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应急设备

合集下载

船舶救生设备

船舶救生设备
第二章 船舶救生设备目录
❖ 第一节 救生设备的种类与配备标准
❖ 一、救生艇、救助艇及救生筏的配备
❖ 二、救生衣的配备 ❖ 三、救生圈的配备 ❖ 四、救生浮具的配备 ❖ 五、救生信号的配备 ❖ 六、通信设备的配备: ❖ 七、抛绳设备的配备
第二节 救生设备的根本要求和功能
❖ 一、船舶救生设备的根本要求: ❖ 二、救生艇的根本要求: ❖ 三、机动救生艇的根本要求 ❖ 四、救生筏的根本要求(气胀式) ❖ 五、救生衣的根本要求 ❖ 六、救生圈的根本要求 ❖ 七、救生浮具的根本要求 ❖ 八、救生抛绳设备的根本要求
水,当水浸至曲轴中心线水平面时,机器仍 能运转。
三、机动救生艇的根本要求
❖ 9、机动救生艇的属具,除不配备桅、帆外, 只需配备桨4支,带钩篙2支,其他与非机动 艇相同。另应增加:配有适合扑灭油火的小 型灭火机1只;备有适当的备件及机修工具, 放于工具箱内:应设探照灯一具,至少配80 瓦的灯泡一个及有效的反光镜一面。
❖ 8、救生艇应设有供水中人员攀登救生艇的 适宜设施。
二、救生艇的根本要求:
❖ 9、救生艇倾覆后不能自行扶正者,应设有 供人员攀附于艇上的舭龙骨或龙骨扶栏,连 同经龙骨底系固于两舷缘的2条把手索,或经 船检局认可的其他设施。
❖ 10、救生艇应设一盏可控制的环照白光灯, 应连续发光至少为12小时,可见距离2海里。 假设用燃油灯,那么应备防风火柴两盒。
能承受全部乘员及属具总重的4倍。 ❖ (2)在严寒(-30℃)平安阀可动作,能承受全部
乘员及属具总重的1.1倍。
五、救生衣的根本要求
❖ 1.救生衣的材料要求: ❖ 救生衣应以塑料、木棉或经验船部门同意的
其它材料制成。 ❖ (1)塑料应是软质闭孔的泡沫塑料,在有效期

船舶救生设备

船舶救生设备
种救助艇。
• B 它由阻燃玻璃钢制成,在内壳与外壳间 充满了聚氨酯泡沫,提供给救助艇足够的 浮力。
• C 如果在水线以下的艇体有损坏,艇体仍 可提供足够的浮力使艇安全漂浮于水面上。
• D 救助艇两侧设有钢性扶手以便乘员上下 艇。
• (2)充气式救助艇 .
• 俗称橡皮艇。 • (3)混合式救助艇
• 混合式救助艇是指艇体材料中既有刚性材料 又有橡胶材料的救助艇。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 一、 救生艇
.
• A 救生艇是一种具有一定浮力.强度.航速.能 搭载一定人数.属具备品比较齐全的刚性小 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脱险工具。
• B救生艇的主要作用是当船舶遇险时.帮助 船员.旅客脱险难船,便于在海上进行求生活 动。
• 1、救生艇的种类
• (10)附有短绳的不锈水勺1个。 • (11)不锈饮料量杯1个。 • (14)手持火焰信号6支。 • (16)适于发莫尔斯信号的防水手电筒1只,
连同备用电池1副及备用灯1只,装在水密 容器内。
• (17)日光信号镜一面。 • (19)哨笛或等效的音响号具1只。
• (21)每个人配备至.少足够48h(小时)用
• 其正确的穿法:正反两面均可
• 1)普通救生衣的穿着方法
• (1)检查浮力袋、领口带、腰带、哨笛、 救生衣灯。
• (2)①将救生衣套进. 头颈,把腰带分别穿
过救生衣两侧的绳圈或塑料环
• ②腰带在身后交叉绕到身前,在胸前再穿 过绳圈
• ③将腰带卡在前浮力袋凹槽部位用力收紧, 打平结系牢。
第二章 船舶救生设备
• 为了保证船员和旅客的安全,船舶必须按照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简称SOLAS公约). 国际救生设备规则(简称LSA规则)配置各类 救生设备。

船舶紧急情况应急处置预案

船舶紧急情况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船舶安全,确保船员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对船舶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船舶的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碰撞、搁浅、失控、溢油、缆绳断裂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船舶紧急情况应急处置指挥部,由船长担任总指挥,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小组(1)灭火小组:负责船舶火灾的扑救工作。

(2)救生小组:负责船舶失控、搁浅等紧急情况下的救生工作。

(3)溢油处置小组:负责船舶溢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

(4)船舶失控小组:负责船舶失控情况的应急处置。

(5)缆绳断裂小组:负责船舶缆绳断裂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应急处置程序1. 火灾事故(1)发现火灾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灭火小组迅速赶到火灾现场,使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3)应急指挥部根据火势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4)若火势无法控制,立即启动船舶逃生程序,组织人员疏散。

2. 碰撞事故(1)发现碰撞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船长立即指挥船舶减速,尽量避免碰撞。

(3)若发生碰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受损区域。

(4)根据受损情况,决定是否启动船舶逃生程序。

3. 搁浅事故(1)发现搁浅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船长立即指挥船舶尝试自行脱浅。

(3)若无法脱浅,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船舶。

(4)联系海事部门,请求救援。

4. 失控事故(1)发现失控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船长立即指挥船舶采取应急措施,恢复船舶控制。

(3)若无法恢复控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船舶。

(4)联系海事部门,请求救援。

5. 缆绳断裂事故(1)发现缆绳断裂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缆绳断裂小组迅速赶到现场,采取应急措施,修复缆绳。

(3)若无法修复,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船舶。

(4)联系海事部门,请求救援。

6. 溢油事故(1)发现溢油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船舶应急防备管理规定

船舶应急防备管理规定

船舶应急防备管理规定
是指在船舶运营过程中,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保障船舶安全和船员生命财产安全,制定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船舶应急防备管理规定的一些常见要求:
1. 安全设备和装备:船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装备,如救生艇、救生圈、救生衣、火焰和烟雾探测器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采取措施。

2. 应急预案:船舶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船员的应急职责,规定应急措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程序。

预案应包括火灾、漏油、疏散等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

3. 应急演练:船舶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让船员熟悉应急预案,并模拟突发事件情况,以检验应急措施的效果和船员的应急能力。

4. 船舶维护和检查:船舶管理者应定期对船舶的设备和装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特别是对安全设备,如救生艇、救生圈等,要保证其完好无损。

5. 通讯设备和灯光信号:船舶应配备可靠的通讯设备和灯光信号,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或接收指令。

6. 应急培训和培训记录:船员应接受相应的应急培训,包括如何使用安全设备、如何进行疏散等。

并要保留培训记录,以备查验。

7. 安全管理体系:船舶管理者应建立和维护科学、完备的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应急防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船舶应急防备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会根据船舶类型、航区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而有所差异。

船舶管理者和船员应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确保船舶的安全和应急能力。

船舶应急操作规程等

船舶应急操作规程等

船舶应急操作规程等船舶应急操作规程是指在船舶遭遇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船员应当采取的应急操作措施。

一、应急准备1. 船舶应急设备的检查和维护- 确保船舶应急设备完好,并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 船舶应急设备包括救生艇、救生筏、救生衣、安全绳索等,必须随时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 配备并妥善保管应急用具,并确保船员熟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 定期组织船员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应急反应的能力。

2. 应急通信和报警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船舶应急通信和报警系统包括船舶无线电设备、火警报警系统、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等,必须随时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 定期检查和测试应急通信和报警系统,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 确保船员熟悉并能正确操作应急通信和报警设备。

二、火灾应急操作规程1. 发现火灾- 如发现火灾,应迅速向船舶领导报告,并呼叫船舶应急队和火警组织。

- 如火势较小,可以立即用灭火器等灭火手段进行灭火。

- 如火势太大,应迅速组织船员进行撤离,并通过船舶无线电设备向岸上请求救援。

2. 灭火- 在灭火过程中,应注意自身安全,并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等。

- 如果灭火器无法控制火势,应尽力保护生命安全,并迅速撤离。

- 灭火后要进行灭火区域的冷却和观察,以防复燃。

三、溢油污染应急操作规程1. 发现溢油污染- 如发现溢油污染,应立即向船舶领导报告,并迅速启动船舶的应急防污染措施。

- 如果溢油情况严重,应向港务机构或防污染机构报告,并按照规定采取应对措施。

2. 应急防污染措施- 在溢油污染事件中,首先要确保船员安全,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和吸入有毒物质。

- 在灭火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溢油,避免其进一步扩散。

-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利用船舶应急设备进行油污吸附和吸收,以减少溢油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四、船舶漂流应急操作规程1. 漂流时的船舶控制- 如发现船舶漂流,应立即向船舶领导报告,并迅速启动船舶的漂流应急操作措施。

船舶应急救援措施

船舶应急救援措施

船舶应急救援措施前言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面临多种突发情况,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急处理,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船舶安全。

本文将从船舶应急救援措施的概念、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设备和应急处置程序等方面进行介绍。

船舶应急救援措施的概念船舶应急救援措施是指在船舶遇到紧急状况时,为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船舶安全,采取的及时、有效的措施。

它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设备和应急处置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在船舶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将对应急处置进行统一协调和指挥。

通常,船舶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船长:船长是船舶紧急情况下的最高负责人,负责指挥和协调整个事故处理过程。

2.应急指挥中心:由船长指定一名指挥官负责组建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负责调度各专业队伍的组员进行船舶救援行动,并对救援行动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协调和指挥。

3.搜救小组:处理与人身安全、搜救相关的任务。

4.火灾救援小组:处理船舶火灾救援相关的任务。

5.漏油救援小组:处理船舶漏油救援相关的任务。

应急设备船舶应急设备是指在船舶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援、打捞、扑救、海上拯救等的装备和器材。

在船舶应急救援中,常用的应急设备有:1.救生衣:可让遇险的人员穿上要娇小轻便,便于行动。

2.救生筏:一种卡在船上,可以用来进行紧急救援的设备。

3.气囊:适合用于救援转移,抗冲击力强,短时间内能在水中制造大的浮力。

4.泵:主要用于处理船舶漏油等应急情况。

应急处置程序船舶应急处置程序是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是指在船舶遇到紧急情况时,各部门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经过自救、互救和向岸际人员求援等方式进行救援,最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船舶安全。

船舶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紧急通报:船长必须立即向所有船员发出紧急通知,通报应急救援情况和具体措施。

2.紧急撤离: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船员必须有序、迅速地进行紧急撤离,避免人员伤亡。

3.应急救援:应急指挥中心指派相应救援小组开始救援行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一、应急动力设备讲解

一、应急动力设备讲解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学习模块五
任务八 熟悉机舱应急设备
轮机管理
一、应急动力设备
应急操舵装置 1)根据《钢质海船建造与入级规范》规定,每 艘船舶应配备主操舵装置和辅助操舵装置,并且 两者之一若发生故障,不能导致另一装置不能工 作,但如果主舵机有两台并可分别工作,可不设 辅助操舵装置;
《机工业务》课程
学习模块五
任务八 熟悉机舱应急设备
轮机管理
一、应急动力设备应急操来自装置3)对于辅助操舵装置,其操作在舵机室进行, 如系动力操纵也应能在驾驶室进行,并应独立于 主操舵装置的控制系统;
4)驾驶室与舵机室之间应备有通信设施。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学习模块五
任务八 熟悉机舱应急设备
轮机管理
一、应急动力设备
应急操舵装置 2)辅助操舵装置应能于紧急时迅速投入工作, 并能在船舶最深航海吃水和以最大营运航速的一 半或不小于7kn前进时,在不超过转60s内将舵 自一舷15度至另一舷15度;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国家高职教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机工业务》课程
学习模块五
任务八 熟悉机舱应急设备
轮机管理
一、应急动力设备
应急空气压缩机
瘫船
原始动力
应急空压机
所谓“瘫船状态”是指包括动力源的整个船舶动力装置 停止工作,而且使主推进装置运转和恢复主动力源的辅 助用途的压缩空气和起动蓄电池等都不起作用。 应急空压机采用手动起动的柴油机或其他有效的装置驱 动,以保证对空气瓶初始充气。
应急救生设备 机舱进水时的应急设备 救生艇发动机 脱险通道

船舶碰撞应急须知

船舶碰撞应急须知

船舶碰撞应急须知作为船员或船舶管理者,出现船舶碰撞事件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紧急应对来减少伤害和财产损失。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些应急须知,以帮助您准备好应对船舶碰撞事件。

1. 碰撞前的准备工作在航行前,一定要确保船舶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设备,并且该设备可靠并且运转正常。

这些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持对讲机:用于和其他船舶进行通讯,以便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求助。

•信号灯:用来向其他船舶发出警告信号和指示信号。

•救生艇:可以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搭载乘客和船员离开船舶。

•救生衣:在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起到救援和保护的作用。

此外,在船舶碰撞前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了解航行规则,确保自己能够正确遵守该规则并与其他船只保持距离。

•不要开启夜间航行灯光,以免误导其他船只。

•在进入港口或与其他船只交叉时,要时刻留意周围的情况,并做好应对措施。

•在船舶准备起锚或停靠时,要及时将有关情况告知其他船只,以避免相撞。

2. 碰撞时的应对措施如果发生船舶碰撞事件,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和船员,并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应对措施:a. 停止引擎在发生碰撞时,第一步必须是停止引擎,以避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b. 使用火警报警器在发生碰撞时,我们可以使用火警报警器发出声响,向其他船只发出求救信号。

c. 检查船体情况在船舶碰撞后,我们需要检查船体是否出现了裂缝或进水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d. 召集船员当发生船舶碰撞事件时,我们需要立即召集船员来协助处理,并对需要进行撤离的船员进行安排。

e. 向救援中心报告如果船舶无法自行处理的话,可以尝试向救援中心报告,请求救援。

3. 事故后的处理在处理船舶碰撞事故后,我们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a. 检查船舶设备在船舶碰撞事故后,我们必须检查船舶设备是否受损,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b. 审查航行记录我们必须审查航行记录,以了解碰撞原因和责任。

c. 联络保险公司在发生船舶碰撞事件后,我们必须尽快与保险公司联系,并提供相应的文件和证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主要应急、救生、消防、防污染设备
一、轮机部
电工:烟雾探测及报警、应急照明、应急蓄电池、应急配电屏、机舱应急通道照明、动力及照明绝缘。

三管轮:救生艇机、应急消防泵及消防泵、焚烧炉、油水分离器(报警、监测、操作);粪便处理装置;污油柜、残油柜;舱底水排放管路。

二管轮:应急发电机、应急空压机;燃油舱透气管、罩、铜丝网。

大管轮:主机机旁应急操纵装置、应急舵;机舱风油切断、燃油舱柜速闭阀;
机舱风机、机舱应急风机;机舱天窗、烟囱百叶窗速闭装置、风道挡
板(开关)、机舱水密门、防火门、机舱应急吸入阀、机舱应急通道、
各类油水舱透气管及罩、铜丝网;机舱消防栓(带、枪)、移动灭火器
材、背包式泡沫灭火枪、机舱用氧气、乙炔瓶;油漆间防火、机舱清
洁。

轮机长:机舱固定式二氧化碳(水雾)灭火装置;油类记录簿。

二、驾驶部
三付:大型固定式灭火系统及移动灭火器材、CO2检测报告;艇架及收放艇设备、救生艇及艇内属具物品、救生筏(筏及静水压力释放器检修日期)、救生衣、救生圈、船及艇救生信号、抛绳器(过期日期)、EEBD、消防
员装备(氧气瓶、面罩、吸管、消防服)、逃生通道及标识、火警报警装
置、烟雾探测器、黄沙箱、国际通岸接头;船令呼叫广播系统;防火控
制图及其设备、应变布署表。

二付:无线电应急示位标(检测、电池、释放器日期)、双向无线电话(电池日期及备电池)中高频无线电DSC测试,甚高频无线电DSC测试,雷达
应答器测试。

大付:各层甲板及外板油渍、清洁卫生;货舱风机、风道挡板(开关)、甲板水密门、窗、舱盖(橡皮胶条老化、变形、锈蚀严重);油、水舱透气管及
罩、铜丝网;溢油器材、堵漏器材;应急舵、艏尖舱防撞阀、甲板消防
隔离阀;消防栓、消防水带及枪、分类垃圾桶;油漆间防火、甲板用氧
气、乙炔瓶、煤气瓶及管路;垃圾记录簿、测厚报告、船舶总纵计算书、装载手册、舱容表。

船长:油污应急计划、垃圾管理计划、各类演习。

注:救生艇发动机每周进行启动,正倒车换向试验并记录。

应急消防泵及消防泵,每周进行效用试验并记录。

效用试验时,在最高位置的消防栓上应能维持两股射程各不小于12m的水柱处的压力达0.2Mpa(应急消防泵及其管路冬季及时放残水)。

应急发电机,每月起动试验1次并记录,每月效用试验1次并记录,30min 内能够连续起动3次。

应急空压机,每两周效用试验1次并记录。

每年进行充气试验1次,记录应急气瓶充气压力和所需时间。

油类速闭阀,每半年进行就地及机舱外遥控关闭试验并记录。

机舱应急吸入阀,每3个月进行开关活络检查。

每年打开彻底检查、清洁保养、涂油,保证其效能。

主机机旁应急操作装置,每6个月操作试验并记录。

应急舵,每3个月手动操舵试验并记录。

机舱应急风机,每6个月进行应急风机切断电源试验并记录。

机舱天窗、烟囱百叶窗速闭装置,每3个月进行开关试验并记录。

机舱水密门,每3个月进行开关试验并记录。

机舱安全通道,始终保持通道(逃生孔)整洁、通畅,照明良好,应有明显的标识、方向路线指示。

二氧化碳灭火装置有称重和畅通报告。

各类演习:应急舵3个月一次;油污应变演习3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应进行1次;每月应至少参加弃船演习和消防演习各1次,但若在一港调换船员达25%以上则应予离港24小时内作1次救生演习。

以上各项经公司综合分类供船长、轮机长参考。

船长、轮机长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及设备的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