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中图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件 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 地球与地图课件 中图版
形为山脊 等高线向高值弯 曲的中心部位比 两侧海拔低,地
形为山谷
高于 高值
⑦ 低于 低值
特征
含义
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闭合区域,海 拔不在两条等高 线的数值之间, 如A海拔高于200 米,而B低于100 米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几种计算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或范围,计 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或最大可能值和 最小可能值,可以进一步求出它们的 温度差。
方法突破 (1)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①纬度的判断 a.某地的纬度,也就是该地向地心 做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b.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 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 地平高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c.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数值 减小者则是南纬。
d.纬度相隔1°,其间的经线长度约 为111千米,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 的纬度数,大致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 111千米得到的商。
考点串讲课堂互动
考点1 经纬网的应用
1.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上 经线和纬线呈直线。 如右图。 A在B的西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 为例)
①如右图中A、B两点 位于同一纬线上,根 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 的正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
③ 闭合曲线 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
现出来

一般不相 交,重叠
为陡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 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疏缓密陡
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 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
缓,反之坡度愈陡
特征
凸低 为高 ⑥

(步步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课时讲课)

(步步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第一章 第1课时 地球与地图(课时讲课)

地形 特征
四周低 中部高
说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外侧,坡度 向外降低
盆地 洼地
闭合曲 线外高
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 内侧,坡度 向内降低
课堂教学
18
山脊
等高线 凸向低

山谷
等高线 凸向高

鞍部
一对山 脊等高 线组成
课堂教学
从山顶 到山麓 凸出的 高耸部
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
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
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2)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课堂教学
10
2.经纬网与面积大小、比例尺大小的关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用经纬度来测距离。因为纬度1° 和在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大约都是111千米。只要 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两地的经度要相同,即两 地要在同一条经线上),或是在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 差,就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出来。根据以上 原理,相同经(纬)度且跨纬(经)度相同的两幅图, 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由于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升高 而缩短,因此,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 所表示的范围越小。一般来说,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
8
方 有经纬网:经线表示 南北 ,纬线表示 东__西__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指示
_北__方__
一般地图:用“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判定
图例:符号如“ ”表示国界
注记:数字和文字
课堂教学
9
规律总结 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
1.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实上地距距离离
③表示形式
形式
举例
文字式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500 000或
1 500 000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
a.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判定 度数的数值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
度数的数值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特殊经 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 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3.5°是热带、温带界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和基本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a.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
地形 山顶 洼地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等高线特点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小 等高线重合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集水区 两个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区域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中,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和颜色,叫图例;用来说明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注记。如 1 000 m中“ ”为图例,“1 000m” 为注记。
2.等高线地形图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 而成的线,叫等深线。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地球(共37张ppt)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讲地球(共37张ppt)

注意2: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 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如下图:甲地(55°N,25°W),乙 地(25°S,65°E),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 次月考)图a、图b为世界上两岛示意图,回答3~4题。
B
A、B位于同一纬线上,
C
A点位于B点的正西方;
B、C位于同一经线上,
B位于C的正南方。
A
②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 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南北方向,又要判定 两点间的东西方向。
B
C
南北方向:A点位于C点的南方;
东西方向:A点位于C点的西方。
A
A点位于C点的西南方
3.利用经纬度计算距离
(1)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两地距离相差约111千米。 (2)同一条纬线(纬度为α)上,经度相差1°的两地距离相差约 111×cos α 千米。 (3) 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 又不在同一条纬线的两点,用勾股定理计算。
(2019绵阳二诊)读地球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⑦⑧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答案:1.B 2.A 解析:
1、熟悉经纬网的分布和划分,是正确判断南北半球和 东西半球的关键。由图可知,①②③④位于北半球, ⑤⑥⑦⑧位于南半球。图中相邻两条经线间差20°, 故①②位于西半球、③④位于东半球。
90°S
考点一 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PPT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PPT课件

视,所见的地球可能为下图中的
( )。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解析 (1)由于地球仪上所有经线的长度均相等,而图中三条 经线所跨的纬度也相等,故这三条经线的长度相等。(2)北温 带和热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因此从北回归线上空看地球, 可以看到北极圈的全部、北半球的大部分、南半球的小部 分。 答案 (1)C (2)A
经度图示划分Fra bibliotek分布规律
划分半球
从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 向东、向西各 分180°
东经度的度数 愈向东愈大 , 西经度的度数 愈向西_愈__大____
20°W~0°~ 160°E为 ___东__半__球_____, 160°E~180°~ 20°W为_西__半__球__
纬度
从 赤道 向 南、向北各分 90°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定“距离”
A.同一经线上每隔1个纬度,实地距离 相差约为111千米(2万18千0°米),如图中AB 为30×111千米。 B.同一纬线上每隔1个经度实地距离相差为111·cos θ千 米(θ为当地地理纬度),如AD为30×111·cos 30°千米。 C.南北纬60°纬线上经度相差1°对应在地面长的弧长约 为赤道上的一半。 D.在不同纬线上经度1°所对应的弧长不相等,由赤道向 两极递减。
北纬的度数愈 向北 愈大 , 南纬的度数愈 向南__愈__大___
以 赤道 为界, 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核基心础考自点主
技能专项
真题重组集
(3)经纬网及其意义 ①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与地图课件湘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1地球与地图课件湘教版

素养③——人地协调观:简要分析我国在南极建设罗斯海新站的意义? [探究提示]我国在此区域建设新站,是积极参与极地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务实举措,开启了新时代南极工作的新征程.
[点拨]1."四字口诀"记忆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密陡疏缓 凸低为脊 凸高为谷 重叠为崖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绝对高度)相等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两侧为表示山峰的闭合曲线 该区域的等高线_重__合__在一起
等高线分布密集
等高线分布稀疏
3.地形剖面图: <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_垂__直__剖面图,它是在__等__高__线__地__形__图_ 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__水__平_比例尺往往与原图 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作用: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剖面线上的_地__势__起__伏__和_坡__度__陡__缓__状况.
由_赤__道__向_两__极__逐渐 缩短
都是半圆,相交于 两极
_圆__形并相互平行
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
2.经纬度:
经度
划分起点
_本__初__子__午__线__
具体划分
向东、西各划分_1_8_0_°__
分布规律 半球划分
东经(E)度数往_东__增大, 西经(W)度数往_西__增大
_2_0_°__W_和_1_6_0_°__E_组成的经线 圈划分东西半球
其他
时区划分
纬度 _赤__道__ 向南、北各划分_9_0_°__ 北纬(N)度数往_北__增大,南纬 (S)度数往_南__增大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学案中图版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学案中图版

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球仪与经纬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解释航天活动的相关数据在经纬网图中正确判读经纬度坐标地球仪理解其构成特点经纬网的特点理解经纬网的构成特征结合经纬网,确定不同区域的位置经纬网的应用经纬网的判断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意义及其分布变化与方向的关系结合经纬网,确定方位结合经纬网,确定最短航线航向经纬网的计算掌握经线、纬线长度的计算依据及方法利用经纬网,进行距离计算,范围大小的比较等(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大小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的一端为北极。

3.经线的两大特点(1)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2)形状与长度:均为长度相等的半圆形,长度约为2万千米。

4.纬线的两大特点(1)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2)形状与长度:为大小不等的圆圈,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5.经度和纬度的比较经度纬度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半球划分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别提醒](1)东西方向为无限方向,南北方向为有限方向。

(2)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三、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地球表面的各点到地心的距离相等。

(×) 2.插在南极点上的红旗向北飘扬。

(√)3.经度数相同的两地之间是南北关系。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教学案中图版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教学案中图版

纬( 线 ) 度 ②180° 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②23° 26′纬线是热带、温带界线,
66° 34′ 纬线是温带、寒带界线
三、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 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2)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3) 表示形式
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典例 图上 1 cm 代表实地距离 5 km 1∶ 500 000
(3) 图像的大小有时会发生变化,因此图中的线段式比例尺往往不一定就是
1 厘米,故计算
时要先量比例尺的长度,再根据该长度量算图中距离。
(4) 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 ,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 ,千米换算成厘米
时要加五个“ 0” ,厘米换算成千米时则要减五个 “ 0” 。
微点 8 野外定向方法
(1) 北极星指示正北方。
(2) 北半球树木年轮密集一侧为北方,稀疏一侧为南方。
(3) 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朝北。
(4) 北半球楼房的阳台、太阳能板大都面向南方。
(5) 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手表盘上
12 时之间的夹角 ( 小于 180° 的夹角 ) 的
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
(4)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特点比较
比例尺大小
表示的实地范围
内容 精确度


详细



简略

2. 方向
2
3. 图例和注记 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例如,
▲ 珠穆朗玛峰 8 844.43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数值法:斜方格经纬网中,经线值不能大于 180°,纬线值不 能大于 90°(如图 2 中 L 线是纬线,S 线是经线)。
图1
图2
2.经纬度的判断方法 方法 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1)经度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及低、中、高纬的判断
方法2: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图1
图2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该纬线为北纬(图1);若自转方向是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考纲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 其地理意义
考点 地球仪与经纬网
经纬网的应用
知识细化
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解释航天活动的相关数据 在经纬网图中正确
地球仪
理解其构成特点
判读经纬度坐标
经纬网的特点
结合经纬网,确定不 理解经纬网的构成特征
同区域的位置
高频考点 互动探究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
[例1]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❶, 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❷读图,回答下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思维流程] ❶图示为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
信息 ❷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提取 ❸图中“★”代表北京,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为海口市
教材 我国北京市的经纬度坐标大致为(40°N,116°E),海口市的经 寻因 纬度坐标大致为(20°N,110°E)
由北京市的纬度约为 40°N,可推知其附近纬线为 40°N;最南 综合 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海口市的纬度约为 20°N,说明其附近纬线 判断 为 20°N,图中北京与海口所在纬线之间有四个间距,其纬度
4万
6371
二、地球仪
本初子午线
地轴 北

1.地轴:地球自转的假想轴。 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指向北极星的一端 为北极。 3.经线的两大特点 (1)指示方向:南北 方向。 (2)形状与长度:均为长度相等的半圆形,长度约为2万千米。 4.纬线的两大特点 (1)指示方向:东西 方向。 (2)形状与长度:为大小不等的圆圈,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B 2.D [第 1 题,中纬度是位于南北纬 30°~60°之间的区 域,据此结合图示判断位于中纬度的地点。第 2 题,读图可知,① 地位于(50°N,20°W)。②地纬度为 30°N,②地以南至 30°S 均位于 低纬度地区,但 30°S 以南还有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③地经度为 160°E,结合东、西半球划分依据可知其以东为西半球。④地所在经 线为 180°经线,其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命题视角一 结合经纬网,确定不同区域的位置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地,位于中纬度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50°N,20°E) B.②地以南位于低纬度地区 C.③地以东为东半球 D.④地所在经线,常被视为国际日界线
[特别提醒] (1)东西方向为无限方向,南北方向为有限方向。 (2)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
三、经纬网 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 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地球表面的各点到地心的距离相等。
若甲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乙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则甲地区 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乙地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若某地 区为地中海气候,则该地区肯定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
再比如,若A、B两地区区时相同,但A地区比B地区在日期上 早一天,则A地区位于172.5°E向东到180°之间,B地区位于172.5°W 向西到180°之间。
5.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 划分
180°
90°
分布 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
规律 度数越向西越大
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半球 20°W~0°~160°E为东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
划分 160°E~180°~20°W为西半球 球,以南为南半球
理解经度、纬度的划分意 结合经纬网,确定方位
经纬网的判断 义及其分布变化与方向 结合经纬网,确定最短航
的关系
线航向
掌握经线、纬线长度的计 利用经纬网,进行距离计
经纬网的计算
算依据及方法
算,范围大小的比较等
基础梳理 自主通关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 的椭球体。 2.大小
相差 20°,由此可推知相邻纬线间距
[尝试解答] B
1.经纬线的判断方法 (1)标注法:经纬网图中直接标明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 数,则直接进行判读、分析即可。 (2)关系法: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相互平行的是纬线, 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如图 1 中 L 线是经线,S 线是纬线)。
2.图乙中 A 在 B 的西北(方向),D 在 C 的西南(方向)。 3.图丙是南(填“南”或“北”)半球经纬网局部图,其中 D 在 C 的西北(方向)。
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 1.沿北纬60°纬线行走一圈,其行程约为多少? [提示] 约为2万千米。 2.在北半球某地观看北极星,其仰角度数与当地的纬度数有什 么关系?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吗? [提示]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观看北极星的仰角度 数;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
2.插在南极点上的红旗向北飘扬。
(√)
3.经度数相同的两地之间是南北关系。
(×)
4.经度数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的自转方向。
(×)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甲中点 O 为北极点,则 OA、OB、OC、OD 均表示经线, 且 A、B、C、D 均位于 O 点的正南(方向)。若图甲中点 O 为除极点 外的任意一点,AB 和 CD 相互垂直,当 AB 为经线时,CD 一定为 纬线;当 AB 为赤道时,C、D 两点的度数不大于 90° 。
顺时针,则该纬线为南纬(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
小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方法3:根据所描述的区域特征判断纬度高低和经度差异 经纬度位置是决定区域自然特征的基础因素之一,反过来,我 们可以根据区域自然特征或差异比较,来推断区域纬度高低或经度 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