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对策 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对策答案

1.我国已签署的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世界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公约是()。
(10.0分)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C.《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D.《生物多样性公约》我的答案:A√答对2.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的()制度,形成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强化污染减排的“倒逼机制”。
(10.0分)A.发展循环经济B.恢复耕地C.污染物总量控制D.资源节约管理我的答案:D×答错正确答案:A3.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去解决。
(10.0分)A.源头B.过程中C.结束后D.全过程我的答案:A√答对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措施的是()。
(10.0分)A.南水北调工程B.发展低碳能源C.调整产业结构D.增加碳汇和碳捕集我的答案:A√答对1.做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是我国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对策,其中“节能减排”是指()。
(10.0分))A.节约资源、能源B.降低能耗C.减少污染物D.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我的答案:ABCD√答对2.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包括()。
(10.0分))A.每年向国务院逐级上报目标完成情况B.省级人民政府评价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C.列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重要内容D.实行问责制和“少数服从多数”制我的答案:ABC√答对1.2011-2015年,中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三湖”包括:太湖、巢湖、鄱阳湖,重点流域管理的目标是:Ⅰ-Ⅱ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2.我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23%,供应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其开发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
(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3.环境问题只是由于环境结构的变化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影响或破坏。
(10.0分)我的答案:错误√答对4.2011年我国重点湖泊的富营养化状态属于轻中度富营养化程度。
环境保护与治理测试 选择题 64题 附答案

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A. 减少污染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提高经济效益D. 节约资源答案:C2.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火山爆发B. 太阳辐射变化C. 温室气体排放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3.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风能D. 天然气答案:C4.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哪种物质过量排放?A. 氮和磷B. 硫和氯C. 铁和镁D. 钾和钙答案:A5.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A.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 推广可降解塑料C. 增加塑料生产D. 减少塑料回收答案:B6.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在于?A. 保护单一物种B. 保护生态系统C. 保护遗传多样性D. 保护物种多样性答案:B7.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碳排放?A. 频繁使用私家车B. 增加燃煤发电C.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D. 增加天然气开采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农业活动D. 海洋蒸发答案:D9.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氮气D. 氟利昂答案:C10.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水资源保护?A. 增加水坝建设B. 减少水资源利用C. 增加水污染排放D. 减少水资源管理答案:B11.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土地退化?A. 过度放牧B. 植树造林C. 过度开垦D. 过度施肥答案:B12. 下列哪项不是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A. 填埋B. 焚烧C. 回收D. 蒸发答案:D13.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噪音污染?A. 增加交通流量B. 减少隔音措施C. 使用低噪音设备D. 增加工业生产答案:C14.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法规的主要内容?A. 污染控制B. 资源管理C. 经济刺激D. 法律责任答案:C15.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光污染?A. 增加夜间照明B. 使用高效照明C. 减少夜间活动D. 增加广告灯光答案:B16. 下列哪项不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径流C. 生活污水D. 海洋蒸发答案:D17.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化学污染?A. 增加化学品使用B. 减少化学品回收C. 使用环保化学品D. 增加化学品生产答案:C18.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A. 病原体B. 入侵物种C. 化学物质D. 转基因生物答案:C19.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A. 增加农药使用B. 减少有机肥料C. 使用环保农业技术D. 增加化肥使用答案:C20.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A. 预防原则B. 污染者付费原则C. 经济效益原则D. 可持续发展原则答案:C21.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电子废物?A. 增加电子产品更新B. 减少电子产品回收C. 使用耐用电子产品D. 增加电子产品生产答案:C2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A. 减少污染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提高经济效益D. 节约资源答案:C23.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火山爆发B. 太阳辐射变化C. 温室气体排放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24.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风能D. 天然气答案:C25.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哪种物质过量排放?A. 氮和磷B. 硫和氯C. 铁和镁D. 钾和钙答案:A26.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A.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 推广可降解塑料C. 增加塑料生产D. 减少塑料回收答案:B27.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在于?A. 保护单一物种B. 保护生态系统C. 保护遗传多样性D. 保护物种多样性答案:B28.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碳排放?A. 频繁使用私家车B. 增加燃煤发电C.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D. 增加天然气开采答案:C29. 下列哪项不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农业活动D. 海洋蒸发答案:D30.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氮气D. 氟利昂答案:C31.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水资源保护?A. 增加水坝建设B. 减少水资源利用C. 增加水污染排放D. 减少水资源管理答案:B32.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土地退化?A. 过度放牧B. 植树造林C. 过度开垦D. 过度施肥答案:B33. 下列哪项不是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A. 填埋B. 焚烧C. 回收D. 蒸发答案:D34.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噪音污染?A. 增加交通流量B. 减少隔音措施C. 使用低噪音设备D. 增加工业生产答案:C35.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法规的主要内容?A. 污染控制B. 资源管理C. 经济刺激D. 法律责任答案:C36.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光污染?A. 增加夜间照明B. 使用高效照明C. 减少夜间活动D. 增加广告灯光答案:B37. 下列哪项不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径流C. 生活污水D. 海洋蒸发答案:D38.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化学污染?A. 增加化学品使用B. 减少化学品回收C. 使用环保化学品D. 增加化学品生产答案:C39.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A. 病原体B. 入侵物种C. 化学物质D. 转基因生物答案:C40.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A. 增加农药使用B. 减少有机肥料C. 使用环保农业技术D. 增加化肥使用答案:C41.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A. 预防原则B. 污染者付费原则C. 经济效益原则D. 可持续发展原则答案:C42.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电子废物?A. 增加电子产品更新B. 减少电子产品回收C. 使用耐用电子产品D. 增加电子产品生产答案:C43.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A. 减少污染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提高经济效益D. 节约资源答案:C44.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火山爆发B. 太阳辐射变化C. 温室气体排放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45. 下列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风能D. 天然气答案:C46.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哪种物质过量排放?A. 氮和磷B. 硫和氯C. 铁和镁D. 钾和钙答案:A47.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减少塑料污染?A.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B. 推广可降解塑料C. 增加塑料生产D. 减少塑料回收答案:B48.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在于?A. 保护单一物种B. 保护生态系统C. 保护遗传多样性D. 保护物种多样性答案:B49.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碳排放?A. 频繁使用私家车B. 增加燃煤发电C.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D. 增加天然气开采答案:C50. 下列哪项不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排放B. 汽车尾气C. 农业活动D. 海洋蒸发答案:D5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氮气D. 氟利昂答案:C52. 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水资源保护?A. 增加水坝建设B. 减少水资源利用C. 增加水污染排放D. 减少水资源管理答案:B53.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土地退化?A. 过度放牧B. 植树造林C. 过度开垦D. 过度施肥答案:B54. 下列哪项不是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A. 填埋B. 焚烧C. 回收D. 蒸发答案:D55.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噪音污染?A. 增加交通流量B. 减少隔音措施C. 使用低噪音设备D. 增加工业生产答案:C56.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法规的主要内容?A. 污染控制B. 资源管理C. 经济刺激D. 法律责任答案:C57.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光污染?A. 增加夜间照明B. 使用高效照明C. 减少夜间活动D. 增加广告灯光答案:B58. 下列哪项不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径流C. 生活污水D. 海洋蒸发答案:D59.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化学污染?A. 增加化学品使用B. 减少化学品回收C. 使用环保化学品D. 增加化学品生产答案:C60.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A. 病原体B. 入侵物种C. 化学物质D. 转基因生物答案:C61.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A. 增加农药使用B. 减少有机肥料C. 使用环保农业技术D. 增加化肥使用答案:C6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原则?A. 预防原则B. 污染者付费原则C. 经济效益原则D. 可持续发展原则答案:C63. 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减少电子废物?A. 增加电子产品更新B. 减少电子产品回收C. 使用耐用电子产品D. 增加电子产品生产答案:C64.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A. 减少污染B. 保护生物多样性C. 提高经济效益D. 节约资源答案:C答案:1. C3. C4. A5. B6. B7. C8. D9. C10. B11. B12. D13. C14. C15. B16. D17. C18. C19. C20. C21. C22. C23. C24. C25. A26. B27. B28. C29. D30. C31. B32. B33. D34. C35. C36. B37. D38. C39. C40. C41. C42. C43. C44. C45. C46. A47. B48. B49. C50. D51. C53. B54. D55. C56. C57. B58. D59. C60. C61. C62. C63. C64. C。
中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一、荒漠化1.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大陆内部2.产生的原因:3.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②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③退耕还林、还牧;④建设人工草场;⑤推广轮牧;⑥禁止乱砍乱伐等4.治理的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④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沙尘暴1.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
2.形成条件3.危害: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4.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建设人工草场;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管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牧。
三、干旱缺水问题1.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2.产生原因:3.治理措施: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⑤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⑥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⑦发展节水农业;⑧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⑨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⑩海水淡化等。
四、土壤次生盐碱化1.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2.产生原因:3.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排井灌;③生物措施;④农田覆盖;⑥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⑦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五、地面下沉、沿海地区盐泽化1.我国典型地区:北方广大地区和南方城市2.产生的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3.治理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实行雨季回灌六、洪涝灾害1.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2.产生的原因:3.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七、水土流失问题1.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2.产生的原因:3.治理的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4.治理的意义:①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③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④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答案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答案【篇一:我国环境现状及解决对策】txt>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由于人们对工业高度发达的负面影响预料不够,预防不利,导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如果我们不加以制约、预防,我们地球的环境将越来越恶化,也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国家限塑、低碳的号召。
作为未来接班人的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做出严厉的惩罚。
为了同时发展经济和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转变观念和思路,加强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上支持和引导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
以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实践和探索为起点,寻求适合国情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为遏止气候变化不断恶化的势头,积极采取自主行动,从多种环节入手,节能减排降耗,减轻环境灾害,切实履行量化减排义务。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现状:1. 工业污染,所谓工业污染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的侵害。
目前,中国的很多工业往往伴随着资源大量消耗,生产出现的大气随意排放到空气当中,还有极为严重的噪声污染。
面对这些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危害呢?一是工业生产中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水、气、渣等有害废物,会严重地破坏农业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二是工业“三废”对工业生产本身的危害也很严重,有毒的污染物质会腐蚀管道,损坏设备,影响厂房等的使用寿命;三是环境污染,公害泛滥,直接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还有些污染不容易发现,发现以后造成的危害已经很严重。
课时作业2: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基础过关]下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2.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所以共同的特征就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第2题,甲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该地主要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短缺;乙位于我国江汉平原,酸性气体排放,降水较多,酸雨现象严重。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答案 D解析由图中信息可得,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4.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答案 B解析盐渍化的直接原因为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和干旱。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
据此完成5~6题。
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答案 5.C 6.A解析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滥伐森林、陡坡开荒等原因,破坏植被,且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大面积红色砂岩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7.本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应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南方山地和丘陵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寒区分别发展()①畜牧业、林业、种植业、畜牧业②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种植业③畜牧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畜牧业④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 A解析北方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植被以草原为主,宜发展畜牧业,不宜发展种植业;南方山地和丘陵区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不宜发展种植业;长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乡”之称,宜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业;青藏高寒区生态环境脆弱,只能发展畜牧业。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以及问题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以及问题在世纪之初,我们来讨论有关健康的环境问题。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以空前的速度建立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类现在的许多疾病可以认为是人类对迅速改变的环境适应性的失调。
过去人类为了生存所获得的适应性,正日益受到环境污染的挑战。
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健康,还影响到子孙后代,必须予以关注。
1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1.1 大气卫生状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民用煤量的加大,大气卫生质量开始下降,引起卫生界的重视并开展一些研究,发现我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70%,城市冬季T(总混悬微粒)、CO日均浓度普遍超标,NO2浓度较低,呈典型燃煤型污染。
80年代以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河北省防疫站在承德市1983~1986年的冬季空气监测中,SO2、T 出现3.7mg/m3、3.09 mg/m3的高浓度,已达当年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水平。
环监所1981~1992年参加的《全球监测系统—全国五大城市大气监测》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五城市T 年均值全部超标,污染水平在参加国际监测网城市中属最重之列。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向燃煤和汽车废气并存的混合型转化。
汽车尾气排出的细颗粒物(PM 2.5)极易吸附有毒物质,进入人的呼吸道深部而引起更大的危害,而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后汽车尾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苯系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使得大气污染变得更加复杂。
1.2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室内空气卫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热、空调的使用和居室密闭程度的增加,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居室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上海公需课 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对策

上海公需课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及其对策1.对我国地表水总体评价正确的是()。
(10.0分)A.无污染B.轻度污染C.中度污染D.高度污染2.()及其对自然环境、资源的需求与经济发展矛盾越来越尖锐是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0.0分)A.人口增长B.人口基数小C.人口素质低D.人口分布不均3.2012年4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我们绝不会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是在()。
(10.0分)A.斯德哥尔摩B.哥本哈根C.班德D.南非4.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必须首先从发展的()去解决。
(10.0分)A.源头B.过程中C.结束后D.全过程1.环境保护包括()。
(10.0分))A.污染防治B.生态建设与保护C.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D.濒危资源利用2.我国农村面源污染严重,体现在()。
(10.0分))A.耕地面积小B.化肥有效利用率低C.畜禽粪便产量大D.农膜的使用量大1.环境保护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和各学科领域,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是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学科领域共同的责任。
(10.0分)2.我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23%,供应量却占世界的90%以上,其开发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
(10.0分)3.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是当代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
(10.0分)4.环境保护是人类为了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10.0分)。
环境保护知识试题及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试题及答案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环境保护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环境保护知识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40分)1、哪一种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 ( )A、银杉B、金钱松C、银杏D、樟树2、哪一种鸟擅长捕捉田鼠,对农业益处很大?( )A、白鹭B、啄木鸟C、燕子D、猫头鹰3、绿色购物,我们应该选择购买( )。
A、大包装的商品;B、小包装的商品;C、一次性用品;D、附带广告宣传材料的商品。
4、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5、6的酸性降水。
A、氯氟烃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盐酸5、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 、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6、宇航员在宇宙空间看到的地球主要是( )色。
A、蓝B、绿C、黄7、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 )洗衣粉。
A、普通B、无磷。
8、在下列回收废品中,如果没有回收,对环境造成危害最大的是( )。
A、废纸B、废玻璃C、废电池9、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 )。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10、冬天用煤火取暖或用热水器时,如果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实际是指什么中毒?A、一氧化氮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二、连线题:(10分)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 5日世界无烟日 3月12日世界水日 4月22日世界环境日 5月31日三、判断题:(20分)1、汽车尾气是全球范围最严重的铅污染源。
( )2、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3、垃圾不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