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空气重点题型训练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训练(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以用作食品防腐剂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2.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B.氮气在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硫粉D.镁条4、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取了一段铁丝纱窗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

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生锈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5.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所需仪器相同C.通常都需要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D.制得的氧气都可以使用排水法收集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

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化合反应B.生成物都是固体C.都需要点燃D.都是氧化反应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8、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SO2B.O2C.COD.NO29.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最佳组合是()A.①④B.②③C.①⑤D.①③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10 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11、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12、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两个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拓展训练(含答案)1.下列关于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答案 C 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但它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①从空气中可以分离制得氮气,说明空气中含有;②澄清石灰水长期曝露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答案①氮气②二氧化碳解析①从空气中可以分离制得氮气,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答案 B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其他成分1%。

图中a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是氮气,故选B。

2.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下表是达州市一年四季空气质量监测的平均数据。

请你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可吸入颗粒物(TSP) 氮氧化物(NO2等)二氧化硫(SO2)空气质量级别春季88 40 44 Ⅱ夏季67 33 36 Ⅱ秋季90 46 54 Ⅱ冬季98 69 60 Ⅱ(1)对该市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

(2)空气质量最差的季节是。

(3)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4)可采取的有效防治措施是。

(答一点即可)参考答案(1)TSP (2)冬季 (3)取暖燃烧大量的煤炭(4)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可吸入颗粒物数值最大,故对该市的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TSP。

(2)由表中数据可看出空气质量最差的是冬季。

(3)冬季需要燃烧化石燃料取暖,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增多,因此冬季空气质量最差。

(4)可从减少排放和加强吸收净化两个方面考虑,如进一步加强绿化,增设园林广场;建筑工地常洒水;改个体取暖为集体供暖。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总结及练习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4.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5.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比较6.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的总称,属于混合物,又称为惰性气体。

7.空气污染物为有害气体和烟尘。

8.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在101KPa,-183摄氏度时,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218 摄氏度时,氧气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9.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0.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11.物质与氧发生的发生,叫做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12.进行的很慢,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叫做缓慢氧化。

1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和加热高锰酸钾。

14.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氮与液态氧的沸点不同。

属于 物理变化。

15.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 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16.催化剂的特点:(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和减慢)(2)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3)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17.几种反应。

(1)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烟)(2)碳+氧气 二氧化碳(3)硫+氧气 二氧化硫(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实验前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集气瓶炸裂)(5)过氧化氢 水+氧气(6)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7)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点燃点燃 点燃 点燃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加热 加热实验步骤:A.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并且取出后出现一段水珠,证明气密性良好)B.装:装入药品(装入药品后,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导管刚露出橡皮塞即可)C.定:固定装置(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固体试剂加热时放出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倒流使试管炸裂)D.点:点燃酒精灯E.收:①排水法收集气体,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总结例题(带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汽水B.氢气C.黄铜D.空气答案:BA、汽水是由碳酸、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氢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黄铜由铜、锌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空气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B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稀有气体。

故选B。

小提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

3、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答案: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

故选:B。

4、测定空气成分含量的实验中,体积分数约占1/5的是A.O2B.N2C.CO2D.H2O答案:A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 78%,氧气体积分数21%,氧气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故选:A。

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下列仪器不需要使用的是()A.玻璃棒B.大试管C.铁架台D.单孔塞答案:A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塞、导管、集气瓶等。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单孔塞、导管、集气瓶等,因此不需要玻璃棒。

故选:A。

小提示: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综合性比较强。

初三化学空气的成分练习题

初三化学空气的成分练习题

初三化学空气的成分练习题空气是地球上我们呼吸的主要气体混合物,它由多种气体组成。

了解空气的成分对于理解我们周围的环境、气候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练习题,我们将进一步考察初三化学中关于空气成分的知识点。

请仔细阅读每个问题,然后写出你的答案。

1.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案: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2. 氮气的化学式是什么?氧气的化学式是什么?答案:氮气的化学式是N2,氧气的化学式是O2。

3. 除了氮气和氧气,空气中还有什么其他气体?答案:除了氮气和氧气,空气中还含有小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氩气、氦气和其他稀有气体。

4.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大约是多少?答案: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大约是0.04%。

5.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答案: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会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6. 氦气在空气中的比例较少,那么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答案:氦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比空气中的其他气体更轻。

7. 除了气体,空气中还存在其他的组分吗?答案:是的,空气中还存在固体和液体微粒,比如尘埃、花粉和污染物等。

8. 空气中的氧气对我们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氧气是我们呼吸过程中所需的气体,它参与到细胞呼吸,使我们的身体得以正常运作。

9. 有人说空气污染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太多,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为什么?答案:空气污染确实是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太多,这些污染物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0. 你认为保持空气的清洁和健康有什么重要性?答案:保持空气的清洁和健康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都非常重要。

空气污染会导致多种疾病,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回顾了空气的成分和相关知识。

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进一步加深对空气的理解。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空气重点题型训练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空气重点题型训练

第二章空气重点题型训练1.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如图各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是()A.B.C.D.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多选)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3.实验室用稀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为药品制取氧气,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多选)A.B.C.D.4.暖宝宝发热剂(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与氧气的反应.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瓶内温度恢复至常温时才能测量最终流入水的体积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5.下列事实分别能说明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名称填空.(1)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用塑料薄膜封起来,目的是隔绝(2)制氮肥常以空气为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3)酥饼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4)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5)利用空气中的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说明空气中含有.6.空气是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料,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组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沸点(℃)﹣195.8﹣183.0﹣78.5工业制氧气是根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不同,此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将液态空气升温,最先逸出的物质主要是.7.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学习了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1)反应①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2)在反应③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子,其目的是.(3)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填“稳定”或“活泼”)的气体.8.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井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通用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下列装置组合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⑤C.②③D.②④答案:A实验室用氯酸钾固体(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属于固体混合需加热型,发生装置是①,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法(装置④)或排水法(装置③)收集,故装置组合正确的是①③或①④,观察选项,只有A选项正确。

故选:A。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白色烟雾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答案:D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发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答案:C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助燃剂,氧气不具可燃性,不可作燃料,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

不是三氧化二铁,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说法不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4、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答案:D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不是消耗氧气,故B不正确;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发生反应,故C不正确;D、氧气由助燃性,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故D正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同步训练题 含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同步训练题 含答案-精选学习文档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同步训练题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 .2OB .2NC .HeD . 2CO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液氢B .冰水混合物C .干冰D .生铁3.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小苏打B .加碘盐C .酱油D .白酒4.臭氧(O 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 的高空。

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A .非金属单质B .金属单质C .化合物D .混合物5. 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项目的是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可吸入颗粒物6.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B .空气可用于工业制备氮气和氧气C .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lB .饱和溶液升温都能变为不饱和溶液C .二氧化碳有毒,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D .空气中含盈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它可用作食品包装的保护气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9. 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10. 下列在“关注地球一小时,参与环保低碳行动”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骑“共享单车”出行 B.就地焚烧垃圾C.道路洒水、空中喷雾 D.使用环保购物袋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12. 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13. 下列在“关注地球一小时,参与环保低碳行动”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骑“共享单车”出行 B.就地焚烧垃圾C.道路洒水、空中喷雾 D.使用环保购物袋14.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空气重点题型训练
1.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如图各图中与该反应事实最吻合的是
()
A.B.C.D.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错误的是()(多选)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才能读数
C.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完全反应
D.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总体积应该是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的
3.实验室用稀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为药品制取氧气,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
是()(多选)
A.B.C.D.
4.暖宝宝发热剂(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铁粉与氧气的反应.发热剂
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A.瓶内温度恢复至常温时才能测量最终流入水的体积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5.下列事实分别能说明空气的成分,用物质的名称填空.
(1)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用塑料薄膜封起来,目的是隔绝
(2)制氮肥常以空气为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3)酥饼在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4)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5)利用空气中的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说明空气中含有.
6.空气是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原料,空气中主要组分的沸点如下表:
组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沸点(℃)﹣195.8﹣183.0﹣78.5
工业制氧气是根据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不同,此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将液态空气升温,最先逸出的物质主要是.
7.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学习了之后进行了如图整理.(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1)反应①硫在点燃的情况下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2)在反应③实验时,要预先在盛放氧气的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沙子,其目的是.(3)由图可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填“稳定”或“活泼”)的气体.
8.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
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井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氧气浓度%79.679.7
79.990.089.889.3
氧气平均
浓度%
79.789.7
(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
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以上两种方法中,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9.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
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
按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到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白磷开始燃烧到最后熄灭的过程中,集气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是。

(2)若实验成功,请写出a、b、c三个数据应满足的一个等式关系。

(3)上述实验中,若集气瓶内的导管没有被液面封住,则导致测量的结果将(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0.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
(1)在实验室里,通常用下列方法制氧气:①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②氯酸钾和二氧化
锰混合加热;③加热高锰酸钾.其中最能体现“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制备方法是,应选用做气体发生装置,若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均应先检查装置的,某同学用E装置集满一瓶氧气后,实验室发现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3)已知MnO2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共热可制得氯气(Cl2),则应选用做气体发生装置.(4)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
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填“a”
或“b”)进入F中.(5)指出C装置的一处错误.
2018年09月19日wolaYY的初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A;
二.多选题(共3小题)
2.AD;3.AC;4.CD;
三.填空题(共3小题)
5.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6.沸点;物理;氮气;7.SO2;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活泼;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8.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或观察到瓶中水排尽时;排水;ACD;9.先下降后上升;c+4a=5b;可能是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导致溶液显酸性(或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酸);偏大;10.①;B;E;气密性;没等到气泡均匀连续逸出就收集气体;A;b;长颈漏斗在液面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