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经济与文化作业任务二
高中政治课时作业2文化与经济政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二文化与经济、政治(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9·遵义高二检测)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精神文化生产日益走上社会经济生活的舞台,在思想文化和经济生活两个方面都构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B.文化产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文化的力量是综合国力的唯一标志D.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解析】选A。
材料强调文化形成国家和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A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错误;C错在“唯一”;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D错误。
【补偿训练】(2019·青岛高二检测)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是因为 ( )A.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B.文化能够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C.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D.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解析】选B。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
经济力和科技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A说法错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重视文艺的作用,重视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B说法正确;经济是文化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因素,C说法错误;不同性质的文化所起的作用不同,优秀的文化起促进作用,而落后的文化起阻碍作用,D说法错误。
2.山东省从深处挖掘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创意策划的“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叫响全国。
它以突出的地域特征、浓郁的文化底蕴、庞大的产业规模,成为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亮点,推动全省旅游业跨越发展。
上述事实说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B.文化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点C.创新齐鲁文化的实质是突出区域特征D.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解析】选A。
福师(2020-2021)《台湾历史文化》在线作业二(5)答案

福师(2020-2021)《台湾历史文化》在线作业二
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
一、单选题(共25题,50分)
1、在郑成功复台战役中,荷兰殖民者坚守的最后一座台湾城堡是()。
A赤嵌
B巴达维亚
C普罗文查
D热兰遮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2、下面是有关台湾史前文化遗址的论述,其中甲遗址发现红褐色的陶器和炼铁作坊;乙遗址的特色是已知用火、使用打制的石器,过着采集、狩猎和渔捞的生活;丙遗址的陶器腹部有粗绳纹、石器有磨制的石斧、石镞和以芋薯为主的农作。
这三个遗址按照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B
3、清朝“迁界令”的颁布是在()。
A1661年
B1760年
C1516年
D1601年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A
4、牡丹社事件后,首先被派遣来台,从事各项建设的清朝官员是()。
A刘铭传
B丁日昌
C沈葆桢
D邵友濂
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
【参考选择】:D
5、建立起了台湾第一个民用工业的人是()。
A沈葆桢
B丁日昌
C刘铭传。
经济与社会+综合练习-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

高三政治综合测试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一、单选题1.(2024新课标卷)以下是某县关于如何盘活本地闲置耕地的讨论。
农户:家里青壮年外出打工了,耕地闲置了,不如流转给村集体吧!村集体:可是我们不擅长经营!不如把闲置耕地外包给专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和专业合作社三方按合理比例分红。
专业合作社:这个咱在行!咱把流转的这 800多亩耕地整治后,进行规模种植和管理。
县政府:这个经营模式好!谁种植就补贴谁!该经营模式好在①让农户闲置耕地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②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③运用初次分配机制,调动农业种植的积极性④增强村集体的经营能力,扩大集体收入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2.(2024浙江卷)国外某汽车公司的上海超级工厂建成以来,不断扩大与本土供应商伙伴的深度合作,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该工厂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95%,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
这说明①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②扩大生产合作是开放发展的主要方向③内外联动有助于推动经济繁荣发展④扩大生产合作需要提高本土厂商在生产链中的占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4浙江卷)由于各项政策措施叠加发力,全国个体工商户明显复苏。
2023年前三季度,新增个体工商户1719.6万户,同比增长11.7%;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22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67.3%;超过7万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
这表明我国①部分经营主体的所有制经济形式在发生变化②非公有制经营主体在经营主体总量中的占比上升③个体工商户受益于“两个毫不动摇”的政策④非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具备某种量的优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24北京)水是生命之源。
随着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水务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政府对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大型国有水务企业占国内80%的供水业务。
规模较大,市场化较早,多为专业化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集投资、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于一体国际水务企业占国内10%的供水业务。
闽台经贸合作及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探索

闽台经贸合作及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探索一、闽台经贸合作:现状与趋势1、闽台经贸合作的现状2、闽台经贸合作的趋势3、闽台经贸合作的优势4、闽台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5、未来闽台经贸合作的发展方向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机遇与挑战1、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义2、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现状3、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优势4、海峡西岸经济区面临的挑战5、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路径和方向三、闽台货物贸易的发展:过程和趋势1、闽台货物贸易的历史回顾2、闽台货物贸易的发展趋势3、闽台货物贸易的结构变化4、闽台货物贸易的竞争及区域合作5、闽台货物贸易的未来发展前景四、闽台服务贸易的深度合作:政策与实践1、闽台服务贸易的现状2、闽台服务贸易的政策环境3、闽台服务贸易的深度合作4、闽台服务贸易的创新模式5、闽台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趋势五、台资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1、台资企业的历史发展2、台资企业的现状与运作模式3、台资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品牌建设4、台湾本地化、台湾知识化与产业空间重构5、台资企业的面向未来发展战略六、案例研究1、闽台货物贸易的案例:厦门外贸出口逆势增长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厦门外贸持续逆势增长。
此次分析厦门外贸增长的原因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2、闽台服务贸易的案例:台湾品牌服务进驻厦门台湾品牌服务进入厦门市场,为当地服务贸易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具体分析该案例的成功因素。
3、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案例:福建建设“世界名城之都”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建设地区,其文化旅游资源和对台经济合作优势如何助力其建设“世界名城之都”?4、台资企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案例:联华超市的战略转型联华超市是一直以来在大陆市场艰难运营的台资企业,如何完成战略转型,适应当前市场变化,取得成功?5、台湾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案例:橡树湾经济特区橡树湾经济特区是台湾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经济特区如何运营,为两岸贸易合作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闽台经贸合作及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探索一、闽台经贸合作:现状与趋势1、闽台经贸合作的现状闽台贸易合作历史悠久且日益紧密,在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中,台商在闽贸易额占比一直保持在30%以上。
电大《区域经济学》作业答案形成性考核册20330

第一次作业:一、名词解释:1.按国内价格计算的单位产量的增值价值与按国际价值计算的单位产量的单位产量的增值价值的差别,以二者的差值与后者的百分比表示。
2.是外向型企业经营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和预期总成果,它反映了外向型企业一定时期在已确定的经营战略方向下总体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
3.是反映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差别,以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的百分比来表示。
4.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内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经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5.代理是指福建省对外贸易中习惯采用的一种贸易方式,它是指代理人按照本人的授权代表本人订立合同或作其他法律行为,而由本人直接负责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
6.是指其经营范围不限于某个行业的产品,而是尽其所能涵盖各行业产品的外贸公司。
7.又称独家经销,是指进口商(包销商)与国外出口商(供货商)之间达成协议,承担在规定的期限和地域内独家经销指定商品的义务。
8.投资环境就是指影响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个外部境况和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状况等客观环境。
9.是指政府部门通过制定财政和金融法规以及有关经济政策对外向型企业进行协调和管理。
10.指由专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以公开叫价竞购的方法,最后由拍卖人把物卖给出价最高的买主的一种现货交易方式。
11.是指一国派出技术人员、工人或其他人员,前往另一国为需要劳务的业主提供各种不同的技术服务,工程建设服务或其他专业服务,并由此创汇的交易活动。
12.是指世界各国商品交换的领域,也是世界各国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国际间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简答题:1.按文化特征区域可以将福建划分为哪几个区域?答:按习俗、语言等文化特征,将福建分为六个经济区,即:(一)福州经济区;(二)莆田经济区;(三)闽南经济区,包括泉州、漳州、厦门等市;(四)闽东经济区,专指宁德市;(五)闽北经济区,包括南平市和三明市的建宁县、泰宁县、将乐县、尤溪县;(六)闽西经济区,包括龙岩市和三明市(除尤溪县、将乐县、建宁县、泰宁县)。
2024届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仿真模拟试题(一模)附答案

2024届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仿真模拟试题(一模)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某国对食糖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即关税配额量内进口的食糖征收低关税,配额量外进口的食糖征收高关税。
2021年,该国某地自由贸易港取消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管理,短期内会对当地以进口食糖为原料的甜品市场产生影响。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种影响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S表示供给)()A.B.C.D.2.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沙县小吃凭借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逐步走向全国。
几年前,为解决经营中出现的产品标准不一、产能供应不足等问题,沙县小吃从个体分散经营逐步走上集团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实行“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运作模式,现已发展成为在全球拥有8.8万家连锁店、年营业额近500亿元的大产业。
小吃变成大产业主要得益于()①调整产业定位,主动适应市场变化②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市场占有量③创新管理模式,完善公司组织机构④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竞争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1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发行首单碳中和债,这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发行金额最大的专项绿色债券,用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获得境内外投资机构踊跃认购。
碳中和债的发行有利于()①拓宽绿色产业的融资渠道②满足金融市场投资多元化需要③增加绿色项目的投资收益④加快全球金融机构低碳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确定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2021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司法”。
国家重视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为了()①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②优化自由竞争环境,促进经营者跨越式发展③完善市场法制体系,保护消费者自主选择权④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厦门市某社区“对台服务工作法”入选民政部百个优秀社区工作法。
2019年电大_闽台区域文化形考任务作业1-3参考答案

_闽台区域文化课程形考任务1一、名词解释(共12题,每题5分)1、大坌坑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4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
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
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
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一部分,与闽南、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2、长滨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8—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5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命名为长滨文化。
长滨文化距今约1.5万年,其石器都是打制四起。
长滨文化的主人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
其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同大陆南方发现的旧石器相似。
由上可见,台湾在第四冰期同大陆相连的时候,已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场所了。
长滨文化的发现,使台湾与大陆原始文化的源流关系,至少可追溯到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3、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台湾名称参考答案或提示: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在东汉、两晋南北朝时称夷洲,三国时期称琉球,隋、唐、宋、元朝时称琉求,明朝时称东番,清朝属福建,设立台湾府。
1885年台湾建省。
4、凤鼻头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大坌坑文化结束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
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4500—3500年。
石器多为磨制。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
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3500—2000年。
《台湾省》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1 神圣领土
阅读教材,找出台湾和大陆一脉相承的相关证据。
血缘关系
台湾省人口2341.1万(2016年), 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汉族占人口的 97%,他们的祖籍大部分是福建和广 东,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祖国大 陆一脉相承。
高山族是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 民族,台湾少数民族与大陆南方各少 数民族同祖同宗,与中华文化一脉相 连。大陆海南省的黎族与台湾的阿美 族、泰雅族同一族源。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
上升。台湾省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C )
A.矿产资源丰富
B.森林资源丰富
C.多优良港口
D.岛内环境优美
6.几十年来,台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形成了经济( D )
A.以种植业为主
B.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C.以重工业为主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四节 台湾省
第2课时
-.
课程导入
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台湾地区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 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亚洲富裕发达的地区之一。
课程导入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二、富有特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3 两岸经贸合作
近些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经济贸易联系越来越密切,台湾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770.1 345.5 772.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名称:作业二(第5-8章)所属课程:闽台经济与文化课程任务:2011年秋季作业2 完成时间:90 总分:100.001 . (50分) 试述闽西北三市对台经济关系的共同点,并谈谈如何加快闽西北对台关系发展。
答:首先,先确定闽西北地区为三明、龙岩、南平三地市。
土地面积较大,人口较少,但都有丰富的资源。
对台经济的共同点就是可以加强与台的商贸关系,以原料资源为主对台输出,或引进台商在本地办厂,利用较为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同时还解决了当地工作岗位缺乏的局面,达到双赢。
(一)三明市对台经济关系的发展前景。
三明市作为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基地,有较好的投资软硬环境以及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发展对台经贸关系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1、三明市的投资环境得到较大的改观。
目前已建成了比较发达的现代化通讯、运输网络和能源供应体系。
在投资管理服务上,简化办公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大大方便了来明投资兴业的客商。
同时在认真贯彻有关鼓励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还根据本地情况制定了更加优惠的政策。
2、三明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全市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全市工业企业总体技术水平已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主要工业产品的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水平,使重整后的三明工业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与此同时,市政府还积极调整开发招商引资引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把一些基础实、潜力大、前景好的项目作为引资的重点,突出把企业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作为重要内容,为三明市的招商引资增添了更大的吸引力。
3、三明市可资开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
三明市有森林面积占福建省活立木蓄积总量的三分之一。
丰富的竹木资源及副产品,对台商有较强的吸引力。
目前投资于该行业的台资企业主要从事初级产品的加工的企业占多数,因而,在产品的深加工方面尚有巨大潜力可挖。
在矿产资源方面,三明市享有福建省矿藏“聚宝盆”之美称。
全省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合作开采和加工的前景还十分广阔。
4、三明市人杰地灵,文人墨客辈出,名胜古迹众多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使三明发展旅游业的潜力巨大。
在旅游方面,三明市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整开发,以提高三明的旅游业质量。
但三明市的旅游产业还仅初具规模,各项配套设施和服务还不够完善,而且尚有许多旅游景点和配套项目未被开发,这对于台胞资金进入,寻求共同发展极具吸引力。
5、此外,三明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水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台资在此领域尚未涉足。
三明市还是福建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土特产品更是久负盛名。
三明市的食用菌生产在全国也占据重要的一席。
台商在此领域可大展宏图。
今天,三明市正凭借其优势的资源、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优美的环境、优良的治安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开拓者在这片热土上耕耘。
相信在新的世纪里,三明市的对台经济关系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二)龙岩市利用台资的发展过程,其经济关系具有如下特点:1、资源开发型企业依然是龙岩市台资企业的主体和龙头。
龙岩市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水利资源等自然资源,在地理位置上优于龙岩的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城市,自然资源相对缺乏,因而对于资源开发型的台商来说,毗邻漳、泉的龙岩市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因而台商投资于龙岩市资源开发的势头依然强劲,且在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将比以往有较大的拓展。
2、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进一步发展。
相比较而言,龙岩市具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广阔而便宜的土地价格,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具比较优势。
随着两岸政治、经贸关系的改善,那些在台湾岛内及闽东南甚至其他地区竞争力渐失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移至闽西以获发展的“第二春”将成为可能。
另外,龙岩市对台劳务输出的前景亦十分广阔。
3、农业开发前景广阔。
台湾岛内农业开发的空间已尽,因而做好对台农业合作,吸引台商投资农业将大有可为,特别是近年来台商投资于龙岩市的农业开发有上升势头,且前景看好,这将对那些还在犹豫观望的开发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龙岩市地域辽阔,山地、荒坡地到处都是,且雨量充足,气候温润,十分有利于农业开发,只要加强宣传力度,配之以优惠政策,吸引台商开发农业大有文章可做。
4、发展旅游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一,闽西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由于血缘相亲,语言相通,风情风俗相近。
改革开放以来,台胞回闽西谒祖拜宗一浪高过一浪。
第二,闽西风景秀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开发的冠豸山风景区、永定土楼旅游区对台胞有巨大的吸引力,近年来开发的森林旅游同样动人心魄,随着棉花滩水电站蓄水发电,数百里人工湖泊将呈现在人们眼前,棉花滩山水旅游将成为一道新的亮丽的旅游景点。
第三,随着闽西铁路、公路交通的改善,到闽西旅游已变的十分便利。
把台胞回闽西拜祖认宗的历史文化旅游与山水旅游结合起来,大有文章可做,吸引台商开发闽西的旅游业,同样是拓展龙台经贸关系的重要方面。
(四)南平市对台经济关系特点:1、以农业合作项目为中心。
南平土地多,境内山多地广水面大。
但是,由于资金相对缺乏,农业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市场营销薄弱,目前南平传统农业比重还比较大,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亟待寻求合作,共同发展。
台湾农业现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特别是先进的生物技术、精致农业以及世界一流的食品加工业,有力地支撑着农业快速发展。
同时还形成了一套运行较顺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营销机制,占有了较广阔的农产品海外市场。
然而,因岛内地价昂贵,劳动力紧缺,生存发展空间有限,生产成本的上升又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为谋求发展,必须向岛外拓展,这势必带动大量资金、技术、设备向外转移。
在这种背景下,闽北台资经济中,农业项目比重较大,形成中心。
2、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台商投资南平大部分是竹木制品企业,但竹木企业属资源形企业,由于资源的逐年减少和限制砍伐,台商在南平近年的投资重心逐渐转向建筑、建材、电子、化工、纺织等行业,科技含量有所提高。
3、以旅促商,带动台商投资热。
南平市是福建主要风景名胜区,浩瀚神奇的国家级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全国五大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武夷山以其典型的“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誉满海内外。
1999年武夷山被联合国确定为“双世遗”,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许多台胞结伴来武夷山观光旅游,许多台商观光旅游后,看上武夷山所在的闽北这块宝地,由观光客变成了投资者。
2 . (50分) 对台优势是福建最大的优势。
请联系书本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并进一步阐述福建应该如何发挥这一优势。
答:一、闽台资源及产业具有互补特点,我们应该利用本地资源及产业优势,发展对台经济合作:(1)闽台资源互补。
海峡两岸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①土地资源②人力资源③市场资源④矿产资源⑤海岸与港湾⑥旅游资源⑦资金⑧技术。
(2)闽台产业的互补。
台湾与福建的产业互补性主要体现在①农业,两岸气候相似,农作制度相通,作物品种相近,为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
同时,闽台两岸的农业有着很强的互补性:第一,资源互补。
第二,产业互补。
第三,市场互补。
②石化工业,闽台石化业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均有较强的互补性。
③科技行业,A信息产业。
B机电行业。
④汽车业。
近期内祖国大陆的汽车行业受到加入WTO的冲击将较小。
而台湾的汽车业则不同,目前台湾汽车市场趋于饱和,经营规模不足,生产成本难以降低,因此,汽车业正加速对外投资。
闽台汽车业合作已有良好的开端。
⑤)服务行业①旅游业。
福建拓展对台旅游有很多优势。
②保险业。
(6)运输业。
两地海港隔海相望,发挥港口优势,双方可以用最少运费,最短时间达到资源互补。
二、闽台产业合作的经济环境。
(1)福建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2)台湾面临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
(3)互补互利的闽台产业分工体系持续发展。
(4)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福建利用台资的主要特点。
1、利用台资总额位居全国前列。
2、台商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大项目增多。
3、投资对象趋向多样性。
4、台商投资区已成为利用台资的“窗口”。
5、台商投资农业已成为福建利用台资的一大热点。
三、闽台经贸合作是双方经济优势的互补性决定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的整合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1)闽台经贸合作的结构将逐渐改善,趋向平衡化发展。
(2)闽台经贸合作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提高,以信息电子业为主的台湾科技产业将进一步加快对福建的投资。
(3)闽台经贸循环将出现“四角模式”。
长期以来,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日本提供技术—台湾加工生产—外销美国市场”的模式,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给台湾带来的经济效应不断增长并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这一模式将被由福建省充当重要角色的“四角模式”也就是“日本进口—台湾设计—大陆加工—欧美销售”的模式所替代。
(4)共同的、强大的经济利益将成为闽台经贸往来的直接驱使力,闽台经贸往来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经济利益也将持续增长。
四、闽台金融合作中福建应采取的策略是:(1)利用加入WTO的机遇,扩大闽台两地金融合作的规模。
(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机构竞争力。
(3)加快金融自由化的进程。
(4)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