以叫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回答。

还可以怎样列式?4×4-2=14(条),每一步算式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可以叫表达能力好的同学回答。

(第4个鱼缸再
放2条鱼,4个鱼缸分别有4条鱼,一共有4×4,再把第4个鱼缸后放的2条鱼去掉就要-2,结果还是14条。

)在课堂中,根据不同要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及时鼓励,学生就会克服了对“说”的畏难情绪,渐渐喜欢举手发言,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逐步提高,指导学生符合逻辑地“说”。

低年级所学的知识是基础的基础,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就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并逐步用语言表达出来。

所以,无论是计算教学还是解决问题教学,我都注意在“说理”方面下功夫,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有根据、有条理地说出它的道理与依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如: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中,24+9=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探究24+9的算法,然后分小组交流操作过程,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根据不同的摆法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于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于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于10,再算23+10=33。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算法和同桌说一说。

如: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练习题中有这样一组题①7组小朋友做游戏,每组5人,一共有多少人?②35个小朋友做游戏,5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③35个小朋友做游戏,平均分成7组,每组有几人?学生根据题意,正确地选择了算法,计算出了结果。

为什么这样做呢?通过讨论,学生们纷纷发言。

(第①题算7个5是多少,用乘法做。

第②题算3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做。

第③题35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也用除法做。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理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的关系,选择算法就得心应手。

也能准确表达出算式的意思。

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在数学教学中,需要老师们的精心指导,课堂上要注意语言的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句话,用的每一个词,力求准确简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以规范化的语言进行教学。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

从不会“说”—会“说”—有条理地“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逐步培养起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