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教案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孙承愿【课标解读】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本条“课标”旨在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般水循环按其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
标准并不要求对水循环做这样的划分或出现三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是指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转变;环节是指实现水的循环运动的途径,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
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能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课标”要求的重点,而且“课标”对它的要求是“说明”,从程度上区别于对过程和环节的一般要求。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首先是维持着地球上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其次,水循环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联系起来;谁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
本条“标准”虽然将视野扩大到水圈,但落脚点放在陆地上。
因此,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教材分析】根据课标要求,本节教材由整体到部分依次介绍了水圈、水循环和洋流,通过图、表、活动、知识窗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系统理解水圈和水循环在地理环境中作用。
第一目“水圈的组成”。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圈的概念和水圈的组成,揭示了水圈的连续性、不规则性和组成的多样性。
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水圈的概念,并运用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介绍了水圈的组成及所占比重,并且介绍人类可利用淡水所占比例非常小,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水圈和水循环

水圈和水循环第二章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涉及到的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教材首先利用图2-3-1“水与地理环境”及问题,激发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学习水圈和水循环知识的兴趣。
在第一目“水圈的组成”中,教材首先简要介绍了水圈的概念,接着运用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重”及文字介绍了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得出淡水资源的不足以及节约、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的结论。
在第二目“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中,全球水循环的过程和规律是本节的一个重点。
教材简要介绍了水循环的概念以及按空间范围不同所划分的三种水循环类型,重点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紧扣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特点,从两个方面加以阐明: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实现热量传输、能量交换和物质流动,影响自然环境。
在对水资源的可更新性进行论述后,又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水资源的开采超过了更新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造成水资源枯竭的角度论述了水资源的有限性。
活动从陆地淡水资源更新的角度,主要介绍了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河流水的补给。
活动题2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本节内容体现了圈层之间的联系性,为以后的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说出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过程与方法:(1)运用有关材料和数据,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通过阅读和绘制水循环示意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掌握主要环节及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学习者特征:对课本中的有关文字不理解,如势能动能,水质型缺水等;缺乏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及策略:1.要求学生先学习课本,完成预习学案。
鲁教版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与水循环》word教案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了解水循环的途径、规模,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理解洋流的成因;解释、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地理图表,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现状的描述,增强学生对水资源,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并逐渐形成科学发展观。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图。
[教学重点]1、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2、洋流分布规律和意义[教学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多媒体展示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同学们,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是什么颜色?(蓝色)为什么会是这种颜色呢?地球表面大约有71%被水所覆盖,地球又有“水球”之称。
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也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
水以固、液、气三态形式存在于空气、地表、地下及生物体中,它相互转化,不断循环运动,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圈层——水圈。
本节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水圈的组成及水的循环、运动。
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板书课题]一、水圈的组成。
合作讨论,动手动脑[活动]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①地球上的水有哪些存在形式?每组一位代表发言,比一比哪一组说出的形式多。
[多媒体课作展示:地球水体的主要形式]大气水 0.001%冰川水圈海洋水 96.54% 湖泊水地表水土壤水江、河水陆地水沼泽水生物水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②在各种水体中,哪一种占的比重最多?哪些水体形式人类可以直接利用?③要求学生按各种水体所占的比重画一幅扇形百分比图。
[展示课件:各种水体所占比重图]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有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等,这些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总水量的很小一部分,且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我们必须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承转]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不断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地运动,这一过程称水循环。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数字所代表的洋流名称: ① 加利福尼亚寒流 、 南赤道暖流 、 ④ 北太平洋暖流 ② 秘鲁寒流 、③ 。 (2)洋流①、②从 高纬 (高纬、低纬)流向 低纬 (高纬、低纬) ,按水温状况分类,属于 寒流 ;洋流③④从 低纬(高纬、低纬) 流向 高纬 (高纬、低纬),按水温状况分类,属于 暖流 。 (3)甲处是 北海道 渔场,它形成的原因是 寒暖流交汇形成 。 与该渔场成因相同的另外两个大渔场是 北海渔场 、 纽芬兰渔场。
南半球的暖流
C
)。
赤道
北半球的暖流
赤道 赤道
北半球的寒流
南半球的寒流
赤道
4.根据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将洋流分为 密度流 和 补偿流 。
风海流
、
由密度差异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盛行风
洋流
下 降 流 上 水平补 升 地中海 偿流 流
大西洋
世界上的洋流大多属风海流 直布罗陀海峡岩床
(二)洋流分布规律
4.到达中纬度海域后,受 副热带 副极地 作用,海水向东流动,形 西风 7.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2.到达大洋西岸时,因受大陆轮廓的阻挡,一部分向东折回,形 1.赤道两侧盛行东北信风和 东南信风 ,在它们的作用下,赤道 5.在北半球,当西风漂流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 向南 运动,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 6.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作用下,沿海岸向中纬度海域流动。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3.大部分在 地转偏向力 成 西风漂流 (如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南半球中纬度海域的西风漂流)。 纬40 °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 向北 南北两侧海域的海水向西流动,形成 流往高纬度海区。 补偿赤道海域,另一部分则 ; 。 暖流。 赤道逆流 西风漂流 南、北赤道
2013复习2.3水圈与水循环学案(已排版)

第二单元 第三节 水圈与水循环【复习目标】(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标!) 1、 理解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及其意义; 2、 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查自纠】 一、 写出下图水循环的环节的名称: 二、洋流概念及分类1.洋流是海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做 的现象。
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洋流的分类:按水温状况(即性质):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水温较流经海区水温: , ,三、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方向为北半球 时针,南半球 时针。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方向为 时针,3.40°S 附近海域,形成 性 漂流,性质为 。
在左上图中画出主要的风带的风向,在右上图中画出洋流运动模式图。
4.北印度洋洋流受季风影响为季风洋流,在下图中横线上画出箭头来表示洋流流向: 七月一月洋流的地理意义:1.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 ,调节全球 。
2.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沿岸气候起 、作用。
寒流对沿岸气候起 、作用。
3.渔场: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有 、 、,上升补偿流形成的渔场为 。
4.对环境:洋流可以 污染范围,同时也有利于 污染程度。
5.对航运:海轮顺洋流航行速度 ,逆洋流航行速度 。
【巩固练习】1.秘鲁附近海区成为著名渔场的根本原因是:A 有寒暖流交汇B 有暖流经过C 有寒流经过D 与上升流有关2.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赤道流三种类型B 洋流是海洋水沿着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C 暖流都在大洋的西岸,寒流都在大洋的东岸D 印度洋北部海区的洋流夏季向东流,主要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3.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洋流是:A 日本暖流B北大西洋暖流C巴西暖流D北太平洋暖流4.海洋水体运动的最主要动力是()A.大气运动B.陆地形状的影响C.地转偏向力的影响D.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差异5.如果美国东海岸有一艘油轮不幸沉没,下列渔场中可能受到污染的是()A.舟山渔场B.北海道渔场C.秘鲁附近渔场D.北海渔场6.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受洋流影响的是A.近海污染的扩散B.沙漠中的绿洲C.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环境D.西欧的海洋性气候7.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属于A.风海流B.密度流C.暖流D.寒流8.下列洋流系统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A.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B.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C.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D.北印度洋冬季环流9.下列地理现象中,哪些直接参与海陆水循环过程()A.滚滚长江向东流B.祁连山地冰川C.塔里木水的蒸发D.没有登陆的台风10.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最主要的形式是()A.冰川融水B.湖泊水C.地下水D.大气降水11.三种水循环中都包括的环节是:A.地表径流 B.蒸发和降水C.地下径流 D.入渗和蒸腾12.读“太平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回答:(1)一艘油轮从广州出发,经日本名古屋,横渡太平洋,到美国西雅图,再南下洛杉矶,航程中()A一直顺水 B 一直逆水C先顺水后逆水 D 先逆水后顺水(2)图中C处附近著名的渔场。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说课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鲁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中水圈的组成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两部分内容。
课型为新授课。
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五部分说课。
一、说教材这里,我将从四方面,首先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部分知识为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开始,一方面是四大圈层中除生物圈中的另一个与人类生活联系紧密的圈层,是对前面两节知识的承接,是认识自然环境整体性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学好后面洋流及其地理意义部分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主要阐述了水圈的水体组成及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是基础,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
其中,水圈的组成包括什么是水圈、水圈的水体组成,这里还隐含了一个对学生的节约用水的价值观教育;水循环的过程这部分主要从水循环的概念、类型、主要环节方面进行论述,水循环的意义包括四个方面:促进水资源更新;维持热量平衡;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
这节内容还设计了一个活动部分,活动旨在加深学生对水圈中水体组成部分的认识,以及怎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水量年变化过大的问题。
(二)三维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结合班上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的实际情况,围绕以下三个维度建构了新课程理论下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1、知识与技能目标我把明确水圈的概念、组成水圈主要的水体类型;知道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掌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作为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读图,让学生熟悉各种水体的储量,通过说、指、划、比、思等过程自主构建水循环知识,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增强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加深水资源有限性的认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二单元 第3讲 水圈和水循环课件 鲁教版课件

•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 ①河流流量的大小;注意河流流量的数值
,不能仅仅以曲线的高低来判断河流流量的 大小。 •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 ③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 短。
• 2.根据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 ①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
化量及流域面积。例如雨水补给的河流,径 流量一般较大,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 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雨水补给,我国南方 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流域面积大的一般径流量较大。 • 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雨水补给为
• 【方法突破】
• 1.洋流分布的记忆方法
• 在记忆世界各洋流的分布时,可先记住洋流 模如右式图,:然采用后想把象它法:对利应用到分数各式大“洋80”中联想。记忆:中间分数线
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 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 没有形成环流),洋流以流经海域名称命名。
• [题 组 递 进] • 1.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
~(2)题。
•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 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 B.库区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
• [深 度 思 考]
• 1.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
• 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大体可分为几个区域
: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
环流系统
海区
模式
印度洋海区及南极洲周围(40°S~60°S附近
)海以为副中区热 心,带的各海副区热海区中具低体纬海规律如下:
《水圈与水循环》 讲义

《水圈与水循环》讲义一、水圈的概念水圈,简单来说,就是地球上各种形态水的总和。
这包括了我们熟知的海洋、江河、湖泊、地下水,甚至大气中的水汽等等。
想象一下,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水球,而水圈就是这个水球上所有水的集合。
水圈中的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它们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流动、循环,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命活动。
海洋是水圈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占据了地球表面约 71%的面积。
海洋中的水不仅量大,而且含盐量较高。
江河和湖泊则是陆地上的重要水体,它们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淡水资源。
地下水隐藏在地表之下,也是水资源的重要储备。
大气中的水汽虽然量相对较少,但在水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是一个非常神奇和复杂的过程,它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传送带,把地球上的水不断地运输和转换。
首先是蒸发。
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洋、江河、湖泊等水体表面的水分会变成水汽,升入大气中。
这就好比水被“加热”变成了气体,飘向了天空。
接着是水汽输送。
大气中的水汽会随着大气环流被输送到不同的地区。
有时候,这些水汽会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甚至跨越大陆和海洋。
然后是降水。
当水汽遇到冷空气或者遇到上升气流时,会冷却凝结成小水滴或者小冰晶,当它们足够大时,就会形成降水,重新回到地面。
降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雨、雪、冰雹等。
最后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会沿着地表形成河流、溪流等,最终汇入海洋,这就是地表径流;另一部分则会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地下水也会在一定条件下流出地面,形成地下径流。
三、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一种循环方式。
它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更新。
在这个过程中,海水蒸发形成水汽,水汽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降水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最终流回海洋;另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也会慢慢汇入海洋。
陆地内循环则是发生在陆地内部的水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 了解水圈的组成,理解水 循环的类型、环节及其地理意义,增强水资 源保护意识。 2.了解河流的补给方式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3. 结合图示,分析归纳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 律,并能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简图。
4. 结合有关地图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水圈的组成
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通过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各个
环节循环运动 (2)分类: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
水循环类型 发生区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水资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 源得以更新,是对人类最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又称 地下径流 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 蒸发、凝结、降水等 之间
货轮大体上顺风航行;7月份,我国杭州湾以南,东海和南海的沿岸流与外海暖流 (主要是
日本暖流)汇合在一起,自南向北流动,而货轮在出发时顺西澳大利亚寒流,故货轮大体 上顺水航行。综上所述,A项正确。 答案: A
2.(2011· 东北四市联考)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 (1)~(2)题。
) B.b、c、h、e D.e、f、g、h )
2.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活动主要是影响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a
C.c
B. b
D.d
解析:
海陆间循环的参与环节主要有蒸发(a)、水汽输送(b)、降水(c)、下渗、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e)等环节组成。水循环主要是由水汽输送和陆地上径流输送实现的。目前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吴荣宽
【民生新闻】 最近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西侧 发现许多海龟,搭洋流便车全程搭乘到达塔斯 马尼亚岛西部。这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连续沿 海洋流。这条洋流长约5 500 km,沿着澳洲西 部和南部海岸流动,为那些像海龟之类的温水 动物提供到达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南部的免 费旅行。洋流对地理环境有哪些意义?
2.水循环的三种类型的领域、环节的比较
3.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4.结合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解读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如图所示)
全球洋流与气压带、风带相关模式图
90℃南极→风向
南极90℃
水循环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图分析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哪四大圈层? (2)由图分析在水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施加影响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3)“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百川归大海, 何日复西归”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读图说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
[读图分析]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东为暖流,西为
寒流。
要点2
[对比分析]两者都是由西风吹拂而成,但性质不同。
要点3
(2010· 安徽文综)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面所示区域是 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下题。
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
A.顺风顺水 C.逆风顺水 解析: B.顺风逆水 D.逆风逆水
)
根据图示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可判断出该区域是澳大利亚西北部。
货轮从澳大利亚西北部到上海主要经过澳大利亚与赤道之间的海域、我国的 南海和东海。
7月份,澳大利亚与赤道之间盛行东南信风,南海多吹西南季风,东海盛行东南季风,故
3.“近日来”,戴维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① C.③ 解析: B.② D.④
)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难度较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
国的纬度介于50°N~60°N之间,终年受西南风影响,因此排除B、C。由于此时
是2009年7月22日,因此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动并越过 30°N纬线。 答案: D
解析:
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如右图所示:
解题的关键在于了解海陆间水循环的4个环节及方向。
答案:
(1)为逆时针,标注略
(2)两个循环为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画图略 海上内循环 (3)太阳辐射能
(4)标注略
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地表径流
洋流分布规律 逆时针 方向流动 呈________ 暖流 世 北半球中高 大 洋 环 流 东 部 为 ______ , 西 部 为 寒流 界 纬度海区 ______ 寒流 ,西岸为______ 暖流 洋 大陆东岸为______ 流 南 纬 40° 附 环球性西风漂流 __________________ 分 近海域 南亚季风 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布 受__________ 顺时针 规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________ 北印度 律 方向流动 逆时针 洋海区 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呈________ 方向流动
降水
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等
(3)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植被 (4)河水污染现状;河水自然净化的过程(河水的补给与排泄);影响河水自然净化 的因素;本地天气变化的规律与河水水位变化等(写出两点即可)。
1.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 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 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1)~(2)题。(双项选择) (1)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A.用水量大 C.干旱少雨 ) B.降水丰富 D.污染严重
二、综合题 5.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直线上画出箭头,表示水循环路径。
(________。 (3)水循环的原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①②③④标出对人类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的各环节。该水循环之所以重要是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可以直接控制的环节是 ___________。
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
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流向如何?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流向是怎样
的?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流向是怎样的?东西两侧的洋流性质有何差异? (3)据图分析北太平洋暖流与南半球西风漂流成因是否相同?性质是否相同?
要点1
要点1
[读图观察]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要点[ 2 读图分析]地表径流。
要点[读图归纳 3 ]黄河流域降水补给是主要方式。陆地上水资源主要通过海陆间循环得到
不断的补充和更新。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所在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 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陆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 补充陆地水的数量很少 之间 降水等
(5)分布规律
海区
世 界 洋 流 分 布 规 律
洋流分布规律
以 _____________ 为 中 心 的 大 洋 副热带高压 环流 中低纬度 顺时针 北 半 球 呈 ________ 方 向 流 动 , 南 海区 半球呈________ 逆时针 方向流动 (除北印度 大 洋 环 流 东 部 寒流 为 ______ , 西 部 为 洋海区) 暖流 ______ 寒流 暖流 ,西岸为______ 大陆东岸为______
人类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对地表径流输送在局部地区可以施加某些影响。 答案: 1.A 2.D
据某报2011年7月22日报道:英国一男子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 两个不同城市。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近日来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
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据此回答3~4题。
海区
(6)地理意义
1.绘图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主要包括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
等。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 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冰川对河 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 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解析:
依据水循环环节,蒸发和降水是各大循环均有的环节。地表径流环节
最易受人类活动影响。人类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的时间分配;跨流域调水, 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配。丁环节为地下径流,通过植树造林,增加地表植被 覆盖率可以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从而增加地下径流量。
答案: (1)蒸发
(2)地表径流
4.该地沿岸流径的洋流是( A.东格陵兰寒流 C.加那利寒流 解析:
) B.北大西洋暖流 D.墨西哥湾暖流
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情况,难度较低。由于该地位于英国西部沿海,
因此流经的洋流应为北大西洋暖流;东格陵兰寒流主要流经格陵兰岛东部海区; 墨西哥湾暖流主要流经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加那利寒流主要流经非洲西部沿海地 区。 答案: B
(1)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②反映出该海域冬季洋流流向 B.洋流③④的性质都是寒流 C.洋流④影响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D.洋流③是受东南信风影响而形成的洋流
(2)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流向为①所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B.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地区草类生长茂盛 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季节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