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和陆地水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人类的经济活动也影响着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生产力发展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开发利 用的那一部分动态水体
目前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
狭义 广义
水资源范畴不断扩大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在除南极洲之外的六大洲中,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南美洲,大 洋洲最少
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 我国居世界第六位
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时间分配:具有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水资源分布不均
世界水 资源分 布不均
水资源及其分布
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地区,水资源充足 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地区,水资源贫乏
理解
从根本上掌握 北印度洋环流
在热带季风的影响下而形成,冬季吹东北风,洋流呈逆 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西风漂流不一定是寒流
顺风不一定顺水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海陆间循环
类型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解
通过河流的补给掌握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洋流的分类
寒流 暖流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洋流的形成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洋流的分布规律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半球中高纬海区
降水量分布不均
总量多,人均少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夏秋多,冬春少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陆地和海洋》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陆地和海洋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意义所在。

5.
能运用两大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火山、地震等。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各种地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看图、析图、绘图的能力,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地图。

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3.通过对海陆变迁及大陆分离的若干证据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
4. 通过对相连证据的找寻方向的探究,提高学生研究手段的科学性、指向性,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地球”“水球”的争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2.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海陆分布ppt课件

海陆分布ppt课件
哪些大洲的大陆之间,仅以海峡相隔? 亚洲和北美洲
北美洲
20°W
欧洲 亚 洲
非洲
赤道
南美洲
西半球
南极洲
南极洲
东半球
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 活动:分辨海洋和海峡
海峡:沟通两个水域的狭长水上通道 海洋:海和大洋的总称
❖ 02 七大洲和四2大.说洋说四大洋的特点活动:认识四大洋
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海洋,被陆地大致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02 七大洲和四大洋
海洋运输
海洋一直是贸易和运输的重 要通道,人们借助联通的海洋, 完成了全球约90%的贸易量。
/Contents
03 思 维 导 图
04 思 维 导 图
/Contents
04 真 题 检 测
04 随 堂 检 测
读甲、乙、丙、丁四幅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大洲中,没有热带气候的是( B)
❖ 活动:分辨大陆、岛屿和半岛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凸出的部分称为半岛
01 七 分 海 洋 三 分 陆 地
澳大利亚大陆属澳大利亚联邦, 而澳大利亚则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 大陆的国家。澳大利亚大陆在世界的 6个大陆中是面积最小的一个大陆。
地理学上规定,以澳大利亚为大 陆的标准,即小于它的为岛屿,大于 等于 地
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丹麦自治 领地之一,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 216.63万平方千米。
岛屿以格陵兰岛为标准,大于它 的为大陆,小于等于它的为岛屿。格 陵兰为最大的岛屿。
01 七 分 海 洋 三 分 陆 地
❖ 探究:观察世界上有哪几块大陆?
南极大陆
❖ 01 七 分 海 洋 三 分 陆 地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总结复习思维导图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总结复习思维导图

世界的人种
三大人种 人中的分布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世界的语言 数量 联合国工作语言 世界的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世界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 城市 乡村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天气和气候
天气 气候 天气预报符号 气温 世界气温的分布
气温和降水
对流雨 主要的降水类型 锋面雨 地形雨 赤道地区 南北回归线地区 世界降水的分布 中纬度地区 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人类活动
认识地球
经线纬线 自转 地球的运动 公转 海洋与陆地 七大洲 四大洋 五种地形 海底地形 学看地形图 地表形态 大陆漂移假说 板块构造学 两大火山地震带
形状 大小 地球仪
地 球 面 貌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地形
海陆变的数量与增长 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稠密区 人口稀疏区 世界人口问题
世界的气候
影响因素气候的主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雨林气候 季风气候 热带 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和湿润性气候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季风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寒带 冰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适用七年级年级所需两课时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在初中地理教材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教材内容共四部分,“世界海陆分布”,“大洲、四大洋等相关概念”、“七大洲和四大洋”“海陆变迁”。

本节内容首先是在对海陆分布比例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对“大洲、四大洋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再进一步探讨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及分界线;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内容联系紧密,脉络清晰,便于学生从图中能直接读取地理信息,进行概括描述,分析比较,利于巩固地球和地图的知识。

以活动为主,通过演示,引导猜想、读图、绘图、讨论、归纳概括等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启迪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落实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预期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从各种图表、媒体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制作演示文稿交流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海陆轮廓地理印象.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陆地和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区分陆半球和水半球;能在地图上认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洋、海峡的形态,但不要求记住概念;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大体轮廓形状、相邻大洲界线;拓展知识:赤道通过哪些大洲大洋,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大洋分别是谁,平均水温最高最低的大洋分别是谁,面积最大的大洲大洋分别是谁,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分别是谁,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是谁,没有热带的大洲是谁。

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地球”“水球”命名之争,加深海陆分布之印象;在地球仪上或世界地图上指认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洋、海峡;通过教师在黑板上板画东西两半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和大洲分界线,同时学生也在作业本上画(能力差的学生可描画书上的图),亲自动手画过之后印象就很深刻;通过观察七大洲四大洋图来完成拓展知识要求的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地球”“水球”之争让学生不盲从,让学生明白正确答案是可以多样的;通过绘图训练让学生明白复杂的地图也是可以一步步地画出来的,从而提高自信心;通过拓展知识的训练让学生明白记住一幅地图就掌握了许多有关知识,从而让学生养成自觉地多画图、多记图、多用图的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地理20组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20组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20组思维导图,扫清全部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图1:地球和地球仪图2:地球的运动图3:地图的阅读图4:地形图的判读二、陆地和海洋图5:和大洋图6:海陆的变迁三、天气与气候图7: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图8: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四、居民与聚落图9:人口与人种图10:世界的语言和五、发展与合作六、亚洲图11:亚洲的位置和围七、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图12: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日本图13: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印度图14:中国的邻近地区和国家——俄罗斯八、东半球的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图15: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中东图16: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西部图17: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图18: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九、西半球的国家图19: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巴西十、极地地区图20:极地地区十一、从世界看中国图21:中国疆域十二、中国自然环境图22:地形和地势图23:中国的气候图2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图24:中国的自然灾害十三、中国的自然资源图24:中国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十四、中国的经济发展图25:中国的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图26: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图27:中国的经济发展——工业十五、中国的地理差异图28:中国的地理差异十六、北方地区图29:中国的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图30:中国的北方地区——“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十七、南方地区图31:中国的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图32:中国的南方地区——“明珠”和澳门图33:中国的南方地区——祖国的神圣领土_省十八、西北地区图34:中国的西北地区——干旱的宝地_塔里木盆地十九、青藏地区图35:中国的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二十、中国在世界中图36:中国在世界中。

思维导图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课件第部分海洋与陆地

思维导图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课件第部分海洋与陆地
20
第二十页,共32页。
(1)①、②、③所代表的大洋(dàyáng)分别A 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1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2)图中地形(dìxíng)西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
为高原的陆地A 是( A.甲
No 板块。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A.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
经济中心。C.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甲为安第斯山脉 ,乙为阿巴拉契亚山脉。31
Image
第三十二页,共32页。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B (2)图中的高大山脉为( )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大分水岭
D.喜马拉雅山脉
12
第十二页,共32页。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海陆(hǎi lù)分布。正确解答该题 的思路为:
13
第十三页,共32页。
【1—2】读图,回答(huídá)(1)~(3)题。
7
第七页,共32页。
北海(běi hǎi)——大不列颠岛、波德平原、泰晤士河、莱 茵河 地中海——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 比利亚半岛、尼罗河、罗马、雅典 中南半岛——湄公河、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 巴西高原——巴西利亚、东南部热带雨林、圣保罗、里约 热内卢
8
第八页,共32页。
3.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1)轮廓(lúnkuò)形状定位。抓住大洲、国家等区域轮廓 (lúnkuò)的突出形状,想象成熟悉事物形象或几何图形帮 助辨识。如美国本土略呈长方形,印度像由三个不等的三 角形组成的复合三角形,埃及近似梯形,法国呈六边形, 英国轮廓(lúnkuò)像一只正在吃青草的兔子。 (2)水系形状状况。 (3)地形剖面信息。非洲赤道剖面西低东高,北美洲大陆 两边高、中部低等。

八上地理思维导图

八上地理思维导图

第三页,共7页
中 国 的 地 形
阶梯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3)。
2、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主要大地形区分布(课本24页图 4、主要山脉:(阶梯分界线的山,新疆的“三山”,秦岭等)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基本呈东西(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 5、四大高原的特点: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6、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
5、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现象有水
士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6、土地资源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7、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第七页,共7页
3月22日---世界水日 3月22至3月28---中国水周
1、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应合理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珍惜和节约使用。
3、农业用地:(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低缓的丘陵(种植业);(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山地;(3
2、我国地理位置的四个端点:最北: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黑龙江与乌苏 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 处 。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临太平洋。 4、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