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合集下载

2018届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ppt(23份) 人教版11

2018届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ppt(23份) 人教版11
1、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 2、逐步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 后的局面; 4、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冯如一号” 实现了中华飞天梦
课堂小结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提高了生产力扩大了活动范围 结论: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随堂演练
1.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日益广泛 应用的是( A.电力
A)
B.蒸汽 C.风力 D.核动力
2. 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 历史进入( A.蒸汽时代
B)
B.电力时代
C.工业时代
D.现代化时代
3.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两个国家走在了前面( A.美国 英国 C.美国 德国 B.法国 德国
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密切维
奥维尔· 莱特
Orville Wright 1871.8.19~1948.1.30 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
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 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 者—1号”。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实现了人 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影响—开始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今天,飞机已经 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内燃机
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新型内燃机
“汽车之父”
卡尔·本茨
Karl Friedrich Benz
1844.11.25~1929.4.4
德国现代汽车工业先驱者之一
卡尔· 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 三轮汽车

2.8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卷版+解析版)

2.8第二次工业革命(原卷版+解析版)

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自主预习】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1.背景:欧美各国科学家的取得了丰硕成果。

2.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特点: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

德国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4.成就[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

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思考依据材料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二、垄断组织的出现1.原因(1)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2)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3)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由于工厂规模的扩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增加,引起生产的趋势日趋加强。

2.表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

3.影响:垄断很快渗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问题思考材料某报纸曾刊登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

”思考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三、世界市场的发展1.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型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与传播。

2.表现:世界贸易额的增长;日益明显。

3.影响(1)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2)资本主义国家既输出、掠夺原材料,又直接输出。

(3)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

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

4.(2013·辽宁营口·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 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人们不仅能与千里之外的人们用电 报迅速通信,还能将夜晚的街道变得彻夜通明,还使人类翱翔天空的理想变成 了现实。 材料三 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 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空间技术的开发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 和军事应用等新领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为蒸汽机的改进做出 巨大贡献的是谁?请写出一例在这场革命中,以蒸汽机为动力而发明的交通工 具?(2分) (2)材料二中“将夜晚的街道变得彻夜通明”的科学家是谁?谁“使人类翱 翔天空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此时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3分)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特点?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 活, 但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变暖等很多负面影响,谈谈你的看法。(3分)
通过图片,你认为近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负 面影响?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国家: 美国、德国 标志: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发明大王: 爱迪生——碳丝灯泡(1879年) 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汽车(1885年)
英开始--法美结束

英国—法美—德俄日
重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时代
经济 结构
开始部门 棉纺织---轻工业
电力---重工业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中华书局版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中华书局版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9课第二次工业革命1、开始背景条件:①政治环境的优化: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③科学技术的推动:自然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2、时间: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3、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4、理论基础: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5、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6、时代特征:电气时代7、新能源:电力和石油8、重要发明:使电力应用变为现实的发现和发明: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③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④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留声机等电器,被称为“发明大王”,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通讯工具的发明: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了有线电话;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内燃机的创制及影响:创制: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发明人:卡尔·本茨)相继问世,90年代柴油机研制成功。

影响: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兴起。

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①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了第一辆三轮汽车,90年代,法国人埃米尔勒瓦瑟制成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1913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发明了汽车装配生产线,成了著名的“汽车大王”。

②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9、特点:①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②几乎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发展更迅速;③一些后起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10、影响:①生产力迅猛发展;②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③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④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世界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改变。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微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

人教版历史九上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微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领先国家: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最前列。

易错微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易错: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快的是美国和德国,而不是英国。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美国和德国赶超。

“电气时代”的书写易错:“电气时代”易误写成“电器时代”或“电汽时代”。

例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有标志性的成就是()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汽车的发明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D.电力的广泛应用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D。

例题2 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A.美国、德国B.英国、美国C.英国、法国D.法国、德国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美国、德国,故选A。

1.“电气时代”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是()A.发电机的出现B.电力在生活上使用C.电力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广泛使用D.电能的开发和在生产上的使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晚期D.20世纪初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A.蒸汽时代B.信息时代C.电子时代D.电气时代4.右图是3D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的画面。

100多年前的这场灾难中能够有600多人获得救助,是因为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A.手机通讯技术B.已蒸汽轮船C.无线电报D.计算机技术1.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选C。

2.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故选B。

3.D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电气时代”,故选D。

2018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测试: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同步测试:第四单元第19课电影与电视 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9课电影与电视1.19世纪晚期,当人们在观看某一新奇事物时,惊呼道:“过去已经属于我们!”这一新奇事物是()A.电报B.电话C.电影D.电视解析:电报是一种沟通工具,电话也是一种沟通工具,均与“过去”无关;电影诞生于1895年,能够把“过去”拍摄下来重现播映,所以“过去已经属于我们”,故C项正确。

答案:C2.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地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

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A.彩色电影B.有声电影C.多元化艺术电影D.默片电影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卓别林的典型形象,卓别林时代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

答案:D3.英国小说《哈利·波特》长期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但自从把它搬上银幕之后,这部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这说明了()A.小说的影响力远远小于电影B.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C.电影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D.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解析:由英国小说《哈利·波特》在搬上银幕前后的影响度可以看出电影这一传媒手段有利于其他艺术的推广。

答案:B4.2018年第二十三届冬季奥运会在平昌开幕,各国的电视台都把最精彩赛事现场呈现给大家。

这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B.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要求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解析:电视最重要的功能是传播资讯,包括播报新闻、预报天气、播放广告、现场直播等。

本题体现了传播资讯的功能。

答案:A5.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变成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电脑手机B.报纸收音机C.热狗麦当劳D.汽车电影解析:本题的关键信息“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的创意”,A、C两项不属于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而B项不属于二十世纪的美国大众化消费品,故D项正确。

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简明课件

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简明课件

P103.思考题
•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①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②导致发电机和一系列电器的发明。 ③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④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温馨提示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了实用的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了实用的电动机。 ▲1879年,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还发明了 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碱性电池、油印机、话筒 MIC等,一生近2000项发明。 ——“发明大王 (解答思考题) ▲1881年,德国柏林出现最早的有轨电车。 (西门子) ▲1910年,美国出现无轨电车。
温馨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时间:19世纪中后期 ②主要标志: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 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报、 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③1821年,英国法拉第科学家发明了最初的电动 机。 电——磁 ④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设 计了最初的发电机。 磁——电 ⑤法拉第——“电气学之父” (解答思考题)
P107.温故知新
• 举出生活中有关电能利用的例子,并说说其工作原理。
答:电灯、 电话、电风扇、电饭煲……
电能 光能 热能 机械能 机械能 声能 热能
P107.畅想天地
• 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成为一个科学家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①立志服务社会;②热爱科学研究; ③具有丰富知识;④吸收前人成果; ⑤潜心科学实验;⑥善于观察想象; ⑦敢于创新思维;⑧……
P104.思考题
• 爱迪生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意思是:特别有成就的人,除具有一定的聪 明才智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勤奋努力。他这句话 是对的。实际上,人的智力都差不多,事业能否 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进取心、意志力和努力的程 度,即所谓的天才出自勤奋。我们要学习爱迪生 热爱科学、执著追求、不屈不挠、勤奋进取的精 神,做一个有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初三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初三世界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南方古猿时间:生活地区:生活方式:能够直立行走,并使用天然工具人种三大人种:、、形成原因:不同的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分类依据: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划分,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氏族氏族:以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体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在生活中占,形成了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体父系氏族社会:随着,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体人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度阶段的结束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甲骨文后母戊鼎古埃及北非尼罗河流域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古巴比伦西亚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印度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恒河流域)种姓制度(等级制度)四大文明古国全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1.灌溉水源充足,水力资源丰富;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3.气候温和,适合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爱琴文明欧洲(西方)文明源于奥林匹克运动会来源于希腊人罗马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布匿战争: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之间的战争结果:罗马胜,称霸地中海地区影响:利:罗马的扩张战争,带来了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展弊: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小农的破产,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反抗,导致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罗马帝国建立时间:人物:屋大维中国此刻的时代是汉朝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大化改新(日本) 内容:仿效中国隋唐的;1.(政治)2.(经济)影响: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利,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西欧采邑制人物:西欧在采邑制的基础上形成了(“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拜占庭(东罗马)帝国衰败的原因:1.没有吸收其他地区的;2.其统治区域人民不堪忍受残暴的统治而纷纷起义;3.不同产生矛盾;4.的进攻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波希战争结果:希腊的雅典势力日盛,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汽车、飞机的发明
1)、卡尔.本茨——三轮汽车(汽车之父、奔驰公司的创始人) 2)、埃米尔.勒瓦瑟——四轮汽车
3)亨利.福特——汽车装配生产线(汽车大王)
4)、莱特兄弟——飞机(1903年)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科学家 那种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 神。每个人都要从现在做起, 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二、电讯业的兴起
1. 有线电通讯工具的发明
1)莫尔斯——有线电报 2)贝尔——有线电话
2. 无线电通讯工具的发明
马可尼——无线电报
三、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一、内燃机的创制和石油工业的发展
1)、卡尔本茨——汽油机; 狄塞尔——柴油机 2)、内燃机打发明推动石化工业的兴起
第19课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综合探究: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有哪些? 3、有哪些相关的重大发明和创造?(发明 者和相关成就)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1)、政治环境的优化 (2)、经济发展的需要 (3)、科学研究的推动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1)、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 (2)、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 和新产品的创制 (3)、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二、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
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实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3、“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 泡 4. 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法拉第
法拉第在做实验
西门子
发电机:机械能 (西门子)
电动机:电能 (847---1931)
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