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研究_以辽河油田和盘锦市政府为例

合集下载

企地关系调研报告

企地关系调研报告

企地关系调研报告1. 引言本调研报告旨在研究企地关系,了解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和调研,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如何与地方政府合作,以及该关系对企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影响。

2. 调研方法为了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学术研究论文、行业报告和政府文件等。

其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访谈,包括企业高管、地方政府官员以及相关专家和学者。

最后,我们还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了案例研究。

3. 企地关系的定义和特点企地关系是指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这种关系通常是基于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

在企地关系中,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之间发展的成功往往是相互促进的。

4. 企地关系的影响因素企地关系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有很多,我们主要归纳了以下几点:a. 政策环境:地方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企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建立稳定和开放的政策环境对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至关重要。

b. 经济条件: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对企业的发展和投资决策有直接影响,具备良好的经济条件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和发展。

c. 地方政府主导产业和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对特定产业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参与该产业的决策。

d. 地方政府服务和支持:地方政府提供的服务和支持对企业的发展和运营至关重要,包括行政审批、税务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

5. 企地关系的影响机制企地关系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企业发展机会:地方政府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促进企业成长和扩张。

b. 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支持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c. 企业形象塑造:与地方政府合作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增加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d. 公共资源共享: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企业可以共享公共资源,包括土地、能源和人才等。

6. 案例分析在本报告中,我们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油地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油地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油地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盘锦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10.15•【字号】盘政发[2004]31号•【施行日期】2004.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油地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纪要》的通知(盘政发[2004]3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所属各单位,辽河石油勘探局所属各单位:现将《油地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二00四年十月十五日油地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纪要2004年9月23日,油地联席会议召开第四次会议。

市委书记程亚军,代市长陈海波,市委副书记宋道堂,常务副市长王忠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尚柱,市政府秘书长张广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油田办主任王振启,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总经理王春鹏,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党委书记、辽河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孙崇仁,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付从飞,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张凤山、副局长孙成立出席会议。

会议由中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党委书记、辽河石油勘探局党委书记孙崇仁主持。

常务副市长、油地联席会议秘书长王忠平通报了油地联席会议第二、第三次会议议定事项落实情况及油地联席会议第四次会议议题内容。

现将会议议定事项纪要如下:一、关于油气开发和油地合作推进产业项目问题(一)关于海南8块开发问题海南8块开发项目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4年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国家海洋局正在进行环境影响和海域使用论证认可评价。

为加快项目推进速度,会议要求海南8块开发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环保、土地等问题,各县(区)、部门、单位要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积极为海南8块开发创造条件,尽快实现开发项目的达产达效。

会议责成副市长张要武、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助理彭飞牵头,市农发局、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国土资源局、海洋与渔业局、辽河石油勘探局油气合作开发办公室协调配合,于12月底前提出确保项目实施的意见,并组织实施。

国有大型资源型企业与属地政府协调机制研究

国有大型资源型企业与属地政府协调机制研究

会 责 任 等 方 面 的 研 究 较 多 。 孙 庆 荣 运 用 系 统 动 力 学 分 析 产 业 选 择 对 区 域 的 影 响 , 出 政 府 经 济 制 提 度 选 择 准 则 。 谢 玉 华 认 为 应 建 立 地 方 政 府 与 企 业
的 平 等 主 体 关 系 。 李 艳 梅 等 通 过 地 方 政 府 与 龙 头
动 力 、 配 和 技 术 等 结 构 。 因 长 期 作 为 能 源 和 原 分 材 料基 地 , 从 行 业 角 度 考 虑 基 地 在 全 国 的 布 局 , 多 较 少 从 城 市 发 展 角 度 考 虑 产 业 链 的 延 续 。 属 地 产
资 源 型 城 镇 兴 起 和 衰 落 的 原 因 , 出 资 源 型 企 业 得 不 主 动 为 资 源 产 地 和 国 家 利 益 服 务 , 源 从 城 镇 资 流 向 企 业 , 致 城 镇 经 济 结 构 扭 曲 等 结 论 。 吴 春 导 莺 等 提 出 建 立 资 源 开 发 补 偿 机 制 和 衰 退 产 业 援 助
目前 , 区 域 可 持 续 发 展 、 企 关 系 和 企 业 社 就 政
国有 大 型 资 源 型 企 业 与 属 地 政 府 相 互 依 存 、 相 互 作 用 。 属 地 政 府 在 建 设 企 业 赖 以 生 存 的 政 治 、 济 、 会 和 技 术 等 外 部 环 境 中起 主 导 作 用 , 经 社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的 研 究 已 较 深 入 , 多 限 于 一 般 企 但 中 央 或 省 部 级 政 府 , 有 大 型 资 源 型 企 国
业 从 事 不 可 再 生 资 源 的勘 探 、 掘 、 采 、 工 、 挖 开 加 冶 炼 和 销 售 等 活 动 , 地 城 市 多 以 资 源 型 产 业 为 支 属 柱 。 作 为 区 域 经 济 社 会 环 境 的 管 理 主 体 , 地 政 属 府 提 供 基 础 设 施 , 造 生 产 生 活 环 境 , 法 从 企 业 创 依

论如何协调好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

论如何协调好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

论如何协调好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摘要】油田企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资源后备储量的不断减少,勘探难度的不断加大,油田城市的经济发展日益困难。

本文先介绍了现阶段油田与地方政府的基本矛盾,并提出了解决此矛盾的基本对策,希望有助于油田企业与地方政府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油地关系;矛盾;对策1.油地双方主要矛盾近些年来随着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力度,油田企业和所在地方政府间的以及油田内部部门与地方政府内部各单位间的矛盾与利益冲突不断凸现,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油地双方争资源、争市场问题突出。

双方的产业结构矛盾加剧。

油田和地方经济是同一地区两大产业经济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油田以“以油为主、多元发展”为经营思想,不断积累与发展成为一个与石油相关的庞大产业群[1]。

然而受限于体制因素,油地双方长期以来在产业建设与经济发展上都是互不协调、各自规划。

其次,双方对在土地问题产生的利益纠纷不断。

油田是一个用地大户,长期以来一直无偿享受国家划拨土地的使用权。

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油田与地方在国有土地问题上的分歧与矛盾越来越大。

最后,油田是我国国有性质的特大型企业,地方政府财力不足与油田在办社会职能的移交上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这些问题和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因由于油地双方在利益方面的冲突,更准确来说,就是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双方利益冲突。

这种矛盾和当今的国有经济体制是紧密相关。

2.协调双方矛盾的主要对策第一,做好经济区域互补工作,在产业结构上做好油田与地方的宏观协调工作。

加强油地双方相关部门之间的互相交流协调机制,双方在经济发展与建设中尽可能做到规划统一、布局合理、互补优势。

油田在搞自身建设时,应当尽可能地照顾地方政府的利益,尽可能地对地方政府给予支持与帮助。

尤其要帮助那些油田施工附近村镇的经济发展,保证施工环境,尽可能帮助居民解决困难;与政府之间时常保持信息联系,搞好双方的合作关系,使工业与农业共同和谐发展,工、农业用水得到合理分配,农田治理与油田防护协调发展,双方在公路、水电、通讯等主要工程的建设实现共同建设与共赢受益。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盘锦市油田勘探开发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盘锦市油田勘探开发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盘锦市油田勘探开发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盘锦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1.03•【字号】盘政办发[2008]1号•【施行日期】2008.01.03•【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盘锦市油田勘探开发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盘政办发〔2008〕1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为进一步优化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环境,加大对辽河油田海上、陆上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各项勘探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市政府决定成立盘锦市油田勘探开发协调工作领导小组。

人员组成如下:组长喻国伟(常务副市长)、孟卫工(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冯艳成(辽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长)副组长王振启(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油田办主任)成员赵佐宇(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周杰林(市环保局局长)、翟鹏飞(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张志焕(市建委副主任、市规划办主任)、于福先(市城建局局长)、李体昌(市房产局局长)、张清和(市水利局局长)、郭雨忱(市动监局局长)、王立峰(市农委副主任、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王继章(市公安局副局长)、迟武(市边防支队支队长)、杨斌(盘山县县长)、孙占和(大洼县县长)、解学灵(双台子区区长)、刘世杰(兴隆台区区长)、丁云彪(中油辽河油田公司生产运行处副处长)、张占文(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处处长)、尹万泉(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开发处处长)、包连纯(中油辽河油田公司土地公路管理中心处长)、张福刚(中油辽河油田公司企管法规处处长)、于文洋(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副处长)、李光森(辽河石油勘探局生产协调部主任)、刘希全(辽河石油勘探局企管法规部主任)、于启仁(辽河石油勘探局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陈景忠(辽河石油勘探局基建工程技术部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油田办。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盘政发〔2015〕7号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盘政发〔2015〕7号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正文:---------------------------------------------------------------------------------------------------------------------------------------------------- 盘锦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盘锦市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盘政发〔2015〕7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盘锦市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实施意见》已经2015年2月9日盘锦市第七届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盘锦市人民政府2015年2月12日盘锦市政府特许经营权管理实施意见为充分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和特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特许经营权本意见所称政府特许经营权(以下简称特许经营权),是指经特定程序而获得的对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权。

本意见所称特许经营权授予方式是指政府特许经营权在一定期间内出让给经营者投资、经营、管理的行为。

二、特许经营范围(一)国有土地(含地下水资源)、河流、水面的开发、经营和使用权;(二)城市用水生产和供应、污水处理的经营权;(三)管道燃气供应、供热、加气站的经营权;(四)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粪便(渣)、建筑垃圾和特种垃圾处理的经营权;(五)城市道路、桥梁、休闲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冠名权、户外广告载体使用权;(六)政府专营型广告设置权;(七)园林、公园、绿化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与经营权;(八)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汽车线路运营权、市内客运公交化线路、内河航运的运营权;(九)旅游资源经营权、政府无形资产使用权;(十)机动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经营权;(十一)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及药店,福彩、体彩经营权;(十二)法律、法规、规章或上级政府确定的其他项目。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探讨——以盘锦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探讨——以盘锦市为例


贾 晓 晴 等 :资 源 型 城 市 转 型 发 展 探 讨 — — 以 盘 锦 市 为 例
的开发 、 生产 和 经 营活动 ,0 以上 的 国民收入 靠石 5%
油 资源 获得 的城市 。
睫。 资源型 城市 转 型最 早 源 于英 、 和 德 等工 业 化 法
领 跑 国家 , 般 叫衰 退 地 区经 济振 兴 或 结构 性 问题 一
的地 区经 济 振 兴 。加 拿 大 著 名 地 理 学 家 伊 内斯 ( A.n i) 1 3 H. Ins 在 9 0年 发 表 的 《 拿 大 的 毛皮 贸 加
矿 产资 源是 城 市 经 济 发 展 的 能 源基 础 , 着 矿 随 产 资源 的逐 渐枯 竭 , 乏 接 续 和 替 代 产 业 推 动 的城 缺 市经 济 将 会 发 展 缓 慢 甚 至 出 现 衰 退 。 盘 锦 市 作 为 我 国 的重 要 石油 生 产 基 地 , 石 油 资 源 经 过 三 十多 其
年 的 国 民 经 济发 展 状 况 , 当前 发 展 面 临 的 问题 , 过 分 析 资 源 型 城 市 转 型 理 论 和 模 式 , 出 与盘 锦 市相 似 的 资 源 型 城 市发 及 通 提 展 对策 , 贯 彻 国 务 院 关 于振 兴 东北 老 工 业基 地 重 大战 略 决 策提 供 了科 学 依 据 。 为
需 要 转变 现有 的城 市经 济 发 展 的模 式 , 改变 现 有 的
根据 国 家 发 展 与 改 革 委 员 会 、 国土 资 源 部 、 原
国务 院振 兴东 北 办 会 同财 政 部 等 单 位 在 2 0 0 7年 底
完成 的 《 国资 源 型 城 市 和 资 源 枯 竭 城 市 界 定 研 我 究》, 盘锦 市 已被 列 为 1 2个 资 源 枯 竭 型 城 市 之 一 。

探讨处理好油田和地方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探讨处理好油田和地方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探讨处理好油田和地方关系的方法与途径【摘要】一直以来,油田和地方的关系是油田企业需要处理的重大事项,实现油田和地方的和谐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油田企业发展不变的主题。

因此,处理油田和地方关系的办公室工作小组应当体现出桥梁纽带作用来,在努力为油田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坚持优势互补,积极地推动油田和地方关系的和谐发展,使油田和地方能够真正地融为一体。

本文论述了油田和地方关系的问题,以及解决油田和地方关系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油田和地方关系问题对策近些年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进行,油田企业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逐步清晰化,特别是在极力提倡发展地方经济、地方政府放开与大型企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油田与地方土地经营承包者之间、及油田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日益明显。

因此,油田企业应当为地方群众多做好事,做实事,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时有效地处理好油田企业和群众之间的矛盾,树立石油企业良好的形象,为油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并处理好跟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进而确保油区工作的正常进行,推动油田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一、油田和地方关系的问题(1)地方政府在油田企业所在地获得的收益过少,缺少支持油田企业的积极性。

开发油田企业、销售石油产品的重要税种——企业所得税是归中央所有的,中央和地方的共享增值税,大部分的也归中央所有,剩下的所上缴的营业税和资源税等基本上是属于省级财政部门的,仅仅还有一少部分的税费,如城市维护建设归市级以下财政部门所有,土地的所有者几乎没有取得收益,从而导致了地方和中央的收益不均匀。

(2)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油田企业的消极影响。

随着农业的不断进步,开发了一系列的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也在不断地提高,从而使得各种补偿费增加。

并且地方政府带动群众开发卤虫池、虾池、蟹池和海产品养殖等项目,把油区分而隔之或者是包围,进而淹没了输油管道,冲断了进井的道路,威胁到了油井的顺利生产,再加上油井管道的穿孔和老化,增加了污染事故的发生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11期 2009年11月中 国 矿 业CHINA MINING MAGAZINE V o l .18,N o .11N ov ember 2009资源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研究———以辽河油田和盘锦市政府为例贾晓晴1,胡 克1,宋福春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2.65667部队装备部,辽宁阜新123000) 摘 要:资源型企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伴随着资源后备储量的递减,勘探难度的增大,开发成本的上升,以及土地、财税、就业等制度缺陷的凸显,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到日趋严重的限制。

本文从现阶段辽河油田和地方政府的矛盾表现出发,分析了二者矛盾的成因,提出了化解矛盾的建议。

借此尝试探索出一条适合资源型企业和地方政府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关键词:资源型企业;地方政府;融合关系 中图分类号:F0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09)11-0025-04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es -oriented enterprises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A case study of Liaohe oilfield and the city of PanjinJI A Xiao -qing 1,H U Ke 1,SON G F u -chun 2(1.China Univ ersity of Geo sciences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2.65667Unit ,Fuxin 123000,China ) Abstract :Re sour ce -based enterprise s have made impo rtant contributio ns to China 's socialist moderniza -tion .A long w ith the decrease o f back -up re ser ves ,difficulties o f ex plo ratio n ,rising costs o f development and the po licy defect of land ,finance and employ ment ,the reso urce -oriented cities has been faced with se -v ere re strictio n .T his pape r started fro m the conflicts be tween Liaohe o ilfield and lo cal g ov ernments ,ana -lyzed the causes o f conflicts between them ,pro po sed recommendations to r eso lve the co nflicts ,try ing to ex -plore a new way for resource -oriented enterprises and local g ov ernments to g row tog ethe r . Key words :resource -based ente rprises ;local gov ernment ;harmo nious rela tion收稿日期:2009-05-19作者简介:贾晓晴(1982-),女,汉族,山西阳曲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

1 资源型企业和城市的界定资源型企业是资源型城市的支柱企业,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各国对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予以高度重视,地方政府与资源型企业融合关系的建立与维护,自然也就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大课题。

1.1 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资源开采或开发而兴起或发展壮大,并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支持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城市类型。

其资源型产业的产值占城市GDP 的30%以上,或资源型产业的从业人数占城市总从业人数的30%以上,或资源采掘业及初加工业产值总和超过工业总产值的50%,则该城市可定义为资源型城市[1]。

从形成途径上看,资源型城市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已有行政建制城镇范围内,因资源开采,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而形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城市,如大同市;另一种则是在原来没有行政建制或聚居地区,由于资源开采而形成并获得发展的城市,如盘锦市。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课题组统计,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2],分布在全国22个省和自治区。

有色冶金城市12个,石油城市9个,黑色冶金城市8个,其他城市5个,分别占10%、8%、7%和4%。

1.2 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一般以地理空间上特定的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主要指地下的煤炭、石油、有色中国矿业第18卷金属等矿产资源和地上的动植物资源,生产制造业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基础原材料的企业。

一种来源于资源使用强度理论的观点认为,资源型企业是对自然资源使用强度比较高的企业;另一种观点来源于对生产加工对象的认定,将资源型企业定义为以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的企业[3]。

基于已有的学术观点,本文认为,资源型企业是指基于自然资源的占有或独占,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实现企业增长,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如从事矿山、油田和风力发电、海洋资源提取、森林砍伐等项目的企业。

2 辽河油田与盘锦市政府产生的矛盾随着人口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地方政府和当地百姓对油田的利益期望越来越大。

而对进入开发后期的辽河油田来说,可采储量日趋递减,勘探难度日益提高,开发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期望和结果的不一致,就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2.1 围绕土地产生的矛盾200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有偿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规定,“除法律规定可以采用划拨方式提供的用地外,其他建设需要使用国有土地的,必须依法实行有偿使用”[4]。

而国有存量土地的收益权归地方政府所有,因而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在新土地管理法出台和城市规划之际,扩大有偿用地的范围,对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的土地,实行统一征管和统一有偿使用制度。

然而,辽河油田认为,地方经济是在油田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城市的很多基础设施都是由油田投资建成的,城市土地的增值也是在油田投资带动下形成的,土地资产增值中就应该包含企业的经营性资产;由于油田所占土地位于城区规划范围内的数量较多,对这些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就必然使油田面临着巨额的成本支出负担。

2.2 围绕社会责任产生的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体制的原因,辽河油田在盘锦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立起了庞大的后勤供应和生产生活保障系统。

由于企业承担了大量本该由政府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的社会责任,形成游离于地方行政和公共服务体系之外的“独立系统”,使城市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被人为分割,在集聚人口和经济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区域中心功能被显著弱化。

2002年,辽河油田对社会各类事业补贴支出达99952万元,占全市企业办社会补贴支出的93%,包括消防、公检法、供水企业、幼儿园、基础教育和医院等社会工作,其中为供水企业支出最大,达4亿多元[5]。

2005年6月16日,盘锦市政府接收了油田移交的基础教育系统。

由于油田涉及区域范围较广,公检法与油田剥离后上交给辽宁省。

目前,油田的社会事业机构开始向盘锦市民开放,但企业办社会的局限性所致,许多设施仍闲置,利用率较低。

油田和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尚缺乏全市统一规划机制,各自的建设特点与水平差异明显,双方的社会责任不能有效互补,社会义务未能及时履行。

2.3 围绕税费产生的矛盾中国资源型企业的税负比其他工业企业高一倍,比国外同行业企业高出6个百分点[6]。

目前,辽河油田稠油占所有油类生产的比例越来越大,稠油生产成本越来越高,但由于油价的不断上涨,应缴利税也在不断提高。

就辽河油田而言,稠油比稀油的操作成本高150元/t。

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矿产资源费的收费标准是稠油比稀油每吨少征收4元。

而且地方政府对油田收费的部门较多,并存在职能交叉、重复收费现象,直接增加了原油生产成本和油地关系协调的难度。

在一个地区进行项目施工,既要在国土资源局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又要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损失费,既要向自然保护区交纳保护管理费、水土流失费,还要向环保局缴纳环境污染治理费等。

名目繁多的费用,造成了资源型企业较重的赋税责任,制约了油田的持续发展。

3 辽河油田与地方政府矛盾的成因分析3.1 土地权属不明确引起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权属是指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归属,而土地所有权又包括土地所有权人依法对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以,对土地的所有权,决定了对土地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在我国,土地属于国有,很多国有工矿企业土地使用方式是行政划拨,没有形成有效的土地市场,使得地方政府对油田持续的开采用地无据可依地划分权属。

而且,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在允许国有土地依法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前提下,并未考虑对国家所有的土地资源作进一步的权属划分,即哪些土地属于中央政府所有,哪些土地又属于地方政府所有,土地资源权属划分不明确,必然产生土地权益所属的矛盾。

地方政府通过扩大城镇规划范围,对规划范围内的建26第11期贾晓晴等:资源型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研究设用地征收过高的费用,利用土地权益制约辽河油田的矿产资源权益。

这样使辽河油田与盘锦市政府、地上经营者之间的交易费用很高。

双方就土地补偿的实际费用、施工路线等问题展开的谈判难以取得一致,不仅影响了油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而且也使企业背负了较大的社会成本。

3.2 传统财税制度导致的地方财力不足辽河油田所在地区的盘锦市政府,参与国家石油资源权益分配的主要形式是税收。

就其数量而言,中央财政在总的税收中所占的比例约为77%,省级财政约占总税收的18%,其余部分上缴油田所在地区财政,包括营业税、25%的增值税、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和土地使用税等税种,但在总税收中所占比例仅为5%[7]。

地方政府石油权益分配过少,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效果,造成了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

中央与地方政府作为不同层级的国家代表,是基于不同的事权而赋予相应的财权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地方事权不断扩大,而财权没有相应扩大,地方收益分配较少,必然影响地区经济中的公共财政支出和基础建设投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地方政府职能权限的受限,又影响到企业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