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存在能源危机吗测试题

合集下载

泸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能源与能源危机》练习题(含答案)

泸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能源与能源危机》练习题(含答案)

②太阳能 B .②③
③天然气 C.③④
④生物质能 D .①③
1.选择
( 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要的发展,下
列不属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

A .依靠科技进步,改变能源结构
B.开发和推广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C.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2)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这几种能源中,大年 6 月至 9 月,中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盆地东部海域首次发
现高纯度可燃冰样品,可燃冰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燃烧
可燃冰时生成

,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三、拓展应用
1.在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内, “水的流动”贯穿了展览的各个层面。目前,水资源 的利用已成为各国探讨的热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A .人类大量使用太阳能会导致温室效应 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 .核能利用会造成放射性污染,所以应该关闭核电站
2.填空 ( 1)近年来,页岩气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的天
然气,属于 _ ____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能源;你认为风能、太阳能、石油
二、综合训练 1.选择 ( 1)D ( 2)C 2.填空 ( 1)不可再生,石油 ( 2)不可再生,水,二氧化碳
三、拓展应用 1. ( 1)可 ( 2)A 2. ( 1)压缩体积,增大,反射 ( 2)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均可)
( 1)水具有的动能属于 _____再生能源。(选填“可”或“不可”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题(1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题(12)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均是可再生能源B.目前的核电站都是利用核裂变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C.太阳能无法被人类直接利用D.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存在能源危机答案:B解析:在一次能源中,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和核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目前的核电站利用了可控的核裂变,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使核聚变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

目前,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如太阳能热水器;二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如太阳能电池。

由于我们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利用能量,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方向,总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内能散失在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能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我们目前的能源结构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所以,必须开发和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根据媒体了解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

下列对其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答案:C解析:空气污染中的可吸入颗粒主要是一些粉尘固体,工地的扬尘、工厂的粉尘、生活中的燃料的燃烧、汽车行驶等都会向空气中排放固体小颗粒形成空气污染。

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会对水体污染,属于液体废弃物。

3.关于我国能源的利用和能源的节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化石燃料储量丰富,只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在能源的利用中,应注意环境保护C.核能的利用肯定会造成污染,所以不能开发核能D.太阳能的利用不会产生污染,所以应集中全力开发太阳能答案:B解析:化石燃料属于一次能源中的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我国化石燃料储量丰富,但由于不可再生,所以不是取之不尽的。

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利用能源的过程,但在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化石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和有害气体,对大地和大气污染,所以在使用能源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

九年级物理下册《存在能源危机吗》同步练习 沪粤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存在能源危机吗》同步练习 沪粤版

第十九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一、存在能源危机吗一、选择题1. 在下列能源中,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核能、生物质能、水能 B.电能、汽油、柴油C.太阳能、地热能、风能 D.煤、石油、天然气2.人类使用电能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如人们利用日光灯,主要是为了把电能转化为()A.机械能 B.光能C.化学能 D.内能3.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 B.水能 C.天然气 D.煤4.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能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5.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当前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B.化石燃料、水能、风能都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C.化石燃料是二次能源D.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二、填空题6. 常规能源是指、、等。

7.电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化而来的,是_________次能源;化石燃料、水能、风能等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能源,是_________次能源.8.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由古代的动植物在长期地质变迁中形成的,统称为化石燃料,它是当今人类利用的_________能源..9.新能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是解决_________问题的主要出路10.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一是开发和利用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二是提高_________,节约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B 4.D 5.C二、填空题6. 煤石油天然气7. 二;一8. 煤;石油;天然气;主要9.能;太阳能;潮汐能;地热能;能源10. 新能源;核能;太阳能;能源利用率能源。

初中物理 北师大版九年级 16.3 能源危机与希望 习题

初中物理 北师大版九年级 16.3 能源危机与希望 习题

能源一.选择题1.关于能源的概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做功的物体叫做能源B.具有动能或势能的物体叫做能源C.能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D.内燃机和发电机都是能源2.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成功登陆月球开展探测工作。

下列能源中,不可能作为“玉兔号”在月球上工作能源的是()A.太阳能B.核能C.柴油D.电能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核能实际上都来自太阳能B.光纤通信是激光借助光的折射原理来传递信息的C.中央电视台与武汉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内传播速度不相同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4.我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成功登陆月球开展探测工作。

下列能源中,不可能作为“玉兔号”在月球上工作能源的是()A.太阳能B.核能C.电能D.汽油5.青岛奥帆中心主防波堤上的风能路灯是利用风力发电,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奥运精神。

下列有关风能路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风力发电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风能是不稳定的能源不便于利用C.风能路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风能路灯的工作实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6.关于能量与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能、太阳能是绿色能源应大力开发利用B.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C.化石能源、水能、核能,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这类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D.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所释放的能量来发电7.地球上可获取的,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能源是()A.太阳能B.石油C.煤D.天然气8.下列几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A.太阳能、生物质能B.天然气、风能C.煤炭、石油D.水能、核能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能与太阳内部能量的产生方式相同,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实现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C.发展新能源汽车,其中电动汽车的动力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所产生的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了电磁波能够传递能量的性质10.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青海地区存在多种类型的发电站。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能源和能源危机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能源和能源危机

第二十章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20.1 能源和能源危机1.火的发明和利用,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

请你写出古人取火的两种方法:。

2.的发明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的新历程。

3.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是()A.石油B.煤炭C.地热D.水资源4.天然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主要燃料,合肥市部分出租车使用天然气来代替汽油,天然气是(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5.人们常说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从能源是否可以在短期内从自然界中得到补充的角度看,太阳能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6.如图所示饼图,表示的是1995年几种主要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图中可知 ()A.当年世界最主要的能源是天然气B.煤在能源总产量中的比例略高于25%C.核能发电所占份额排在第3位D.图中所列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7.“风能、电能、水能、煤炭”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8.中国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煤为主,煤、石油、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占94%,这三种能源属于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这种能源结构是(选填“合理的”或“不合理的”)。

9.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专家预测,石油、天然气和煤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开采完毕。

根据以上情况,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10.物理学家霍金常提醒人们关注能源和人类生存问题。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风能11.现代社会中,尤其是我国使用的能量主要来源于()A.太阳能B.风能C.水能D.燃料燃烧得到的内能12.人类生活、生产、学习、研究都离不开能源的消耗,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

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石油B.水能C.天然气D.核能13.一火力发电站,每年约用煤3.0×105t,能源利用率为30%,后来在火力发电的同时利用废气进行供热,将其改建成热电站,使得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到50%,若电厂年用煤量仍然是3.0×105 t。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考试题 第20章能源与能源危机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单元考试题 第20章能源与能源危机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20章能源与能源危机》单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2.下面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壶中的水沸腾,壶盖不断跳动,是水的势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D.用砂轮磨刀时,将内能转化为动能3.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B.太阳能分布广阔,处处可以利用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稳定,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4.关于核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B.原子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而制成的核武器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武器D.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二、填空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5.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的示意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相关的物理名称.、.6.核能是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它又叫能;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是和;目前,人类主要利用核能进行;人类利用核能过程中主要预防核,它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伤害.7.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选填“内能”或“化学能”).为开发新能源,人类己能够把油菜籽、蓖麻、大豆等农作物加工转化成“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属于(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8.最近,在全国各地传播着一个关于“永动机”的录像资料.这份录像前面有一段前言,是这样说的:我国青年科学家王某,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小人物在前人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地探索,不断地追求,以惊人的毅力,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向科学上的传统观念挑战,敢于向著名的科学权威挑战,攻克了“永动机”﹣﹣这一世界尖端科学的新技术.看过这则新闻报道,我相信人类梦想的永动机是存在的(填“可能”或“不可能”),这是因为.三、实验探究9.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燃气等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阳湖中学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一)活动步骤(1)选两只(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广口玻璃瓶,并在用来密封广口玻璃瓶口的木塞中间各钻一小孔.(2)在化学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人广口玻璃瓶.用这种方法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是.(4)将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装有空气的两只广口玻璃瓶都盖上木塞,并在木塞中间的小孔中各插入.(5)将两只广口玻璃瓶放人冰箱冷藏室一段时间,使两瓶气体的相同.(6)从冰箱中取出两只广口玻璃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7)每隔3min观察并记录数据(持续观察30min).(二)请你在下面空白处设计一个供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三)交流(8)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从而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气象灾害,人类已认识到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正在制定国际公约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请你提出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四、计算题10.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右表所示.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送满水.(1)若它的底部支架与水平台面的接触面积为0.3m2,求它对台面的压力和压强.(取g=10N/kg)(2)泰州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2,每天日照时间按8h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约为多少?=4.2×103J/(kg•℃)]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c水(3)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q=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4)请你:①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两点主要理由;②说出当前在利用太阳能方面所面临的某一主要困难(可从自然因素或技术因素等方面思考).五、综合能力题11.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完成的三项重大科学发现,联合国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在纪念活动中,小伟展示给大家一幅“特殊烧水装置”图,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理解.(1)请结合本图内容,说明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规律.(2)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多次能量转化的事例,请试举一例(至少涉及两次能量转化)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类可以无尽地开发利用C.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可使太阳能在短期内消耗殆尽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里得到,是可再生能源【考点】能源.【专题】压轴题.【分析】煤、石油、天燃气是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还要50亿年才会燃尽自己的核燃料.【解答】解:A、煤、石油是当今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但它的存储量是有限的,不能无尽的开发利用;C、大量使用太阳能对太阳的寿命是没有任何影响的;D、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以及太阳能的使用.2.下面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壶中的水沸腾,壶盖不断跳动,是水的势能转化为壶盖的动能D.用砂轮磨刀时,将内能转化为动能【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不同形式的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解答】解:A、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时,打气筒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正确.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时,克服空气摩擦,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B错误.c、壶中的水沸腾,壶盖不断跳动,是水的内能转化成壶盖的机械能的过程,故C错误.D、用砂轮磨刀时,摩擦力对刀做功,使得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A.【点评】在解答这类题时,一定要分清:什么能增加,什么能减小,进而判断出能量的转化即可.3.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B.太阳能分布广阔,处处可以利用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稳定,不会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考点】太阳能的利用.【分析】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它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新型的能源,越来越被广泛利用;它的优点很多,比如: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解答】解:A、太阳能十分巨大,供应时间长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分布广阔,获取方便,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太阳能到达地面的功率不稳定,它随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太阳能安全、清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太阳能优点的掌握和理解.4.关于核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B.原子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和重核裂变而制成的核武器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武器D.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考点】核能;核聚变;核裂变.【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核能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裂变分为两种:可控链式反应和不可控链式反应,前者主要应用在核反应堆中,后者应用在原子弹中;聚变主要应用在氢弹上.【解答】解:A、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出大量的核能,是可控链式反应,故A 正确;B、原子弹是利用重核裂变(链式反应)而制成的核武器,故B错误;C、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制成的武器,故C正确;D、如果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发生猛烈爆炸.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就是不可控链式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核能是人们在近几十年里发现和利用的新能源,虽然各种物质的原子里都有原子核,但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能释放能量,只有当原子核发生改变﹣﹣裂变和聚变时才伴随巨大的能量变化.二、填空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5.如图所示是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的示意图.请在空白方框内填上相关的物理名称.内能、光电转换.【考点】太阳能的转化;太阳能的利用.【专题】压轴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和化学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解答】解:太阳能热水器可以通过光热转换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太阳能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答案为:内能,光电转化.【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太阳能的转换进行分析求解.6.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它又叫原子能;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是核裂变和核聚变;目前,人类主要利用核能进行发电;人类利用核能过程中主要预防核泄漏,它会给人类造成很大的伤害.【考点】核能;核聚变;核裂变.【专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这种能量称核能;核能的主要途径为核裂变和核聚变;因为能聚变采用的燃料为放射性物质,故应预防核污染.【解答】解:原子核在发生变化时会伴随有能量的释放,这种能量称为核能,也叫原子能;而一般获得核能的途径为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目前,人类主要利用核能进行发电;人类利用核能过程中主要预防核泄漏,它会人类造成很大的伤害.故答案为:原子核;原子;核裂变;核聚变;发电;泄漏.【点评】本题考查核能产生、应用及防护,为基础内容,需牢记.7.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选填“内能”或“化学能”).为开发新能源,人类己能够把油菜籽、蓖麻、大豆等农作物加工转化成“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属于可再生资源(选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考点】太阳能的转化;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专题】压轴题.【分析】太阳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换成化学能,植物是可再生的,因此由它加工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为开发新能源,人类己能够把油菜籽、蓖麻、大豆等农作物加工转化成“生物燃料”,“生物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化学能,可再生能源.【点评】太阳能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能源,一般都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进行利用.8.最近,在全国各地传播着一个关于“永动机”的录像资料.这份录像前面有一段前言,是这样说的:我国青年科学家王某,一个名不见经传,没有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小人物在前人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地探索,不断地追求,以惊人的毅力,大无畏的精神敢于向科学上的传统观念挑战,敢于向著名的科学权威挑战,攻克了“永动机”﹣﹣这一世界尖端科学的新技术.看过这则新闻报道,我相信人类梦想的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填“可能”或“不可能”),这是因为违背能量守恒定律.【考点】永动机;能量守恒定理.【分析】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它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但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如水只能从高处流向低处;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无法制造“永动机”.【解答】解:自然界里无论什么运动都会产生热,热向四周扩散,成为无用的能量.如不补给能量,任何运动着的机器都会停下来.因此,永动机的制造过程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具有方向性,如果不靠外力做功,将不能永远循环.三、实验探究9.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石油、天燃气等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全球温室效应加剧.许多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阳湖中学科技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一)活动步骤(1)选两只相同(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广口玻璃瓶,并在用来密封广口玻璃瓶口的木塞中间各钻一小孔.(2)在化学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气体.(3)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把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人广口玻璃瓶.用这种方法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将装有二氧化碳气体和装有空气的两只广口玻璃瓶都盖上木塞,并在木塞中间的小孔中各插入温度计.(5)将两只广口玻璃瓶放人冰箱冷藏室一段时间,使两瓶气体的初始温度相同.(6)从冰箱中取出两只广口玻璃瓶,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7)每隔3min观察并记录数据(持续观察30min).(二)请你在下面空白处设计一个供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三)交流(8)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从而造成海平面上升、热带风暴频发等一系列气象灾害,人类已认识到温室效应加剧的危害,正在制定国际公约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请你提出一个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合理化建议: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要探究不同气体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会向下沉.要测温度,就必须使用测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为了便于观察两种气体的升温快慢,应使两瓶气体的初温相同.实验中要测的物理量决定表格的行数,实验观察的次数决定表格的列数.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化石能源燃烧所带来的,所以开发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解答】解:(一)(1)要研究不同气体在相同光照情况下升温的快慢,就必须保证其他因素都相同,所以应选两只相同的透明广口玻璃瓶;(3)二氧化碳能下沉到瓶底,是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大;(4)我们的实验目的是比较二氧化碳和空气的升温快慢,所以我们就要使用温度计来测出它们的温度;(5)它们都放在冰箱中,环境温度是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初始温度相同,这样就便于我们去比较它们升温的快慢.(二)因为我们实验中要测量三个物理量:时间和空气、二氧化碳的温度,所以我们将表格设计为三行;每隔三分钟记录一次,持续30分钟,所以应将表格设计为12列.(三)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一)(1)相同;(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温度计;(5)初始温度;(二)表格见解答;(三)开发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植树造林吸收二氧化碳.【点评】本题切合当下全球气候变暖,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树立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学生保护地球环境.四、计算题10.有一款太阳能热水器,铭牌上的部分参数如右表所示.将它安装在阳光充足的水平台面上,并送满水.(1)若它的底部支架与水平台面的接触面积为0.3m2,求它对台面的压力和压强.(取g=10N/kg)(2)泰州地区(晴天)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2.8×106J.若该热水器接受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1.5m2,每天日照时间按8h计算,则它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约为多少?=4.2×103J/(kg•℃)]若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多少?[c水(3)若该热水器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由燃烧煤气(热值q=4.2×107J/kg)来获得,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煤气?(4)请你:①从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出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两点主要理由;②说出当前在利用太阳能方面所面临的某一主要困难(可从自然因素或技术因素等方面思考).【考点】重力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热量的计算;燃料的热值;太阳能热水器中的热量计算;有利于节约能源的措施;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专题】应用题;简答题;压轴题.【分析】(1)首先根据表中水的容量和容器质量来计算出水的重力和容器重力,水重力与容器重力之和就是对台面的压力,然后除以接触面积,就可计算对台面的压强.(2)首先计算1.5m2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然后乘以每天日照时间按8h,就可计算出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乘以效率就是被水吸收的热量,最后根据热量的变形公式,计算升高的温度.=mq的变形公式来计算燃烧煤气的质量.(3)根据Q放(4)根据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太阳能的利用方面知识来回答问题.【解答】解:(1)G 水=m 水g=ρ水V 水g=1.0×103kg/m 3×80×10﹣3m 3×10N/kg=800N ;F=G 器+G 水=800N+40kg ×10N/kg=1200N ;p==4×103Pa ;(2)E=2.8×106×1.5×8J=3.36×107J ;Q 吸=ηE=60%×3.36×107J=2.016×107J ;由Q 吸=cm (t ﹣t 0)(或“Q 吸=cm △t ”)得:△t===60℃;(3)Q 放=mqm====0.8kg ;(4)①利用太阳能可节约化石类能源,减少环境污染;②受天气影响;转换效率低,提供的功率小.答:(1)它对台面的压力为1200N ,压强为4×103Pa .(2)一天中接收的太阳能(E )约为2.016×107J ;这些太阳能有60%被热水器中的水吸收,则可使水温升高60℃.(3)需要完全燃烧0.8kg 煤气.(4)①利用太阳能可节约化石类能源,减少环境污染;②受天气影响,而且转换效率低,提供的功率小.【点评】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要求知识的系统性要很强才能完成题目的解答.对于大型计算题要注意两点:(1)公式及变形公式的正确运用;(2)知识与知识的内在联系.五、综合能力题11.为了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完成的三项重大科学发现,联合国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在纪念活动中,小伟展示给大家一幅“特殊烧水装置”图,表达了他对自然界中能量转化规律的理解.(1)请结合本图内容,说明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化规律.(2)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涉及多次能量转化的事例,请试举一例(至少涉及两次能量转化)【考点】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专题】压轴题;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分析】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解答】答:(1)太阳→西红柿: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人→车轮:人的能量转化为车轮的机械能;车轮→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电炉子:电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发声:内能转化为声能.规律: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2)举例:火电站在工作过程中: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点评】此题通过实例考查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内容的知识点,要掌握其应用.。

2019-2020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能源和能源危机》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能源和能源危机》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能源和能源危机》测试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1.下列实例中,不属于能源的是()A.煤炭B.地热C.柴油机D.酒精2.下列能源中既属于一次能源又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核能3.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的发电类型是()A.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B.火力发电和地热发电C.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4.石油生成的物质来源是()A.古生物遗体B.原始森林C.岩石D.以上都不对5.下列利用能源的做法最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给路灯供电B.到月球上寻找新能源C.建设水利发电厂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厂6.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B.提倡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7.如图所示的是1990年和2050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

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的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石油在1990年和2050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C.2050年石油的需求量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量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8.第41届世博会已于2010年10月31日在上海闭幕。

为了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精神。

某校同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科袋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A.①③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9.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离职“沉寂多时”的主持人柴静发布了耗时一年的调查专题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视频发布后,引起了网友、社会名人、全国媒体等的强烈议论。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专题片内容的思考,其中错误的是()A.中国不太合理的能源结构以及大量的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B.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并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存在能源危急吗”质量检测练习题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存在能源危急吗”质量检测练习题

粤沪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存在能源危急吗”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可再生动力的是〔〕A. 煤B. 太阳能C. 自然气D. 石油2.以下动力属于不可再生动力的是〔〕A. 石油B. 太阳能C. 风能D. 生物质能3.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了动力的国际协作.在以下国际协作的动力中,均属于可再生动力的是〔〕A. 核能、自然气B. 太阳能、风能C. 自然气、风能D. 核能、太阳能4.以下关于信息和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空中传达得越快B. 卫星只能作为传送电视信号的中继站C. 物体间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具有方向性D. 石油、自然气和铀矿属于可再生动力5.以下做法中,文明的是〔〕A.用节能灯替代白炽灯照明B.用手电筒照同窗的眼睛C.把废旧电池投到普通渣滓箱D.夏天空调温度调得很低6.2021年5月,我国初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散布于深海堆积物或陆域的永世冻土中,是由自然气与水在高压高温条件下构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主要成分为甲烷。

〝可燃冰〞属于( )A.化石动力B.惯例动力C.清洁动力D.可再生动力7.对动力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普通状况下,将动力分红三类,第一类动力来自地球以外,第二类动力来自于地球外部,第三类动力来自于地球和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人们曾经应用太阳能和核燃料区分属于〔〕A. 太阳能属第一类动力,核燃料属第二类动力B. 太阳能属第二类动力,核燃料属第三类动力C. 太阳能属第二类动力,核燃料属第一类动力D. 太阳能属第一类动力,核燃料属第一类动力8.可称之为人类在动力的开发和应用上的四次革命依次是〔〕A. 火的应用、电能的应用、化石动力的应用、水能的应用B. 火的应用、化石动力的应用、电能的应用、太阳能的应用C. 火的应用、化石动力的应用、机械能的应用、太阳能的应用D. 火的应用、化石动力的应用、电能的应用、核能的应用9.以下关于汽车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汽车运用的汽油属于可再生动力B. 汽车沿斜坡向下行驶时其机械能一定增大C. 汽车发起机在做功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汽车行驶中系上平安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10.以下生括中的物理现象描画正确的选项是〔〕A. 矫正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 运用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普通要接三孔插座C. 秋天早晨出现的雾,这是汽化现象,需求吸热D. 煤、石油、自然气、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资源11.关于热和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太阳能、水能、风能都是不可再生动力B. 经过技术改良,可以使热机的效率到达100%C. 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降低D.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那么的运动12.每年5月份,我省成都及周边地域的农民都有少量燃烧秸秆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粤版《19.1 存在能源危机吗》课时训练卷及答案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凡是能提供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2.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所以称为能源。

3.我么使用的能源按能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可分为能源和能源;按能否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可分为能源和能源。

二、选择题
4.下列能源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石油
B.核能
C.天然气
D.电能
5.以下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石油
C.天然气
D.煤
6.开发新能源是本世纪人类关注的热点之一,除了开发新能源,我们还应该从节约身边的能源做起,图19-1-1中符合节约能源且安全的做法是 ( )
图19-1-1
7.下列能源中,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太阳能B.潮汐能C.核能D.水能
8.当前人们最瞩目的新能源是()
A.核能B.太阳能C.煤炭D.天然气
9.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的能源类型分别是()
①生物能②核能③电能④太阳能⑤化学能
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④
三、计算题
10.福州的温泉蕴藏量大,埋藏深,水温高,且地处闹市区,为国内罕见。

但地热资源的超量开采,已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面下沉等严重后果,所以要加强管理,依法开采,目前,城区地下热水开采量约达1.5×107
kg/日。

假设平均水温为60℃,求①如改用其它加热设备将水由20℃加热到60℃,这些水要吸收多少热量?②城区温泉的开发利用每年(按360天计)至少可以节约用电多少度?
拓展练习
一、填空题
1.我国将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这部法律不仅向人们显示了可再生能源对于未来社会生活的重大意义,同时,也为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1)目前我国常用的能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核燃料、太阳能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不可再生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的主要..
优点是:(只要求写出1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1995年与2001年世界能源消耗情况。

由图19-1-2
可知,世界能源的消耗呈 趋势(填“增长”或“减少”)。

请你提出一条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
二、选择题
3.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风能 B.水能
C.化石能 D .动、植物能
4.“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对此,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
A.人人都要自觉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不浪费和人为毁坏物品
B. 关闭现有的火力发电站[
C.各地都要新建水力和风力发电站
图19-1-2
D.停止使用石油资源,而以核能和太阳能取代。

5.下列能源中,全属于二次能源的一组是( )
A.煤 石油
B.天然气 风能
C.潮汐能 地热能
D.管道煤气 电能
三、综合应用题
6.今年3月1日起,我国对家用电冰箱、空调这两个产品率先实施能源效率标识制度,以后生产、销售、进口的空调、冰箱均应在显著位置粘贴“中国能效标识”的标签(如图19-1-3所示).能效标识将能效分为1、2、3、4、5五个等级,等级1表示产品最节能,等级5是市场准入指标,低于该等级要求的产品不允许生产和销售.
⑴据有关部门科学预测,在推行能效标识后未来的10年间,家用空调器和冰箱可累计节电548亿度(约合1.972×1017J ).这些电能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完全
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已知标准煤的热值为2.9×107J/kg )
⑵目前,一台电功率为1160W 的高效节能制冷空调A ,售价大致为
3000元,另一台制冷效果相同......
的一般节能制冷空调B 电功率为1500W ,售价大致为2000元.若空调的使用寿命为12年,家用平均每年使用
500h ,1度电的价格按0.50元计算.试求出使用12年,高效节能空调比一般节能空调所节约的电费.
3)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对将要购买空调的消费者提出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1.能量
2. 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 化石
3. 一次 二次 不可再生 可再生
图 19-1-3
4. D
5.A
6.B
7.D
8.A
9.A 10. ①2.52×1012J ②2.52×108度 拓展练习
1. (1)风能、水能、太阳能 (2)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获得(可再生);清洁(无污染)等
2.增长 人离开即关灯
3.C
4.A
5.D
6. 答案:(1)q Q m 放
==J/kg 102.9J
101.972717⨯⨯=6.8×109㎏=6.8×106
t (2)W 省=W B -W A =P B t -P A t =(P B -P A )t =(1.5kW -1.16kW )×12×500h=2040 kW•h
12年共节约电费:2040 kW•h×0.5元/kW•h=1020元
(3)建议购买高效节能型空调.因为高效节能型空调能节约能源、提高效率、保护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