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胎生与卵生教案反思.doc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卵生和胎生》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卵生和胎生》教案

一、活动目标:1. 了解卵生和胎生的概念,能够分辨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

2. 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特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鸡蛋、小鸡、兔子、小狗等图片或实物;孵化箱、孵化器等工具。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动物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鸡蛋,引导幼儿思考鸡蛋的来历,激发幼儿对卵生动物的兴趣。

2. 观察和操作:教师展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区分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

3. 讲解和示范:教师讲解卵生和胎生的概念,示范如何孵化鸡蛋,让幼儿亲身体验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

5. 表达和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生殖方式,用绘画、手工等方式制作海报,展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特点。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殖方式。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展示区,让幼儿持续关注两种生殖方式。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孵化箱,投放鸡蛋,让幼儿持续观察孵化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五、活动评价:1. 幼儿能够正确分辨卵生和胎生动物。

2. 幼儿能够说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特点。

3. 幼儿在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4. 幼儿在制作海报过程中,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难点:让幼儿能够分辨并理解卵生和胎生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

七、活动步骤:1. 教师向幼儿展示鸡蛋,引导幼儿思考鸡蛋的来历,激发幼儿对卵生动物的兴趣。

2. 教师展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区分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

3. 教师讲解卵生和胎生的概念,示范如何孵化鸡蛋,让幼儿亲身体验卵生动物的孵化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卵生胎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卵生胎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教案《卵生胎生》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奇妙的动物世界》中的第四章《动物宝宝的出生》,详细内容为“卵生与胎生”的概念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基本特点,能区分常见的卵生和胎生动物。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对动物世界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学习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能正确区分两种动物。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让幼儿掌握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实物(鸟蛋、小鱼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实物鸟蛋、小鱼,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出生的吗?”2. 新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及特点。

(2)教师举例说明,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两种动物的差异。

3.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的动物是卵生还是胎生,并说明理由。

4.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记录表,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动物玩具,记录下它们的出生方式。

(2)幼儿分组讨论,共同完成记录表。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我们今天学的卵生和胎生,还有其他出生方式的动物吗?”六、板书设计1. 卵生与胎生2. 内容:卵生动物:鸡、鸭、鱼、青蛙等胎生动物:猫、狗、猪、人等卵生特点:产卵、孵化、成长胎生特点:母体内发育、分娩、哺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卵生或胎生动物,并注明它们的出生方式。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新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其他出生方式的动物,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动物的一生》第三节《卵生和胎生》。

内容主要包括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定义、特点以及代表性动物,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卵生和胎生动物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能够分辨常见的卵生和胎生动物。

2. 掌握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提高观察和比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生命周期的认识,激发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和区分卵生和胎生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卡片、挂图、PPT、实物(如鸡蛋、小鸡、小鱼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鸡蛋、小鸡、小鱼等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提问:这些动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的妈妈是怎么生下它们的?2. 例题讲解(1)讲解卵生动物的定义和特点,如鸟、鱼、昆虫等。

(2)讲解胎生动物的定义和特点,如人、猫、狗等。

3. 随堂练习(1)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是卵生还是胎生动物。

(2)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卵生和胎生动物?(2)拓展:讨论为什么有些动物是卵生的,有些动物是胎生的。

六、板书设计1. 卵生动物:鸟、鱼、昆虫等特点:产卵,体外孵化2. 胎生动物:人、猫、狗等特点:体内发育,哺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卵生和胎生动物,并写出它们的特点。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但部分幼儿对卵生和胎生动物的区别仍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学。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去动物园观察卵生和胎生动物,加深对动物生命周期的认识。

同时,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大班科学卵生和胎生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卵生和胎生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卵生和胎生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卵生和胎生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课件和讲述等活动,初步了解有关动物卵生和胎生的基本常识。

2.激发探索动物的兴趣,增强对小动物的热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老师:同学们,王老师养了一只小动物。

(小鸟)小鸟说,它长大了,想飞到外面去看看周围的世界。

我们去看看那只鸟吧。

二、看课件,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一)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常识。

1.观看蜻蜓的课件。

(1)、提问:故事里小鸟碰到了谁?蜻蜓妈妈在干什么?(2)、蜻蜓妈妈是怎样生小宝宝的呢?它把卵子生在哪?它的宝宝是怎样长大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ppt课件,(卵→幼虫→蜻蜓)(3)师:老师这边还有几种动物是跟蜻蜓妈妈一样产卵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ppt课件:蝴蝶、苍蝇、蚊子)(4)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鸟谢谢你们告诉了它这么多知识,它继续往前飞,又会看见什么?(2)了解胎生动物的常识。

(1)、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卵生动物的呢?(不是)(2)、出示ppt课件,猫的图片,猫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3)、出示ppt课件,狗的图片,狗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它长的怎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个模样就有头、身体、四肢、尾巴,还要喝妈妈的奶长大呢。

)小结:像小猫、小狗一生下来就和妈妈长的一样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这种动物妈妈生宝宝的方式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胎生。

(4)、发散性思考:出示ppt课件,大象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三、巩固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1)、分别出示各种小动物ppt课件,让幼儿猜猜它是卵生动物?还是胎生动物?(2)、幼儿讲述后,教师逐一出示答案。

四、出示ppt课件,以竞赛的形式,幼儿进行抢答,进一步巩固对卵生、胎生的知识。

五、活动延伸:师:大自然还有许多动物,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呢,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明天将自己的结果与小朋友们意思分享好吗?活动反思[纲要]指出: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是“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胎生与卵生》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胎生与卵生》含反思

活动目标训练理念。

1、知道动物繁殖后代有胎生和卵生两种方式。

2、能区分常见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3、培育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觉、探究和沟通的爱好。

5、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活动难点:区分动物的繁殖方式活动预备煮熟的鸡蛋一颗;小猫、小狗、小鸟、青蛙图片;字卡;小猫、小狗、小鸟、小鸡孵化以及喂食课件。

活动过程一、以鸡蛋引出课题,了解卵生的含义师:(出示鸡蛋)这是什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鸡蛋里面有什么?我们打开看看。

提问:鸡蛋从哪里来的? 小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在幼儿争论的基础上,多媒体演示母鸡下蛋、孵蛋,小鸡诞生、觅食的过程。

再次提问:鸡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鸡蛋)小鸡从哪里来?(鸡蛋)小结:鸡妈妈生宝宝的这种方式叫“卵生”。

(出示字卡,幼儿认读)二、了解胎生的含义师:你是谁生的?你生下来长什么样?吃什么?你的诞生方式和小鸡一样吗? 在幼儿争论的基础上,多媒体演示人的诞生过程小结: 人的这种诞生方式叫“胎生”(出示字卡,幼儿认读)三、区分常见动物的诞生方式1、分别出示小猫、小狗、小鸟、青蛙图片,想一想他们的诞生方式,并请四名幼儿把它们送回相应的家。

2、集体纠错(借助已有阅历和多媒体演示)四、延长:回家查找资料,找一找还有那些动物是胎生的,那些是卵生的。

比一比谁找到的最多。

活动反思[纲要]指出: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是“对四周事物和现象感爱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组织本次活动时,我首先从幼儿常吃的鸡蛋入手,引出了卵生的概念,接着自然过渡到人的诞生,引出胎生的概念。

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幼儿对胎生和卵生的含义有了比较清楚的理解。

区分环节照看到个别差异;最终延长环节是对力量的提升,留给幼儿思索探究的空间,也体现了终身进展的科学。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动物的一生”单元,详细内容为第三章“卵生和胎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主要特点,认识不同的生殖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能够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异。

2. 能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感受动物多样性的奇妙,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两者。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卵生和胎生动物图片、实物(如鸡蛋、鸭蛋、小鸟、小鱼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a. 播放PPT,展示卵生动物(如鸟、鱼、青蛙等)和胎生动物(如猫、狗、猴子等)的图片。

b. 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特点,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2. 新课内容:a. 讲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帮助幼儿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

b. 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如鸟类的孵蛋、猫狗的哺乳等。

c. 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卵生动物(如鸡蛋、鸭蛋等)的特点,加深对卵生动物的认识。

3. 例题讲解:b. 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4. 随堂练习:a. 出示练习题:请幼儿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片中动物的生殖方式。

b.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卵生和胎生2. 板书内容:a. 卵生动物:鸟、鱼、青蛙等b. 胎生动物:猫、狗、猴子等3. 板书配图:展示卵生和胎生动物的图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环境,找出卵生和胎生动物,记录在作业本上。

b. 画一幅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画,要求标注出动物的特点。

2024年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

2024年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

2024年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册第十二章《生命的奇迹》,详细内容涉及卵生和胎生两种生殖方式的特点及代表性动物,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界中不同的生殖方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卵生和胎生两种生殖方式的概念,掌握其基本特点。

2. 能够识别并列举常见的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卵生和胎生两种生殖方式的特点及代表性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实物(如鸟蛋、小鱼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只正在孵化的鸟蛋视频,引发学生对卵生动物的好奇心,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导入:(1)讲解卵生和胎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两种生殖方式的基本特点。

3. 实践活动:(1)将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个实物(如鸟蛋、小鱼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实物的特点。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如:“为什么鸟类的生殖方式是卵生?”等。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卵生和胎生2. 板书内容:(1)卵生:鸟、鱼、昆虫等;特点:产卵、体外发育、变温动物。

(2)胎生:哺乳动物;特点:胎生、体内发育、恒温动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5种卵生动物和5种胎生动物。

(2)简述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掌握较好,但在区分具体动物时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殖方式。

(2)开展“动物生殖方式”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6.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和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卵生和胎生两种生殖方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案例,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两种生殖方式的区别。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

大班优质科学教案《卵生和胎生》及活动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指导纲要》中“认识动物”章节,详细内容为“卵生和胎生”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

2. 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繁殖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卵生和胎生动物,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特点及区别。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繁殖方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PPT、实物(如鸡蛋、小鸡、小鱼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实物:鸡蛋、小鸡、小鱼等,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小动物是从哪里来的?”(2)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2. 例题讲解(1)讲解卵生动物的概念,如鸟、鱼、昆虫等,并展示相关图片。

(2)讲解胎生动物的概念,如哺乳动物,并展示相关图片。

(3)分析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及区别。

3. 随堂练习(1)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是卵生还是胎生动物。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卵生和胎生动物。

(2)强调观察、思考和表达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卵生和胎生2. 内容:卵生动物:鸟、鱼、昆虫等胎生动物:哺乳动物区别:繁殖方式、生长发育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5种卵生动物和5种胎生动物。

(2)用自己的话描述卵生和胎生动物的特点和区别。

2. 答案:(1)卵生动物:鸟、鱼、昆虫、青蛙、乌龟等。

胎生动物:猫、狗、老鼠、猴子、大象等。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图片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卵生和胎生动物的概念、特点及区别。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能充分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活动胎生与卵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繁殖后代有胎生和卵生两种方式。
2、能区分常见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
3、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
趣。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繁殖方式
活动难点: 区分动物的繁殖方式
活动准备
煮熟的鸡蛋一颗;小猫、小狗、小鸟、青蛙图片;字卡;小猫、
小狗、小鸟、小鸡孵化以及喂食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鸡蛋引出课题,了解卵生的含义
师:(出示鸡蛋)这是什么? 鸡蛋里面有什么?我们打开看看。提
问:鸡蛋从哪里来的? 小鸡又是从哪里来的?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多媒体演示母鸡下蛋、孵蛋,小鸡出生、
觅食的过程。
再次提问:鸡妈妈生下的宝宝是谁?(鸡蛋)小鸡从哪里来?(鸡
蛋)
小结:鸡妈妈生宝宝的这种方式叫卵生。(出示字卡,幼儿认读)
二、了解胎生的含义
师:你是谁生的?你生下来长什么样?吃什么?你的出生方式和
小鸡一样吗?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多媒体演示人的出生过程
小结: 人的这种出生方式叫胎生(出示字卡,幼儿认读)
三、区分常见动物的出生方式
1、分别出示小猫、小狗、小鸟、青蛙图片,想一想他们的出生方
式,并请四名幼儿把它们送回相应的家。
2、集体纠错(借助已有经验和多媒体演示)
四、延伸:回家查找资料,找一找还有那些动物是胎生的,那些
是卵生的。比一比谁找到的最多。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目标是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本次活动时,我首先从幼儿常吃的
鸡蛋入手,引出了卵生的概念,接着自然过渡到人的出生,引出胎生
的概念。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幼儿对胎生和卵生的含义有了比较
清晰的理解。区分环节照顾到个别差异;最后延伸环节是对能力的提
升,留给幼儿思考探索的空间,也体现了终身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