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实验操作流程
沥青抽提仪的试验步骤

沥青抽提仪的试验步骤
1、将滤纸铺在盛料篮的底部和四周。
2、将已称量(约100g)的沥青混合料或路面试样仔细放入盛料篮的滤纸内。
3、把苯注入抽提筒中,约1000ML。
4、将盛有试料的盛料篮放入抽提筒内的铜柱上,然后将上盖盖好,并将紧固螺栓旋紧。
5、接好进水管,打开自来水阀门,使冷水进入冷凝器,并在充满冷凝器后流出,(此冷却水在实验时必须保持连续流入流出,不得中断)。
6、接通电路,抽提筒内的苯溶液受加热器加热沸腾,其蒸汽预遇冷凝器冷却后滴入盛料篮,溶剂混合料中的沥青,溶剂的苯溶液通过滤纸再流至抽提筒内。
如此反复溶洗。
直至混合料中的沥青完全被洗净为止(大约需连续抽提12--24小时)。
7、沥青抽提干净后,开启阀门开关,让苯溶液由漏斗通过阀门,经橡皮管流入另一个密封的容器中,直至大部分溶剂收回,(此时,加热器,冷切器需连续工作)。
8、切断电源,打开仪器盖,将盛料篮取出,置于透风橱内晾干后再将矿料置于100-110°的烘箱内烘干。
9、同一试样至少重复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10、如对抽提出的沥青必须惊醒标号鉴定或其他试验时,可将抽筒中的沥青溶液倒入已称重的蒸馏烧瓶中,抽提筒在用苯冲洗2--3次,洗液一并倒入烧饼内。
烧瓶接妥冷凝器后,置于砂浴上蒸馏出苯溶剂,然后置于100--110°C的烘箱内,以备其他试验使用。
11、倾倒沥青溶液时,可将外筒至底座部分旋开,提起外筒与抽提筒一起操作。
沥青混合料实验

沥青混合料实验一、试验目的和意义:沥青作为有机胶凝材料,是土木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材料。
在建筑、公路、桥梁等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生产防水材料和铺筑沥青路面、机场道面等。
采用沥青作胶结料的沥青混合料是公路路面、机场道面结构的一种主要材料,也可用于建筑地面或防渗坝面。
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用作路面具有抗滑性好、噪音小、行车平稳等优点。
本次实验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以及马歇尔稳定度的试验方法。
二、试验方法与步骤:1、沥青混合料拌制试验(了解)(1)将各种规格的矿料及粗、细集料烘干备用;同时将沥青试样融化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备用;(2)将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预热至拌和温度以上10℃左右备用,将每个试件预热的粗细集料置于拌和机中,用小铲适当混合,然后再加入需要数量的已加热至拌和温度的沥青,开动拌和机一边搅拌,一边将拌和叶片插入混合料中拌和1~1.5min,然后暂停拌和,加入单独加热的矿粉,继续拌和至均匀为止,并使沥青混合料保持在要求的拌和温度范围内。
(3)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秤取一个试件所需的用量。
按四分法从四个方向用小铲将混合料铲入试模中,用插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
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圆弧面。
插入温度计,至混合料中心附近,检查混合料温度。
(4)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将试模连同底座一起放在击实台上固定,再将装有击实锤及导向棒的压实头插入试模中,然后开启马达将击实锤从457mm的高度自由落下击实规定的次数。
试件击实一面后,取下套筒,将试模掉头,装上套筒,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和次数击实另一面。
(5)试件击实结束后,卸去套筒和底座,将装有试件的试模横向放置冷却至室温后,置于脱模机上脱出试件。
将试件仔细置于干燥洁净的平面上,在室温下静置过夜供试验使用。
2、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用游标卡尺测量圆柱形试体的中部直径(101.6mm±0.2mm),在十字对称的四个方向量测离试件边缘10mm处的高度,高度应符合(63.5mm±1.3mm)。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一、试验目的
1、沥青、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能检测。
2、算出沥青混合料在热拌时的失重情况。
二、试验设备
1、汤式沥青将锅;
2、钢棒;
3、恒温恒湿箱;
4、斗型搅拌机;
5、动态力学收缩计;
6、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机;
7、动态粘结试验机;
8、沥青韧性指数试验机等。
三、试验步骤
1、沥青组分汤式凝固点测定:将沥青放入汤式将锅内,使用钢棒搅拌,在25℃的恒温恒湿箱中蒸发至沥青凝固,记录组分的凝固点。
2、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在斗型搅拌机中,将沥青及矿粉加入,设定
加温升温的时间,在动态力学收缩计及沥青混合料热变实验机中检验
物料失重情况,求出沥青混合料在热拌时的失重量。
3、动态粘结试验:将沥青混合料放入动态粘结试验机内,检测符合标
准的粘结。
4、沥青韧性指数试验:使用沥青韧性指数试验机,测试沥青混合料具
有良好的韧性。
四、安全防护
1、穿戴安全帽和安全鞋。
2、由专业人员操作仪器设备。
3、使用时应排除火源、注意安全。
4、保持现场的清洁和整齐。
5、不得加热大于熔化点以上的沥青及混合料。
(完整版)沥青延度试验方法

沥青延度试验方法1、目的:用于测定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
2、引用标准::JTG E20-2011《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605-20113、仪器、设备:沥青延度仪、试模、试模底板、加热炉具、甘油滑石粉隔离剂(比例2:1)、其它。
4、准备工作4.1接通沥青延度电源,按下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根据测试需要设定规定实验温度,并设置水浴循环及拉伸速度,校正拖板起始位置。
4.1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
4.2按沥青试样准备方法将准备好试样从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反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
灌摸时注意勿使气泡混入。
4.3试件在室温中冷却不少于1.5h,然后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摸的沥青,使沥青面与试模平齐。
将试摸连同底板放入规定实验温度的水槽中保持1.5小时。
4.4接通沥青延度电源,按下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根据测试需要设定规定实验温度,并设置水浴循环及拉伸速度,校正拖板起始位置。
5、检验步骤5.1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入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底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水面距试件表面不小于25mm。
5.2关好水浴盖即开始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试样的拉伸情况。
当有试样拉断时应立即按一下遥控器“A”健以保存该次的试验数据,即三个试样应按三次。
如发现沥青丝浮与水面或沉入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相近后,重新试验。
5.3试验完成后,需将拖板移动回初始位置。
试验完成,打印试验数据。
6、报告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3个,如3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如3个结果中,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100cm时,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则取3个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延度试验结果,若平均值大于100cm,记作“>100cm”;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沥青材料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沥青材料的组成和特性;2. 掌握沥青材料的实验方法;3. 分析沥青材料的性能指标;4. 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沥青材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沥青质、树脂、地沥青质和填料组成。
沥青材料在高温下具有流动性和粘结性,在低温下具有硬度和脆性。
本实验通过对沥青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其性能指标,为沥青路面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材料1. 沥青材料:石油沥青、煤沥青;2. 填料:石灰石粉、矿粉;3.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合机、沥青软化点测定仪、沥青针入度测定仪、沥青延度测定仪、沥青老化试验箱等。
四、实验步骤1. 沥青软化点试验(1)将沥青材料置于沥青软化点测定仪中,调节温度至25℃;(2)将沥青材料放入试样杯中,试样杯底部放置温度计;(3)加热沥青材料,记录沥青材料软化点。
2. 沥青针入度试验(1)将沥青材料置于沥青针入度测定仪中,调节温度至25℃;(2)将沥青材料放入试样杯中,试样杯底部放置针入度计;(3)插入针头,记录沥青材料的针入度。
3. 沥青延度试验(1)将沥青材料置于沥青延度测定仪中,调节温度至25℃;(2)将沥青材料放入试样杯中,试样杯底部放置延度计;(3)拉伸沥青材料,记录沥青材料的延度。
4. 沥青老化试验(1)将沥青材料置于沥青老化试验箱中,设定老化温度和时间;(2)老化沥青材料,取出后进行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沥青软化点试验结果石油沥青软化点:48℃;煤沥青软化点:60℃。
2. 沥青针入度试验结果石油沥青针入度:80(0.1mm);煤沥青针入度:100(0.1mm)。
3. 沥青延度试验结果石油沥青延度:100(cm);煤沥青延度:150(cm)。
4. 沥青老化试验结果石油沥青老化后软化点:50℃;煤沥青老化后软化点:65℃;石油沥青老化后针入度:90(0.1mm);煤沥青老化后针入度:110(0.1mm);石油沥青老化后延度:90(cm);煤沥青老化后延度:130(cm)。
沥青四组分流程

沥青四组分流程
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提炼而来的混合物,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
四组分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沥青中不同组分的方法。
以下是沥青四组分法的大致流程:
1. 选择合适的溶剂: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溶剂来将沥青样品溶解。
常用的溶剂包括戊酮、四氯化碳和苯。
2. 采集沥青样品:将待分离的沥青样品采集到一个容器中,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加入溶剂:将选定的溶剂逐渐加入到沥青样品中,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使沥青完全溶解在溶剂中。
4. 分离组分:将溶解后的混合物通过过滤的方式进行初步分离。
将沥青溶液过滤到一个玻璃过滤瓶中,通过重力作用将固体残渣分离出。
5. 加热蒸发:将沥青溶液放入蒸发皿中,通过加热将溶剂蒸发掉。
加热过程需要控制温度,以免热分解沥青组分。
6. 分离组分:经过蒸发后,沥青中的不同组分会按照其沸点的不同而分离。
较低沸点的组分会首先蒸发掉,较高沸点的组分会在溶剂完全蒸发后残留在蒸发皿中。
7. 检测和分析:分离出的不同组分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检测和分析,以确定其化学成分和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四组分法只是一种常用的沥青分离方法之一,具体步骤和条件可能会因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而有所调整。
沥青老化实验操作规程培训

沥青老化实验操作规程培训沥青老化实验操作规程培训一、引言沥青老化实验是评价沥青材料抗老化性能的重要方法,操作规程的合理和严格执行对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沥青老化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培训说明,以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实验原理通过模拟沥青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老化过程,通过加热和氧化等处理,来评价沥青材料的抗老化性能。
实验中主要使用温度恒定、氧气流量恒定的设备进行老化。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 温度控制设备:确保实验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
2. 氧化设备:控制氧气供给和流量。
3. 沥青样品:按规定比例准备好的沥青样品。
4. 实验容器:用于装载沥青样品的容器。
5. 其他辅助设备:用于实验过程中的辅助操作。
四、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搭建实验设备,检查温度控制设备和氧化设备的功能是否正常。
2. 样品准备:按照实验所需的样品数目,准备好相应数量的沥青样品,并记录编号。
3. 样品装载:将准备好的沥青样品均匀地装载到实验容器中。
确保样品的形状和大小一致。
4. 实验条件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温度和氧气流量。
确保温度和氧气流量的稳定。
5. 实验开始:将装载好样品的实验容器放入温度控制设备中,开始老化实验。
6. 实验时间设置: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实验的时间长度。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个时间段的老化实验。
7. 实验观测:实验过程中需定时观测样品的外观变化,包括颜色、硬度等指标的变化。
可拍照记录实验过程。
8. 实验结束:根据实验要求,每个老化时间段结束后将样品取出,记录外观和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9.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绘制实验结果图表。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时应佩戴实验手套和防护眼镜,避免沥青接触皮肤和眼睛,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 温度和氧气流量调节时,要小心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3. 实验设备和试剂要保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火源。
4.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台面整洁,避免试剂交叉污染。
沥青实验报告

沥青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沥青性质测定实验目的:1. 了解沥青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沥青的软化点测定方法。
3. 掌握沥青的粘度测定方法。
4. 掌握沥青的针入度测定方法。
实验仪器:软化点测定器、粘度计、针入度测定器。
实验试剂:沥青样品、四氯化碳。
实验步骤:1. 软化点测定(1)在软化点测定器的杯中倒入少量四氯化碳,用玻璃筒将沥青样品均匀地涂在铝箔杯底上,放在杯中。
(2)将软化点测定器的外圈加热至300℃,内圈加热至5℃高于样品的预计软化点。
(3)等待内圈上升,当样品开始降解时,内圈停止上升,此时读出显示器上的数值,即为沥青的软化点。
2. 粘度测定(1)将粘度计的温度调节至待测沥青的试验温度。
(2)将沥青样品倒入粘度计的试液杯中。
(3)开启粘度计开关,等待指示器稳定后,调节显示器读数至粘度计指示器上的数值即可。
3. 针入度测定(1)将待测沥青样品加热至试验温度。
(2)将针入度测定器的针头垂直地放入沥青样品中,待稳定后,读出显示器上的数值即为针入度。
实验结果:样品编号软化点(℃)粘度(Pa·s)针入度(dmm)1 44.5 0.129 402 56.8 0.239 503 62.3 0.341 60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的软化点、粘度和针入度测定,可以得出不同沥青样品的性质。
其中,软化点是沥青材料对加热的稳定性的指标,粘度是沥青的黏度,反应沥青材料的流动性能,针入度则可以反应沥青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黏度。
比较三个样品的测定结果,可以得出样品1最软化,但流动性最强;而样品3则最硬化,但流动性较差。
因此,在使用沥青时需要根据其具体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方法??
??(1)将沥青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盛样皿在室温中
冷却1~2.5h(据盛样皿大小定)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1~
2.5h。??
??(2)调整针人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并清洗、擦干标准针。将标准针插入
针连杆,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3)将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
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拉杆,使之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指针指零。??
??(4)开动秒表,当秒表指针正指向5s的瞬间,用手紧压针人度仪按钮,使标准针自动
下落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5)压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读数,准确至0.5(0.1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l0mm。
3次平行试验的最大与最小值之差在允许范围内时,取3次平均值的整数作为结果。??二、
沥青延度试验操作方法??
??(1)在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涂抹隔离剂,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
装妥。??
??(2)将沥青试样自试模的一端向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应注
意勿使气泡混入。??
??(3)试件在室温中冷却30~40min,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保
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后,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浸入规定试验温度
的水槽中1~1.5h。??
??(4)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及其指针对零情况。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试验温度±0.5℃。
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人水槽中,取下试模,将试模两端的孔套在槽端的金属柱上,
取下侧模。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
??(5)开动延度仪,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
不得有晃动。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人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
食盐进行调整。??
??(6)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读数,即为延度值。同一试样,每次平行试验不少于3
个,结果应满足相关精度要求,取平均值为最后试验结果。
三、沥青软化点试验操作方法????准备工作:??
1、?将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2、?试样在室温冷却30分钟后,用热
刮刀刮平;???试验步骤:??
??试样软化点在80度以下者:??
1、?将试样、支架、钢球等,置于5℃±0.5℃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分。?2、?烧杯内注
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度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
放入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
4、?将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5、?将烧杯放至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
动振荡搅拌器,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分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6、?
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度?试样软
化点在80度以上者:?
只是把蒸馏水换成甘油,恒温和试验初始温度是32℃±1℃。其它步骤相同。最后读数时
准确至1度。?
四、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
(1)制备符合要求的马歇尔试件,一组试件的数量最少不得少于4个。??
??(2)用卡尺量测试件的直径及高度,如试件尺寸不符合要求(63.5mm±1.3mm或95.3mm
±2.5mm)或两侧高度差大于2mm时,此试件应作废。??
??(3)将恒温水槽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对粘稠石油沥青为60℃±1℃。??
??(4)将试件置于已达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保温时间对标准马歇尔试件需30~
40min,对大型马歇尔试件需45—60min。试件之间应有间隔,底下应垫起5cm以上。????
(5)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放入水槽或烘箱中达到同样温度,然后取出擦试干净内面。
再将试件取出置于下压头上,盖上上压头,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
??(6)启动加载设备,使试件承受荷载,加载速度为50±5mm/min。?当试验荷载达到最
大值的瞬间,取下流值计,同时读取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百分表读
数对应的压力环标定曲线上的荷载值即为试样的稳定度,以KN计。?
五、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及理论密度试验操作过程???
?1、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
??表干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⑴?选择量程适宜的浸水天
平或电子称。?⑵?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
⑶?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将天平调平,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浸水约3到5分,称取水
中质量(mw)。(若天平读数不能很快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应改用蜡封法测定)?
⑷?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不得吸走空隙内的水),称取
试件的表干质量(mf)。?
⑸?对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取水中质量(mw),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
再称取空中质量(ma)?
⑹?计算?试件毛体积密度=ma*ρ/(mf-mw)?
??蜡封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
??⑴?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称。?
⑵?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ma),如为钻芯法取得非干燥试件,应用电风扇吹干12小时
以上至恒重?
⑶?将试件置于4到5℃的冰箱中,不少于30分钟?⑷?将石蜡熔化至其熔点上5~6℃
燃烧法测沥青含量
试验时应该按照标定时确定的最终沥青用量的修正系数Cf并在相同条件进行沥青混合料
沥青用量的测定。5.1将燃烧炉预热到设定温度(设定温度与标定温度相同)。将沥青用量
的修正系数Cf输入到控制程序中,将打印机连接好。5.2 将试样放在105℃±5℃的烘箱
中烘至恒重。5.3 称量试验篮和托盘质量m1,准确至0.1g。5.4试样篮放入托盘中,将
加热的试样均匀地在试样篮中摊平,尽量避免试样太靠近试样篮边缘。称量试样、试验篮
和托盘总质量m2,准确至0.1g。计算初始试样总质量m3(即m2-m1),将m3作为初始的
试样质量输入燃烧炉控制程序中。5.5 将试样篮、托盘和试样放入燃烧炉,关闭燃烧室门。
查看显示质量是否准确,即试样、试验篮和托盘总质量m2不得大于5g,否则需要调整试
样盘的位置。5.6 锁定燃烧室的门,启动燃烧开始按钮进行燃烧。按照标定时4.8相同
条件燃烧至连续三分钟试样质量每分钟损失率小于0.01%结束,燃烧炉控制程序自动称量
试样燃烧损失质量m4,准确至0.1g。5.7 按照式(T0735-2)计算修正后的沥青用量P,
准确至0.01%。此值也可由燃烧炉控制程序自动计算、显示出来。(T0735-2) 5.9 燃烧
结束后,取出的试验篮罩上保护罩将试样适当冷却后,将试验篮残留物倒入大盘子中,用
钢丝刷清理试样篮确保所有残留物都刷到盘子中,进行水筛分,得到燃烧后沥青混合料各
筛孔的通过率Pi′,修正得到混合料级配Pi(即P i′-CPi)。6 允许误差沥青用量的重复性
试验的允许误差0.11%,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0.17%。7 报告同一沥青混合料试样至
少平行测定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报告内容应包括燃烧炉类型、试验温度、沥青
用量的修正系数、试验前后试样质量和测定的沥青用量试验结果。并将标定和测定时的试
验结果打印并附到报告中。当需要进一步进行筛分析试验时,还需要包括各筛孔通过率的
修正系数和混合料的筛分试验结果
筛分试验
仪器设备:标准筛、天平、烘箱、摇筛机、浅盘和软毛刷等。
(一)试验步骤
1、试验准备:将来样9.5mm(方孔筛),并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
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水泥混凝土用砂,按下列步骤筛分:
(1)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4.75mm筛
上,首先进行人工合筛,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
剩余量的1%时为止。
(2)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mi),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
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二)结果整理
1、分计筛余百分率ai计算;
2、累计筛余百分率Ai计算;
3、质量通过百分率Pi计算;
4、细度模数Mx计算;
5、绘制级配曲线。
(三)、注意事项
1、沥青路面用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对于<0.075mm的部分应先用水洗法进行
确定,其余粒径烘干后按照上述方法干筛。
2、每次筛分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
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