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29题专练 简单计算题
2020年届高考化学(全国I卷)“7+3+2”二轮增分全真模拟必刷卷

2020年高考化学(全国I卷)“7+3+2”二轮增分全真模拟必刷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Fe 56 Cu 64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分)1.历史文物本身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SiO2超分子纳米管属无机非金属材料B. 秦朝兵马俑用陶土烧制而成,属硅酸盐产品C.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碳纤维D. 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分析,其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2.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8O6B. 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C. 该有机物可发生取代反应、还原反应,不能发生银镜反应D. 1 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完全反应,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4mol、1 mol3.部分被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8.0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B. 该样品中Cu、O元素的质量比为10∶1C. V=448D. 溶解样品时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0.04mol4.Cl2O是黄棕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
一种制取Cl2O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l2O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Cl2的沸点为−34.6℃;HgO+2Cl2==HgCl2+Cl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B. 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小爆炸危险C. 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D. 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胶管燃烧和爆炸5.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一种重要应用就是废水处理中实现碳氮联合转化为CO2和N2,如图所示,1、2为厌氧微生物电极,3为阳离子交换膜,4为好氧微生物反应器。
2020版(2020年4月)浙江选考高考化学:特训4第29题化学计算题专练 Word版含答案

特训4第29题化学计算题专练领悟学考真题1.(2016·浙江10月选考,29)为确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盐酸30.0 mL,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1)样品中的物质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_____。
仿真模拟集训2.(2016·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小茗同学用Na2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几组数据(其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忽略HCl的挥发,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试回答:(1)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2)第4组实验至少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 mL的该盐酸才能完全反应。
3.(2016·宁波市十校高三9月联考)将一定质量Na2CO3和NaHCO3的均匀混合物分成等量的两份。
将其中的一份直接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了1.24 g;另一份加入一定量某浓度的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 L 气体,消耗盐酸40.0 mL。
试计算:(1)原均匀混合物中NaHCO3的物质的量n(NaHCO3)=________________ mol。
(2)盐酸的浓度c(HCl)=________ mol·L-1。
4.(2016·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常温下,将20.0 g 14.0%的NaCl溶液跟30.0 g 24.0 %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混合溶液。
(1)该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该混合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mol·L -1。
(3)在1 000 g 水中溶解__________ mol NaCl 才能使其浓度与上述混合溶液的浓度相等。
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考前增分集训小题提速练1新人教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考前增分集训小题提速练1新人教(分值:42分,建议用时:15分钟)选择题:本题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去皮苹果放在空气中久置变黄与纸张久置变黄原理相似C.高纯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D.酸雨以及光化学烟雾的形成通常都与氮的含氧化合物有关D [A项,青蒿素的提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项,去皮苹果在空气中因氧化变黄,纸张久置变黄是因为无色物质分解恢复原色,二者的原理不同,错误;C项,高纯硅用于制造芯片,二氧化硅用于制作光导纤维,错误;D 项,NO、NO2等氮的氧化物会引起硝酸型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正确。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2 mol NO和2 mol O2混合,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原子总数为8NAB.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0.01NA C.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 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D.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4NAA [根据质量守恒,将2 mol NO和2 mol O2混合,无论如何反应,充分反应后体系中原子总数为8NA,A项正确;胶体粒子是多个微粒形成的聚合体,将100 mL 0.1 mol·L-1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胶粒少于0.01NA,B项错误;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 g时,反应的Na2O2的物质的量为= mol,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C项错误;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水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水,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氧原子数目大于0.4NA,D项错误。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丙烷也称异丁烷B.蔗糖和纤维素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D.C3H6Cl2有3种同分异构体A [2甲基丙烷也称异丁烷,A项正确;蔗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溴在苯中的溶解度较大,发生了萃取,C项错误;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提分题和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练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提分题及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选择题1、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45 mol/(L·min)②v(B)=0.6 mol/(L·s)③v(C)=0.4 mol/(L·s)④v(D)=0.45 mol/(L·s)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解析:若四种反应速率都用A表示[单位mol/(L·s)],分别为①v(A)=0.007 5 mol/(L·s),②v(A)=0.2 mol/(L·s),③v(A)=0.2 mol/(L·s),④v(A)=0.225mol/(L·s),所以④>③=②>①,故A正确。
答案:A2、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 L容器中,发生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生成0.2 mol W,若测得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化学计量数n的值是(A)A.1B.2C.3D.4解析:利用条件可求:v(W)=0.2 mol2 L×5 mim=0.02 mol·L-1·min-1,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的关系可得n=1。
3、一定温度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ΔH>0,若15 s内c(HI)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0~15 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2 mol·L-1·s-1B.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 s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D.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反应速率加快解析:0~15 s内,v(I2)=12v(HI)=12×(0.1-0.07)mol·L-115 s=0.001 mol·L-1·s-1,A项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c(HI)减小,v(HI)减小,故c(HI)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所需时间大于10 s,B项错误;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项错误;减小反应体系的体积,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项正确。
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专题强化训练: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含解析

C .PCl 3的电子式为D .P —Cl 键的键能为326 kJ·mol -1 [解析] ΔH -T ΔS <0时反应才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 <0.ΔS <0.故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A 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B项错误;PCl 3的电子式为·Cl ·····P··,··Cl ·· ··Cl ····.C 项错误;设P —Cl键的键能为x kJ·mol -1.则有:6×198+6×243-12x =-1266.解得x =326.D 项正确。
[答案] D6.(20xx·武汉调研)N 2O 和CO 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 2O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N 2O(g)+CO(g)===CO 2(g)+N 2(g)ΔH .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如图1所示.能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所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C.断开3 mol 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 molN2(g)和4 mol 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D.200℃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 ==N2(g)+2H2(g) ΔH=+50.7 kJ·mol-1[解析]过程②是NH3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N2和H2.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Ⅰ-3×反应Ⅱ.得:2NH3(g)N2(g)+3H2(g)ΔH=ΔH1-3ΔH2=(-32.9+3×41.8) kJ·mol-1=+92.5 kJ·mol-1.故过程②是吸热反应.A项错误;反应Ⅱ是放热反应.能量过程示意图正确.B项正确;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化学键的键能之和小于生成物的化学键的键能之和.C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Ⅰ-2×反应Ⅱ.得:N2H4(g)N2(g)+2H2(g)ΔH=+50.7 kJ·mol-1.D项正确。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题试题练习

浙江新高考 29 题——化学计算1. 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 CO2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在水中的溶解)。
2试计算:(无需书写计算步骤)(1)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
(2) 该样品中 NaOH与 Na CO物质的量之比为。
2 32.取 1.19gK 2 CO3和 K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 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 25mLBa(OH) 溶液恰好使生成的白色沉淀的量最多。
反应后溶液的c(OH-(混合溶液体积为 50mL)。
试计算:(1) 反应后溶液中 n(OH- )= mol 。
(2) 原混合物中 n(K CO):n(KHCO )= 。
2 3 33.取 2.74gNa 2CO3和 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 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 25mL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 672mL气体。
反应后溶液的c(Cl - )=0.8mol/L( 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
试计算:(1)-)= mol 。
反应后溶液中 n(Cl(2) 原混合物中 n(Na CO):n(NaHCO )= 。
2 3 35.取 14.3g Na2CO3· xH 2O 溶于水配成 100mL 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 20.0mL ,并收集到 1.12LCO 2 (标准状况 )。
试计算:(1) 稀盐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 。
(2) x 值是。
6. 取 NaHCO和 Na CO的混合物 8.22g ,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测得其质量为 6.36g 。
3 2 3(1) 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溶于水,配成80mL溶液,则 c(Na +)=mol/L(2)向 (1) 所配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1mol/L 的稀盐酸至过量,生成 CO2的体积 ( 标准状况 ) 与加入盐酸的体积有如右图所示的关系(不考虑CO2的溶解),则 a 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mL。
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29题专练 简单计算题

29题专练 简单计算题1.向130 mL 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片,在微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500 mL ,再加入过量铁粉,使之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6.8 L ;过滤得到残留固体,经干燥、称量,比原铁粉质量减轻了35.6 g 。
(1)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 g 。
(2)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1。
答案 (1)44.8 (2)18.1解析 (1)16.8 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 。
Fe +H 2SO 4===FeSO 4 + H 2↑ 固体质量减少1 mol 56 g 0.75 mol 42 g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g ,CuSO 4+Fe===FeSO 4+Cu 质量增加56 g 8 gx g 42 g -35.6 g =6.4 g56∶8=x ∶6.4,解得x =44.8。
(2)根据上述分析,设加入铜片的物质的量为y mol ,CuSO 4+Fe===FeSO 4+Cu 质量增加1 mol 8 gy mol 42 g -35.6 g =6.4 g1∶8=y ∶6.4,解得y =0.8。
设与铜反应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为z mol ,Cu +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1 mol2 mol0.8 mol z molz =1.6原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c (H 2SO 4)=(0.75 mol +1.6 mol)÷0.13 L≈18.1 mol·L -1。
2.(2017·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实验室一瓶硫酸亚铁和硫酸铁混合物,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
所得溶液分成二份,在第一份溶液中加入0.5 mol·L -1氯化钡220 mL恰好完全反应;在第二份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氯气0.896 L,可使Fe2+全部变成Fe3+。
2020版高考化学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与增分攻略讲义:2-2-4选考系列一 有机化学基础(选考) 含答案

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苯环上的取代
稀硫酸、加热
酯水解、二糖和多糖等水解
氢卤酸、加热
醇取代反应
2.高考常考的反应类型示例
1.(20xx·惠州调研一)扁桃酸是重要的医药合成中间体。工业上扁桃酸可以由烃A经过以下步骤合成:
已知:①A是苯的同系物,碳氢质量比为21∶2。
③R—CN RCOOH
④R—NO2 R—NH2
(3)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答案](1)
(2)
(3) 酯化反应 氧化反应
考点二 官能团的识别与名称的书写
要确定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与名称,实际上往往需要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进而确定其结构特点——官能团。
(3)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C的同分异构体W(不考虑手性异构)可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W最多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产物之一可被氧化成二元醛。满足上述条件的W有________种,若W的核磁共振氢谱具有四组峰,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5)F与G的关系为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 、—COOH(2)羰基
(3)碳碳双键、酯基、醚键(4)AB
考点三 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与有机方程式的书写
1.由反应条件可推断有机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思考方向
Cl2、光照
烷烃取代、苯的同系物侧链上的取代
液溴、催化剂
苯的同系物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浓溴水
碳碳双键和三键的加成、酚取代、醛氧化
H2、催化剂、加热
[答案](1)氯乙酸(2)取代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题专练 简单计算题
1.向130 mL 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片,在微热条件下反应,待铜片完全溶解,冷却后将溶液稀释至500 mL ,再加入过量铁粉,使之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6.8 L ;过滤得到残留固体,经干燥、称量,比原铁粉质量减轻了35.6 g 。
(1)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 g 。
(2)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1。
答案 (1)44.8 (2)18.1
解析 (1)16.8 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75 mol 。
Fe +H 2SO 4===FeSO 4 + H 2↑ 固体质量减少
1 mol 56 g 0.75 mol 4
2 g
设与硫酸铜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 g ,
CuSO 4+Fe===FeSO 4+Cu 质量增加
56 g 8 g
x g 42 g -35.6 g =6.4 g
56∶8=x ∶6.4,解得x =44.8。
(2)根据上述分析,设加入铜片的物质的量为y mol ,
CuSO 4+Fe===FeSO 4+Cu 质量增加
1 mol 8 g
y mol 42 g -35.6 g =6.4 g
1∶8=y ∶6.4,解得y =0.8。
设与铜反应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为z mol ,
Cu +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1 mol
2 mol
0.8 mol z mol
z =1.6
原H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c (H 2SO 4)=(0.75 mol +1.6 mol)÷0.13 L≈18.1 mol·L -1。
2.(2017·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实验室一瓶硫酸亚铁和硫酸铁混合物,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配成100 mL 溶液。
所得溶液分成二份,在第一份溶液中加入0.5 mol·L -1氯化钡220 mL 恰好完全反应;在第二份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氯气0.896 L ,可使Fe
2+全部变成Fe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取样品中硫酸铁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2)若在第一份溶液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沉淀经洗涤,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最后所得残渣的质量是__________。
答案(1)0.02 mol (2)8 g
解析(1)在第二份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氯气0.896 L,发生反应:2Fe2++Cl2===2Fe3++2Cl-,n(Fe2+)=0.896 L÷22.4 L·mol-1×2=0.08 mol,则n(FeSO4)=0.08 mol,在第一份溶液中加入0.5 mol·L-1氯化钡220 mL,发生反应:Ba2++SO2-4===BaSO4↓,n(SO2-4)=0.5 mol·L-1 ×0.22 L=0.11 mol,则Fe2(SO4)3中的n(SO2-4)=0.11 mol-0.08 mol=0.03 mol,n[Fe2(SO4)3]=0.01 mol,n(Fe3+)=0.02 mol,因所取样品配成的溶液分成两等份,所以所取样品中n[Fe2(SO4)3]=0.01 mol×2=0.02 mol。
(2)每份溶液中含有Fe2+和Fe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8 mol 和0.02 mol,在第一份溶液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沉淀经洗涤,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得到的残渣为Fe2O3,根据铁原子守恒可知,n(Fe2O3)=(0.08+0.02) mol÷2=0.05 mol,m(Fe2O3)=0.05 mol ×160 g·mol-1=8 g。
3.已知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500 mL 6.0 mol·L-1的K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ClO- 0.20 mol、ClO-3 0.30 mol(忽略氯气与水反应、盐类水解及溶液体积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所得溶液中c(Cl-)为________ mol·L-1。
(2)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________。
答案(1)5.0 (2)15∶4(或3.75∶1)
解析(1)因为KOH与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KCl、KClO、KClO3,根据电荷守恒,n(K +)=n(Cl-)+n(ClO-)+n(ClO-
3),代入数值,500×10
-3L×6.0 mol·L-1=n(Cl-)+0.20 mol
+0.30 mol,解得n(Cl-)=2.5 mol,则c(Cl-)=2.5 mol
500×10-3 L
=5.0 mol·L-1。
(2)Cl2与KO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n(Cl-)=n(ClO-)×1+n(ClO-3)×5,解得n(Cl -)=1.7 mol,由HCl与KOH反应生成n(Cl-)=(2.5-1.7) mol=0.8 mol,因此参加反应氢气
的物质的量0.8
2
mol=0.4 mol,根据氯元素守恒,所用氯气的总物质的量为n(Cl2)=
2.5+0.2+0.3
2
mol=1.5 mol,因此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0.4=15∶4。
4.(2018·金华一中高三第二次段考)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1。
(2)该样品中NaOH 与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答案 (1)0.4 (2)2∶1
解析 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由生成的CO 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关系的图像可知,氢氧化钠有部分变质转化为碳酸钠。
计算过程如下:
(1)盐酸加入到混合液中后,依次发生①OH -+H +===H 2O 、②CO 2-3+H +===HCO -3、③HCO -3+H +===H 2O +CO 2↑,显然,反应③消耗盐酸50 mL ,由此可推,反应②也消耗50 mL 盐酸、反应①消耗100 mL 盐酸。
反应③共生成0.448 L CO 2(标准状况),其物质的量为0.02 mol ,所以n (H +)
=n (CO 2)=0.02 mol ,则c (HCl)=0.02 mol 0.05 L
=0.4 mol·L -1。
(2)由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①和反应②消耗的盐酸的体积之比等于样品中NaOH 与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即100∶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