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018届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课件ppt(23份) 人教版11

“冯如一号” 实现了中华飞天梦
课堂小结
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提高了生产力扩大了活动范围 结论: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随堂演练
1.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并日益广泛 应用的是( A.电力
A)
B.蒸汽 C.风力 D.核动力
2. 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 历史进入( A.蒸汽时代
B)
B.电力时代
C.工业时代
D.现代化时代
3. 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哪两个国家走在了前面( A.美国 英国 C.美国 德国 B.法国 德国
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密切维
奥维尔· 莱特
Orville Wright 1871.8.19~1948.1.30 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
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试飞实验
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 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了蓝天。这架飞机被叫做“飞行 者—1号”。莱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动力的持续飞行,实现了人 类渴望已久的梦想,人类的飞行时代从此拉开了帷幕。
影响—开始把人类的理想变成了现实。今天,飞机已经 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内燃机
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新型内燃机
“汽车之父”
卡尔·本茨
Karl Friedrich Benz
1844.11.25~1929.4.4
德国现代汽车工业先驱者之一
卡尔· 本茨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 三轮汽车
电气时代

4.(2013·辽宁营口·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 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人们不仅能与千里之外的人们用电 报迅速通信,还能将夜晚的街道变得彻夜通明,还使人类翱翔天空的理想变成 了现实。 材料三 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 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空间技术的开发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 和军事应用等新领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为蒸汽机的改进做出 巨大贡献的是谁?请写出一例在这场革命中,以蒸汽机为动力而发明的交通工 具?(2分) (2)材料二中“将夜晚的街道变得彻夜通明”的科学家是谁?谁“使人类翱 翔天空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此时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3分)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特点?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 活, 但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变暖等很多负面影响,谈谈你的看法。(3分)
通过图片,你认为近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负 面影响?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国家: 美国、德国 标志: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发明大王: 爱迪生——碳丝灯泡(1879年) 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汽车(1885年)
英开始--法美结束
围
英国—法美—德俄日
重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时代
经济 结构
开始部门 棉纺织---轻工业
电力---重工业
第19课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法
【教具】导学案
教师活动(教案)
学生活动(学案)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
的利用
1.电气时代的标志和新产品的创制
通讯手段的发明
电力的使用和电气的发明—人类进入时代
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现象。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中考资源网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进而培中考资源网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中考资源网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中考资源网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电力成就1866年,德国的发明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的格拉姆发明。
1879年,美国的发明电灯泡等
美国人发明了有线电报。
2.电讯业成就1876年,美国人发明有线电话
1895年,意大利人发明无线电报
【合作探究】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巩固练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何时?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年级:九年级
执笔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包括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中考资源网的发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实。
《世界历史》下册19-----23课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1903年,莱特兄弟制成 飞机。美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2)材料二中“欧洲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期帝国 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下列人物的代表作品?
中西对比:近代化之路
中国:器物
制度 (辛亥革命)
思想
(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 戊戌变法)欧美:思想ຫໍສະໝຸດ 文艺复兴 启蒙思想制度
资产阶级命 革、改革
器物
工业革命
自由复习15分钟
1俄国改革的原因、内容、性质和影响? 2日本改革的原因、内容、影响? 3俄、日改革的异同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 几种方式? 4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 5一战的根本原因?时间、重大事件、性质、 影响? 6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影响? 7三位科学家及其各自的主要贡献?
灵活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观察下表
1913年各国实力 对比表
英国 3 1
德国 2 4
美国 1 5
法国 4 2
工业品位次 殖民地位次
表格内容说明什么问题?对世界格局带来什么 影响?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下列历史人物各自有什么贡献?
伏尔泰
牛顿
达尔文
爱因斯坦
如果我看得比别人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 值的人。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 历史。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一例为资本主义产生创造条件的重大事件 名称。 文艺复兴或新航路的开辟 (2)各举一例使欧美等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革命或改革名称。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3)各举一例两次工业革命中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 发明成果及发明家。 (4)从上述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你得到 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卡尔·本茨的内燃机 什么启示?
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简明课件

P103.思考题
•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①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②导致发电机和一系列电器的发明。 ③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④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温馨提示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了实用的发电机。 ▲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了实用的电动机。 ▲1879年,美国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还发明了 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碱性电池、油印机、话筒 MIC等,一生近2000项发明。 ——“发明大王 (解答思考题) ▲1881年,德国柏林出现最早的有轨电车。 (西门子) ▲1910年,美国出现无轨电车。
温馨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时间:19世纪中后期 ②主要标志: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 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报、 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③1821年,英国法拉第科学家发明了最初的电动 机。 电——磁 ④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设 计了最初的发电机。 磁——电 ⑤法拉第——“电气学之父” (解答思考题)
P107.温故知新
• 举出生活中有关电能利用的例子,并说说其工作原理。
答:电灯、 电话、电风扇、电饭煲……
电能 光能 热能 机械能 机械能 声能 热能
P107.畅想天地
• 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成为一个科学家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①立志服务社会;②热爱科学研究; ③具有丰富知识;④吸收前人成果; ⑤潜心科学实验;⑥善于观察想象; ⑦敢于创新思维;⑧……
P104.思考题
• 爱迪生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意思是:特别有成就的人,除具有一定的聪 明才智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勤奋努力。他这句话 是对的。实际上,人的智力都差不多,事业能否 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进取心、意志力和努力的程 度,即所谓的天才出自勤奋。我们要学习爱迪生 热爱科学、执著追求、不屈不挠、勤奋进取的精 神,做一个有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整版课件

后果:
①国际贸易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西方资本主
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列强加强了对殖民地掠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③客观上促使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形成
化学工业
传统工业
新型通讯
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领域
重大成就
电力应用
①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的出现 ②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出现
内燃机
①内燃机、柴油机的诞生 ②发明汽车、飞机;内燃机车、远洋轮船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技术 来源于实践经验,科学 来源于科学研究,科 发明 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技与生产紧密结合
主要 国家
英国
美德等几国同时进行
起始 行业
纺织业等轻工业
能源等重工业
三、影响
对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比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
相 同 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三、影响
对
比
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项
相
生产力的 进步
蒸汽时代
同
点
生产关系 的变革
资本主义(工厂模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时代 垄断资本主义
形如钱袋的肚 皮上写着钢材、 铜业、食糖、 石油等托拉斯
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
历史初三上岳麓版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练习5

历史初三上岳麓版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练习5【一】选择题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能源是A、煤炭和石油B、石油和电力C、电力和核能D、核能和太阳能[参考答案]B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是A、煤炭B、石油C、电力D、原子能[参考答案]C3.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840 1870 1900 192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2 14.8 8.4 7.1百分比A、海外殖民战争B、工业化及城市化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参考答案]B4.当飞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快捷交通工具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在空中翱翔的快乐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飞机的发明者A、法拉第B、卡尔•本茨C、西门子D、莱特兄弟[参考答案]D5.右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着变化,其决定因素是A、新航路地开辟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大机器生产的开始采用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参考答案]D6.以下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几乎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C.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D.使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1.近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材料三: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图10、图11的发明者分别是谁?〔2分〕〔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6分〕1.〔1〕图一:史蒂芬孙〔1分〕;图二:爱迪生〔1分〕。
〔2〕特点: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每回答一点得2分〕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平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
2025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单元复习课

单元复习课时空坐标体系脉络构建考点主题通关主题一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主题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主题三两次工业革命主题探究主题一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
一方面,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激起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拉丁美洲、印度相继爆发了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另一方面,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俄国、美国、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史料实证】——殖民地人民的抗争(1)根据材料一回答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2分)其主要历史事迹是什么?(2分)答:图一是玻利瓦尔;图二是章西女王。
玻利瓦尔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在他的领导下,打败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获得解放);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抗击英军,在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时空观念】——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2)上面是某学习小组根据19世纪60年代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制作的有关“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请你根据上面的提示词填补空缺的内容。
(每空2分)A: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B: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日本明治维新(3)在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美国颁布了《宅地法》,这一法令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需求。
请你说出上述图示中另外两国针对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
(4分)答:俄国: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以赎买的方式得到一份土地。
日本: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推行地税改革。
【家国情怀】——感悟历史真谛(4)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相关知识的探究,你有什么感悟?(2分)答:我们要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改革是强国之路;土地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学习先进文明,勇于创新。
(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主题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引发革命。
回望历史,一次次科技革命,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引起国家力量兴衰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标志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电器,成为“发明大王”电车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贝尔发明电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讯时代到来
①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的分析,培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
②通过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比较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通过回顾物理学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科综合能力。
③通过回顾物理知识,理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④通过要求学生课后选做有关电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有哪些异同,理解和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和主要内容。
②运用物理学的有关知识,理解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原理
③联系生活和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本课有关电的发现发明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④从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发明,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述的有关电的发现发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分析爱迪生等发明家取得成功的客观条件,理解社会的支持和保护对个人成功的作用,使学生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③分析法拉第等科学家、发明家取得成功的个人因素,学习他们造福社会、热爱科学、虚心好学、勤于实践、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电能的利用和电讯业的兴起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去年5月1日,世博会在我国上海举行,世博会主要展示人类文明成果,同学们有没有参观过世博会啊?今天,我就带大家参观世博会,当然,不是上海世博会,而是193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
1933年世博会的主题是“一个世纪的进步”,是对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的一次总结,它开创了主题展示的先河。
芝加哥世博会专门开辟了科技展区,主办方要求所有的参展方聚焦科学的主题,将展品与主题挂钩。
第19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板书)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到来(板书)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板书)
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何时兴起?为什么在这个时期会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原因:客观上讲主要是政治环境的优化即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经济发展的需要即资本主义市场的不断扩大;科学研究的推动即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观上讲,主要是一些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潜心研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板书)
三个方面: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新产品的创制;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
[过渡]好,现在我带领大家参见芝加哥世博会,首先,我们参观电力、电器馆。
提问:设想一下,我们在电力、电器馆能见到一些什么展品?
二、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板书)
1.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板书)
提问: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回答: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导致发电机和一系列电器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提问:是谁把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呢?
2.实用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板书)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实用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实用电动机。
教师强调:西门子的发动机是将动能转化为电能,格拉姆的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动能。
那么,他们的发明有何意义?
学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
[过渡]在电能的利用过程中,人们发明了许多电器,其中美国人爱迪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板书)
提问:爱迪生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对此问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叙己见,教师加以引导即可。
提示:意思是特别有创造能力、有成就的人,除具有一定的聪明才智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勤奋努力。
一个人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进取心、意志力和努力的程度,即所谓的天才出自勤奋。
提问:除了爱迪生的这些发明外,当时电力还运用到哪些领域?
4.人类跨入电气时代(板书)
三、电讯业的兴起(板书)
1.电报(板书)
请同学阅读P105教材内容,谈一谈当时发明了哪些新的通讯手段。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19世纪中期,美国人莫尔斯首次拍有线电报成功,为近代电讯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1887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电磁波的发现,使无线电通讯工具的发明成了可能。
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报。
1899年,马可尼在英国向法国发报,获得成功。
两年以后,他在纽芬兰清晰地收到由英国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引起巨大轰动。
2.电话(板书)
19世纪晚期,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贝尔,研制有线电话成功(参见教材插图)。
提问:电讯业的兴起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有线电通讯和无线电通讯的发明,为迅速和远距离交流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
便,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人类通讯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提问:我们刚才参观完了芝加哥世博会的两个场馆,同学们还能回忆起我们刚才的所见所闻吗?
制表:请按成就、时间、人物、影响列表掌握本课所学的发现发明内容。
提问:我们观察这个表格,这些发明者都是什么身份?(科学家)大家回忆我们所学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者大多是什么人?(工匠)这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工匠的发明靠的是长期技术的积累,科学家的发明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结合得更紧密。
提问:我们观察这个表格,这些发明者都是哪些国家的人?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向其他国家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几个国家同时进行。
提问: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成为一个科学家应具备哪些素质?
①立志服务社会;②热爱科学研究;③具有丰富知识;④吸取前人成就;⑤潜心科学研究;⑥善于观察和想像;⑦敢于创新等等。
【作业】完成基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