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考试试题
高中历史经典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经典试题及答案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世袭制C. 封建制D. 宗法制答案:A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巩固了皇权C. 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 减少了官僚的腐败答案:A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建文帝B. 宣扬国威C. 进行贸易D. 寻求海外援助答案:B4.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学习西方科技B. 进行政治改革C. 推行土地改革D. 提倡民主思想答案:A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其政治体制是什么?A. 君主立宪制B. 民主共和制C. 联邦制D. 一党制答案:B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国内经济危机C. 工人阶级的觉醒D. 民族工业的兴起答案:A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A. 华北B. 东北C. 华东D. 华南答案:A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A. 封建社会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新民主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答案:C9.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了哪些影响?A. 经济停滞B. 文化繁荣C. 社会稳定D. 科技进步答案:A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计划经济B. 市场经济C. 国有经济D. 集体经济答案:B。
高中历史经典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经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推行焚书坑儒D. 修建长城答案:ABCD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C. 增强了中央集权D. 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答案:ABC3.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时期的科技成就?A. 造纸术B. 火药C. 指南针D. 印刷术答案:A(造纸术是汉朝的发明)二、填空题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________。
答案:夏朝2. 清朝末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其中“外患”主要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列强的侵略三、简答题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1. 论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答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首先,通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实现了土地的国有化,解放了广大农民。
其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再次,实施了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提高了国民素质,促进了社会进步。
最后,通过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历史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对历史事件的洞察力,为将来的学术研究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世界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中世界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埃及文明的发源地是以下哪个地区?A. 尼罗河流域B. 印度河流域C. 两河流域D. 黄河流域答案:A2. 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凯撒B. 奥古斯都C. 尼禄D. 君士坦丁答案:B3. 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A. 意大利B. 法国C. 西班牙D. 英国答案:C4.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哪个世纪?A. 15世纪B. 16世纪C. 17世纪D. 18世纪答案:B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事件?A. 萨拉热窝事件B. 普法战争C. 柏林墙事件D. 古巴导弹危机答案:A6.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是在哪一年份?A. 1939B. 1941C. 1943D. 1945答案:B7.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被称为什么?A. 第一次世界大战B. 第二次世界大战C. 冷战D. 热战答案:C8. 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45B. 1950C. 1960D. 1970答案:A9. 冷战结束后,哪个国家解体了?A. 美国B. 苏联C. 英国D. 法国答案:B10. 21世纪初,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A. 互联网B. 工业革命C. 农业革命D. 能源革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和_______。
答案:古巴比伦2.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是_______年。
答案:17893. 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_______国。
答案:英国4. 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和平条约是_______。
答案:凡尔赛条约5. 冷战时期,美国提出的对抗共产主义的政策是_______。
答案:杜鲁门主义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个人自由和创造力,倡导对古典文化的复兴和对现实世界的探索。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封建社会以土地为基础B. 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C. 封建社会中,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D. 封建社会中,皇权至高无上答案:C解析:封建社会中,农民并不拥有土地所有权,而是通过租种地主的土地进行耕作,向地主缴纳租金。
2. 以下哪一位不是唐朝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D解析:苏轼是宋代的著名文学家,而非唐朝。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是________。
答案:泉州解析:明朝时期,由于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主要通过泉州等少数港口进行。
2. 清朝末期,________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南京条约解析: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简答题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而且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主要包括:土地私有制,封建等级制度,皇权至上,以及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这些特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土地私有制导致了土地兼并和农民贫困,封建等级制度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皇权至上影响了政治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则对中国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
解析: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影响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特点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简单历史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简单历史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封建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分封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明朝时期,哪一位皇帝下令修建了长城?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孝宗答案:B4. 清朝末年,哪一次战争导致了清朝的衰落?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俄国十月革命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6.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哪些内容?A. 民族、民生、民权B. 民主、科学、进步C. 民族、民主、科学D. 民生、民权、民主答案:A7.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哪一次重要的谈判?A. 西安事变B. 重庆谈判C. 遵义会议D. 延安会议答案:B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首都设在哪里?A. 南京B. 北京C. 上海D. 广州答案:B9. 1950年代,中国进行了哪一次重要的土地改革?A. 土地革命B. 土地改革运动C. 土地承包制D. 土地私有化答案:B10.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哪一项基本国策?A. 大跃进B. 文化大革命C. 改革开放D. 三线建设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延续至清朝末年。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才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和公平性。
同时,科举制度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文化水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高中历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2. 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的皇帝是?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3. 我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4. 唐朝时期,与玄奘西行求法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 张骞出使西域B. 郑和下西洋C. 鉴真东渡日本D. 郑成功收复台湾5.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的皇帝?A. 朱元璋B. 朱棣C. 朱由检D. 朱厚照6.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次提出是在解决哪个地区问题时?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新疆7.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被称为?A. 八路军B. 新四军B. 红军D. 国民革命军8. 以下哪位科学家不是中国历史上的?A. 张衡B. 祖冲之C. 牛顿D. 沈括9.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10. 清朝末年,戊戌变法的主要倡导者是?A. 康有为B. 梁启超C. 孙中山D. 黄兴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唐朝的______时期。
12.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连接了中国与______地区。
1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______。
14.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在______时期落后于西方。
1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______社会。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7. 请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19. 论述“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对国家统一的意义。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谁?A. 李世民B. 李渊C. 李隆基D. 李治答案:B3.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是什么?A. 洪武B. 永乐C. 万历D. 崇祯答案:A4. “文景之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汉武帝和汉景帝B. 汉文帝和汉景帝C. 汉高祖和汉景帝D. 汉文帝和汉武帝答案:B5.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答案:魏、蜀、吴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
答案:郡县制3.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一时期是由哪位皇帝统治的?答案:唐玄宗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5. 清朝的“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统治时期,其中“康”指的是________皇帝。
答案:康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修建长城,推行郡县制等。
2. 唐朝的“开元盛世”有哪些特点?答案:唐朝的“开元盛世”时期,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流频繁,是唐朝的鼎盛时期。
3.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什么?答案:“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巨型百科全书,收录了大量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等方面的资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1. 选择题A.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答案:正确解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B.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
答案:正确解析: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在618年建立了唐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唐朝时期。
C. 明朝的都城是南京。
答案:错误解析:明朝的都城最初是南京,但在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此后北京成为明朝的都城。
2. 填空题A.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
答案:开元盛世解析:唐朝的盛世被称为开元盛世,这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
B. 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____。
答案:溥仪解析: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溥仪,他在1912年被迫退位,标志着清朝的结束和中国封建王朝的终结。
3. 简答题A. 简述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
答案: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主要包括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经济上的盐铁官营,思想上的独尊儒术,以及对外的开疆拓土。
解析:汉武帝通过这些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文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国家的疆域,奠定了汉朝强盛的基础。
B. 描述清朝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
答案: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包括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叛乱,以及编纂《康熙字典》等。
解析: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通过军事手段平定了内部的叛乱,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同时,他在文化方面也有所建树,如编纂《康熙字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论述题A.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限制了民间的海上贸易,影响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航海技术的进步。
解析: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导致中国在航海技术和对外贸易方面逐渐落后于西方。
同时,海禁政策也使得沿海地区的经济受到打击,影响了明朝的经济发展。
以上为高中历史试题答案及解析的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资料请访问.(.....)2009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历史试卷(此答案仅代表本人意见)本试卷共8页,70 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1.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城邦制 D.皇帝制2.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C.加强皇权 D.扩大地方权限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这一法典的生产源自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4.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
该法案旨在限制A.平民的权力 B.商人的权力 C.教会的权力D.国王的权力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与马克思共同起草该宣言的是A.列宁 B.恩格斯 C.欧文 D.傅里叶6.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领导这次革命的是A.布尔什维克党B.公社委员会C.共产主义者同盟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7.圆明园首度遭到侵略者的野蛮洗劫发生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日甲午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8.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9.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C.1945年取得基本胜利D.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1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1954年宪法的颁布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1.中共十五大确定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科教兴国B.依法治国 C.平反冤假错案D.政企分开12.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 D.美国和英国13.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冷战终结于20世纪A.50年代末B.60年代末C.70年代末80年代初D.80年代末90年代初14.首位访问美国的新中国领导人是A.毛泽东 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15.为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21世纪初中国倡导成立的区域合作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 D.经济互助委员会16.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商朝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17.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全部销往海外 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 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18.15—16世纪率先进行航海探险和殖民扩张的西欧国家,除葡萄牙外还有A.法国B.西班牙 C.荷兰D.英国19.近代西欧列强在殖民扩张中进行了臭名昭著的奴隶贸易。
被贩卖的奴隶主要来自A.亚洲 B.美洲 C.欧洲D.非洲20.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A.沿海地区 B.东北地区 C.中部地区 D.西部地区21.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来自A.杜鲁门 B.丘吉尔C.凯恩斯 D.马歇尔22.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经济之初,大都照搬苏联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之一是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偏重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C.企业自主权过大 D.地方工业经管权过大23.斯大林逝世后,首先在苏联改革的领导人是A.列宁 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24.对于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下列概括正确的是A.顺利发展 B.严重倒退 C.停止不前D.曲折前进25.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是A.开发、开放浦东 B.设置海南经济特区C.开发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26.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中心地位的货币是A.英镑 B.欧元 C.法郎D.美元27.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实际起着国际组织的作用。
它后来演变为A.世界银行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28.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体现了中西合璧特点的是A.中山装 B.四合院 C.西装 D.花轿29.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庄子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30.右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A.甲骨文 B.隶书C.楷书 D.行书31.汉代表性的文学题材是A.诗B.词 C.赋 D.小说32.“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名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其作者是A.苏格拉底 B.卢梭 C.但丁 D.普罗泰(塔)戈拉33.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兴起于A.法国 B.俄国 C.德国 D.英国34.中国知识分子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于A.新文化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3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航天时代 D.信息时代36.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科技成果,它首先诞生于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苏联37.19世纪末诞生的传播媒介是A.报纸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38.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39.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40.21世纪初,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怎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重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新民主主义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41.“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此令出自A.汉武帝 B.宋太祖C.明太祖 D.清雍正帝42.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会议和帝国会议;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这些规定表明该国A.实行君主立宪制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C.皇帝统而不治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43.据下列材料推断,“公社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是A.资产阶级政权B.工人阶级政权C.军国主义政权 D.政教合一政权44.右图所示纪念徽章上的主要文字是“中华民国鄂军政府起义纪念”,图案是五色旗和十八星旗。
该徽章纪念的是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C.金田起义 D.南昌起义45.“一国两制”构思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一国两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首次成功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B.是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确定的方针C.20世纪50年代得到了系统阐述D.20世纪60年代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46.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
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47.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的外交目标是A.加入社会主义阵营B.促进亚非国家团结合作C.加强与美国的合作 D.组建经济区域集团48.古书记载,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
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
”这反映了当时该城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49.“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这段话的作者认为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B.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C.世界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历史的进步D.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50.“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
我公司近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
”“我公司”可能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洋务派军事企业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51.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52.1921年3月俄共(布)通过如下决议:“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这表明苏俄将A.征收所有余粮 B.废除各种农业税C.允许商品买卖 D.取消自由贸易5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优越性在于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C.实现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D.能够继续保留人民公社体制54.有研究显示,2001年全球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这些公司通过建立独资与合资企业、战略联盟等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
这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A.贸易保护主义现象 B.区域集团化趋势C.全球化趋势 D.多极化现象55.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56.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经世致用C.提倡重农抑商 D.主张学习西方57.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