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网络教育 古代汉语上 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2023年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全汇总

2023年电大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全汇总

《古代汉语专题》(基础中文学教程)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提醒 作业一:(波及绪论、第一章内容) 一、填空1、公元123年,著名学者许慎完毕了《说文解字》,此书是中文学旳奠基之作,它旳面世,标志着中文学旳创立。

 2、所谓“字原”,有两个不一样旳概念,一种是从文字产生旳时间次序上说旳,“字原”就是最初产生旳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旳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

今人或称之为“初文”。

一种是从文字构成旳逻辑次序说旳,“字原”就是构成整字旳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构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被称为“字原”,今人或称其为“字素”、“中文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此前旳文字,详细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旳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旳中文学分支。

4、中文改革从甲午战争之后研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重要有卢戆章《一目了然初阶》、王照《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增订合声简字谱》、《重订合声简字谱》。

5、有关中文旳来源重要有如下说法中文神授说;中文西来说;中文自源说。

 6、中文重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中文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在距今10023年至5523年前后,这个时期旳中文属于当时华夏文字旳一种。

一是中文体系形成阶段,约在距今5523年至4023年前后,这一时期旳文字是商代文字旳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旳是公元前1600---前1046年间商代使用旳文字。

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

 9、商代文字旳重要特性是殷商文字旳形体保留着明显旳图画特性;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金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与缣帛上面旳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旳文字;小篆是秦朝制定旳原则文字,它是在大篆旳基础上改善旳文字。

重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旳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旳笔画要比大篆省减得多。

小篆旳象形程度深入减少,符号性深入增强。

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abc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中“行李”的文中义是A.包裹B.被服C.外交使者D.行人满分:2.5分正确答案:C2.“百乘,显使也;千金,重币也。

”属于什么句式A.叙述句B.判断句C.被动句D.省略句满分:2.5分正确答案:B3.“愿受一廛而为氓。

”中“氓”的文中义是A.流氓B.男子C.本土的人民D.外来的流民满分:2.5分正确答案:D4.“纣以为恶,醢鬼侯。

”中的“醢”字的意思为A.烹煮B.车裂C.炮烙D.剁成肉酱满分:2.5分精确答案:D5.“舍瑟而作。

”中的“作”的文中义是.A.耕作B.站起C.写作D.叛逆满分:2.5分正确答案:B6.下列各句中,“与”用作语气助词的是A.昔者XXX与于蜡宾,事毕,出遊于观之上。

B.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XXX人之徒与而谁与?D.于予与于何诛!满分:2.5分正确答案:D7.“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中“相”的词义是()A.宰相B.辅佐C.扶着瞎子走路的人D.互相满分:2.5分正确答案:C8.“甘、本、末、刃、亦、下”属于“六书”中的()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心满分:2.5分正确答案:B9.下列句子中,哪句著名词做状语的征象A.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C.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

D.无为XXX之言者许行,自XXX,踵门而告XXX曰满分:2.5分正确答案:A10.“老臣贱息XXX,最少,不肖。

”中“息”字的文中义是A.气味B.子C.休息D.休养生息总分值:2.5分精确答案:B2、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1.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A.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B.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C.于是XXX上位D.XXX我总分值:2.5分正确答案:ABC2.下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A.村、邨B.泪、涙C.奉、捧D.责、债满分:2.5分正确答案:AB3.下列各句中,“为”字是动词的是A.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B.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C.有为XXX之言者许行,自XXX。

古代汉语离线作业一答案

古代汉语离线作业一答案

古代汉语离线作业一答案古代汉语(2)离线作业一答案一、填空题1、连绵词、叠音词、附音词、合成词2、连绵词。

3、发音部位4、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5、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6、32.307、诗韵(或平水韵),106二、概念题1、连绵词又称联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

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

3、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度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随之扩大,或由部分扩大到整体,或由个别扩大到一般,或由狭窄变为宽泛,扩大的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4、词义转移词义在发展过程中,新义和原义之间,彼此没有类书关系,他们是靠现实中的某种关联——修辞上的关联,语法上的关联,某种事实上的关联,甚至某种偶然的关联——联结在一起的,这种由事物的关联发展出的词义,叫做词义转移。

5、同义词指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形式各异的词。

6、纽纽即声母,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

声母简称声,是指一个音节开头的部分,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辅音担当的,另一种是没有辅音或由半元音担当的。

7、字母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

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声母,这个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

8、韵部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部。

9、叠韵叠韵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相同。

10、阴声韵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的,叫“阴声韵”;11、阳声韵按照韵尾的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

一类是以鼻辅音[-m]、[-n]、[-?]收尾的,叫“阳声韵”12、古无轻唇音1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的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1537》在线作业2附参考答案(2021年春季学期)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1537》在线作业2附参考答案(2021年春季学期)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1537》在线作业2 附参考答案(2021年春季学期)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A.奚何来
B.戒尖舟
C.出走见
D.即休飞
答案:C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 )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
答案:D
更多加微boge30619
3.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所殺大臣,多吕后力。

B.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C.諾,恣君之所使之。

D.大月氏王已爲胡所殺。

答案:D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句中的“相”应解释为( )
A.帮助
B.宰相
C.照看
D.扶助盲人走路的人
答案:D
5.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無乃爾是過與?
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C.是社稷之臣也。

D.客果有能也。

答案:C
6.下列句子,“之”连接主谓结构的一句是( )
A.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

B.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17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7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7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满分答案17秋学期《古代汉语(一)》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得分:100一、单选题1.“诛——戮——弑”这组同义词在()上有所不同A.词义轻重B.使用条件C.语法关系D.感情色彩正确答案:D2.“尔”、“乃”作为人称代词在句中主要充当:A.主语B.宾语C.定语D.状语正确答案:C3.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A.射之,豕人立而啼B.行仁義而懷XXX,遂XXX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D.踵門而告XXX正确答案:A4.下列句中的“诛”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商罪貫盈,天命誅之B.XXX與XXXC.誅屨于徒人費,XXXD.不誅之則爲亂总分值:2分正确谜底:B5.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XXX顾谓XXXB.天帝使我长百兽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D.学而时之,不亦悦乎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6.“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

”中的词类活用类型是A.名词用如动词B.使动用法C.意动用法D.名词作状语满分:2分正确答案:C7.下列四组字中,满是会心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B.涉XXX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满分:2分正确答案:D8.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A.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B.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C.XXX车裂XXX以徇D.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C9.下列句子,具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會論XXX,欲因而時降武B.XXX項伯者,XXX留XXXC.XXX我D.關中阻山河四塞满分:2分正确答案:A10.下列各组汉字,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XXX脩修B.XXXC.勝騰XXXD.旗施旌旂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D11.下列句子,加着重号的“於”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 A.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惛於教,亂於治;迷於言,惑於XXX.臣之客欲有求於臣C.上古競於道德,中古逐於智謀,當今争於氣力D.XXX 將有事於顓臾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12.“睡”的本义为坐着打瞌睡,后来指躺着睡觉,词义引申的结果是:A.词义扩大B.词义缩小C.词义转移D.词义更替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A13.下列表示“伏在几上睡觉”的是:A.眠B.寐C.寝D.卧总分值:2分正确答案:D14.下列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是:A.XXX入于井,倒戟而出之。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古代汉语专题》在线形考(形考任务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2023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4代补错专题》在线形考(形考值务一至四)被发自答案钝明:费科裳理孑2023年8同。

形考值务一被您及答案1.汉字学萌芽时期指的是()oA.先秦B.东汉C.魏晋D.三国[答案]A备注: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萌芽,可理解为最早发生,先秦时期是所有选项中最早的。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第1页。

2.汉字学创建于()时期。

A.上古B.东汉C.十六国D.晚唐[答案]B备注: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许慎《说文解字》是有史以来笫一部汉字学专著,很大程度上,它的创作标志了汉字学称为一门专门学问。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第1-2页。

3.()提出了“六书”的类别名目。

A.《汉书》B.《诗经》C.《周礼》D.《三国志》[答案]C备注: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六书的命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宫•保氏》。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第2页。

4.汉代把研究汉字的学问叫做“()二A.太学B.大学C.中学D.小学[答案]D备注: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小学W本来是对从事初级教育的学校的称呼,因为汉字是小学所学的主要内容,所以从汉代起,"小学"这一名称就开始指称汉字学了。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第2页。

5.“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出自扬雄()oA.《博学篇》B.《说文解字》C.《易经》D.《扬子云集》[答案]D备注: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脖。

从字面就能看出扬雄与《扬子云集》关系,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第2页。

6.著名学者许慎撰写的()是汉代汉字学取得的最大成就。

A.《系辞传》B.《说文解字》C.《山海经》D.《尚书序》[答案]B备注: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参见《基础汉字学教程・绪论•汉字学的创建》笫2页。

7.提出“止戈为武”、“皿虫为蛊”等说法的是()0A.《大禹谟》8.《尧典》C.《左传》D.《公羊传》[答案]C备注:汉字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属于识记范畴。

《大学语文(古代汉语)》大一上题集

《大学语文(古代汉语)》大一上题集

《大学语文(古代汉语)》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个字在古汉语中常用来表示“你”?A. 汝B. 吾C. 余D. 彼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3.下列句子中,哪一句使用了“互文”修辞?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B.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C.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在古代汉语中,“之”字常作为哪种词性的代词?A. 指示代词B. 人称代词C. 疑问代词D. 反身代词5.“六书”中的“会意”指的是什么?A.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B. 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词C. 通过声音来示意字义D. 通过字的形状来示意字义6.下列哪个字在古文中常用作连词,表示转折关系?A. 而B. 以C. 于D. 乎7.“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句话中的“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商汤B. 武王C. 成汤D. 殷汤8.“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这句话出自哪部古籍?A. 《道德经》B. 《易经》C. 《庄子》D. 《韩非子》9.古代汉语中,“者”字常用于哪种句式?A. 陈述句B. 疑问句C. 感叹句D. 判断句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包括了______个地方的民歌。

2.古代汉语中,“吾”字常作为______代词使用。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______的名言。

4.“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______,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

5.在《左传》中,“曹刿论战”一文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阐述了战争中______的重要性。

《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

《古代汉语(1)》第一次作业

《古代汉语(2)》一一、填空题1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连绵词、叠音词、偏义复词、通名和专名、成语典故)。

2、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单纯词是连绵词。

3、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发音部位划分出来的。

4、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5、据王力研究,上古30韵部按韵尾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是(阴声韵、入声韵、阳声韵)。

6、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有 36 个,韵部有 30 个。

7、体诗押韵要依照 106 韵,该韵共分 30 部。

二、概念题1连绵词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2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3词义扩大专有名词普通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这些词从没有意义到具有意义的过程,是词义扩大的过程。

其特点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括在今义中4词义转移即词的新义产生后,旧义一般不复存在,而新旧义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如“涕”原指眼泪, 现代汉语中,除成语“感激涕零”、“痛哭流涕”还保留古义外,“涕”均指鼻涕。

5同义词同义词是指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一个词的同义词往往有多个。

词义相同的叫等义词,数量很少,多为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如“衣服”和“衣裳”;词义相近的叫近义词,6韵部“韵部”分“平”“上”“去”“入”四种声(其实就是古汉语的四个音调,和现在汉语的声调不同)。

...7、叠韵用现代语言解释,汉语拼音的韵母与用此韵母拼音所得的字,就是叠韵。

也就是同韵母的字可以构成叠韵。

8、阴声韵阴声韵指无韵尾或以元音作韵尾的韵。

9、阳声韵阳声韵指以鼻辅音n、m、N收尾的韵10、古无轻唇音古无轻唇音,意思是说上古时期的唇音声母只有一组重唇音帮组声母,即读作双唇塞音的“帮[p]”母、“滂[]”母、“...11、粘对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 《古代汉语(上)》第一次作业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

A. 亦、寸、甘、下

B. 犬、上、本、州 C.

夕、末、刃、及 D.

未、又、曰、目 2. 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

A. 狱: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 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 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 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3. 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 A. ?道而不贰,则天下能祸。 B.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C.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D. 沛公旦欲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4. 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

A.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 B. 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C.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D.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5. 下列句子“责”用本义的一句是( )

A. 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 B.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C. 躬自厚而薄责於人。 D.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6. 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 A. 宀 B. 厂 C. 示 D. 邑 7. 下面几组汉字,全为合体字的一组是( ) A. 奚何来 B. 戒尖舟 C. 出走见 D.

即休飞 8. 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 ) A. 垂陲 B.

难谁 C.

竟境 D. 赴讣 9. 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 响:回声—声音

B. 色:脸色—颜色 C.

狱:案件—监狱 D. 坟:土堆—坟墓 10. “君为我呼入”句中的“为”字,其词性和语法作用是( )

A. 动词,作谓语。 B. 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的实际发出者。 C.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 D.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11. 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 A. 射之,豕人立而啼。 B. 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踵门而告文公。 12. 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

A.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B. 谁与,哭者? C. 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3.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

A. 田 末 牧 特 B. 鱼 本 孟 恭 C. 人 上 逐 ? D. 刀 刃 亦 泪 14. 下面各句,用有表示工具的名词状语的句子是 ( )

A. 天下支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B. 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C.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D. 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15. 下面各句,“乘”用本义的是 ( )

A. (田单)使老弱女子乘城。 B. 乘今之时,因天之助。 C. 陈文子有马十乘。 D. 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16. 被称作古今汉字分水岭的字体是( )

A. 钟鼎文 B. 隶书 C.

草书 D.

楷书 17. 下列四句中,“诸”作为“之于”的合音字应是( )

A. 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B. 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C. 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D.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18. 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 A. 所杀大臣,多吕后力。 B.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C.

诺,恣君之所使之。 D.

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19. “子曰:‘德之不?,学之不讲,’”其中的“讲”应解释为( ) A. 讲究 B. 精深 C. 研究 D. 教授 20.

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 )

A. 《说文解字》 B. 《康熙字典》 C. 《辞海》 D. 《辞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2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面各组字,全为会意字的有 ( )

A. 步戒走比 B. 得见新符 C. 众示保监 D. 徙固阿分 E. 冠莫删析 2. 下面的形符,表示的意义与行走有关的有( ) A. 辶 B. 行 C.

彳 D.

走 E.

足 3. 下面各句,用有通假字的有( )

A.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B.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 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 D. 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E.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意动用法的是 ( )

A.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B.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C.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也。 E.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5. 以下工具书,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的是( )

A. 词诠 B.

康熙字典 C. 助字辨略 D. 经传释词 E. 经籍纂诂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40.0分。 1. “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何厌之有:有复指代词“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 )

正确 错误 2. “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难:意动用法,免:使动用法,“以使其君免于祸患为难”。( )

正确 错误 3.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 哀:悲哀之意。( ) 正确 错误 4.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也。” 贵、贱:使动用法。( ) 正确 错误 5.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

正确 错误 6. “夫山居而谷汲者,?腊而相遗以水。”山,谷,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 )

正确 错误 7. “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不我与:表示疑问,没有语法现象。( ) 正确 错误 8. 能愿动词和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

正确 错误 9. 古代汉语就是指文言文。( )

正确 错误 10. 凡是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词都是联绵词。( )

正确 错误 11. 小篆是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 )

正确 错误 12.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中“都城”是一个复音词。( )

正确 错误 13.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韵母,下字取声母和声调。( )

正确 错误 14. 古白话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言。( )

正确 错误 15. “消息盈虚,终则有始”中“息”用的是本义。( )

正确 错误 16. “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中加点字为“倒下”之意( ) 正确 错误 17. “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中加点字为“伸长脖子”之意( )

正确 错误 18. “姜氏何厌之有?”中加点字为“满足”之意( )

正确 错误 19.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中加点字为“完善”之意( ) 正确 错误 20. “楚子使屈完如师。” 中加点字为“到……去,往”之意( )

正确 错误 答案:addcb,acbdc,aaaca,bcdba; Ae,abcde,abcde,bcde,acd; Vvxxx,xxxxx,xxxxx,vvvv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