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重庆南山会所+拉图雷特修道院)

合集下载

此时此地此人此事_重庆某医院综合楼建筑创作中的地域性思考

此时此地此人此事_重庆某医院综合楼建筑创作中的地域性思考

此时 此地 此人 此事——重庆某医院综合楼建筑创作中的地域性思考This Era,This Place,This People,This Matter——Several Thoughts on the Regionalit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A Hospital Comprehensive Buildings in Chongqing■ 戴志中1,2 李 冬2 史 晨2 肖 力2 ■ Dai Zhizhong Li Dong Shi Chen Xiao Li作者单位:1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 400045)2 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重庆 · 400045)收稿日期:2007-05-27[摘 要] 本文以重庆某医院综合楼建筑创作为例,阐述了全球化与地域性之间应建立沟通和互补的平衡关系,指出设计者应依循“此时、此地、此人、此事”的创作原则设计新地域性建筑,同时还提倡将新地域性建筑作为当今中国的一种创作文化。

[关键词] 医院综合楼 新地域性建筑 建筑创作文化[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introducing a hospital comprehensive buildings in Chongqing, pointed out that a balanced relationship with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ism should be set up between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ity. It also proposed that architects should follow the creation principle of “This Era, This Place, This People, This Matter” for new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uggested that the new regional architecture product become a creation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China.[Key words] Hospital comprehensive buildings, New regional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creation culture一、全球化与地域性当代全球化和地域性之争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及人们思想意识的各个层面,在我国建筑领域,对全球化的追逐已经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主要体现在较为极端的两个方面:其一是现代主义泛滥。

会所展览馆案例分析

会所展览馆案例分析
沿着等高线盘旋而上、由石块砌筑而成的分不清是建筑还是坡道抑或城墙的 构筑物,就像一处历史遗迹,出现在那一片荒野的山脚,仿佛揭示着这里和 文明世界的联系从未间断。作为一个人造物,它强化了自然的存在,也令我 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到景观的本质。
2021/3/2
17
2021/3/2
西藏娘欧码头 折线型
18
2021/3/2
2021/3/2
22
2021/3/2
瞬间城市 连接型
23
日本和田艺术中心 连接型
这是一座为了展出现代美术的空间,并同时兼顾到市民的社区活动的现代美术馆。它位于日本青森县内十和田市的市中心,它沿着一 条主要的街道而形成于长方形. 这个建筑唤醒了街道,使他恢复了工作的生气从而面对城市。该建筑计划包括:演讲空间、工作室、 咖啡厅、图书馆、社区活动公共空间和展览空间。
自然光的运用是艺术馆展厅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展厅的每一个空间都结合展览墙和建筑结构空隙布置了多个采光天窗,因此很多展 览甚至可以在完全不用人工照明的情况下也实现很好的照明效果。建筑由于大半面在地下,并采用了大面积较厚的砌块墙和石头墙, 因此有不错的保温效果,建筑整体设任何空调设施,即使在夏天室外很热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室内舒适的温度。
形制相似和功能兼容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特性,这里也是如此,平面上 的功能称谓只是因借老宅典故和新院特征约略为之,在举行活动和演 出时则不必拘泥。廊道的形态和可开可闭的院墙为这组“古宅新院” 提供了千变万化的空间层次,也为活动和演出的体验提供了广阔的可 能性,使观者和被观者能够在静止的古宅和动态的廊道之间实现自由 的转换。在这场颠覆传统演艺形式的实验中,古宅与新建筑之间的化 学反应使它们一道成为积极的、革命性的参与者。 空间和时间在相互的激发中将融为一体。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64952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64952
建筑师需要强调场地中的某些元素: 古老的栎树,原有的小路。 这所住宅的业主希望建筑师建造一 座低能耗并与环境对话的住宅。 这里茂密的植被,宜人的微气候可 以让人 忘记都市的喧嚣和压力。
单体间的景观缝隙
建筑可以理解为四座单体,这些单体 之间相互有缝隙,形成丰富景观空间
单体建筑的丰富关系。材料选用本地 环保地恩呢过好高热阻材料和木材
梅斯纳尔山Corones博物馆/扎哈·哈迪德
建筑师Zaha Hadid解释了 设计理念—希望游客下到 镶入山体中的博物馆,体 验“洞穴”,然后到达山 巅的另外一侧,在观光露 台上享受山谷全景。因此, 针对山谷中的美景,Zaha 事务所的建筑师设置了三 个不同方向的露台:第一 个面朝西南望向 Peitlerkofel山峰;第二朝 南面对Heiligkreuzkofel山峰; 第三个则朝西,可观赏 Ortler和南蒂罗尔。
入口 储物柜 展览区 展品 放映室 植物房 主仓库
巴塞罗那La Floresta山地小宅/Alventosa Morell Arquitectes
建筑位于巴塞罗那自然保护区Collserola山脉支脉某处一个向南的小山丘上
巴塞罗那La Floresta山地小宅/Alventosa Morell Arquitectes
山巅景观视野极佳
参观者由山顶处入口
进入,需通过一系列 楼梯下降
0.00M平面
入口 储物柜 售票处
展示区 逃生楼梯
负一层在 施工中共挖方 4000立方米。最 终侵入山体的博 物馆内因为覆土 和半地下而保持 着较为恒定的内 温。宽大的窗户 让自然光深入室 内,并为游客带 来叹为观止的风 景。
葡萄牙波尔图,Tolo度假住宅/阿尔瓦罗·西扎
葡萄牙波尔图,Tolo度假住宅/阿尔瓦罗·西扎

20101124_香港及重庆地区山体建筑案例分析_古剑伟 李洁.

20101124_香港及重庆地区山体建筑案例分析_古剑伟 李洁.
3 2
一期占地面积为130亩,由11 栋滨江高层住宅围合而成,总建 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总户数 3400户左右。 拥有最好的江景资源,同时一 期还拥有36000平米的超大中庭,
11
6
5
4
景 观 大 道
7
商业 幼稚园
销售中心
9
10
原生态山坡 花园 1
8
临江大道 山地公园 超大中庭
景观优势也相当明显。 4500平米原生态山坡花园
景观最大化的产品、立体化园林和生态车库
香港岛南区英泥涌峡大潭水塘道88号 侨福集团
总占地面积 55500平方米
总户数
物业类型 主力户型
780
高层 176-220平米
本 案
阳明山庄
景观元素丰富,拥有约1.5万平米的大面积园林
庭院依照地势, 分割出多个层次, 采用坡地式园林风 格,使景观富有跳 跃性。
山景海景双边环回景观面
海景
横跨港岛东、鲤鱼门至九龙东辽阔海景 狮子山、大屿山及大帽山景观,九龙塘低密度
豪宅景观
大部分单位均坐享双边景观,户户开扬 法国宫廷园林设计
山景Leabharlann 法国宫廷园林富甲半山
少量独立屋和天际泳池设置,提升整体档次
台地设计 利用山势设置台地,与周边形成区隔
天际泳池设计 顶层户型设计天际泳池,配合露台元素 的点缀,凸显大宅品质
富甲半山
打造体系
1. 双边环回景观
①山海双边景观面 ②法国宫廷园林
2. 设置台地和独立屋,天际泳池大宅特升档次
①利用山势设置区隔台地及少量特色独立屋
②天际泳池设计
2
重庆
华润24城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开发企业

对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浅析

对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浅析

对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浅析摘要:文章通过针对勒·柯布西耶的拉图雷特修道院的解读,试图分析作为一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在创作该作品过程中的思考之路和其中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拉图雷特修道院;建筑艺术一、拉图雷特修道院简介拉图雷特修道院坐落在法国里昂附近远离尘嚣的具有神圣意义的坡地上,为了使修道院与高地、崇高神圣的精神结合,柯布西耶将修道院的部分低层架空,基本保留了整个坡地的原始地貌。

修道院为四面围合内院式建筑,内院中心用一条也是架空的十字形廊道将各部分连接。

教堂部分形态独立且独占北边,另外三边被宿舍、食堂、图书馆、讲堂等功能块占据,他们构成修道士世俗生活部分。

二、体量关系柯布西耶认为建筑的艺术性首先体现在视觉上,一个建筑能否打动人心取决于体量,因此决定一个建筑的性格首先是它的体量。

柯布西耶眼里,建筑越是体现出一种几何抽象性,就越能激发起视觉上的敏感性,因为它深深扎根于活生生的事实之中。

如果体量是比较规则的而不是歪曲的,如果整个组合表现了一种清楚的韵律感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聚合,如果体量与空间的关系有了正确的比例,那么眼睛就会把相应的感觉传递给大脑,从而获得一种高度的满足,于是就产生了建筑艺术。

1、基本几何体的对话拉图雷特修道院的体量关系就充分运用了这一原则。

它的主体体量由4个规则的立方体按传统修道院围合方式围合而成,总体给人以严谨稳定的感觉。

这符合修道院建筑的性格特征。

其他功能体也是由各种基本几何体组成并依附在主体周围。

这些体量所表现出的形象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

它们唤起了主观上的情感(图1)。

(图1)2、奇幻体的介入奇幻体是指一些经过理性系统变形的基本几何体或几何体组合,它们依附在主体建筑周围或者就在主体建筑当中,看似与主体建筑格格不入,其实它们对主体建筑的体量、布局方式和空间形态都造成了强烈的影响,使人们对整个建筑体的感觉和认识都产生了奇妙的变化。

我们知道,人的视觉对基本几何体的辩识具有共性和敏感性,奇幻体的介入会立刻唤起视觉深层辩识的能力,它们会使原本分散在基本几何体上的视觉中心转移到自身上,并且给视觉上带来了种内收的假设。

案例分析(重庆南山会所+拉图雷特修道院)

案例分析(重庆南山会所+拉图雷特修道院)
素发生在斜坡张力最大的地方,水平元素与垂直元素在交 通轴线上结合 。
contrast
Rochamp Cathedral
contrast
Rochamp Cathedral
室内
——建筑的光与色
餐厅
餐厅前大厅
餐厅在修道院属较轻松的所在。因此, Le Corbusier把此处造得 较其他空间光明亮丽。中庭两旁为有着棋盘格状之玻璃墙。
Le Thoronet 平面图
Le Corbusier关于基地的思考
La Tourette修道院的基地位于一斜坡上,其西面是一森林地带,基地外有一道路 穿越过森林地带沿着基地的轴线平行而进,西南方则为景观的方向。以前的修道 士是住在邻近的一些乡下大屋中,而目前的修道院基地则可俯瞰Arbresle河畔的 Eveux 。
THANKS 谢谢观赏!
屋面地景化/建筑空间竖向层次
立面图
剖面图
平面图
Forte Nanshan呼应场地的主题
藏于重庆郊外高档别墅群落内的展示空间/会所。建筑外形设计充分利 用了现场的地形条件。
项目位于群山环抱的重庆南山区,设计灵感来自南山区的地 理背景,启发设计师以“山”作为设计主题。 三角形形态被大规模地应用在墙壁和地板上,把墙壁造成倾 斜的形状,运用灰色大理石把地板拼凑出一个又一个三角形 图案,连接不规则形状的接待柜台,带出了“群山”的概念, 表现重庆山城气势磅礡的一面。
轴线
——清晰合理
外部场地的轴线
教堂
内部主要轴线
第一次变形:为了对应外部轴线从正方形变为长方形。
垂直轴线
内部水平轴线 平地 垂直轴线
内部水平轴线 斜坡
La Tourette自身的轴线为了顺应斜坡的存在向高处退进,是轴线与通过自 身的重心,这样不仅完成了自身体量上的平衡,也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种 力量上的平衡。

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项目设计总说明大学毕设论文

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项目设计总说明大学毕设论文

设计总说明1 工程概况重庆高屋置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甲方或建设方)拟在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兴建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项目。

建筑场地按设计方案标高平场后,将形成数条环境及基坑边坡(各边坡具体情况见下表1.1)。

受建设方委托,我院承担该边坡治理工程设计,永久边坡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临时边坡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2年。

本次为方案图设计阶段,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表1.1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边坡治理一览表2 设计依据2.1 《设计委托书》2.2 《设计合同》2.3 《总平面图》2.4 由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年3月所作《重庆高屋森林酒店一期工程(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

2.5 有关规范及图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规范》DBJ/T50-137-2012;《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挡土墙图集》04J008;《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

2.6 《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边坡治理工程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边坡治理工程方案安全专项论证专家审查意见》及《南山森林公园高屋休闲乐园配套一期边坡治理工程人工挖孔灌注桩可行性论证专家意见》。

拉图雷特修道院

拉图雷特修道院
返回
内部结构以及采光
教堂内的天光棱镜,钟塔般的抽象雕塑形体,踏步的条条反光,种植山 丘的简单形体,几何的楼梯间采光天井等等。据说这些简朴的语言能够反映 修道士的艺术和生活,所以Couturier神父鼓励柯布西耶使用这些形式语言, 使拉图雷特成为模范。
——《现代主义建筑20讲》
如果再仔细观察以下建筑细节,就会注意到其中有着埃玛修道院相似的建筑 实体与顶层单元。这也就是为什么柯布西耶宁毛结构难于解决而不顾,之一将修道 士单元/下空间/世俗空间布置在顶部两层,以形成顶部的“花环”。
——————《现代注意建筑20讲》
我的感想
由于基础知识的匮乏和水平有限,所以对大师的作品进行分析难 免会十分的生涩。因此也只能通过这次对拉图雷特修道院的简单了解 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而已。
翻开书本看到书中拉图雷特修道院的黑白图片,和很多人一样 感觉这像一座工厂,很难把它与修道院联系起来。在那个年代来说, 修道院和教堂通常拥有绚烂的浮雕、豪华的装饰、透过彩色玻璃洒向 内厅的灿烂的阳(巴洛克,哥特或洛可可)。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开山鼻祖,勒·柯布西耶 在许多人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斗士的形象,手持开 山大斧,横扫一切旧时代的牛鬼蛇神;人们在谈 论他的成就时,也大多会着眼于他的工业情节、 框架结构和超级城市构想,但在这些为人所熟知 的元素背后,或许还有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勒·柯 布西耶,那个在山间设计拉图雷特修道院的66岁 老人。通过这座修道院的故事,我们能够敏锐的 捕捉到,这位现代派先锋,也许并不像大家想象 的那样、与古典彻底割裂,从他对古典建筑光影 的借鉴,对宗教精神的理解,我们仍不难看出他 对古典建筑的一份欣赏、一丝尊敬,这,或许才 是一个更为真实的勒·柯布西耶,一个更为丰满、 更有人情味儿的现代派。
不过大师就是大师,他不会尊崇世俗的规律来束缚自己。他用玻 璃和混凝土堆砌了自己理想的修道院——充满浓厚现代主义且富有张 力拉图雷特修道院。这样的创新思维和远见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场地的轴线
教堂
内部主要轴线
第一次变形:为了对应外部轴线从正方形变为长方形。
视线
动的景色
——流
一个走近的过程
在平行基地的通道上,柯布提供了五个不同感受类型的视点。
第一个焦点在教堂的北面墙 (建筑立面)
第二个在森林后有一遥远的视野 (建筑与环境共创美好的景色)
这些小房间成为了视觉中心
精彩的厅室对外展示
此外,连接各楼层的楼梯亦被设计为通过山洞里的通道。
设计师以自然的手法,删去一切不必要的装饰,灰色被选用 为主题色,大量应用在整个大堂的墙壁和地板上,展现柔和 素雅的现代风。色调看似较为单一,设计师选用不同深浅色 和质感的灰色大理石,配合三角及条子形状拼接出现”群山” 的每一面,揉合光线的折射带给访客一种自然的整体感觉。
轴线
——清晰合理
外部场地的轴线
教堂
内部主要轴线
第一次变形:为了对应外部轴线从正方形变为长方形。
垂直轴线
平地 垂直轴线
内部水平轴线
斜坡
内部水平轴线
La Tourette自身的轴线为了顺应斜坡的存在向高处退进,是轴线与通过自 身的重心,这样不仅完成了自身体量上的平衡,也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种 力量上的平衡。
——Le Corbusier
Forte Nanshan/南山重庆会所
2013
设计方:Spark 思邦建筑设计 位置: 重庆 面积:4000平方米
设计核心理念:“由高入低、错落层叠”
——即通过多层露台以及位于高处主入口和其下各别墅 群分入口构成的空间错落关系来实现。会所的设计则巧 妙地应用了连续褶皱的表面处理来呼应自然景观从而形 成一个独特内部空间构造效果。融合场地的陡峭地形, 美丽植被和优美景色于建筑当中。
屋面地景化/建筑空间竖向层次立面图Fra bibliotek剖面图
平面图
Forte Nanshan呼应场地的主题
藏于重庆郊外高档别墅群落内的展示空间/会所。建筑外形设计充分利 用了现场的地形条件。
项目位于群山环抱的重庆南山区,设计灵感来自南山区的地 理背景,启发设计师以“山”作为设计主题。 三角形形态被大规模地应用在墙壁和地板上,把墙壁造成倾 斜的形状,运用灰色大理石把地板拼凑出一个又一个三角形 图案,连接不规则形状的接待柜台,带出了“群山”的概念, 表现重庆山城气势磅礡的一面。
透过波动之玻璃面望出去,可远眺对面丘陵绮丽的景色。
音乐性玻璃墙:“它是现代玻璃窗最合理适切之解决办法,可谓运用了 长期以来支配着音乐之法则。在走廊和公用室中的采光玻璃之表面膜层 自结构体独立,并护以钢筋混凝土之细长条的部材。若是没有模矩之助, 此钢筋混凝土部材之分割,就只有利用传统之两种方法。其一为平凡无 奇之等间隔排列法,其二为采用某种级数,将部材之间隔做种种具有变 化之排列,使其孕生出某种节奏之较巧妙之手法。这些解决方法均属静 态手法,因此没导致被称为“音乐玻璃墙”之第三种解决方法之出现。 模矩所富涵之充沛活力得以充分发挥,融畅无阻。做为框条之部材,以 水平及垂直之二方向互相交叉咬合。在水平方向中,部材之密度时疏时 密,宛若目睹弹性波之呈现。而垂直方向则在不同密度之间表现出一种 和声性的对位法。模矩的红色和蓝色两系列时而个别地,时而混合地被 采用,由此衍生出微妙的均衡来,而使这两种模矩之方法得到统一。负 责这栋玻璃面之分配工作的,是I.Xenakis。他是个技术专家兼音乐家, 同时也是我的事所里的建筑师。”
接待柜台则利用淡香槟金色,以不规则形状配合背后的群山, 在一片灰色中作了一点儿点缀。淡香槟金色显现出淡淡然的 优雅,犹如经历大自然洗礼的结晶,低调地诉说着南山区山 中藏宝的故事。
THANKS 谢谢观赏!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2
交通轴线
垂直元素发生在斜坡张力最大的地方,水平元素与垂直元素在 交通轴线上结合 。
contrast
Rochamp Cathedral
contrast
Rochamp Cathedral
室内
——建筑的光与色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2
餐厅
餐厅前大厅
餐厅在修道院属较轻松的所在。因此, Le Corbusier把此处造得 较其他空间光明亮丽。中庭两旁为有着棋盘格状之玻璃墙。
游客中心设计 调研报告
组员 130354423 林 霖 130354425 王雪茹
PART ONE 场地分析
游览的起点
PART two 案例参考
LE COUVENT DE LA TOURETTE
1957-1960
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项目地点:法国,里昂附近艾布舒尔阿布雷伦地区 项目年份:1957年—1960年 一座修道院、一座参事会堂、教室、图书馆、厨房及上百个小房间。
Le Thoronet 平面图
Le Corbusier关于基地的思考
La Tourette修道院的基地位于一斜坡上,其西面是一森林地带,基地外有一道 路穿越过森林地带沿着基地的轴线平行而进,西南方则为景观的方向。以前的修 道士是住在邻近的一些乡下大屋中,而目前的修道院基地则可俯瞰Arbresle河畔 的Eveu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