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第二课堂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一、教案名称: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第一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葫芦丝的起源、发展历史和基本结构。

2. 使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内容:1. 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 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葫芦丝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葫芦丝实物,让学生初步了解葫芦丝的外观。

二、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葫芦丝的基本结构,包括吹嘴、主管、副管、尾管等。

2. 介绍葫芦丝的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方法,学生跟随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展示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讲解葫芦丝的音阶和节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演奏。

2. 分析葫芦丝乐曲,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和风格。

三、实践拓展(20分钟)1. 学生分组练习演奏葫芦丝乐曲,教师巡回指导。

2.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演奏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练习演奏葫芦丝乐曲,提高演奏技巧。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演奏葫芦丝乐曲的技巧和表现力。

八、教学资源:1. 葫芦丝实物道具。

2. 葫芦丝教学教材或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葫芦丝乐曲。

六、教案名称: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第二章——葫芦丝的演奏技巧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演奏技巧,包括指法、吐音、滑音等。

2024年葫芦丝精彩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

2024年葫芦丝精彩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

2024年葫芦丝精彩教案(五周教育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周:认识葫芦丝,学习基本吹奏方法,熟悉音阶指法。

2. 第二周:进行简单的旋律练习,掌握基本节奏。

3. 第三周:学习音阶吹奏,提高音准和指法熟练度。

4. 第四周:练习吹奏简单曲目,培养音乐表现力。

5. 第五周:巩固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吹奏练习,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阶指法的熟练运用,节奏的准确把握。

2. 教学重点:基本吹奏方法的学习,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葫芦丝、音乐教材、电子琴、音响设备。

2. 学具:葫芦丝、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第一周:①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葫芦丝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优美音色。

②基本吹奏方法讲解与示范。

③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吹奏。

④随堂练习:吹奏基本音阶。

2. 第二周: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②学习基本节奏,进行节奏练习。

③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常见的节奏为例,让学生模仿。

④随堂练习:吹奏简单旋律。

3. 第三周:①复习音阶和节奏。

②学习音阶吹奏,进行音准和指法训练。

③实践情景引入:以大自然中的声音为例,让学生模仿。

④随堂练习:吹奏音阶。

4. 第四周:①复习前三周所学内容。

②学习吹奏简单曲目。

③例题讲解:分析曲目结构,讲解吹奏技巧。

④随堂练习:吹奏简单曲目。

5. 第五周:①综合复习。

②进行小组合作,吹奏曲目。

③展示环节:每组进行吹奏展示。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周:认识葫芦丝,基本吹奏方法。

2. 第二周:节奏训练。

3. 第三周:音阶掌握。

4. 第四周:简单曲目吹奏。

5. 第五周:综合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①每天练习音阶和节奏。

②吹奏所学曲目。

③收集生活中有趣的节奏,模仿并分享。

2. 答案:①音阶和节奏练习:根据教材进行。

第二课堂葫芦丝训练总结

第二课堂葫芦丝训练总结

葫芦丝二课堂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了学校葫芦丝特长班的辅导老师。

在这整整一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我本着对学校和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对参加葫芦丝特长班的同学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今在此,我总结以下这个学期我兴趣小组的工作情况。

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了摸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分为高中低水平,按实际水平定下每个水平掌握的知识内容。

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高水平的学生进行集体教学,低水平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

并在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组。

考虑到学生在这个学期才刚刚接触葫芦丝,为了让学生对葫芦丝产生兴趣,让学生常欣赏一些葫芦丝的名曲,如《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楼情歌》等来激发他们对葫芦丝的兴趣,有时我还亲自演奏给他们听,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葫芦丝艺术。

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以知识技能和乐理两个方面为突破点。

1、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葫芦丝有了了解,学生的演奏姿势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开学初,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学生对乐曲的节奏掌握的不够准确,吹乐曲时,常常出现节奏不稳定,进步不够明显,为了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学习一首乐曲前,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如:跟着老师读的儿歌或音乐打拍子,让学生接触一些敲击乐器,边听老师的节奏,边用自己手上的乐器拍打节奏。

在一些简单的乐曲中,编写一些有趣的儿歌,让学生通过朗诵儿歌来掌握乐曲的节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了,根据他们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把学生重新分高中低三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学习内容。

这个学期我着重选择了一些简单的节奏曲和指法练习曲,如:《金孔雀》、《小星星》等,让学生边朗诵边演奏曲子,提高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掌握节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演奏乐曲时注意乐曲的流畅性,和乐曲中要停顿和音符的节奏时值。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观察,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课题葫芦丝“5”音的练习教学目标初步认识葫芦丝及其构造,能正确吹奏“5”音。

教材分析重点能用吐音正确吹奏“5”音。

难点演奏姿势,气息的运用。

教具葫芦丝教学过程一、欣赏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引入二、简介葫芦丝及其构造。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独有的吹奏乐器之一,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少数民族中。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

常用的有C、D、F、G、等调。

它的主要特点是音色“轻、飘、柔”,曲调柔弱纤细、和谐,可用于独奏和合奏。

构造:三、介绍演奏姿势、吹奏方法及气息的运用四、“5”音的练习练习一 4/4 5---|5---|5---|5---|5---|5---|5---|5---║演奏提示:(1)全按作5即筒音为5;(2)“T”为单吐符号,表示此音要吐奏:(3)“V”为换气记号,吹到“V”处要换一口气。

1、老师示范。

2、学生练习,师指导。

五、布置课后练习(1)4/4 5 5 5 5|5–––|5 5 5 5|5–––‖(2)4/2 5 5 |55 5|55 55|55 5|5–|5–‖教学反思良好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课题葫芦丝“6”音的练习教学目标固定手型,使学生能正确吹奏“6”音。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校本课程《葫芦丝》教学设计。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

校本课程《葫芦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校本课程《葫芦丝》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音阶练习以及简单的曲子演奏。

具体涉及的教材内容有:《葫芦丝吹奏基本技巧》、《C大调音阶练习》以及《小星星》曲子演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葫芦丝的基本吹奏技巧,如正确的吹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等。

2. 让学生熟练吹奏C大调音阶,并能进行简单的曲子演奏。

3.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兴趣,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吹奏技巧的掌握、音阶的熟练吹奏。

教学重点:正确吹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的练习以及C大调音阶的熟练吹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葫芦丝、教学光盘、示范用葫芦丝。

学具:学生每人一把葫芦丝、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葫芦丝演奏的优美曲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吹奏技巧学习(15分钟)(1)讲解正确的吹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

(2)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音阶练习(15分钟)(1)教授C大调音阶。

(2)带领学生进行音阶练习。

4. 曲子演奏(10分钟)(1)教授《小星星》曲子的演奏。

(2)学生跟随老师吹奏,进行实践。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吹奏,老师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葫芦丝基本吹奏技巧2. C大调音阶3. 《小星星》曲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吹奏C大调音阶,演奏《小星星》。

2. 答案:正确吹奏姿势、呼吸方法、指法,音阶无误,曲子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乐器,拓宽音乐视野。

组织课外活动,如参加民族音乐会、开展民族乐器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基本吹奏技巧的掌握2. C大调音阶的熟练吹奏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基本吹奏技巧的掌握1. 正确的吹奏姿势:坐姿端正,两脚平放地面,身体保持自然放松。

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教材

葫芦丝校本课程目要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课程称呼:《葫芦丝》二、负担西席:卢兴薛明三、课程的本量与价格: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北少量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其音色沉柔细致、圆润朴真,极富表示力,深受人们的喜爱.那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动做音箱,以三根少短纷歧的竹管并排插正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量筑片,中间较少的一根竹管开七孔.吹奏时心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正在奏出旋律的共时,安排二根竹管共时收出牢固的单音,与旋律形成战音.其音乐沉柔细致,圆润朴真,极富表示力,深受云北群众的喜爱,无论民音,仍旧博业舞台皆能听到它演奏的柔好的声音.连年去正在海内中也颇受瞩目.一些葫芦丝乐器与新颖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二种乐器的完好分离,浮现了古典与新颖分离的亲切婉转,温馨醒人的崭新体验.由此可睹,葫芦丝教习的特殊意思:它既能让人享受下俗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体验中华民族少暂文化之粗神的单重素量培养.艺术培养是素量培养最活跃的脚法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促成艺术培养战素量培养的最易于遍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粗神的乐器.遍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该当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教习葫芦丝相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守,激励他们的民族骄气感战爱国主义粗神.四、课程目标:(1)相识葫芦丝的知识,流利使用指法,掌握用气技能,会统制气息,能独力演奏.(2)遍及葫芦丝音乐的体验与评介观赏的本领.通过合奏扮演,培植歉富的死计情趣战乐瞅的做风,删进集体意识,锻炼合做与协做的本领,培植乐瞅的做风战主动的心态.(3)通过教习,相识乐器的死少史、乐直的内涵、以及波及到民族的履历文化、风土人情等,培植教死教习商量中华民族保守文化的兴趣,横坐教死民族骄气感,激励爱国主义粗神五、课程真施修议:开受阶段:(1)激励战培植教死对付葫芦丝的兴趣.(2)能自然、流利、有表情天扮演,乐于介进葫芦丝的锻炼战教习.(3)培植乐瞅的做风战主动的心态.初级阶段:(1)脆持教死对付音乐的兴趣,使教死闭注并乐于介进葫芦丝的锻炼与演出.(2 )死少音乐表示的本领.下档阶段:(1)遍及葫芦丝音乐的体验与评介观赏的本领.(2)通过合奏扮演,培植歉富的死计情趣战乐瞅的做风,删进集体意识,锻炼合做与协做的本领.六、活动安插:1、开受阶段:课本为葫芦丝校本课本.主要真量:(1)葫芦丝概括(2)葫芦丝的各部称呼及构制,葫芦丝时常使用暗号(3)葫芦丝演奏的姿势战基础吹奏法(4)齐按做5指法锻炼,葫芦丝初教初级锻炼直与乐直(5)气息统制锻炼——少音锻炼、连音锻炼(6)相闭的锻炼直乐直(7)演奏直《情深意少》、《军港之夜》(8)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2、初级阶段:课本为葫芦丝校本课本主要真量:(1)齐按做1指法锻炼(2)单吐锻炼、换气锻炼、活指锻炼(3)相闭的锻炼直乐直(4)演奏直《婚誓》、《劣好的金孔雀》、(5)欣赏《版纳之夜》、《梦中的小竹楼》、3、下档阶段:课本为葫芦丝校本课本.主要真量:(1)单吐锻炼、滑音锻炼、真颤音锻炼(2)《傣寨小夜直》片段、《版纳之夜》片段(3)相闭锻炼直(4)演奏《金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5)欣赏《傣寨情歌》、《盈江山歌》、七、课程评介修议1、评介的办法与要领(1)产死性评介与终结性评介相分离葫芦丝教教的时间历程,是评介的一个要害圆里,应给予充分的闭注,正在教教历程中时常举止.采与瞅察、道话、提问、计划、抽奏等办法举止.(2)定性评介与定量评介相分离正在葫芦丝教教活动中,对付教死的兴趣快乐喜爱、情感反映、介进做风、接流合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不妨用较为准确、局里的笔墨举止定性评介,也可根据需要战可止性,举止量化测评.(3)使用“攀登足迹”脚册,真止多元评介.对付于教死正在校锻炼情况,西席每天赋予评介,用☆战△留住教死的先进足迹,需要时可用笔墨赋予褒扬战饱励;周终战假日,家少赋予孩子评介;月尾,教死回视一个月去的足印,用笔墨给自己评介.八、课程真施修议1、课时安插:协做教死的教习战葫芦丝锻炼时间,书院确定:每周的周三校本课活动.2、饱励教死主动介进,采与遍及与遍及相分离的办法举止民乐培养.(1)通过利用小广播播搁葫芦丝音乐;把葫芦丝戴进课堂;背任教班级散收有闭葫芦丝知识的教习资料等形式激励兴趣,对付部分教死举止齐圆背的葫芦丝遍及培养.使他们对付葫芦丝爆收特殊的感情战热烈的供知欲视,所有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艺术商量气氛.(2)果材施教,对付民乐尖子死举止民乐遍及培养正在遍及培养的前提上,通过百般活动,创制一批民乐苗子,组修30-40人的校级葫芦丝队,并根据“果材施教”的准则,对付那些尖子死举止葫芦丝遍及的要领钻研.3、采与自编的葫芦丝校本课本举止教教4、尽管多的创制教死上台演出的机会,使他们赢得乐成的喜悦.5、正在教教时间历程中,没有竭完备课程校本课本《葫芦丝》第一单元前提知识一、葫芦丝简介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之为筚北母倒(北母倒即葫芦之意).流通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天区,正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通.葫芦丝的起源可逃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闭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道,如傣族民间便流传着那样一个传道:很暂往日,一次山洪迸收,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没有渝的恋爱冲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拔出金葫芦,支给怯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好妙的乐声,顿时风仄浪静,陈花衰开,孔雀开屏,祝愿那对付情侣凶祥幸运.今后葫芦丝正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傣族群众多才多艺,能歌擅舞,正在节日里,没有管是正在江中划龙舟或者是正在江边搁下降,仍旧正在广场上赶晃,或者是正在竹楼里饮酒欢歌,皆不妨听到动人的歌声.赞哈(民间歌脚)正在葫芦丝的陪奏下唱着陈腐的传道战劣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灾易战新社会的幸运.二、葫芦丝结构图示三、按孔要领及部位注意的问题:央供脚指自然搁紧,成弧形持葫芦丝,单臂战肘部肌肉要搁紧,指肚交战孔应有周边沿感,吹奏时正在气流的效率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裕弹性,过于压紧则脚酸,音窒,多有不利.其余脚指开孔时,没有宜抬得过下,可则会使脚指僵硬,效率演奏速度.普遍脚指抬到距管音孔上圆2—3厘米即可.四、演奏姿势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坐二种,常常称为坐式战坐式.(一)坐式便是站着吹奏的姿势,普遍正在独奏时采与那种姿势.央供身体站坐,自然搁紧成笔直状,二足稍稍合并,胸要挺,左脚正在上,左脚正在下,二臂沉微蜿蜒,二肘脚下垂,管体稍背前,与上身成45度角.切忌太过挺胸或者正斜.(二)坐式便是坐着吹奏的姿势,普遍正在合奏时采与那种姿势,央供身体自然搁紧天坐正在椅子上,二腿稍稍合并,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仄,安排脚肘部与身体成45度角.切忌太过搁紧或者僵硬.五、气息的使用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横笛的气息截然分歧.竹笛、横笛吹奏矮音时气流要沉慢,而吹奏葫芦丝的矮音(矮音“”音除中)气流要强;竹笛、横笛吹奏下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下音只可慢吹,如果用气过猛大概引导无乐音或者益坏簧片.共教们最佳正在教授的指挥下锻炼.(1)吹奏矮音“”时气流要慢,而且气息要下重,有一种下坠的感觉;(2)吹奏中音“1 2 3”时气流要适中;(3)吹奏下音“5 6”时气流要渐慢,气息要有所统制,有一种上提的感觉;(一)风门指吹奏葫芦丝时,上下嘴唇之间气息通过的清闲处喊“风门”.注意的问题:1.“风门”可大可小,是随着音的下矮而变更的;2.吹奏矮音时缩小“风门”,吹奏下音时搁大“风门”(与吹奏竹笛截然分歧);3.“风门”的位子没有成偏偏左偏偏左,应正在嘴唇的正中处.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芦丝吹孔,那要根据葫芦丝的吹孔创制情况去决断是可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超过,(普遍情况应上下嘴唇普遍),二腮没有成饱起,要用力往里支.(二)心风指通过“风门”吹出去的气息喊“心风”.注意的问题:1.“心风”有慢慢之分,“心风”的采用不妨对付吹气的强度战用气量起到统制效率.由于葫芦丝属于横吹型簧管耦合振荡类乐器,主要有簧片战竹管组成耦合振荡而收音,吹奏时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要领,气流利过气箱(葫芦),使簧片的簧舌部分振荡,并激励管内气氛柱的共鸣而收音.演奏时普遍没有使用基音(用慢吹要领吹出的筒音).2.“风门”的慢慢变更是靠背部、横膈膜及胸腔的活动去协共统制的,三圆要协共好.(三)心劲指统制“风门”的大小战“心风”的慢慢时上下嘴唇战二肌肉反复支搁活动的力量喊嘴劲.注意的问题:1、“嘴劲”大小是依据“风门”的大小战“心风”的慢慢去决定的.2、一定要注意“嘴劲”战“风门”、“心风”的稀切协共.特天提示:虽然正在吹奏葫芦丝时“心风”、“嘴劲”均有慢慢之分,但是由于吹奏葫芦丝是采与超吹的要领,所以慢慢是相对付的,是有极限的,也便是道它正在一定的范畴内变更(超吹气息).其本果是由于它自己条件而规定(音域).六、呼吸要领锻炼呼吸不过一种下意识的动做,那么怎么样使用呼吸使葫芦丝收出悦耳动听的声音.而气息是音能的根源,是决断成声体振荡历程的力量.是可掌握好粗确的呼吸要领,并正在葫芦丝吹奏中得以应用,那是格中要害的课题.正在吹奏时无论是音的强度或者是它的延绝,皆要瞅吹奏者的呼吸怎么样?呼气愈少,收出的声音便愈少,反之亦然.所以,要干到吸气短促、赶快而无纯音,呼气稳固、匀称而延少.怎么样能谦足呼吸的基础央供,需掌握科教的要领.暂时被认为最科教的要领是混同式呼吸法,其劣良性表示正在所有呼吸肌肉群的协做动做,产死疏通完齐,果而气息的吸进量多,呼气时也简单统制,那么所谓的呼吸是指“吸气”与“呼气”二个圆里,底下分别加以介绍.(一)怎么样吸气当拿起葫芦丝含住吹孔时,最先二边嘴角要微微张开,舌头自然背后缩一面,共时用嘴战鼻子很快将气氛吸人,产死吸气,(要注意吸气没有要留有太大痕迹,可则会戴动气箱里的簧片而收出基音),那时胸腔及背部有明隐的扩张感,此时必须注意肋间肌肉战背部肌肉动做协做,以供完毕合理吸气,即胸背式分离吸气.锻炼要领:将面焚蜡烛吹灭,常常您会下意识的深吸一心气,那时吸气往往自然紧张,为胸背分离式.(二)怎么样呼气咱们要念吹响管乐,吸气不过为呼气做准备,管体要靠气流振荡圆可收出声音去,所有呼气则是真真吹好管乐器的要害脚法.那么呼气怎么样为最佳,最先呼出的气流越匀称,则收出的声音越稳固,呼出的气流越充溢,则收出的声音越刻薄.锻炼要领:共样是吹蜡烛的历程,把所吸的气释搁进去,将蜡烛吹灭的历程便是呼气.七、脚指按孔收音图示(●表示按孔,○表示开孔)。

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

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第一篇: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永宁山子宜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2014--2015--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音乐、体育、艺术、书法等等各类兴趣小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学生素养,提高学生的发展竞争能力,培养一批合格加特长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目的意义活动兴趣小组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

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调节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使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为他们掌握课内基础知识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音乐、体育、艺术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原则1.自主选择和鼓励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各班主任以及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意愿和实际做好引导分流,并控制人数。

2.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利用音乐、体育、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努力让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一项素质技能。

3.活动兴趣小组与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相结合的原则,将课外兴趣小组作为活动兴趣小组的补充。

四、活动内容开设足球、舞蹈、美术绘画、合唱、英语、诵读、书法、计算机等兴趣小组。

五、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5:25--6:25六、活动地点各个功能部室。

七、活动组织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金海泉(校长)副组长:张昌文(副校长)冯勇忠(教务主任)组员:薛强王凤莉徐向治刘翠杜志丽胡娜赵林虎2.辅导教师由相应的专业教师或较专业教师担任。

创意美术——乐器·葫芦丝(含课件

创意美术——乐器·葫芦丝(含课件

创意美术——乐器·葫芦丝(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创意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艺术”,详细内容为“乐器·葫芦丝”一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葫芦丝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并亲手创作一幅以葫芦丝为主题的创意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葫芦丝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葫芦丝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创意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葫芦丝实物、制作材料(如葫芦、竹子等)。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尺子、绳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课件,介绍葫芦丝的历史和演奏技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艺术。

2.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葫芦丝演奏家现场演奏,让学生感受葫芦丝的魅力。

3. 制作工艺讲解:介绍葫芦丝的制作工艺,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民间工艺。

4. 动手实践:(1)分发制作材料,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制作葫芦丝。

(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互相展示作品,交流制作心得。

5. 创意绘画:(1)引导学生以葫芦丝为主题,展开创意绘画。

(2)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创意美术——乐器·葫芦丝2. 制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葫芦和竹子。

(2)制作葫芦丝的吹嘴和音管。

(3)组装葫芦丝,调整音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葫芦丝为主题,创作一幅创意美术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葫芦丝元素,具有创意和美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葫芦丝制作工艺的情况,以及创意绘画的成果。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民族乐器的制作和演奏,进行对比学习。

(2)开展“我心中的民族乐器”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葫芦丝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丝第二课堂
一、项目介绍:
葫芦丝第二课堂主要是学习葫芦丝乐曲为主。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族、彝族等。

它由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中间最长的竹管上有七个圆孔,上方六个、下方一个,当你的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嘴唇对着葫芦吹气时,它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用葫芦丝吹奏出来的曲子亲切婉转,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温馨醉人,极富表现力。

由葫芦丝演奏的乐曲有很多,例如《月光下的凤尾竹》、《茉莉花》等。

二、创建时间:
2017年3月至今。

三、活动宗旨:
为了全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我校的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和艺术修养,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我校在2017年成立了葫芦丝第二课堂,徐工铲运事业部助学第二课堂,每个学期葫芦丝第二课堂以学校的工作计划为依据,主要开展葫芦丝教学活动,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展葫芦丝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提高他们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四、活动计划:
创建葫芦丝第二课堂以来,我本着对学校和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地对参加葫芦丝第二课堂的同学进行辅导,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了摸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分为高中低水平,按实际水平定下每个水平掌握的知
识内容。

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高水平的学生进行集体教学,低水平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

并在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组。

考虑到学生在这个学期才刚刚接触葫芦丝,为了让学生对葫芦丝产生兴趣,让学生常欣赏一些葫芦丝的名曲,如《月光下的凤尾竹》、《竹楼情歌》等来激发他们对葫芦丝的兴趣,有时我还亲自演奏给他们听,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葫芦丝艺术。

在教学活动中,我主要以知识技能和乐理两个方面为突破点。

1、在知识技能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葫芦丝有了了解,学生的演奏姿势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为了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学习一首乐曲前,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如:跟着老师读的儿歌或音乐打拍子,让学生接触一些敲击乐器,边听老师的节奏,边用自己手上的乐器拍打节奏。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了,根据他们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把学生重新分高中低三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学习内容。

2、在乐理方面: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让学生继续学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

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简谱以及它的写法和唱法。

在本学期,重点让学生学会自己看谱,并能唱出谱中的旋律节奏以及找到指法,而且能用各种身体语言来感受节奏。

我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学生还建立了整理乐器的良好常规。

我规定每个学生在练完后,要把葫芦丝收好,然后用琴包把葫芦丝包上,这样一来,让孩子养成了演奏的好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