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练习2
小升初暑假小古文阅读训练2

小升初暑假小古文阅读训练2(一)塞翁失马近塞上①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③而入胡。
人皆吊④之,其父曰:“此何遽⑤不为福乎?”居⑥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⑦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⑧。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选自西汉·刘安《淮南子》)【注释】①塞上:长城一带。
②术:术数。
③亡:逃跑。
④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⑤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
⑥居:经过。
①富:多。
③髀(bì):大腿骨。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1)故:(2)将: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3.根据短文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填原句)(5分)4.“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连用。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二)李贺作诗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
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①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
援②笔辄就如素构③,自名曰《高轩过》④。
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⑤,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⑥程课⑦者。
及暮归,足成之。
非大醉、吊丧日率⑧如此。
过亦不甚省。
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选自《新唐书》)【注释】①皇甫湜(shí):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参与者。
②援:拿。
③素构:早就构思好的。
④《高轩过》:题目名。
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愈、皇甫湜二人来访。
过,拜访。
⑤奚(xī)奴:童仆,奴仆。
⑥牵合:牵强符合,指受到束缚。
⑦程课:固定的格式。
⑧率:大概,大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2分)(1)自是..有名(2)及暮.归,足成之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援笔辄就.如素构就:完成。
B.每旦.日出旦:一旦。
龙集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2(含答案)

龙集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2 (一)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酒。
舍人相谓④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⑤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⑥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解】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②舍人:身边的侍从人员。
③卮(zh):古代常用来盛酒的器皿。
④相谓:互相商量。
⑤引酒:拿过酒杯。
⑥固:本来。
1.请将这个故事的名字填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的意思是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朗读节奏的划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B.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C.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D.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酒且饮之(举,拿) B.夺其.卮日(他的)C.终亡.其酒(死亡) D.引酒且.饮之(将要)(二)欧阳询①观古碑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②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③裘④坐观,因⑤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解】①欧阳询: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
②索靖:西晋书法家。
③布:摊开,展开。
④裘:皮衣。
⑤因:于是。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欧阳询尝.行尝: (2)晋索靖所书.书:(3)良久而去.去: (4)数百步复反.反:2.在下列括号中填人合适的四字短语,将欧阳询观古碑的过程补充完整。
( ) ( ) ( ) 宿其旁3.本文的描写非常传神,从中能感受到。
(三)司马迁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赵括)尝.与其父(赵)奢言兵事,(赵)奢不能难,然不谓(赵括)善。
(赵)括母问(赵)奢其故,(赵)奢“兵,死地也,而(赵)括言之。
(假)使赵不将(使……担任将领)(赵)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赵)括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2(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2(一)(12分)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
值顾方集宾友酣燕③,而王游历既毕指麾④好恶傍若无人。
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⑤耳。
”便驱其左右出门。
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⑥不至,然后令送著门外,怡然不屑。
(选自《世说新语》,中华书局) 【注释】①王子敬:即王献之,官中书令(相当于丞相)。
②顾辟疆:吴郡(今属江苏)人,官郡功曹、平北参军。
③酣燕:尽情地宴会。
④指麾:指点评论。
⑤伧:粗俗、鄙陋的人。
⑥移时:长时间。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2分)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3分)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4.选文选自《世说新语》“简傲”篇。
“简傲”指简慢高傲。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王献之简慢高傲的表现,并给他提点建议,使其行为得体有礼。
(4分)(二)(12分)种梨【清】蒲松龄①有乡人货梨于市,颇甘芳,价腾贵。
有道士破巾絮衣,丐于车前。
乡人咄之,亦不去;乡人怒,加以叱骂。
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观者劝置劣者一枚令去,乡人执不肯。
②肆中佣保者,见喋聒不堪,遂出钱市一枚,付道士。
道士拜谢,谓众曰:“出家人不解吝惜。
我有佳梨,请出供客。
”或曰:“既有之,何不自食?”曰:“我特需此核作种。
”于是,掬梨啖,且尽,把核于手,解肩上镵①,坎地深数寸,纳之而覆以土。
向市人索汤沃灌,好事者于临路店索得沸瀋②,道士接浸坎上。
万目攒视,见有勾萌出,渐大;俄成树,枝叶扶苏;倏而花倏而实硕大芳馥累累满树。
道士乃即树头摘赐观者,顷刻向尽。
已,乃以镵伐树,丁丁良久,乃断。
带叶荷肩头,从容徐步而去。
③初,道士作法时,乡人亦杂立众中,引领注目,竟忘其业。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同步练习2篇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古文二则》(《四知》《私心》)同步练习【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一、基础题填空①《四知》选自于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史学家,字_______。
②《私心》,选自于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是复姓。
范晔,字_______,南朝宋时著名_______,主要作品_______。
《后汉书》以_______为体例,与_______、_______相同。
它分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为百篇。
1. 解释加粗词语。
(1)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不知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吏人奏记及便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少蕴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4分)(1)何谓无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整体感悟1. (杨震)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2

中考语文复习: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次北固山下》王湾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王维1.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行路难》李白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古诗文阅读延伸练习2(学生版)

古诗文阅读延伸练习(2)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 9题。
陈咸字子康,年十八,以父任为郎。
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父尝病,召咸教戒官道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父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父乃.不复言。
父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专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
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
复为南阳太守。
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
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
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
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
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
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①,发其奸臧,没入辜榷②财物。
官属及诸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
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
方进为丞相,奏:“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
”咸坐免..。
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
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取材于《汉书〃陈万年传(附陈咸)》有删改)【注解】①钩校:探究查对。
②辜榷:垄断、侵占。
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言事,刺讥..近臣刺讥:指责。
B.于是石显微伺..知之微伺:暗中探察。
C.然操持..掾史操持:筹划,料理。
D.与翟方进有隙,咸坐免..坐免:因……牵连被罢官。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抗直,数.言事 // 后数.年,立有罪就国B.乃.公教戒汝 // 父乃.不复言C.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 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D.然亦以.此见废 // 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理解: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您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
部编版小升初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 测试卷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语文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二)1.阅读文言文,完成习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jiàn)于郊衢(qú),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è)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根据释义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字词。
①________:自以为②________:于是就③________:没有阻止④________:于是⑤________:返回(2)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尝试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薛谭为什么辞别老师回家?因为他“________”。
②薛谭听了秦青老师送行的歌后是怎么做的?________ ,________。
③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秦青歌唱得好?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选出最合适的一项()A.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B. 一个人有了成绩不能骄傲,要谦虚。
C. 只有有才智的人才有骄傲的本钱。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顾长康画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①。
人问其故,顾日:“四体妍蚩②,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③中。
”【注】①目精:眼珠。
②研蚩:美丑。
③阿堵:此处。
(1)“本无关于妙处”正确的停顿是()A. 本/无关于妙处B. 本无/关于妙处C. 本无关于/妙处(2)写出下面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或数年不点目精________②人问其故________(3)顾长康“不点目精”的原因是________,这与成语“________”的意思相近。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翠鸟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①。
及②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子长羽毛,复益③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④得而取之矣。
【注】①避患:避免灾祸。
②及:等到。
③益:更加。
④遂:于是,就。
(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正确的两项是()A. 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鸟)B. 一人虽听之(他,指弈秋)C. 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鸿鹄)(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______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文阅读练习二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古文阅读练习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14分)眉眼口鼻争能《醉翁谈录》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
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解与诸君厮争得。
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注释】①争能:争本事。
能,才干,本事。
②神:灵性。
③尔:你。
④别:辨别。
⑤方:才。
⑥东西:指四方。
⑦宜:应该,应当。
⑧若然:如果这样。
⑨厮:宋代后常用作对人的称呼。
1.下列句子中“为”的意思与“口为鼻曰”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B.为是其智弗若与C.鼻为眼白D.孰为汝多知乎2.结合注释,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也。
(2)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3.读一读,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4分)鼻子认为自己能够居于嘴巴上面的依据是“”,眼睛认为自己有本事的依据是“”4.对于它们的争吵,你有什么想对它们说的吗?请写一写吧!(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10分)王充求学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
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注释】①会稽上虞:古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②先:祖先。
③徙:迁移。
④孤:幼年丧父。
⑤太学: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⑥扶风:古地名,在今陕西境内。
⑦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
1.“充少孤,乡里称孝”中“少”的意思是( )(2分)A.少年B.数量少C.英雄D.年轻2.“一见辄能诵忆”的意思是( )(2分)A.看一次就能背诵,回忆。
B.一见到有能力的人就跟着。
C.见面一次,感情就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醉翁亭记》第一段1.文段随作者观察对象的变化,从大到小、由远及近地介绍了醉翁亭的环境,请将作者观察、记叙的对象按顺序填在下面横线内。
环滁之山→→→→2.文中最能说明醉翁亭命名之一的一句话是:“”。
3.写出文段中的两个成语。
4.这个文段可以分为哪两个层次?①从到②从到归纳层意为①。
②。
(二)《醉翁亭记》第二、三段1.写出文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原句。
春。
夏。
秋。
冬。
2.第二段分层可分为两层,①从到②从到3.摘录原文填空。
“晦”指的是。
“明”指的是。
4.概括第二段文字最准确的是:A.游人只有在山林之中,才可以享受到那如诗如画的美景。
B.山林景物朝暮四时变化无穷,游人感受到的乐趣也无穷。
C.山林的朝暮景色美,而山林朝暮四时的变化更美。
D.醉翁亭美,亭子所在的山林景色更美。
5.这段文字从人的三方面感官写了山林四时的美景,你能说出来吗?6.第三段共写了四层意思,是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四个句子。
;;;。
7.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太守老了,不胜酒力,显得精神颓唐。
B.太守醉醺醺的样子,既因酒醉,更因与民同乐而陶醉。
C.太守被贬官到了滁州,借酒浇愁,一醉方休。
D.众宾欢饮,更触发了太守心中的失落感,是因伤感而显得十分颓唐。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滁州的老人和小孩子兴高采烈地游山,这正体现了太守励精图治,治理有方,百姓生活富足安定。
B.写太守的酒宴:酒和菜全部都取材于当地,不是铺张;宴会上无丝竹管乐,只是行令作乐,充分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难得的为政思想。
C.文中写“滁人游”、“太守醉”、“众宾欢”都是为写“太守醉”作陪衬,“醉”极即“乐”极。
D.本段重在叙事,主要是写太守娱情山水,借酒浇愁,以排解心中因政治失意而积聚的抑郁之情。
(三)《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一段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亲.贤臣,远小人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D.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理解原文内容,然后回答:①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我们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这一成语。
②“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
(据本文以外的例子)③文中的“计日而待”,于今天的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
3.判断正误:A.“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对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正确的。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仇恨的。
C.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了两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
D.“亲贤臣,远小人”使先汉兴隆,这对我们今天消除腐败现象,振兴民族大业仍有借鉴意义。
(四)《出师表》第一、二段1.文中“开张”的意思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意思是。
2.为了不堵塞“忠谏之路”,诸葛亮建议后主刘禅应当。
(用原文填空)3.从这两段文字看,诸葛亮对后主刘禅之执掌朝政有哪些告诫?(用原文回答)4.诸葛亮认为,在执法方面应该“刑(处罚)”的是的人,应该“赏(奖赏)”的是的人。
5.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机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
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平严明的治理。
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6.“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外”指;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是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文字默写出来。
(五)《出师表》第六、七段(臣本布衣…忠陛下之职分也)1.诸葛亮“出师”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件事?(用原文回答)3.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4.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六)说“揭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处。
这短处可能是弱点,也可能是缺点。
如何对待短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揭短”,一是“护短”。
究竟是揭短好还是护短好?人人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自然是揭短好。
是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运动的,不断变化的。
“短”也是这样。
有短处,应该不怕揭短。
那短处是弱点,暴露出来了,主观上自己努力,客观上再求得别人的帮助,就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甲]是缺点,受到批评,虚心接受,努力提高认识,坚决加以改正,人就会变得更加完美一些。
总而言之,在一般情况下,揭短是消灭短处、变短处为长处的前提条件。
遗憾的是,()不能正视自己的短处,有意无意护短的大有人在;明明是短处,()硬要把它说成长处的,大概也不乏其人。
影响成长进步,或酿成大的错误,()走向犯罪的道路,这“护短”常常是祸端!“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之,人皆仰之。
”这是《论语》上的一段话,意思是,过错犹如日食和月蚀一样,是瞒不住的。
改正,就能受人敬重。
这段话不仅道出了“短”是护不住的、只能正确对待过错的真谛,也能够启发我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弱点。
录此同读者共勉。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揭短”。
2、第1段中的两个引号的作用是什么?3、文章的论题是:4、第2段主要论证的是:中心句是:5、第2段[甲]处应该填入的标点是:号。
6、第2段三个“()”中依次应该填入的恰当的关联词语是()A 如果所以甚至B 因为却甚至C 由于而且因此D 如果但而且7、画线的“有意无意护短的大有人在”中的“有意无意”为什么不能去掉?(七)全球摩天大楼巡礼①摩天大楼在芝加哥诞生,在纽约成长,如今正在太平洋沿岸发展壮大,但谁也不知道它将在哪里寿终正寝。
眼下,它的身体正壮硕,充满生机,遍地开花,给所在城市带来繁荣景象,给远东地区的都市勾勒出显示财力的新轮廓。
东京、汉城、新加坡、香港、上海和吉隆坡的摩天大楼向我们预示着亚洲新世纪的到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刚刚建成的双塔楼首次在高度上超过了一直领先的美国。
②摩天大楼向世界的进军始于上世纪,地点在美国五大湖地区。
在密歇湖边曾被大火焚毁的芝加哥城,有两项重大发明引起了建筑业的变革,一是金属构架的采用;二是电梯的运用。
于是一种新型的楼房产生了,被毁于1871年的芝加哥城开始重建。
③威廉·李·巴在1885年设计完世界上第一座摩天大楼,丹尼尔·伯纳姆和约翰·鲁特又于1892年设计了信托大厦。
后者共有21层,高近100米,如若建成即被誉为“世界之最”。
可是,芝加哥人很快便为自己的鲁莽后悔不已,第二年就颁布了一条法令,禁止建造超过40米高的楼房。
到上世纪末,最高建筑的桂冠终于被纽约夺去,并一直保存到1974年。
④纽约曼哈顿由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无数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且越建越大胆。
到本世纪30年代,纽约的高楼建设进入鼎盛时期:先后有两神话般的摩天大楼问世,一座是1930年建造的319米的克莱斯勒大厦;另一座是1931年落成的381米高的帝国大厦。
后者有102层,在其后的40年里,一直在高层建筑中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只是当世界贸易中心姐妹楼于1972年落成之后,才屈居第二。
两年后,由布鲁斯·格雷厄姆和法苏尔·卡恩设计的西尔斯大厦竣工,它以443米的高度在摩天楼中一时独领风骚。
目前,吉隆坡的双塔楼成了“世界屋脊”,但中国的重庆、上海和香港正雄心勃勃地计划建造三座分别为457米、460米和468米的高楼,以摘取“世界屋脊”的桂冠。
⑤展望未来,世界上十座最高的建筑将有六座矗立在亚洲,其中四座在中国。
现在已有相当一批大型建筑的蓝图集中在中国,这些中国城市以及众星捧月般环绕在周围的新加坡、吉隆坡、雅加达、汉城、曼谷、马尼拉,共同组成21世纪的雄姿,日本则被抛在了后面。
⑥欧洲从来不是钟爱摩天楼的地方。
俄罗斯的先锋派建筑师以前未能把他们的理想变为现实,苏联在50年代建造的一座大厦一直到80年代还保持着欧洲最高建筑的纪录,这便是239米高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和231米高的华沙文化宫(苏联送给波兰的礼物)。
1990年,移居美国芝加哥城的德国人赫尔穆特·扬设计的法兰克福博览会大厦竣工。
这座257米的建筑成了欧洲第一高楼,不久前才被诺曼·福斯特设计的259米高的商业银行大厦超过,地点仍在法兰克福。
这位建筑大师还打算在伦敦建一座385米高的大楼,这个计划一旦实现,就将刷新新欧洲大陆的纪录。
此前,扬·诺维尔也曾为巴黎设计过一座426米高的塔楼,但迟迟未能建成。
⑦同这些雄伟的建筑相比,西班牙的楼宇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尽管1929年马德里电话大楼曾以欧洲第一座摩天楼风光一时,但直到如今,西班牙最高建筑只有区区157米,这便是由纽约的姐妹楼之父迈纳鲁设计的毕加索大厦。
1、第①段中“寿终正寝”的原意是:年老病死在家中。
在这里的意思是2、摩天大楼的发源地是,使摩天大楼充满生机,能够遍地开花的最基本的条件是。
3、对第④段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世界贸易中心姐妹楼落成后,帝国大厦在当时屈居第二。
B 1930年建造的319米高的克莱斯勒大厦共有102层。
C 目前,摩天大楼的“冠军”应属在香港建成的468米高的大厦。
D 443米高的西尔斯大厦是目前的“世界屋脊”。
4、目前欧洲最高的大厦是()A 苏联239米高的莫斯科大学主楼。
B 法兰克福博物馆大厦。
C 259米高的商业银行大厦。
D 在伦敦建的一座385米高的大厦。
5、世界贸易中心姐妹楼的设计者是()A 威廉·李·巴伦B 布鲁斯·格雷厄姆C 赫尔穆特·扬D 迈纳鲁6、“到本世纪30年代,纽约的高楼建设进入鼎盛时期”这句话照应前文的哪句话?7、文章综合运用了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三种不同的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