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微波GRRU

合集下载

GRRU与分布式基站对比分析

GRRU与分布式基站对比分析

GRRU与分布式基站对比分析(初稿)一、背景城市建设的发展带动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新的观念新的需求推动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通信的传输、组网等方式越来越合理,从最初的宏基站微蜂窝与模拟直放站的搭配,到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以及分布式基站的推出,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SCPA到MCPA 的转变过程。

数字射频拉远系统(以下简称GRRU)与分布式基站都具有射频拉远的功能,都可实现光纤传输方式,功率都可达到60W。

但这两种类型的设备仍存在一定的区别,下文将对两种系统进行一一分析。

二、商务对比分析2.1BBU+RRU报价情况针对几个区域有应用或试点的基站厂家分布式基站BBU+RRU销售价格进行了初步了解,大致情况如下:基站厂家报价策略:1、一般基站厂家报价采用的是按载扇报价,设备单价只在整个项目目录价中体现;2、基站厂家有时为了“圈地”,报价采用打折,甚至免费赠送的方式,靠后续收取服务费的策略。

2.2运营商对分布式基站的接受程度1、四川和广东移动对BBU+RRU的应用非常认同,并已规定GSM网60%的室内覆盖设备必须使用分布式基站。

2、浙江移动打算对于2008年前的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及数字直放站全部更换为华为BBU+RRU,网优部门已开过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新建站点的设计方案全部按BBU+RRU的模式设计,不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室分厂家的GRRU。

3、安徽移动对中兴、华为的BBU+RRU应用接受度很高,基本上有该两家基站的地市,基站拉远以及大型项目覆盖都采用BBU+RRU。

4、在“网络整治”中,各地移动省公司给地市的指导文件,都是根据集团要求,对于直放站容量覆盖较大的区域,必须采用微蜂窝、宏基站或分布式基站进行替换,体现了自集团到省公司都十分重视BBU+RRU的应用。

三、技术对比分析3.1工作原理对比3.1.1系统构成GRRUGRRU系统由近端以及远端构成,中间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光纤类型可选单模双纤或单纤:✧近端负责从基站引入下行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转成中频,由数字处理单元调制为零频基带信号,最后转换成光信号输出;✧远端则接收光信号转为基带信号并由数字处理单元将其解调为数字中频信号,通过数字处理单元处理后放大输出。

RF与微波技术

RF与微波技术

RF与微波技术RF与微波技术在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是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无线电频谱分析等领域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RF与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方向。

1. RF与微波技术的基本概念RF(Radio Frequency)是指无线电频率范围,通常在3kHz到300GHz之间。

微波技术则是指高频电磁波的应用,频率范围通常在300MHz到300GHz之间。

RF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高频电磁波的传输、调制、解调、放大、滤波等技术。

2. RF与微波技术的应用RF与微波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RF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例如,手机、无线局域网、蓝牙等无线通信设备都是基于RF与微波技术实现的。

此外,雷达技术也是RF与微波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雷达利用高频电磁波与目标物体进行相互作用,通过接收和分析回波信号来实现目标检测、跟踪和识别。

卫星通信也是RF与微波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它通过卫星中继站实现地面与地面、地面与空间的通信。

3. RF与微波技术的研究方向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RF与微波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是射频集成电路(RFIC)的设计与制造。

RFIC是指将射频电路与数字电路集成在一起的芯片,它可以实现无线通信设备的小型化、低功耗化和高性能化。

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天线技术的研究与优化。

天线是RF与微波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致力于设计更小、更高效、更宽频带的天线,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此外,RF与微波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例如,微波医学成像技术可以用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测,射频热疗技术可以用于肿瘤的治疗。

综上所述,RF与微波技术在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

它们是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的基础。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射频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天线技术的研究与优化以及RF与微波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等。

微波波段划分 及应用

微波波段划分  及应用

微波波段划分及应用微波波段划分是指根据频率将微波波段划分为不同的频段,常见的微波波段划分有以下几类:超高频(UHF)波段、SHF(Super High Frequency)波段、EHF (Extremely High Frequency)波段等。

下面将对各个频段进行详细介绍以及其应用领域。

首先是超高频(UHF)波段,其频率范围为300 MHz到3 GHz。

UHF波段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传输能力,常常用于无线电通信,包括广播、电视、对讲机等。

此外,UHF波段还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气象观测、无线局域网(WiFi)以及卫星通信等领域。

其次是SHF(Super High Frequency)波段,其频率范围为3 GHz到30 GHz。

SHF波段具有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

在移动通信中,SHF波段被用于4G和5G网络,以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优质的通话体验。

此外,SHF波段还被应用于雷达、卫星通信、无线电天文学等方面。

最后是EHF(Extremely High Frequency)波段,其频率范围为30 GHz到300 GHz。

EHF波段具有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传输速率,是实现高速无线通信的理想频段。

EHF波段被广泛应用于微波通信、毫米波通信以及军事领域的高频雷达、红外探测等。

此外,EHF波段还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如医学图像的传输和无线医疗设备的通信。

除了以上几类常见的微波波段划分,还存在其他频段的微波波段,如VHF(Very High Frequency)波段、L(Long Wave)波段和甚高频(SHF)波段等。

这些频段在无线通信、航空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中都有特定的应用。

总的来说,微波波段的划分是根据频率范围来划分的,不同的频段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具有不同的特点。

微波波段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无线电天文学、军事领域、医学领域等多个领域,为各种无线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微波高频基板

微波高频基板

微波高频基板微波高频基板是一种用于射频(Radio Frequency,RF)和微波(Microwave)应用的特殊基板材料。

它在无线通信、雷达、卫星通信、微波炉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微波高频基板通常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较低的损耗、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好的高频性能,适用于高频信号传输和处理。

微波高频基板的材料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常见的微波高频基板材料包括FR4、PTFE(聚四氟乙烯)、RO4003C、RO4350B、Rogers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损耗因子、热性能等特点,可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在设计微波高频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介电常数(Dielectric Constant):介电常数决定了信号在基板中传播的速度,影响着波长和特性阻抗的计算。

低介电常数的基板有利于减小传输线的尺寸,提高高频性能。

2. 损耗因子(Loss Tangent):损耗因子反映了基板材料的损耗特性,即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低损耗因子的基板能够降低信号衰减,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3. 热稳定性(Thermal Stability):在高功率应用或高温环境下,基板的热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具有良好热性能的基板材料能够确保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高频性能(High Frequency Performance):微波高频基板需要具备优异的高频特性,包括低传输损耗、高频率响应、良好的信号完整性等,以保证高频信号的准确传输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微波高频基板的电路需要考虑到信号的传输线、匹配网络、滤波器、功率放大器等元件的布局与连接。

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能够有效减小信号的衰减、串扰和波导效应,提高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微波高频基板在现代无线通信和微波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选择合适的基板材料、合理的设计和布局,能够有效提高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有更多疑问,欢迎继续咨询。

微波GRRU工程应用指南(0903微波部分)

微波GRRU工程应用指南(0903微波部分)

3、设 备 介 绍 、
工作原理
3、设 备 介 绍 、
频率配置
YS--最近的收、发波道频率间隔。 YS--最近的收、发波道频率间隔。 --最近的收 XS--在同一极化面上和同一传输方向上, --在同一极化面上和同一传输方向上 XS--在同一极化面上和同一传输方向上,相邻射频波道中心 频。 SS--相同序号的收发射频波道之间的频率间隔。 --相同序号的收发射频波道之间的频率间隔 SS--相同序号的收发射频波道之间的频率间隔。 ZS--最外边的那一个射频波道中心频率与频带边频率间隔。 --最外边的那一个射频波道中心频率与频带边频率间隔 ZS--最外边的那一个射频波道中心频率与频带边频率间隔。
目 录
1. 安全事项 2. 勘测 3. 设备介绍 4. 安装 5. 连接 6. 系统调试 7. 系统操作 8. 故障处理
1、安 全 事 项 、
设备上电时,严禁安装或拆卸中频电缆。 设备上电时,严禁安装或拆卸中频电缆。 设备采用直流-48V/+24V供电时,正、负极一定不能接错。 供电时, 设备采用直流 供电时 负极一定不能接错。 微波设备必须安装在有效的防雷区域内, 微波设备必须安装在有效的防雷区域内,并且有良好的 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 严禁插拔光纤模块时光纤头对准人眼。 严禁插拔光纤模块时光纤头对准人眼。 在搬运和安装时,注意安全,防止机械伤害。 在搬运和安装时,注意安全,防止机械伤害。
-2.1dB/30m
ANT6-8F/32.9dBm
3、设 备 介 绍 、
天线配置
微波GRRU所用的 所用的ODU和天线与其它微波系统所用的一 微波 所用的 和天线与其它微波系统所用的一 样,可以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配置不同口径的天线,一般 可以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配置不同口径的天线, 配置(广东地区15GHz设备)如下: 配置(广东地区 设备)如下: 设备 传输距离小于1km,可配置Φ0.3m天线,也可配置隐蔽 ,可配置 天线, 传输距离小于 天线 接入天线,以便和环境协调。 接入天线,以便和环境协调。 传输距离小于4Km,配置Φ0.3m天线。 ,配置 天线。 传输距离小于 天线 传输距离在4~8km,配置Φ0.6m天线。 ,配置 天线。 传输距离在 天线 传输距离在8~12km,配置Φ1.2m天线 , 传输距离在 天线

微波介质材料

微波介质材料

微波介质材料微波介质材料是一种在微波频段内具有特定电磁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医疗、无线电频谱分析等领域。

微波介质材料的性能对于微波器件的性能和整体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微波介质材料的基本特性、常见材料及其应用领域。

首先,微波介质材料的基本特性包括介电常数、磁导率、损耗 tangent 和介质常数等。

介电常数是描述材料对电场响应的参数,而磁导率则是描述材料对磁场响应的参数。

损耗 tangent 是描述材料对微波信号能量损耗的参数,介质常数则是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的组合参数。

这些基本特性决定了微波介质材料在微波器件中的电磁性能。

其次,常见的微波介质材料包括氧化铝陶瓷、氧化镁陶瓷、聚四氟乙烯(PTFE)等。

氧化铝陶瓷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损耗 tangent,适用于微波滤波器、耦合器等器件。

氧化镁陶瓷具有优异的磁性能,适用于微波隔离器、微波吸收器等器件。

聚四氟乙烯具有低介电常数和低损耗 tangent,适用于微波天线、微带线等应用。

除了这些材料,还有许多其他的微波介质材料,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波介质材料在通信、雷达、医疗、无线电频谱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通信领域,微波介质材料被应用于天线、滤波器、耦合器等器件中,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

在雷达领域,微波介质材料被应用于天线、隔离器、吸收器等器件中,以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

在医疗领域,微波介质材料被应用于医疗设备中,如磁共振成像设备、微波治疗设备等。

在无线电频谱分析领域,微波介质材料被应用于频谱分析仪、天线分析仪等设备中,以提高频谱分析的精度和灵敏度。

总的来说,微波介质材料是微波器件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性能。

随着无线通信、雷达技术、医疗设备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微波介质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对微波介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将会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华为的“无线点系统”(Lampsi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华为的“无线点系统”(Lampsi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华为的“无线点系统”(Lampsi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华为Lampsite pRRU】基本概念华为LampSite提供综合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解决不同场景下的室内网络覆盖和容量问题,提供高性能增益和更好的移动宽带用户体验。

相对于传统DAS(分布式天线系统),华为LampSite具有可演进、可升级、易部署等优势,同时支持多频多模、载波聚合、多入多出等技术。

【Lampsi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与其他系统的比较】系统架构及主要指标【华为Lampsite系统架构】(1)微RRU - pRRU–支持三模拼装,模块插拔支持G/U/L–内置天线,频段与制式灵活转换–每模块功率:2x100mw–分集接收2T2R– 3Kg(2)RHub– CPRI接口压缩汇聚单元– 1U高,小于8公斤– E2E可管理,元器件少,维护方便– 8网口PoE供电,集中备电(3)数字单元 - BBU–与现网BBU完全一致// 爱立信的RDS系统的IRU与RD之间传输的是中频信号。

// 华为RHub和pRRU间传输的是基带信号。

优缺点(个人看法)1、优点:(1)小型化便于快速部署结构简单,物业准入相对容易;同时,以太网供电传输一体了降低部署难度。

(2)支持多制式扩展,扩容更加容易在原有BBU上扩容,扩容简便;一个pRRU承载多个制式;LTE MIMO天然支持,大容量一步到位。

(3)统一监控实现100%网络融合统一网管,简化运维,其独立解调降低底噪,进一步提升网络容量和性能,提升了网络性能。

2、缺点:(1)高成本这些有源接入点的成本远高于那些室内分布的“蘑菇头”,较爱立信点系统比较简单的末梢系统,pRRU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处理基带信号),成本更高。

(2)设备尺寸较大一个pRRU承载多个制式直接导致其设备尺寸和重量较大,安装位置都到限制。

(3)RHub功能过于简单rHub主要完成CPRI信号由光到电的转换过程,不做信号的深度处理。

Pr,Re,Nu计算

Pr,Re,Nu计算

普朗特数是流体力学中表征流体流动中动量交换与热交换相对重要性的一个无量纲参数,表明温度边界层和流动边界层的关系,反映流体物理性质对对流传热过程的影响。

在考虑传热的粘性流动问题中,流动控制方程(如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中包含着有关传输动量、能量的输运系数,即动力粘性系数μ、热导率k和表征热力学性质的参量定压比热Cp。

通常将它们组合成无量纲的普朗特数来表示,简记为Pr。

它的表达式为:式中,μ为粘度,单位pa*s;Cp为等压比热容;k为热导率;α为热扩散系数(α=λ/ρc )单位:m^2/s;v为运动粘度,单位m^2/s[1]。

其中v和α分别表示分子传递过程中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特性。

在传热分析中,热扩散率a(单位是m2/s)是热导率λ与比热容c和密度ρ的乘积之比。

a=λ/(ρ·c)其中:热导率λ(单位:W/(m·K))比热容c(单位:J/(Kg·K))密度ρ(单位:Kg/m3)。

热扩散率又叫导温系数,它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由于在其定义式中,分母是比热容和密度的乘积,相当于物体的蓄热能力,而分子为热导率,故两者之比反映了物质热量扩散的能力。

在a高的物质中热能扩散的很快,而a低的物质中热能则扩散的较慢。

这个综合物性参数对稳态导热没有影响,但是在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对于普通的岩石来说, ~ 10*10-6 m2/s。

在300K,空气的热扩散率是0.000024 m2/s。

对于空气的热扩散率与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

热扩散率的测量采用非稳态法,常用激光脉冲法。

仪器的测量原理是:在一个四周绝热的薄圆片试样的正面,辐照一束垂直于试样正面的均匀的激光脉冲,试样被单面加热,测出在一维热流条件下试样背面的温升曲线,计算求得热扩散率值。

[雷诺数Re=ρvd/η. v、ρ、η,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粘度,d为管道当量径.Re<2300为层流状态,Re=2300~4000为过渡状态,Re>4000为湍流状态,Re>10000为完全湍流状态(实践中Re>3000即可判断为湍流)把水力半径相等的圆管直径定义为非圆管的当量直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波GRRU数字射频拉远系统
微波事业部 2009-02-16
系统架构 系统指标 系统应用 外场测试
GRRU数字微波调试解调器简介
• 特点
– – – – – – 传输容量大(160Mbps) 传输时延低 支持不同工作频率的ODU 支持4载波带分集/8载波不带分集 拉远覆盖距离15km 系统组网灵活
GRRU 覆盖端1
IDU IDU
U2 U3
光口1 光口2 口板
GRRU 中继端
光纤
光口1 光口2
U5 GRRU 覆盖端2
BTS
U1
微波传输链路
微波GSM数字射频拉远系统 (系统配置:星型连接)
天线 ODU 系统参考时钟 CLK
耦 合 信 号
U4 天线 ODU 光纤
光口1 光口2
光纤
光口1 光口1 光口 2 口板 光口2 光口3 光口4
• IDU接收GRRU覆盖端传输过来的I/Q和监控数据净荷 • 对I/Q数据进行压缩,监控数据重组 • 组成微波帧并通过远端ODU发送
– 远端
• ODU接收微波信号传送IDU并解微波帧 • 对I/Q数据进行解压缩,监控数据重组 • 重组CPRI帧并传送给中继端GRRU
10
IDU类型
• 根据IDU在系统中的连接位置分为
• 与我司已有的GRRU-1022型GSM数字射频拉远 设备组成微波GRRU数字射频拉远系统
3
微波GRRU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用途
• 采用无线传输手段来完成信号覆盖 • 双向中继无线信号延伸无线覆盖区,在不增加 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覆盖 • 广泛用于在不易铺设光缆或者光缆资源有限的 地区,对盲区和弱区进行覆盖,提高通信质量, 解决掉话等问题。
DAU
IDU
-0.1dB/2m DRU 39dBm
34.4dBm
-1.4dB/20m
ANT1-8F/33dBm
2.1公里
MTU1-9F
远端1
-1.4dB/20m
ANT2-8F/33dBm
15G信号
-2.1dB/30m
-0.2dB/3m -0.2dB/3m
-0.7dB/6m
ANT3-8F/32.9dBm
DRU DRU IDU IDU
微蜂窝功放 微波室内单元
合路器
二功分器
1/2″馈线
负载
系统原理图
23
并联功能-从DAU并联
DAU-21F -38.0dBm IDU -2.0dB/25m -7.0dB/35m -45dBm
基站 天线
AT3-21F/6dB AT2-21F/6dB AT1-21F/6dB 1dBm CB1-21F -2.3dBm T2-21F/30dB T1-21F/30dB TX/RX 43dBm RBS2202 RX 900MHz信号
1
3
4
5
序号 1 2 3 4 5
端口说明 220V AC电源输入端口 中频端口IF 网管接口NMS 指示灯面板 GRRU业务尾纤接口
序号 2 3 运行指示灯
端口说明
IDU设备告警灯
4
5 6
ODU设备告警灯
光口1同步指示灯 光口2同步指示灯
17
正常工作条件
• 电源
– ML-3301室内:DC 20V ~ DC 60V – ML-3302室外:AC 160V ~ AC 280V
基站 天线
AT3-21F/6dB AT2-21F/6dB AT1-21F/6dB 1dBm CB1-21F -2.3dBm T2-21F/30dB T1-21F/30dB TX/RX 43dBm RBS2202 RX 900MHz信号
DAU
IDU
-0.1dB/2m DRU 39dBm
34.4dBm
-1.4dB/20m
基站天线
光纤
DRU (A)
A 镇
B 镇
DAU
BTS
光纤
DRU (B)
光纤
DRU (C)
C 镇
基站设备
5
DAU外观
DRU外观
6
微波GRRU数字射频拉远系统结构
天线 ODU 系统参考时钟 CLK
耦 合 信 号
U4 天线 ODU 光纤
光口1 光口2
光纤
光口1 光口1 光口 2 口板 光口2 光口3 光口4
4载波带分集、8载波不带分集
163.84Mbps;包括:载波I/Q数据、RRU开销、微波开销 2个,速率1.2288GHz 光模块型号兼容: GRRU-1022S,L03或GRRU-1022S,L05 具备业务的标识信息, 提供系统侧回环 支持下行信号一分二,上行信号二合一 提供指示灯对当前的主要运行状态进行指示 提供整机工作温度检测,当温度超过规定范围时,提供告警 系统提供各种内部和外部异常情况告警指示 通过便携电脑可进行设备状态及参数查询,以及监控软件的 更新下载,支持网口和串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序号 1 2 3 4 5 6 中频端口IF
端口说明 辅助数据端口AUX(预留) 用户输入输出端口USER I/O(预 留) USB端口(预留) 接地端子 振铃开关RING(预留)
序号 9 10 11 12 13 14
端口说明 网管接口NMS 系统指示灯:运行指示灯;IDU 设备告警灯;ODU设备告警灯 GRRU业务同步指示灯 :光口1同 步指示灯;光口2同步指示灯 GRRU业务光口1 GRRU业务光口2 ODU电源开关
远端2
-1.4dB/30m
ANT5-8F/32.9dBm
注: 1、微波远端IDU1-8F和GRRU远端机DRU1-8F以及微波天线安装在天景阁19号8F天面 楼梯间外墙,微波远端IDU2-8F和GRRU远端机DRU2-8F以及微波天线安装安装在天景 阁2号8F天面外墙; 2、微波近端机和GRRU拉远系统近端机DAU安装在华凯广场基站机房内,信源从华凯广 场基站内直接耦合华凯广场1,基站位于华凯广场B座楼顶。
– 近端
• IDU接收GRRU中继端传输过来的I/Q和监控数据净荷 • 对I/Q数据进行压缩,监控数据重组 • 组成微波帧并通过近端ODU发送
– 远端
• ODU接收微波信号传给IDU并解微波帧 • 对I/Q数据进行解压缩,监控数据重组 • 重组CPRI帧并传送给覆盖端GRRU
• 上行链路方向:
– 远端
19
IDU基本功能
序号
1
功能
配套机型
功能描述
一体化16载波带分集; 中继端型号为GRRU-1022A,I2,H16P00S33A22M01DV; 覆盖端型号为GRRU-1022R,H16P49S33A22DV)
2
3 4 5 6 7 8 9 10
支持载波
微波传输净荷 光接口 业务接口部分 信号合分路 指示灯功能 温度检测功能 告警及指示等 功能 本地监控功能
宏蜂窝
华凯广场1小区/8CH
注: 1、微波远端IDU1-8F和GRRU远端机DRU1-8F以及微波天线安装在天景阁19号8F天面 楼梯间外墙 2、微波近端机和GRRU拉远系统近端机DAU安装在华凯广场基站机房内,信源从华凯广 场基站内直接耦合华凯广场1,基站位于华凯广场B座楼顶。
图例: 施主基站:华凯广场1 BSIC/CI:71/11931 TCH:22,29,46,87,94,1011,1014,26 DAU DAU 主机 耦合器 固定衰减器 板状天线 微波天线&ODU
– 近端IDU – 远端IDU
• 两者关系
– 两者在硬件上完全一样 – 通过软件设置决定设备的类型
• 两者区别
– 近端:光口1连接DAU,光口2作级连,两口不对等 – 远端:光口1和光口2对等,都可连接DRU
11
系统性能
• 系统延时(加上DAU和DRU,传播空间忽略)
– 上行 ≤ 68us – 下行 ≤ 55us
7
8
话筒插座HANDSET(预留)
本地调测端口CIT
15
16
系统总开关
DC 48V电源插座
15
ML-3302设备外观
• ML-3302室外机型
– 外形尺寸(高×宽×深)
• 136mm×300mm×430mm
– 重量
• ≤ 13kg
– 防护等级
• IP65
16
ML-3302端口
2
5 1 6
2 3 4
16
17 18 19
复位功能
状态掉电自动 保存功能 加载功能 电源部分
系统复位和监控复位,提供软件和上电复位方式
状态参数掉电自动保存功能,重启后,能够自动恢复原有设 定参数 支持数字业务板监控软件和FPGA的本地加载,支持设备软件 本地加载 具有各种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 护);能独立控制ODU开关
• 功耗
– 系统功耗(加ODU)≤ 60W(常温+25℃) – IDU本机功耗 ≤ 25W(常温+25℃)
• 环境温度
– ML-3301室内:-5℃ ~ +55℃ – ML-3302室外:-33℃ ~ +55℃
18
正常工作条件
• 大气压力
– 70kPa ~ 106kPa
• 相对湿度
– 相对湿度 ≤ 85%(30 ℃时)
20
IDU基本功能
序号
11 12 13 14 15
功能
远程监控功能 监控路由功能 ODU监控功能 与对端通信功 能 实时时钟功能
功能描述
从OMC端可以查询GRRU微波系统的工作状态,支持告警上 报OMC 支持监控路由功能,明确本机的站点位置信息 通过异步串口与ODU从机通信 通过FPGA提供的链路与对端设备通信 提供年、月、日、时、分、秒的实时时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