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精品课件
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课件

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课件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说明文阅读一、说明文概述说明文是介绍某种东西的文章,它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方式,让读者对某件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说明文的主要特点1.目的性强: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某件事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2.简明清晰:说明文的表达要点需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句和流畅的语言表达。
3.客观性强:说明文需要客观描述某件事物,不能带有主观色彩,不要赞美或贬低。
三、说明文常见题型1.简答题:根据问题回答文中所提到的相关信息。
2.选择题:通常问题问文中的哪些信息是正确的。
3.判断题:根据文章内容判断问题的对错。
4.对比题:要求读者在相似或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其共同点或不同之处。
5.推断题:基于文章内容所提供的信息,预测或判断未来的发展情况或某些情况的产生原因。
四、说明文阅读的解题技巧1.正确掌握文章的标题和主题,明确文章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2.快速浏览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脉络。
3.针对不同的题型,有选择的进行阅读,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分析文章细节。
4.注重观察文章中的细节信息,注意细节的描述,寻找关键词和句子,理解文章中的隐含信息。
5.注意文章中的排比和对比,整体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
6.注意理解文章的结论,并注意结论所依据的依据和原因。
7.注意理解文中的图表信息,找出图表中的关键数据,注意图表与文章的关系。
五、范例分析天气预报是一种说明文。
下面是一道题目和答案的范例:题目:“阴晴不定,雨淋风吹。
”这是一个人们常用的气象词语。
它所表述的天气情况是什么?A. 阴天,时晴时阴。
B. 多云,偶有雨。
C. 很糟糕,雨雪交加,或冬天的风雪天气。
D. 刚刚下过雨,很快天气就会变好。
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关键词“阴晴不定”可知天气变幻无常,既有阴天也有晴天,因此A选项正确。
六、说明文阅读技巧训练以下为三篇说明文及其相关问题,在阅读文章后遵循上述技巧进行解答。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ppt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归纳:
1. 表态:不能删; 2. 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 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 (太绝对了); 4. X X 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运用
1、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 亿元。“至少”可不可以去掉?
“至少” 这个词用得准确,它起到限制作 用,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 刚好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 不严密了。
2、月球很可能成为人类远征其他星体 的中转站。“很可能”有何表达作用?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5 通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 这一结论”指的是 什么。(05。济南) 《2050,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考察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根据“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答案应在文 章中找。
据保守估计,这6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 失15﹪~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 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 人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
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准确,严密。
➢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3、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日见短缺,我国以煤炭、
石油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源结构亟待转变 的今天,太阳能发电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获得了 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空间。 问:将文中划线的“亟待”一词改成“需要”可以 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题例分析 如何阅读说明文
1.(09苏州卷)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不 仅制约了有限水资源的可利用性,也给开发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 入大海,并且还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冬春季则降水少,河流进入 枯水期,北方的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南方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北方仅占 20%不到,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以我国小麦、 棉花的集中产区华北平原为例,这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 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左右。
《说明文复习专题》 课件(共34张PPT)

引用资料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 说明更有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 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E、引用资料在文章的开头,还起到引 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 2、列数字: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 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 区别)
• 3、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可分为几类(种) ……
• 4、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 5、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 6、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7、打比方: 像、仿佛……
9、列图表:画出图表说明繁杂、抽象的事理
作用:直观、形象、具体
答题模式:用列直观的示意图或者表格的方
式对××(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10、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
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
5、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 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
(举例子) 6、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 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 来解释。(引用) 7、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 法。 (下定义)
8、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 猫的熊(”作,诠也释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 于猫。
说明文复习专题
说明文
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
事物 说明文
事理 说明文
抓住 说明 对象 的特 征
初三语文说明文专题复习PPT课件

3、不能删去。“极小范围”表范围极小,说明 游览者感到美的享受无处不在;去掉后美的享受就只 在局部而不是细处,不够准确。“极小范围”体现了16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 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 并体会。 解题思路:
8
品味说明文语言
9
[类型1]: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 指示代词如 “这些条件”“这种现 象”“此”“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 体指代什么? 解题思路: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 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 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10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 语?并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
4
答案示例
不矛盾。因为目前推算树龄、测定 树重的方法还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程 度,所以只能用这些表示估计、揣测 的词语,这是一种尊重科学的态度, 也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述方式。(共 4分,其中观点l分;理由每个要点l分, 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
5
二○○九年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
②让我们与寒冷联系在一起的冰雪竟然具有保 温效果,这在物理学上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吗?当然。 我们知道,物体能够导热。在自然界常见的几种物 质中,空气的导热性最差。积雪之所以具有保温性 能,是因为积雪的孔隙度大,里面所能容纳的空气 量大,所以产生了保温效果。我们穿的棉袄和盖的 棉被能够保暖,积雪保护了冬天的麦子,都是同样 的道理。在建好的雪屋里还能点燃炉火取暖烧茶水, 更是让人不可思议。据了解,刚开始点篝火的时候, 屋里的墙壁和天花板会融化一些,但融化的只是一 小薄层而已。当墙壁和天花板上融化的薄层慢慢冻 结成一层冰以后,篝火就不能轻易融化冰壳和冰壳 外面的雪屋了。 (摘自“保暖的冰屋子”)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共45张PPT)

项目都属于技巧类雪上项目,裁判员会根据运动员的踢空高度、动作难度、动作的流畅性和美观
性来打分。其中,在技术构成中,滑雪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动作腾空的高度,动作的腾空高度又决
定了动作旋转的难度值。
●
④也就是说,想要在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拿到高分,就要保证一连串的动作都高质量完成。
这时,滑行技术就是基础、腾空高度是关键,动作难度练就绝技,动作策略的组合体现智慧。研
●5、段落能否调换:(1、3常见) (1)、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他 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所以不能调换。 (2)、不能,某段说明了.....。,某段说明了......,照 应上文中“.某句话.”他们之间是_____顺序,若调换不 符合实际,所以不能调换。
《中国墨》
● 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墨在“文房四宝”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 的墨锭常被冠以“金不换”的美名。2007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448万元的天价,“中国墨” 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 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烟”,是一 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 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 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 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烟墨”。
④起初,进入制作团队视野的是鸭绒、鹅绒等传统材料,但团队希望能有更多选择,开始多方征集方
案。这时,国内一家企业提供的聚酰亚胺纤维材料让团队成员眼前一亮。聚酰亚胺纤维技术起源于航空航 天对新材料的需求,此前主要用作宇航服、防护服等,但用于礼仪服装尚无先例。权威机构对比测试表明, 采用聚酰亚胺抓绒面料,相比相同克重的世界顶级抓绒保暖面料,能使受试者体温高出4—6摄氏度。最终, 北奥集团采用聚酰亚胺纤维材料作为外套填充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耐高低温特性、皮肤适应性好、材料本 身导热系数低等优势,且比传统材料更轻薄。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课件

考查内容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文段的要点 2、辨析说明顺序 3、 辨别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作用 4、理解分析说明语言的特点及其作用。 5、从探究角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性试题。
➢辨别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 列图表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用
分类别 下定义 作诠释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修饰、限制性词语
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也许等体现 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2.请你说一说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 用
据调查美国一所建筑学院29﹪的教授是 左撇子,而且准备应考博士或硕士学位 的优秀学生中,左撇子占23﹪。
1、 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 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小乔木 “部分”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部分一词是从范围上加以限制 指的是局部,说明不是所有的沿海滩涂地区 都能生长红树林,删去不符合实际, “部
分” 一词表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 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源结构转变的急迫。原词表达准确、严密。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替换; 2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Hale Waihona Puke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 高度要高得多了,句中的“相当”可 以换成“相同”吗说说理由
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共33张PPT)

15.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3分)
16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 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 ” 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分) 如穿有竹衣、竹鞋;食物有竹笋、竹米;住有竹楼、竹屋 ;行有竹车、竹筏;用有竹篮、竹筷 18.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有什么左右能够?请结合文章内容 分析。(3分)
下定义
不忘关键词
列数字 打比方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列图表 分类别
析作用 真实形象 准确具体 条理清晰 生动形象 突出强调 科学准确 直观形象
说 明 事 +物 特 征
析作用 请指出本句话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洲际导弹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 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 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洲际导弹的身 运用列数字 + 具体准确 说明了 + 高、胸围和体 的说明方法 重。 地
夯实基础 掌握方法
---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
1.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2.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和把握;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别与分析; 4.说明语言的把握,关键词、句的品析;
5.对所涉及的科学、生活现象的阐述与解说; 6.对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生活现象提出建议等。
一、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
二、品析说明语言的特点。
5、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 ,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
6、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凶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 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 7、从前女子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 作诠释 8、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 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分类别 9、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就是物候学。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PPT教学课件

14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4、阅读《你的唾液贵如金》,结合具体 内容分析本文语言特点。
A、分析说明语言的平实、准确性
B、分析说明语言的生动、准确性
2020/12/11
15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方法归纳
1定性。本文语言平实、准确或生动、准确。
2列举修饰限制性词语、句子或具有比喻拟人 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2020/12/11
17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5 通读全文,说说第⑥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 这一结论”指的是 什么。(05。济南) 《2050,告别一百万个物种》
考察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根据“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答案应在文 章中找。
据保守估计,这6个地区的物种到2050年将消 失15﹪~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 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3分析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体现语言特点
2020/12/11
16
示例: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准确。例如“唾液 是消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研究 证明,唾液是你宝贵的信息库,是反应你 健康状况的一扇窗。 ”等语句中把“唾液” 比作“帮手 ”“信息库”“窗”,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唾液可以帮助消化、传递珍 贵信息、反应健康状况的重要作用。语言 表达生动、形象。
强调了经济损失之大, 如果去掉这个词, 意思
变成“我国每年被污染的粮食合计经济损失刚好
是200亿元”,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
了。
“很可能”一词表估计,它说明月球成为人
类远征其他星体的中转站不一定能够实现,表达
准确,严密。
2020/12/11
11
➢分析说明语言的典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 人民称它为物候。 a是判断句,b句是一般的陈述句。 a句使用了下定义的方法,用简明的语言准 确地说明了“统筹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揭示 出统筹方法的本质特征,可以变为:一种安排工 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 b句用了作诠释的方法通俗易懂地解释 “物候”,如变为“物候就是草木荣枯,候鸟去 来等自然现象”,那就偏颇了,因为并不是所有 的自然现象都可以称为物候。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三)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 题型一:第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题方法: (1)从内容上分析:本段说明的具体内容。 (2)从结构上分析: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 结全文(上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 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兴趣的作用。 (3)结合说明方法谈。指出说明方法及作用。 答题格式: 本段说明了 内容,在结构上起 作用, 或通过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事物特征 或事理),使说明 (作用)。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下定义 VS 作诠释
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本质特征时, 常用判断句式来表述概念;而作诠释可用多 种句式表述。 从严密程度来看,下定义要求揭示事物的本 质特征,说明的内涵和外延与事物相等,说 明的对象与说明的内容可以交换位置,意义 不变;而作诠释对说明对象的解说则往往侧 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 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因而说明的内 容与被说明的对象不能交换位置。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二)把握事物(理)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标志。把 握说明对象特征有三种方法。 1.把握文章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 次、还、也、此外”等词语。中心句往往有 很强的概括性,它或提示下文说明要点,或 归纳上文的内容。有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就 包含在中心句中。 2.借助说明方法来捕捉说明事物的特征。说 明方法的运用是为了具体说明事物的特征, 因此说明方法也会体现事物特征。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说明方法及作用
⑴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多直接说明前句话) ⑵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⑶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⑷作比较:突出强调了…… (地位、影响等) ⑸下定义:简明科学地揭示了…… ⑹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增强了趣味性。 ⑺作诠释:具体解释了……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⑻摹状貌:形象地描摹了……使说明更生动形象。 ⑼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⑽引资料:有力地说明了……增强说服力,增加趣味性。
3.辨析对象特征
典例剖析
【答案】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方法 ,1分), 【思路归纳】根据题干锁定第⑤段内容,通过 突出了“超级网银”的优点 (作用分析,1分)。 阅读,第一句讲使用“传统网上银行”的情况, 第二句讲“超级网银”使用有什么好处,由转 【 记格式】说明方法+表达效果+说明对象特征 折词“而”可分析出这是在把“传统网上银行” 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具体/生动等) 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 ……特征。 和“超级网银”两个进行比较,用“传统网银” 的麻烦突显“超级网银”的优点。 记格式特征合语境
专题复习
知识回顾
1.说明文是以( 说明 )为主要表达方式,说明 事物和阐释事理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类型:根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一 般分为( 事物说明文 )和( 事理说明文 )。 3、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 空间顺序 ) (逻辑顺序 )。 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 4.说明方法 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 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作诠释 口诀:下二子(字),二比分,摹画饮(引)泉(诠)。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3.从内容上捕捉说明事物的特征。有些文章 没有明显地概括事物特征的中心句,就需要 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注意事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还须防止 事物的表面特征掩盖了事物的本质特征,须 细读全文,作总体的分析和归纳。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三)概括说明内容 ①如果有中心句,可以直接摘录中心句; ②如果文段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可以把几 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 ③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 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 ④归纳部分内容要点时还可以找出段落中表 示句子终结的标点符号,如句号、分号、问 号等,在这几层意思中进行合并、筛选,然 后归纳出某部分的要点。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变题: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答题格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______到______ 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或总分关系中分说与前文总说顺序相照 应。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二)把握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 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 并列式、递进式等。 分析文章结构,要抓中心句及连接词, 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 等词语。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 构综合运用的。
专题复习
考点四:辨识说明方法
分析方法作用
答题方法:首先应把握“大方向”——每 种说明方法的特点及其作用,然后结合具 体语言环境答题——具体分析、综合归纳, 这样才能更准确、全面、清楚地说明事物 的特征。具体答题时可参照下面模式。 总的答题格式:这一句(段)采用了 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事 物的________特点,起到________的作用。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1.辨识说明方法 辨方法记得找标志 ★例如、比如、据说…… 举例子 ★数词(与年代区别) 列数字 ★也、而、相对于、较、比、反之…… 作比较 ★像、如、仿佛…… 打比方 ★……是……,科学、完整,判断句 下定义 ★一类(种)是……,一类(种)是…… 分类别 ★介绍事物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 作诠释 ★比喻、拟人等,有的像……有的像…… 摹状貌 ★图表、柱状图、箭头图等 画图表 ★引号,据说,某某说,有……为证等 引资料
典例剖析
专题复习
2.分析方法效果
析作用不忘关键词
具体真切 具体准确 条理清楚 形象描摹 生动形象 突出强调 简明科学 直观形象 具体解释 详实有力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画图表 打比方 下定义 分类别 作诠释 引资料 摹状貌
说明对 +象特征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⑤使用传统网上银行系统时,如果想了解自己在各家 银行的账户情况,需进行多次登录、查询操作。而“超 级网银”通过统一的操作界面,可直接向各家银行发送 交易指令并完成操作,查询管理在多家银行开立的账户 余额和交易明细,一个U盾可以完成多家银行的网银登录。 文段⑤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5、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 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举例子)
6、“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 (下定义) 法。 7、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 人民称它为物候。 (作诠释) 8、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 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 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
返回目录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典例剖析
考点三:信息提取概括
例:文段③主要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超级网 银”?(2分) ③“超级网银”全称是“网上支付跨行清 算系统,通过构建“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 系统架构,实现“一站式”网上跨银行财务管 理,是2009年研发的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 务产品,2010年8月30日正式上线。“超级网银” 不仅能使用当前的网上银服务,还可以跨行查 询别的银行账户,甚至能跨行将其他银行账户 内的钱汇入当前账户。“超级网银”具有统一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汇划、跨 行资金归集、统一直联平台、统一财务管理流 程、统一数据格式等七种功能。 【思路归纳】先看题干要求,题目指明是文章 第③段,就确定了答案范围。通过阅读可先由 标志词“全称是”得出什么是“超级网银”, 即它的概念;再由超级网银“不仅”“还可 以”“甚至”“功能”等词语得出其各种功能。 故文章第③段是从“含义”和“功能”两大方 面介绍“超级网银”的。 【答案】①“超级网银”的含义(或概念)(1 分);②“超级网银”的各种功能(1分)。
专题复习
题型二:第某段如果删去好不好?请联系全文说 明理由。 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理由。 答题格式:不好,(若在开头)本段说明了 ________(内容),引出说明对象________, 或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若在结尾)本段说明 了________(内容),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
专题复习专题复习ຫໍສະໝຸດ 说明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考点透视 1、明确说明对象,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了解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分析 重点段落的作用。 3、整体感知,提取信息,把握要点。 4、辨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评析重点 词语、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6、创新性阅读。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专题复习
如果需要从整篇文章提取概括出几方面的内 容,阅读时应以文段为单位,相同或接近的内容 段落应概括为一个方面。如果需要从某一段中概 括出几方面的内容,应以句子为单位,相同内容 的句子整合在一起作一个方面来概括。通常可分 以下几步走: 1. 整体把握。通读文本,把握文体特征,把握 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依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范围,尤其是与题 目要求相关信息的确切位置。 3. 认真审读题干,找准概括的角度,有针对性 地筛选、概括信息,不遗漏。 说明文阅读
技法点拨
专题复习
4. 比较鉴别,去伪存真。依据筛选标准,仔细 辨别,剔除多余的、错误的信息。 5. 根据命题要求或题干要求来获取隐性信息。 要从所确定的范围之内的关键语句入手,把隐含 在材料内的隐性信息提取出来,分点概括归纳。 有的时候,题目中的分值,往往就隐含着答案的 得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