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

我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主要做 法 :
1“ . 亲情行动 ” 。每双周周末布置“ 亲情 作业” 具体 内容有 : , 和父母交
一
次心 、 和父母一起 上一 天班、 帮父 培养。在今后的学 习道 路上 , 做 在新 的学 习环 境里 认真学 习, 苦 刻
作品由美术老 师推荐参赛 , 获得 了奖励。 学 生从 “ 感恩母校” 系列活动中体会 到了学校是 自己成长 的摇 篮, 应感
情化为强烈的责任感 , 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
、
感 恩 父 母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 母 的爱, 父母给 了我 们生命 , 育我们成 或感谢 的话语 , 养 感谢母校 的培育之恩和老 师的培养之情。
◆ ◆ ◆ ◆
让 孩 子 学 会 感 恩
◆ 许艳华
(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兴华小学 。 河北 秦皇岛)
【 摘要】感恩 , 不仅仅是一种美德 的要 求, 更是生命 的一个基本使命 。让学生懂得 自已的成 长 离不 开老师、 家长的付 出和社会 的关 爱, 学
会对另人 为 自已的付 出要感恩 , 4 懂得回报 他人 , 把感恩之情化为强烈的责任 感, 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 【 关键词】感恩教 育 孩子 道德
2“ . 真情告 白” 。父母 的养育之 恩一辈子也 难 以回报 , 结合语 文教 学 , 孩子” ……学生更是有不凡表现 , 学校搞的买贺卡 为希望工程 捐款 、 扶贫 帮 学生都能积极踊跃的参加 , 甚至超 出我们 的想 象, 定量贺卡居 然没 让 每个孩子给 自己的父母写感恩信 , 并寄给父母 。活动中学生 用简朴的语 困活 动 , 言表达 了最真诚 的感谢 。 字里行间洋溢着学 生对父母 的无 限感恩之心。有 够买。元旦联欢会上 , 孩子们 再一次 让我震惊 、 让我 欣 慰 、 我感 动 … … 让 的学生 写到 : 爸爸 、 妈妈 , 谢谢你们把我养大 , 我永 远感谢你们 , 爱你们 !中 我班全 体 同学给 我和 刘 老 师过 “ 日” 记得 当 时 , 长 张 雪晴 是 这 样 生 , 班 队会上 , 当刘欣、 秦瑜 深情地读信时 , 到场的孩子 的父 母眼眶湿润 了 , 时, 说 的 : 此 虽然今 天 不是老 师 真正 的“ 日” 但 是我 们 全 体 同 学 想 借此 机 生 , 他们感受到 自己的孩子长大了 , 懂事了 , 自己的付 出是值得 的。 会 表达 对老 师的 感激 之情 , 谢谢 老 师 , 您辛 苦 了。 话音 未 落 , 室 的 门 ” 教
弟子规全文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与回报

弟子规全文引导孩子学会感恩与回报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它以简明的语言、深入的思想,引导孩子明辨是非,学会感恩与回报。
以下是弟子规全文,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品德。
一、弟子规全文1. 孝经莫重于四字,思恩报恩。
2. 亲戚要尊敬,友善尽欢。
3. 师长敬重,礼貌不忘。
4. 朝起早,夜息晚,勤力节俭是好汉。
5. 爱护身体,远离恶习。
6. 接受教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7. 兄弟和睦,争先恐后做好人。
8. 吃饭谦让,不夺人之美。
9. 乐善好施,关爱他人。
10. 犯错靠歉,能改正及时追。
11. 遇事冷静,思考再行动。
12. 走路文明,不拖沓。
13. 言语和善,不乱骂。
14. 眼不偷盗,手不拿拾。
15. 做好事,不为赞美。
16. 三省吾身,日夜反省。
17. 尊重他人隐私,不偷窥。
18. 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19. 聪明儿童,尽力向上。
20. 爱国为民,努力奉献。
二、感恩与回报的重要性感恩是一种美德,是我们必须学会的品质。
孩子们应该感恩生活中给予自己爱与关怀的人,例如父母、亲人、老师和朋友。
感恩不仅体现在口头上表达感谢,更要通过行动回报他们的爱。
回报不仅仅是回报给个人,也可以是回报给社会、回报给国家,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力量为他人服务。
感恩与回报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责任感。
当孩子懂得感恩并通过行动回报时,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与他人的关系,倾听别人的需求,关心他人的感受,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培养孩子感恩与回报的方法1. 榜样引导:父母、老师、亲人成为孩子学习感恩和回报的榜样。
他们应该向孩子展示感恩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行动充分体现回报的精神。
2. 教育引导:在日常教育中,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故事、读书和讨论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感恩的思想。
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的辛勤付出,并教导他们如何以行动回报。
3. 社会实践:组织孩子参与一些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慈善赈灾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回报他人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感。
教育孩子感恩的句子

教育孩子感恩的句子教育孩子感恩的句子:1. 感恩是一种美德,让我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
2. 孩子们要懂得感恩,要知道父母为他们付出了多少。
3. 教育孩子感恩,可以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
4. 孩子们要学会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这是一种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
5. 感恩不仅是对他人的感谢,也是对自己的珍视和尊重。
6. 教育孩子感恩,可以让他们更加懂得分享和关心他人。
7. 感恩是一种美德,让我们学会感谢生活中的点滴。
8. 孩子们要学会感恩,要懂得感激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
9. 教育孩子感恩,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恩心和责任心。
10. 孩子们要学会感恩,要明白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
教育孩子感恩的文章:在当今社会,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让孩子们很容易陷入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
因此,教育孩子感恩成为了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我们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尊重他人的付出,更加关心和关爱他人。
教育孩子感恩需要让他们明白父母为他们付出了多少。
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亲密的人,他们为孩子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努力。
因此,孩子们要懂得感恩,要懂得珍惜父母的爱和呵护。
他们应该学会表达感激之情,尽量不让父母担心和操劳。
教育孩子感恩可以让他们更加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孩子们很容易迷失自我,不知道满足已有的条件。
因此,教育孩子感恩,让他们懂得感谢生活中的一切,尊重自己的努力和付出。
只有懂得感恩,他们才能更好地珍惜和享受生活的美好。
教育孩子感恩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懂得关心和关爱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帮助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孩子们要学会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懂得表达感谢之情。
只有懂得感恩,他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教育孩子感恩可以培养他们的感恩心和责任心。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人心怀感激,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希望。
孩子们要学会感恩,懂得珍视自己的一切。
同时,他们还要懂得承担责任,回报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
儿童学会感恩的重要性与培养

儿童学会感恩的重要性与培养学会感恩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培养感恩之心更是至关重要。
感恩的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还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息息相关。
因此,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学习和培养感恩的机会。
一、感恩的重要性1.提升幸福感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态度,能够让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更多的体验和认识。
当儿童学会感恩时,会更加关注并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从而增加幸福感和满足感。
2.塑造积极的心态感恩具有积极的心理作用,能够让儿童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感恩能够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3.促进社会和谐感恩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情感体验,还对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儿童学会感恩后,他们会更加关心他人的感受,更有意愿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儿童感恩的培养方法1.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感受和了解世界的第一大环境,对于培养儿童的感恩之心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1)树立榜样,亲自积极表达感恩之情;(2)与孩子一同分享善良和感恩的故事,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共鸣;(3)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2.学校教育学校作为儿童重要的社会化环境,也应当承担起培养感恩意识的责任。
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举措来教育儿童感恩:(1)开展感恩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2)组织感恩主题的活动,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感;(3)关注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点,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赞赏,从而激发感恩之心。
3.社会共建社会也应当为儿童提供更多培养感恩意识的机会,以营造一个感恩的社会氛围:(1)建立相关的志愿者服务项目,让儿童有机会参与其中;(2)举办感恩教育的讲座和活动,加强社会对感恩教育的关注;(3)媒体宣传,倡导感恩的理念,传播感恩的力量。
三、儿童感恩教育的策略1.启发思考儿童天性好奇,教育者可以通过启发他们的思考来激发感恩之情。
孩子学会感恩家长感言

孩子学会感恩家长感言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们常常缺乏对家长的感激之情。
他们往往将家长的关爱、付出视为理所当然,没有意识到家长的辛勤努力和无私付出。
因此,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并让他们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他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感恩家长的意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对孩子的养育和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细节开始,比如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回顾一天中发生的事情,让孩子表达对家长的感激之情。
在孩子生日时,可以鼓励他们写一封感谢信给父母,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通过这样的日常实践,孩子会逐渐懂得感恩的重要性,也会更加珍惜家长的付出。
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家长。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感恩教育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家长辛勤付出的背后故事。
可以邀请家长来校园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家长们为他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同时,老师也可以组织孩子们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从而培养出感恩的心态。
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庭教育的方式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家长。
家庭是孩子性格和价值观养成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做家务,让他们体会到家长的辛苦和付出,从而引发他们对家长的感恩之情。
同时,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让他们学会用言语和行动表达对家长的感谢。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感恩家长是一种美德。
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能够让人心怀感激、宽容和善良。
当孩子学会感恩家长后,他们会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也会更加关心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样的孩子不仅会在家庭中和社会中受人喜爱,还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人生发展。
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家长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通过日常生活、教育引导和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让孩子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对家长付出的回报和尊重。
家长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方法

家长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方法一:以身作则父母如果想教孩子感恩,那么最基本的就是自己要有感恩之心,所以必须要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对帮过自己的人充满感激,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愿意接受感恩的教育。
二:引导孩子常说“谢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经常引导自己的孩子表达感谢之意,比如,在公交车上看到别人让座给自己的时候,一定要大声说声“谢谢”;如果孩子身上的这件衣服是爸爸送的,一定要感谢爸爸;如果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也要谢谢哥哥姐姐等。
三:日常中培养感恩意识家长平时不妨在有意无意中为孩子创设一个感恩的氛围,即将感恩的思想观念贯穿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如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家长可以利用晚上临睡前给孩子讲故事的机会,有意识地挑选诸如“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和“大黄狗报恩”的故事,告诉孩子,教育他做人要知道报答,等将来有能力了,便要回报他人。
四:巧妙利用移情其实在孩子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所以父母不妨正确运用移情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识别和感受他人的情感,从而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
五:不要为孩子付出太多如果平时父母为孩子付出太多,保护过多,那么孩子就会渐渐习惯父母的包办代替,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很难感谢父母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了。
家长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建议1、日常教育中:教导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美德,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来自于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对别人的给予心存感激。
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从知恩、懂恩开始,学会感恩、报恩。
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树立孩子的感恩意识,注重培养他们感恩的心。
你可以通过生活上了一些事例、新闻、甚至是动画片等等,借助别人的故事,告诉孩子要懂得感恩。
2、不包办代替,给孩子表现谢意的机会不少家长将子女视为“小皇帝”,宠爱有加,娇惯无比,甘做保姆、奴隶,生活上包揽—切,学业上越俎代庖。
早上起床时,父母匆匆忙忙地—边给孩子穿衣服,—边铺床叠被,还帮孩子整理好书包,帮他提书包,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出家门,不放心地送到校门口。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幼儿园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导言 幼儿园是孩子走上学习之路的起点,家长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感恩能够让孩子更好地与人相处,更好地适应社会。本文将为家长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帮助他们引导孩子学会感恩。
1. 培养孩子从小关注他人的需求和付出 要引导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培养他们关心他人、关注他人需求的意识。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施:
• 让孩子参与家庭义工或社区活动,让他们体验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 鼓励孩子在学校和幼儿园里帮助同学,分享自己的东西,表达友善。 • 和孩子一起参观慈善机构,让他们了解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将逐渐意识到他人的需求和付出,并懂得感恩。 2. 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极大。要引导孩子学会感恩,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可以:
• 在与人交往时,展示出真诚的感激之情,和孩子分享感恩的心情。 • 家长要尽量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教育孩子珍惜资源。 • 鼓励孩子表达感谢之情,自己主动给予他人帮助。
家长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态度。 3.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让他们能够感知身边人和事的美好,从而更好地表达感恩。家长可以:
• 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教会他们观察花草、鸟类等自然界的美好。 •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孩子珍惜父母的关爱和别人的帮助。 • 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教他们欣赏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让他们懂得美的价值。
通过观察和感知,孩子将更加敏锐地察觉到别人的善意和付出,从而学会感恩。 4. 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分享是感恩的一种表达方式。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 鼓励孩子与同学分享食物、玩具等物品,让他们明白与人分享的快乐。 • 通过家庭活动或社区活动,与孩子一起捐助或参与慈善事业。 • 培养孩子的志愿服务意识,鼓励他们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口语交际课:《我要感谢你》教学反思助残日的时候,社会上的一些爱心人士纷纷来到我们学校慰问残疾孩子,可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他们在接受别人爱心的时候,是那么地理所当然,所以,我打算和孩子们聊一个话题《我要感谢你》。
上课一开始,我作了开场白:“孩子们,你们在幼儿园的两年时间里学校的这几年,是谁天天和你们在一起?”“是老师。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叫喊着,他们倒也懂得感谢。
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课件上有关感谢的内容后,我带孩子们来到保健室,让孩子们向保健陈老师说一句感谢的话,又带孩子们到食堂,向食堂老师说一句感谢的话。
从食堂回来,孩子们一路上说的都是感谢的话,听着真有点激动,在当今社会里,哪个人不喜欢听好话?回到活动室,孩子们感谢的话题又展开了,把孩子们的精彩语录记下来吧,以做纪念。
“我要感谢豆豆班的小朋友,我们相处这么长时间,再过一个月他们要毕业,我们就要分开了。
”
“我要感谢生活老师,她们每天都陪着我们。
”
“我要感谢食堂里的老师,每天给我们烧好吃的饭菜。
”
“我要感谢爸爸、妈妈,每天都照顾我们。
”
“我要感谢老师,感谢同学,老师对我们很好,同学们经常在一起做游戏。
”
“我要感谢门卫室的老爷爷,是他把大门看住了,我们才不乱跑出去。
”
听到年幼的孩子说的一句句感谢的话,真出乎我的意料!看到我班这群懂事、知道感恩的孩子们,我想到了在汶川地震中的小英雄们,谁说我们的孩子不懂事?放心吧,劳神费心的大人们,我们的孩子从小有着良好的道德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相信他们都会成长为健康的孩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学会感恩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那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胸怀,“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的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
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故事。
汉朝的韩信,少年时很贫穷。
一次他在淮阴城下钓鱼,有一个漂洗丝絮的老妇人,见他饥饿就送饭给他吃。
后来,韩信封了王,拿千金来酬谢她。
这就是“一饭千金”成语的来历。
伟人毛泽东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有一次家中失盗,一位朋友闻讯后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写道:“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而对失盗,罗斯福没有怨天尤人,反倒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是一种何等的气度和智慧?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有种种令人遗憾的知恩不报的事例屡有发生。
曾有网上热炒的某高校研究生,嫌家穷欲解除父子关系,放狂言要踩死老父等让人心酸事件。
还有已经去世的“感动中国人物”——深圳歌手丛飞耗资300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重病住院时,受过资助的个别大学生就在深圳工作,也没有去看他。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
目前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宠爱,生活的安逸,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盲目攀比、拈轻怕重等不良习气。
父母亲太过于溺爱,认为孩子小,凡事替孩子包办,好吃的留着,铅笔替孩子削好,书包替孩子背着,家务不让孩子碰着,有的学生吃饭还要大人喂着……都是无条件的给予,没有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这样的环境
下长大的孩子,把一切都看做是理所当然的,怎能学会感恩?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教我们的孩子如何学习,怎么学习,更要教孩
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
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感念祖国之恩,要报效祖国;感念自然之恩,要学会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教育。
感恩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不是一堂思想品德课,而是各学科常态下的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感恩的素材、在平时身体力行的感恩示范以及在课后留下的感恩影响,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学生感恩意识的建立应融入常态的教与学之中,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
数学,是抽象而理性的学科,数学教师,应运用本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令其自发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比灌输式的教育更
具成效且影响深远。
我教学《认识钟表》的教学片段:
教学认识整时后,进行课堂练习。
教师用课件同时出示四幅场景图。
并问题:看图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然后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把这四幅图排一排。
图1:天黑了,妈妈睡了。
钟面显示11时整。
图2:天亮了,小明在吃早餐,妈妈在帮小明叠被子。
钟面显示7时整。
图3:天黑了,小明睡了,妈妈帮小明盖好被子。
钟面显示9时整。
图4:天微亮,妈妈起床做早餐,小明还没醒。
钟面显示6时整。
学生说出钟面分别表示几时整,并且对场景图进行排序后,教师
让学生再仔细看看这几幅图,说说有什么想法。
指名回答。
s:……
t:那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样?
s1:我起床了要自己叠被子。
s2:吃早饭的时候要跟妈妈说声:“谢谢妈妈!”
s3:我要帮妈妈叠被子。
t:小朋友们真懂事,知道妈妈为了我们早起晚睡很辛苦,所以我
们力所能及的小事要自己做,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我们应该
和妈妈说一声……?
s:谢谢妈妈!
从同学口中说出的道理,学生更容易相信和接受。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触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很多这样的教
学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自发的去判断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付出,懂得知恩,进而将其吸收为自身的道德标准,成为建立正确人格的必要条件。
感恩是无形的,它可以培养于学生的耳濡目染。
教师还可以将感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团结协作诸多优秀品质,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发掘。
我教学《我们认识的数》的一些片段:
在认识100以内的数之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自己认识的100以内的数。
其中有个练习要学生说说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只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年龄。
于是让学生回去询问父母和爷爷奶奶的年龄,也可以关注一下他们的生日,在生日的时候送上一句问候,或者自制贺卡,都是一种不错的报答。
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感恩的意识和习惯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坚持。
其实,我们可以从最基本的开始,要求每个学生从每周要为父母洗一次脚,每天帮父母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这些基本的小事做起,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以实际行动春回大地,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常怀感恩之心,会让我们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自己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
让他们知道,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朋友给予友情或者老师教他们智慧,这一切都是恩情。
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感恩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要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携之恩、帮扶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