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合集下载

2018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真题

2018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真题
简述谢灵运的艺术风格
3、谈谈明末清初小品文的特点
二、论述题
1、论述左传的写人艺术
2、谈谈李清照词论中词别是一家的含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3、谈谈鲁迅说的,自红楼梦出,所有传统小说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文学作品分析
三、简答题
1、分析孟子说梁惠王上的主题和写作技巧
2、以苏轼的题西林壁和饮湖上初晴雨后分析苏轼写景诗的特点
3、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谈谈三言中的爱情观。
四、论述题
1、前人评价阮籍诗“厥旨渊放”,“阮旨遥深”,结合他的《咏怀》诗谈谈你的理解
2、比较范成大《田园四诗杂兴》和盛唐田园诗的异同
3、分析《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的形象和意义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新中国诗歌从政治颂歌到阶级战歌的流变。部分诗人对艺术个性与创作新潮的求索。郭小川、贺敬之等时代代表诗人的诗歌创作。
考试要求:
1.了解时代主潮中新老诗人的激情写作与主流之外的诗歌创作新潮。
2.掌握郭小川、贺敬之诗歌创作的成就、特色与缺失。
二十一、1950-1960年代戏剧
考试内容:
当代戏剧在戏曲、话剧与歌剧等三大剧体中的革新与发展。话剧在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两大领域中主要成果。老舍的《茶馆》等经典剧作。
2.掌握叶绍钧、郁达夫、冰心、许地山等小说创作的成就与特色。
七、1920年代话剧
考试内容:
春柳社与中国现代话剧发端。民众戏剧社等话剧团体,“爱美剧”等话剧潮流。胡适的《终身大事》等早期创作,郭沫若、田汉、丁西林等人的创作特色。
考试要求:
1.了解早期话剧运动史实,主要社团与主要作家。
2.掌握郭沫若、田汉等人在本时期的代表剧作与创作特色
二十五、新时期诗歌
考试内容:
“归来”的歌、朦胧诗,西部诗群、新生代诗人,诗歌在世纪之交的多元存在与多向度探索。
考试要求:
1.了解“归来”诗人群,朦胧诗派,西部诗群,新生代诗人的创作成就与流派特色。
2.掌握舒婷、顾城、杨炼的群体特征、艺术个性与代表作品。
二十六、新时期戏剧
考试内容:
新时期初期的戏剧潮流与著名剧作。戏剧在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探索和代表作家作品。
4.评论写作题 约15%
考试目标:检测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代表性作家作品尤其是名家名作的把握情况,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现象与重要问题能否进行整体性思考,是否具有一定的研究与分析能力。
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外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试笔试科目(中外文学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中外文学史一、考试内容及要点中国文学史部分考试内容(一)先秦文学1、何谓诗经六艺,举例说明。

2、比较《诗经》与《楚辞》的不同。

3、先秦散文的发展概貌。

4、《左传》、《国语》、《战国策》的文章有何特色。

5、楚辞的艺术特色与成就。

6、《离骚》写作的时代背景与情志内容。

7、神话的类型与题材。

8、保存中国古神话的重要典籍。

(二)两汉文学1、“赋”的文学特征。

2、赋体文学发展的源流与演变,重要赋家及其作品。

3、举例说明汉赋“写物”、“言志”两大系统。

4、汉赋兴盛的的原因。

5、汉代散文的成就。

6、《史记》的文学成就。

7、试比较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文章风格、取材、内容之异同。

8、两汉乐府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9、何谓“文人乐府”,汉魏文人乐府与民间乐府在内容、技巧上的异同。

10、古诗十九首之时代背景、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1、何谓“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基本特征。

2、比较正始与建安文风。

3、试述陶渊明诗的风格与特色。

4、陶渊明与谢灵运诗风之比较。

5、何谓“宫体诗”,其得失如何。

6、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之原因,代表作介绍。

7、《世说新语》的内容与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8、南北朝乐府之异同及其对唐诗之影响。

(四)唐代文学.1、唐诗繁荣的原因及各期代表作家之诗风。

2、唐代诗体的演进与发展。

3、初唐四杰的诗风如何?对唐诗的发展有何贡献?4、唐代自然诗派兴起之因及其代表诗人的作品特色。

5、比较王维、孟浩然自然诗之异同。

6、何谓边塞诗,唐代边塞诗兴起的原因,代表诗人及作品特色。

7、比较李白、杜甫的才情、思想、诗歌风格及诗歌史地位。

8、中唐元白的文学主张及其诗歌特色。

9、评述韩柳的文学主张及其散文特色。

10、唐宋八大家的文学主张、散文成就与风格特点。

11、何谓“传奇”,唐传奇的成因。

12、何谓“变文”,变文之来源、形式、题材及其影响。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历史传统悠久,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著名的文学家魏猛克、孙俍工、韩罕明先生曾在本学科任教,使本学科在国内享有较大的知名度。

80年代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本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权点,1990年为湖南省重点学科,1996年成为校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湖南省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带头人凌宇教授,是国内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著名专家,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任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一、1997年以来,本学科点的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建立起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本学科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8人,在读博士生2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

教师大多毕业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名牌学府,具有年轻化、高学历与开放性的突出优势。

2、在科研成就与教学水平上都已接近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成员共主持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13项,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科研等级奖1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180余篇,其中国家级权威刊物论文30余篇。

本学科于在九五期间培养硕士研究生共38人,目前在读硕士生36人。

本学科的导师群体十分重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毕业的硕士生中已有20余人考取博士生,有的硕士生的毕业学位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国家级权威刊物上。

3、在硬件建设方面,本学科拥有重点学科资料室,收藏本专业各类图书、杂志与音像资料5万余册,购置了计算机、打印机等教学科研设备,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现代化的科研与教学条件。

《文学院》参考书汇总【最新版】17年考研专用

《文学院》参考书汇总【最新版】17年考研专用

《对外汉语》专业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前面两册即可】专业二:861—现代汉语及中国文化1、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张贷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复试笔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参考书目: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硕】初试科目专业一:345—汉语基础1、《现代汉语》(增订四或者五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3、《古代汉语》王力版本(前面两册即可)。

4、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专业二: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1、《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复试笔试科目:汉语语言分析及写作主要参考书目1、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2、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初试科目专业一:713—语言综合1、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3、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专业二:826—语言理论及其应用1、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版。

2、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NEW)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6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7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8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09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2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3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真题一、简述《狂人日记》的叙事结构及其主题表现。

(25分)二、述评1928年“革命文学”论争及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

(25分)三、简述仇虎的复仇悲剧及其象征意义。

(25分)四、简述赵树理小说与二三十年代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并请简要阐释“赵树理现象”的消极意义。

(25分)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羊的门》2.荒诞川剧《潘金莲》3.“第三代”诗4.苏童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比较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的异同。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入学参考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入学参考试题

湖南师范大学现代文学习题四、词语解释1.文学研究会2.创造社3.新月社4.语丝社5.未名社6.德先生,赛先生7.人的文学8.平民文学9.国粹派10.学衡派11.甲寅派12.问题与主义之争13.“自由人”和“第三种人”14.革命文学论争15.“左联”16.民族主义文学17.两个口号论争18.文协19.与抗战无关论20.“战国策派”21.中国诗歌会22.现代派诗23.上海孤岛文学24.爱美的戏剧运动25.新感觉派五、简答题1.简述“五四”文学革命的经过和发展。

2.简析“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

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有何历史局限?4.简析李大钊关于新文学的主要主张。

5.简述新文学社团涌现的情况,并指出其意义。

6.简析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和主要内容和意义。

7.简析抗战文学思潮的特点。

8.简析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的新面貌。

1六、论述题1.分析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分析评价“左联”对新文学发展的贡献及其错误、缺失。

4.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四、词语解释1.杂文2.精神胜利法五、简答题1.《狂人日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简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3.简析《狂人日记》的艺术特点。

4.《阿Q正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简析《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6.简析阿Q与革命的关系。

7.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意义。

8.简析《故事新编》的思想。

9.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10.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11.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12.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

13.简析《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

14.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的刻画。

15.简析鲁迅杂文《热风》、《坟》的思想和艺术。

六、论述题1.《狂人日记》为例,说明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2.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747_中国史综合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747_中国史综合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47]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史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中国古代史约120分
中国近代史约90分
中国现代史约9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中国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文艺学复试笔试科目]考试科目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中国现代文学史50%中国当代文学史50%4)题型结构名词解释:中国现代文学史2小题,各计5%,共计10%中国当代文学史2小题,各计5%,共计10%简答题:中国现代文学史2小题,各计10%,共计20%中国当代文学史2小题,各计10%,共计20%论述题:中国现代文学史1小题,各计20%,共计20%中国当代文学史1小题,各计20%,共计20%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目标:1、全面认识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系统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从20世纪初到21世纪初文学思潮、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的发展轨迹,各阶段的的名家名作,各重要流派的特点及其代表作品。

考试内容:中国现代文学部分一、第一阶段的文学(1917~1927)(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和发展1.文学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根据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的主张分析文学革命的基本观点。

3.分析评价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贡献。

4.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等重要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主要骨干、创办的主要刊物、文学主张、性质和意义。

5.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与茅盾(沈雁冰)等的文学批评观的异同。

(二)诗体的解放与探索1.初期白话诗人的主要代表的特征、成就和局限。

2.以胡适、沈尹默、周作人、刘半农、刘大白的创作为例,分析初期白话新诗的得与失。

3.结合《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作品,分析郭沫若《女神》的思想和艺术。

4.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冰心“春水体”或“繁星体”小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5.以《死水》等作品为例,分析和评价闻一多关于新诗格律化的理论与实践。

6.结合《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偶然》等作品,分析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7.以《弃妇》为例,分析李金发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

(三)鲁迅1.鲁迅早年的五篇文言论文的思想主旨。

2.《狂人日记》的创作特征,文学史地位。

3.分析和评价《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思想和艺术风格上的异同。

4.分析阿Q的性格特征,及阿Q与革命的关系和鲁迅对阿Q式革命的态度,分析《阿Q正传》的思想和艺术。

5.评价《故事新编》的思想和艺术。

(四)“问题小说”与“乡土小说”1.分析“问题小说”产生的原因及主要的思想和创作特色,分析“乡土小说”的主要创作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

2.比较分析冰心、庐隐的“问题小说”在思想主题和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3.结合《缀网劳蛛》、《商人妇》、《命命鸟》等作品,分析许地山小说中的宗教色彩和浪漫情调。

4.分析叶绍钧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5.结合《竹林的故事》、《浣衣母》、《桥》等作品,分析废名“乡土小说”的基本特色及其在现代抒情小说发展中的地位。

(五)自我抒情小说1.自我抒情小说的基本特征。

2.分析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他的“自叙传”小说的成就和意义。

3.张资平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王以仁、冯沅君小说创作的特点。

4.浅草社代表作家的创作特色。

(六)个性独异的散文1.“语丝文体”的基本特征,“现代评论派”杂文的特点,周作人关于“美文”的主张,郁达夫、徐志摩散文创作的特点。

2.分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和艺术,分析《野草》的象征手法和思想内容。

3.分析周作人散文的思想特色和艺术成就。

4.分析冰心散文中蕴含的“爱的哲学”和“冰心体”散文的基本特点,分析朱自清散文的思想和艺术。

5.梁遇春散文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佛教思想对许地山散文创作的影响。

(七)现代戏剧的兴起1.中国现代话剧的基本构成与现代话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爱美剧”、“国剧运动”和浪漫主义戏剧的特点,分析田汉的《获虎之夜》。

二、第二阶段的文学(1927~1937)(一)新文学运动的政治分化与多元互补1.1927~1937年间新文学运动形成三种主要力量的情况,革命文学倡导者的基本主张,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茅盾论争的基本情况,左联成立的意义与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

2、梁实秋的文学主张,左翼作家对新月派的批判,鲁迅与梁实秋论争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

3、“自由人”胡秋原与“第三种人”苏汶的文艺观点,分析其有价值的内容,瞿秋白、鲁迅、冯雪峰等对“自由人”“第三种人”的批判。

4、“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主张与自由主义作家、左翼作家对他们的批判。

5、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四种基本模式,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沈从文的作家论文学批评,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二)左翼小说1、早期普罗小说的主要创作倾向及其题材特征,普罗小说在1927~1928年间出现的原因;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的“革命文学”倡导者在理论上的主要分歧。

2、分析蒋光慈的小说《咆哮了的土地》和柔石的小说《二月》。

3、《子夜》的主题、结构艺术,吴荪甫形象,以《子夜》为代表,分析社会分析派小说的特征、成就和历史局限性。

4、分析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形象,张天翼《包氏父子》的讽刺艺术,艾芜《南行记》的创作特色。

5、叶紫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吴组缃小说创作的主要成就。

6、“东北作家群”的创作特点;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的创作特色。

(三)“京派”与“海派”小说1、京派作家的构成,京派小说的主要特点;海派文学的历史分期,初期海派小说的创作特点;新感觉派的起源与创作特色。

2、分析老舍市民文化小说的文化批判内涵和艺术特色。

3、以《边城》为代表,分析沈从文乡村文化小说的思想和艺术。

4、萧乾、芦焚小说的创作特点。

5、以刘纳鸥、穆时英、施蛰存的创作为例,分析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征。

(四)其他作家的小说1、分析《家》的主题、思想、艺术、觉新形象;分析《寒夜》中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形象。

2、《死水微澜》的创作情况和主要内容,分析《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形象。

(五)体裁多样的散文1、“论语派”“幽默小品”的特点;30年代抒情散文的成就。

2、鲁迅杂文的意义,鲁迅早期杂文的创作特色,鲁迅后期杂文主题思想的变迁及其主要内容,鲁迅杂文的文体特点及主要的艺术成就。

3、何其芳、丽妮、李广田、陆蠡散文的创作特色。

4、林语堂、丰子恺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

5、柔石、韬奋、夏衍的报告文学名作和阿英、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

(六)现代戏剧的丰收1、普罗戏剧家和洪深等人的戏剧主张。

2、曹禺的戏剧成就对于中国现代话剧的意义。

3、田汉、夏衍、李健吾戏剧的创作特色。

(七)新诗的分流与多元格局1、现代诗派的主张和创作特征。

2、臧克家的诗歌创作特色。

3、简析戴望舒的诗歌《雨巷》。

4、汉园三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

三、第三阶段的文学(1937-1949)(一)新文学运动的区域分流与历史选择1、抗战初期朗诵诗、街头诗、街头剧、报告文学等小型作品的涌现及其内容、形式特点、历史作用和缺点。

2、国统区文学运动概况。

3、上海孤岛与沦陷区的文学运动4、分析评价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5、胡风文学批评的特点;朱自清的“现代解诗学”理论。

(二)新诗的嬗变与整合1、“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的创作特点。

2、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评价艾青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3、分析田间的《给战斗者》、阿垅的《纤夫》、鲁黎的《泥土》。

4、分析冯至《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5、以《诗八首》、《春》等为例,评析穆旦诗歌结构戏剧化、“思想知觉化”等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及其丰富的主题意蕴和思想内涵。

5、比较《王贵与李香香》与《漳河水》。

(三)国统区小说1、考察40年代小说雅俗相通的趋向。

2、沙汀、钱钟书小说的艺术特点。

3、分析路翎小说的特色,比较巴金的《家》和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4、张爱玲、徐訏、无名氏小说的特点(四)解放区小说1、解放区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和主要作品。

2、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与改造,其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3、分析孙犁小说的抒情色彩。

4、比较评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两部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和不足。

(五)现代戏剧的多元竞妍1、40年代戏剧创作的基本情况,历史剧、现实剧、讽刺喜剧三股潮流。

2、简评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热潮。

3、陈白尘、吴祖光、宋之的的戏剧特点。

4、分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部分一、1949——1962年的文学(一)文学思潮1.首届全国文代会的继承与拒绝2.三次全国文艺批判运动3..“双百”方针与“文艺政策调整”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红色经典”(二)诗歌创作1.政治抒情诗2.生活抒情诗第四节3.长篇叙事诗(三)小说创作1.革命历史小说2.农村小说3.另类小说(四)散文创作1.抒情性散文2.叙事性散文3.议论性散文(五)戏剧创作1.革命历史题材剧2.历史题材剧作3.“第四种剧本”(六)台港文学的分流与走向二、1963——1977年的文学(一)文学思潮1.“三突出”创作方法2.反抗时代潮流的写作(二)诗歌创作1.老诗人的隐秘创作2.食指的诗3.“白洋淀诗群”(三)小说创作1.农村小说2.历史小说3.“文革”小说(四)散文创作1.潜流散文2.报告文学(五)戏剧创作1.社会主义教育剧2.革命现代京剧和样板戏(六)台港主要作家创作三、1978——1989年的文学(一)文学思潮1.启蒙主义文学2.现代主义文学(二)诗歌创作1.“归来者”的诗2.朦胧诗3.“第三代”诗4.女性诗歌(三)小说创作(上)1.伤痕小说2.反思小说3.改革小说4.寻根小说5.军旅小说6.历史小说(四)小说创作(下)1.现代派小说2.先锋小说3.新写实小说4.新历史小说5.女性小说(五)散文创作1.抒情性散文2.叙事性散文3.议论性散文4.史传性散文(六)报告文学1.问题报告文学2.知识分子报告文学(七)戏剧创作1.探索戏剧2.现实主义话剧3.话剧双峰4.历史剧创作(八)台港主要作家创作四、1990——2000年的文学(一)文学思潮1.文学市场化状况2.大众文学与精英文学3.人文精神讨论(二)诗歌创作1.“个人化”诗歌2.女性诗歌(三)小说创作1.现实主义小说2.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小说3.女性小说4.历史小说5.新生代小说(四)散文创作1.文化散文2.议论性散文(五)报告文学1.生态报告文学2.科技报告文学(六)戏剧文学1.当代生活写实2.历史剧与传奇剧(七)台港主要作家创作五、2001——2012年的文学(一)文学思潮1.新世纪文学与“新质”2.底层叙事思潮(二)诗歌创作1.“70后”诗歌写作2.底层诗歌写作(三)小说创作1.官场小说2.乡土小说3.底层小说4.生态小说(四)散文、报告文学创作1.文化散文2.思想随笔3.抒情散文4.报告文学(五)戏剧文学1历史剧与传奇剧2..当代生活写生三、参考书目1.凌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