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鲁滨逊漂流记》 导学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分析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学习他勇敢、坚强、乐观、智慧的品质。
3、探讨小说所传达的主题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在逆境中积极求生、勇于开拓的精神。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鲁滨逊在荒岛求生的经历,体会他的心理变化。
(2)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领悟其精神品质。
2、难点(1)探讨小说的主题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2)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
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他从事过内衣业、烟酒贸易,还开过砖瓦厂。
经历过破产,后又东山再起。
年近六十时,笛福开始写小说。
2、创作背景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 年 9 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 4 年4 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四、自主学习1、阅读小说,概括主要内容《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 28 年 2 个月零19 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2、梳理鲁滨逊在荒岛的经历(1)初到荒岛,鲁滨逊没有住所,他选择了一处合适的地方搭建帐篷。
(2)他缺乏食物,于是通过打猎、捕鱼、种植庄稼等方式解决温饱问题。
(3)他自己制作陶器,用于储存食物和水。
(4)他在岛上发现了野人的踪迹,加强了住所的防御。
(5)后来,他救了一个野人,并给他取名为“星期五”,“星期五”成为他的忠实伙伴。
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

名著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
一、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本书以富有冒险精情节和丰富的描写为特点,深受世界各地读者喜爱。
二、导学目标
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情节和主题;
2.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
3. 分析小说中的冒险元素和生存技巧;
4. 理解小说中所反映的人性原则和价值观。
三、阅读导引
1. 阅读本书时,请注意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呈现;
2. 注意思考主人公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和冒险经历;
3. 理解作者所传达的对人性和生存的思考与探索。
四、导学问题
请你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并用书中内容回答:
1. 鲁滨逊是如何来到荒岛的?他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2. 在荒岛上,鲁滨逊面临了哪些挑战?他是如何应对的?
3. 鲁滨逊的冒险经历给他带来了什么启示?你有何感悟?
4. 你认为《鲁滨逊漂流记》想要告诉读者什么?
五、总结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勇敢探索和适应环境的精神。
同时,这部经典名著也让我们思考了人性的强大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能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以上是《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的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并做好相关的笔记。
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亨利·戈洛维茨的生平背景和创作背景。
2.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并能够描述并分析其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形象。
3.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探讨人类在孤立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二、导学内容1.导入引导通过展示《鲁滨逊漂流记》的封面,引起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并且进行猜测,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
2.作者背景介绍亨利·戈洛维茨是一位英国作家,生于19世纪初期。
他的成名作《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冒险小说,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在创作这本小说之前,戈洛维茨经历了许多奇遇和困苦,这些经历为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
鲁滨逊·克鲁索是一位年轻而富有的商人,他背井离乡,展开一次长途航海。
然而,他的船只在一次暴风雨中遭受重创,他成了一名孤独的幸存者。
他漂流到了一个孤岛上,父母和朋友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在孤岛上,鲁滨逊必须自己寻找食物、建造住所,并且战胜孤独。
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最终成功地建立了一个舒适的生活,并且在孤独中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4.人物形象分析鲁滨逊·克鲁索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勇敢、智慧且坚定的人。
他在困境中展现了巨大的生存智慧和创新能力。
星期五是一位原始人,他是鲁滨逊在岛上遇到的第一个人。
鲁滨逊帮助他脱离了食人族的控制,并且教他说话和做事。
小说中还有其他一些次要人物,如鲁滨逊的家人和朋友,以及船上的船员。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为故事提供了支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在孤立环境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5.思考讨论通过研究小说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 鲁滨逊是如何在孤立环境中生存下来的?- 鲁滨逊的行为和决策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你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会有人能够像鲁滨逊一样在孤立环境中生存下来吗?三、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主要情节和人物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一、导言《鲁滨逊漂流记》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名著,它以壮烈的场面、恢弘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深深吸引了读者。
本导学案将围绕着小说的主要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等方面展开分析,通过对小说的深入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这部经典之作。
二、主要内容故事的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之子。
一次航海途中遭遇海难,他独自一人漂流至一个荒岛上,成为了一名荒岛居民。
在这座孤岛上,鲁滨逊经历了从无知到智慧的蜕变,通过自身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逐步适应了荒岛的生活,并建造起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他利用岛上的资源,逐渐建立起了农场、木屋等设施,实现了自给自足。
三、人物特点鲁滨逊·克鲁索是一名有着强烈求知欲望和坚定意志的年轻人。
在孤岛上,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无比的毅力,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利用岛上的资源,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鲁滨逊的人生信条是“自助”,他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四、故事情节故事的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鲁滨逊漂流至孤岛后,面临着食物、住所、交通等方面的种种困难。
他利用船上残余的物资,制作简陋的工具,种植庄稼、放养家禽,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农场。
他还成功驯服并驾驭了一只驯马,使得他在荒岛上的生活更加便利。
此外,鲁滨逊还与当地土著人进行交流,并最终帮助他们抵御了海盗的侵袭。
五、结语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导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感受到作者对生活、智慧和勇气的讴歌。
鲁滨逊的经历告诉我们,困难和挑战无处不在,关键在于如何勇敢面对、努力克服。
希望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读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到更多的智慧和勇气,迎接生活的挑战。
愿我们都能像鲁滨逊一样,勇敢面对困难,追求更好的未来。
《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精选13篇)

《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精选13篇)《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篇1课题16、鲁滨孙漂流记课型新授课年级六年级执教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学习难点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习准备课文插图,文字片段。
知识链接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环节学生活动学法指导教师活动创设情境质疑定向1.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简介作品,激发起阅读梗概的兴趣。
出示插图板书课题自学探究合作交流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浅显探讨小说1.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2)吃——(3)安全-(4)孤独-2.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读一读结合具体语段填写汇报展示深化感悟1.浏览精彩片段,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2.感悟精神光辉(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这种精神。
(3)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试着用“从……中,我感受到鲁滨孙是……的人”来说一句话。
(4)“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阅读精彩片段有感情地读一读出示“我”的幸与不幸出示并齐读:总结巩固拓展创新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2、形近字组词。
惧()霉()撒()崖()俱()莓()撤()涯()3、写出下列词语的。
凄凉()简陋()担心()板书设计课堂反思《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篇2一、教学课题:16*《鲁滨孙漂流记》二、教学目标: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教学难点)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鲁滨逊漂流记》 导学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笛福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掌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2、分析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学习他勇敢、坚强、乐观、勤劳等优秀品质。
3、体会小说中运用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领悟小说所传达的人类在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主题,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和鲁滨逊的经历。
(2)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难点(1)探讨小说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2)学习小说中的写作手法,并能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
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
笛福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下层的资产阶级家庭,他一生经历丰富,曾从事过多种行业,包括经商、政治活动等。
他的作品多以冒险、航海为主题,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2、创作背景《鲁滨逊漂流记》创作于 18 世纪,当时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迅速发展。
这部小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冒险、财富和个人奋斗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顽强意志和生存能力。
四、学习过程1、自主预习(1)阅读小说全文,了解故事梗概。
(2)标注出生字词,查阅工具书,理解其含义。
2、课堂探究(1)情节梳理请同学们回顾小说的主要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梳理鲁滨逊的漂流经历。
鲁滨逊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一心渴望航海。
一次航海中,船只遭遇风暴,他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
起初,他感到绝望和恐惧,但很快就振作起来,寻找食物、水源和住所。
他在岛上种植庄稼、驯养山羊、制作陶器等,以维持生活。
后来,他救下了一个野人,并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他们一起在岛上生活,直到有一天,一艘英国船只经过,鲁滨逊得以回到英国。
(2)人物形象分析①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六年级《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六年级《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阅读并了解《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内容,把握鲁滨孙这个人物形象。
2、学习鲁滨孙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勇敢坚毅的精神品质。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鲁滨孙在荒岛求生的经历,体会他的内心变化。
(2)掌握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细节描写,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
2、难点(1)探讨鲁滨孙的经历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和意义。
(2)理解小说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
三、学习方法1、自主阅读法:学生独立阅读小说,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重点问题,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3、分析归纳法: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主题等进行分析和归纳,加深理解。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当我们身处困境时,应该如何应对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看看主人公鲁滨孙在荒岛上的求生经历,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二)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
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
笛福生于伦敦一个油烛商家庭,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
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他还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了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
笛福直到晚年才开始创作小说。
写《鲁滨孙漂流记》时,他已 59 岁了。
此后,他又创作了《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摩尔·弗兰德斯》等小说,这些小说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作品背景《鲁滨孙漂流记》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 年 9 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 4 年 4 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孙”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第1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文章第二至八自然段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夏令营的较量》有关资料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鲁滨逊漂流记》吗?有谁能告诉老师这篇长篇小说的作者是谁?(板书:英、笛福)2、本文是书的缩写,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他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居然生活了二十年。
3、你能想像一下荒无人烟的小岛是怎样的吗?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
4、刚才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描绘了一幅荒岛风景图,真的是很荒凉,很艰苦。
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滨逊来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荒岛(引读)5、课文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荒岛:没有名字、没有人居住,到处都是乱石野草。
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那么,鲁滨逊又是怎样在这一个小岛上活下去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描写鲁滨逊在岛上惊险经历的部分找出来。
2、思考并交流: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碰到了哪些困难?(交流时随机板书:住、吃、安全、孤独)3、这些困难都是常人难以想像的,这关系到他的生死存亡,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而且生存了28年,需要怎样的意志和创造力啊!这简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让我们和鲁滨逊一起去历险吧!(播放连环画并解说)(三)围绕重点,读书讨论1、鲁滨逊在岛上的经历艰难、惊险,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难"中处处透着"险",而鲁滨逊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历尽艰难,勇敢地活着,对于这样的鲁滨逊你佩服吗?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佩服鲁滨逊的什么?为什么佩服?而同桌在听完后对其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
备课时间:2014.3.10 备课人:王圣科学科评审:年级评审: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内容16. 鲁滨孙漂流记
学习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妙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重难点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自学提纲自我检测1.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默读,说说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那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
(1)住——
(2)吃——
(3)安全-
(4)孤独-
3.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鲁滨孙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叫星期五,你知道,为什么叫他“星期五”吗?
5.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孙精神”的内容抄下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并写出体会。
形近字组词。
惧()霉()撒()崖()
俱()莓()撤()涯()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凄凉()简陋()担心()
(1)这篇梗概按鲁滨孙历险的_____记叙的,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情节,突出了鲁滨孙恶劣的生存环境,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是()国小说家(),是作者用第()人称写的长篇小说
知识延伸 1.如果让你选课文中的一句话做为自己的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