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教学设计一、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小组的探究实验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探索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

2、通过小组对实验现象的汇报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色素的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色素的分离: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

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新鲜绿叶,研钵,剪刀,干燥的定性滤纸(条形和圆形),铅笔,尺子,卡片,培养皿,棉线,牙签,胶头滴管,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四、实验教学设计思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难点是通过分离色素探究绿叶中色素的种类。

但在学生实验中,常因实验原理不明、材料选择不当、研磨不充分、分离操作过程复杂等原因导致本实验要解决的重难点未能通过实验真正解决,实验效率因为实验结果的不理想大打折扣。

因此针对该实验的几个关键之处,根据实验操作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实验效果。

本实验的教学改进与创新具体如下:1、实验材料的改进实验材料课本要求称取5g的绿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后加入10mL的无水乙醇。

由于该实验为定性实验,并考虑到生物实验室中没有电子天平或台秤以及实验时间的缘故,所以改为:取2-3片菠菜的叶片,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后加入5ml 无水乙醇(分两次加入)迅速研磨。

创新:可让部分学生尝试其他绿叶材料。

2、画滤液细线的改进课本上采取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的滤液,但是实验下来效果总是不好,滤液细线不直,量不均匀。

改进为:色素研磨后不必过滤(不影响实验效果),用卡片取代毛细吸管,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2-3次,这样滤线细线更直。

(完整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完整版)《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基本实验,加之此节是生物三大必修模块《分子与细胞》的核心内容。

所以在展开光合作用的相关学习内容之前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完成对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学习,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学习光合作用的兴趣,也为后续光合作用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以此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带的是职业中学的体育班,全班29位学生,其中只有3名女同学,以男生居多的这个班级学生学习的重视度,自觉性都比较差。

而且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文化课的底子薄,对课堂教学兴趣不浓厚。

但学生比较好动,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往往他们对实验课具有很高的兴趣,这样对开展生物实验课很优势。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探索叶绿体有色素的种类。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和技能。

(2)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相互交流的能力及思维的严密性。

情感态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索的欲望和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重点难点:重点: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难点: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和色素的提取。

五、实验原理: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丙酮中,所以可以用丙酮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当没有丙酮时,也可以用其他有机溶剂替代,如酒精。

分离原理: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法。

分离色素与色素的溶解度有关,而与色素的浓度、含量无关。

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案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教案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抽取和拆分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 比较、观察叶绿体中四种色素:理解它们的特点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上,而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机溶

中。

故要抽取色素,必须毁坏细胞结构,毁坏叶绿体膜,并使基粒片层结构轻易与有
机溶剂直奔
触,使色素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叶绿体中的色素存有四种,相同色素在层析液(脂溶性弱的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同,因而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三、材料用具
取新鲜的绿色叶片、定性滤纸、烧杯、研钵、漏斗、纱布、剪刀、小试管、培养皿、
毛细吸管、量筒、有机溶剂、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混合)、二氧化硅、
碳酸钙。

四、实验过程(见到书P54)
1.提取色素:
2.制取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

(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4.观测:
层析后,取出滤纸,在通风处吹干。

观察滤纸条上出现色素带的数目、颜色、位置和
宽窄。

结果是:4条色素带从上而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五、探讨
1.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接触到层析液?
2.抽取和拆分叶绿体中色素的关键就是什么?。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教案 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5.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案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一、教材地位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5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供应》中的教学内容。

光合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光合色素是光合作用发生所必须的物质,本实验安排在光合作用的讲解之前,既突出了生物实验及其实验基本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基础性地位,也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感知色素的存在,为学生后面学习光合作用过程做了较好的铺垫。

二、学情分析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物和化学知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但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掌握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原理,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组成、颜色。

2.掌握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也形成善于交流、合作、反思、评价的学习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具体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和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例如绿叶的选择和研磨,滤纸条的制备以及滤液细线的画法等)。

五、实验原理: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色素的分离:分离色素的方法叫纸层析,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虑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将各种色素分开。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结合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自习课上已经对本实验内容有了初步的学习和理解,通过批阅导学案,学生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研磨时所用到的各化学药品的作用还不能熟悉并掌握。

2.画滤液细线时,应以细、直、颜色浓绿为标准,重复画线时必须等上次画线干燥后再进行并重复2-3次。

其目的理解不透彻。

3.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对其原因没有深刻认识。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实验目的:1.了解叶绿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及色素的特性。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学会使用色谱技术分离和检测绿叶中的不同色素成分。

实验器材与试剂:1.绿叶样品(如菠菜叶、银杏叶等)2.无水酒精3.丙酮4.苯5.乙醚6.高锰酸钾溶液7.丙酮对氯硝基苯溶液8.醋酸乙酯9.硅胶10.涂片11.显微镜12.色谱纸13.毛细管实验步骤:1.提取叶绿素:a.取适量的绿叶样品,将其切碎并加入试管中。

b.加入适量的无水酒精,使其完全浸泡叶片,并用研钵研磨均匀。

c.将混合液倒入漏斗中,放置于试管架上,用滤纸过滤。

d.收集得到的滤液,即为含有叶绿素的提取液。

2.色素分离:a.取三个试管,分别加入白酒精、丙酮和苯。

b.向每个试管加入适量的提取液,轻轻摇晃,观察色素的溶解情况。

c.记录下色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3.用薄层色谱法分离叶绿素:a.准备好薄层色谱板,用铅笔标记出起始线和标记线。

b.在标记线上分别用吸管取三种不同的溶液,分别是高锰酸钾溶液、丙酮对氯硝基苯溶液和醋酸乙酯。

c.将色谱板放入试管中,保持试管中有一定的溶液,但不接触到底部。

d.将试管盖上,使其在试管腔内渗透蒸发。

e.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滴于色谱板上起始线附近。

f.当色素溶液到达标记线时,取出色谱板,用显影剂将色素显影出来。

g.观察色素分离情况,并记录下结果。

4.用色谱技术检测叶绿素:a.取适量的叶绿素提取液,加入毛细管。

b.将毛细管的一端放入色谱纸上,留意液面的高度,使其保持在色谱纸上。

c.观察色谱纸上色素的分离情况,并进行记录。

d.将色谱纸放置于溶剂中,使溶剂从色谱纸底部渗透上来,观察色素的运动情况。

e.记录下色素的行程距离。

实验结果:1.通过观察不同溶剂中叶绿素的溶解情况,发现丙酮是最佳的提取溶剂。

2.使用薄层色谱法成功将叶绿素分离,并观察到不同色素的相对位置。

3.通过色谱纸上的行程距离,了解叶绿素的迁移速度。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3.学会使用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教学内容:1.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3.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1.通过让学生观察绿叶的颜色和在光照下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绿叶中的色素的作用及分类。

Step 2:介绍绿叶中色素的类型和作用1.讲解绿叶中的主要色素类型,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2.解释这些色素在光合作用和抗氧化方面的作用。

Step 3: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原理1.介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醇提法;2.解释醇提法的原理,即利用醇溶性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Step 4: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1.给学生分发实验材料,包括绿叶样品、酒精、滤纸、试管等;2.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a.将绿叶样品切碎并放入试管中;b.加入适量的酒精,覆盖绿叶样品;c.用滤纸盖住试管口,待一段时间;d.将酒精溶液转移到另一个试管中。

Step 5: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1.让学生观察提取液的颜色;2.引导学生思考提取液中的颜色与绿叶中的色素的关系,并分析提取液中可能存在的色素类型。

Step 6:色谱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1.介绍色谱法的原理和步骤;2.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色谱法实验,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色素进行分离;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

Step 7:总结和讨论1.由学生总结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2.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Step 8: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

教学评估:1.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操作能力;2.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评估其实验结果和分析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高中生物学新课程必修1实验教学设计10: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设计:
回答问题。实验思路:取等量的 原则,进行绿叶中色素提取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研 磨时加入碳酸钙能够
叶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加入 和分离实验的设计,并能够 碳酸钙,乙组不加碳酸钙,在相 预测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
提高色素提取液中色 同的条件下进行研磨,过滤后比 设计和结果预测的表述,锻
素的浓度,说出实验 较两种绿叶中色素的含量。
据你设计的实验思路 色相差不大,说明研磨时加入碳 从根本上理解碳酸钙防止
进行探究。
酸钙不能提高色素提取液中色 色素被破坏的原理。
思考:加入碳酸钙为 素浓度。
什么能够防止色素被 思考回答。色素分子中含有镁离
破坏?欲获得色素浓 子,在研磨过程中会释放有机
度高的提取液,研磨 酸,而镁离子和有机酸会发生反
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应,加入碳酸钙可以与有机酸反
根据前面的探究,思考回答。 无色薄膜补充蓝紫光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升华提升。
作业布置 书写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分组探究不同因素改变能够提高绿叶中色素的浓度,可以解释层析 后滤纸条色素带颜色浅的原因;通过比较花瓣中色素和绿叶中色素性质的不 同,加深对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的理解,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后花瓣色 素提取液颜色的变化让学生从原理上解释了校园呈现万紫千红的原因;学生 能够利用光盘自制分光装置,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实施实验方案,交流展示 研究成果,虽然因为装置设计问题未能完美地展示色素的吸收光谱,但是这 些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
炼语言表达能力。探究不同
思路、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若甲组滤液颜色比乙 操作不同材料中滤液中色
及结论。
组滤液颜色深,说明研磨时加入 素浓度,通过对照总结出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教学设计一、引言绿叶中的色素是植物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们起着光合作用和保护叶片的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让学生了解色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目的1.了解绿叶中的色素成分和功能。

2.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方法。

3.掌握色素的分离方法和分析技术。

三、实验原理1.绿叶中的主要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等。

2.色素的提取方法一般采用溶剂抽提法,通过溶剂的选择和提取条件的控制,可以实现对不同色素的选择性提取。

3.色素的分离方法主要有色谱法、电泳法和薄层色谱法等,其中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且简单易行的分离方法。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收集新鲜的绿叶样品,并将其切碎备用。

2.色素提取:将切碎的绿叶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酒精,用研钵和杵搅拌均匀,使色素溶解于酒精中。

3.过滤提取液:将提取液过滤,去除杂质,得到含有色素的溶液。

4.薄层色谱法分离:将提取液均匀地吸附在薄层色谱板上,将色谱板放入溶剂槽中,使溶剂慢慢上升,观察色素在色谱板上的分离情况。

5.色素分析:观察色素分离的结果,测量各色素的Rf值,计算色素的相对迁移率。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观察色素分离的结果:根据色素在色谱板上的迁移情况,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斑点,表示不同的色素分离出来了。

2.测量Rf值:通过测量色素的迁移距离和溶剂前进距离,计算色素的Rf值。

Rf值是色素的相对迁移率,可以用来判断色素的亲疏水性质。

3.分析色素的成分:根据不同色素的Rf值,可以初步判断色素的成分和性质。

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有毒溶剂和强酸强碱。

2.实验时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记录。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和玻璃器皿。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和分离了绿叶中的色素,并通过测量Rf值初步分析了色素的成分和性质。

本实验不仅加深了对色素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对于《绿叶中的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要求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初步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技能,能对滤纸条上的色素带进行分析和解释。

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知识为载体,以问题为形式,以预习、指导学生注意操作要点、对实验进行探究和拓展相结合为教学方法,以设置对照实验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点为本节教学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对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实验教学分析:
本实验包括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色素的分离两部分。

操作共有5步: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2、制备滤纸条。

3、画滤液细线。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

5、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良好,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上课积极发言,学习效率高。

有4、5名学生学习习惯欠良好,学习效率低。

本节实验课所需实验器材、用具及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片)在生物实验室均有准备。

学生也可自带各种其他植物新鲜绿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及解决策略:
①理解提取和分离色素的原理.
②收集滤液和分离色素的操作。

③画滤液细线。

解决策略:课前学生预习、课堂老师有效提问理解操作原理、有针对性指导学生操作。

2、教学难点及突破办法:①分离色素的实验原理。

.②制备滤纸条时剪去端的两角的原因。

突破办法:通过课前学生预习,课堂老师讲授、举例、设置对照来理解和操作。

实验目标:
1、理解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分离的原理。

2、初步掌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基本操作。

3、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并通过分离结果定性比较其含量。

实验准备:
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
用具: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天平
试剂:无水乙醇,层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钙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问题:1、选择怎样的实验材料能
提取到更多的色素?
2、如何才能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3、加入二氧化硅、碳酸钙的目的
分别是什么?
4、过滤时用脱脂棉而不用滤纸的
原因是什么?
5、为什么要迅速研磨?
关于在研磨时加入碳酸钙的原因,
需要老师进一步解释:中和细胞液
学生回答:1、2、3、5题题学
生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可回答顺
利作答。

第4题少有学生能答出。

需要
老师解释。

学生称量菠菜去梗叶片,也可
用自己所带青菜叶、韭菜叶做
对比。

剪碎,开始研磨、过滤、
收集滤液。

使学生知道
要通过研磨
破碎细胞使
细胞中的物
质释放出来,
颜色浓绿的
嫩叶含色素
更多。

知道加入无
水乙醇、二氧
问题研讨:
对本实验的反思、总结:
1、对于实验所用二氧化硅,用细河沙代替研磨效果也很好。

2、实验用碳酸钙也可以用碳酸钠代替,减少泡沫量。

3、可以增设对照实验更深地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提出相关的可以继续探究的问题:
1、探究不同温度(或季节)对叶绿体中色素种类和含量的影响。

2、探究有红色的叶片(如紫甘蓝、苋菜)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