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抢救的习题
过敏性休克习题及答案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一、单选题(共50题)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C 腹痛、腹泻D 发绀、面色苍白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1ml抗毒血清烯释至 ( )A 2mlB 4mlC 6mlD 10ml E20ml3、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A 细胞色素CB 庆大霉素C 利多卡因D 红霉索E 丁胺卡那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A 5分钟B 10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E 60分钟5、青霉素皮内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A 庆大霉素B 链霉素C 新霉素D 卡那霉素E 妥布霉素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A 西地兰B 氢化可的松C 异丙肾上腺素D 去甲肾上腺素E 10%葡萄糖酸钙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A 血压下降B 中心静脉压下降C 脉压减小D 尿量减少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限素C 多巴胺D 麻黄碱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A 全血B 血浆C 10%葡萄糖液D 右旋糖苷E 平衡盐溶液12、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A 血压回升B 尿量增加C 体温回升D 精神平衡E 脉压下降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 )A 污染B 出现沉淀C 产生青霉烯酸D 产生致热物质E 出现结晶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4、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天,需再次使用时需再次做过敏试验A 1天B 3天C 5天D 7天E 14天1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时是()A 防止发生创伤B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C 缓解呼吸困难D 方便抢救E 方便观察荨麻疹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A 增加心输出量 B减少外周阻力 C减少心输出量D 兴奋呼吸中枢 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18、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 使链霉素毒性症状减轻D 兴奋呼吸中枢E 缓解皮肤瘙痒19、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20、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纠正酸中毒B 心功能正常C 补足血容量D 先用血管收缩药E 与皮质激素同用21、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抢救的试题

过敏性休克抢救的试题科室:姓名:得分:4、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是()°5、 经抢救血压仍低者因给予( )加入5%GS250m 中静脉点滴,开始每分钟( )滴左右,根据血压调整滴速。
二、选择。
(共48分每题6分)1、 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A 血压下降B 中心静脉压下降C 脉压减小D 尿量减少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2、 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纠正酸中毒B 心功能正常C 补足血容量D 先用血管收缩药E 与皮质激素同用 3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A 心功能衰竭B 肺间质水肿C DICD 肾小管损坏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 ) 4、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一、填空。
(30分每小题6分)1、 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药是(2、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位()分钟可重复给药。
)°)A 10mlB 15mlC 20mlD 25mlE 30ml5、导致过敏性休克时出现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下降等症状的原因是 ( )A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B 脑组织缺氧C 泌增加D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E 血管神经性水肿6、王某,男,25岁,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在注射青霉素数秒钟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危感、血压75/45mm ,护士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7、对接受青霉素治疗的病人,如果停药几天以上,必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 )8、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三、简答。
( 22分)1、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A 给予氧气吸入 D 给予静脉输液B 停止注射青霉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 1mgE 报告医师腺体分出冷汗及濒 A 1 天B 2 天C 3 天D 4 天A 10 分钟B 20 分钟C 30 分钟D 60 分钟E 100 分钟。
过敏性休克习题及答案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一、单选题(共50题)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C 腹痛、腹泻D 发绀、面色苍白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1ml抗毒血清烯释至 ( )A 2mlB 4mlC 6mlD 10ml E20ml3、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A 细胞色素CB 庆大霉素C 利多卡因D 红霉索E 丁胺卡那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A 5分钟B 10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E 60分钟5、青霉素皮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A 庆大霉素B 链霉素C 新霉素D 卡那霉素E 妥布霉素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A 兰B 氢化可的松C 异丙肾上腺素D 去甲肾上腺素E 10%葡萄糖酸钙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A 血压下降B 中心静脉压下降C 脉压减小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限素C 多巴胺D 麻黄碱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A 全血B 血浆C 10%葡萄糖液D 右旋糖苷E 平衡盐溶液12、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A 血压回升B 尿量增加C 体温回升D 精神平衡 E脉压下降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 )A 污染B 出现沉淀C 产生青霉烯酸D 产生致热物质 E 出现结晶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4、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天,需再次使用时需再次做过敏试验A 1天B 3天C 5天D 7天E 14天1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时是()A 防止发生创伤B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C 缓解呼吸困难D 便抢救E 便观察荨麻疹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A 增加心输出量 B减少外阻力 C减少心输出量D 兴奋呼吸中枢 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18、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A 收缩血管,增加外阻力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 使链霉素毒性症状减轻D 兴奋呼吸中枢E 缓解皮肤瘙痒19、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20、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纠正酸中毒B 心功能正常C 补足血容量D 先用血管收缩药E 与皮质激素同用21、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习题及答案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一、单选题(共 50 题)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 ( )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C 腹痛、腹 泻D 发绀、面色苍白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 1ml 抗毒血清烯释至 ( )A 2mlB 4mlC 6mlD 10ml E20ml3、 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A 细胞色素 CB 庆大霉素C 利多卡因D 红霉索E 丁胺卡那4、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 )5、 青霉素皮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 )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 ( )A 庆大霉素B 链霉素C 新霉素D 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 )A 兰B 氢化可的松C 异丙肾上腺素D 去甲肾上腺素A 5 分钟B 10 分钟 60 分钟C 20 分钟D 30 分钟EE 10%葡萄糖酸钙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毛细血管扩 D 血管通透性增加 E 以上全是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A 血压下降B 中心静脉压下降C 脉压减小D 尿量减少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限素C 多巴胺D 麻黄碱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A 全血B 血浆C 10%葡萄糖液D 右旋糖苷E 平衡盐溶液12 、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A 血压回升B 尿量增加C 体温回升D 精神平衡E 脉压下降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A 污染B 出现沉淀C 产生青霉烯酸D 产生致热物质E 出现结晶100 分钟100 分钟E 14 天1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时是(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18、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 )A 收缩血管,增加外阻力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 使链霉素毒性症状减轻 A 10 分钟B 20 分钟C 30 分钟D 60 分钟14、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 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A 10 分钟B 20 分钟C 30 分钟D 60 分钟1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天,需再次使用时需再次做过敏试验A 防止发生创伤B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C 缓解呼吸 困难D 便抢救E 便观察荨麻疹 A 增加心输出量B 减少外阻力C 减少心输出量D 兴奋呼吸中枢E 收缩支气管平滑肌D 兴奋呼吸中枢E 缓解皮肤瘙痒到大,平均每隔 20分钟一次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 分钟一次 20 、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纠正酸中毒B 心功能正常C 补足血容量D 先用血管收缩 药E 与皮质激素同用21、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习题及问题详解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一、单选题(共50题)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C 腹痛、腹泻D 发绀、面色苍白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1ml抗毒血清烯释至 ( )A 2mlB 4mlC 6mlD 10ml E20ml3、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A 细胞色素CB 庆大霉素C 利多卡因D 红霉索E 丁胺卡那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A 5分钟B 10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E 60分钟5、青霉素皮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A 庆大霉素B 链霉素C 新霉素D 卡那霉素E 妥布霉素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A 兰B 氢化可的松C 异丙肾上腺素D 去甲肾上腺素E 10%葡萄糖酸钙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A 血压下降B 中心静脉压下降C 脉压减小D 尿量减少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限素C 多巴胺D 麻黄碱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A 全血B 血浆C 10%葡萄糖液D 右旋糖苷E 平衡盐溶液12、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A 血压回升B 尿量增加C 体温回升D 精神平衡E 脉压下降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 )A 污染B 出现沉淀C 产生青霉烯酸D 产生致热物质E 出现结晶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4、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天,需再次使用时需再次做过敏试验A 1天B 3天C 5天D 7天E 14天1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时是()A 防止发生创伤B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C 缓解呼吸困难D 方便抢救E 方便观察荨麻疹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A 增加心输出量 B减少外周阻力 C减少心输出量D 兴奋呼吸中枢 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18、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 使链霉素毒性症状减轻D 兴奋呼吸中枢E 缓解皮肤瘙痒19、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20、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纠正酸中毒B 心功能正常C 补足血容量D 先用血管收缩药E 与皮质激素同用21、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习题与答案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一、单选题(共50题)1、 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 () 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 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 C 腹痛、腹泻D 发绀、面色苍白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2、 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1ml 抗毒血清烯释至 ()3、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A 细胞色素CB 庆大霉素C 利多卡因D 红霉索E 丁胺卡那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 )A 5分钟B 10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 E60分钟5、青霉素皮内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 () A 庆大霉素 B 链霉素C 新霉素D 卡那霉素妥布霉素A 2mlE20mlB 4mlC 6mlD 10ml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A西地兰B氢化可的松C异丙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E 10 %葡萄糖酸钙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腺体分泌增加C毛细血管扩张D血管通透性增加E以上全是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A血压下降B中心静脉压下降C脉压减小D尿量减少E有效循环血量锐减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A去甲肾上腺素B肾上限素C多巴胺D麻黄碱E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A全血B血浆 C 10 %葡萄糖液D右旋糖苷E平衡盐溶液12、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A血压回升B尿量增加C体温回升D精神平衡E脉压下降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 )E 出现结晶100分钟E 100分钟1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天,需再次使用时需再次做过敏试验A 1天B 3天C 5天D 7天E 14天1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 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时是 ( )A 防止发生创伤1B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C 缓解呼吸困难D 方便抢救 E 方便观察荨麻疹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 ( )A 增加心输出量B 减少外周阻力C 减少心输出量D 兴奋呼吸中枢E 收缩支气管平滑肌18、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 )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A 污染B 出现沉淀C 产生青霉烯酸D 产生致热物质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 E14、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 ,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C使链霉素毒性症状减轻D兴奋呼吸中枢E缓解皮肤瘙痒19、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A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B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C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D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E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20、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纠正酸中毒B心功能正常C补足血容量D先用血管收缩药E与皮质激素同用21、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习题及答案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试题一、单选题(共50题)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症状常是()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C 腹痛、腹泻D 发绀、面色苍白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症状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1ml抗毒血清烯释至 ( )A 2mlB 4mlC 6mlD 10ml E20ml3、下列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A 细胞色素CB 庆大霉素C 利多卡因D 红霉索E 丁胺卡那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A 5分钟B 10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E 60分钟5、青霉素皮内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的是()A 庆大霉素B 链霉素C 新霉素D 卡那霉素E 妥布霉素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A 西地兰B 氢化可的松C 异丙肾上腺素D 去甲肾上腺素E 10%葡萄糖酸钙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9、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A 血压下降B 中心静脉压下降C 脉压减小D 尿量减少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10、抗休克治疗时下列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限素C 多巴胺D 麻黄碱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A 全血B 血浆C 10%葡萄糖液D 右旋糖苷E 平衡盐溶液12、经抢救治疗后,反应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A 血压回升B 尿量增加C 体温回升D 精神平衡E 脉压下降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 ( )A 污染B 出现沉淀C 产生青霉烯酸D 产生致热物质E 出现结晶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4、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天,需再次使用时需再次做过敏试验A 1天B 3天C 5天D 7天E 14天1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时是()A 防止发生创伤B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C 缓解呼吸困难D 方便抢救E 方便观察荨麻疹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A 增加心输出量 B减少外周阻力 C减少心输出量D 兴奋呼吸中枢 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18、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 使链霉素毒性症状减轻D 兴奋呼吸中枢E 缓解皮肤瘙痒19、下列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是:()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20、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纠正酸中毒B 心功能正常C 补足血容量D 先用血管收缩药E 与皮质激素同用21、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习题及答案

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临床上最早出现的病症常是〔〕A 烦躁不安、血压下降B 四肢麻木、头晕眼花C 腹痛、腹泻D 发绀、面色苍白E 皮肤瘙痒、呼吸道病症2、做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应将1ml抗毒血清烯释至 ( )A 2mlB 4mlC 6mlD 10ml E20ml3、以下药物在使用前需要做过敏试验的是 ( )A 细胞色素CB 庆大霉素C 利多卡因D 红霉索E 丁胺卡那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时,中间应间隔〔〕A 5分钟B 10分钟C 20分钟D 30分钟E 60分钟5、青霉素皮内试验观察结果的时间〔〕6、氨基糖甙类药物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X的是〔〕A 庆大霉素B 链霉素C 新霉素D 卡那霉素E 妥布霉素7、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静脉注射〔〕A 西地兰B 氢化可的松C 异丙肾上腺素D 去甲肾上腺素E 10%葡萄糖酸钙8、注射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血压下降,是由血管活性物质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这种休克的发生是由哪种效应所致。
〔〕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B腺体分泌增加 C毛细血管扩张 D血管通透性增加 E以上全是9、各种类型休克根本病理变化是( )A 血压下降B 中心静脉压下降C 脉压减小D 尿量减少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10、抗休克医治时以下哪项药物对改善肾缺血有利 ( )A 去甲肾上腺素B 肾上限素C 多巴胺D 麻黄碱E 去氧肾上腺素〔新福利〕11、休克病人补液一般首选〔〕A 全血B 血浆C 10%葡萄糖液D 右旋糖苷E 平衡盐溶液12、经抢救医治后,反响补充血容量成功的最好的临床指标是〔〕A 血压上升B 尿量增加C 体温上升D 精神平衡E 脉压下降13、青霉素皮试液要求现配现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 ( )A 污染B 出现沉淀C 产生青霉烯酸D 产生致热物质E 出现结晶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4、青霉素缓慢型反响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A 10分钟B 20分钟C 30分钟D 60分钟E 100分钟15、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天,需再次使用时需再次做过敏试验A 1天B 3天C 5天D 7天E 14天16、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先使病人平卧的目的时是〔〕A 预防发生创伤B 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C 缓解呼吸困难D 方便抢救E 方便观察荨麻疹1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时,马上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目的〔〕A 增加心输出量 B减少外周阻力 C减少心输出量D 高兴呼吸中枢 E收缩支气管平滑肌18、链霉素过敏性休克时,使用葡萄糖酸钙的目的是〔〕A 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B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C 使链霉素毒性病症减轻D 高兴呼吸中枢E 缓解皮肤瘙痒19、以下进行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B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C 分2次,剂量一样,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D 分4次,剂量由小到大,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E 分4次,剂量由大到小,平均每隔20分钟一次20、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改正酸中毒B 心功能正常C 补足血容量D 先用血管收缩药E 与皮质激素同用21、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其发生过敏反响的机理是由于青霉素进入人体,刺激机体产生哪些抗体,使再次接触青霉素后发生过敏反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流程。
过敏性休克抢救的试题
科室:姓名: 得分:
一、填空。(30分每小题6分)
1、抢救过敏性休克首选药是(),()分钟可重复给药。
2、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位()。
3、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4、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是()。
5、经抢救血压仍低者因给予()加入5%GS250ml中静脉点滴,开始每分钟()滴左右,根据血压调整滴速。
4、休克病人经积极治疗,每小时尿量大于多少即表明休克纠正()
A 10mlB 15mlC 20mlD 25mlE 30ml
5、导致过敏性休克时出现面色苍白,发绀、血压下降等症状的原因是 ()
A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B 脑组织缺氧C 腺体分泌增加D 有效循环血量减少E 血管神经性水肿
6、王某,男,25岁,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在注射青霉素数秒钟后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及濒危感、血压75/45mmHg,护士首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 ()
A 给予氧气吸入B停止注射青霉素,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gD 给予静脉输液E报告医师
7、对接受青霉素治疗的病人,如果停药几天以上,必须重新做过敏试验 ()
A 1天B 2天C 3天D 4天E 5天
8、青霉素迟缓型反应的发生,护士在注射后至少应观察病人()
A 共48分每题6分)
1、各种类型休克基本病理变化是()
A 血压下降 B 中心静脉压下降 C 脉压减小 D 尿量减少 E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2、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纠正酸中毒B心功能正常C补足血容量D先用血管收缩药 E 与皮质激素同用
3休克的主要致死原因是()
A心功能衰竭 B肺间质水肿 C DIC D肾小管损坏 E 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