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化学习题解答-第四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单元复习题 有答案

第四章自然界的水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符号中均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一组是()A.H2、2H B.O、2O2C.2H、2O2D.H、O22.下列方法能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A.过滤B.静置C.蒸馏D.吸附3.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B.ClO2C.SO2 D.NO24.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B.K2Cr2O7属于氧化物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5.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若R的化合价不变,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A. R2 (SO4)3 B.R2Cl3C.R(NO3)3D.R(OH)3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三个二氧化硫分子:2SO3B.两个氧分子:2OC.Co元素的化合价:NaO2D.一个铝离子:Al-3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铁:FeO B.2个氢分子:2HC.镁离子:Mg+2 D.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H38.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化合物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分子9.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
例如:水(H2O)→过氧化氢(H2O2);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
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A.Ba2O B.BaO2C.Ba2O2D.BaO310.乙硫醇(化学式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体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12×2+1×6+32×100%D.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二非选择题21.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 生命之源——水4.1 我们的水资源-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列的叙述没有错误的是()A.洗菜水不可以用来拖地、冲厕、淋花,直接倒掉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C.利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飞艇是为了使用更加安全D.因为氧气易溶于水,所以水中的生物才可以生存【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节约用水、元素的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
【解答】A、洗菜水可以用来拖地、冲厕、淋花,节约用水,错误;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错误;C、氢气具有可燃性,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利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飞艇是为了使用更加安全,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
故选C。
2.【答题】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答案】BC【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现状、爱护水资源。
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淡水资源却很缺乏,所以说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解答】A、虽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短缺,所以不正确;B、由于淡水含量太少,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所以正确;C、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可作为人类的淡水补充,所以是正确的;D、雨水是混合物,里面不仅是有水,还有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C。
3.【答题】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5年的主题是:“水—20亿人在渴望它。
”提醒人们全球有20亿人严重缺水。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B.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C.涤洗衣物时边注水、边冲洗D.将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爱护水资源。
【解答】A、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可以减少由于水的蒸发而造成的水流失,做法正确;B、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的污染,做法正确;C、涤洗衣物时边注水、边冲洗,用水较多,浪费水资源,做法错误;D、将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拖地、冲厕所,一水多用,节约用水,做法正确。
2019人教新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自然界的水 单元练习 含答案

第四章自然界的水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按环保要求: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法是()A.沉淀B.过滤C.吸附D.静置2.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可以再分.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物质4.如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
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5.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耐高温,常用于制造业、航天领域。
Si3N4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46.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C 4H 4O 4).马来酸是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关于马来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马来酸属于氧化物B .马来酸由三种元素组成C .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5%的马来酸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6%7.关于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N 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2B .2Al :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C .S 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D .O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 .镁和红磷都属于单质C .矿泉水和蒸馏水都属于纯净物D .氧气、氮气、氢气、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9.在①N 2O 5;②x ;③N 2O 3;④N 2;⑤NH 3五种物质中,它们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则X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 .NO 2B .NaNO 2C .NH 4ClD .N 2O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可组成的化合物是( )A .Al 2(SO 4)3B .Al (NO 3)3C .Fe (NO 3)3D .Al 2O 31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12.卟啉铁(C 34H 32ClFeN 4O 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章 自然界的水 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2019-2019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单元练习题1.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C. 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D. 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2.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 )A. 过滤B. 蒸馏C. 吸附D. 静置沉淀3.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黄河B.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C.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D. 用工业废水浇地4.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B.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C. 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D.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5.2019年3月20日联合国发布报告: 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
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B. 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C. 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D.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6.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试管甲中气体是氢气B. 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C.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D.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7.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B. 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C. 澄清的泉水是纯净物D. 过量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8.如图是简易净水器,其中同时具有过滤与吸附作用的是( )A. 纱布B. 石英砂C. 小卵石D. 活性炭9.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 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C. 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 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10.有关水的净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 加入液氯的作用是漂白B. 加入明矾是杀菌C. 通过活性炭除去可溶性杂质D. 通过沙滤装置除去不溶性杂质11.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活中采取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B.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 水分子体积增大C. 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D.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12.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水的天然循环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3.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 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必考知识点归纳

(每日一练)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的水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在和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该混合物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 .B .C .D .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由于S 和“HP”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均等于32,所以可以从质量角度将S 替代“HP”,都变成“”,可知其中S 与O 原子的个数比始终是,与4O 的质量比为,由此特殊的定量关系,可将“”的质量分数换算为含O 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即“”的质量分数=,则K 的质量分数为。
2、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 24K SO 24K HPO (100-X)%(100-1.5X)%(100-3X)%24K SO 1:44SO 96:644SO 4SO 96X%=1.5X%64⨯()1-1.5X%=100-1.5X%%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故A正确;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故B错误;C、不能用手拿加热的蒸发皿,应该使用坩埚钳夹取,故C错误;D、倾倒液体时试管应倾斜且瓶塞倒放,故D错误。
故选A。
3、维生素 B2(C17H20O6N4)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下列有关维生素 B2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四种元素组成B.含有 47 个原子C.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D.O、N 质量比为 12:7答案:B解析:A、C17H20O6N4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B、维生素B2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C17H20O6N4中含有原子个数为:17+20+6+4=47个,说法错误;C、维生素B2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2×17):(1×20):(14×4):(16×6)=204:20:56:96,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D、维生素B2中氧、氮元素质量比为(16×6):(14×4)=96:56=12:7,说法正确。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自然界中的水第2节 水的净化(解析版)

第四章自然界中的水第2节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水的净化流程2、掌握过滤操作的方法及所用仪器3、掌握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4、学会区分硬水和软水5、硬水软法的方法知识集结知识元软硬水知识讲解一.硬水和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2区分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3.3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蒸馏.煮沸。
例题精讲软硬水A.活性炭可将硬水软化B.蒸馏可除掉水中所有杂质C.肥皂水可区分硬水软水D.重庆地区也存在缺水问题【解析】题干解析:A、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除去色素和异味等,不能减少钙镁离子化合物的量,不能使其软化,故A错误;B、蒸馏是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故B正确;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C正确;D、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到全球水储量的l%,而且分布极不均匀,重庆地区也存在缺水问题,故D正确.例2.2016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水与就业”,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B.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C.地球表面的淡水资源非常丰富D.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除去所有杂质【解析】题干解析: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为软水,泡沫少的为硬水,故B正确;C、地球表面的70.8%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C错误;D、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可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但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故D错误.例3.下列方法不能用于鉴别蒸馏水和硬水的是()A.加热蒸发B.加肥皂水C.测导电性D.观察颜色【答案】D【解析】题干解析:A.加热蒸发,无变化的是蒸馏水,有白色固体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加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蒸馏水不导电,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和硬水都无色,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水的净化知识讲解二.水的净化(1)步骤: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吸附---消毒(2)过滤:过滤可以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四章自然界的水经典习题(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氦气用作保护气B.氢气用作燃料C.氧气用于气割、气焊D.活性炭用于净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化合价一定相等B.钠原子和钙离子是两种不同的微粒,他们的化学性质不同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不能形成原子D.镁原子和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所以它们构成的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a玻璃管中的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C.a、b两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玻璃管尖嘴口,开启活塞,气体燃烧4.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B.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5.等质量的碳酸钠(化学式Na2CO3)和碳酸氢钠(化学式NaHCO3)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A.1∶1B.42∶53C.55∶42D.85∶106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B.一定质量的蜡烛燃烧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过滤C.读取液体体积D.添加液体8.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C.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1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钙离子:Ca 2B.2个氢原子:H2C.两个铁离子:2Fe2+D.3个氯分子:3Cl2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一个铵根:NH4B.两个氢分子:2HC.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D.一个钙离子:Ca+2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B.催化剂可以加快,也可以减缓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D.将硬水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二、填空题12.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生命。
《水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

《水环境化学》重点习题及参考答案1.请推导出封闭和开放体系碳酸平衡中[H2CO3*]、[HCO3-]和[CO32-]的表达式,并讨论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
解:(1)封闭体系(溶解性CO2与大气没有交换)中存在下列平衡CO2 + H2O H2CO3* pK0=1.46H2CO3* HCO3- + H+pK1=6.35HCO3-CO32- + H+pK2=10.33其中K1=[HCO3-][H+] / [H2CO3*] ,K2=[CO32-][H+] / [HCO3-]用α0、α1和α2分别表示三种碳酸化合态在总量中所占比例,得下面表达式α0= [H2CO3*]/{[H2CO3*] + [HCO3-] + [CO32-]}α1= [HCO3-]/{[H2CO3*] + [HCO3-] + [CO32-]}α2= [CO32- ]/{[H2CO3*] + [HCO3-] + [CO32-]}把K1、K2的表达式代入以上三式,得α0= (1 + K1/[H+] + K1K2/[H+]2)-1α1= (1 + [H+]/ K1 + K2/ [H+] )-1α2= (1 + [H+]2/ K1K2 + [H+]/ K2)-1设C T = [H2CO3*] + [HCO3-] + [CO32-],则有[H2CO3*] = C T(1 + K1/[H+] + K1K2/[H+]2)-1[HCO3-] = C T(1 + [H+]/ K1 + K2/ [H+] )-1[CO32- ] = C T(1 + [H+]2/ K1K2 + [H+]/ K2)-1(2)开放体系中CO2在气相和液相之间平衡,各种碳酸盐化合态的平衡浓度可表示为P CO2和pH的函数。
依亨利定律:[CO2(aq)]=K H·P CO2溶液中,碳酸化合态相应为:C T = [CO2]/ α0= K H·P CO2/ α0[HCO3-]= (α1/ α0 )K H·P CO2= (K1/[H+])K H·P CO2[CO32-]= (α2/ α0 ) K H·P CO2= (K1K2/[H+]2)K H·P CO2(3)比较封闭体系和开放体系可发现,在封闭体系中,[H 2CO 3*]、[HCO 3-]、[CO 32-]等可随pH 值变化,但总的碳酸量C T 始终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需要对公式进行修正才可用)
另外针对教材上给出的亨利常数单位不一、大家计算易混淆的情况,建议大 家从物理量单位运算的角度去记忆,确保无误。
Ksp=(0.069×10-3)2 = 4.76×10-9(接近于手册参考值 2.9×10-9)
请注意:计算 Ksp 的离子浓度单位一定是 M
P125 题 4-24 解答: H2S 的饱和溶液中,[H2S]=0.1M,pH=8.0
+ 2-23 2H +S ,K1K2=1.16×10 得体系中 根据 H2S P125 题 Fra bibliotek-24 解答:
已知 CO2 =0.32mg/L=10-5M,首先根据氧的溶解度计算氧分压可得
PO2 = 10-5/(1.28×10-8)=781Pa=7.7×10-3atm
1/ 4 根据 pE pE 0 lg( pO [H ]) 可计算 pE=20.75+lg[(7.7×10-3)1/4×10-7]=13.22 2
P125 题 4-14 解答:
CCO2 =K PCO2 =3.36×10-7×33.4=1.12×10-5(M)
由于实际中雨水 pH 值均在酸性范围内,因此[CO32-]的量可以忽略不计,只 需再计算[HCO3-]:
+ + HCO3 +H ,可知[H ]=[HCO3 ] 根据 H2CO3
[CO2(aq)]= [H2CO3]=10-7×2.00×10-3/10-6.35=4.48×10-4M [CO32-]= 2.00×10-3×10-10.33/10-7= 9.35×10-7M
P125 题 4-24 解答:
饱和溶液中 CaCO3(分子量为 100)浓度为 6.9mg/L= 0.069 mM, 其中两种离子浓度 分别为 0.069 mM,则有
∴碳酸盐总量 CT ≈1.0×10-4+2.24×10-4=3.24×10-4M,
碳酸盐对碱度的贡献为[HCO3-]+2[CO32-]+106.7-14-10-6.7≈2.24×10-4(M) pH 调节为 8.3 时,水样中碳酸盐基本全部以[HCO3-]形式存在,此时系统中 碳酸盐对碱度的贡献为 [HCO3-]+10-8.3-108.3-14=3.24×10-4-1.99×10-6=3.22×10-4(M) 因此需要加入的 NaOH 为(3.22-2.24)×10-4=0.98×10-4(M), 或者加入 Ca(OH)2 量为 0.49×10-4M 请思考: ①精确计算与简略计算差距为 0.02×10-4(M)(约为 2%), 如果水样 pH 初始值接近于 7.9,这个差距将如何变化?请自己尝试计算。 ②本题中水体 碱度除了碳酸盐的贡献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来源?
第四章习题解答
(说明: 下文中浓度单位 M 均表示 mol/L)
P125 题 4-12 解答: (解题思路课上已讲过,此处不重复。近似计算的解法课堂上已讲过,这里就只 给出精确算法求解过程) 已知水样 pH、[CO2]和碱度,则根据一、二级离解反应平衡式分别有 [HCO3-]=1.0×10-4×10-6.35/10-6.7=2.24×10-4(M) 不及其 1/104) [CO32-]=2.24×10-4×10-10.33/10-6.7=2.34×10-8(M) (相比于[HCO3-],
[S2-]=1.16×10-23/(10-8)2=1.16×10-7M,
∴[Cd2+]=Ksp/[S2-]=7.9×10-27/(1.16×10-7)= 6.71×10-20M
= 6.71×10-20×65×103 mg/L =4.3×10-15mg/L
远远低于水质 I 类标准的 Cd 浓度限定值。
∴ [HCO3-] = [H+]=(1.12×10-5×10-6.35)1/2=2.24×10-6(M)
每升雨水中溶解 CO2 的量为 1.12×10-5+2.24×10-6 = 1.34×10-5 mol。
P125 题 4-15 解答: 根据克-克方程 lg
C2 H 1 1 ( ) 计算: C1 2.303 R T1 T2
∴C1=9.75mg/L
lg
8.24 1 1 12 1000 ( ) 2.303 8.314 288 298 C1
本题请注意:气体溶于水是放热反应过程,计算过程中 H 取负值。
P125 题 4-22 解答:
已知水样的总碱度和 pH7.0 由碱度=[HCO3-]+2[CO32-]+[OH-]-[H+]及 pH7.0 略去[CO32-]对碱度的贡献,可 得[HCO3-]=2.00×10-3M 根据一、二级离解反应方程式分别计算:
E=13.22×0.0591=0.781V
该类题请注意两点: ①计算公式要用准确; ②查表要注意合适选择参数 (如:
P115 表 4-15 的参数中若选用 pE0(pH=7.0) ,则 pE0 已经包含了 pH 的影响,是
1/ 4 给定条件的 pE0,则不能直接套用最基本的公式 pE pE 0 lg( pO [H ]) 进行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