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图雷特修道院与影响其设计过程的三个先例
名校历年考研建筑史题

2005同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一选择(15分)1.“殿堂”式建筑符合以下哪个特征()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D 草栿2.斗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 宋B 宋以前C 明清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作为用料度量单位取自斗拱的()A 斗高B 斗宽C拱宽 D 拱高6.《中国建筑的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7.以下哪位学者较早以类型学的观点来推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原型?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D)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斗拱的作用:①增加承托的作用.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③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④防雨,早期用夯土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⑤抗震,纯靠榫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
⑥装饰作用。
⑦等级标志,明清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
⑧模数作用。
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大体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两类.从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据“大乘的建筑观”一文的观点,以下哪条不是建筑发展的未来走向(C)A 商业化B 艺术化C 非艺术化D 大众化14.以下哪条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5.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二填空(30分)1.中国古代现知最早的砖见于()遗址,主要用于(铺地)。
柯布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柯布西耶的老师奥古斯特 贝瑞也是现代建筑史上杰出的 宗教建筑专家。贝瑞的杰作勒 兰斯圣母教堂对柯布西耶的影 响很大,尤其是彩窗的应用对 柯布有很大的启发。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圣索菲亚大教堂
柯布在他师傅奥古斯特贝瑞事务所学习的时候,贝瑞则 着重向他推荐哥特建筑,并引导他去参观与研究哥特建筑的 结构与空间。但是柯布对于哥特建筑结构的直接继承不多, 而是对于哥特教堂的线性用光却深有感触。
里塞区域内,柯布将修道院选址在一座缓丘的 西北坡,位于两侧V字形的森林掩藏之中,从
这片缓坡,可以眺望近处的美丽乡村和远处美
丽的河谷金色。 修道院的选址不同于朗香教堂在山顶上,
而是在山坡上,决定了它独特的建筑形式。一
方面,山坡上更好的眺望河谷景色,也可以使 建筑物有很好的观赏角度。另一方面,V型的
森林将修道院大部分环绕起来,产生深山藏古
圣彼得大教堂
柯布西耶对宗教的理解更多的来自于宗教建筑,无论是法国的哥特教堂,还是罗马的圣彼得大教 堂,罗马风的教堂或东欧东正教的修道院,这些宗教建筑的激越、静谧、和谐深深影响了柯布,逐渐 在他的宗教建筑中显露出来。
柯布宗教及设计思想的追溯
丰特奈修道院
朗乡教堂
法国南部的罗曼式教堂也给柯布很大的影响,中世纪的罗曼式教堂和修道院以石材砌筑,墙体厚 重,突出石材本身的承重逻辑,体积感十分强烈,所以建筑给人的感觉十分质朴。由于墙体比较厚重,
朗乡采光塔
坟墓相比较,发现他们的外形也极为相似。
从朗香教堂到拉图雷特修道院
朗香教堂的南墙不规则的小孔灵感来源于游历北非阿尔及利亚的民居 与城市建筑,由于防暑的目的,居民墙体上的窗口即小又深,室内光线靠 小窗洞通过厚墙的反射而蔓延在室内,造成非常柔和而梦幻的光感。另外, 罗曼风格的教堂由于墙体很厚,也多采用八字形的透视窗,减少厚墙对 光线的遮挡。所以教堂南墙的透视窗收到法国南部罗曼风格教堂的启发。 墙上大小不同、上下错落的彩窗布局受到荷兰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的 构图影响。柯布将现代美术的最前沿成果应用于建筑艺术中。
勒·柯布西耶与拉图雷特修道院

前卫大师勒·柯布西耶与拉图雷特修道院周瑛琦(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筑梦天下,我是周瑛琦。
刚才画面中提到的婴儿是谁?你哪怕翻烂了《巴黎圣母院》也不会找到答案,这个婴孩长大后,改变了20世纪人类的居住环境,有人把他称作是20世纪、甚至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建筑师。
他的名字在我们之前的节目中曾无数次出现,可以说让人如雷贯耳:LeCorbusier。
那么,勒·柯布西耶究竟是怎样一位大师?为什么有人会说“不谈勒·柯布西耶,就无法理解二十世纪的建筑”?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一集节目,我们终于说到他和他的建筑了,我们将带你去看一座法国的修道院,它看似不起眼,但却是勒·柯布西耶名副其实的心血之作。
从它深邃的光影中,或许我们能够窥探到几丝勒·柯布西耶的秘密。
解说:一单看似不合时宜的委托,现代派建筑旗手与古典宗教狭路相逢。
在“上帝已死”响彻天边的新世纪,前卫大师将用怎样的设计安置旧神灵?诸神黄昏的苍穹之下,人们需要怎样的心灵居所?现代派与古典决裂的斧头,是否也无情指向人们的内心?筑梦天下,走进拉图雷特修道院,与您一同品味古典与现代的交融,一同寻访别样的勒·柯布西耶。
解说:20世纪六十年代的某一天,法国里昂附近的山区,这座当时造型别致的建筑第一次传出了优美的诵经声,让许多人不敢相信的是,它竟是一座修道院。
解说:时光无声推进数年,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席卷法国,天主教与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也于此时发起了一场宗教现代改革运动。
这所修道院的学生也纷纷投身运动,让修道院建成不过两年,就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人。
解说:人们无奈地决定,将这座近乎废弃的建筑公开拍卖,但随即遭到了部分教会人员的反对。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是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绝对不能卖!解说:几经争议之后,拉图雷特修道院最终得以保存。
有人说是勒·柯布西耶挽救了它,并挽救了栖息其中的神灵。
拉图雷特修道院

▪19世纪,大文豪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对哥特建筑艺术进行过挽歌式的吟诵,他不无悲观地推断:建筑艺术或许将消失。
但同时他也预言,这个世界将出现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来改变这一切。
若干年后,一座瑞士的小镇响起了一声啼哭,有人说若干年后,正是这位新生儿应验了雨果的预言。
————《筑梦天下》▪因为学生运动,修道院里曾经只剩一位修士,等于修道院近乎被废弃,当时人们决定把它卖掉,后来遭到反对,理由就是,这是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作品,于是拉图雷特修道院得以保留。
▪1法郎=6.1元RMB▪第一种光源,尤其是位于弯顶上的采光筒,如拉图雷特修道院教堂屋项上的方形采光筒。
这一类采光可以认为以罗马万神庙为范例。
万神庙是光线的容器,主角是白驹过隙的阳光,弯顶内侧的密肋更强调了其捕捉光线的意图,并通过这一空间的标尺来记录时间的流逝图。
从这个意义上讲,万神庙是一只室内的日晷,它的主角是光本身。
而由于光,时间与空间直观的联系起来。
这样的光环境极为适合营造宗教建筑的氛围,所以被古往今来的建筑师所热衷。
而柯布在拉图雷特修道院地下小教堂屋顶上设计的只圆采光筒更是借助了色彩的运用将顶光运用得炉火纯青。
▪第二种光源,螺旋轨迹的光带所形成的线光源可以追溯到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弯顶的采光环。
从弯顶鼓座斜射进来的光线,虽然照亮了教堂巨大空间的一角,却永远不能照亮其上的弯顶。
巨大的顶深不可测,仿佛人类所不能感知的茫茫宇宙。
加上鼓座高高在上斜射的光线难以抵达建筑的底层以至于教堂内弥漫着一片迷茫的气氛。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光线处理艺术深深铭刻在年轻的柯布心中,而直到大师的晚年时才将其类似的处理手法运用在宗教建筑当中。
在拉图雷特修道院中,柯布将教堂西墙与略微倾斜的屋项文接的地方留出一道细缝,当夕阳西下时,阳光平射进来,将屋顶涂亮。
而由于窄缝的线光源使得屋项边缘涂抹了些许的漫反射光,从而减轻了压抑感。
在拉图雷特修道院的教堂中, 位于教堂座席两侧墙上的条采光缝。
柯布西耶--拉图雷特修道院分析教学内容125页PPT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Leabharlann 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柯布西耶--拉图雷特修道院分析教学 内容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拉姆雷特圣玛丽修道院

拉姆雷特圣玛丽修道院为⼀百具躯体和⼀百颗⼼灵创造⼀个宁静的居所拉图雷特修道院是勒·柯布西耶的后期作品,在他职业⽣涯的成熟时期建造。
修道院坐落在⼭丘的陡峻斜坡上,由四个沉重的建筑体块围合出⼀块矩形区域,构成⼀座中央“回廊”的框架。
严谨的平⾯秉承了古代中世纪修道院⼀贯的简洁作风,却⼜通过架空⽀柱、楼梯、坡道和“管道”的复杂穿插,与原始的静⽌秩序形成对⽐,从⽽使绝对的肃穆⽓氛略微放松。
在这⾥我们看到了柯布关于光与空间的处理——侧礼拜堂和圣器室采光的独特设计。
侧礼拜室以曲线平⾯为基础,外墙是婉转曲折的,“光炮”将它们截短的炮筒瞄向天空,徒劳地,扭曲地指向太阳。
阳光通过头顶的“光炮”倾泻下来,使得呆在侧礼拜室的⼈仿佛能够与上帝进⾏交流,感受神秘的⼒量,这种处理的⽅式强化了对话的形式。
圣器室的采光同样是运⽤屋顶的类似于机关枪的东西。
修道院⾛廊像迷宫⼀样的围绕着起居区,内有庭院。
在餐厅、教室、图书室等空间采⽤了⼤⾯积的波纹窗。
墙壁的⽴⾯是玻璃⾯板层,混凝⼟的直棂以不等的间距沿墙⾯排列,由这些“波纹”从⽽产⽣了搏动的效果。
修道院的⾛廊⼀⾯是⽩墙,另⼀⾯则是“波纹”效果的玻璃窗。
对修道院最感兴趣的地⽅在于它独特的波纹窗,在于它的搏动效果。
我国⾃汉代就有这种直棂窗,但是往往直棂的分布都是及其均匀的,因此给⼈的感觉很平淡。
修道院的波纹窗上的直棂确是以不同的间距排列,因此疏密有致。
当⼈穿过⾛廊时,不断“压迫”“放松”的转换,似乎跟⼈的呼吸规律相适应,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个可以搏动,可以呼吸的窗,从⽽使得建筑也是可以呼吸的有⽣命⼒的物体。
这样⼀来,建筑不再是冰冷的⽽是拥有了温度。
柯布西耶--拉图雷特修道院分析

有趣的是: Le Corbusier本人并不信仰任何宗教, 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因此,我们无从得知究竟Le Corbusier是在了解了 这些之后,有意运用了这些在宗教中意义深刻的原色,又或 者是受到了立体主义画派原色的影响,但我们唯一确定的是 从朗香教堂开始,色彩就成了Le Corbusier宗教建筑中 的一个重要特点。
——《性爱之海》(Eros of the Sea ) 矶崎新
进入教堂的路径
从中庭进入向 下的坡道,光线 开始变得昏暗。
在坡道的尽头 转身,就看见被 光线打亮的祭坛。
教堂= 主空间(主祭坛)+圣器室+偏祭坛
Contrast:Plan Form
Florence Cathedral
VS LE COUVENT DE LA TOURETTE
contrast
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平面遵循几何秩序,
有两根轴线。主祭坛位于轴线交点处。
主教堂空间有两个偏祭坛, 而圣器
室位于主祭坛的后方。
Florence Cathedral
contrast
在Corbusier的设计中, 教堂也存在这两条轴线。一方。
LE COUVENT DE LA TOURETTE Le Corbusier
由于教堂部分是整个修道院中唯一对 公众开放的部分,Le Corbusier对教 堂的功能分区进行了特殊的考虑。
公众从东侧直接进入教堂 修道士们则从西南侧的坡 道进入教堂
所有功能围绕主祭坛布置
公众部分 修道士部分 偏祭坛 圣器室
案例分析(重庆南山会所+拉图雷特修道院)

contrast
Rochamp Cathedral
contrast
Rochamp Cathedral
室内
——建筑的光与色
餐厅
餐厅前大厅
餐厅在修道院属较轻松的所在。因此, Le Corbusier把此处造得 较其他空间光明亮丽。中庭两旁为有着棋盘格状之玻璃墙。
Le Thoronet 平面图
Le Corbusier关于基地的思考
La Tourette修道院的基地位于一斜坡上,其西面是一森林地带,基地外有一道路 穿越过森林地带沿着基地的轴线平行而进,西南方则为景观的方向。以前的修道 士是住在邻近的一些乡下大屋中,而目前的修道院基地则可俯瞰Arbresle河畔的 Eveux 。
THANKS 谢谢观赏!
屋面地景化/建筑空间竖向层次
立面图
剖面图
平面图
Forte Nanshan呼应场地的主题
藏于重庆郊外高档别墅群落内的展示空间/会所。建筑外形设计充分利 用了现场的地形条件。
项目位于群山环抱的重庆南山区,设计灵感来自南山区的地 理背景,启发设计师以“山”作为设计主题。 三角形形态被大规模地应用在墙壁和地板上,把墙壁造成倾 斜的形状,运用灰色大理石把地板拼凑出一个又一个三角形 图案,连接不规则形状的接待柜台,带出了“群山”的概念, 表现重庆山城气势磅礡的一面。
轴线
——清晰合理
外部场地的轴线
教堂
内部主要轴线
第一次变形:为了对应外部轴线从正方形变为长方形。
垂直轴线
内部水平轴线 平地 垂直轴线
内部水平轴线 斜坡
La Tourette自身的轴线为了顺应斜坡的存在向高处退进,是轴线与通过自 身的重心,这样不仅完成了自身体量上的平衡,也与周围的环境产生了一种 力量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