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合集下载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材料一: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 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着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 造发明,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透…… 材料二:1900年,还是这些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 光彩的集体亮相……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摘编自《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集体亮相”展示了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电气时代” ?它将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2)材料二中“不光彩的集体亮相”指的是哪一次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中国错过科技革命的原因:
蒸汽革命 中国所处 时期 中国错过 的原因 清朝前期 康乾盛世时 电气革命
起步时,中国正处第二 次鸦片战争时期。稍后 处于洋务运动时期
文字狱盛行, 虽有洋务运动,但清政府 闭关锁国, 已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人民的工具,更加反 无从受益 动和腐朽,半殖民地化的 现实,使中国无力受益。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发电机 西门子 发电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实际利用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思考:电作为能源和蒸汽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方便、价格便宜、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 据统计: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 1907年,德国23.3万家以机器为动力 的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达7.1万家。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 电力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一 “电气时代”的到来
( 19 世 纪 70 年 代 )
标 志 : 电 力 的 广 泛 应 用

用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件

用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件
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内燃机的创制为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奠 定了基础,也推动了石油开采和石化工业的发展。
3
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学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合成染料、塑料、化肥等化学产品的出现为工农 业生产提供了新材料。
产业结构变化及新兴产业发展
01
重工业比重上升
随着电气时代的到来,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上升,成为主导
就业压力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从业人员的技能 要求越来越高,许多人需要不断学习 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适应新的就业市 场,就业压力日益加大。
06 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将不断进步,成本将持续降低,应用范围将不断扩 大。
新能源汽车技术将不断成熟,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将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
照明设备变革
从油灯、蜡烛到电灯, 照明质量和便利性极大
提升。
家居环境改善
电风扇、空调、暖气等 设备使得家居环境更加
舒适。
厨房革命
娱乐方式多样化
电冰箱、电饭煲、微波 炉等现代厨房电器减轻
了家庭烹饪负担。
电视、音响、电脑等电 器丰富了家庭娱乐生活。
工作方式变革:自动化、智能化趋势
01
02
03
04
工业生产自动化
电气时代特点
电力成为主要能源,电器产品广 泛应用,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社 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电气技术发展历史
早期电气技术发展
19世纪初,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电气技 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电气技术的创新发展
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 等的发展,电气技术不断创新,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第20课_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0课_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影响
①大大促进了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为经济发展 提供更广泛的途径。
②使资本主义产生和资本高度集中,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
③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 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激化,形成欧洲两 大军事集团,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



①19 世纪下半期,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政治制度逐渐趋于完善,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 巩固和加强。 ②电磁学等自然科学的新突破,为资本主义发 展和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时间:

19世纪70年代一20世纪初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型动力机器? 1、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到了什么时代?
10.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国家是 ( ) A、美国和英国 B、美国和德国 C、英国和法国 D、英国和德国 11.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时代得益于( )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C、卡尔.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12.导致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 A、有轨电车研制 B、内燃机发明 C、有线电报的发明 D、可用的发电机 13.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 造发明者无关的是( ) A、打电话拜年 B、乘公共汽车上班 C、用电脑办公 D、乘飞机旅游
发电机、内燃机 蒸汽时代
电动机、内燃机使用什么作能源? 2、“蒸汽时代”的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电力、石油 瓦特改良蒸汽机
3、“改良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机使用什么作 电动机、内燃机和蒸汽机比,有何优点? 能 煤炭 源? 有何优缺点? 4、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使用给我们的生 污染严重 浪费资源 污染小 节约资源 体积小 体积大 动力大 动力小 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联线中考:
一、单选题:
1、(2006· 株洲中考)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电力—蒸汽
C.蒸汽—水力—电力
B.水力—蒸汽—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2、(2007· 辽宁中考)现在很多公交车上都用上了“非 接触式”IC卡,人们上车后用刷卡代替买票,方便了乘 客。这种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 应现象的发现者是: ( )
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美国) “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颗好奇的心,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不断
实验的毅力,坚持不懈和果敢精神。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力 ; 密切了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 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 。
结论: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据1922年美国国会统计,爱迪生使美国政府在 50年内的税收增加了15亿美元。而1928年的 一项调查则显示,全世界的资本用在与爱迪生
发明有关的事业上的数目达到157.25亿美元
启示: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新能源的使用-----电 气时代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新通讯技术的发明 ----电讯时代 科技加强世界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博览会》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汽车时代 新工业部门的出现---钢铁时代 科技扩大人类活动范围 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内燃机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汽车、飞机 电力、石油

20.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0.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平度市实验中学 九 年级 历史 导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第1页 第2页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执笔人李洪敏审稿人王新堂总第 20 课时学 习 内 容学习随记【学习目标】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

知道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大致情况。

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学习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大致情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习难点】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一、自主探究(勾划要点,完成导学案,用红笔将疑难问题划出) 1:新能源“电”时间: 世纪 年代;主要标志: 和 的发明和使用, 的广泛应用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前面的国家是 和 2:“发明大王”爱迪生(1)“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1)这是谁的名言?举出他的一些重要发明。

(2)爱迪生为什么被称作“发明大王”。

(3)这句名言对你有何教育意义 3: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代表的科技成果引起了交通领域的变革,产生了 和 两种新型的交通和运输工具。

(2)、1885年, 国工程师 成功的将内燃机用于驱动车辆,并率先生产出作为商品出售的汽车,现代汽车工业由此起步。

(3)、1903年,美国的 兄弟发明试制飞机成功,宣告了航空新时代的到来。

二、合作探究此次科技革命中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启示是什么?这次科技革命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学 习 内 容 学习随记 三、检测反馈1、在电力发展方面,下列哪些国家领先一步( )A 德国、美国B 德国、英国C 、美国、英国D 英国、法国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有了彻底改善的是( ) A 内燃机的应用 B 汽车飞机的推广C 石油化工的兴起 D 电能的推广和应用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旧的工厂体制被更新,工厂企业的主导形式是( ) A 大机器生产 B 股份制公司 C 流水线生产 D 资本家独裁制 4、电灯的发明者是( )A 卡尔、本茨 B 达尔文 C 爱迪生 D 莱特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发明是:( )A.电机和蒸汽机B.电机和内燃机C.内燃机和汽车D.飞机和蒸汽机 6、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 A.蒸汽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7、20世纪人类发明的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船 B.火车 C.汽车 D.飞机 8 .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跨入了:( )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信息时代D.电脑时代 9、两次革命的成果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①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 ③ 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④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现代的进步意识( )A.① 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④10、下列发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A. 坐飞机旅游 B. 上网查询资料 C.坐汽车去乌鲁木 典型习题:1、电力作为一种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2、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你或你的家庭带来了哪些好处?对此佻有何感想?3、欧美国家发生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我们中国分别发生了哪些事情?试概括一下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OK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OK

美 法 英 德
1860年
1890年
1910年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二、标志: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进入时代:电气时代 四、重要发明 五、领先国:美国、德国 六、影响 1、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 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885年德国的卡尔·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 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立案获得 专利,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
集各家之长,性能十分优异的第一辆 “梅塞德斯”戴姆勒轿车风靡欧洲
1904年制造的“梅塞德斯”轿车 成为抢手货,但仍只为上流社会人 士享用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六、影响 七、启示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二、标志: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进入时代:电气时代 四、重要发明 1. 1879年“发明大王”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 碳丝灯泡
早期的电话
1876年,美国人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
四、重要发明 1. 1879年“发明大王”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 碳丝灯泡 2.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 3.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 内燃机 4. 1885年“汽车之父”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 汽车成功
1900年,德国的齐柏林制造了第一艘 硬式飞艇。这种飞艇使用结构完整的龙 骨保持气囊的外形,采用活塞式发动机 作动力,飞行性能好,装载量大。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共享百校千师教育资源助推教育信息化潮流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2)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引导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调动课外学习中得到的相关知识,学会从课本内外多渠道获取信息,学会综合运用多种信息思考和探究问题。

(2)充分利用插图、故事及其他资料,并结合自己已有的亲身体验,直观感受社会历史的变化,形成形象思维和历史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和问题教学法,学科联系法。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外出旅行的人们越来越多。

请问,人们外出旅行时常乘座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学生: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

[多媒体展示:汽车、飞机的图片。

]师:火车、轮船是在什么时期发明的?最初的火车、轮船是用什么做动力的?生: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

师: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生:蒸汽时代。

师:那么汽车、飞机、电话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继工业革命之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它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迈入“电气时代”。

[多媒体展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电气时代”的到来(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里经常使用的电器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电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怎样理解这句话?

所谓“天才”,虽然比常人聪明,但 是更比常人勤奋。青年学生要想成才, 首先必须具备勤奋的品格。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交通工具的新动力:内燃机
德国的卡尔· 本茨——汽车之父 美国的莱特兄弟——1903年发明飞机


卡尔· 本茨 先生是世界汽 车工业的先驱 者之一(1844 -1929),是 德国奔驰汽车 公司的创始人, 被称为“汽车 鼻祖”。
莱特兄弟及其制造的飞机
课本127页“动脑筋”
老:“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 展汽车工业。”
(老人看到了汽车工业的积极作用,忽略了消极影响。)
少:“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 交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小孩看到了汽车工业的消极影响,但过于偏激。)
难 忘 的 时 刻
爱迪生后来回忆这难忘的时刻说: “我们坐在那里留神看着那盏灯继 续燃烧着,它燃烧的时间越长,我 们越觉得神驰魂迷。我们中间没有 一个人能走去睡觉——共有40小时 的工夫,我们中间的每个人都没有 睡觉。我们坐着,由心中切望到洋 洋自得地注视那盏灯。它继续燃烧 着约45个小时的工夫”。
答案: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
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 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 足人类需要。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英国先行,第二次好几个国家同时展开, 其中美德走在前列。两国后来居上,赶超了英 国。 自然科学理论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新技术、发明规模广泛,发展迅速。 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巨大的改善。
晚年他曾说:“我对电灯的研究时间最 久,试验最为艰苦,但从来也没有灰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 3.学习科学家勤奋,创新,勇于探索真理的优秀品质。 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
• • • • • • • • •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 时代特征:电气时代 新动力:内燃机 新能源:电力和石油 新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发明者、时间、国别) 影响:经济;政治;外交;社会;环境污染
第一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 领先国家 18世纪60年代 –1840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英国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纺织:珍妮纺纱机 动力:蒸汽机 交通:汽船、火车机车 新能源:煤炭 蒸汽时代
1、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2、 逐步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 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 的局面。 4、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图片说明:墨西哥湾,死亡的水鸟 英国石油公司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2010 年 4 月 20 日在墨 西哥湾水域发生爆炸并沉没,导致了美国历史上最严 重的生态灾难。
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 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 义过渡。 (3)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为了争夺殖民地,矛盾激化,最终导 致一战的爆发。 (4)社会:显著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 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从实践经验到科技创造
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 和技术尚为真正结合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工 业革命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开始真正结合。
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 命交叉进行
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被称作“飞行者”, 1903年诞生,为木制骨架。飞机的重量为280公斤,飞机完 全靠螺旋桨的推动力起飞。1903年12月17日这一天,兄弟俩共 飞行了4次。最长留空时间59秒。
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 ——
1903年 美国 莱特兄弟
制造的飞机
1903 年12月 日莱特兄弟 奥维尔 维尔伯 •莱特 •17 莱特 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 1.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 称为“工业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 开始于( ) •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 2.马克思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 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 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 之。”“电力的火花”把人类带入到 (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时代 D.信息时代
材料三



1.3

4.6
1870 — 1913年工业增长速 度(倍数)
法 美 1.9 8.1 3 4
2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 次
1 3
1
4 2
4
2 1
5
材料四:……要而言之,近代人因科学发达,生出工业革命,科 学昌明以来……全社会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不 知前途怎生是好。既然如此,所以那些什么乐利主义、强权主义 越发得势。……然而享用的物质增加速率,总不能和欲望的腾升 同一比例,……只有凭自己力量自由竞争起来,质而言之,就是 弱肉强食。近年来什么军阀、什么财阀,都是从这条路产生出来, 这回大战争,便是一个报应。——摘自梁启超《欧游心影录第一 章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1919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德国
卡尔·本茨
内 燃 机
新能源:石油
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奔驰1号三轮汽车于1886年1 月29日获汽车制造专利 这一天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 日,车速最快为15km/h
马车型车身
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由德国工程师卡尔· 本茨于1886年
1月29日向德国皇家专利局申请,同年 11月2 日批准。专利号为37435,类别 属于空气及气态动力机械类,专利名 为气态发动机车。即公认的世界上第
美国、德国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发电机、电灯 动力:电动机、内燃机 交通:汽车、飞机 新能源:电力、石油 电气时代
1、经济方面: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方面:出现垄断组织,向帝国主义 阶段过渡 3、社会生活:改变生活方式,扩大活动范 围。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开始标志
主要成就
进入时代
影 响
一、真题演练 :
复习提问
• 1.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影响是什么? • 2.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影响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 •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 •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爱迪生
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 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 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
•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
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汽车之父”
奔驰汽车的创始人——
1882年,美国霍伊拉, 最早发明电风扇
1896年,意大利人马 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生活 领域
1910 年世界上第一台压缩式 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国问世
1892 年纽约— —芝加哥 的电话线 路开通。
贝尔第
一个试音 :“喂, 芝加哥” ,这一历 史性声音 被记录下 来。
莫尔斯及其发明的早期电报
电力的广泛应用
议一议: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戊戌变法;义 和团运动;辛亥革命)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创 造 发 明 示 意 图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具 有哪些新特点? 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
9.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 停止了,人们以这种方式纪念一位开创了人类历史崭 新的时代的伟人去世。这位伟人是 A. 牛顿 B. 瓦特 C. 卡尔· 本茨 D.史蒂芬孙
10.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今 天我们可以①乘坐轮船漂洋过海②乘公共汽车上学③ 乘飞机在天空翱翔④通过电脑上网查资料。其中得益 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拓展训练
12、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的比较 英国 1870年 1913年 31.8% 14% 法国 10% 6% 美国 23.3% 35.8% 德国 13.2% 15.7%
1、联系表格数据,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谈谈 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 两次工业革命表明,科学技术是巨大的生产力;科 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 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我们要 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求科学奥秘的精神品 质等。 2、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英国 “日不落帝国”会受到挑战吗? 表格直观地说明,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德国 后来居上,分别成了世界第一第二的经济强国,英国、 法国则落后了。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发生 了明显变化,英国“日不落帝国”必然会受到挑战, 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请听下节课讲解。
福 特 汽 车 标 志
亨利· 福特(美国人)1896年亨利· 福特发明的四轮汽车
课本127页“动脑筋”
老:“汽车的发明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应该积极发 展汽车工业。” 少:“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阻塞、交 通事故等许多问题。因此,应该停止发展汽车工业。”
综合:他们说的话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够全面。应该 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尽力减少和消除它带来的消极 后果;同时加强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来趋利避害,满 足人类需要。
一辆三轮汽车"奔驰1号"。
各国汽车诞生史
在法国,定居在巴黎的里诺于 1858年发明了煤气发动机,该发动机装在一辆三轮 车上作动力,。一种使用液体燃料并采用原始化油器的发动机,于1862年制成,且 于1863年被装在一辆三轮小客车上,从巴黎到乔维里博达来回跑了18公里。 在美国,第一辆汽车是 1891年约翰· 兰伯特制造的三轮汽车。 1896年,亨利· 福特 制造出一辆四轮汽车。 在英国,1895年 6月,伊夫特· 埃利斯制造了英国第一辆汽车,这种车没有车门和 车顶,车速又慢,一路飞扬的灰尘是汽车司机最大的烦恼。 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Ford-T)汽车开始在市场上出现,由此揭开了汽车批 量生产的序幕。该车型从1908-1927年19年间,一共累计生产了1500万辆,创造了当 时汽车生产的世界纪录。正因为如此,福特T型车被汽车界认为是大众化汽车的开 端.
在世界范围内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局面;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了一战。
材料:清华大学历史系梅雪芹教授曾说:“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 业革命的国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20世 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德国工业 中心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烟幕所笼罩,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 也需要人工照明。”
生产
电气时代
生活
1879年10月21日,一条美国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 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伴 随街头煤气灯的熄灭,一个时代结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