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联合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优势
善用单片复方制剂,应对高血压大潮

血 压知 晓率 、 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 , 大 规 模 横 断 面 调
查: 中国门诊 高血 压患 者治 疗现 状登 记研 究 ( s u r v e y o f
hy pe r t e ns i ve p a t i e n t s bl o od pr e s s ur e c o nt r o l r a t e i n
联合 用药 是 提高血 压 达 标 率 、 改 善 患 者 远期 预 后 的核 心 策 略。单 片 复 方 制 剂 ( s i n g l e — p i l l c o mb i n a t i o n , S P C ) 虽 具有 研究 证 据 充 分 、 配伍合理、 降压 疗 效 及 靶 器 官保 护作 用肯定 、 不 良反 应小 、 用 药简 便且依 从 性好 等优 势 , 但 在 临床 实 践 中仍 未受 到应 有 重 视 。合 理 应 用S P C、 充分发挥其在降压治疗 中的优势作用 , 对 于 进一 步提 高 降压达 标率 具有 重要 意义 ] 。
研 究 (An g l o S c a n d i n a v i a n c a r d i a c o u t c o me t r i a l ,
c l i n i c s e r v i c e , C HI NA S T ATUS ) 的数 据显示 , 我 国三 甲医 院门 诊 患 者 血 压 达 标 率 仅 为 3 O . 6 [ 3 ] 。合 理 的
元, 占我 国卫生 总费 用 的 3 . 4 %[ 2 ] 。长 期 以来 , 我 国高
合2种 或 以上不 同机 制 的药物来 实现 血压 达标口 。 缬沙 坦 长 期 抗 高 血 压 治 疗 评 估 研 究 ( v a l s a r t a n
联合降压是SPC好,还是自由联合好

制剂众多 目前市售的A+C的SPC很 多,如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氨氯地平/缬 沙坦,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等。其中氨氯地 平/培哚普利已经于近期被纳入医保基药一 般范围,基层患者可以报销。在A+C组合 的诸多制剂中,国外报道认为奥美沙坦酯 和氨氯地平组成的SPC最为优秀,其降压 作用强大,甚至可以控制相当一部分的难 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选择自由联合的情况 无相应的SPC:由钙拮抗剂与利尿剂联 合组成的C+D方案在临床上也具有其特殊 优势,但由于没有C+D的SPC,临床医师就 必须通过患者的不同临床特点选择相应的长 效钙拮抗剂与利尿剂联合使用,寻找到适 合个体化特性的药物组合。C+D方案适用 于①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因利尿剂 降压的特点是主要降低收缩压,而对舒张压 降低作用不太明显,避免了收缩压下降伴随 的舒张压过度降低。②高盐敏感性高血压: 因利尿剂是排钠限盐的优先用药,而钙拮抗 剂有利于对抗钠盐介导的细胞内离子改变与 升压反应,还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 率,降低肾血管阻力,产生排钠利尿作用。 ③防治脑卒中:长效钙拮抗剂是具有扩张血 管和负性肌力作用,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 减少末梢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同时并不减少 冠状动脉、脑和肾血管的血流量,降压作用 强、起效快,几乎被所有的高血压指南所推 荐为一线降压药。联合噻嗪样利尿剂吲达帕 胺,降压作用更大,且无代谢紊乱风险。很 多循证医学资料证实,C+D可显著降低心 脑血管事件,特别是降低脑卒中风险。 出现高血压并发症:当高危高血压患 者出现诸如慢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时,单 纯依靠A+D或者A+C的SPC治疗方案也许 不能完全解决某些合并症的需要,使用3种 或者3种以上的单药联合。 难治性高血压:当高血压患者使用常用 的A+D或者A+C的SPC治疗方案还不能控制 血压达标者,宜增加醛固酮抑制剂螺内酯。 此外,在使用SPC治疗的高血压患 者中如果出现对于其中某个药物过敏或 者不敏感的情况,同样需要改为自由联 合的方法。■ (发稿编辑:刘晓梅)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摘要】目的:探究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应用在高血压患者中在有效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
方法:从2022年8月-2023年4月医院收入的高血压患者中遴选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40例,硝苯地平)和干预组(40例,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在药物治疗下有效性与安全性。
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5%)少于干预组治疗有效率(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高于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两组在治疗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数据差异较大(P<0.05)。
结论:高血压患者服用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的联合用药方案后,症状得到缓解,血压逐渐恢复到正常区域,同时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的概率较小,所以该用药方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不良反应我国老年化严重,高血压作为常见于老年群体中的疾病,在此期间患病量逐渐增多,已经成为临床医学领域必须重点对待的疾病,同时需要寻找有效性较高的治疗方案[1]。
对于高血压一直将药物治疗作为主要手段,不同药物成分不同,在药物剂量方面的规定各有考量,在患者群体中的治疗效果各异[2]。
部分患者服药后还会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3]。
在临床领域推进高血压疾病研究的环节,提出比索洛尔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的药用方案,本次将以抽选的80例高血压患病者为例,研究该联合用药方案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内容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于2022年8月-2023年4月医院收入的高血压患者中,根据研究活动要求,遴选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化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34:6,年龄分布在63~86岁,平均(69.67±3.28)岁。
病程1~13年,平均(7.62±4.95)个月。
单片复方制剂成高血压治疗新趋势

提高 患者 的依从 性 ,减少 了漏服 、错服 、擅 自 减量 等 问题 ,从而 大幅度 地提 高降 压治 疗 的达 标率 。 ” 因此 , 《 单片复 方制 剂降压 治 疗 中 国 专 家共识 》指 出 :复方 制剂 的 出现 是高 血压 治 疗学半个 多世纪发展 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 摘自 南方 日报
效 ,正在成为高血压 治疗 的新趋势 。 中国疾病 预 防控 制 中, U( CD C) 慢 性 非传 染
示 ,2 0 1 O 年 中 国成 年 人 中高 血压 患 病率 高达 人 中就有 1 人患 高血压 。而该研 究 中所 观察到 的 年轻男 性 中高血 压患病率 高达2 0 . 4 %,即每5 名 年轻 男性中有 1 人患高血压 。
一
口水 、一片药的单片复方制剂治疗方式简单有 有3 千万没 有治疗 ;在 接受降压治疗 的患者 中 , 有7 5 %患者的血压 没有达到控制 目标。 复 旦大 学 附属 华 山医 院心 内科 李 勇教 授指
面 的 ,其 中一 个很 重要 的原 因就 是现在 的高血 血 压 的管理 更 加复 杂和 困难 。与 增加单 药 剂量 用 更 多 ,预 防心 脑血 管 并发症 效果 更好 ,而不
配 伍 不科 学等 问题 ,同 时 因为使 用方便也 可 以
普 洱 茶 健 康 功 效 渐 被 国际 认 可
制作 工 艺 ,同 时 也 没 有 科 学 证 据 证 实 它 的 健 康 功效 。 ” 这 一 问题 如 今 在 国 际市 场 也 仍 然 存 在 。 对 此 , 中 国普 洱 茶 国 际评 鉴 委 员会 专 家刘勤晋表示 : “ 普 洱 茶 生 产 因将 传 统 工 艺 和现 代 工 艺 加 以结 合 ,融 人 世 界 茶 叶流 行 元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怎么样?能否PK新型单片复方制剂?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怎么样?能否PK新型单片复方制剂?今天50岁的张阿姨,体检查出来高血压,医生开了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拿回家才想起来,这不就是降压0号吗?!原来阿姨的婆婆就是吃这个药,没想到,自己得了高血压,医生仍然给她开了这个药。
利血平氨苯蝶啶片会不会已经过时,是不是开药的医生已经跟不上时代?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怎么样?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现在又叫0号,曾用名北京降压0号,每片含有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硫酸双肼屈嗪和利血平4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压成分,是我国传统的固定剂量的单片复方制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一天一片的长效降压药物。
单片复方制剂可分为传统型和新型单片复方制剂两种,传统型问世于20世纪50年代末,新型复方制剂于20世纪90年代初上市的,作为传统型的代表药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怎么样?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降压疗效跟新型复方制剂相比,会如何呢?目前,常用的新型单片复方制剂有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倍博特)、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复代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海捷亚)以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安博诺)。
一项研究对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国内4 家三甲医院的10000多名高血压病人,分别使用倍博特、复代文、海捷亚、安博诺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5种单片复方制剂,进行了临床疗效和经济负担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与倍博特、复代文、海捷亚和安博诺相比,使用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的病人治疗20天时的血压达标率更高,而且直接治疗费用较低。
所以,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怎么样?降压疗效确切,血压达标率高,性价比更高。
除了临床研究之外,评价一个药物的好坏,权威、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看该领域的最新指南是怎么推荐的。
那我们就来看看2020年7月刚刚发布的《单片复方制剂降压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以下称专家建议)有没有介绍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怎么样。
专家建议单独介绍了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国产创新药,因其具有长效性(每天1次) 、使用方便、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等特点,在我国基层使用较为广泛。
新型单片联合制剂(SPC)治疗老年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

25%
ARB
(归因分析) 0.5 利于有效药物 1 利于安慰剂 2
Pfeffer et al. N Engl J Med 2003;349:1893–906.
ARB有效降低白蛋白尿
(n=201) (n=195) (n=194)
安慰剂
厄贝沙坦150mg
厄贝沙坦300mg
MAU降低比例(%)
P<0.001
Parving HH,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345(12):870-878
RASI(ARB)+利尿剂的优势
1 增强 降压疗效 2 靶器官 保护作用 3 抵消或减少 不良作用
噻嗪类利尿剂不同剂量对血钾的影响
低血钾发生率与剂量相关
HCTZ剂量 50mg/d 25mg/d 12.5mg/d 6.25mg/d 血钾下降 0.1-1.4mmol/L 0.2-0.7mmol/L 0.3mmol/L 低血钾(<3.5mmol/L发生率) 20% 10% 5% 0.4%
增生肥大 炎症 氧化 纤维化 血管收缩
Adapted from: Mü ller DN, Luft FC.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6;1:221–8
ARB显著降低心梗后患者全因死亡风险
死亡率危险比
SAVE TRACE AIRE 三项研究的联 合死亡率
ARB可保留
SPC增强降压疗效 SPC提高血压达标率
SPC提高安全性
荟萃分析 单片联合制剂治疗依从性优于自由组合药物
Meta-analysis: SPC(单片联合)与FDC(自由联合)比较
Study Dezil 2000 Dezil 2000 Jackson et al. 2008 Taylor et al. 2003 OR (95% CI) 1.19 (0.83-1.71) 1.22 (0.85-1.75) 2.84 (1.67-4.83) 1.09 (0.80-1.51)
一口水一片药能治高血压

一口水一片药能治高血压2013年5月17日是第7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是“健康血压,健康心跳”。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刘力生教授明确指出,高血压健康管理应该“知晓、行动、达标”三管齐下,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血压问题,每天一口水、一片药的单片复方制剂治疗方式可能更符合高血压患者的需求。
我国高血压患者数已达3.3亿,每5例死亡中2例与高血压相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公布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2010 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人数达3.3 亿,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
而该研究中所观察到的高血压年轻化趋势尤其令人担忧,25岁-34岁的年轻男性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0.4%,即每5名年轻男性中有1人患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无论与发达国家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都不是最高的,但中国高血压防控的最大问题在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因此患者人数非常多,无论是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想要提高哪怕一个百分点,都涉及到非常庞大的工作量,只靠医生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宣传高血压,重视高血压。
”刘力生教授解释说,“首先老百姓必须了解到高血压的危害。
很多人觉得血压升高没有什么大不了,没有什么症状也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像心梗、中风那么可怕。
殊不知高血压正是心梗和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50%-75%的脑卒中和40%-50%的心梗与血压升高有关,而我们身边每死亡5人中至少有2个与高血压相关。
”健康血压三部曲:知晓、行动、达标今年世界高血压日的主题是“健康血压,健康心跳”。
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副所长、世界高血压联盟理事张新华教授强调,首先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血压值是多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量一次血压。
“说起高血压,人人都觉得自己知道,但再追问一句:你的血压多少或者血压正常值应该是多少,大多数人就答不上来了。
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FDC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2024

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FDC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2024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FDC)是指将22种不同药理作用机制的药物活性成分以固定剂量组合成1片复合药物制剂的药物。
最新首版《单片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在心血管疾病防控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1]指出,与单药治疗相比,FDC具有提高治疗效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简化服药方式等优势。
与自由联合药物(FEC)相比,FDC能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加长期服药持续性、提高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从而使患者的心血管预后改善更显著。
诸多临床研究和实践已证实,由于FDC服药便利,医疗支出较低,与FEC 降压治疗相比,FDC的降压方案更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血压控制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
本文仅对FDC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作以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01、厄贝沙坦氢氯曝嗪片厄贝沙坦氢氯嘎嗪片在控制血压水平方面具有独特优势[2]o可促进内皮细胞前列腺素及缓激肽释放,降低醛固酶水平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从而降低血压[3]。
两药联合还可保护肾脏,协同降压,且药效平缓持久[4]。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厄贝沙坦氢氯曝嗪片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5];本药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均不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且安全性较高,但厄贝沙坦氢氯嘎嗪片更有利于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各生化指标水平,在高血压病情控制方面更具优势[6]。
用药方法:厄贝沙坦和氢氯曝嗪片(300mg∕12.5mg)口服1片,1次/d,空腹或进餐时使用,连续治疗4周评估疗效。
02氯沙坦钾氢氯嚷嗪片氯沙坦钾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1受体(AT1)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氢氯嘎嗪可利尿排钠,提升外周阻力血管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
二者联合应用发挥协调降压作用。
相关研究显示氯沙坦钾剂量为50mg/d时在24h内能够维持血压稳定,治疗3~6周后可以取得满意效果,降压持久,可以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与氢氯曝嗪联合能够进一步控制血压,避免血尿酸、血钾异常,进而预防心血管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ASK (128 mmHg)
ABCD (132 mmHg) IDNT (138 mmHg) UKPDS (144 mmHg) ASCOT-BPLA (137 mmHg) ALLHAT (138 mmHg) ACCOMPLISH* (132 mmHg)
Initial 2-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Incremental SBP reduction ratio of observed to expected additive effects
1.5
1.04 (0.88-1.20) 1.00 (0.76-1.24) 1.16 (0.93-1.39) 0.89 (0.69-1.09) 1.01 (0.90-1.12)
0.5
1.0
2.0
Specified drug better
Control better
Specified drug better
0.5
1.0
2.0
0.5
1.0
2.0
Control better
Specified drug better
Control better
Trials Events
64 9031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Hypertension and the Role of Single Pill Combination
Yuqing Zhang Division of Hypertension, Fu Wai Hospital, CAMS & PUMC
Issues to Adress
Adding a drug from another class (on average standard doses) Doubling dose of same drug (from standard dose to twice standard)
1.0
0.5
0.19 (0.08-0.30)
0.23 (0.12-0.34)
• • • • •
Relative Risk (RR) of CV Events in Trials Comparing Drug vs Control Group
CHD RR (95% CI)
CHF RR (95% CI)
Stroke RR (95% CI)
Thiazides -blockers ACEI ARB CA-channel blockers
2013 ESH/ESC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Preferred combinations
Diuretics* ARBs ARBs Diuretics*
CCBs
ACEIs PROGRESS ADVANCE HYVET CAPPP LIFE SCOPE ACEIs Syst-Eur Syst-China NORDIL INVEST ACCOMPLISH ASCOT ELSA FEVER CONVINCE VALUE
Only dihydropyridines to be combined with -blockers (except for verapamil or diltiazem for rate control in AF) Thiazides + -blockers increase risk of new onset DM ACEI + ARB combination discouraged (IIIA)
SBP (mmHg)
DBP (mmHg)
Law MR et al., Brit Med J 2003; 326: 1427
Adverse Effects of Drugs in 357 Randomized Trials
(n = 40000 Treated and 16000 Placebo Patients)
2013 ESH/ESC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Choice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s
• Current Guidelines reconfirm that the following drug classes are all suitable for initi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either as monotherapy or in some combination with each other (IA) Diuretics (thiazides / chlorthalidone / indapamide) Beta-blockers Calcium antagonists ACE-inhibitors 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1
2 3 Average no. of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s
4
Updated from Bakris GL,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0;36(3):646-661; Arch Int med 2003525-41
UKPDS =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MDRD =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HOT =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AASK = African American Study of Kidney Disease; RENAAL = Reduction of Endpoints in NIDDM with the Angiotensin II Antagonist Losartan; IDNT = Irbesartan Diabetic Nephropathy Trial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general considerations
Importance of drug combinations vs strategies based on monotherapies Advantages of single pill combinations Adherence to treatment as a key factor for CV protection
64 10096
39 4256
Law et al., BMJ 2009; 339: b1665
Average BP over 24 Hours (Peak and Trough) from 357 Randomized Trials (n = 40000 Treated and 16000 Placebo Patients)
Combination Treatment
•No matter which drug is employed, monotherap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P in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Most patients require the combination of at least two drugs to achieve BP control
Wald DS et al., Am J Med 2009; 122: 290
Average Number of Antihypertensive Agents Needed per Patient to Achieve Target BP Goals
Trial (SBP achieved)
MDRD (132 mmHg) HOT (138 mmHg) RENAAL (141 mmHg)
2013 ESH/ESC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2013 ESH/ESC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antihypertensive drug classes
Green/continuous: preferred Green/dashed: useful (with some limitations) Black/dashed: possible but less well tested Red/continuous: not recommended
Percentage of Patients Reaching a Target SBP<140 mmHg with Different Classes of hypertensive Agents
Placebo
ACEI
Betablockers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Trial Comparator Type of patients SBP diff (mmHg) –9 –5.6 –15 +3 –3.2 –1 –4 0 0 –2.2 –10 –9 +3 0 –3 –1 –18 –13 –23 0 –3 +1 –2 –1 0 –3 0 +3 Outcomes –28% strokes (P<0.001) –9% micro/macro vascular events (P=0.04) –34% CV events (P<0.001) +5% CV events (NS) –28% non fatal strokes (P=0.04) –26% stroke (P<0.001) –27% CV events (P<0.001)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3% CV events (P=NS) –31% CV events (P<0.001) –37% CV events (P<0.004)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16% CV events (P<0.001) –21% CV events (P<0.001) 42% Strokes (P<0.03) 36% Strokes (P<0.001) –40% CV events (P=0.003)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5% CV events (P=NS) +26% stroke (P<0.001)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NS difference in CV events + 16% CV events (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