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收治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3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分析

3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分析

3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分析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检查的74例50~80岁的老龄患者。

利用多普勒彩超检查分为分析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33例;对比组:非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41例。

分析对比两组与年龄、高血压、冠心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分析组瓣膜受损的临床特点。

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SDHVD 发病率差异、分析组与对比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差异、不同瓣膜受损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老年退行性心脏病与年龄密切相关,与诸多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主动脉瓣膜受损比例远高于二尖瓣膜受损比例。

标签: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年龄;主动脉瓣膜;二尖瓣膜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老年心脏钙化综合症,是人体随着年龄增长,器官逐渐衰老,心肌细胞纤维发生退行性病变,钙盐离子沉淀在心脏瓣膜上,导致瓣膜钙化,僵硬,增厚而活动受限,从而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的一种隐匿性很高的老年心脏疾病。

严重者可导致心律失常、昏厥甚至是猝死。

严重地危害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由于其在临床表现上缺少特异性,尤其是与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并发时容易误诊、漏诊。

所以临床上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病的诊断、治疗上一直存在一些问题。

现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33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病例与41例非老年退行性心脏病例加以分析对比,以便总结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病的一些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34例门诊患者以及40例住院患者。

年龄50~80岁,其中50~60岁25例,60~70岁28例,70~80岁21例,中位年龄65.8岁。

74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3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以及其他性质的心脏瓣膜病。

利用多普勒彩超诊断主动脉瓣膜或二尖瓣膜增厚、回音增强,钙化,有狭窄或关闭不全等情况即划分为分析组(SDHVD组);其余病例为对比组(非SDHVD组)。

128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分析

128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分析

图应 用于诊 断老 年退 行性 心脏 瓣膜 病 中更为 显著 , 能够 为临床 治疗提供 更 为有效地 信 息。
【 关键词 】 老年退行性; 心脏瓣膜病; 临床分析
Cl i n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s e n i l e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h e a r t v a l v u l a r d i s e a es s :a r e p o t r o f 1 2 8 c a es s
心 血 管 病 防 治知 识
2 6 1 3年
第 1 1期
2 5
帮 论 著 /实验 与临 床研 究 始
1 2 8 例 老 年退 行 性 心脏瓣 膜病 临床 分析
何 岚斌
( 福 建 省 平 潭县 医院 , 福建 平潭 3 5 0 4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老 年 退行 性心 脏瓣 膜病 的 临床诊 断和 治疗效 果。方 法 对我 院在 2 0 0 9年 0 8月到
h e a r t v a l v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M e t h o d 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 ly a s i s wa s p e r f o r me d o n t he c l i n i c l a t r e a t me n t d a t a o f 1 2 8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e n i l e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h e a r t v lv a u l a r d i s e a s e s w h o we r e a d mi t t e d t o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Au g u s t 2 0 0 9 t o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成为一个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的问题。

心脏瓣膜病是指心脏的瓣膜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血液流通紊乱,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针对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诊断与治疗,本文将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诊断1. 临床表现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闷、乏力、水肿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呼吸困难和乏力,这是由于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所致。

同时,由于血液回流受限,还可能引起颈静脉怒张、肝大等。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诊断有着重要价值。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可以显示心室肥厚、房室传导阻滞等情况,而胸部X线片则可发现肺血管充血和心脏扩大。

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帮助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3. 肌钙蛋白检测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经常会伴随心肌损伤,因此肌钙蛋白的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肌钙蛋白是一种存在于肌细胞中的特殊蛋白质,在心肌受损时会释放入血液中。

通过检测血液中肌钙蛋白的含量,可以评估心肌损伤程度,并与临床表现相互印证。

二、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治疗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首要选择。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利尿剂和心脏强力药等。

抗凝血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和卒中的风险;利尿剂可以缓解水肿症状,降低心脏负荷;心脏强力药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功能。

2. 心外科手术对于一些严重的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考虑行心外科手术治疗。

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瓣膜置换术和修复术。

在置换术中,患者的异常瓣膜会被人工或动物组织制成的假体所代替;而修复术则是通过改变异常瓣膜的结构或大小来实现治疗效果。

3. 经导管介入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是一种非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部分不能耐受传统开放手术的老年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25例临床分析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25例临床分析

年退行 性心脏瓣 膜病 , 余诊 断为 高血 压 、 其 冠心痫 、
心 肌 病 及 风 心 病 , 诊 的 原 因 就 在 于 对 心 瓣 膜 退 行 误
均 6年 。2 例 中 8例有 长期高 血压病史 , 5 7例有 肾
功 能 损 害 。 心 功 能 Ⅱ级 l O例 , 级 7例 , 级 8 Ⅲ Ⅳ
例 。所 有病 例 均 采用 内科 药物 治 疗 。住 院期 间共
死亡 4例 , 中 2例 死 于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 其 1例 死 于 急性缺 血性 脑 病 , 死 的病 因缺 乏认 识 。瓣膜 钙 化 的 确 切 病 迄 今 尚未完 全阐明 , 为 瓣 膜钙 化 与 衰 老 有 关 、 衰 老 认 为 的特征 之一 。高血 压和 高 龄是 促 使 本 病 发 生 的 主 要原 因 , 此外 , 血 脂 、 高 动脉 硬 化 、 尿病 等 也 是 导 糖
李 玲 ,杨 素萍 ,周 英
: 州 省心 血 管病 研 究所 . 州 贵 阳 贵 贵 5 0 0 502
[ 关键 词 ] 心脏瓣膜疾病; 心电描记术 : 超声心动描记术; 老年^ [ 中图 分类号 ] 525 R 4. [ 文献标 识 码】B [ 文章编号 ]10— 0(0 20.07 00 7720 )1 5 2 0 0 上性 心律 失 常 l 2例 , 中心 房颤 动 5例 。室 性 心 其 律失 常 8例 : 全部 病例 均有 心肌缺 血 , 中主 心室 其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1期
贵 阳 医 学
院 学

V 0 . NO I27
20 0 2年 2月
J OURNA OF GU1 NG M E CA COL L YA DI L LEG E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9例分析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9例分析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39例分析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enile degenerative cardiac vascular disease, SDCVD)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瓣膜疾病,是心脏瓣膜及其附属结构(包括瓣环、瓣叶、腱索及乳头肌等)的退行性改变导致的一种病征,病变进展缓慢,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病情程度加重,是引起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绞痛、晕厥甚至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须重视SDCVD的防治。

资料与方法2001年5月~2006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存在SDCVD病变的老年住院患者39例,其中男31例,女8例;年龄60~88岁,平均66±5岁;既往无风湿性心瓣膜病及其他心瓣膜病病史。

诊断标准:由于本病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至少应具备以下条件[1]。

①年龄≥60岁;②超声心动图有典型的瓣膜钙化或瓣环钙化,病变主要累及瓣环、瓣膜基底部和瓣体,而瓣尖和瓣叶交界处甚少波及,并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瓣膜病变;③X线检查有瓣膜和(或)瓣环钙化阴影;④老年前期后出现缓慢发展的心脏杂音,患者可以无症状,也可以出现相应症状。

目前对于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心脏瓣膜和(或)瓣环有致密或团块状强回声,边缘规则,活动度降低,参考其他检查,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并结合临床及其他相应检查排除风湿性、先天性、感染性等其他病因所致的瓣膜病。

临床表现:心悸、乏力、活动后气喘28例,胸闷不适、胸痛7例,心功能不全Ⅲ级1例,無症状3例。

合并高血压22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9例。

心脏听诊26例在相应心瓣膜区可闻及Ⅲ-Ⅴ/6收缩期和(或)舒张期杂音,杂音性质多样化。

心电图:心电图检查33例有ST段压低表现,27例有左心室肥大,34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失常,其中房性早搏10例,心房颤动6例,室性早搏13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房室传导阻滞(Ⅰ0、Ⅱ0)11例,完全性由束支传导阻滞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

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作者:————————————————————————————————日期: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生物论文老年心脏瓣膜病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42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均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80~134 mi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90.2±36.2)min;呼吸机辅助时间12.6~71.0 h,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25.7±15.2)h;主动脉阻断时间38~126 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51.5±25.4)min;术后住院时间(14.5±3.7)d。

术后1例死亡,死于心律失常突发心室颤动;6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Ⅱ级,均未出现血栓形成、心内膜炎、瓣膜钙化衰败等并发症。

含颈动脉狭窄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为(13.1±3.2)h,明显长于含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8.2±2.4)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grade Ⅱ,without any thrombosis,endocarditis,and valvular calcification decline as complications.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had obviously longer postoperative awake time as (13.1±3.2)h than (8.2±2.4)h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1. 2 方法本组42例患者均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确保手术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57例临床分析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57例临床分析
关 键 词 心 脏 辨 膜 病 超 声 心 动 图 老 年 分类 号 R5 2 4 5 钙 化
随 着 检 测 手 段 的 不 断 提 高 , 其 是 彩 色 心 脏 多 尤 普勘 在 临 床 上 的 广 泛 应 用 , 年 退 行 性 心 脏 瓣 膜 病 老 ( e i e e eai e r v lua i ae S S nl d g n rt e h at av lrds s , DHVD) e v e 的 检 出率 明 显 提 高 。现 将 我 院 经 超 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 动 图确 诊 为 此病 的 5 7例 住 院患 者 的 临 床 问 题 加 以总 结 分 析 , 现 报道 如 下 :
1例 二 尖 瓣 狭 窄 者 。 1 4 心 功 能 情 况 . 5 7例 S HVD 中 , 9例 出 现 左 室 舒 张 功 能 受 D 3 损,/ E A< 1 。心 肌 顺 应 性 降低 , 室 舒 张 末 压 增 高 , 左 舒 张 末 期 心 室 变 量 也 明显 减 少 , 3例 收 缩 功 能 障 有 碍, EF降 低 , 排 出 量 减 少 。 心
维普资讯
第l 2卷 第 l 3期
20 0 2年 7月
中 nl f医 d r Chn o 国a 代 M o e n M e ii e iaJ ur 现o 学 杂 志 dcn
VO . 2 NO. 3 11 1 J1 0 U .2 02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5 7例 临 床 分 析

者 4例 ( . ) 工。 7 0% , AVB者 1例 ( . 1 8%) 合 并 高 血 ,
压者 4 3例 ( 5 5 ) 合 并 冠 心 病 者 2 7 .% ; 9例 ( 0 9 ; 5 . %) 合并高脂 血症 者 2 5例 ( 3 9 ) 合 并 脂 肪 肝 者 1 4 .% ; 8 例 (16 3 . %) 合 并 糖 尿 病 者 1 ; 0例 ( 7. % ) 合 并 高 1 5 ;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45例临床分析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45例临床分析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45例临床分析标签: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特点2000年1月到2008年6月,我科为45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占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3.8 %(45/326),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65~74岁,平均67.7岁;本组36例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9例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45例中二尖瓣病变29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瓣膜病变5例,主动脉瓣病变11例;9例伴有左房血栓,合并三尖瓣中度以上关闭不全19例,合并冠心病2例,糖尿病6例。

按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23例,Ⅳ级18例;心胸比率0.57~0.78,平均0.64±0.07。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左室舒张末径35~72mm, 平均(52.9±9.8)mm,27例合并房颤。

1.2 手术方法手术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自主动脉根部或冠状动脉开口处首次灌注冷血停跳液1000~1500ml,每30min减半灌注1次。

局部冰屑降温,行二尖瓣置换术(MVR)29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5例,主动脉瓣置换(A VR)11例。

45例患者中置换机械瓣17例,置换生物瓣28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9例,均应用De vega法,左房血栓清除术9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例。

体外循环时间60~207min,平均88.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8~128min),平均55.4min。

2 结果本组早期生存44例,1例术后13h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44例随访0.5~7年,1例术后半年死于脑出血,另有2例分别于术后3年、6年因其他疾病死亡,其余患者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心功能恢复至Ⅰ级14例,Ⅱ级22例,Ⅲ级3例,Ⅳ级2例;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 讨论随着心脏外科技术及设备条件的逐步完善,年龄因素已不是外科手术的决定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收治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0-12T09:16:10.3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1期供稿作者:唐小华[导读] 在我国现今阶段,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老人的疾病是最为突出、所占比例最大、诊断和治疗难度也最大的难题。

唐小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200)
【摘要】目的收集和整理我院120 例对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病的收治情况,并根据治疗情况研究和总结出收治经验和结果,将这些经验和结果再用于对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护理以及治疗上。

方法通过研究,将这120 例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诊疗结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找出可以用于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病临床治疗的经验和结果。

结果这120 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早期生存107 例,死亡13 例。

随后从2011 年11 月到2012 年3 月对出院的107 例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发现心脏功能恢复至Ⅰ级的患者有75 例,恢复至Ⅱ级的患者有9 例。

结论老年人心脏瓣膜病大都通过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且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病程比较长。

多器官功熊衰竭以及合并其他疾病使得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并发症严重,尤其是采用外科手术后。

【关键词】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收治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1-0089-01 在我国现今阶段,人口正在进入老龄化,老人的疾病是最为突出、所占比例最大、诊断和治疗难度也最大的难题。

其中老年人的心脏瓣膜病是大多老年人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

老年人患有心脏瓣膜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等自身的原因,使得老年人患者病程十分漫长,病情也十分严重。

临床上对这些老年患者采取治疗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为老人机体情况复杂、特殊。

通常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采取的外科手术有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瓣膜置换术等。

在对收治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首先应该立体地、多维度地对老年患者进行检查,只有在充分地根据检查的结果分析之后,才能定初步的治疗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老年患者多方面的特殊情况,这样才能提高心脏瓣膜病治疗的成功率。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的临床材料与情况
收集并整理我院从2005 年11 月至2011 年11 月收治的120 例老年人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治疗情况的详细资料。

其中男性57 人,女性67人。

年龄范围为62—77 岁,平均年龄约68.5 岁。

其中患有心脏瓣膜病的时间不一,病程最短的只有两年零一个月,病程长的长达50 年。

通过统计分析,这120 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平均的病程约31 年,平均体重为67.4k g。

在这些患者中,由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致病的有89人,其中女性51 人,男性38 人;因为先天性的心脏瓣膜病致病的有11 人;由于退行性的心脏瓣膜病变的有13 人;患感染性的心内膜炎的患者有7 人。

统计详细结果如下表所示:
研究的临床材料与情况统计表
1.2 临床治疗方法
进行外科手术前,进行了心电图检查、多普勒仪检查、胸部X 线检查等,化验肝和肾功能以及血清电解质、血脂、血糖等指标。

对于老年人心脏瓣膜病的检查越详细越好。

对于并存各种疾病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则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法来治疗他们的并发症及并存病。

采取治疗措施是外科手术。

术中要做好护理,增加充分的、全面的辅助设备和手段。

术后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留院观察,记录其病情。

后期对出院的患者进行病情随访,动态监测患者的情况等。

一旦发现有异常,就立即分析和研究,再采取得力的合理措施进行护理。

2 结果
通过对这120 例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跟踪监测和后续的治疗,早期生存107 例,死亡13 例。

随后从2011 年11 月到2012 年3 月对出院的其余的生存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率约为88.23%),结果发现心脏功能恢复至Ⅰ级的患者有75 例,恢复至Ⅱ级的患者有9 例。

这些不能完整地反映上述120 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情况,因为随访率不到100%。

但是通过随访,大致可以确定通过合理的对老年患者的维护和治疗,可以使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病情得到好转。

在这类疾病中,由统计结果和研究结果发现,大多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对于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致病原因绝大多数是因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这一类疾病引起的。

3 讨论
通过对这120 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治疗,观测并记录他们的病情,结果显示大多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其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系统等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这就使得老年人在机体免疫、疾病防御机能等方面急剧减弱。

因此一旦心脏瓣膜病来袭,许多老人的自身治疗环境就很差,给最常用的外科手术治疗带来了许多难题。

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加大,同其他系统一样,心血管系统在解剖上、结构上、功能上都发生衰老性的改变。

最突出的表现是心血管系统的代偿以及适应能力显著地下降,对心脏外科手术的耐受性也急剧下降。

此外,通过对这120 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收治观察等发现,老年人大多患有多种并存病,因此在采取治疗措施的时候,最应该关注和排除的风险因素是治疗可能引发的并发症等。

还有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自身特点等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特殊对待,这样才能使得临床的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 陈濒珠,等.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心脏病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54-55.
[2] 崖德健. 庞宣文一台年人风湿性心脏病98 例临床分析[ J ]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6,5(1):19.
[3] 杉浦昌也. 日本内科学会志19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