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风口大量破损原因分析
高炉风口破损形式及改进措施

风口是高炉冶炼所必需的重要工艺设备,其寿命长短直接影响高炉的顺行和产量。
风口破损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常见的风口破损有熔损、开裂及龟裂、磨损、曲损四种形式。
1、熔损
风口熔损主要是瞬间的高强度热流冲击造成的。
在炉况不稳定使风口局部热流密度陡然增加、操作不顺发生崩料使炉内熔融物沉积于风口表面、风口下部出现炉缸结厚或堆积使液态渣铁直接接触到风口壁时,就会产生强大的瞬间热流冲击,顺间热流值大于风口所能承受的最大热流值,风口就会熔损。
另一种熔损是高炉铁水冲熔风口造成的。
2、开裂及龟裂
风口开裂及龟裂是热应力作用的结果,风口内温度梯度越大,风口所受热应力就越大,风口就越容易产生焊缝开裂。
龟裂与开裂有所不同,龟裂主要与风口表面粘结层的脱落有关。
3、磨损
磨损主要是喷吹煤粉对风口内表面的磨损。
当煤粉从喷枪口喷入直吹管后,迅速与热风混合,形成高温稀相气固两相高速流。
气固两相流对风口的磨损应属于磨粒磨损,它产生的机理主要有:冲蚀、疲劳、微切削三种。
4、曲损
风口曲损比较简单,高炉因操作不当出现崩、滑料时,或处理炉墙结厚洗炉时,往往会有大块炉料沿炉墙突然下滑,并打在风口上,从而砸坏或砸歪风口,造成风口漏风、漏水,以至于不得不更换风口。
提高风口制造质量的措施:
1、提高风口材质纯度,提高风口铸造质量,提高风口焊接质量。
2、风口的结构也要合理,应采用的风口结构是:贯流式风口。
中小型企业因水压偏低,建议采用双室或多室风口,以代替结构不合理的空腔式风口。
高炉重大事故及风口烧穿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与高空作业专项安全方案汇编

高炉重大事故及风口烧穿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与高空作业专项安全方案汇编高炉重大事故及风口烧穿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一、目的:在炼铁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高炉风口突然烧穿事故,大量煤气泄漏和焦炭、渣铁飞溅等造成人员设备损坏,制定本预案是为了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为保护设备、恢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二、适用范围:炼铁厂高炉。
三、事故预防措施:(一)、炉缸和炉底烧穿1)原因分析:(1)设计不合理,耐火材料质量低劣及筑炉质量不佳。
(2)冷却强度不足,水压低,水量少,水质不好,水管结垢等。
(3)原料不好,经常使用含铅或碱金属高的原料冶炼。
(4)炉况不顺,频繁的用萤石等洗炉剂洗炉。
(5)铁口长期过浅,铁口中心线不正,操作维护不当。
2)预防措施:首先炉缸炉底结构设计要合理,要采用优质耐火材料,尤其是碳砖质量一定要特别重视。
其次,砌筑质量要好。
操作上要注意下列各点:(1)尽量不使用含铅和碱金属超过规定的原料,特别是含铅的原料应禁止使用。
(2)生产过程中不宜轻易洗炉,尤其是水温差偏高的炉子应避免用萤石洗炉。
(3)加强各部位温度和冷却设备的水温差或热流强度管理,超过正常值要及早采取钒钛矿护炉措施。
(4)保持铁口通道位置准确,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
(5)维持正常的铁口深度,严防铁口连续过浅,按时出净渣铁。
(6)保持足够的冷却强度,水压、水量和水质要达到规定标准,并定期清洗冷却设备。
(7)温度或热流强度超标的部位,可以采取堵封口措施,必要时应降低顶压和冶炼强度,甚至休风凉炉。
(二)、炉顶爆炸1)原因分析:(1)炉顶打水时,打水量过大,在发生崩料时,炉顶温度骤升,可发生爆震。
(2)炉顶温度过高,进行打水控制,而恰在此时休风,打水忘了关闭,料柱发生崩料时,产生水煤气反应,发生炉顶爆炸。
2)预防措施:炉顶温度过高,打水控制时,水量适宜,在休风前必须将炉顶打水关闭。
(三)、热风炉拱顶爆炸1)原因分析:(1)新开炉热风炉在引煤气进行烧炉时,先通煤气和助燃空气,后点火发生爆炸。
055 柳钢高炉大量风口烧损原因分析与探讨

柳钢高炉大量风口烧损原因分析与探讨陆寿先(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l 前言近两年来,柳钢高炉风口烧损比较多,严重影响高炉正常生产。
按每生产万吨铁烧损风口数目计算,从2005年的0.164个上升到2007年0.909年和2008年的O.917个,其中单炉单月烧损风口达30个以上的有5次,分别为于20017年5月4号炉烧损风口34个;2007年5、6月8号炉烧损风口36个、30个;2008年1月7号炉烧损风口30个;尤其是2008年11月新2号炉烧损风口高达53个。
(历年柳钢炼铁厂风口烧损统计情况见表1)。
2大量风口烧损的经过为了探讨风口大面积烧损的原因,现就7号炉和新2号高炉生产情况进行分析。
柳钢7号高炉炉容1080m3,无料钟炉顶,碳砖+陶瓷杯炉底,双出铁场布置,设有20个风口,于2004年6月28日建成投产,2007年全年高炉利用系数2.522 t/(m3.d),综合入炉焦比528 k g/t,综合冶炼强度1.364 t/(m3.d),全年烧损风口中小套共41个。
2008年1月10目7时05分7号炉按计划进行年度检修7天,于1月16日凌晨3时恢复生产。
开炉时用铁口两侧19号、20号、l号、2号共4个风口送风。
送风后3小时20分钟发现18号风口中套漏水,当即休风更换。
当日15时05分(即复风后12个小时05分钟)再次休风更换20号风口中、小套。
在之后的12个小时内(从复风后的19个小时到31个小时内),高炉冶炼进程加快,连续打开7个风口送风作业。
到第36小时时,再次休风更换15号和5号两个风口中套。
也就是在复风后38个小时内,高炉休风三次,共休风9小时39分钊,,更换4个中套和1个小套。
此后高炉炉况一直不好,风口烧损不断,1月份共烧损风口各套共30个。
新2号高炉炉容2000m3,无料钟炉顶,碳砖+陶瓷杯炉底,双出铁场布置,设有26个风口,于2008年元月23日建成投产。
2008年10月22日,新2号高炉按计划限产封炉,封炉前炉况稳定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位于全厂的前例。
高炉风口频繁破损原因分析及生产对策

高炉风口频繁破损原因分析及生产对策宋宇辉杨广洲(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炼铁部)摘要:本文对新兴铸管第一炼铁部3#高炉风口套频繁破损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对具体原因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消除了风口套频繁破损对高炉正常生产的影响。
关键词:高炉操作制度休风率1 概述新兴铸管第一炼铁部3#高炉有效炉容460m3,本代炉役于2005年11月26日点火投产,双钟炉顶,配置2350离心风机、四座顶燃式高效热风炉。
因多种因素的影响,3#高炉风口套损耗比其它几个高炉都高,尤其是进入2008年元月份风口套破损越来越严重,它不仅仅使得高炉的工艺休风率升高,高炉技术经济指标下降,而更严重的是已经影响到高炉的正常炉况,因频繁更换风口休风,导致高炉炉缸不活跃,憋风现象时常发生。
下面主要从高炉冷却系统和高炉操作两个方面进行分析3#高炉风口套频繁破损的原因及其应该采取的生产对策。
2 风口套频繁破损的原因分析2.1 冷却水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⑴设计冷却水压力低导致冷却强度达不到要求。
3#高炉是由原来的360m3高炉扩容到460m3,在高炉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原来的冷却水系统进行很好的改造(原来360m3热风压力只有195kpa,而目前的3#高炉热风压力达到了280kpa左右,足足提高了85kpa),按高炉设计的要求,3#高炉风口高压水压的要求为不低于380kpa(280kpa+100kpa,即风口套冷却水压要比炉内压力高出100kpa为宜),而实际开炉后3#高炉高压水压力只有330~350kpa,远没有达到最低应该达到的水压要求,而且随着高炉冶炼的进一步强化,炉内热流强度的波动也越来越频繁,热震现象也较严重,尤其是风口套它是高炉冶炼条件下工作环境最恶劣的冷却器,因冷却强度达不到很容易造成瞬间被烧坏。
⑵夏季冷却水来水温度高导致冷却强度降低。
目前的冷却水沉淀池及降温系统是高炉改造前设计的(原来总炉容580m3,目前经过多次高炉扩容改造总炉容已经达到1102m3)。
高炉风口小套频繁烧损的原因分析及探讨(精制甲类)

480m3 高炉风口小套频繁烧损的原因分析及探讨第一炼铁厂生产科李霏风口小套频繁烧损的生产现状始终是困扰我公司炼铁厂生产指标的瓶颈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公司各层领导及技术人员对此进行过多次的研讨分析,进行过相关措施进行预防,但收效甚微。
现笔者根据老区480m3高炉7、8月的风口套烧损情况及风口套烧损机理探讨如下,仅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仅供参考。
一、风口套烧损的情况分类。
风口套烧损机理可分为熔损、破损和磨损三类。
实际观察来看,我单位大部分为渣铁侵蚀滴落后造成的熔损,少部分为本身材质或焊接质量不合格造成的破损和磨损。
风口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部分质量过关的风口套在热梯度的作用下,也有可能造成裂纹或渗漏,从而导致漏水。
而破损多发生在风口套本身焊接缝部位,同时可根据烧损后打磨观察,内孔大外孔小的状态即可断定为本身破损,而熔损多为外孔大,内孔小。
因我公司烧损风口的现状绝大部分为铁水滴落熔损,故着重探讨熔损情况的分析及预防。
二、造成风口小套熔损的机理。
造成风口套烧损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烧损机理即是:风口受热超负荷,冷却介质难以及时传导散热,从而导致风口套温度高于铜质固液相反应的700℃界限温度,当达到铜剧烈氧化的900℃界限温度时,风口很快在高温高压下烧坏漏水。
而影响导热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1)风口套本身的材质结构。
这包括风口套铜质的纯度、性能,本身结构的合理性。
我单位大都是铜质99%以上的贯流式风口,基本应能满足本级别高炉的风口要求。
2)冷却介质的压力、流量以及流速。
当前各地区的高炉均在强化生产,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高炉利用系数和指标都日趋提高。
之前的许多设计参数已难以满足强化冶炼的需求。
我单位的风口套水压0.9-0.8Mpa,水量16-15t/h,均同部分高冶强的同级高炉来比较,只能说是在下限水平。
而对于流速来说,应该保持在7-16m/s,才能满足我单位的高炉生产需求。
(尚未计算,预计为下限值)3)炉缸状况。
武钢5号高炉风口频繁破损分析

摘要对武钢5号高炉风口破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主要操作经验有:适当发展中心和边缘两股煤气流,改全焦冶炼,洗炉,提高炉温并适当降低炉渣碱度等。
关键词高炉风口破损对策1风口破损状况武钢5号高炉有效容积为3 200 m3,设有32个风口,4个铁口。
自1991年10月19日投产以来,已进入第14年服役期。
2004年5月份年修更换炉顶-齿轮箱以后,高炉顺行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特别是5、6、7几个月受齿轮箱溜槽停转及槽下计算机设备老化、热风炉等方面的影响,高炉拉风降压频繁。
加上原燃料变差,风口布局不够合理,严重影响了高炉的顺行,高炉炉型受到很大损伤。
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因干熄焦检修改用水熄焦后,高炉风量萎缩,风速降低,慢风时间增加。
加之近几个月来,原料中Al203含量大幅上升,使得高炉渣铁流动性差,渣铁不能及时排放,从而造成炉缸堆积,风口破损频繁。
从12月12日至12月22日共损坏风口28个(重复计算,见表1),高炉被迫休风6次,严重影响到高炉的顺行。
2风口破损期间高炉操作观察到的现象在武钢5号高炉这次风口频繁破损期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现象:(1)下料不均匀。
从12月12日至12月22日,下料时快时慢,在小批重轻O/C条件下,慢时3.5批料/h,快则6.0批料/h,而正常下料(大批重时)应该在7.0批料/h。
(2)有时出现管道行程,而且有小崩料现象发生。
(3)高炉不能接受压差,风量逐步萎缩。
比如12月12日夜班,操作中,在顶压为0.140MPa情况下,压差仅控制在0.140MPa以内,风量由接班时的5050m3/min萎缩到4480m3/min,在此期间风口破损了4个,这说明高炉所能接受的压差愈来愈低。
(4)高炉煤气流不稳定,顶温曲线较散且不规则,冷却壁温度变化大。
(5)风口破损多。
从12月12日至12月22日共破损风口达28个之多。
(6)炉缸容积变小。
比如12月18日这天,出铁次数达18次之多,而当天的产量却仅为4356.1t,这说明炉缸内所能排放出来的渣铁量比高炉正常时少,炉缸容积变小。
2500m~3 A高炉风口破损分析及对策

第 3 期
黑 龙 江 冶 金
Vo . 0 13
No 3 .
201 0年 9月
H i nj n Me l ry el g a g o i t l g au
Se tmbe 2 0 pe r 01
2 0 m 高 炉 风 口破 损 分 析 及 对 策 50 3 A
较 ,0 9年 1— 20 9月 疆 内煤 配 比 提 高 了 2 % 达 到 1 5 % , 炭 M 5下 降 了 1 6 4 焦 2 . %在 9 . % , O上 升 0 8 MI 了 0 6 %在 6 7 % 水 平 。焦 炭 强度 的下 降 , 低 .5 .5 降 其 在炉 内 的骨架作 用 , 到 炉缸 后 粉 焦增 加 , 化 下 恶
t e cu l e u s n ei teh a h codn oi rv h o e Q ai n ua c e di ac mu t sb t c n h er .A crigt mpoe teC k u ly a dfrn e r n ad a t t
s o t u ni m o h r n ng,m an a n n h u t be i n rpr f e o i t i i gt e s ia l n e o i fBF,h v e n a a td , nd t e c n iin o l a eb e d pe a h o d t f o b a tf n c a e n i ls ur a e h sb e mpr v d. oe
高 , 动大 , 波 造成 炉温 波动 大 。
了炉缸 死焦 柱 的 透 液 性 , 是形 成 炉 缸 堆 积 的 主 这
要 原 因。
料、 偏料 现象 , 滑料 后 中心 气 流易堵 塞 。
高炉风口破损原因及预防

高炉风口破损原因及预防王喜兵(酒钢集团翼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摘要高炉风口是高炉送风制度中关键设备,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着高炉的连续强化生产,风口的破损破坏了高炉正常的生产秩序,对高炉的产量、经济技术指标、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根据多年操作高炉的实践谈谈对风口破损的认识,并提出预防风口破损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风口破损防治煤气流1 风口破损的原因分析高炉风口处在高炉下部的要害部位,伸入炉内的外表面在1950℃-2450℃的高温环境下、不仅承受着高温液态渣铁的恶劣侵蚀、而且受到循环区焦炭的撞击及落下焦炭的磨损。
风口破损的原因据国内外风口破损统计,渣铁侵蚀造成的占80-92%,磨损的占3-15%,龟裂破损的占5%以下。
实践表明风口损坏的主要因素是渣铁对风口前端、上端、下端的熔蚀,当其热负荷急剧超过风口承受极限热负荷时就被烧坏;其次是风口内侧及外、上表面磨损和龟裂损坏。
1.1高炉煤气流紊乱由于炉体本身设备原因或炉腹煤气指数超过正常范围,风量与料柱透气性不适应,料柱透气性变差,高炉内的煤气流分布紊乱,在料柱疏松区容易吹出管道。
从炉顶成像仪可以看出焦炭被吹翻现象,管道方向的炉料得不到充分的预热与还原,大量生料下降到风口时降低了炉缸温度,在风口区形成堆积,影响渣铁渗透,风口下端热负荷将异常升高,超过正常工作下所承受的热流强度值942*103w/m2,风口瞬时即被烧损。
另一方面由于出现管道后,风口循环区缩短,渣皮不稳定频繁脱落致使风口上端磨损加剧。
1.2 送风制度不合理炉缸是高炉本体的要害部位,是高炉初始煤气的发源地,决定了高炉初始煤气流分布状态。
风口布局不合理,造成炉缸四周工作不匀,容易形成边缘与中心堆积,炉缸有效容积缩小导致渣、铁水面上升,滑尺崩料时高温铁水快速接触风口表面而烧熔风口。
1.3 原燃料条件恶化无论大高炉与小高炉焦炭质量直接影响高炉的顺行。
主要是焦炭强度与焦炭负荷要匹配在一定范围,随着煤比提高,焦炭负荷加重,焦炭骨架作用显的更为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风口大量破损原因分析来源:焦刚文章发表时间:2009-03-10 风口套等对于高炉系统来讲,是重要的工艺设备,一般企业对于风口套进行的都是寿命管理,实行定期更换。
假若高炉出现大量风口损坏的情况,意味着高炉操作或者冶炼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风口破损需要休风更换,而无计划休风是高炉生产的大忌,因此,减少风口破损意义重大。
这里作者就A厂风口损坏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便于对照找出防范的措施。
1、前言一般情况下,高炉的风口小套都是寿命管理,实行定期更换。
若高炉风口小套出现非正常损坏,对连续性非常强的高炉工艺非常不利。
除休风对产量的影响外,还包括漏水导致燃料比升高、高炉炉凉,损坏炉缸耐火材料等。
频繁的休风还会导致软熔带位置变化,上部形成炉墙结厚甚至结瘤,下部导致炉缸不活直至堆积。
所以,降低风口损坏导致的休风是必须的。
这里就A企业的风口破损进行分析。
2、风口损坏的数量统计为便于分析,特对A厂2007年、2008年各月风口损坏的数量、方式进行了数学统计,如表1,表2所示。
表1 A厂风口破损的数量(个)———————————————————————————————————————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合计———————————————————————————————————————2007年 4 4 12 3 17 4 11 7 24 33 17 18 1542008年 19 15 11 21 17 22 9 19 27 19 34 15 228 ———————————————————————————————————————表2 A厂风口破损的方式——————————————————————烧漏磨漏裂纹合计——————————————————————2007年 140 1 13 1542008年 211 2 15 228——————————————————————由于风口破损主要方式是风口烧漏,因此对2008年风口烧漏的部位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比例,见表3。
表3 2008年风口烧漏部位的比例统计——————————————————————上部烧漏下部烧损前端烧损合计——————————————————————2008年 81.25% 12.50% 6.25% 100%——————————————————————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2007年,除9月、10月外,A厂高炉损坏风口个数月均量差不多;2008年,除7月和11月外,损坏风口个数月均量差不多。
总体来讲,A厂高炉风口的破损数量是比较多的,其中又以烧漏为主要破损方式,说明在高炉操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3、风口破损的可能原因3.1与操作无关的客观因素风口破损的原因很多,有许多是客观条件造成的,比如风口的结构、制造质量、冷却水的压力、流速等,这些是高炉短期不可能改变的,和高炉操作无关。
现在,由于风口的结构、制造质量不断提高,这两个因素已经不是风口破损的主要原因,但质量原因造成的损坏现象仍然存在。
这样的风口漏水被更换下来,漏水处经过处理,一般有针眼等孔隙可见,并且漏水的孔洞呈现外小内大(和由于铁水熔化的孔洞外大内小有明显区别)。
对于风口质量形成的裂纹漏水,一般发生在焊缝处。
但是裂纹漏水不一定就是质量问题,有些风口本身质量没有问题,但受到高炉炉况、冷却等多种因素影响,风口在承受瞬间巨大的热负荷时,在热梯度作用下,也可使风口产生裂纹而漏水。
在冷却方面,有单位做过试验,随着冷却水流速的不断提高,冷却强度加强,即使风口浸在铁水里面,也不会熔化。
但高压、高流速并不是最经济的选择,一般450~1000 m3高炉的风口冷却水流速选择在7~11 m/s之间。
A厂450 m3高炉风口区域的水压在0.85 MPa,水流速度为6.1 m/s;1000 m3 A1号高炉风口区域的水压在1.15 MPa,水流速度在8.3 m/s;1000 m3A2号高炉风口区域的水压在1.08 MPa,水流速度在7.7 m/s。
从水压、流速来看,属于偏低的水平,不过仍然可以维持足够的冷却能力,应该不是风口破损的主要原因。
3.2操作原因一般情况,高炉的操作才是导致风口大量破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种:第一,高炉边缘过度发展。
由于边缘气流过剩,高炉在边缘的反应增加,生成的渣铁量也大,相对于正常情况下渣铁沿风口回旋区表面进入炉缸,此时就会出现少量渣铁沿炉墙下滴,当有少量渣铁滴打在风口上端,就会造成风口损坏。
这种原因造成的风口烧损部位一般多在风口的上部,烧漏的孔洞多呈现外大内小,类似水滴石穿的现象。
边缘过度发展时,通过风口镜,还可以看到风口前比较频繁的升降现象。
第二,高炉炉缸不活,有堆积。
无论是中心堆积还是边缘堆积,都会造成炉缸容积变小。
由于高炉的出铁次数、时间一般都是固定的,所以同等情况下,炉缸堆积后,渣铁面将比原来升高,高炉在外部就会表现出压量关系紧张,料慢等现象,炉内渣铁就容易把风口烧毁。
有时由于外围事故,延迟了出铁时间,也可能造成风口烧损。
不过,炉缸堆积造成风口破损最主要的原因是:炉缸堆积后,高炉死焦堆透液性变差,致使风口前有渣铁聚集,从而烧坏风口。
如高炉炉凉后恢复炉况,常常会造成大批的风口破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炉缸死焦透液性能差,加上刚刚生成的渣铁物理热低、流动性差,不能及时渗透到炉缸,渣铁在风口前聚集所致。
这类原因造成的风口烧损部位一般多在风口的下部。
第三,高炉鼓风动能不足。
比如高炉长期减风,风口面积不及时调整,由于鼓风动能不足,风口回旋区变小,渣铁就可能烧损风口的前端。
第四,高炉不顺,悬坐料原因。
悬料后,减风坐料甚至休风坐料,存在风口灌渣的可能,从而使风口烧损;也可能料柱从上部突然下落,导致风口破损,特别是长时间顽固悬料,更是危险。
曾经就有企业因为长时间恶性悬料,坐料时把风口砸掉的事故发生。
第五,喷煤工艺中煤粉冲刷的原因。
高炉喷吹煤粉后,由于喷枪枪位不正,可使风口在很短时间内被磨漏。
即使枪位很正,煤粉的摩擦对风口的磨损也是非常严重的。
有企业统计数据表明,煤粉的磨损可使风口内径每月扩大0.5~0.8 mm。
因此煤比较高时,不能忽略煤粉冲刷的影响。
总结风口损坏的原因:前三个都是铁水烧坏风口,后两个原因主要是机械力作用。
铁水烧坏风口小套的机理主要是存在固液相反应,其反应温度只有700多度,炉内小套表面很容易达到这一温度,只要有液态铁水与铜套接触,就会烧坏风口。
当然,风口损坏的原因还很多,但一般都会通过上面几种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原、燃料中的有害元素造成炉渣粘稠,导致炉缸堆积,从而损坏风口等。
根据表3的统计,结合风口烧损的原因分析,A厂风口破损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高炉边缘过度发展。
4、减少风口烧损的主要措施根据上述分析得知,A厂高炉边缘较发展,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风口的损坏。
因此,对该厂的焦炭强度和烧结矿粒级进行了统计,得出以下比例,见表4。
表4 焦炭转鼓强度和烧结矿粒级统计———————————————————焦炭转鼓强度烧结矿粒级比例(%)———————————————————M25 M10 ≤5mm 5-10 mm89.75 7.80 2.51 36.79———————————————————从统计数据可见,焦炭强度属于中等水平,但烧结矿小于10mm粒级则属于很差的水平,合计约40%。
A厂要想减少风口大量破损的状况,首先,必须改变烧结矿的粒级,提高烧结矿的强度,避免高炉为维持顺行被迫采取边缘发展的操作思路;其次,保持合理的鼓风动能,加强操作,防止悬料的发生;最后,若条件允许,可以改造冷却水系统,提高风口冷却水的压力、流速,降低来水温度,达到强化冷却的目的,则可大大降低风口的破损率。
5、结论(1) 风口大量损坏,对连续生产的高炉工艺极为不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口的破损率。
(2) 风口损坏和高炉操作密切相关,但只有改变了原、燃料情况,高炉才可能采取最经济的操作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风口破损的原因。
(3) 经济允许,将风口水压提高到设计中等水平,提高冷却水流速,强化冷却,从外围上改善不利的因素,为减少风口破损创造条件。
1、高炉冷却设备漏水的检查检查漏水时,若从风口各套接触面之间往外渗水,或固定螺栓与护管焊缝处炉皮渗水,则判定为漏水。
若煤气成分中H2含量比平时上升0.5%,则为漏水征兆。
若出水发白,并带有白线,为漏水征兆。
出水头向外喷煤气、喷火则判定为漏水。
用煤气测试法检查冷却壁漏水时,用煤气测试管从出水管口抽气,观察煤气测试管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冷却壁是否漏水。
用点燃法检查冷却壁漏水时,用明火试点,看是否能引燃出水头的煤气。
如将煤气点燃,则判定为冷却壁漏水。
用关水法检查冷却壁漏水时,通过逐步关小水量,使冷却壁出水管的压力小于炉内煤气的压力,如果水中有气泡或喘气现象则判定为冷却壁漏水。
2、高炉冷却壁损害的主要原因高炉冷却壁损害的主要原因有:(1)进水水管根部受剪切力断裂。
剪切力产生的原因是新安装的冷却壁在开炉不久,由于炉壳和冷却壁热膨胀的量不同,而产生上下方向的剪切力。
(2)近几年高炉不断强化后,因热量过大,现有材质、结构与冷却强度的冷却壁不能承受而发生冷却壁烧坏;特别是炉役中后期炉腹、炉身冷却壁烧坏较多。
(3)冷却水质差。
水中含悬浮物太大时,在冷却壁中沉淀或水中含有较高的钙、镁碳酸盐,在冷却壁中形成水垢,不仅缩小了冷却壁内水管的内径,降低了冷却强度,而且水垢的导热性差,易烧坏冷却壁。
(4)高炉操作因素的影响。
炉温波动大,对炉腹、炉腰冷却壁渣皮起破坏作用,长期发展边缘气流或发生管道行程会造成冷却壁热流量过大等。
(5)冷却壁铸造质量差,因高炉发生急冷急热时,造成冷却壁断裂。
综上所述,延长高炉寿命的对策可以归纳为:改进高炉操作,采用合理的冷却制度,改进冷却设备的结构、材质和冷却水的水质,及时准确掌握冷却设备所处的热负荷状态,实行强化冷却。
3、冷却壁损坏的处理确定冷却壁漏水后,要判断漏水的严重程度。
对漏水量不大的冷却壁,采取关小进水阀门的办法,使冷却壁内谁的压力接近炉内煤气压力,使其得到动态平衡,既保证冷却壁冷却,又能减少水的流入。
漏水严重时要及时将出水头堵死,同时关闭进水阀门,并在外部喷水冷却。
利用休风检修机会对损坏的冷却壁用铜冷却棒代替。
对于损坏的冷却壁,外部喷水冷却工作要保证连续均匀,定期清理氧化铁皮,提高冷却效果。
4、风口破损的原因风口损坏的部位总是在露出的风嘴部分,大部分是在外圆柱的上面,下面和端面上发生。
风口的损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熔损这是风口常见的损坏原因。
在热负荷较高时,如风口和液态铁水接触时,风口处热负荷超过正常情况的一倍甚至更高,如果风口冷却条件不好(如冷却水压力、流速、流量不足),再加上风口前端出现的Fe—Cu合金层恶化了导热性等,可使风口局部温度急剧升高,很快会使风口冲蚀熔化而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