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36例疗效分析
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

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1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呼吸内科姚小鹏一、概述1.公元前3500年,人类即开始采用冰敷治疗组织肿胀和战伤的尝试。
2.1845年,人们才真正将冷冻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肿瘤的治疗。
3.1851年,Arnott等报道采用浸有冰块的-8~-12℃盐水,对体表肿瘤实施治疗,结果局部疼痛减轻,肿瘤缩小。
4.1899年,White等根据高压液态由高压状态进入低压状态,体积突然膨胀的同时可以制冷这一原理,采用液态气体治疗皮肤病,随后用于外科和肿瘤的器械亦应运而生。
5.1975年,美国的Sanderson医生采用硬质支气管镜介导,对支气管腔内型肺癌实施冷冻治疗,并获得成功。
6.1994年,德国的ERBE公司开发的可用于可屈支气管镜的可屈式冷冻电极,使支气管腔内的冷冻治疗变得更加方便。
7.1996年,Mathur等报道了采用可屈支气管镜下对22例气道阻塞病人实施腔内冷冻治疗的经验。
二、冷冻疗法的细胞和组织损伤机制一细胞损伤机制1.细胞外的结晶对细胞的挤压并使细胞变形(冰挤压效压)。
2.细胞内、外同时结晶所导致的碾磨作用。
3.细胞的脱水而导致的细胞崩解。
4.细胞内电解质浓度的增高和细胞膜蛋白的变性等。
2二冷冻的组织损伤机制在冷冻损伤的中心区域(冷冻探头周围大约3mm的半径范围),因血管内血栓形成,所有的细胞均被破坏。
而围绕这一区域周围3~4mm厚的组织,将出现一些不均匀的组织损伤。
冷冻所导致血栓形成的机制1.在轻低温条件下动静脉血管收缩。
2.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3.血管壁渗透性增加。
4.血液粘滞度增加。
5.毛细血管静水压下降,血流减缓,血栓形成。
冷冻组织损伤的时效关系1.冷冻治疗后即刻的细胞损伤只有在电镜下才可见。
2.完全的血管内血栓形成要在冷冻治疗后6~12h。
3.在冷冻后1~7天内,冷冻区域内的细胞将发生变性、坏死。
4.完全的非出血性坏死则发生在8~15天。
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疗效评价

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疗效评价支气管结核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被引入临床实践。
本文将介绍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疗效评价。
一、支气管镜介入方法的概述支气管镜介入方法是一种借助支气管镜技术进行治疗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直接观察和治疗支气管结核病变。
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具有微创、可视、定位准确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二、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应用1. 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治疗:支气管镜下药物注射治疗是支气管镜介入方法的一种常见应用。
通过支气管镜将治疗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部位,可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增加治疗的效果。
2. 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是支气管镜介入方法的另一种应用。
该方法通过支气管镜将液体注入患者的肺泡,有效清除病变部位的痰液、病原体和坏死组织,达到治疗的效果。
3. 支气管镜下电钳治疗:支气管镜下电钳治疗是支气管镜介入方法的一种创新应用。
通过支气管镜引导电钳,可以对支气管结核病变进行切除、清除和止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三、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疗效评价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在治疗支气管结核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通过临床观察和病例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疗效显著:支气管镜介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和治疗病变部位,可以准确判断病灶的严重程度和所需治疗的范围。
通过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2. 减少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损伤较大,容易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气胸、出血等。
而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具有微创性,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提高生活质量: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有显著作用。
治疗过程中疼痛感减少,恢复期缩短,可以让患者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冷冻治疗对支气管结核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成形术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冷冻治疗对支气管结核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成形术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目的:探讨冷冻治疗对支气管结核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成形术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支气管成形术的支气管结核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是否行局部冷冻治疗分为冷冻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行抗结核治疗及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冷冻治疗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治疗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冻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冷冻治疗可明显改善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作为临床支气管结核治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结核病[1]。
存在于肺内病灶中的结核分支杆菌直接植入支气管黏膜是支气管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途径,也可通过支气管周围组织侵及支气管黏膜,使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结核分支杆菌也能经血行播散和淋巴引流首先侵袭支气管黏膜下层,然后累及黏膜层,往往导致局部支气管肉芽组织增生,造成支气管狭窄,影响呼吸系统等严重后果[2]。
抗结核治疗对于支气管结核往往不能治愈,需要借助手术治疗,常规手术治疗所引发的出血及不良反应问题也引起了医生的关注[3-4]。
本研究分析了冷冻治疗对支气管结核患者行支气管成形术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发现冷冻明显改善支气管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可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于本院行支气管成形术的支气管结核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10~55岁,平均(34.47±6.78)岁,体重23~72 kg,平均(48.65±8.52)kg,病程1~12个月,平均(6.11±3.25)个月;按照其是否行局部冷冻治疗分为冷冻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36例。
《经支气管冷冻活检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要点

《经支气管冷冻活检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要点经支气管冷冻活检(cryobiopsy,CB)技术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很多并逐年增加,但该技术仍没有标准化操作流程,且其在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分类中的地位及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时由于冷冻活检的快速发展,在不同医疗机构及操作者之间的技术存在很大差异。
一、定义及发展历史冷冻活检是经支气管镜将冷冻探头尖端送至支气管或肺内病变区域,通过制冷剂的快速释放吸收周围环境热量,从而使冷冻探头迅速降温,将探头周围的组织冷冻凝固,通过冷冻的黏附力,将探头和探头周围冻结的组织整体拔出,从而获取靶组织。
与活检钳活检相比,由于获取标本组织较大且结构相对完整,有利于病理分析与诊断,因而成为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活检方式。
经支气管冷冻活检分为支气管腔内冷冻活检(EBCB)和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TBCB),前者针对支气管镜下可见的病变,主要位于气管和支气管腔内;而后者则针对支气管镜下不可见的外周肺病变。
二、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EBCB:支气管腔内病变最常用的取样技术是活检钳活检(FB),但由于活检组织量小,导致诊断敏感度和确诊率偏低。
建议:EBCB的标本量、诊断效率高于FB,轻中度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出血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但考虑到操作要求等方面因素,建议对腔内可视病灶活检时,在FB标本不理想时再考虑EBCB。
2. TBCB:目前TBCB已应用于ILD、肺外周结节的诊断以及肺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监测,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建议:TBCB可以应用于ILD、外周肺结节的诊断以及肺移植术后的排异监测。
多学科讨论无法诊断的ILD,TBCB是外科肺活检的替代方法,TBCB 诊断不明的病例再考虑SLB。
对HRCT表现为典型UIP者,建议不做TBCB。
(二)禁忌证TBCB的禁忌证与常规经支气管肺活检的禁忌证相同,因TBCB建议全身麻醉下进行,因此仍需考虑患者是否能耐受全身麻醉,结合国外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经支气管镜冷冻联合氩气刀治疗支气管结核28例临床分析

临床 肺科 杂志
21 02年 1 第 1 1月 7卷第 1 期 1
2 2 01
经 支 气 管镜 冷 冻 联合 氩气 刀 治疗 支 气 管 结核 2 8例 临床 分 析
苗 玉 昴 齐 曼 古 力 ・ 守 尔 胡 昕 夏 宇 王 晶 吾
【 要】 目的 摘 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氩气刀治疗结核性大气道狭窄 的疗效。方法 对 2 例支气 管结核患者的 8
R t o o peersos , a i sos,mi ep neadiv ii eerset e 7 1 ( 6 2 ), 5 7 (0 2 ) 7 1 a f m lt epne p  ̄a r p ne e c l e l rso s n a dt w r pci l 5 .% 1/ 8 3 . % 1/ 8 , .% d nl y e vy ( / 8 n .Ony w fh m w s nu toa n erso e a oavr atn fr1~ otso  ̄lw—u r 2 2 )a d0 l oo e a emo rxadt t fhm hdn des r ci .At 4m nh f l t t P h h e t ee o e o p,e—
s u i r oh r p n r o l s o g l t n,a d c i ia y t ms,io o r p y a d e d s o i h n e e e c mp r d b f r n c p e cy t e a y a d a g n p a ma c a a i u o n ln c s mp o l e n g a h n n o c p c c a g s w r o ae e o e a d at rte t n .Re u t Ev r ai n n e we t 7 tme r o h r p n ro l s o g lto n t eme n c u s f1 6 mo t s f r a me t e sl s e y p t t d r n i sc t e a y a d a g n p a ma c a a in i h a o re o . n h . e u 4. y u
经纤支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分析

0 . 0 1 ) ; 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吸收率对照组 和治疗组分别为 6 4 . 5 %和 9 2 . 3 %( P< 0 . O 1 ) ; 支气管镜检查 显示治疗有 效率对 照组
全身化疗联合支气管镜介入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优 于单纯抗结核化疗。
【 关键词 】 冷冻治疗 ; 支气管结核 ; 纤维i , X U A i — h a i . C h e s t H o s p i t a l , A n h u i p r o v i n c e , H e f e i 2 3 0 0 2 2, C h i n a ; 2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 e s p i r a t o r y ,
C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a n a l y s i s o f i nt e r v e n t i o n a l t h e r a p y f o r b r o n c h i a l t u b e r c u l o s i s wi t h c r y o t h e r a p y v i a i f b r e b r o n c h o -
1 4 5 0
临床 肺科 杂志
2 0 1 3年 8月 第1 8卷第 8期
经 纤 支镜 介入 冷 冻治 疗 支气 管 结核 的疗 效 分析
经纤维支气管镜注药治疗气管及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HAN Ca i —l i
(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Or d o s
, Do n g s h e n g 0 1 7 0 0 0 C h i n a)
b e r c u l o s i s p a t i e n t s we r e r a nd o ml y d i vi d e d i n t o t wo gr o u ps ,t he c o nt r o l gr o u p,5 8 c a s e s t r e a t e d wi t h s y s t e mi c a n i t
例, 在 全 身抗 结 核 治疗的 同时 给予 经支 气管 镜注 药, 分 别 对两 组 在治 疗前 3个 月 的临 床 治疗 效 果进 行 比较 。 结果 : 治疗 3个 月 后治疗 组 的临床 症状 改善 、 痰 菌 阴转 率 、 病灶吸 收好 转 、 镜下 改变 和对 照组 比较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 结论 : 全 身抗 结核 治疗 同时辅 以经 支 气管镜注 药治疗 气管 支 气 管结核 在 临床 症状 改 善、 痰 菌 阴转 率 、 胸部 C T 病灶吸 收及 镜下 改 变方 面的 疗 效 明 显优 于 单纯 全 身 的抗 结核 治疗 , 能 提 高治愈 率 , 是
0 1 7 0 0 0 )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气管支 气管结核 经全 身抗 结 核 治 疗 同时 辅 以经 支 气管镜 注 药的 治疗 效 果。 方 法 : 将
1 2 0例 确 诊 为 气管及 支 气 管结 核 的 患 者 随机 分 两 组 , 对照组 5 8例 , 单 纯 给 予 全 身抗 结核 治 疗 。治 疗 组 6 2
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疗效

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疗效冷冻治疗是利用冷冻技术冷冻患者气管支气管内的病变组织,达到杀灭病原体和破坏病变组织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气道环境,杀灭细菌和病毒,减少病变组织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侵蚀,达到治疗的效果。
雾化吸入治疗则是通过雾化器将药物雾化成微粒,并使其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进入患者的呼吸系统,从而达到祛痰、止咳、杀菌和抗炎等治疗目的。
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病变部位,提高药物浓度和局部治疗效果,达到快速有效治疗的作用。
二、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适宜患者:对于顽固性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包括已经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并发耐药性结核和反复发作等情况的患者,可考虑采用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
以上两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可以达到杀菌、净化气道环境、改善症状、促进康复的效果。
1、症状改善: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的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炎症控制:治疗过程中,通过雾化吸入治疗,可以直接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病变部位,提高药物浓度和局部治疗效果,从而控制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
3、预防复发: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气道环境,杀灭细菌和病毒,减少病变组织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侵蚀,预防疾病的复发。
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1、选择适宜患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需要,科学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明确治疗目的,选择适宜的患者进行治疗。
2、严格掌握治疗操作技巧:对于医务人员来说,需要严格掌握经气管镜介入冷冻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的操作技巧,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3、定期随访复查:治疗过程结束后,应定期随访复查患者的病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年12月第14卷第12期MMJC ,Dec 2012,Vol 14,No.12
气管支气管结核(tracheobrochial tubrculosis TBTB )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粘膜、粘膜下层、平
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性病变,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属于下呼吸道结核[1]。
常规的全身抗结核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往往不能完全治愈,致使支气管的病变进展并导致气道狭窄、阻塞以及肺不张等。
如患者出现管腔严重狭窄、管壁软化或者肺不张等只能采取手术治疗。
我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对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化疗及雾化吸入的基础上联合支气管镜下反复冷冻治疗,疗效较佳。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河
南省传染病医院结核科经组织病理或痰结核菌快培养阳性证实为溃疡坏死型或肉芽增殖型、瘢痕狭窄型支气管结核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16~46岁,平均31.6岁。
根据文献[1]分型其中溃疡坏死型18例,肉芽增殖型12例,瘢痕狭窄型6例,病变部位包括气管及双侧叶、段支气管。
1.2设备仪器PENTAX EB1830型电子支气管镜;德国ERBE 公司产CA 冷冻治疗仪及软性可弯曲冷冻探头,冷冻气源为99.99%的二氧化碳。
1.3治疗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术前禁食水4h ,2%利多卡因3ml 环甲膜穿刺局麻,电子支气管镜经鼻道
进入气管,部分鼻道狭窄患者经口进镜,观察病变情况后,冷冻探针插入支气管镜,探针顶端置于病变区域上或深入病变区域内,实施冷冻,时间约40~120s ,松开脚踏后自行解融(约1min ),即冷冻融。
完成1次冻融循环约2~3min 。
每个区域需3~5个循环,直至病灶完全被冷冻。
部分腔内病变阻塞严重者可将探针顶端垂直插入病灶内实施冷冻切至肉芽组织明显减少。
间隔1周后,行支气管镜复查,对上次冷冻治疗
效果进行评价,并可用活检钳清理管腔内坏死的残余组织,并进行再次冻融或冻切治疗。
7~10d 后复查支气管镜观察病变情况,每例治疗4~10次,平均治疗时间6周,平均治疗(5±3)次/例。
1.4疗效评价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镜下
改变,参考目前国内文献中支气管镜下改变判断标准[2]评价:①完全有效为腔内病灶完全清除,粘膜光滑,功能复常;②部分有效为>50%的狭窄管腔再通,残余少量瘢痕;③轻度有效为狭窄再通<50%,但瘢痕挛缩较明显;④无效为临床上主观和客观证据无明显改善。
2结果
2.1临床疗效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常规抗结核
及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行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平均治疗4~10次/例,平均治疗时间6周,平均治疗(5±3)次/例,共治疗159次。
完全有效25例(69.0%),部分有效9例(25.0%),轻度有效2例(5.0%),无效
0例,总有效率100%。
部分缓解病例因病变较广泛,
冷冻治疗后瘢痕挛缩致管腔狭窄变形,但其管腔内病灶大部分消失,不影响其呼吸功能。
2.2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冷冻解融时部分
患者出现剧咳,给予喷洒局麻药或冷冻即缓解,术后咳嗽无明显加重;2例行冻切患者术中出现少量出血,给予肾上腺素稀释后喷洒创面缓解。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气道痉挛、误吸、麻醉药过敏等并发症,亦未发现病灶播散、感染等现象。
3讨论
支气管镜检查是早期确诊TBTB 和直接有效治
疗的最重要方法[3],TBTB 镜下分为六型[1],即Ⅰ型:炎症浸润型;Ⅱ型:溃疡坏死型;Ⅲ型:肉芽增值型;Ⅳ型:瘢痕狭窄型;Ⅴ型:管壁软化型;Ⅵ型:淋巴结瘘型。
类型不同的TBTB 所选用的镜下治疗手段亦不相同[4]。
冷冻治疗对于Ⅱ、Ⅲ、Ⅳ型支气管结核较为常用。
其基本原理是:制冷物质及制冷器械产生的超
低温,可使局部的结核性肉芽肿组织及结核杆菌菌
作者单位:450061河南省传染病医院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36例疗效分析
武艳霞
杜兰霞
70··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年12月第14卷第12期MMJC,Dec2012,Vol14,No.12
体因组织细胞内的水分子迅速结晶成冰,细胞停止分裂并溶解坏死[5]。
Ⅱ型支气管结核的病变局部粘膜坏死并形成溃疡,表面覆盖干酪样坏死物,此时行反复冷冻治疗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Ⅲ、Ⅳ型支气管结核的病变处粘膜溃疡坏死面已逐渐愈合,导致肉芽组织增生,瘢痕挛缩,进而致管腔变形狭窄,而冷冻尤其是冻切治疗可有效清除增生的肉芽组织,阻止瘢痕挛缩所致的气管闭塞等。
本组3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通过159次平均6周4~10次/例的冷冻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69.0%的患者气管支气管腔内病变吸收,支气管粘膜光滑,25.0%的患者少量瘢痕形成,管腔基本通畅,5.0%的患者管腔变形狭窄,但不影响其呼吸功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治疗费用较低,仪器设备及操作简单,非常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与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2012气管支气管结核诊断及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8):581-582
2游佩涛,李志强,刘伟光,等.低温冷冻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中长期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7,28(4):623-625
3刘长庭,张进川.现代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13-15
4傅瑜.重视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肺科杂志,2009,14:853-854
5Fahy G M,Saur J,Williams R J.Physical problems with the vitri-fication of large biological systems[J].Cryobiology,1990,27:492-
510
(收稿:2012-09-25)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