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9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9课《黄山奇石》的第二课时中,继续深入探讨黄山的奇石景观。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39页至第40页,详细阐述“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特点及背后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之处。

2. 使学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奇石特点,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黄山奇石的美,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奇石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山奇石图片、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黄山奇石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详细过程:学生观察图片,老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石头为什么叫奇石吗?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描述的奇石特点。

详细过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理解生词,解答疑问。

3. 课堂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讲解奇石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详细过程:结合图片,讲解“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特点及背后的传说。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想象、表达。

详细过程:以“仙桃石”为例,提问:“你们觉得仙桃石像什么?它在想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奇石,模仿课文中的描述,写一段话。

详细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个别指导,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6. 朗读感悟: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

详细过程:在朗读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感受课文中的美。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篇1:《黄山奇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黄山奇石》第二课时优秀教案第二课时一、导入1、黄山奇石真是千奇百怪,神奇至极啊,让我们打开课本,再到课文中去欣赏。

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再思考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哪几块奇石?(生自由朗读课文。

)2、反馈,师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3、在这几块奇石中,挑选你喜欢最感兴趣的一块或几块,快速到课文中去找找,仔细读读,研究一下,你为什么喜欢它?然后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家。

二、分层学习(随机)1.师:你喜欢哪个?为我们读读----生:我喜欢猴子观海。

生朗读(出示图片)a能说说猴子观海吸引你的理由吗?b谁也喜欢这块,谁也来说说?c读得真到位,你能为我们表演一下吗?(请学生表演。

师随即询问:请问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啊?)d这只猴子在想些什么?面对这猴子观海,你有什么要说吗?e请别的同学有也说说f一起把这几句话读读。

2.师:还有别的吗?生(仙人指路),朗读(图片出示)a谁也喜欢这个,请你读。

b讲讲你为什么喜欢这幅?c请喜欢这幅的同学一起朗读。

3.仙桃石:学生朗读。

a你为什么喜欢这块?b这样一块神奇的石头,它的来历你想都过吗?c你能说得那么好,相信你一定能把这奇与美读出来。

请你再读一遍。

d谁也来试试。

(指名2、3位)e请女生读4.金鸡叫天都:生朗读a为什么喜欢?b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对这块石头的喜爱吗?c谁也喜欢?----理由,朗读d几块巨石组成的金鸡叫天都太神奇了,我仿佛看到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伸长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啼叫。

让我也来读读,如果你们愿意也可以和我一起读,好吗?(师范读)三、整体朗读师:黄山奇石果然名不虚传,让我们一起再来品味它的神奇美丽。

品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课堂实践1、同学们对黄山奇石有了这么深的理解,我觉得都能做做小导游了。

请你选择一处自己喜欢的,看看图,读读说说。

当一回小导游,介绍给你的.同学,介绍给我们老师,好吗?也可以小组成员之间交流。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整理的《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2-5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文中的词句和图片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有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3仿照课文的句子,对照图片,用“像”说说黄山的其他奇石,并写一写。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难点:仿照课文的句子,对照图片,用“像”说说黄山的其他奇石,并写一写。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第一组:中外闻名(指名学生说说该词的意思并介绍近义词:驰名中外)第二组:秀丽神奇奇形怪状(联系课文内容,用这两个词语分别说一句话)第三组:一个桃子一只猴子一位仙人一只雄鸡(量词的积累)二、精读课文,感受奇趣教师过渡:上节课,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游览了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黄山风景区,见到了许多怪石,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2-5自然段,读完后告诉老师文中介绍了哪些怪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指名回答,教师板贴: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仙桃石1出示图片,指名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石?(学生答仙桃石)2老师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答因为它长得像一个大桃子)3师:课文中是怎样描述“仙桃石”的?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生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请2-3位同学读一读,读完后大家一起读)4这么大的石头究竟是不是从天上飞来的呢?(板贴“飞”字)当然不是,“好像”这个词语便告诉了我们答案,黄山的怪石是经过很多年的风化而形成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9 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9 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

指导书写“每”。
学写字
从横中线下侧 起笔
指导书写“升”。
学写字 在横中线上方
指导书写“闪”。
学写字 是点不是捺
“仙桃石”
黄 “猴子观海”
பைடு நூலகம்
山 “仙人指路”
奇 石
“金鸡叫天都”
详写
奇形怪状 闻名中外
“天狗望月”“狮子抢 略写 球”“仙女弹琴”
课文主要具体介绍了四种奇石: _仙__桃__石___,_猴__子__观_海__,_仙__人__指__路_,__金__鸡__叫__天__都, 表达了对黄山奇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认字
巨大 巨变
“著名”和前文学的“闻名”有 什么不同呢?
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多音字,在这里读音是dū,还可 以组词:首都、都城、都市
用“著名”和“闻名”填空。 ◇爱迪生是举世( 闻名)的科学家。 ◇他妈妈是( 著名 )的外科医生。
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里的石 头,再选一张图片写下来。
形状:像个大桃子 好像: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地点:从天上飞下来的
有位小朋友文文,她第一次来到黄山,看到山 头上有一块像大桃子的石头。你能为她介绍一下这 块石头吗?
文文继续往前走,先后看到了下面几块奇石, 你能根据课文的描写,完成表格,并为文文介绍这 些奇石吗?
图片
名称
猴子观海
形状
地点
像只猴子,两
只胳膊抱着腿 陡峭的山 蹲在山头,望 峰
9 黄山奇石
第二课时
认读生字
闻名景区 南部秀尤 其狗形状
开火车朗读词语。
闻名 风景区 省会 南部 秀丽 尤其 奇形 怪状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第四单元
9 黄山奇石
第2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会认读
风景 景色 秀丽 秀美 著名 名字
风景如画 一枝独秀 名不虚传
阳光同学系列丛书
词语搭配
陡峭的 陡峭的 陡峭的 翻滚的 翻滚的
云海 石崖 山势 山峰 波浪
二、品读课文
朗读第1自然段,思考: 1.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在哪里? 2.黄山风景区的特点可以用文中哪个 词语概括? 3.哪一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 4.“尤其”说明了什么? 5.哪个词语突出了奇石的特点?
六、结构梳理
“仙桃石”
黄 “猴子观海” 山 “仙人指路”
详写
奇 石
“金鸡叫天都”
奇形怪状 中外闻名
“天狗望月”“狮子 抢球”“仙女弹琴”
略写
黄山奇石数量多。
黄山奇石形状各 异,趣味无穷。
与“山”有关的词语: 山崩地裂 山呼海啸 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山珍海味 山林隐逸 山水相连 山重水复 山鸣谷应 山盟海誓 地动山摇 高山流水 开门见山 愚公移山
三、拓展延伸
黄山四绝
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四、布置作业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秀丽 美丽 (1)黄山风景( 秀丽),吸引了许多游客 来游玩。 (2)我的语文老师长得( 美丽 )。
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这几段 具体地向读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绍了几处景点? 各处景点分别有什么特色?
仙桃石
比喻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
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飞”“落”两个动词把仙桃石写活 了,那么大的一块石头宛如小 鸟一样轻松自如地飞来,落在 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
猴子观海
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 头,望着翻滚的云海。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中,深入学习《黄山奇石》的第二课时。

这部分内容主要围绕黄山的奇石展开,详细描述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独特景观。

我们将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深入了解黄山的自然风光和奇石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并学会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学会运用。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欣赏黄山的奇石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山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石的魅力。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形式巩固生字词的掌握。

4.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分析课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5.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图片中的奇石。

6.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2. 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熟记生字词。

(2)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一幅自然景观的图片。

2. 答案:(1)略(2)例:太阳像个大火球,照耀着大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与美丽。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描写技巧。

4.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分析课文的表达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2.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想象力不足。

教学重点: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3.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描写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

2. 课文原文:打印或准备课本。

3. 生字词卡片:用于识字教学。

4.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课文朗读(5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和停顿。

3. 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4. 课文解析(10分钟):教师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描写技巧。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6.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设计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内容。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黄山奇石:1. 奇石景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2. 作者表达:比喻、拟人、排比3. 描写技巧:视觉、听觉、触觉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并家长签字。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最喜欢的黄山奇石。

3. 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景物。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9.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黄山奇石》的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8页至第10页,详细讲述了黄山的奇石景观,如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以及它们的传说和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使学生了解黄山的奇石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描述的黄山奇石的特点和传说。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黄山奇石的图片、课文朗读录音、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山的奇石景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黄山的奇石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传说。

3. 课堂讲解:(1)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黄山奇石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等。

(2)讲解课文中描述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奇石的传说。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例题讲解:以仙桃石为例,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奇石的特点和传说。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黄山奇石,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描述。

6. 互动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描述,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2. 大自然的杰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黄山奇石,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描述。

示例答案:我选择的黄山奇石是“猴子观海”。

它位于黄山的北海景区,形状酷似一只蹲在海边的猴子,望着远方的大海。

它仿佛在聆听海浪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课后拓展:收集其他风景名胜的奇石图片,与同学分享,互相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了黄山的奇石景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观察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
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
伸着手臂指向前方。这句话运用比的修辞手法,把巨 石描写得活灵活现,使读者充分感受到 了它的有趣。
石头怎么会变成“金 光闪闪的雄鸡”呢?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 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 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 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 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妙解课文
认真听老师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 1.全文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找一找能概括全文主要内 容的句子。 2.这篇课文写了黄山哪些景观?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能概括全文主要 内容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中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 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 有趣极了。
默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哪些黄山奇石, 用圈标出来。
“雄鸡”在做什么呢?
它__伸___着脖子,对着天都 峰不住地__啼___叫。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如“天狗 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 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图解课文
综合拓展
描写黄山的名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明·徐霞客《漫游黄山仙境》
就说“仙桃石”吧,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 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 的石盘上。
仔细观察图片, 说一说“猴子” 在哪呢?它在干 什么?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 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 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 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 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文中运用一系列动词描写猴 子观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云海波澜峰作岛,天风来去雨飞花。
——老舍《咏黄山》
三十六峰高插天,瑶台琼宇贮神仙。
——宋·朱彦《游黄山》
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课后搜集有关黄山的诗词作品进行欣赏。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仙女弹琴 狮子抢球
天狗望月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
读课文,想想文中是怎样描写黄山 奇石的,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详写: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略写: 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读课文,仙桃石 是什么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