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经世思想作者
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探渊

曾國藩理學經世思想探淵2015-09-15 09:10:00 《北方論叢》胡維革張昭君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代儒宗”。
他把晚清讞為“空疏虛鶩”的程朱理學與譽為“務實求樸”的經世之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建構起了獨具特色的理學經世思想。
爾後,他以這一思想為原發點,又衍生出一系列子思想,諸如扶人心、正民氣、講究德治的思想,整官風、除積弊、崇尚人治的思想,肅軍心、扶名教、註重思想文化之戰的思想,自強自立、學習西方、因時變革的思想,等等,從而構成了他理學經世思想的整個大廈。
因此,我們要想深刻認識和正確解讀曾氏的整個思想,必須首先對其理學經世思想進行一番爬梳整理,探賾索隱。
本文僅對曾國藩理學經世思想的形成過程、內部結構及其獨步之處,做一點探淵性的思考。
一、鑿通理學與經世之鐵幕從思想學術角度講,有清一代是理學、實學、今文經學、古文經學此起彼伏、流動不居的時代。
正是在這一特定的文化時代裏,曾國藩鑿通了理學與經世之學的鐵幕,將其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對此,梁任公先生有過一段精彩的闡述:扶道正心的程朱理學的產生有其進步性和合理性,但到明末清初,它已成為士林學子抨擊的對象。
雖“自康雍以來,皇帝都提倡宋學--程朱學派,但民間--江浙為中心,‘反宋學’的氣勢日盛,標出漢學名目與之抵抗,到乾隆朝,漢學派殆占全勝”。
然而,物極必反,本為“明道證經”的考據學到乾隆時期走上了極端,饾盯瑣碎,脫離現實,已不適應時代的需要。
“乾隆末年以後,學者‘絕對不問政治’的局面已開始改變,今文派興起,想在乾嘉間考證學的基礎之上建設順康間‘經世致用’之學”。
不過,今文經的“微言大義”並沒有脫出乾嘉考據的窠臼,因而也沒給末世王朝帶來任何生機。
結果,在“洪楊亂事前後,思想界引出三條新路,其一,宋學復興。
乾嘉以來,漢學家門戶之見極深,‘宋學’二字,幾為大雅所不道,而漢學家支離破碎,實漸已惹起人心厭倦,羅羅山(澤南)曾滌生(國藩)在道鹹之交,獨以宋學相砥礪,其後卒以書生犯大難成功名。
《曾国藩》读书报告

《曾国藩》读书报告“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
行笃敬。
”唐浩明著的《曾国藩》,分别为血祭,野焚,黑雨三册。
《曾国藩》这书以史实为基础,通过作者巧妙的艺术加工和虚构,把曾国藩这个集各种矛盾人格的人物形象的重现在读者面前。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涤生”二字沉敛中带着霸气,颇有气势。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唐鉴称赞:“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
”又有另一种说法为:“涤生”寓意有浴火重生之意,出自秉钰写给曾国藩的一封信,原文:为比如点灯,灯油耗尽时,等就不会可乘之机把灯吹灭,你的懒怠的心也该像灯油一样被耗尽,才能不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干扰,最后望你荡涤旧时的耻辱,早日得以复生。
上面两个资料虽然出处不同,但是“涤生”二字已说明曾国藩是一个自省,自悟,自律之人。
读过《曾国藩传》后,我更加的钦佩他了,他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静,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一生中最大的功绩有两件: 灭太平军与兴办洋务.在这两件事里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创新最应当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曾国藩的一生都在为已到垂暮之年的封建制度而坚持着自己“忠君爱国”之道。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 答案

1.1作业1发生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哪一方的胜利结束?正确答案:C、东晋2“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下面哪一时期?正确答案: D、1862年-1874年3历史小说《曾国藩》的作者是正确答案:C、唐浩明4蒋介石曾要求其儿子蒋经国要认真学习曾国藩家训与家书。
正确答案:√5李鸿章和曾国藩二人分别代表了清代中兴局面的开创和彻底终结。
×2.1作业1下列选项中不是发生在19世纪的是()。
正确答案:C、辛亥革命2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是谁制造的?()正确答案:A、居纽3白莲教起义发生的主要地区不包括下面哪一个?()正确答案:B、广东4下面关于洪秀全生平及其成就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正确答案:D、原名火秀5曾国藩、李鸿章是近代中国真正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6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出现于1804年。
()正确答案:√7罗伯特·富尔顿于1809年建造了一种在海上使用的轮船。
正确答案:×2.2作业1下面关于岳麓书院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1925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2“惟楚有才”出自下面哪一著作?()正确答案:B、《左传》3素有“芙蓉国”之称的省份是()。
正确答案:C、湖南4下面关于钱基博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D、钱钟书之子5()不是南宋历史上的“东南三贤”。
正确答案:C、苏轼6不属于清代中叶关注社会民生的经世思想的代表人物的是()B、胡宏7学者张朋园提出“湖南人具有个性坚强、勇往直前、不记成败、不计利害的独特地区性格”。
()正确答案:√8《涧于日记》的作者是清代士大夫张之洞。
()正确答案:×9湖南人魏源主持编译了《海国图志》和《皇朝经世文》等著作。
√2.3作业1下面关于王闿运生平及其成就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明末经学家2下面关于曾国藩家庭成员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B、大哥字竹亭3曾国藩祖父提出的“三不信”不包括下面哪一个?()正确答案:A、贵人4曾国藩出身在湖南长沙府湘乡县的大白杨村。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2020尔雅网课课后答案)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食用方法:正确答案为红色标注,课后测试在线浏览即可,考试查题,建议下载到本地打开word,Ctrl+F查找题目。
1.1中兴如梦序言1【单选题】()是历史小说《曾国藩》的作者。
A、朱汉民B、谢婉莹C、余华D、唐浩明2【单选题】“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
A、1864年-1874年B、1865年-1874年C、1862年-1874年D、1863年-1874年3【单选题】发生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的胜利结束。
A、后梁B、西晋C、前秦D、东晋4【判断题】李鸿章代表了清代中兴局面的开创,而曾国藩代表了其彻底终结。
(×)5【判断题】蒋经国被蒋介石要求认真学习曾国藩家训与家书。
(√)2.1时代与家世(一):知人论世1【单选题】白莲教起义发生的主要地区不包括()。
A、广东B、湖北C、陕西D、四川2【单选题】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是()制造的。
A、瓦特B、居纽C、爱迪生D、脱威迪克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是发生在19世纪。
A、法国大革命风潮平息B、瓦特发明蒸汽机C、拿破仑去世D、辛亥革命4【多选题】下面关于洪秀全生平及其成就描述正确是()。
A、出身农民家庭B、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领袖C、原名火秀D、广东花县人5【判断题】罗伯特·富尔顿建造了一种在海上使用的轮船是在1809年。
(×)6【判断题】1804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辆蒸汽机车。
(√)7【判断题】近代中国真正的奠基人绝对不能包含曾国藩、李鸿章。
(×)2.2时代与家世(二):惟楚有才1【单选题】()不属于清代中叶关注社会民生的经世思想的代表人物。
A、胡宏B、陶澍C、魏源D、贺长龄2【单选题】()省素有“芙蓉国”之称。
A、海南B、湖北C、河南D、湖南3【单选题】“惟楚有才”出自()。
A、《左传》B、《史记》C、《后汉书》D、《汉书》4【多选题】下面是南宋历史上的“东南三贤”的有()。
A、朱熹B、吕祖谦C、张栻D、苏轼5【多选题】下面关于钱基博描述正确的是()。
曾国藩的经济课

关于作者张宏杰,知名历史学者,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
著有畅销书《曾国藩传》《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坐天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
关于本书本书是张宏杰以两篇研究论文为底本,对部分叙述语言进行了调整,变成适合大家阅读的历史读物。
曾国藩生前,留下了大量的家书和日记,详细记录了他的收入和花销。
但是之前很少有一本书,专门研究曾国藩的经济状况。
这本《曾国藩的经济课》可以说是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重新审视一位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用客观量化的方式,展现曾国藩乃至整个晚清官场的生态。
核心内容 1. 在京为官的曾国藩,为什么官运亨通却入不敷出? 2.创建湘军的曾国藩,为什么对部下挥金如土,对自己一清如水? 3. 成为总督的曾国藩,为什么克己奉公同时还在行贿受贿?前言曾国藩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大IP。
2019-2020的跨年演讲上,罗胖也引用了曾国藩的一句名言「躬身入局」。
关于曾国藩的介绍和讨论已经很多,为什么要再为你解读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书呢?因为这本书,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为你讲述曾国藩,什么角度呢?就是曾国藩的经济生活。
曾国藩生前,留下了大量的家书和日记,详细记录了他的收入和花销。
但是之前很少有一本书,专门研究曾国藩的经济状况。
这本《曾国藩的经济课》可以说是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重新审视一位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用客观量化的方式,展现曾国藩乃至整个晚清官场的生态。
这本书的作者张宏杰老师,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历史作家,罗辑思维有至少5期节目推荐了他的书,「每天听本书」也解读过他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和《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张宏杰并非历史科班出身,他在大学的时候学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在一家银行工作多年。
一开始他是凭借自己的兴趣写历史,后来,张宏杰被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破格录取为历史学博士,之后又考上清华大学历史系的博士后。
试论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

试论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韩立君摘要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4个方面:1.修身、内省。
曾国非常重视按儒家的标准进行个人品德修养,并且是一个虔诚的自我修养的实践家。
2.崇仁、孝,尚勤俭。
曾国藩所崇尚的仁、孝、勤、俭,都是儒家理学思想。
3.教子与经世。
曾国藩不仅强调自身的修身、内省,而且特别重视用儒家思想,尤其是理学对儿子进行教育,使他的学问和能力并没有“一世而亡”。
4.经国治世、富国强兵与办洋务结合。
曾国藩主张通过办理洋务来实现经世致国、富国强兵的目的。
关键词曾国藩理学经世致用思想经世之学,“是指讲求通晓儒家经学以服务于现实政治和社会实际的崇实学风和价值趋向”。
曾国藩推崇理学经世的思想核心是注重维护封建伦理制度和调整封建统治政策,增强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
他虽以理学家相标榜,但不尚空谈而务实际。
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就是非常严格按照理学家“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公式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一、修身、内省曾国藩非常重视按儒家的标准进行个人品德修养,并且是一个虔诚的自我修养的实践家(如他主张黎明即起,按时练字,熟读经史和写反省日记等)。
曾国藩自追随唐鉴、倭仁讲习理学以后,唐鉴、倭仁帮他制定“日课”、“十二条规”,最主要的就是修身、自我反省,简直就像个宗教徒,实为儒教教徒、理教教徙。
虽然,他后来没有按照理学家的样式,坚持每日做“功课”,但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严要求,对自己身上存在的不合封建道德的行为,时常进行反省和自责,经常见诸日记和书牍之中。
特别是在1858年再次出山之后,通过一番“大悔大悟”,曾国藩更严格地按封建统治要求规范自己。
曾国藩在同治九年二十二日《日记》中,记载“是日细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
”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认为修身,就必须“慎独”。
所谓“慎独”:慎于独处,则心胸安泰,就是说遏禁私欲,连非常微小的方面也不放过,循理而行,成以心泰,就是要人的一言一行都要完全符合封建的伦理道德。
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2019尔雅答案100分

中兴如梦序言1【单选题】(D)是历史小说《曾国藩》的作者。
∙A、朱汉民∙B、谢婉莹∙C、余华∙D、唐浩明2【单选题】“同治中兴”具体指的是(C)。
∙A、1864年-1874年∙B、1865年-1874年∙C、1862年-1874年∙D、1863年-1874年3【单选题】发生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以(D)的胜利结束。
∙A、后梁∙B、西晋∙C、前秦∙D、东晋4【判断题】李鸿章代表了清代中兴局面的开创,而曾国藩代表了其彻底终结。
(错误)5【判断题】蒋经国被蒋介石要求认真学习曾国藩家训与家书。
(正确)时代与家世(一):知人论世1【单选题】白莲教起义发生的主要地区不包括(A)。
∙A、广东∙B、湖北∙C、陕西∙D、四川2【单选题】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是(B)制造的。
∙A、瓦特∙B、居纽∙C、爱迪生∙D、脱威迪克3【单选题】下列选项中,(D)不是发生在19世纪。
∙A、法国大革命风潮平息∙B、瓦特发明蒸汽机∙C、拿破仑去世∙D、辛亥革命4【多选题】下面关于洪秀全生平及其成就描述正确是(ABD)。
∙A、出身农民家庭∙B、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领袖∙C、原名火秀∙D、广东花县人5【判断题】罗伯特·富尔顿建造了一种在海上使用的轮船是在1809年。
(错误)6【判断题】1804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辆蒸汽机车。
(正确)7【判断题】近代中国真正的奠基人绝对不能包含曾国藩、李鸿章。
(错误)时代与家世(二):惟楚有才1【单选题】(A)不属于清代中叶关注社会民生的经世思想的代表人物。
∙A、胡宏∙B、陶澍∙C、魏源∙D、贺长龄2【单选题】(D)省素有“芙蓉国”之称。
∙A、海南∙B、湖北∙C、河南∙D、湖南3【单选题】“惟楚有才”出自(A)。
∙A、《左传》∙B、《史记》∙C、《后汉书》∙D、《汉书》4【多选题】下面是南宋历史上的“东南三贤”的有(ABC)。
∙A、朱熹∙B、吕祖谦∙C、张栻∙D、苏轼5【多选题】下面关于钱基博描述正确的是(ABD)。
2014年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

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思想时间:2013-04-18 17:20来源:家国网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相关。
而在这其中,经世致用的思想作为曾国藩行为的指导思想,自始至终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国藩作为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与清王朝的命运紧密相关。
而在这其中,经世致用的思想作为曾国藩行为的指导思想,自始至终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古代经世致用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首先,有必要明确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
工具书中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
《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另外,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
《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
由此可以给经世致用下一个定义: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
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经世致用思想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仔细分析儒家思想,可以看到,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孔子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思想,目的就是要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局面,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
另外,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尚思辨。
它不象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性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与来世的问题或是人世与鬼神的关系等问题,而是很实在,甚至可以说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从其产生之时,就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们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随着儒家思想不断被统治者利用、宣传,其中的实学之风也随之传播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的经世思想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382 更新时间:2009-4-20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在政治家,对“干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
”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
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
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
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
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
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
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
《治学论道之经》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的理学大师,学术造诣极深。
他说:“盖真能
读书者,良亦贵乎强有力也”,要有“旧雨三年精化碧,孤灯五夜眼常青”的精神。
写字或阳刚之美,“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或阴柔之美,“着力而得自然之味”。
文章写作,需在气势上下功夫,“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灰”。
要注意详略得当,详人所略,略人所详,而“知位置者先后,翦裁之繁简”,又“为文家第一要也”。
为文贵在自辟蹊径,“文章之道,以气象光明俊伟为最难而可贵”。
“清韵不匮,声调铿锵,乃文章第一妙境”。
《持家教子之术》
著名历史学家钟书河先生说过,曾国藩教子成功是一个事实。
无法抹杀,也无须抹杀。
曾国藩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
二、尽孝悌,除骄逸。
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
六、家事忌奢华,尚俭。
七、治家八字:考、宝、早、扫、书、疏、鱼、猪。
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疆场竞斗之计》
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
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
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
主张军政分理,扣负其责。
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
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
选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实识,四曰营务整齐”。
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
如“用兵动如脱兔。
静如处女”,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处世交友之道》
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
“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
不可轻取人财”。
要集思广议,兼听而不失聪。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
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
“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
为人须在一“淡”字上着意,“不特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
“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
曾国藩写有格言十二首,基本上概括
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修身养性之诀》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
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
曾国藩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不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
”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国藩为自己立下课程十二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有求深意是徇人。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不可一昧耽着,最易溺心丧志。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
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
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华演讲网】 原文链接地址:
/Article/HTML/2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