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二章 统计图表
合集下载
应用统计学第2章统计表统计图

对数图可以直观反映时间序列的环比变化趋势
可以在Office图表类型中选择自定义类型中的“对数图” ,也可通过将一般折线图纵轴“坐标轴格式” 中的“刻度” 设为“对数刻度”来绘制对数图。
例:某公司总成本和劳动成本的增长
该公司总成本和劳动成本每年增加相同的数量 ,因而用绝对数据作图时两条线是平行的,不小心 可能会得出劳动成本占总成本固定比例的误解。实 际上第1年占40%,第6年占60%。使用对数图就可以 清晰反映劳动成本有更高的增长率。
“平滑线”复选框,就将折线图转换为曲线图。
⑵经济管理中几种常见的频数分布曲线
①正态分布曲线 ——这是客观事物数量特征上表现得最为普遍的一
类频数分布曲线。 如人的身高、体重、智商,钢的含碳量、抗拉强度
,某种农作物的产量等等。
正态分布曲线
②偏态曲线
——按其长尾拖向哪一方又可分为右偏(正偏)和 左偏(负偏)两类。
1.频数分布表
频数分布表列出了一系列分类数据的频率、总数 或百分比,可以看出不同类别数据间的区别。
表2-1 1 000美元用途的频数分布表
用钱做什么 购买奢侈品、旅游或礼物 向慈善机构捐款 还贷 储蓄 购买必需品 其他
百分比/% 20 2 24 31 16 7
2.条形图
3.圆饼图
4.帕累托图
L = [ 10 × log 10 n ] 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但又有区别
直方图可大体上看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状况,但没有给出 具体的数值 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 数值,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
未分组数据—茎叶图(茎叶图的制作)
树茎 树叶
数据个数
10 788
3
11 022347778889
统计图表

表号 表号指表的序号,位于表的
左上方,一般以出现的先后顺序 排列。
名称
名称又称标题,是一个表格的名称,应写在表的上 方。标题用语要简练扼要,准确得体,一望即知该 表的内容。
表的序号和标题之间留一个汉字的空格。二者居中
排在顶线的上方,长度不宜超过表的宽度,若标题
字数过多,应转行排列。
标目
标目即分类的项目。标目的好坏决定统计表 的质量,要认真酌定。标目一般在表的上面 一行或左侧一列。如果分类的标志只有一个, 写在表的上行或左列都可以。如果分类的标 志有两个,且二者没有隶属关系,则左列与 上行各一个。如果两个分类标志有隶属关系, 则要放在一个方向(或上面或左侧)分两行 分述。标目确立了数据组织的逻辑,并确定 了栏目下数据栏的性质。
2、数量类别。这是以数据的取值大小为分类标志, 把数据按数值大小以分组或不分组的形式排出一个 顺序来。(等距、比率)
对原始数据排序和分类以后,数量小的就可以直接计算,数量大时再做进一 步分组,编制统计表、统计图为以后的分析打下基础。
三、统计表
1、定义: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 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统计指标: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类以后,得到的 各种数量结果称为统计指标。 2、作用:简洁、清晰、准确、一目了然,明显 地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及其蕴含的特征,省去冗长 的文字叙述,便于分析、比较、计算和记忆。 3、结构
图题的文字要言简意赅,具有说明性和专指性,使
人一看就能知道该图所要显示的是何事、何物,发 生于何时、何地。如果图示资料比较复杂,这时图
题可用大标题与小标题呈现。图题的字体要与整个
图形的大小相称,一般是图中使用的最大号的文字。
(心理统计-2、3)第二章统计图表

VS
详细描述
折线图特别适合用于表示气温、股价、销 售量等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通过折线图, 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有助于进行预测和决策。此外,折线图 还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数据,以便 更好地了解数据的动态变化。
04
CATALOGUE
饼图
饼图的定义
01
饼图是一种以圆形表示数据的图 表,每个扇区代表一个分类数据 ,扇区面积的大小表示该分类数 据所占的比例。
柱状图的适用场景
总结词
柱状图适用于展示类别间的比较和趋势,适用于数据量较小 的情况。
详细描述
当需要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值差异时,柱状图是一个很好 的选择。例如,展示不同产品的销售量、不同地区的降雨量 等。此外,当数据量较小,不需要过于复杂的图表时,也可 以使用柱状图来直观地呈现数据。
03
CATALOGUE
纵轴。
绘制点
根据数据点的值,在坐标轴上 绘制相应的点。
添加图例和标题
为了使图表易于理解,需要添 加适当的图例和标题。
散点图的适用场景
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识别异常值
当需要了解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 种关系或趋势时,可以使用散点图进 行初步探索。
散点图可以用于识别异常值,即远离 其他数据点的点,这些点可能对整体 趋势产生影响。
02
饼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 情况,帮助我们快速了解各部分 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
饼图的制作方法
选择数据
选择需要展示的数据,通常为分类数据和 对应的数值。
美化图表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颜色、阴影等效果, 使图表更加美观。
设计布局
确定饼图的标题、图例、数据标签等元素 的位置。
添加标签
第二章统计图表

线条:图形中的线条包括:图形基线(横 坐标)、尺度线(纵坐标)、指导线,边框 线等。
(三)统计图的种类
条形图:用宽度相同的长条表示各个统计事项 间的数量关系。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的数字资 料,即计数资料,直条图又分单式与复式两种。
线形图: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 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用于连续性资料, 能够较好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 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 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形。
直方图:以矩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分配的一种条形 图。用来表示连续性资料的频数分配。
横向单式条形图
不同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情况
—纵向单式条形图
80
76 70
60 59
50
百分数
40
30
20
10 6
0 低满意度
35 24
中满意度
高满意度
社区 性质
转制社区 城市社区
不同工作性质居民生活满意度情况
—纵向复式条形图
校区 起义路 桂花岗 广园
麓湖
龙洞 合计
人数 77
120 34
59
69 359
表2 上海市男幼儿20米跑步用时
年龄组 3岁— 4岁— 5岁
平均秒数 7.71
7.16 6.04
6岁— 5.53
三、统计图
(一)定义与特点 统计图是指依据数字资料,应用点、线、面、
体、色彩等的描绘制成整齐而有规律,简明而 又知其数量的图形。 统计图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比数字更具体、更 形象地把有用信息概括地表现出来,便于理解 和记忆。 统计图的缺点在于图示的数量不易精确,如果 制图不当,反而会掩蔽事实真相。
表2 有无提示条件下两组被试WM容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及提示数目
(三)统计图的种类
条形图:用宽度相同的长条表示各个统计事项 间的数量关系。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的数字资 料,即计数资料,直条图又分单式与复式两种。
线形图: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 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用于连续性资料, 能够较好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 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 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形。
直方图:以矩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分配的一种条形 图。用来表示连续性资料的频数分配。
横向单式条形图
不同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情况
—纵向单式条形图
80
76 70
60 59
50
百分数
40
30
20
10 6
0 低满意度
35 24
中满意度
高满意度
社区 性质
转制社区 城市社区
不同工作性质居民生活满意度情况
—纵向复式条形图
校区 起义路 桂花岗 广园
麓湖
龙洞 合计
人数 77
120 34
59
69 359
表2 上海市男幼儿20米跑步用时
年龄组 3岁— 4岁— 5岁
平均秒数 7.71
7.16 6.04
6岁— 5.53
三、统计图
(一)定义与特点 统计图是指依据数字资料,应用点、线、面、
体、色彩等的描绘制成整齐而有规律,简明而 又知其数量的图形。 统计图的作用表现在它可以比数字更具体、更 形象地把有用信息概括地表现出来,便于理解 和记忆。 统计图的缺点在于图示的数量不易精确,如果 制图不当,反而会掩蔽事实真相。
表2 有无提示条件下两组被试WM容量的均值和标准差及提示数目
统计图表(课堂PPT)

15
数字
数字是统计表的语言,又称统计指标。它占 据统计表的大部分空间,书写要整齐划一, 数字应以个位数(或小数点)对准上下对齐, 缺数字的项要划“-”。表中的数字一般不带 单位、%(百分号)等,单位和%一般归 在标目中。表中的数字构成了表体。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注
表注写在表的下面,是对统计表或者表内 的某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和解释。数据来 源、附记等都可作为表注的内容,文字可 长可短。
图题的文字要言简意赅,具有说明性和专指性,使 人一看就能知道该图所要显示的是何事、何物,发 生于何时、何地。如果图示资料比较复杂,这时图 题可用大标题与小标题呈现。图题的字体要与整个 图形的大小相称,一般是图中使用的最大号的文字。
21
图目
图目是写在图形基线上的各种不同类别、 名称,或时间、空间的统计数量值,即横 坐标上所用的各种单位名称。也叫刻度线 标签。
2、数量类别。这是以数据的取值大小为分类标志, 把数据按数值大小以分组或不分组的形式排出一个 顺序来。(等距、比率)
对原始数据排序和分类以后,数量小的就可以直接计算,数量大时再做进一 步分组,编制统计表、统计图为以后的分析打下基础。
11
三、统计表
1、定义: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 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二)数值型数据 按数值的大小。排序后可以划分等级,
确定名次。 等级排列的顺序用升序还是降序,要看
数据及其所反映的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研究 目的而定。如成绩、跑步时间。
6
二、统计分组
所谓统计分组,就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 征,将所得数据划分到各个组别中去。
(一)统计分组前的准备 (二)统计分组应注意的问题 (三)分组的标志
数字
数字是统计表的语言,又称统计指标。它占 据统计表的大部分空间,书写要整齐划一, 数字应以个位数(或小数点)对准上下对齐, 缺数字的项要划“-”。表中的数字一般不带 单位、%(百分号)等,单位和%一般归 在标目中。表中的数字构成了表体。
1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表注
表注写在表的下面,是对统计表或者表内 的某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和解释。数据来 源、附记等都可作为表注的内容,文字可 长可短。
图题的文字要言简意赅,具有说明性和专指性,使 人一看就能知道该图所要显示的是何事、何物,发 生于何时、何地。如果图示资料比较复杂,这时图 题可用大标题与小标题呈现。图题的字体要与整个 图形的大小相称,一般是图中使用的最大号的文字。
21
图目
图目是写在图形基线上的各种不同类别、 名称,或时间、空间的统计数量值,即横 坐标上所用的各种单位名称。也叫刻度线 标签。
2、数量类别。这是以数据的取值大小为分类标志, 把数据按数值大小以分组或不分组的形式排出一个 顺序来。(等距、比率)
对原始数据排序和分类以后,数量小的就可以直接计算,数量大时再做进一 步分组,编制统计表、统计图为以后的分析打下基础。
11
三、统计表
1、定义: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被说明 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二)数值型数据 按数值的大小。排序后可以划分等级,
确定名次。 等级排列的顺序用升序还是降序,要看
数据及其所反映的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研究 目的而定。如成绩、跑步时间。
6
二、统计分组
所谓统计分组,就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 征,将所得数据划分到各个组别中去。
(一)统计分组前的准备 (二)统计分组应注意的问题 (三)分组的标志
应用统计学第2章--统计表统计图

图1.8 偏态曲线 例如收入和财富的频数分配曲线就是右偏的,大量财富 都集中在极少数富豪手中,而多数人则是低收入者。
此外,在产品质量管理中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如多数 次品都集中出在少数工人手中;次品也大都出在少数几道 工序上。这就要求在管理和控制上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 键因素。
33
③ J 形曲线
正J形
某企业职工工资的分组统计
月工资(分组)
1000 以下
1000~1500
1500~2000
2000~3000
3000~3500 3500~4000
4000 及以上
合
计
人数(频数) 150 185 256 262 120 54 8
1035
比率(频率%) 14.5 17.9 24.7 25.3 11.6 5.2 0.8 100
19
过分压缩了Y轴
4000 失
业 人
3000
数 :
2000
千 人 1000
0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图1.2 失业人数统计图
1994
1995
20
过分压缩了X轴
4000
失 业 人 3000 数 : 千 2000 人
1000
图1.3 失业人数统计图
21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35
120
30
100
25 20 15 10
80 60 40
5
20
0
0
储蓄 还贷 购买奢侈品、 旅游或礼 物 购买必需 品 其他 捐款
有钱要做什么 6
§2.2 数值数据的整理
当数据量很大时,首先可以将数值数据进行排序或用 茎叶图描述以获得初步信息。 (1) 排序
第二章-统计图表ppt课件

或写正字的方法。
(5) 计算次数:根据登记的结果计算各组的次数,计算各组次数的总和
即总次数。
(6) 抄录新表:新表包括的栏目有:第一列为分组区间,第二列为各分
组区间的组中值,第三列为次数。
.
示例:58、61、88、74、81、66、70、93、72、91、66、 99、89、98、90、98、90、64、93、89、100、91、92、 97、90、94、99、92、92、90。
称名数据只说明某一事物与其它事物在属性上的不同或类别上的差异, 它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其数值一般都取整数形式,只计算个数,并不说 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大小。
顺序数据是指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点的数据,是按事物某种属性 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个事物加以排列后获得的数据资料。
等距数据是具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的数据。 比率数据既表明量的大小,也有相等单位,同时还具有绝对零点的数据。
当数据量很大时,应该把所有的数据先划分为若干分组 区间,然后将数据按其数值大小划归到相应的组别内,分别 统计各个组别中包括的数据个数,再用列表形式呈现出来, 就构成了频数(或次数)分布表。
.
示例:小教本011(30名)教育统计学单元考试成绩 58、61、88、74、81、66、70、93、72、91、66、99、
按统计表的结构逐项说明编制的要求。
.
统计表的结构和组成要素图示
顶线 表线
标目
表注
表号
标题
表2-1 80名员工对部门主管尽职程度调查结果
80名员工对主管尽职情况评定
人数
①非常不尽职
9
②不尽职
30
③不置可否
10
④尽职
25
⑤非常尽职
第二章统计图表解析

3.4
资料来源:见《心理学报》1979年第1期103页,选部分引用
四、统计图 统计图一般采用直角坐标系,通常横坐标或横
轴表示事物的组别或自变量X,称为分类轴; 纵坐标或纵轴表示事物出现的次数或因变量Y, 称为数值轴。
圆形图——角度坐标
统计图一般由图号及图题、图目、图尺、图形、 图例、图注等构成。
缺失:指数据不全或缺项未填;例如一份资料 中未回答的问题占10%以上,或者缺少关键性 资料。
可疑:指难以辨认或怀疑其真实性的数据;例 如,有的被试填答的问卷全部选同一个选项 (如全选A或全选B);有的被试填答的结果可 以看到是一种规则的排列方式(如A B C D E D B C A B C D E……)。
失误:指存在明确差错的数据或答案。
在剔除数据的过程中,注意不能把一些不符合 自己主观假设的数据随意去掉。因此这项工作 一定要非常慎重。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 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
(二)统计分组应注意的问题 1.分组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为基础 2.分类标志要明确,要能包括所有的数据
最高组或最低组的下限最好是组距i的整数倍; 各分组区间一般在纵坐标上按顺序排列,数值大的
分组区间排在上面,数值小的分组区间排在下面;
在呈现表格时,各分组区间使用表述组限,并且为 了书写方便,通常只用整数写下限值,然后在右侧 画一横线。
登记次数:要特别注意处于分组区间分界点 上的几个值
计算次数f 编制分组次数分布表
2
K =1.87(N 1)5
N 为数据个数,K 取近似整数。
列出分组区间 分组区间:组限,一个组的起点值和终点值之间的
距离。起点值称组下限,终点值称组上限。组限有 表述组限和精确组限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对每个观测值进行计数。适用于许多心理测 直接对每个观测值进行计数。 单一题项) 通常为离散数据) 验或调查(单一题项)的结果(通常为离散数据)。
二、分组次数分布表(如,表2-2、表2-3的“f”列) f”列
先划分若干分组区间, 先划分若干分组区间,再对原数据进行归组并计 总分) 数。适用于许多心理测验(总分)或实验的结果 通常为连续数据) (通常为连续数据)。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
P”列与 %”列 列与“ 三、相对次数分布表(如,表2-3的“P”列与“%”列) 四、累加次数分布表(如, P36表2-4) 双列次数分布表:适用于2 五、双列次数分布表:适用于2个变量(可以为
离散或连续)的计数资料。 离散或连续)的计数资料。(如, P38表2-6)
六、不等距次数分布表(用于连续数据的计数资
中英文对照表
次数分布 frequency distribution 棒/直条图 bar graph
次数折线
组中值 midpoint of interval 饼/圆形图 pie graph 线形图 line graph 负偏态 negatively skewed 散点图 scatter plot
图
frequency polygon
料,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第三节 次数分布图
本节内容是基于连续数据的次数分布表。 本节内容是基于连续数据的次数分布表。 连续数据的次数分布表
一、直方图(如,图2-3、图2-4,略有误) 略有误)
组距确定矩形宽度,每组频数确定各矩形高度, 组距确定矩形宽度,每组频数确定各矩形高度,各矩 形间不留空隙,矩形面积与其频数分布大小等价。 形间不留空隙,矩形面积与其频数分布大小等价。
①分组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为基础(即要有理 论或实践支持) 论或实践支持)。 分类标志的确立必须坚持穷尽性和互斥性原则。 ②分类标志的确立必须坚持穷尽性和互斥性原则。
穷尽性:必须使全部数据都能归到某类中。 穷尽性:必须使全部数据都能归到某类中。 互斥性:必须每个数据只能唯一被归入某类中。 互斥性:必须每个数据只能唯一被归入某类中。
[P47自习 线形图的绘制要点(与折线图的区分) 自习] 与折线图的区分) 自习
4、散点图:适用于连续数据,用点的分布形态 、散点图:适用于连续数据, 连续数据 两个因变量的成对数据) 来表示两种现象 来表示两种现象(如,两个因变量的成对数据) 之间的相关程度。 之间的相关程度。(如,图2-12) )
补充:折线图 → 曲线图:分正偏态、正态、 曲线图: 正偏态、正态、 补充: P66图 负偏态三种(如,P66图3-3)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
一、其他常用的统计表类型 P43
简单表、分组表、 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主要适用于测量资料及其 通常为三线表 三线表) 统计结果呈现(通常为三线表)。
二、其他常用的统计图类别 P44
二、次数多边形图/折线图(如,图2-5)P40 多边形图/
在直方图基础上, 在直方图基础上,通常以各矩形高端线段的中点连线 两端虚线延伸) 而成(两端虚线延伸)。 [补充 :单峰分布 多峰分布 补充]: 补充 单峰分布/多峰分布
第三节 次数分布图
三、累加次数分布图 P41
1、累加直方图(如,图2-7) 、 ) 2、累加折线图 → 累加曲线图(如,图2-8):分 、 ) 正偏态、正态、 正偏态、正态、负偏态三种(如,图2-9) )
[补充 茎叶图:常用于两位数的连续数据的(手 补充] 茎叶图:常用于两位数的连续 连续数据的 补充 计数,通常茎取十位数、叶取个位数。 工)计数,通常茎取十位数、叶取个位数。(P49
资料卡2-2) 资料卡 )
3、线形图:最常用的图示方法,用以描述两个 、线形图:最常用的图示方法,用以描述两个 自变量和因变量) 或两个以上变量(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 函数关系,通常适用于连续 连续数据 函数关系,通常适用于连续数据(也可用于顺序 遗忘曲线;有误: 数据) 图 ) 数据)。(如,遗忘曲线;有误:如,P41图2-6)
1、条形图/直条图 棒图:适用于离散数据的计 、条形图 直条图 棒图:适用于离散 直条图/棒图 离散数据的计 可对应于“简单次数分布表” 数资料(可对应于“简单次数分布表”)及其他
可按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某种类型。(如,图2-10) 可按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某种类型。 )
以条形的长短表示各事物间数量的大小。 以条形的长短表示各事物间数量的大小。 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 区别: 适用资料不同; 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①适用资料不同;②表示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
次数分布主要表示数据在各个组/类中的散布情况, 次数分布主要表示数据在各个组 类中的散布情况, 类中的散布情况 即将原始资料转换为计数资料。 即将原始资料转换为计数资料。 次数分布表/图适简单次数分布表(如,表2-1)
分组标准按形式可分为性质类别 常用于离散数据) 分组标准按形式可分为性质类别(常用于离散数据) 常用于连续数据) 与数量类别(常用于连续数据)。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二、统计表
如被试构成) 既用于原始数据的整理(如被试构成),也用于检验 结果的报告。 结果的报告。
注意事项:①常用三线表(顶线、底线、栏目线);②标题置 注意事项: 常用三线表(顶线、底线、栏目线);② 三线表 ); 于表的上方; 表号通常为阿拉伯数字123;④尽量简洁明了。 于表的上方;③表号通常为阿拉伯数字 ; 尽量简洁明了。
方式不同; 横轴标尺不同; 图形形状不同。 方式不同;③横轴标尺不同;④图形形状不同。
2、圆形图/饼图:适用于离散数据的计数资料, 、圆形图 饼图 适用于离散数据的计数资料, 饼图: 离散数据的计数资料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图2-11) )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
二、其他常用的统计图类别
正偏态 positively skewed 直方图 histogram 正态曲线 normal curve
第二章 统计图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次数分布表 次数分布图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一、数据的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统计分组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将所得数 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据划分到时各个级别中去。 据划分到时各个级别中去。
应注意的问题 P26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
二、分组次数分布表
编制步骤: 编制步骤: P32 步骤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①求全距(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精确组限、组中值) ③列出分组区间(精确组限、组中值):注意核实 是否满足穷尽和互斥原则。 是否满足穷尽和互斥原则。 ④登记并计算次数 ⑤编制次数分布表 优缺点:这样做虽然使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 优缺点:这样做虽然使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能了 解分布情况;但有部分信息丢失了, 解分布情况;但有部分信息丢失了,所得数据与原 归组效应) 数据有一定的出入(归组效应)。 因此,进一步的统计最好仍用原始数据。 因此,进一步的统计最好仍用原始数据。
本章要点
统计分组及注意问题,归组效应 统计分组及注意问题, 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各类图表的适用资料 直方图 vs. 条形图 正偏态、正态、负偏态) 三种曲线(正偏态、正态、负偏态) 线形图 vs. 次数折线图
本章课后作业
任意选择各种实例(注明横纵坐标含义等),绘 注明横纵坐标含义等) 两张] 直方图,直条图; 制:三线表[两张];直方图,直条图;正态曲 次数折线图,线形图。 线;次数折线图,线形图。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三、统计图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三、统计图
提问: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上述四图哪一幅不同于其他的? 提问: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上述四图哪一幅不同于其他的? 注意事项: 常需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 并给出刻度; 横纵坐标的含义, 注意事项:①通常需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并给出刻度;②标 题置于图的下方; 图与表的序号排列各自独立; 题置于图的下方;③图与表的序号排列各自独立;④尽量简洁 明了。 明了。
二、分组次数分布表(如,表2-2、表2-3的“f”列) f”列
先划分若干分组区间, 先划分若干分组区间,再对原数据进行归组并计 总分) 数。适用于许多心理测验(总分)或实验的结果 通常为连续数据) (通常为连续数据)。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
P”列与 %”列 列与“ 三、相对次数分布表(如,表2-3的“P”列与“%”列) 四、累加次数分布表(如, P36表2-4) 双列次数分布表:适用于2 五、双列次数分布表:适用于2个变量(可以为
离散或连续)的计数资料。 离散或连续)的计数资料。(如, P38表2-6)
六、不等距次数分布表(用于连续数据的计数资
中英文对照表
次数分布 frequency distribution 棒/直条图 bar graph
次数折线
组中值 midpoint of interval 饼/圆形图 pie graph 线形图 line graph 负偏态 negatively skewed 散点图 scatter plot
图
frequency polygon
料,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第三节 次数分布图
本节内容是基于连续数据的次数分布表。 本节内容是基于连续数据的次数分布表。 连续数据的次数分布表
一、直方图(如,图2-3、图2-4,略有误) 略有误)
组距确定矩形宽度,每组频数确定各矩形高度, 组距确定矩形宽度,每组频数确定各矩形高度,各矩 形间不留空隙,矩形面积与其频数分布大小等价。 形间不留空隙,矩形面积与其频数分布大小等价。
①分组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为基础(即要有理 论或实践支持) 论或实践支持)。 分类标志的确立必须坚持穷尽性和互斥性原则。 ②分类标志的确立必须坚持穷尽性和互斥性原则。
穷尽性:必须使全部数据都能归到某类中。 穷尽性:必须使全部数据都能归到某类中。 互斥性:必须每个数据只能唯一被归入某类中。 互斥性:必须每个数据只能唯一被归入某类中。
[P47自习 线形图的绘制要点(与折线图的区分) 自习] 与折线图的区分) 自习
4、散点图:适用于连续数据,用点的分布形态 、散点图:适用于连续数据, 连续数据 两个因变量的成对数据) 来表示两种现象 来表示两种现象(如,两个因变量的成对数据) 之间的相关程度。 之间的相关程度。(如,图2-12) )
补充:折线图 → 曲线图:分正偏态、正态、 曲线图: 正偏态、正态、 补充: P66图 负偏态三种(如,P66图3-3)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
一、其他常用的统计表类型 P43
简单表、分组表、 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主要适用于测量资料及其 通常为三线表 三线表) 统计结果呈现(通常为三线表)。
二、其他常用的统计图类别 P44
二、次数多边形图/折线图(如,图2-5)P40 多边形图/
在直方图基础上, 在直方图基础上,通常以各矩形高端线段的中点连线 两端虚线延伸) 而成(两端虚线延伸)。 [补充 :单峰分布 多峰分布 补充]: 补充 单峰分布/多峰分布
第三节 次数分布图
三、累加次数分布图 P41
1、累加直方图(如,图2-7) 、 ) 2、累加折线图 → 累加曲线图(如,图2-8):分 、 ) 正偏态、正态、 正偏态、正态、负偏态三种(如,图2-9) )
[补充 茎叶图:常用于两位数的连续数据的(手 补充] 茎叶图:常用于两位数的连续 连续数据的 补充 计数,通常茎取十位数、叶取个位数。 工)计数,通常茎取十位数、叶取个位数。(P49
资料卡2-2) 资料卡 )
3、线形图:最常用的图示方法,用以描述两个 、线形图:最常用的图示方法,用以描述两个 自变量和因变量) 或两个以上变量(如,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 函数关系,通常适用于连续 连续数据 函数关系,通常适用于连续数据(也可用于顺序 遗忘曲线;有误: 数据) 图 ) 数据)。(如,遗忘曲线;有误:如,P41图2-6)
1、条形图/直条图 棒图:适用于离散数据的计 、条形图 直条图 棒图:适用于离散 直条图/棒图 离散数据的计 可对应于“简单次数分布表” 数资料(可对应于“简单次数分布表”)及其他
可按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某种类型。(如,图2-10) 可按实际需要选择其中的某种类型。 )
以条形的长短表示各事物间数量的大小。 以条形的长短表示各事物间数量的大小。 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 区别: 适用资料不同; 条形图与直方图的区别:①适用资料不同;②表示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
次数分布主要表示数据在各个组/类中的散布情况, 次数分布主要表示数据在各个组 类中的散布情况, 类中的散布情况 即将原始资料转换为计数资料。 即将原始资料转换为计数资料。 次数分布表/图适简单次数分布表(如,表2-1)
分组标准按形式可分为性质类别 常用于离散数据) 分组标准按形式可分为性质类别(常用于离散数据) 常用于连续数据) 与数量类别(常用于连续数据)。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二、统计表
如被试构成) 既用于原始数据的整理(如被试构成),也用于检验 结果的报告。 结果的报告。
注意事项:①常用三线表(顶线、底线、栏目线);②标题置 注意事项: 常用三线表(顶线、底线、栏目线);② 三线表 ); 于表的上方; 表号通常为阿拉伯数字123;④尽量简洁明了。 于表的上方;③表号通常为阿拉伯数字 ; 尽量简洁明了。
方式不同; 横轴标尺不同; 图形形状不同。 方式不同;③横轴标尺不同;④图形形状不同。
2、圆形图/饼图:适用于离散数据的计数资料, 、圆形图 饼图 适用于离散数据的计数资料, 饼图: 离散数据的计数资料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图2-11) )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
二、其他常用的统计图类别
正偏态 positively skewed 直方图 histogram 正态曲线 normal curve
第二章 统计图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次数分布表 次数分布图 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一、数据的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统计分组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将所得数 是根据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据划分到时各个级别中去。 据划分到时各个级别中去。
应注意的问题 P26
第二节 次数分布表
二、分组次数分布表
编制步骤: 编制步骤: P32 步骤
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①求全距(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精确组限、组中值) ③列出分组区间(精确组限、组中值):注意核实 是否满足穷尽和互斥原则。 是否满足穷尽和互斥原则。 ④登记并计算次数 ⑤编制次数分布表 优缺点:这样做虽然使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 优缺点:这样做虽然使无序的数据变得有序、能了 解分布情况;但有部分信息丢失了, 解分布情况;但有部分信息丢失了,所得数据与原 归组效应) 数据有一定的出入(归组效应)。 因此,进一步的统计最好仍用原始数据。 因此,进一步的统计最好仍用原始数据。
本章要点
统计分组及注意问题,归组效应 统计分组及注意问题, 分组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各类图表的适用资料 直方图 vs. 条形图 正偏态、正态、负偏态) 三种曲线(正偏态、正态、负偏态) 线形图 vs. 次数折线图
本章课后作业
任意选择各种实例(注明横纵坐标含义等),绘 注明横纵坐标含义等) 两张] 直方图,直条图; 制:三线表[两张];直方图,直条图;正态曲 次数折线图,线形图。 线;次数折线图,线形图。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三、统计图
第一节 数据的初步整理
三、统计图
提问: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上述四图哪一幅不同于其他的? 提问: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上述四图哪一幅不同于其他的? 注意事项: 常需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 并给出刻度; 横纵坐标的含义, 注意事项:①通常需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并给出刻度;②标 题置于图的下方; 图与表的序号排列各自独立; 题置于图的下方;③图与表的序号排列各自独立;④尽量简洁 明了。 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