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障碍的心理与教育——第三章 多动症儿童的身心发展

合集下载

简要回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

简要回答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一、什么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

其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的显著存在。

ADHD涉及的神经系统和脑功能差异,导致了幼儿在学习、社交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

二、生理发展特点ADHD幼儿在生理发展上有一些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ADHD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存在异常。

研究发现,他们的大脑皮层、背侧前额叶、纹状动脉、基底节等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解释他们在认知、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等方面的困难。

2. 注意力不足ADHD幼儿的注意力不足是其主要特点之一。

他们往往容易分心、做事情粗枝大叶,无法持续关注和集中注意力。

这对他们的学习、记忆和完成任务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多动行为ADHD幼儿的多动行为也是其典型特征。

他们经常躁动不安,难以静坐,动不动就爬来爬去、咿咿呀呀。

这种多动行为不仅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表现,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困扰。

4. 冲动行为ADHD幼儿的冲动行为也是表现之一。

他们往往没有耐心等待,缺乏计划性和延迟满足的能力。

这导致他们在社交互动和行为控制方面存在困难,经常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为。

5. 高度敏感ADHD幼儿往往对环境刺激和感受非常敏感。

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噪音、触觉、光线等刺激有较强的反应。

这一特点使得他们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增加了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对教育的意义ADHD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对他们的教育和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和行为表现。

1. 提供适当的注意力训练由于ADHD幼儿注意力不足的问题,教育者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注意力训练来帮助他们增强注意力的集中和持久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多动症 解释

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多动症 解释

幼儿教育心理学中的多动症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心理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幼儿教育中,多动症的出现往往会给教师、家长和孩子本人带来一定的困扰和挑战。

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一、多动症的定义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

多动症儿童常常表现出无法保持安静、无法专心、喜欢问问题、喜欢插话、行为冲动等特点。

这些表现会对儿童的学习、社交和生活造成困扰。

二、多动症的原因1. 遗传因素多动症往往在家族中有遗传倾向,家庭中存在多动症家庭史的孩子患病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儿童。

2. 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孩子在母亲怀孕期间接触有害物质、生活在压力大的家庭环境或处于不良的家庭关系中,易患多动症。

三、多动症的表现1. 注意力不集中2. 过度活跃3. 冲动行为4. 学习困难5. 社交问题四、多动症的幼儿教育对策1. 个体化教学多动症儿童的特点是分散、过动、冲动,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采取个体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通过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2. 学习环境的调整多动症儿童对学习环境的变动、噪音等刺激很敏感,因此教室的布置和环境创设对多动症儿童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应尽可能减少噪音、刺激物等干扰因素,提供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

3. 家园合作多动症儿童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充分支持和协助,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为儿童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学习环境。

五、多动症的幼儿教育效果评估1. 着重于行为观察多动症儿童的学习和行为特点使得传统的评估方法很难有效评估其学习效果。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应该着重于对多动症儿童行为的观察评估。

2. 多方位评估多动症儿童的学习评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既要关注儿童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儿童的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等方面。

综合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

多动症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的转变

多动症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的转变

多动症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的转变基本情况:程勃,调皮淘气中透着可爱,智力、想象力一般,做事无持续性,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没有老师的叮嘱是从来不听讲的,有时还情不自禁地大声说话,我行我素,爱惹事生非,许多同学受到他的攻击。

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

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注意力严重不集中,属于多动症。

具体表现:1、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是很严肃的时候,他总是自言自语的在说话,好像周围什么也没有,自己陶醉于自己的天地中。

2、上课经常无故说话,大叫,严重影响教学秩序。

3、经常打人、骂人,常常把同学的本子和书撕坏。

教学背景: 家庭比较特殊,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对孩子太过溺爱,一切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孩子比较任性,自由散漫。

原因分析:童年的家庭环境造成了他自由、放纵、天马行空的性格。

他的心理问题是从童年的家庭缺少父母的关爱,使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害怕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因此想方设法搞一些恶作剧引起大家的重视。

但由于经常犯错误,经常受到大家的指责批评,使他变得更加顽固不化,更加放肆。

采取的措施:(1)与老师交朋友。

老师经常给于关爱,使他感受到老师没有抛弃他。

课后从生活上给于关心。

另外,安排和比较活泼的孩子同位,安排他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让他感受到班级中大家都是他的朋友,建立温暖感。

(2)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

培养他完成作业的自觉性。

运用表扬、鼓励的语气激励孩子,并采用“奖星制”,持续、不断地表扬、激励,培养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逐渐让他改掉作业拖沓的毛病。

(3)与家长联系,交换教育孩子方法,使家长建立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和方法。

同时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与家长一齐商量对策,通过正常的途径,采用有效的手法积极予以治疗,以辅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并且做到定期与家长联系,及时的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以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转化工作。

儿童多动症的早期识别和疗养指导

儿童多动症的早期识别和疗养指导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家庭教育的 重要性
家庭环境对儿童 多动症的影响
家校沟通的 机制
家长与教师之间 的合作方式
学校支持计 划
学校对多动症学 生的教育策略
社会支持和政策
01 政府政策对多动症的关注
政府在多动症管理方面的政策
02 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对多动症患者的支持
03 多动症患者权益保障
维护多动症患者的权益和利益
神经递质与多动症的关系
01 多巴胺
与多动症症状的关联
02 去甲肾上腺素
影响多动症患者的注意力
03 其他神经递质
对多动症发病机制的影响
基因与多动症的相关性研究
DRD4基因
与多动症的易感性有关 影响多动症症状的表现
DAT1基因
与注意力缺陷相关 与多动症的遗传风险有关
COMT基因
调节多动症患者的表现 影响多动症治疗的效果
寻求专家帮助进 行详细评估
识别多动症 的常见误区
了解误解并避免 诊断偏差
教师观察
关注课堂表现和 与同学互动
早期识别的挑战
多动症与其他疾病 的鉴别
区分多动症与焦虑、注意 力不集中等问题
不同年龄段多动症 的表现差异
年龄不同,症状表现也会 有所不同
社会文化背景对早期 识别的影响
不同文化对多动症认知存 在差异
家庭氛围对多动症的影响
研究发现,家庭氛围对多动症患者的行为表现和 社交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家庭中的亲子互动、父 母的教育方式以及家庭冲突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多 动症症状的表现和发展。因此,改善家庭氛围有 助于多动症患者的康复和疗养。
每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与多动症的关系
过度使用电 子产品
与多动症症状的 加重有关

儿童多动症健康教育PPT课件

儿童多动症健康教育PPT课件

如何支持儿童多动症?
如何支持儿童多动症? 建立结构化环境
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日常生活环境, 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
例如,制定明确的日程安排和规则。
如何支持儿童多动症? 积极的沟通
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社 交技能。
减少批评,关注他们的进步和努力。
如何支持儿童多动症?
培养兴趣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增加他们的专 注力和成就感。
参与运动、艺术等活动可以有效释放多余的精力 。
谢谢观看
多动症与大脑中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尤 其是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这些化学物质对注意力和行为的调控至关重 要。
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
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 专业评估
诊断通常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行 为观察和标准化问卷。
家长和教师的反馈也是重要的参考信息。
如何诊断儿童多动症? 排除其他疾病
这种疾病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 冲动行为。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冲动行为 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家庭生 活。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流行病学
根据研究,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在5%到10%之间 。
男孩的发病率通常高于女孩,可能是由于性别差 异。
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症状,但需要专业医 生的指导。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 改变行为模式来改善症状。
家长和教师的配合对于行为疗法的成功至关 重要。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教育支持
在学校提供额外的支持和适应性措施,帮助 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

浅论多动症儿童心理症状表现及其干预手段

浅论多动症儿童心理症状表现及其干预手段

浅论多动症儿童心理症状表现及其干预手段一、前言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从广义的定义来看,是指由于各种有实质性损害的大脑疾病所导致儿童的多动,注意障碍、冲动任性、认知能力或协调动作障碍等症状,是继发性的多动综合症,也是一个多病因所致的临床综合症。

从狭义定义来看,多动症儿童并无明显大脑实质性损害,其智力正常,却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行为障碍。

突出表现为:在认知参与的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缺乏持久性,活动量多且经常变换内容,行为冲动、唐突、不顾及后果。

多动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仅有注意缺陷或多动、冲动障碍,而且由此衍生出一系列学习、情绪、行为、人际关系及适应问题。

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老师家长对多动症儿童缺乏耐心以及教育方式的不当,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二、儿童多动症产生原因(一)生物和遗传因素。

遗传是ADHD 的主要原因。

30%的多动症儿童的家属也患有多动症。

并有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父母的精神异常、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体现出多动症患儿的轻微脑功能失调与遗传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用于控制思维和行动的大脑区域组织不能够正常运作,此外,梁福成等人2002年通过对29名多动症儿童与正常儿童认知事件相关电位各成份的比较研究发现多动症组与正常儿童组存在显著差异。

(二)家庭因素。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思想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父母关系不够融洽或教育方式不当,就会造成儿童心理障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活动过度等多动症特征。

正确恰当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三)环境因素。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变得日益迅速,父母与子女日渐出现了代沟,并且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城市儿童在家中大多感到孤单,从而导致多动症等行为异常增多。

由于成长环境的变化,使城市儿童的自尊心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对应试教育体制更加反感、抵制,更容易受到伤害。

同时,城市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差,相比之下更加脆弱,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方案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方案 幼儿园心理疏导

一、概述在幼儿园阶段,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多动症儿童常常表现出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特征,这给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开展针对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多动症儿童心理疏导方案,旨在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多动症儿童心理特点1. 多动症儿童的行为特征多动症儿童常常表现为动作过多、难以静坐、过度活跃等特征,同时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做事鲁莽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2. 多动症儿童的情绪特点多动症儿童在情绪上往往表现出冲动、易激动、易烦躁等特点,情绪波动较大,控制能力薄弱。

三、幼儿园心理疏导方案1. 调整教学环境创造一个宽松、温馨的教学环境,为多动症儿童提供更多自主选择和活动空间,避免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

2. 注重个性化教育针对多动症儿童的特点,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增强学习乐趣和参与度。

3. 增加体育活动多动症儿童具有过度活跃的特点,增加体育活动可以有效释放他们的过剩能量,有助于调节情绪。

4. 建立良好的家校通联与家长保持密切的交流和通联,共同关注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制定一致的教育方针和方法。

四、心理疏导的实施策略1. 建立正面关系与多动症儿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鼓励他们的积极表现,避免负面评价和批评。

2.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多动症儿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控制情绪和行为。

3. 提高注意力集中采用一些专门设计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帮助多动症儿童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4. 建立情绪管理机制教导多动症儿童学会通过言语表达情绪,鼓励他们寻求帮助和倾诉,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机制。

五、家长参与心理疏导工作1. 家长教育参与家长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多动症儿童的特点和行为表现,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2. 家庭支持家长需要给予多动症儿童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与学校保持良好的交流,共同关心多动症儿童的成长。

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

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

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动症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给儿童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多动症儿童在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帮助他们改善情绪问题和行为调控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问题,并提供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法。

一、了解多动症儿童的情绪特点多动症儿童往往具有冲动、易怒、焦虑等情绪问题。

这些情绪问题是由于他们大脑发育不完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

因此,了解多动症儿童的情绪特点是帮助他们进行情绪调节的第一步。

二、提供适当的情绪调节活动多动症儿童通常难以自我调节情绪,因此,通过提供适当的情绪调节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例如,进行户外活动、参加体育课程等可以帮助他们消耗多余的精力和焦虑,缓解情绪问题。

此外,艺术、音乐、手工等创造性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来调节情绪。

三、建立积极的行为控制策略多动症儿童常常表现出过度活跃、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改善行为控制能力,需要建立积极的行为控制策略。

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并与儿童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其次,可以采用奖励机制来激励他们良好的行为。

例如,给予表扬、奖品等可以增强他们的积极行为,促进行为的改善。

四、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问题需要得到专业的心理支持。

家长和老师应该与专业人士积极合作,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可以为多动症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和行为治疗,帮助他们克服情绪和行为问题。

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多动症儿童的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至关重要。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可以帮助他们保持身心健康。

此外,通过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处理压力和处理冲突的方式,可以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能力。

六、家校合作多动症儿童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问题的解决需要家校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特征 及研究现状
一、感知缺陷
• 多动症儿童的感知缺陷,主要表现在: • 感知的速度比较缓慢,感知的范围比较狭 窄,感知的分辨能力较弱,感知的加工分析过 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感知缺陷
• 1、视觉:感知觉速度缓慢、主动性和定向 性较差。 • 2、听觉:对声音的分辨和接受较差,视听 不够协调。无关事物却容易引起无意注意。 • 3、时间知觉:缺乏严格的时间观念,不会 正确掌握时间,缺乏主动掌握和支配时间 的能力。 • 4、空间知觉:
困扰
• (三) 受思考、情緒和行为方面的行动困扰
• 想做的事一刻也不能等待,只要一想到就 得赶快自我满足,看不到给別人帶來的不 便及损失,无法把事后所产生的结果和先 前的行为串連在一起;是行为自制力的不 足,无法对刺激的过度快速反应的倾向, 以及不考虑变通方法的固执行为
困扰
• (四) 无法融入群体 • 无法融入所处的环境中,如不排队,不与 人分享,团体活动往往因他们的行为被中 断,给他人帶來压力。无法遵从规范与教 导,这种缺陷必须排除下列情形:感官残 联、语言发展损伤、叛逆或对立行为,而 且这种缺陷与行为抑制力不足息息相关。
五、情感问题
• • • • • 6、情感异常: (1)焦虑 (2)易激惹 (3)自悲感 (4)对抗情绪
六、缺乏学习兴趣
• 兴趣是在认识活动中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 种活动的倾向。 • 短暂兴趣:是在生物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常 由事物的新异性引起。 • 稳定兴趣:是在稳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记忆困难
• 1、记忆速度缓慢
• 2、记忆保持时间较短暂 • 3、记忆的再认不准确或不稳定 • 4、记忆的选择、加工、分类能力较弱
三、注意障碍
• 1、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能力不足
• 2、注意不能高度集中。 • (1)上课时不听老师讲课,手脚动个不停, 眼睛东张西望。 • (2)在家里不能集中注意按时完成作业。 • (3)作业时常做小动作。 • (4)不能把注意集中到学生的主要任务
近结束的时候,注意变得越来越有计划性, 儿童在熟悉环境中的视觉搜索行为证实了这一点。在一 项研究中,研究者让3~5岁儿童在他们幼儿园的游戏场 地上寻找一件丢失的物品。一个实验员领着每一个孩子 沿着游戏场地的8个做游戏的地方走一遍,到每个做游 戏的地方,实验员都停下来,在第三个游戏处,实验员 给孩子照了一张照片,到第七个游戏处,发现“照相机 找不到了”。让孩子找照相机。结果发现,年幼的学前 儿童不能在“关键区域”(第三个游戏的地方到第七个 游戏的地方之间)寻找照相机。而年长些的儿童则能够 在关键区域查找每一个可能找到照相机的地方,进行有 系统的、彻底的查找(Wellman, Somerville & Haake, 1979)。
注意加工
• 年长儿童还能使他们的注意适应学习上的 变化。给儿童一些单词,让他们从中选择 一半来进一步地学习,结果,一年级学生 不能进行系统的选择,而三年级学生则倾 向 于 选 出 他 们 忘 记 的 那 些 单 词 (Masur, McIntyre, & Flavell, 1973)。在学习像散文 这样的比较复杂的信息时,根据原有基础 分配注意力的能力一直到大学阶段都在继 续发展着(Brown, Smiley & Lawton, 1978)。
次级困扰
• (八) 记忆力、执行过程、认知能力问题
• 包括下列问题:复杂问题的解决策略和组 织技能不足或拙劣,记忆力策略不足,工 作表现执行过程不足, 较无能力让他人 说明自己的执行策略。
次级困扰
• (九) 对批评的过度反应 • 他們对批评的目的无法了解,只注 意到片面的声音、语调、并沒有了解到所 传达的讯息,失败时表现自我防御的心理, 不有所愿意听到批评。
六、缺乏学习兴趣
• 多动症儿童对感兴趣的事可以很好完成,对多变、 活动、新异的对象容易引起兴趣(直接兴趣), 但对学习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对学习的目的和 需要还不认识,引不起学习的兴趣。原因有: • (1)直接兴趣占主导地位,不能很好支配娱乐、 休息和学习的时间,往往把精力和时间花在直接 感兴趣的事物上去。 • (2)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 • (3)有意注意不足,成绩下降,逐渐对学习失去 兴趣 • (4)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多动症儿童
• 2、情感不成熟、较幼稚 • 3、高级情感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对集体的 规定不能秀好遵守。 • 4、情感的效能作用不强
五、情感问题
• • • •
5、意志脆弱 (1)不善于独立地、自觉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 (2)学习缺乏远大的理想和追求,没有明确目的。 (3)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责任感,懦弱、胆 怯,在困难面前无能为力 • (4)缺乏坚持性 • (5)动作带有冲动性
儿童注意的发展过程
• • • •
注意一般都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觉醒反应一探究反应一无意注意一有意注意。 觉醒反应是指从睡眠到醒觉的生理心理变化过程。 探究反应,或称朝向反应,是个体在意识清醒状 态下,对环境刺激的本能警觉和探索,是被动注 意的基本形式,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注意加工
• 注意是人类思维的基础,不管人面临什么 任务或问题,注意都决定着这些任务或问 题的信息来源。家长和老师都知道,年幼 儿童只花很短时间注意成人教他们做的事, 他们不容易观察细节,并且很容易分心。 注意在儿童时期有很大的发展,逐渐地有 所控制,适应性越来越强,越来越有计划 性。
注意加工
• 在儿童早期将近结束的时候,注意变得越来越有计划性, 儿童在熟悉环境中的视觉搜索行为证实了这一点。在一 项研究中,研究者让3~5岁儿童在他们幼儿园的游戏场 地上寻找一件丢失的物品。一个实验员领着每一个孩子 沿着游戏场地的8个做游戏的地方走一遍,到每个做游 戏的地方,实验员都停下来,在第三个游戏处,实验员 给孩子照了一张照片,到第七个游戏处,发现“照相机 找不到了”。让孩子找照相机。结果发现,年幼的学前 儿童不能在“关键区域”(第三个游戏的地方到第七个 游戏的地方之间)寻找照相机。而年长些的儿童则能够 在关键区域查找每一个可能找到照相机的地方,进行有 系统的、彻底的查找(Wellman, Somerville & Haake, 1979)。
注意的心理学特性
• 注意的心理学特性(或称为品质)一般包括:注意的广 度、注意的稳定性与紧张度、注意的分配与转移等,这 些特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 • 注意广度注):包括注意时间、空间广度意的广度。 • 注意的广度属于认知加工的容量、编码范畴,通常采用 • 语言和非语言、视觉和听觉不同通道的作业完成水平来 衡量,如: • 用背数、词汇表、句子重复和视觉记忆等操作完成情况 来考察。
注意发展的研究
注意的分类
• 注意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和发展水平,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 • 有意注意:当人们对某件事物非常感兴趣、或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会努力集中精力、高度专心去从事这件活动,甚至对周围发生的 事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无意注意: 饥饿时嗅觉、味觉敏感,会特别容易被食物所吸引。 • 有意后注意
七、家长的心理反应
• • • • • • • 1、困惑 2、责怪 3、担心 4、焦虑 5、虐待 6、失望 7、愧疚
困扰具体表现
• (一) 不专心 (或不注意、粗心) • ——容易分心,注意无法长时间集中,无 法集中精神完成指定任务
困扰
• (二) 活动过多或过少 • 他们总觉得有一股力量逼迫他要站起來, 在教室四处走动,烦躁不安,活动过度, 但他绝对不是存心干扰上课,这种生理上 的需求,相对的,活动过少的孩子,在童 年的过程经常会被大人忽略,他们习惯久 坐,毫无朝气,不活跃,不爱运动或游戏, 但卻有注意力集中的困难。
三、注意障碍
• 3、注意时间短暂,容易疲劳
• 4、注意的稳定性差 • 5、注意范围狭窄 • 6、不善于分配注意,极易分心
四、思维和想象发展缓慢
• 1、抽象思维发展较缓慢
• 2、概括和概念水平较低 • 3、思维过程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
• 4、无意想象占优势
• 5、想象缺乏创造性
五、情感问题
• 1、情感不稳定,容易波动,具有冲动性和易变性。
• (五) 情绪上不知足,贪得无厌 • ADHD孩子对情感的需求是无法满足的、 他們会一再哭闹要求更多
次级困扰
• (六) 品行问题 • 因组织观念,看不见整体利益,看不 出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总是认为事情的 发生是别人造成的,凡事怪罪別人,显示 出不讲理的行為。
次级困扰
• (七) 组织能力不佳 大人凌乱,但是他们自己并不觉得, “组织”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除非有人 把空个概念强力加进去。在需要组织性表 达语言时,就会會有说话流利的困难。
• 观察一下做游戏的儿童,你很可能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 长,注意变得更加集中也更持久。在近期的一项研究中, 让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坐在桌子边,桌子上放着适合于他 们的年龄的玩具。从一到四岁,集中注意力投入玩具的 程度稳步增加。婴儿和稍年长儿童的注意方式是不同的。 玩了一小会儿之后,婴儿就好像玩腻了。他们渐渐失去 兴趣,表明他们的注意似乎是由玩具的外部物理性质决 定的。相反,学前儿童的注意在整个游戏过程中逐渐增 强。他们投入复杂游戏的能力支持了他们聚精会神地专 心于一个东西(Ruff & Lawson, 1990)。然而,即使是五 六岁儿童,也不能长时间地保持注意。有人观察了学前 儿童的自由游戏,发现幼儿花在一项活动上的平均注意 时间大约是7分钟(Stodolsky, 1974)。
注意加工
• 当然,学龄前儿童在成熟之前要有很长一段时间 去发展有计划的注意。在完成较复杂的任务时, 他们会做出决定,按照顺序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例如,当研究人员给5~9岁儿童开出一个有25种 东西的单子,让他们到游戏杂货店去购买时,年 长儿童在开始购买前先花点时间察看一下商店, 他 们 也 会 沿 着 走 廊 走 比 较 近 的 路 (Gauvain & Rogoff, 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