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完整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优秀课件(共29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优秀课件(共29张PPT)

• 3.分析标题《秋天的怀念》好在哪里?
1)表层含义: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 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2)深层含义:“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 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 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跌绝望的心理过 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 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 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如 果说题目中的“怀念”直接指向母亲,那么“秋 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憔悴 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 • “挡”字写到了母亲不想让我看到落叶凋 零的景象而产生痛苦,表现了母亲的细 心。“憔悴”暗示出母亲已病入膏肓; “央求”表现出母亲的执着。
(4)“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高兴地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她笑了。
1、读写下列词语: 瘫痪 暴怒 沉寂 捶打 憔悴 央求 敏感 诀别 淡雅 深沉 烂漫 高洁 喜出望外 絮絮叨叨
2、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划我和母亲的神态、 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作好简单批注。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 • 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游子吟》
明确: 我可活什么劲(绝望、自暴自弃) —— 要好好儿活(再生、坚强、乐观)
(2)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 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3)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 语句,体会其深层意思。
明确:在第2、第5段中。 ①“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 田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 ② “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为突如其 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的“暴怒无常”而 懊悔。 “我”正是在这样的反思与醒悟中变得成熟了。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
投来鼓励的目光
下课后,妈妈给“我”重讲 知识要点,同学们都听烦了
(3)_____讲__得__眉__飞__色__舞________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点拨】 第(1)空:根据第②段可知,“我”上学第一天,同
学们一阵哄笑,妈妈先是脸涨得通红,随后脸上有一种 视死如归的悲壮;第(2)空:根据第④段可知,当其他同 学扭头看着“我们”,或捂嘴偷笑,或窃窃私语时,妈 妈却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第(3)空:根据第⑥段可 知,下课后,妈妈给“我”重讲知识要点,同学们都听 烦了,妈妈却依旧讲得眉飞色舞。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点拨】 D. 联系末段中的“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
菊花”“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 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可知,母亲去世以后,“我”振 作了起来,决心要和妹妹一起好好活下去。此时,“我” 已经走出人生的“秋天”了。
返回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6. 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一文后,文中那种伟大无私的 母爱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为此,七年级(1)班决定 举行以“感恩母爱”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 参加并完成下面的活动。 (1)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美丽的爱,请你写出两句歌 颂母爱的名言吧。 _示__例__:__①__世___界__上__有__一__种__最__美__丽__的___声__音__,__那__便__是___ _母__亲__的__呼__唤__。__—__—__但__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__母__爱__是__一__种__巨__大__的__火__焰__。__—__—__罗__曼__·_罗__兰________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① 语 段 中 有 错 别 字 的 词 语 是 “ ____罗__唆____ ” , 应 改 为 “____啰__唆____”。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tān huàn
瘫痪
shì
侍弄
xiǔ
整宿
qiáo cuì
憔悴
shàn wān
仿膳 豌豆
jué
诀别
màn
烂漫

xù xù dāo dāo

翻来覆去 絮絮叨叨 沉寂
面对这样一个脾气暴燥的 儿子,母亲怎么做的?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 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 看着我。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 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 一个“更”字。
——《病隙碎笔》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 花。黄色的花淡雅,紫红色的花热烈而 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史铁生自称“职业是 生病,业余在写作”.
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 篇小说奖。代表作:《病 隙碎笔》、《务虚笔记》 等。其著名散文《我与地 坛》影响最大,感动了无 数读者。
9年后,史铁生又得了急性肾炎, 1998年病情恶化,又得了尿毒症, 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经常一周 做三次透析。2010年12月31日, 史铁生突发脑溢血去世。死后捐出了
自己身上有用的器官。
苦孝心无价》。
课外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合 欢树》等其它作品,做好读书笔记。
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 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 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 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 你就是唯一。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 活……”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 走”她总是这么说。

《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精选12篇)

《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精选12篇)

《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精选12篇)《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篇1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设计特色:体味情感,以情激情。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扣题探读,激情导入。

1、整体感知。

鼓励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猜测课文内容,如: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他(她)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怀念的?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

2、激发情感。

在自读的基础上,指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配乐(“世上只有妈妈好”)朗读,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自由研读,真情感知。

1、画一画。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标标画画,画出自己受感动的句子或段落,为体会文章思想奠定基础。

2、想一想。

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以此来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说一说。

在想一想母亲是怎样一个人的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点拨引导:你为什么认为母亲是一个这样的人?让学生从课文中充分的理由来说明自己对母亲的看法。

这里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1)小组普遍交流。

(2)全班重点交流。

说的时候要求学生抓住“母亲”的表情、动作、语言来说,尽量说的详细些。

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通过抓住课文中重点段落、句子、词语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知了母亲对儿子伟大无私母爱的世间真情。

交流重点围绕以下两个方面:(一)“母亲”关心“我”的四件小事(可以让学生概括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原句);(二)“母亲”面对“我”时的表情、动作、语言的句子。

4、议一议。

让学生透过母亲为儿子所作的小事讨论一下:母亲的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自由表达,这一过程使学生母亲对儿子那片真情,那份伟大无私的母爱再现学生心中,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

初中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5 秋天的怀念

母亲
“我”
第一次 “听说北海的花儿

“不,我不
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 去。”
第二次
“北海的菊花开了, “什么时候?” 我推你去看看吧。”
第三次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 我俩在一块儿,
北海看了菊花
要好好儿活……
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 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 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 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 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 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 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 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 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 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 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 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 的儿子终能找到。
活到最狂妄的年 龄上忽的残废了双 腿。
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 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 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 找不到了。
大声的朗读课文,说说 你读完课文最初的感受!
文中末尾细致的描写菊花, 你觉得有何用意?
黄色的花淡雅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 写母亲品质的细节?
淡雅
高洁
热烈而深沉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 我与地坛》
多少年后的秋天,史铁生终 于来到母亲坟前,他哽咽的 诉说道......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作者名片 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生于北京,
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
湾》,散文集《我与地坛》。 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46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课件(共46张PPT)
这是一位慈爱、包容、细心、坚韧、无私、睿智的母亲。
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怀念母亲而 写的,找找文中哪些语句蕴含了作 者复杂的情感,作者是如何体现的?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 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的心情。
母亲 的话
“我”的 表现
母亲的 表现
对母亲的情感
第 一 次
暴怒 无常
悄悄地…… 偷偷地……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 开了,我推着你去
走走。
“不,我不去!” 扑,抓,忍 狠命捶打两条腿。 住哭声
第 二 次
独自看落 叶
母亲进来了, 北海的菊花开了, “什么时候?” 挡在窗前。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好吧,就明天。”
(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再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限痛苦和遗憾的心情。 (独立成段的作用?) 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承接下文,与下文“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相照 应。内容上突出表达了“我”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限痛苦和遗憾之情,
(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史铁生的笔下,看看他又是怎样描绘母亲的。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语的意 思,感知课文主要内容。(重点)
二.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 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 (难点)
三.通过品悟对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说 的“好好儿活”的含义,学会感恩,学会爱。 (素养)
示例二:“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的真正含义,有了面对生 活的勇气和信心,这正是母亲的期望,而菊花却成为怀念母亲的永远的 寄托。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7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精品课件
4、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 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环节二:走近作者,体会情感
1、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 (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发生 变化的语句。)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 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 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 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好好 儿活……
秋天的怀念
隐瞒病情悄抚慰
相约看花 多牵挂
双腿瘫痪,暴怒无常 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花 母亲病重隐瞒病情
伟大的母爱 深切的怀念
北海看花 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懂母心 母亲病危临终牵挂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推荐阅读
莫怀戚:《我与地坛》《合欢树》
1.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
手法。 3.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
责。 4.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
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
文章细节描写汇总——
1、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 又悄悄地……眼边红红……侍弄的那些花都死 了……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
2、她常常肝疼得整修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 觉……
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挡在窗前……央 求般的神色……喜出望外……高兴得一会坐下, 一会站起……忽然……悄悄地……
3、细读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 作此文时是怎样的心情?
悔恨 悲痛 怀念
环节三:心有所感,妙笔生花

第5课 秋天的怀念(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第5课 秋天的怀念(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统编版2024)
课题解读:由秋天的故事引发对母亲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艺术形象,感悟作者的意图。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 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忏悔和自责之情。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坚强成长的品质。
课文精读
2.找出描写母亲语言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4)最后的话。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
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一生最牵挂的就是“我”和妹妹,她在生命的最终,
“呼吸困难”、“昏迷”的时候,她想到的只有“我”和妹妹,于 是,一幅伟大母亲的图画就这样赫然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重难点
重点 深入文本,圈画、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
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难点
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 何借景抒情的。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 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 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 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 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 鼓励了无数的人。
“我可活什么劲”(绝望) “要好好儿活”(再生) (母亲) 结尾句: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要好好儿活。
整体感知
2.默读思考。
(4)通过读课文,你怎么理解:“母亲爱花,更爱双腿瘫痪的儿 子”?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爱花,她更爱儿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的遗言
“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 还未成年的女儿……”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 活……

返回
母亲第一次劝我看花的对话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 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 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 活„„”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 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 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 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 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 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 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 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 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 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 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 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 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 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 又悄悄地出去了。
文章结构划分
1,2:写我瘫痪时母亲和我发生的事。
3-5:写母亲去世前的事。 6:我对母亲的怀念。
分析母爱
呵护儿子,忍让儿子 1、2自然段 我不去 细心、付出 母爱 带我看花 我去 遗言 给儿子生的希望 宽容、满足
分析作者
乱念母亲
遗憾
母亲 —— 未见儿子振作 遗憾 对母亲的态度恶劣 “我”—— 未能与母亲一同看花

母亲的细心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 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 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 窗前。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 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 去了。 返回
母爱就是太阳,无论时间多久,无论走到哪
里,都会感到她的照耀和温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 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边是母亲的呼 唤。 ——但丁
妈妈,您辛苦了! 妈妈,我爱您!
母亲第二次劝我看花的对话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 “好吧,就明天。”我说。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 的!” 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 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 返回 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 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 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 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 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 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 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 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 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 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 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 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 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 去地睡不了觉。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作家简介:
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 1951年出生,北京人。 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 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 户1972 年因一场车祸双腿 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 厂工作。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 要透析维持自己的生命。 他曾说:“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 作”。散文集《我与地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