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音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学习内容】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阅读课本p32至p37内容,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做上记号,完成自学检测。
1.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
2.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物体在1s的时间里如果振动次,频率就是100Hz。
3.人的听觉范围:一般为Hz,超声波:频率高于Hz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音。
4.乐器分为乐器、乐器、乐器,所有乐器的发声原理都一样:通过发声。
5.管乐器靠振动发声,空气柱的长短决定,长空气柱产生,短空气柱产生。
6.弦乐器通过的振动发声,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和等因素。
【合作探究】一、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按课文P32图2.2------1方案进行(注意:实验中拨动钢尺时用力的大小应大致相同)。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
(2)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钢尺伸出的长度越,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钢尺伸出的长度越,钢尺振动得就越慢,音调就。
2、频率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演示P332.2-----2实验:观察音调波形图,提高对声音的音调认识。
通过屏幕上的波形我们可以看到:高音调的声音波形更,声音的频率,低音调的声音的波形,声音的频率。
对比分析P34“小资料“: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二、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教师演示:按课本p34图2.2-----3方案进行演示:(1)问题:回忆以前学习的观察发声体微小振动用的什么方法?。
(2)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幅,听其响度;(3)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幅度越小,响度越。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2.2声音的特性 图文课件 (共31张PPT)

2.如图所示,医生使用听诊器是因为( ) C 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 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 入人耳的响度更大些
解析: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音色与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声音的响度由物体 振幅决定,还与声音的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 关.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 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传入人 耳的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选C.
3.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 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 发出的嗡嗡声( ) A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解析:.已知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 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因为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不带花蜜的 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的 音调高.故选A.
狗 60Hz
猫
150 000Hz
1.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3.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次声波 的危害
核爆炸
次声
导弹发射
火山
次声
地震
风 暴 与 海 啸
发生次声波的现象有: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 以及某些机器工作……
小组讨论 吹奏笛子时,是怎样改变音调的? 通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的声音大多数人能听 到。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11.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频
率是 300 Hz,人类 能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频率的
声音.
12.如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甲 和 乙 ;响度相同的是 甲 和 丙 (选填“甲”“乙”或
“丙”).如图2所示两种声音 音色 不同.
二、声音的强弱——响度 响度是人感觉到的声音的 强弱 ,响度跟声源的 振幅 和人距离 声源的 远近 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距离声源越近,感觉声音的响度 越 大 .声源的振幅越小,距离声源越远,感觉声音的响度越 小 .
三、声音的品质——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固有特色或品质,它是由发声体的 材料
和 结构 决
4.(2018眉山)如图所示,在A,B,C,D 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 水,则( B ) A.敲打D瓶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都能直接传入人耳
5.(2018张家界)中央电视台“开门大吉”节目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 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1.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较轻巧的东西振动起来较容易,音调较高。
较笨重的东西振动起来较难,音调较低。
问:在向水瓶中装开水时,你是如何根据声 音判断水瓶里的水是否已经装满?
120000Hz
150000Hz
2、超声波和次声波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 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音 叫做次声波 思考:为什么有时我们认为很静、没有任 何的声音,而猫却突然表现非常警觉?
提示:猫的听觉范围是:60——65000HZ
声音从空气中传入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大 小将( B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如何变化不能确定
将自己的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 后抵在前额、牙齿和下额上,能听到音叉声 音最大的是( B ) A.音叉抵在前额上B.音叉抵在牙齿上 C.音叉抵在下额上D.音叉抵在哪都一样
小结
含义 音 声音 调 的高 低 决定因素 发声体 振动的 频率 相关问题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 超声波与次声波。
响 声音的 发声体振 度 大小 动的幅度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声体本 声音的 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 音 身的材料、 体的依据 色 特色 结构
课堂练习:
1、声音的三要素分别是:_____ ;_____ ;_____ 2、蒙上眼睛,你也能分辩同学们的声音, 是因为每个同学声音_____的不同 3、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 “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______ 4、如雷贯耳说明声音的_____ : 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_____ :
课件1:2.2 声音的特性

再看看音叉的波形,声音越来越小的时候,波形有什么变化?
3.音色 不同的物体,音色不同
小结 声 音 的 三 要 素
音调:声音的高低 响度:声音的大小 音色:发声体的区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频率 振幅 材质
课堂练习
电子乐器可以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要模仿得逼真,其关键
是要求电子乐器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要模仿乐器发出的声音哪一项特征
动手试一试: 怎么改变尺子发声的音调?
在结构、形状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发声体尺寸越大, 发声的频率 越低, 音调越低.
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 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 同,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尽可能的一致?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色
答案:D
课堂练习 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一男青年歌手正在放声歌唱,另一女青
年歌手轻声为他伴唱,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
答案:女歌手的音调高,男歌手的响度大。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第二章 声现象
2 声音的特性
1.音调
音调:声音的高低 为什么声音会有高低的区别呢zxxk?
播放动画或音频文件
看看不同的声音的波形有什么区别? 音调高的声音,有12个 波
音调低的声音,有 8个波
音调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频率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定义: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字母:f 单位:赫兹 Hz
超声波、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在20Hz-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2.2 声音的特性 课件(共52张PPT)

达标练习
5.关于如图所示声波,说法正确的是( )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B.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音调不同 C.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波形不同,响度不同 D.频率不同,振幅不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A
04
课堂总结
1. 声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频率决定音调,频率高音调高。频率单位是Hz。人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叫做声音。声音、超声、次声统称为声。 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振幅决定响度。物体的振幅大,产生声音的响度大。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跟发声体的响度有关,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在河南舞阳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贾湖骨笛,可以吹奏出七声音阶,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 如图所示)。单簧管、双簧管和各种号也是常见的管乐器。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乐音和乐器 在大型乐团演出时,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上面介绍的一些乐器。
新知讲解
一、音调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 简称赫,符号为Hz。如果一个物体在1 s内振动100次,它的频率就是100 Hz。
新知讲解
一、音调 为了直观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用示波器、计算机或手机等展现出来。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想想做做 当伸出的长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拨动钢尺就能听到较为清楚的声音,注意听它的音调。继续缩短钢尺伸出的长度并拨动钢尺,观察音调的变化。分析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它振动的快慢之间的关系。
新知讲解
点拨 在研究音调时,我们用视觉、听觉等不同感官来搜集信息,也就是在观察。科学研究中,观察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要真实而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信息。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知识点一:音调 ——声音的_______叫做音调。
橡皮筋紧的振动的______音调就______橡皮筋松的振动的______音调就______尺长的振动的______音调就________尺短的振动的______音调就________1音调是友_____决定的。
2频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Hz )3________________叫超声波; ______________叫次声波。
4振动的物体越____、越____、越____,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练习:1、有一个发声体,每分钟振动12000次。
问: ⑴ 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是多少?⑵ 这种振动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否听到?2、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见讨厌的蚊子声?3、为什么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就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知识点二:声音的_______叫做响度。
1.振幅:物体振动的____。
2.实验结论:______越大,_______越大。
想想议议: 如果你要喊住你前面的同学,是他离你近的时候他容易听到的你的喊声,还是他离你远的时候?这说明什么呢?结论:人听到声音的响度除了跟发声体的_____有关以外,还跟人距____________有关。
练习:1.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却是声音的______拓展2:蚊子和老黄牛的叫声相比,哪个音调高?哪个响度大?知识点三:声音的_______讨论: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不同的乐器的声音,不同人发出的声音? 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不同发声体的______、______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含义 决定因素 相关问题音调 声音的高低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人听觉频率:20 Hz ~20000 Hz超声波与次声波。
课件7:2.2 声音的特性

盘点收获
• 二、响度:声音的大小
• 三、音色:不同发声体色音色不同
本节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频率
(1)、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2)、频率=振动次数÷时间(秒), (3)、单位为赫兹(Hz).
3.在结构、形状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发声体尺寸越大, 发声的频率越低, 音调越低.
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 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
古筝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 同,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思考:为什么我们可以听到蜜蜂飞行的声音,却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
4.超声波、次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在20Hz-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
二.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 体验:用不同的力敲桌面,体会声音响度的不同.
2.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俗语:响鼓需要重锤敲
第二章 声现象
2 声音的特性
一.音调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1,简谱中的1.2.3.4.5.6.7等表示的就是音调. 2,女高音,男中音也表示的是音调的高低.
高音C之王帕瓦罗蒂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表 演独唱
2.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注意: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与声音分散的范围 有关,越分散,响度越小.
三.音色 音色:即声音的特色.
是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等方面引起的,发出的声音音 色不同.
例: (1)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 (2)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曲子,我们却可以分辩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1.(2013 四川遂宁二中期中)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列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2.(2012 广西桂林中考改编)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
的来判断的;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
(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2012 山东烟台中考改编)为了探究声音的三要素与什么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
验,如图所示,其中探究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是;探究响度的是。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4.(2012 内江中考改编)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高脚玻璃杯内装有相同深度的水,
当用筷子轻轻敲击两个杯子时,两个杯子发出的声音具有相同的,当用筷子敲击甲杯,让其发声,发声后用手捏住杯边,此时乙杯发出声音。
5.(2013 四川遂宁二中期中)小华在家里修理桌子时,有敲击物体的声音,为了避免干扰
隔壁的小明学习,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上一块抹布;②把门窗关闭严实;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在上述的三种方案中,①是在处控制噪声;②是在中控制噪声;③是在
处减弱噪声。
6. 【新闻再播】
中山公园的乐音
当我再次步入中山公园,看到苍松翠柏在风中摇曳,心中的喜悦依旧徜徉在心间。
提起中山公园,人们的第一印象是那位革命先行者的名字,对于喜爱音乐的人而言,随后便会脱口而出“中山音乐堂”。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那英的那首《雾里看花》,伴随着松柏沙沙的摇曳声徐徐传来,啊!我不由得一惊,今天那英也来中山音乐堂了,我紧走了几步,随即又停了下来,不对,这个地方高音没有上去,不是那英唱的,这是谁模仿的?真像……
【拓展创新】
记者是根据判断是那英在唱歌的,“高音没有上去”的高音指的是;市民们在中山公园娱乐唱歌(选填“是”或“不”是)噪声,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