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第二讲

合集下载

数学选修课课程纲要

数学选修课课程纲要

《趣味数学》多样化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趣味数学》授课教师:xx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授课材料:自己组织二.课程目标1、课程开发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新的兴趣和爱好,要求和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体验2、学生素养目标:提高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第一讲:让数学帮你理财1课时第二讲:导航的双曲线1课时第三讲:对称——自然美的基础1课时第四讲:斐波那契数列1课时第五讲:集合与生活1课时第六课:把握或然,你会更聪明1课时第七课:顺水推舟,克“敌”致胜——例谈反证法的应用1课时第八讲:几何就在你的身边1课时第九课:生活中的立体几何1课时第十课:排列组合处理问题1课时第十一课:算法妙用1课时第十二课:世界数学难题欣赏1课时四.课程实施数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整个科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解决生活问题,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攻关艰深的高级数学问题,我们不能只为了培养尖端人才而忽略或者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所以数学首先应该是生活概念。

在生活中学数学,以学生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材料来吸引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我们选取的都是从学生生活实践中取材,将数学知识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目标。

五.课程评价出勤10%,(考勤)课堂表现40%(学生互评20%,教师评价20%)课后作业30%(教师评价)活动参与20%(教师评价)评定等第: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六.开设条件需要多媒体支持,活动需要学管处年级部支持,以及购置需要的用品。

《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

《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

《法律是什么》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法律是什么课程性质:选修课适用对象:大学本科生课程目标: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概念;2.理解法律的功能和作用;3.掌握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结构;4.能够分析并解决基本法律问题;5.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学内容:第一讲:法律的定义和概念1.什么是法律2.法律的种类和分类3.法律的属性和特征第二讲:法律的功能和作用1.法律的社会功能2.法律的调节作用3.法律的约束力和制约性4.法律的保障作用第三讲:法律的原则和基本体系1.法律的基本原则2.法律的体系结构3.法律的层级关系第四讲:法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1.法律问题的定义和解读2.法律问题的分析方法3.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第五讲: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1.法律意识的培养2.法治观念的形成3.法治社会的建设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内容;2.讨论互动: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法律问题;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法庭、辩论赛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课件资料:准备PPT、教学手册等资料,便于向学生讲解和学习;2.案例资料:准备各种法律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3.教学场地:准备教室、电子设备等,确保教学进行顺利。

评估方式: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等;2.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安排:本课程共5周,每周1次课,每次2小时。

第一周:讲授法律的定义和概念,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第二周:讲授法律的功能和作用,探讨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三周:讲授法律的原则和基本体系,介绍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体系结构。

第四周:讲授法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关系学》教案

《公共关系学》教案

《公共关系学》教案大理学院课程教案(理论教学)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使用教材:乜瑛、郑生勇主编,《公共关系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2009级新闻、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专业授课时间:2010至2011学年第2学期计划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48实验:0)任课教师:马永春(副教授)课程管理部门:文学院新闻学教研室大理学院教务处制第一讲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职责与功能所属章节:第1章——第2章计划学时:4学时(理论课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第1章的教学,准确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掌握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与基本原则,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通过第2章的教学,掌握公共关系的职责,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

教学重点: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的功能教学难点: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设计:1、因第1、2章内容总的来说都属于对公共关系的基本描述,内容较简单,故放在一起进行讲授。

2、基本按照教材内容和顺序进行讲授。

3、本次讲授内容较多,课时少,精讲的同时突出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见后)思考题:1、以一个组织的运转为例,谈谈你对公共关系定义的理解与看法。

2、案例分析。

案情简介:死给你看1985年夏天某日,当读者拿到《羊城晚报》时,头版上的一条醒目标题“死给你看”,不禁令人在暑热中陡生阵阵寒意,想要了解真相的读者迫不及待地读下去,随后由担心变为释然。

原来这是介绍广州一家街道小厂——广州佳丽日用化妆品厂及其产品的。

1985年,这家小厂向市场投放了一种产品,定名为“神奇药笔”。

这是一种形似粉笔的来蜂螂药。

为了打开销路,该厂在报纸、电视上做了不少广告,但收效不大。

原因何在呢?其中奥秘就在于消费者的不信任心理。

一家从未听说过的小厂生产的这么一种形似粉笔的东西,真的能有厂家广告里“吹的”神奇效果吗?为了打开市场,该厂决定采取新闻界支持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 目录(1-16)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目录(1-16)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6本)1.《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4.《中国民俗文化》5、《影视名作欣赏》6、《新闻阅读与实践》7、《先秦诸子选读》8、演讲与辩论9、中国小说欣赏10、中外戏剧名作欣赏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13、语言文字应用14、外国小说欣赏15、中外传记作品选读16. 文章写作与修改选修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赏析指导赏析示例长恨歌/白居易自主赏析湘夫人/屈原拟行路难(其四)/鲍照蜀相/杜甫书愤/陆游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越中览古/李白一剪梅/李清照今别离(其一)/黄遵宪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指导赏析示例春花江月夜/张若虚自主赏析夜归鹿门歌/孟浩然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岳阳楼/杜甫菩萨蛮/(其二)/韦庄推荐作品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游夜书怀/杜甫新城道中(其一)/苏轼扬州慢/姜夔长相思/纳兰性德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将进酒/李白自主赏析阁夜/杜甫李凭箜篌引/李贺虞美人/李煜苏幕遮/周邦彦推荐作品国殤/屈原燕歌行/高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四州/柳宗元菩萨蛮/温庭筠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散文之部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自主赏析庖丁解牛/《庄子》项羽之死/司马迁阿房宫赋/杜牧推荐作品西门豹治邺/禇少孙大铁椎传/魏禧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赏析指导赏析示例六国论/苏洵自主赏析伶官传序/欧阳修祭十二郎文/韩愈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推荐作品狱中杂记/方苞陶庵梦忆序/张岱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赏析指导赏析示例种树郭槖驼传/柳宗元自主赏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项脊轩志/归有光推荐作品游沙湖/苏轼苦斋记/刘基选修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本目录诗歌部分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 (1)精读:天狗……………………………………………………(郭沫若)(1)略读:井………………………………………………………(杜运燮)(3)春………………………………………………………..(穆旦)(4)无题……………………………………………………(邹荻帆)(5)川江号子………………………………………………(蔡其矫)(7)思考与探究一 (8)走进诗的世界 (9)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 (11)精读:贺新郎…………………………………………………(毛泽东)(11)略读:也许——葬歌................................................(闻一多)(12)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13)秋歌——给暖暖...............................................(痖弦)(15)妈妈..............................................................(江非)(16)思考与探究二 (17)诗的发现 (19)第三单元爱的心语 (22)精读:蛇……………………………………………….. ….. …..(冯至)(22)略读:预言……………………………………………….. …..(何其芳)(23)窗………………………………………………………(陈敬容)(25)你的名字…………………………………………………(纪弦)(27)神女峰…………………………………………………….(舒婷)(28)思考与探究三 (30)诗的意象 (32)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37)精读:河床………………………………………………. ….. …..(昌耀)(37)略读:金黄的稻束………………………………………. ….. …(郑敏)(39)地之子………………………………………………….(李广田)(40)半棵树…………………………………………………….(牛汉)(42)边界望乡………………………………………………….(洛夫)(43)思考与探究四 (45)诗的语言 (47)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 (50)精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 ….(艾青)(50)略读:老马……………………………………………. ….. ….(臧克家)(53)憎恨……………………………………………………….(绿原)(54)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56)雪白的墙……………………………………………….(梁小斌)(57)思考与探究五 (59)诗的鉴赏 (61)散文部分第一单元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64)精读:动人的北平……………………………………. ….. …(林语堂)(64)略读:汉家寨…………………………………………….. …..(张承志)(67)特利尔的幽灵…………………………………………….(梁衡)(70)思考与探究一 (74)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75)第二单元心灵的独白 (78)精读:新纪元…………………………………………. ….. …(李大钊)(78)略读: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 ….. …(周涛)(80)美……………………………………………………….(曹明华)(83)思考与探究二 (86)现代散文的情与理 (87)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 (89)精读:都江堰……………………………………………... ….(余秋雨)(89)略读:Kissing the Fire(吻火)………………………….. ….(梁遇春)(92)合欢树………………………………………………….(史铁生)(93)思考与探究三 (96)现代散文的小与大 (97)第四单元如真似幻的梦境 (99)精读:森林中的绅士……………………………………….. …...(茅盾)(99)略读:云霓……………………………………………….. …..(丰子恺)(101)埃菲尔铁塔的沉思..........................................(张抗抗)(103)思考与探究四 (105)现代散文的虚与实 (106)第五单元自然的年轮 (108)精读:葡萄月令………………………………………….. ….(汪曾祺)(108)略读:光…………………………………………………….. ….(杨必)(112)树(节选)……………………………………………(林燿德)(115)思考与探究五 (118)现代散文的疏与密 (119)读本目录诗歌部分时感1 发现2 古镇的梦3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4 帕斯捷尔纳克5 终端机6 问情怀7 烦忧8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9 圣诞降雪10 女儿11 喜悦12 随手写下哲思13 十二月十九夜14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15 孤独16 两把空了的椅子17 金龙禅寺18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19 复杂的风景风景20 雨景21 春之舞22 落日与城墙23 大黄昏24 小镇的萨克斯25 进山26 圆明园西咏物27 黄鹂28 鹿的角枝29 亚洲铜30 雨31 雪的教育32 开花33 菠菜散文部分故都怀想1 北平的四季2 想北平3 红楼点滴说理论道4 春末闲谈5 渐6 南极断想(节选)木石寄怀7 幽径悲剧8 故乡的榕树9 石头记(节选)动物诉情10 鸟11 花鸟昆虫创造的奇境12 它们(节选)即景咏志13 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14 读沧海15 春天,我的春天附录现代诗歌欣赏中的误读散文的知性与感性选修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一单元入门四问相关读物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读《经典常谈》第二单元儒道互补经典原文1 《论语》十则2 《老子》五章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大视野论中国文化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经典原文3 晋灵公不君相关读物直书大视野怎样研究中国历史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经典原文4 《大学》节选相关读物《中庸》节选大视野院士谈做人第五单元佛理禅趣经典原文5 《坛经》两则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大视野诗与禅(节选)第六单元家国天下经典原文6 求谏相关读物原君(节选)大视野海瑞骂皇帝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经典原文7 《朱子语类》三则相关读物童心说大视野人生的境界第八单元科学之光经典原文8 《天工开物》两则相关读物麻叶洞天大视野科学素养,你具备吗?第九单元经世致用经典原文9 《日知录》三则相关读物浙东学术大视野鲁迅论读书第十单元人文心声经典原文10 《人间词话》十则相关读物红楼梦评论(节选)人境庐诗草自序大视野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选修四中国民俗文化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老舍)过节和观灯(沈从文)虎丘记(袁宏道)单元综合第二单元,更衣记(张爱玲)老北京的四合院(邓云乡)姑苏菜艺(陆文夫)单元综合第三单元,短文两篇职业(汪曾祺)冥屋(矛盾)单元综合第四单元,故乡的婚礼(琦君)山那面的人家(周立波)红与白(金克剑)单元综合第五单元,短文六则礼貌用语(陈松岑)“跪拜礼”的起源和消亡(姚荣涛.单元综合第六单元,短文两篇妈祖(郭风)捉鬼(巴金)单元综合第七单元,神话四则传说二则歌谣六首单元综合本册综合,选修五影视名作欣赏第一课《城南旧事》:别样离愁,纯美格调第二课《魂断蓝桥》:爱情地久天长第三课《阿甘正传》:英雄源自凡人第四课《淘金记》:含着泪的微笑第五课《卧虎藏龙》:侠与人,心与剑第六课《音乐之声》:乘着歌声飞翔第七课《海底总动员》:父子亲情的颂歌第八课《三国演义》:历史是由人书写的第九课《故宫》:中华文明的盛宴选修六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一章新闻是什么?第二章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导引阅读1 动态消息两篇2 综合消息两篇3 外国消息两篇4 广播电视消息两篇实践第三章通讯:讲述新闻故事导引阅读5 彭德怀印象6 世界选择北京7 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8 风雨入世路——中国与WTO实践第四章特写:镜头式的新闻片断导引阅读9 毛泽东先生到重庆10 梦碎雅典11 漫步在无人区实践第五章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导引阅读12 社论两篇13 短评两篇14 外国评论两篇实践第六章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导引阅读15 儒学飞人16 澳星风险发射实践选修七先秦诸子选读概说第一单元《论语》选读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当仁,不让于师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有教无类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第二单元《孟子》选读1、王好战,请以战喻2、王何必曰利3、民为贵4、乐民之乐,优民之忧5、人和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三单元《荀子》选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第五单元《庄子》选读1、无端崖之辞2、鹏之徙于南冥3、东海之大乐4、尊生5、恶乎往而不可第六单元《墨子》选读1、兼爱2、非攻3、尚贤第七单元《韩非子》选读1、郑人有且买履者2、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选修八演讲与辩论第一单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岭南大学黄花岗纪念会的演说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单元综合第二单元爱国要培养完全的人格未有天才之前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单元综合第三单元学做一个人书,知识的大厦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演说单元综合第四单元演讲两篇数学的光彩走向社会单元综合第五单元支持“物种起源”的学说交朋友应多多益善还是少而精高中生出国留学利弊之辩单元综合第六单元盅惑青年与鬼神的踪迹买刀的杀人要刀店负责吗?齐桓晋文之事单元综合本册综合选修九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三国演义水浒传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西游记聊斋志异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三言红楼梦第四单元从士林到官场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第五单元家族的记忆家白鹿原第六单元女性的声音呼兰河传长恨歌第七单元情系乡土小二黑结婚平凡的世界第八单元人在都市子夜骆驼祥子第九单元烽火岁月红旗谱红高粱选修十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一单元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第二单元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茱丽叶》第三单元汤显祖与《牡丹亭》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 .第六单元契诃夫与《三姐妹》第七单元曹禺与《北京人》第八单元老舍与《茶馆》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本册综合选修十一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诗歌欣赏第一单元导言讲读1、老虎2、秋歌3、三棵树思考与探究第二单元导言讲读1、故乡2、西风颂3、当你老了思考与探究第三单元导言讲读1、漫游者的夜歌2、石榴3、雪夜林边驻脚思考与探究第四单元导言讲读1、应和2、刘彻3、窗前晨景散文欣赏思考与探究第五单元导言讲读1、我与绘画的缘分2、带着蛙鱼去旅游思考与探究第六单元导言讲读1、自画像2、贝多芬百年祭思考与探究第七单元导言讲读1、英国乡村2、寂寞思考与探究第八单元导言讲读1、奴性2、懒惰哲学趣话思考与探究选修十二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一单元抨击时弊忧思家国1、灯下漫笔(节选)------------------------------鲁迅2、大连丸上------------------------------------------萧军3、道士塔---------------------------------------------余秋雨第二单元峥嵘岁月挥斥方遒4、风景谈---------------------------------------------茅盾5、娘子关前-----------------------------------------周立波6、菜园小记-----------------------------------------吴伯萧第三单元纵论快乐阐释哲理7、渐---------------------------------------------------丰子恺8、论快乐----------------------------------------------钱钟书9、觅渡,觅渡,渡何处?--------------------------梁衡第四单元感悟自然陶冶性灵10、钓台的春昼---------------------------------------郁达夫11、荷塘月色------------------------------------------朱自清12、长江三日------------------------------------------刘白羽第五单元思亲忆友展示情怀13、我的母亲------------------------------------------老舍14、春联儿---------------------------------------------叶圣陶15、应该有天堂---------------------------------------周国平第六单元天涯赤子心系中华16、听听那冷雨---------------------------------------余光中17、豆腐颂---------------------------------------------林海音18、老家的树------------------------------------------郭枫体验与探究编辑《散文报》选修十三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走进汉语的世界第一节、美丽而奇妙的语言——认识汉语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第三节、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情”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第三节、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第三课、神奇的汉字第一节、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第二节、规矩方圆——汉字的简化和规范第三节、方块的奥妙——汉字的结构第四节、咬文嚼字——消灭错别字第四课、词语万花筒第一节、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第二节、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第三节、每年一部“新词典”——新词语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第五课、言之有“理”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第二节、句子“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第三节、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一节、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第三节、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选修十四外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 (1)阅读桥边的老人………………………………(美国)海明威1☆墙上的斑点……………………(英国)弗吉尼亚•伍尔芙3 话题:叙述叙述角度 (9)叙述人称 (9)☆叙述腔调 (10)☆速度控制 (11)思考与实践 (11)第二单元 (13)阅读炮兽………………………………(法国)雨果13☆安东诺夫卡苹果………………………………(俄国)蒲宁21 话题:场景在场景中生活 (34)场景的功能 (35)☆风景的意义 (37)☆现代小说的场景观 (38)思考与实践 (39)第三单元 (40)阅读丹柯…………………………………………(苏联)高尔基40 ☆炼金术士……………………(巴西)保罗•戈埃罗43话题:主题小说的灵魂——主题 (53)主题的形成 (54)主题的实现 (55)☆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55)☆主题的演变 (56)思考与实践 (57)第四单元 (58)阅读娜塔莎…………………………………(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素芭…………………………………………(印度)泰戈尔话题:人物“贴着人物写” (71)揣摩人物的心理 (71)揣摩人物的语言与行动 (72)☆“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73)☆人物在现代小说中的退隐 (73)思考与实践 (74)第五单元 (75)阅读清兵卫与葫芦…………………………(日本)志贺直哉75 ☆在桥边……………………………………(德国)伯尔78 话题:情节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 (80)情节运行的方式 (81)☆情节运行的动力 (82)思考与实践 (82)第六单元 (84)阅读牲畜林………………………………(意大利)卡尔维诺84 ☆半张纸…………………………………(瑞典)斯特林堡89 话题:结构谋篇布局 (90)结构的“常”与“变” (91)思考与实践 (92)第七单元 (93)阅读山羊兹拉特…………………(美国)艾萨克•什维斯•辛格☆礼拜二午睡时刻……………(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话题:情感情感的魅力 (102)情感的处理 (103)☆情感是小说的动力 (103)☆现代小说:激情过后 (104)思考与实践 (104)第八单元 (106)阅读沙之书………………………………(阿根廷)博尔赫斯106☆骑桶者…………………………(奥地利)卡夫卡110话题:虚构对虚构的确认 (112)☆虚构使我们富有 (112)☆事实与真实的区别 (113)思考与实践 (114)注:“阅读”部分篇目前没有标号的是精读文章,标有☆的是略读文章;“话题”部分篇目前没有标号的是基本话题,标有☆的是延展话题。

第2讲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

第2讲  基础教育课程结构

(3)微观结构 (3)微观结构
微观结构即各科目(或活动项目) 微观结构即各科目(或活动项目)内的结 构以及潜在课程各构成要素内的结构。 构以及潜在课程各构成要素内的结构。集 中地体现为教材的结构及其要素的相互关 课文系统” 各种类型课文本身) 系。如“课文系统”(各种类型课文本身) 课文辅助系统” 课文目录、 与“课文辅助系统”(课文目录、编辑说 明、课文注释、课文图表等等)的关系; 课文注释、 课文图表等等) 的关系; 各学年(学期) 各学年(学期)教材间的纵向衔接关系以 及各单元( 的设置与纵横关系; 及各单元(课、节)的设置与纵横关系; 整个教材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方式的构 成以及相互结合的优化等。 成以及相互结合的优化等。
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 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
课程结构的调整
课程结构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 就是重新认 课程结构的调整就其实质而言 , 就是 重新认 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 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 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和相互关系。 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和相互关系。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就是要扭转长期以来困 本次课程结构的调整,就是要扭转长期以来困 扭转 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 课程类型单一、 扰我国的中小学课程类型单一、科目比重失衡 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 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 的局面,从而实现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具体 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的要求。 科目比重均衡化的要求。
(2)中观结构 (2)中观结构
中观结构即课程的科类结构, 中观结构即课程的科类结构,它涉及以下 四个问题: 学科课程内工具科、 四个问题:⑴学科课程内工具科、人文社 会科、自然科、 会科、自然科、体艺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各 科课程内部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关系; 科课程内部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关系;⑵ 活动课程中各类活动项目之间的关系以及 各具体活动项目之间的关系; 各具体活动项目之间的关系;⑶构成隐性 课程的各成分之间以及各成分内部各要素 之间的关系; 之间的关系;⑷限定选修课程与任意选修 课程的比例关系。 课程的比例关系。

选修课《中国茶文化》全套教案

选修课《中国茶文化》全套教案

第一讲前言•一、教学目的:•1、了解文化、茶文化的概念•2、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3、了解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茶文化的概念和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三、教学内容:•共分二节分述如下第一节文化概述•一、文化的概念•克罗博:文化是指通过符号和形象所获得并加以传播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模式。

•文--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纹饰、文章之义,引申为包括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

•化--指变易、生成、造化,引申为改造教化、培育等。

•广义的文化--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特指意识形态。

(辞海)•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二、文化的性质和分类•(一)文化的性质•1、文化是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2、人的一切活动本质上属文化•(二)文化的分类•1、据文化的功能分:•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2、据其形态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3、据其环境分:•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大陆文化、次大陆文化……•4、据其历史分:•原始文化、古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

三、文明的概念•陈启云:文明是指特定时空存在的历史文化的整体。

如中华文明、汉代文明。

•文明就是人类智德的进步。

•文明是对野蛮的否定。

•《周易》“文明以止,人文也”•《书经》“睿哲文明”即文德照耀。

四、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自然相对,文明与野蛮相对•文化体现共时性,文明体现历史性•文化指向永久,文明强调状态•文化创造了文明,文明推动并发展文化•文明整体可能消失,文化的因子则会积淀为文化传统。

•社会文明,其文化必发达。

五、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1、重人道轻天道的思想传统。

•中国文化有天然的人本主义倾向,以人为本,重人轻神,人为万物之中心。

“人事为本,天道为末”;西方是“上帝主宰一切”•2、重礼治轻法治的政治传统。

第二讲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

第二讲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

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
标准输出: 0∽5V DC 0∽5V 1∽5V 4∽20mA DC 方波脉冲 „„
被测物理量 (U,I,P,Z,Ø„„)
变换 转换 调理 放大 运算
控制器 显示 记录 „„
电量自动检测单元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
标准输出: 0∽5V DC 0∽5V 1∽5V 4∽20mA DC 方波脉冲 „„
DDC控制器将现场测量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按照产生的偏差由DDC 控制器完成各种开环控制、闭环反馈控制,控制/驱动执行机构完成对被 控参数的控制。
DDC控制器能接受中央管理计算机发来的各种直接操作命令,对监控设 备和控制参数进行直接控制,提供了对整个被控过程的直接控制与调节功 能。
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
1. 发展历史
第一代控制系统:50年代前的气动信号控制系统PCS;
第二代控制系统:4~20mA等电动模拟信号控制系统; 第三代控制系统:60年代数字计算机集中式控制系统;
第四代控制系统:70年代中期以来的集散式分布控制系统DCS;
第五代控制系统:90年代以来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第二章 智能建筑技术基础
(4)其他应用
网络实时交谈、VOD、网络游戏、网上教学、网上书店、网上购物、网上订票、 网上电视直播、网上医院、网上证券交易、虚拟现实以及电子商务(BtoB、 BtoC)
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总线网络
分布式控制方式,各节点通过总线直接通信 “文雅的交谈方式”: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c. d. e.
网络层包含路由策略。路由算法负责在两节点间寻找最便宜的路径; 传输层提供缓冲、多路复用和连接管理等功能。连接管理确保被延迟 的报文不会给正常的连接建立或释放请求带来影响; 会话层负责管理用户间的会话。在半双工通信中,会话层决定谁可以 说话,谁必须收听。同时它还允许定义同步点,以应付在高层出现的 故障。在主同步点间的数据必须缓存起来,以备恢复。当一系列请求 要么不被处理,要么就必须一起处理时,会话层也允许将这些请求加 以封装; 表示层解决数据表示中存在的差异问题。它允许两个信息存储方式不 同的系统交换信息。表示层也提供数据压缩功能,以减少传输量。另 外它还实现加密和解密; 最后,也是最高层,即应用层,它包括许多用户服务,比如电子邮件、 文件传输和虚拟终端等。它直接与用户或应用程序通信;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四目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相关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圆柱面的交线、平面与圆锥面的交线、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课的四个知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目录人教版数学选修4-1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四、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第二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圆周角定理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弦切角的性质五、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人教版选修4-4目录第一讲、坐标系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二、极坐标系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四、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第二讲、参数方程一、曲线的参数方程二、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四、渐开线与摆线高中数学选修4-5目录第一讲、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比较法二、综合法与分析法三、反证法与放缩法第三讲、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排序不等式第四讲、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数学归纳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必修、选修什么意思人教版必修1、2、3、4、5为所有学生必修,不分文理,将作为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内容和高考的必考内容。

1-1,1-2是选修一系列,文科生必学内容,高考的必考内容。

另外还有两个系列的选修课,理科生必修,高考必修。

考三四系列是选修系列,要根据各省情况选择学习。

高考的时候,你选的每一本书都会有一个问题,你可以从中选择一本。

必修系列和选修系列的区别在于,只有学业水平考试是必修的,而高考是全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 B. 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 A. 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 B. 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A. living standards for the peopl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 B. living standard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

A. Following the realization of 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B. Following the mecha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defense. B.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national defense. A. the key to the solution lies in the curtailment of expenditure B. the solution lies in the curtail expenditure
2. unnecessary verbs plus unnecessary noun plus third word

The third word is usually another noun.
“our efforts to reach the goal of modernization” →“our efforts to modernize…” Since the new noun is performing the function of a verb, it should be given the form of the verb.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Megan
Outline of this lecture
Unnecessary Words
Unnecessary Words


Unnecessary Nouns and Verbs Unnecessary Modifiers Redundant Twins Saying the Same Thing Twice
1. unnecessary verbs plus noun



We must make an improvement in our work. We must improve our work They should conduct a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y should examine… to bring about a change in this state of affairs to change this state of affairs



Like unnecessary nouns, most unnecessary verbs in Chinglish occur in phrases. Usually, they are combined with nouns (plus the inevitable articles and prepositions that nouns bring with them). these phrases are of two principal types: 1. unnecessary verbs plus noun 2. unnecessary verbs plus unnecessary noun plus third word


Many of these nouns are easy to recognize. They are plainly redundant because their sense is already included or implied in some other element of the sentence. Here are a few examples (“A”) with suggested revisions (“B”) and comments in brackets.




A. our troops used the method of slow advance B. our troops advanced slowly A. we adopted the policy of withdrawal B. we withdrew A. we nee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clarity in ideology B. we need to be clear in our ideology
I. Unnecessary Nouns and Verbs

Most unnecessary nouns in Chinglish appear not alone but in short phrases, combined with articles and prepositions as well.

Other unnecessary nouns may be less easy to identify. Nevertheless, a little thought will reveal that they add nothing to the meaning of sentence. When they are deleted the sense is not determined, only clarified. Some exampl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