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2.2《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

2.2?声音的特性?概念填空1、乐音是物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乐音的三要素:、、;3、音调:声音的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频率越,音调越高。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表示物体振动的,单位是赫兹。

〕4、响度:声音的叫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和距发声间隔的有关。

物体振幅越,响度;听者距发声者越 ,响度越弱;5、音色:指声音的品质。

〔人们根据可以区分乐器或区分人。

〕6、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根据不同人的来断定;高声大叫——指;高音歌唱家——指。

7、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 Hz~ Hz,高于20210Hz叫波;低于20Hz叫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一、选择题1、人能分辨出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节奏不同2、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3、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翻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区分声音的主要根据是〔〕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4.“妈妈,妈妈,外婆来了……〞小花接听喊道。

小花主要是根据什么来断定是外婆打来的〔〕A.声音的音色 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响度D.声音悦耳动听5.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器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答复下列问题才能让教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7、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8、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展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假如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那么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二填空题9.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2)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2)

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中,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

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答案:A知识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故选A。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2、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负重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A.变高B.变低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B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解析:解答:带蜜飞时翅膀振动得比不带蜜时振动的更慢,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故选B。

分析:蜜蜂的翅膀在煽动时振动快慢不同,音调就会不同,翅膀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3、合唱时“低音声部”和“高音声部”中的“低”和“高”是指A.音色B.响度C.音调D.振幅答案:C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解析:解答: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高度,即音调;故选C。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4、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C知识点:音色解析:解答: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故选C。

分析: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5、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答案:B知识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解析:解答:当往水壶里面倒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形成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其发出的声音即不同;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音调逐渐升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热水壶中的说水是否满了;故选B。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D.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响度要小一些2. 上课时,老师们利用“小蜜蜂”扩音器可以使声音的()A. 音调变高B. 音调变低C. 响度变大D. 音色变好3. 演员们演奏吉他时,一只手按弦的同时,另一只手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振幅D. 音色4. 我国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是由大小不同的钟组成的,钟的大小决定了声音的()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传播速度5.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速度6. 新年晚会上,王晓丽给大家表演了独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晓丽发出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B. 观众通过声音的响度来分辨王晓丽的声音C. 王晓丽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中的D. 王晓丽在舞台上“引吭高歌”是指她的声音音调高7. 音叉是常见的乐器,也是物理课上经常使用的道具。

已知甲音叉每分钟振动12000次,乙音叉每秒钟振动600次,则甲的()A. 音调高B. 音调低C. 响度大D. 响度小8.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能通过说话声音区分教室外面是哪位老师,这是通过声音的音调这一特征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响度小C. 物体振动的越快,其发声的响度越大D. 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9. 在探究影响物体发声音调高低的因素时,采用的物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是()A. 控制变量法B. 类比法C. 转换法D. 模型法10. 在一些综艺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动物叫声时,主要是模仿动物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频率D. 音色11. 如图所示,当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敲时音调高,图丙是重敲时的声波图B. 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C. 两次敲击音调、音色都相同,图丙是轻敲时的声波图D. 乙的音量比丙的音量大,乙的音调比丙的音调高12. 收音机、电视机上的“音量”旋钮是用来控制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13. 笛子是一种常见的乐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 笛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D. 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14. 老师敲击了一下音叉,同学们发现,音叉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发出声音,但响度逐渐变小,原因是()A. 有回声B. 音叉还在振动,振幅变小C. 音叉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 音叉还在振动,振幅不变15. 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低声细语是指音调低B. 响度与振动频率有关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 超声波的响度很大16. 下列成语中,描述声音响度的一组是()①轻声细语②脆如银铃③震耳欲聋④隔墙有耳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③17.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声纹智能门锁广受消费者喜爱,即方便快捷,又安全可靠,声纹所辨别声音主要依据的是()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频率18. 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原因是()A. 蝴蝶翅膀振动的响度太小B. 蚊子翅膀振动的响度太小C. 蝴蝶翅膀振动的音调太低D. 蚊子翅膀振动的音调太低19.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B. 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C. 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 声音的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会改变20. 王老师在网上购买了一款磁悬浮蓝牙音箱,它由一个球形音箱和一个磁悬浮底座组成。

2.2 声音的特性(备作业)(解析版)

2.2  声音的特性(备作业)(解析版)

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填空题1.(2020•亳州模拟)“各位居民,大家好。

下面播送《县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请大家务必配合社区的防疫人员做好以下三项工作…”音响里传来阵阵防疫宣传的声音,而这些音响,是昔日广场舞大妈的宝贝,如今成了防疫宣传的主力,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大。

【答案】响度【解析】利用音响宣传防疫知识,主要是因为音响的振幅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2.(2020•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

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

声音通过传入人耳。

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越大。

【答案】振动;空气;响度【解析】(1)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2)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振动产生声音,鼓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3)敲击鼓面,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2020•娄底)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时是因为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答案】振动;音调【解析】演员在演奏小提琴时,琴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4.(2020•金昌)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答案】音色【解析】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5.(2020•郑州模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丰富的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的音乐文物。

在实践活动中,晓晋来到河南博物院,他走到编钟演奏处,如图所示,看到乐手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这是为了让观众欣赏到不同的声音,乐手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调;响度【解析】(1)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发出的频率不同,因此发出的音调不同;越重(质量越大)的编钟,音调越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选择题专项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选择题专项练习(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我们在电话中也能分辨出谁在说话,这是根据声音的BA.响度B.音色C.音量D.音调2.2018年12月11日,为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百色市森林广场上锣鼓喧天,群众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下列有关声知识说法正确的是CA.锣声鼓声都是由锣鼓振动发声的B.锣声鼓声是通过响度分辨出来的C.锣鼓声响彻云霄是因为它们的音调高D.在空气中锣声的传播速度比鼓声的传播速度快3.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

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CA.音调高 B.频率高C.音量大 D.音色差4.右图是探究声音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C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凋就越高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5.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

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C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三者都有6.(10遵义)CCTV肯年歌手大奖赛中有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

”歌手能判断出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乐曲是依据声音的C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7.2018年12月6日,在南靖麒麟山公园举行第二届土楼文化节故里专场音乐会,场外附近的听众通过声音的哪个特性来辨别是著名歌手谭晶正在演唱C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8.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下正确的是A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B.在月球上也能听到该哨声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声的响度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的音调会更高9.看电视时,说“电视声音太大了”是指声音的BA .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好 D.频率大10.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得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夯基达标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探究()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D.响度与频率的关系2.海洋中的鲸鱼在恐惧的时候会发出巨大的尖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巨大的声音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B.巨大的声音主要反映了音调这一声音特性C.尖叫声主要反映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D.尖叫声主要反映了音色这一声音特性3.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听清楚。

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4.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

这表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5.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

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Hz,人们(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6.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

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7.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

这声音是由树干的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

二、培优促能1.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隔墙有耳、②掩耳盗铃、③低声细语、④悦耳动听、⑤震耳欲聋。

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A.①②B.②⑤C.③④D.③⑤2.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3.琴师在使用前会对二胡进行调音,以下对调音时采用的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B.旋转弦轴,使弦拉得紧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调C.将琴枕上移一些,是为了改变音色D.换一根更细一些的琴弦,是为了改变响度4.一天,王皓放学回家,刚进家门时听到电视里传来:“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他一听便知是哪个歌手在歌唱,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针对练习(包含答案) - 副本 (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针对练习(包含答案) - 副本 (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针对练习(含答案)1.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B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2.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B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3.音乐课上,当老师定调偏高时,高音区就有很多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同学BA.音量偏小B.音调偏低C.响度不足D.音色不同4.如图所示的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关于编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它发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它发出的声音是由它的振动产生的C.它发声的音色与其它乐器的音色是一样的D.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相同的音调5.图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玲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音调逐渐升高。

关于这期间小玲声音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BA.声带振动一次的时间逐渐增加B.声带每秒振动的次数逐渐增加C.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D.声波的振动幅度逐渐增大6.下列三幅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

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C音叉钢琴长笛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都不相同7.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C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8.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

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D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9.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C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10.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C11.学生做课间操时,体育老师利用扩音器喊口令是为了BA.提高音调B.增大响度C.改变音色D.增大声速12.二胡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BA.振幅B.音调C.响度D.音色13.学校在进行紧急疏散演练时,会拉响警报。

苏版物理初二上册同步练习: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解析版)

苏版物理初二上册同步练习: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解析版)

苏版物理初二上册同步练习: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解析版)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2021•北京)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2、(2021•无锡)物理老师上课声音嘹亮,大伙儿听得专门清晰,那个地点的“嘹亮”是指声音的()A、响度大B、音量高C、音色优美D、传播速度快3、(2021•怀化)“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依照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4、(2021•兰州)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定的依据确实是音调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5、(2021•镇江)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是()A、传播速度B、音调C、音色D、响度6、(2021•成都)如图所示,小秦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他听到的声音不同.这说明()A、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7、广播体操时,体育老师利用扩音器喊口令是为了()A、提高音调B、增大响度C、改变音色D、增大声速8、(2021•东营)在旅行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9、将四个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设置一样的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B、丙音叉的音调比甲小C、丁音叉的响度与甲相同D、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可能显现图乙波形10、下列做法用来改变声音的音调的是()A、老师上课时使用扩音器讲课B、摩托车内安装有消声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来敲同一面鼓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啤酒瓶11、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确实是利用这一特点提早感知,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等服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慢C、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D、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2、(2021•乌鲁木齐)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次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D、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共7题;共13分)13、超声波的频率大于________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________H z.14、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这要紧是由声源的振动________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不一样,要紧是由声源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15、如图,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6、小东的邻居有一位黄爷爷,他多才多艺,心灵手巧,经常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做一些能发出动听、精妙声音的乐器.小东就看见黄爷爷用如图那个饮料瓶做成乐器,吹奏出不同的音调.他发觉饮料瓶上有两排大小不一、高低位置不同的孔,上部的细管是吹气管.小东在物理课上学习了可提出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请你也关心小东依照此自制乐器提出一个阻碍音调因素的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是:________.17、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18、2021年5月12日是全国第九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减轻社区灾难风险,提升基层减灾能力”,为普及科学避险知识,提升学生减灾能力全国各地专门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据了解,地震、海啸等自然灾难发生时都能产生具有专门大能量的________(选填“超声”或“次声”),能使建筑物垮塌,造成人员伤亡.19、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 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能够使音调升高.(选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三、综合题(共3题;共16分)20、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1)当你用嘴贴着瓶嘴吹气时,假如能分别吹出“do(1)”、“ruai(2)”“mi(3)”“fa(4)”四个音价,请按顺序写出与这四个音价相对应的瓶子的排列________.(2)当你用金属汤勺敲玻璃瓶时,你听到音调也有高有低,则发声时音调最高的是________.21、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畴和听觉频率范畴,参照表格回答:发声频率范畴(Hz)听觉频率范畴(Hz)发声频率范畴(Hz)听觉频率范畴(Hz)人 85~1100 20~20210 蝙蝠 10000~120210 1000~120210狗 452~1800 15~50000 海豚 7000~12021 150~150000猫 760~1500 60~65000(1)从上表中你能够明白什么?(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专门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受不到,这是什么缘故?22、古筝,是中国专门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差不多有2500年的历史了,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1)小红在古筝演奏中发觉,拨动不同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松紧程度有关.因此她利用弦音计(如图甲)做研究,弦音计上有四根固定在“音箱”上的琴弦,每根弦线的松紧程度都相同.她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若她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__的关系;若她要研究音调与弦线材料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__两弦线做实验;(2)小红在古筝演奏中还发觉,古筝使用一段时刻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的________偏离了标准,因此她就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如图乙所示),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_______ _来实现的.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振幅不同,因此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A.【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依照响度定义,来进行分析.2、【答案】A【考点】响度【解析】【解答】解:声音的特点有:音调、响度、音色;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声音嘹亮,那个地点“嘹亮”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指响度大,故BC 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声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听声能辨人,是因为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3、【答案】C【考点】音色【解析】【解答】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们能区分蛙声是依照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4、【答案】D【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故AC错误,D正确;“闻其声便知其人”判定的依据确实是音色,故B错误.故选D.【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因此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故选D.【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6、【答案】B【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1)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2)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时,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探究的是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B.【分析】声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7、【答案】B【考点】响度【解析】【解答】解:声音通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因此它的要紧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选B.【分析】解决此题要明白: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能够把电流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的装置,扩音器是一个能够改变声音大小的设备;声音的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8、【答案】B【考点】响度【解析】【解答】解:扩音器的作用确实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声音通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故选B.【分析】依照扩音器确实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为一个多的完整波形,而乙振动的不到一个波形,故乙音叉每秒钟振动次数比甲少,故A正确;B、甲和丙振动的频率是相同的,音调相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的振幅大于丁的振幅,故丁音叉的响度与甲不相同,故C 错误;D、音量降低,指的是减小响度,即减小振幅,甲乙不同的地点在于音调不同,故将甲音叉的音量降低不可能显现图乙波形,故D错误.故选A.【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确实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稳位置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0、【答案】D【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A不符合题意;B、摩托车内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了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故C不符合题意;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11、【答案】D【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解:A、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故A错误;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故B错误.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畴是20~2021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频率太低,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畴,因此人听不到,故C 错误;D、次声波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故选:D.【分析】(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2)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样情形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3)声波和次声波差不多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12、【答案】C【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解:AB、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畴是20~2021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210Hz叫超声波;由于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都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畴,因此人听不到,故AB错误;CD、次声波和超声波差不多上声波,声波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畴是20~2021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210Hz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差不多上人耳听不到的.(2)次声波和超声波差不多上声波既能够传递信息也能够传递能量.二、填空题13、【答案】20210;20【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解:人耳的听觉频率范畴通常在20Hz~20210Hz之间;频率高于2021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故答案为:20210;20.【分析】解决此题要明白频率高于20210Hz的声波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叫次声波.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畴是20Hz~20210Hz.14、【答案】音调;频率;响度;振幅(幅度)【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女高音与男低音中的“高”与“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声音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声音的响度不一样,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答案为:音调;频率;响度;振幅(幅度).【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依照音色能辨别发声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15、【答案】响度;音调【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解析】【解答】解: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如此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声音调不同.故答案为:响度;音调.【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16、【答案】音调的高低与孔的大小有关吗【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在饮料瓶的不同位置钻几个大小不同、高度位置不同的小孔,吹奏时用手按住小孔能够发出不同的音调.由此能够猜想:音调的高低与孔的大小有关吗?或是音调的高低与孔的位置有关吗?故答案为:音调的高低与孔的大小有关吗.【分析】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从图中能够看出,孔的位置不同,大小不同,吹奏时发出的音调不同,由此能够猜想:音调与孔的位置或大小有没有关系.17、【答案】音调【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演员在表演二胡时,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答案为:音调.【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18、【答案】次声【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解答】解:海啸、地震等自然灾难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能传递能量,具有破坏作用,能使建筑物垮塌,造成人员伤亡.故答案为:次声.【分析】人耳的听觉范畴是20Hz~2021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210Hz的声波是超声波.19、【答案】响度;绷紧鼓皮【考点】响度【解析】【解答】解:(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鼓面振动的幅度是不同的,故其所发出的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响度是不同的.(2)鼓皮绷得越紧,鼓面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答案为:响度;绷紧鼓皮.【分析】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三、综合题20、【答案】(1)乙、丙、甲、丁(2)乙【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1)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乙、丙、甲、丁,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2)瓶子里装有水,敲击瓶子时,振动物体是瓶子和水,水越多,越难振动,频率越来越小,音调越低.因此现在用金属汤勺敲玻璃瓶时,发声音调最高的是乙.故答案为:(1)乙、丙、甲、丁;(2)乙.【分析】(1)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判定音调的高低第一确定振动的物体,然后确定振动的快慢,再判定音调的高低.(2)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21、【答案】(1)答:(答案不唯独)①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②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畴小;③狗的听觉频率范畴比人大;④狗能够听到次声波(2)答: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一些动物能够听到.【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解析】【分析】从表格中比较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比较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比较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畴.比较人和狗的听觉频率范畴.哪种动物能听到次声,哪种动能能听到超声等等.人的听觉频率范畴是20Hz~20210Hz,高于2021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 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受不到,动物能感受到.22、【答案】(1)粗细;ab(2)音调;松紧程度【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析】【解答】解:(1)选择b、c两弦线做实验,材料和长度相同,故探究的是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需使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因此需选择a和b进行实验;(2)调剂琴弦的松紧,就会改变琴弦的振动快慢,因此古筝使用一段时刻后会发生“走音”现象,这是指琴弦发声的音调偏离了标准,因此她就拿出“调音器”拧动琴弦右端的弦钉来“调音”,这是通过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故答案为:(1)粗细;ab;(2)音调;松紧程度.【分析】(1)弦乐的音调跟弦的长度、材料、松紧、粗细有关,在探究琴弦和一个因素的关系时,操纵其它量不变.要探究音调高低跟粗细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要探究音调高低跟材料的关系时,保持长度和粗细相同.(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