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
如何培养英语口语能力?

如何培养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和训练英语口语能力:从理论到实践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化实践训练。
结合教育专家经验,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快速有效培养训练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一、理论基础:1. 语言习得理论: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指出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并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接受学习。
因此,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充足的英语输入对于口语能力培养十分有利。
2. 认知心理理论:记忆、注意力、思维等认知过程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高学习效率。
3. 社会文化理论:语言学习是社会文化交互的过程。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个人情感、态度和文化背景,并采用学生感兴趣、生动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实践:1. 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英语,并帮助和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练习口语。
2. 加强听力训练:听力训练是口语训练的基础。
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水平的英语材料,并采用多种形式的听力训练,例如听写、听音辨义、听力理解、模仿等。
3. 注重口语表达训练: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开口,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反馈。
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活动,例如大声朗读、演讲、辩论、故事讲述等,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4. 利用多种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素材和练习机会。
例如,利用配音软件进行口语练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英语对话练习等。
5.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例如参加英语角、观看英语电影、阅读英语书籍、与外教交流等。
三、评估与再改进:1. 建立客观有效的评估机制:教师可以通过口语测试、课堂观察、作业评价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口语水平。
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 帮助学生自我反省和改进:学生要主动反思自己的口语学习过程,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改进。
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 毕业论文

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中文摘要英语语言测试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在英语教学评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检测、调整和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和依据。
英语测试应该有效地反映英语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好的测试对于学习者有激励和促进的作用,然而低质量的测试只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探讨语言测试的发展过程,了解各个阶段的测试特点,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测试的内容和手段,具有不可低估的指导意义。
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英语测试理论及实践:一是引言部分,对这一话题进行总的概述;二是英语语言测试理论的综述,主要包括测试理论的类型和测试的基本要素;三是对2012年安徽省英语高考试卷进行评析;四是探讨完型填空的出题技巧,作为检验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能力最重要的测试形式之一,完形测试广泛应用于各类测试中。
格式塔心理学、冗余信息理论和预期语法说为完形测试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一部分是小结。
关键词:英语测试;英语测试理论;完型填空命题技巧English Testing Theory and PracticeAbstract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link in the teaching progress, which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What’s more, it is a significance means and basis for inspection,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nglish testing effectively reflects the result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students' mastery of English. A good testing is to encourage and promote its learners, however, a low quality test will make students los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language testing and to kn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to define the teaching goal and to grasp the contents and approaches of these tests.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English tes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is topic; the second is the review of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theory, including the basic elements of this theory and its types; the third is the comment on the papers of college entrance English examination in 2012 in Anhui Province; the fourth discusses the skills when designing Cloze questions.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of testing in detecting the integrated use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cloze test is widely employed in various kinds of tests. Gestalt psychology, redundancy information theory and expectation grammar theory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loze test; the last part is a reasonable conclusion.Keywords:English test; English testing theory; skills of cloze一.引言现代英语测试是伴随着20世纪初教育测量学的独立与发展而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它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06401602 课程学时:36 学分: 2适用专业:英语专业(师范)开课时间:三年级(1)学期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大纲执笔人:窦亚萍大纲审定人:该课程系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或英语教育专业基础课,适用于已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英语专业学生。
该课程在介绍国内外语言测试理论研究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及学生的特点,着重讲解语言测试流程中的诸多环节,如:考试的宏观、微观功能,考试总体设计,单项语言能力/技能的测试、命题、施考,考试分析,考试信息反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考试流程中主要环节的介绍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语言测试的基本原理及具体操作方法。
2、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在未来教学中如何提高语言测试的命题水平和考试质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考试的宏观、微观功能。
2、考试总体设计。
3、单项语言能力/技能的测试、命题、施考。
教学难点:1、语言测试的命题,即考试总体设计。
2、语言测试中信度与效度的关系以及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学生预习和自学,辅以课堂讨论、小组作业,互连网材料使用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该课程开设对象为本科英语(师范)专业二年级,开设一个学期共34学时(17周×2学时/周)。
课程分13个章节完成。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第一章英语测试概述了解 4第二章考试功能及其类别掌握 4第三章考试要素(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掌握 4第四章考试规范的制订了解 2第五章测试评估手段及其功能了解 4第六章阅读测试掌握 2第七章写作测试掌握 2第八章听力测试掌握 2第九章口语测试掌握 2第十章试卷设计与施考事项了解 2第十一章考试成绩反馈掌握 2第十二章考试成绩分析(1)掌握 2第十三章考试成绩分析(2)掌握 2五、考试方式本课程采取学生独立完成一套试卷的命题方式进行,并制订考试规范(考试大纲),范围涵盖该学期所讲授的全部内容。
英语语言测试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英语语言测试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在教育领域、职业发展还是国际交流中,对英语语言能力的准确评估都至关重要。
因此,英语语言测试的设计与实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英语语言测试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首先,明确测试的目的是关键的第一步。
是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还是为了选拔人才,又或是为了衡量员工的英语能力以适应特定的工作需求?不同的测试目的将直接影响测试的内容、形式和难度。
在确定测试目的后,需要定义测试所涵盖的语言技能。
英语语言技能通常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在某些特定的测试中,可能会更侧重于某一项或几项技能。
例如,口语测试可能会着重考察考生的发音、流利度、语法准确性和词汇运用;而阅读理解测试则主要关注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词汇量。
测试内容的选择也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这需要依据测试的目的和所涵盖的技能,选取具有代表性和有效性的语言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来自于真实的语言使用场景,如新闻报道、学术文章、日常对话等,以确保测试能够真实反映考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
同时,测试的题型设计也需要精心策划。
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文题等。
每种题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选择题可以在短时间内覆盖较广泛的知识点,但可能无法深入考察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作文题则能够更全面地展示考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但评分的主观性相对较大。
在实施英语语言测试时,也有一系列的要点需要关注。
首先是测试的环境和条件。
测试场所应该安静、舒适,设备齐全,以保证考生能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对于听力和口语测试,还需要确保音响设备的质量和录音效果。
测试的时间安排也需要合理。
既要给考生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所有的题目,又不能过长导致考生疲劳或注意力分散。
一般来说,对于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测试,都有相应的建议时间标准。
中小学英语评价测试理论与实践

中小学英语评价测试理论与实践小学英语评价测试理论与实践英语评价测试是小学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学生对英语研究的水平,是评估学生研究表现的重要工具。
本文就小学英语评价测试理论与实践作一简要介绍。
一、小学英语评价测试的理论1、全面评价原则。
小学英语评价测试应该涵盖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翻译、拼写等语言技能,通过考查多种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核,对学生的英语研究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
2、客观性原则。
小学英语评价测试应该建立在客观、科学的考核方法和标准上,使测试结果尽可能地准确可靠。
3、公平性原则。
小学英语评价测试应该公平公正,在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时,不能因性别、种族、仰等因素而有任何偏见。
4、及时性原则。
小学英语评价测试应该及时进行,及时反映学生的研究情况,为教师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供依据。
二、小学英语评价测试的实践1、听力理解测试。
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评估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可以通过播放录音或录像,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内容作答,以此考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口语表达测试。
测试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采取单词填空、对话表演、口头报告等形式,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以此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
3、读写测试。
测试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可以采取阅读理解、作文、拼写等形式,要求学生进行英语阅读和书写,以此考察学生的读写能力。
4、翻译测试。
测试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可以采取汉译英、英译汉等形式,要求学生进行英语翻译,以此考察学生的翻译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评价测试既要把握测试理论,又要从实践出发,做到测试内容全面、客观、公平、及时,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研究,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pdf

英语测试理论与方法1. 引言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准确评估和衡量个体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情况,英语测试成为一种常见的评估手段。
本文将介绍英语测试的理论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英语测试。
2. 英语测试的重要性英语测试对于评估个体在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英语测试,可以客观地评估测试者在不同语言能力层面上的掌握情况,并作为决策制定者在英语教育、招聘、选拔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3. 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英语测试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1 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研究个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社会因素。
其中,以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查尔斯‧奥斯汀的习得功能理论以及诺姆·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理论为代表。
这些理论为英语测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3.2 测量理论测量理论主要研究如何设计有效的英语测试,以准确地测量和评估个体的英语语言能力。
常用的测量理论方法包括信度、效度、等级划分、测试评分等。
3.3 评价理论评价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对英语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评分标准、评估体系和诊断性评价等。
4. 英语测试的常用方法英语测试的常用方法包括口语测试、听力测试、阅读测试和写作测试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4.1 口语测试口语测试是衡量个体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口语测试方法包括面试、短对话、演讲等。
口语测试主要针对个体的流利度、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运用能力进行评估。
4.2 听力测试听力测试是评估个体听取和理解英语语音的能力。
常用的听力测试方法包括听力理解题和听力填空题等。
听力测试主要考察个体对于不同语速、语调和语境下的英语材料的听取和理解能力。
4.3 阅读测试阅读测试是评估个体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
常用的阅读测试方法包括阅读理解题和阅读填空题等。
阅读测试主要考察个体对于不同主题、难度和长度的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
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Testing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
授课对象
研究生
教材
《语言测试理论及汉语测试研究》张凯等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第三章信度的计算问题(共2课时)
第一节信度估计的γ系数(1课时)
第二节主观评分信度Longford方法的实验(1课时)
第四章效度问题(共4课时)
第一节效度理论的变迁(1课时)
第二节结构效度与汉语能力测验(1课时)
第三节在汉语能力测验中如何建立结构效度(1课时)
第四节关于construct的译法
第五节测量是理论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交际策略与口语测试(2课时)
第二节对一次留学生话语能力测试的分析(2课时)
第三节口语测试的组织与实施探索(2课时)
第四节口语分班测试题型研究(2课时)
第五节论对外汉语口语测试中的提问技巧(2课时)
第六节三类口语考试题型的评分研究(2课时)
第八章完形填空和词汇测试研究(共6课时)
第一节汉语等距离完形填空测试报告(2课时)
大纲撰写人:齐春红
学院审核意见:
日期:2008年7月22日
适用专业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主讲教师
齐春红
授课总学时
36
学分
2
教学方式
讲授
考核方式
专业论文
课
程
目
的
及教学要求
课程目的:
本课程要扩展研究生作为一个语言测试研究者的视野,希望将语言测试的发展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政治背景中加以分析;要使学生明白语言测试具有社会性,在语言测试教学领域中,不能只依靠专业理论,还要考虑到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在内的各种因素,才能更有效地把握测试的背景。本课程要达到四个主要目的:①提供有关语言测试发展和运用的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②探讨语言测试的关键性问题:语言既是测试工具,又是测试的对象;③把语言测试和实际情景紧密联系起来。④能根据语言测试的结构与过程,分析研究试题的设计与评估,各种测试题型的信度、效度及学生考试成绩与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等。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读书报告课程:英语语言测试学号:201120347姓名:赵宁宁专业:语言学《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本书作者武尊民,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学术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着重语言测试与评估。
担任课程主要有语言测试与评估、外语课程发展、基础英语写作。
截止到2011年底正在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有3名。
他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编著。
2002,外研社。
汉语编写。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一级(教材)》,主编。
2003,外研社。
《中职英语(基础版)》教育部推荐教材。
主编。
1-3册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
2005-200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独立性学习者:香港大学生个案研究》,金立贤、武尊民。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6期(总183期),26-29。
《课堂语言能力评估》导读,原作者Andrew Cohen 。
2005,北京:外研社。
《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主要阐述测试在基础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讨论测试目的的不同对测试的方法和内容的影响,介绍各类测试量刑的具体设计方法和主要特点,提供测试结果统计和分析方面的实践性的指导,引领英语测试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正确关联导向。
英语测试是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部分中学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我国英语教育界对英语测试的了解和认识也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
不少高等师范专业英语在本科生阶段开设英语测试课程。
英语测试是英语语言教育硕士的必须学位课程之一。
在普通教师提高学历的过程中,师范院校为在职专科升本科的教师们开设的课程中,也必然要有英语测试。
这是因为英语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与学生评价技术已经是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内容简介、精华摘要及个人领悟本书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英语测试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关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第二部分是从语法、词汇、阅读、完形填空、听力、口语、写作这几个方面的测试一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则主要是简单介绍了考试结果分析与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第一章语言教学与测试第一节语言教学与语言测试理论发展过程1. 第一阶段:前科学语言测试或传统语言测试时期2. 第二阶段: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测试时期3. 第三阶段: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4. 第四阶段:交际语言测试时期5. 小结第二节语言教学与测试的关系1. 主仆关系2. 伙伴关系第三节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反拨效应1. 反拨效应理论研究2. 反拨效应实证研究3. 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的影响4. 小结第四节提高正向反拨效应的途径1. 学者观点2. 关于实现语言测试对教学的正向反拨效应的两点建议3. 小结第二章语言测试的分类第一节以测试用途为标准的分类1. 水平测试2. 成绩测试3. 分级测试4. 潜能测试5. 诊断性测试第二节以测试构建为标准的分类1. 直接测试2. 间接测试第三节以考察重点为标准的分类1. 分立式测试2. 综合性测试第四节以评分方式为标准的分类1. 主观性测试2. 客观性测试第五节以对测试分数的解释为标准的分类1. 常模参照性测试2. 标准参照性测试第六节语言测试的其它分类1. 交际性测试2. 计算机辅助测试第三章语言测试的开发与设计引言第一节设计阶段1. 明确测试目的2. 选择测试类型3. 测试能力范畴4. 测试对象描述5. 测试内容及范围6. 其它考虑要素①制约条件②信度和效度的平衡第二节操作阶段1. 设计测试主题框架2. 制定工作程序3. 制定测试规范和测试大纲4. 选择测试方式5. 确定测试项目比例6. 阐述考题类型7. 准备试卷的相关文件8. 制订施考操作规定9. 抽样10. 测试命题细目表11. 撰写试卷初稿12. 实施预测、修改试卷、编制试卷最终稿结论第四章语言测试实施第一节施考准备第二节实施测试1. 主持测试2. 组织评分第三节分析测试结果1. 分数计算2. 分数检验和调整第四节评估测试质量1. 按常模的要求分析评估2. 对试题的微观分析3. 对试题的宏观分析第五节反馈测试结果第五章语言测试的信度研究第一节信度的定义第二节信度的种类1. 重测信度2. 复本信度3. 折半信度4. 评分员信度第三节信度的测定方法1. CTS-理论 Classical true score measurement theory : 传统真正分数计算理论2. G -理论 Generalizability theory : 综合归纳理论3. IR -理论 Item response theory : 项目反应理论第四节影响信度的因素第五节如何提高语言测试的信度第六章语言测试的效度研究第一节效度的概念第二节效度证据1. 表面效度2. 内容效度3. 语境效度4. 构想效度5. 效标关联效度6. 后效效度第三节效度和信度的关系第七章测试项目分析第一节项目设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第二节适合的干扰项选择第三节项目特征1. 项目难度2. 项目区分度第四节经典项目分析理论和项目反映理论1. 经典项目分析理论2. 项目反映理论第五节测量方法及结果分析1. 常用概念解释2. 易度指数估算项目的难度3. 难度指数计算项目的难度4. 项目反映理论中的项目难度测试5. 速度测试中的项目难度的估算6. 项目区分度的计算7. 项目灵敏度的计算8. 项目反映理论中区分度和难度的关系9. 干扰项第六节项目分析的其他考虑因素第八章听力测试第一节听力理解概述第二节听力测试的理论方法1. 利用图画测听力2. 利用多项选择测试听力第三节听力测试能力界定第四节听力测试任务类型1.信息辨认能力的评价2.对信息转述能力的评价第五节典型听力测试的对比分析1.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2.专业英语四、八级听力测试3.雅思听力测试4. 新托福听力测试第九章口语测试第一节口语的定义第二节口语能力界定第三节口语测试概述1. 口语测试的定义2. 口语测试的发展3. 口语测试的特点第四节口语测试模式1. 直接型口试2. 半直接型口试3. 间接型口试第五节口语测试的方法1. 面试2. 大声朗读3. 重复句子4. 口头报告5. 角色扮演6. 讨论/对话7. 描述和再创作8. 填充表格和对话9. 提问与回答10. 使用图片或图片故事第六节典型的口语考试1. 国内影响较大的口语考试2. 国外影响较大的口语考试第七节口语测试的反拨作用第十一章阅读测试第一节阅读的性质与模式1.阅读的定义与性质2.阅读的模式第二节阅读能力与阅读测试1. 阅读能力的界定2. 阅读测试考察的能力第三节阅读测试中的关键问题1. 规范2. 选材3. 命题第四节常用阅读测试题型第五节国内外重要考试阅读能力的测试1.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统一考试3.雅思考试4.新托福考试第六节阅读的评价1.阅读理解过程性评价2.阅读理解能力评价第十一章写作测试第一节写作的定义第二节写作测试概述1. 写作测试的定义2. 写作测试的历史发展第三节写作能力界定1. 写作能力的本质2. 写作能力的划分第四节写作测试的开发和设计1. 设计阶段2. 操作阶段3. 实施阶段第五节写作测试任务1. 写作测试任务类型2. 典型写作测试的对比分析第六节写作测试的评价1. 评价的定义及范畴2. 在写作测试中教师的主要任务3. 写作测试的评分4. 写作测试的评分信度第十二章翻译测试第一节翻译的性质1. 翻译的流派2. 翻译的类型3. 翻译的方法第二节翻译测试原理1. 翻译能力界定2. 翻译测试的依据3. 翻译测试的信度4. 翻译测试的效度第三节翻译测试方法1. 国内外翻译测试现状2. 翻译试题编写原则3. 翻译试题编写过程第四节翻译测试的评分1. 中国内地2. 香港3. 台湾4. 英国第五节翻译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第六节翻译题库建设第十三章词汇测试第一节英语词汇能力1. 词汇能力2. 词汇量3. 词汇运用4. 各项英语测试对词汇能力的要求第二节词汇测试的理论基础1. John Read的词汇测试理论框架2.词汇测试的分类第三节测试词汇的选择1. 语法词和词汇词2. 消极词汇知识和积极词汇知识3. 核心词汇4.词汇测试内容第四节词汇测试的方法1.限制性回答2.匹配题3.词义联系4. 填空题5.多项选择题6. 命题的科学性第十四章语法测试第一节语法的定义第二节语法测试的能力界定1.语法知识2.语法能力第三节语言测试的发展史及语法测试1.语言测试的发展史2.语法测试第四节语法测试规范第五节语法测试的方法1.择答题形式2.作答题形式第六节听、说、读、写、译中的语法测试1.听力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2.口语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3.阅读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4.写作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5.翻译中对语法能力的测试第七节国内外重要考试中语法能力的测试1.国内重要考试语法能力的测试2.国外重要考试语法能力的测试第十五章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第一节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研究1.Yong Yun 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2. Brian Spitzberg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3. Judith Martin 与Thomas Nakayam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4. 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小结第二节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概述1. 语言测试发展阶段2.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第三节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内容与方法1. 测试文化意识2. 测试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第四节跨文化交际测试题型1. 择答题类评估方法2. 做答题类评估方法3. 个性化答题类评估方法第五节小结第十六章应试策略和技巧第一节听力理解应试策略和技巧1. 听力的重要性2.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3. 听力理解的应试策略和技巧4. 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第二节口语应试策略和技巧1. 口语的重要性2. 目前口语存在的问题3. 口语考试应试策略和技巧4. 口语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三节阅读理解应试策略和技巧1.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2. 目前阅读理解过程中存在问题3. 阅读理解的应试策略和技巧4.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第四节写作应试策略和技巧1. 写作的重要性2. 目前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写作的应试策略和技巧4. 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第五节翻译应试策略和技巧1. 翻译的重要性2. 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 翻译的应试技巧和策略4. 翻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