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填空 命题设计

合集下载

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设计思路和命题特点

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设计思路和命题特点

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设计思路和命题特点了解高考完形填空题的设计思路和命制特点对于考生顺利完成做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行的《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说明》对做完形填空题的要求是“….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机构完整。

”这个要求反映了该题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够多层次,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知识的水平。

因此,这一题型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它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的语言知识水平,而且还能反映出考生的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驾驭语言知识的能力。

权威统计的数据表明,在高考NMET考试中,完形填空题的失分几乎达到60%,成为考生感到最难的题目之一。

完形填空题的设计要求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能使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答题时需要根据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词语搭配和惯用法,词语辩析,行文逻辑等通篇考虑,掌握大意,精密思考。

设计完形填空题时,要尽可能多设需联系上下文才能得出答案的问题。

如果虽然有上下文,但可以在句子范围内找到答案,就失去了语境的意义而不成其为完形填空了。

请看以下填空题:1) They were busy ____ earth in their mouths to stop the entrance of the nest.A) carrying B) carry C)carried D)to carry 2) Have you _____the right guess?A) make B) to make C) made D)making 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ater: oceans, seas and rivers? Most___ us have seen water.A) in B) of C) on D) to 例1)的答案为A,因为be busy doing是固定搭配;做例2)时只要稍懂现在完成时的结构就可以判断出答案是C;例3)中找出正确答案B非常简单,因为most后接人称代词时必须用of连接。

完形填空命题分析及解题策略

完形填空命题分析及解题策略

完形填空命题分析及解题策略一、命题思路全国课标卷完形填空遵循“注重基础,强调运用,突出能力”的命题思路和要求。

一般情况下,完形填空语篇单篇阅读量不大,不太会出现偏、难、怪题,但要求学生必须通读文章,在理解故事文脉的前提下,梳理文章情感线索,充分体会该文章的社会意义及教育意义。

命题所选短文内容贴近生活,材料朴实,有时代感,在考查考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突出课标卷对语言文化特征及人文素养的考查。

试题考点设计全面,突出对实词的考查,以语义性填空为主,尤其注重考查词汇的辨析与运用,尤其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实词。

全文对上下文逻辑理解的考查一直贯穿始终,需要考生在理解完整语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运用储备的语法及词汇等基础知识答题。

二、命题特点1. 整体特点:完形填空是高考试卷中综合性很强的考题,是试卷中区分度很高的题目。

语篇信息的不完整性使它更像一个个性化的拼图游戏——神秘、具有挑战性。

拼图呈现的不仅是一个画面,也常常是一个故事,一段回忆,是一缕温情。

完形填空可看作是高障碍性的阅读。

该题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词汇和语法)和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语篇推理、总结归纳等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及思维能力。

考生需要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从已知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经过逻辑判断将残缺语篇补全,进而形成情节完整的故事。

完形填空选材广泛,涉及日常生活、文史知识、科技文化、社会地理、经济叙事等多个方面;体裁常见于记叙文、夹叙夹议、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

但综观近三年全国课标卷均为记叙文或夹叙夹议文体。

通常是通过一个故事、一段经历揭示一种哲理,或给人以乐趣或引发思考,具有教育意义,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2. 全国新课标卷近三年的具体命题特点:1)体裁均为记叙文、叙议结合。

2)为保证学生快速进入语境,通常情况下,首句不设空。

3)文章长度为260词左右(一般完型填空文章长度为250-320词)。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应如何设计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应如何设计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应如何设计完形填空题是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测试。

它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查学生的各项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这种题型的主要设计内容应为:①词语辨析、基本句型、基础语法;②固定搭配与习惯表达;③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下面简要说一下完形填空题的设空规律⑴上下文直接信息题:本类题的设置特点是,四个选项之间不存在词义区别和用法比较。

考生应着眼于对上下文信息的捕捉和对上下文暗示的领会。

如例文中的第1、4、5小题。

⑵词、句、文三结合理解题:本类题的设置特点是:其中某一个或几个选项代入空白处会使句意不通或严重违背上下句意义的衔接或直接与短文内容不符,考生在做这类题时要对各选项的词义作准确的把握。

如例文中的第6、5小题。

⑶词义辨析题:本类题的设置特点是,各选项代入空中后该句的语法都是正确的,但是句子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含义。

在做这类题时,考生要认真比较各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如例文中的第2、7、8小题。

⑷语法知识和固定短语考查题:考生在解答本类题时要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要正确:如时态、语态等;对固定短语要注意其结构的完整性,如例文中的第4、9小题。

⑸行文逻辑和全文中心把握题:本类题的设空特点是:把各选项中的对象代入空格中可导致上下文之间出现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等。

做本类题时,考生要注意全文的主线或脉络,仔细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

如例文中的第3、10小题。

Three small fish lived in the sea. When they were very young, their parents died. They had to 1 each other day after day. Finally, they grew up and 2 to swim deeper and further.One morning, the three fish were 3 to a shallow (浅) wate r by a big wave (浪). A small boat was taken there, too. It was har d for the fish to go back to the sea because the boat was right in fr ont of them. The largest fish realized that they were 4 ,and said they had to find a way to leave there as fast as possible. The second largest fish 5 with his elder brother, but the yo ungest one did not. He said that there was much 6 for their ac tivities, so he would not worry at all and still swam around 7.At last, the largest fish returned to the 8 by jumping ov er the lowest part of the boat. The second largest fish also succeede d in 9 his elder brother in the other side of water. But the younges t one didn't follow them and still swam joyfully.Two hours later, when the 10 rose up, the water in the small shallow corner dried up. The fish who did not try to return to the sea died of lack(缺乏)of water.1. A. listen to B. look after C. talk with D. worry about2. A. dared B. hated C. refusedD~ stopped3. A. allowed B. given C. invited D. taken4. A. in safety B. in doubt C. in danger D. in pea ce5. A. agreed B. talked C. compared D. discusse6. A. time B. food C. water D air7. A. slowly B. sadly C. luckily D. happily8. A. sea B. river C. lake D. pond9. A. catching B. joining C. taking D. telling10. A. storm B. stars C. moonD. sun。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试题设计意图范文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试题设计意图范文

初中英语完形填空试题设计意图范文In this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design intent behind creating a set of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for a middle school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The purpose of these questions is to asses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their ability to make inferences and draw conclusions.The passage for the comprehension test is about a young girl named Lily who dreams of becoming a 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 The passage describes Lily's journey from her first ballet class to her audition for a prestigious ballet academy. The questions are designed to test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the passage, their ability to identify key details, and their understanding of vocabulary and context.Question 1: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passage?A. Lily's dream of becoming a ballet dancer。

英语完形填空命题原则和解题技巧

英语完形填空命题原则和解题技巧

英语完形填空命题原则和解题技巧
命题原则:
1.上下文逻辑:完形填空的句子之间通常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需要
学生通过理解上下文的语义关系来判断空格处所需填入的单词或短语。

2.词汇复现:命题人可能会在文中重复使用一些词语或词汇的近义词,这需要学生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来判断空格处所需填入的相应词汇或短语。

3.语法和语义:根据正常的语法规则和词汇搭配,判断空格处所需填
入的单词或短语,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法和语义都符合逻辑要求。

解题技巧:
1.预测答案:在题目给出的空格处,可以根据上下文对文意进行判断,并尝试预测一个可能的答案。

这样可以缩小选项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

2.注意对比:在选项中可能会出现与上下文逻辑不相符的干扰项。


要学生能够通过排除干扰项和对比选项,找到正确答案。

3.全面考虑:在确定一个选项为可能答案后,还需要仔细检查前后的
上下文,确保选项在语法和语义上都符合逻辑。

此外,为了提高完形填空能力
1.阅读广泛:多读一些英文文章、故事和报纸等各种文本,培养对上
下文词汇和短语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2.提升词汇量:掌握更多的单词及其近义词、反义词和词汇搭配,扩
大对上下文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3.练习技巧:多做一些完形填空的练习题,掌握一些解题技巧,熟悉常见的语法规则和词汇搭配,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总之,完形填空的命题原则和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更好地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填入相应的单词和短语。

为了提高完形填空能力,学生需要在平时注重阅读、扩大词汇量,并多做相关的练习题,掌握解题技巧和提高答题效率。

完形填空命题解析总结计划及解题策略

完形填空命题解析总结计划及解题策略

完形填空命题分析及解题策略一、命题思路全国课标卷完形填空依照“侧重基础,重申运用,突出能力” 的命题思路和要求。

一般情况下,完形填空语篇单篇阅读量不大,不太会出现偏、难、怪题,但要修业生必定通读文章,在理解故事文脉的前提下,梳理文章感情线索,充分领悟该文章的社会意义及教育意义。

命题所选短文内容贴近生活,资料朴实,有时代感,在观察考生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侧重对感情、态度、价值观的浸透。

突出课标卷对语言文化特点及人文涵养的观察。

试题考点设计全面,突出对实词的观察,以语义性填空为主,特别侧重观察词汇的辨析与运用,特别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实词。

全文对上下文逻辑理解的观察素来贯穿向来,需要考生在理解完满语篇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运用储备的语法及词汇等基础知识答题。

二、命题特点1.整体特点:完形填空是高考试卷中综合性很强的考题,是试卷中区分度很高的题目。

语篇信息的不完满性使它更像一个个性化的拼图游戏——奇特、拥有挑战性。

拼图表现的不但是一个画面,也常常是一个故事,一段回忆,是一缕温情。

完形填空可看作是高阻挡性的阅读。

该题要求考生不但要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词汇和语法)和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语篇推理、总结概括等本质运用语言的能力及思想能力。

考生需要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从已知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经过逻辑判断将残缺语篇补全,进而形成情节完满的故事。

完形填空选材广泛,涉及平常生活、文史知识、科技文化、社会地理、经济叙事等多个方面;体裁常有于记述文、夹叙夹议、说明文、讨论文等文体。

但综观近三年全国课标卷均为记述文或夹叙夹议文体。

平常是经过一个故事、一段经历揭穿一种真谛,或给人以乐趣或惹起思虑,拥有教育意义,且拥有鲜亮的时代感。

2.全国新课标卷近三年的详尽命题特点:1)体裁均为记述文、叙议结合。

2)为保证学生迅速进入语境,平常情况下,首句不设空。

3)文章长度为 260 词左右(一般完型填空文章长度为 250-320 词)。

英语完形填空题设计原则及解题技巧

英语完形填空题设计原则及解题技巧

1.考查纯语法知识。
9.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并且正确选项和干扰项
不少命题者把“选择填空”和“完形填空”等同起来,混
的外在形式特征要一致;干扰项要起到一定的干扰作用 淆了二者在考查目的上的区别。例 1 中共 10 个小题,其中
等。
第 1、第 7 和第 9 三个小题考查动词时态的用法,占总题
10.不宜把语言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作为考点,如专 量的 30%,这三道小题可以脱离语境从文章的时态即可
再加上文章的首句和尾句的长度,可知文章长度大约在 what she said was 8 . The police and the taxi driver laughed.
150~180 词的范围内就比较合适。选材过长或过短都不 I 9 very sorry. It was both the first time and the last time for
(6) me but did not hurt me at (7) ; second, the thief
has stolen some of my things(8) of all my things; third, most
(9) for me, it was the man (10) than me who became a
expected”和“D. thought”均是动词的过去式。考生只要判断 中 出该小题应使用动词过去式,就可以顺利地排除 A、C 两 学
33 个选项,四选一变成了二选一,难度也随之降低了一半。例
研★究
1 中的第 5 和第 8 两个小题也有类似的问题。 3.干扰项缺乏干扰性,有些甚至形同虚设。 这是完形填空题设计过程中一个最为常见的问题。样
有名词、地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完型填空命题思路

完型填空命题思路

完型填空命题思路关于命题一、简单说,由型到形的变化是由单纯“型”的变化到抽象的“形”的检测。

cloze一般来说应用Cloze test更加妥当~填空测验。

既然此种测试形式由语篇作为载体进行选词回填,那么其测试本源在于检测对篇章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既然从语篇考虑,那么取空处就应该是能够考查读者阅读语篇能力的词汇,所以需要通过语篇信息线索来对空白处进行限制以完成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判定。

因此,1、固定短语搭配的情况正常来说不应该出现。

2、文中没有提示线索的应该回避。

3、同近义词只有非常细微区别的一组词汇尽量回避。

4、非常用词汇尽量回避,因为完形填空正常来说并非考查空白处词汇的复杂性。

5、取空处以实词为主。

二、关于完形填空文本,首先,完形填空的文本选择整体上应该是宽泛的,因为完形填空题型有多种,除了取空选择题,还有其他题型,以二十空取空选择题为例,因为文本要以信息限制为核心,以取空阅读测试能力为基础,所以信息含量一定要丰富,依据未知的测定理论目前大致有取空的一个原则,也就是间距为多少词,我觉得这是一个不绝对的概念,一定以文本和测试目标需求为基准。

第二,关于文本体裁,原则上各种体裁都可以,但是因为完形填空取词特点和特殊阅读理解考查方向的限制,二语常见的所谓“应用文,诗歌等”体裁不适合完形填空试题的命制,其他常见的文章,包括:记叙文,人物传记,夹叙夹议文,各类说明文,论说文等等都可以取材。

大学段逐渐淘汰完形填空测试题,鲜有专家对此作出测试学意义上的分析,或者仅仅是题型调整而已,或者因为对于完形填空大学四六级测试的定位不是很清晰,也或者此题型的命题和评价效果遭遇尴尬……。

高考当中此题型目前还在沿用,但文本以记叙文为主,目的是为了迎合命题方向吧。

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高考题大多选择了记叙文体裁,原来偶然出现的说明文和论说文基本淡出了。

原因大约因为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会使得文章整体信息含量比较多,取词后文章从篇章信息角度看会有诸多阅读提示和限制,符合对完形填空测试的命题目标要求,整体上题目的命制会比较稳妥,不容易出现“偏差”,而事实上仅仅依靠一篇记叙文是不能够检测出取空选择回填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而且无形中在导向上形成一种定势,那就是完形填空是记叙文体裁,其他体裁不需要关注太多,在以考试为重要导向的环境中,必然形成了引导式的完形填空题的真正评价反拨作用的缺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学业考试命题依据
• 上位:课程标准 • 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 应达到的具体指标,具有法定的性质。 • 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 据。 • 课程标准是制定《学业考试说明》的基本 依据
以 《 课 程 标 准 》 为 依 据
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教师基本功达标比赛第二轮 —从评分标准说命题设计
2017.2
• 2015年中学英语学科第二轮课堂达标流程 • 中学英语学科教学基本功考核办法 • 英语教学基本功考核内容包括学科教学技 能和说课(今年九中教研会上,丁丽云老 师说了一句无声授课)两部分,分值为100 分。具体要求及考核办法如下:
• • • • •
3.完形填空的挖空方法 (1)无论用什么方法挖空,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i)把材料的第一句作为引入。 ii)把材料的最后一句作为引出。 iii)空白要适量,空白的数量要方便计分。 iv)空白的间距要适当 。 v)完形填空的重点放在上下文的理解上面 注:设空间隔通常在 ?8?个单词的范围内
河南中考近三年完形填空设空词性分布
C. thought C. walked
D. added D. jumped
• 2015: 2道动词
42 A. say B. hear C. find D. think
43
A. known
B. watched C. helped D. protected
2014: 3道动词
41 A. shouted at 43 A. explains 44 A. ordered B. looked at B. proves B. thought C. laughed at C. means C. repeated D. pointed at D. shows D. asked
• 空白设置(5分)
• 首句完整,设空科学,间隔适当,布局合理。(4-5分) • 首句完整,设空基本科学,间隔基本适当,布局基本合 理。(2-3分) • 首句设空,间隔过大或过小,布局不合理。(0-1分)
• 考点设计(10分) • 突出词汇在语篇中的理解和运用,注重上 下文语境的关联;注重实词,兼顾虚词; 词类丰富,比例搭配合理。(8-10分) • 基本体现词汇在语篇中的理解和运用,不 太注重上下文语境的关联;;词类不够对

答案分布:
2016 BCDACDABCD 2A2B3C3D
2015
BACDBACBDC
2A3B3C2D
2014
CDBADBCCDA
2A2B3C3D
2016 2015 2014
v.+aux n. adj.
3 3 1
2 3 1
3+1 3 1
conj
adv. num. pron prep
1
1 1
1
1 1 1
1+特殊疑 问词
所选文章长度:
2016 2015 2014
235 words 176 words 183 words 两空间隔词数:
2016 最少间隔 11词 最长间隔 33词 2015 7词 22词 2014 9词 27词
二、英语学科教学技能比赛 其形式为“完型填空试题设计”。 在电脑上操作, 试题完成后以文件夹形式上交。 文件夹命名为:学校 姓名。
• • • •
一、学科教学技能考核内容 1.学科教学技能占50分。 2. 考核要求: (1)根据所给语篇材料,按照课程标准和河南省 中招考试说明(初中教师)的要求,设计一道完 形填空题。 • (2)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可带课程标准、中考说 明与检测和英语词典等,在电脑(不能接入互联 网)上完成试题设计后以电子稿上交。初中教师 设计10个小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实词的考查不够突出,虚词所占比例稍大
丰富,比例搭配不太合理。(5-7分) • 没有体现词汇在语篇中的理解和运用,不 注重上下文语境的关联;对实词的考查不 突出,虚词所占比例较大;词类不丰富, 比例搭配不合理。(0-4分)
• 选项设计(15分) • 以单词为主、短语或词组为辅;词类相同 或属于同一范畴;用词不重复;有一定的 干扰性,前后没有明显提示。(11-15分) • 基本上以单词为主、短语或词组为辅;词 类基本相同或属于同一范畴;用词稍有重 复现象;干扰性较小,前后稍有明显提示。 (6-10分) • 基本上以单词为主、短语或词组为辅;词 类不同或不属于同一范畴;用词重复现象 严重;缺乏干扰性,前后有过多的明显提 示。(0-5分)
• 答案设计(5分) • 所给答案正确无误,无歧义;正确答案选 项分布均匀。(4-5分) • 所给答案稍有错误,有歧义;正确答案选 项分布不太均匀。(2-3分) • 所给答案错误较多,歧义较大;正确答案 选项分布不均匀。(0-1分)
• • • •
卷面设计(5分) 卷面整洁,版式美观。(4-5分) 卷面基本整洁,版式基本美观。(2-3分) 难以识别,卷面错乱,版式不美观。(0-1 分) 附加: 标题 小三号 • 小标题 小四号 • 其它字体 五号 • 中文 宋体 • 英文 Times New Roman
语言技能
听 说 读 写
• 中位:考试说明 • 考试说明是一种考试规范,是按照考试性质 和要求,对课程标准的细化和解释。 • 省教育厅文件规定:《考试说明》是全省各 地学业考试命题的依据,各市不得自行编写 《考试说明》。
下位:教材
教材是制定考试标准的重要参考,也是命题的重要参考。 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是学生学习的文本。 通过教材,更加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各项要求。 通过教材,对考试条目的考试层次进行准确定位。 通过教材,为的命题提供基本参照,特别是难度、题型等
• 文章开头几句没挖空: 2016
1句
2015
2014
1句(第一段) 2句 (第一段和 第二段的第一句) 20词 14词
22词
同一小题的选项设置:
• 2016 :3道动词:
36 A. save B. help C. face D. guide
43 44
A. laughed A.tood
河南省中招考试说明(初中教师)的要求
• 3. 评分标准:六项指标分等级进行评分: 满分为50分。 • 命题依据、 • 空白设置、 • 考点设计、 • 选项设计、 • 答案设计 • 排版设计
• 命题依据(10分) • 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难度适当;充分体 现中考方向和新课程理念。(8-10分) • 基本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偏难或偏易; 基本体现中考方向和新课程理念。(5-7分) • 脱离课标、考试说明,过难或过易;偏离 中考方向和新课程理念。(0-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