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学案
【配套K12】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框尊重他人教学设计新人

尊重他人【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能力目标: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知识目标: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交往的起点。
2.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难点:掌握尊重他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法学法】教法:主题活动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教时】1课时【教学过程】图片导入不同?生答: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
师引入新课互动生成主题一:自主预习师知道学生进行预习生阅读教材,找出问题,师归纳板书主题二:尊重他人教材P32“运用你的经验”师展示图片,生感悟师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教材P33“探究与分享”师展示图片材料,生思考:(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句话的?生答后,师生归纳: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也是相互。
根据自己的理解,列举恰当的例子说明。
2.赞同,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师问:尊重他人的必要性是什么?师展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图片,明确“受尊重”所在层次生答后,师生得出:(1)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探究与分享师展示图片,生思考: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甲:图书馆这么做,秩序就无法保障。
乙:应该尊重每个公民的读书权利……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进馆读书,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生答后,师生归纳:我不赞成读者甲的观点,赞成读者乙和图书馆长的观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尊重他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尊重他人的意义,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我。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
然而,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差异,他们对尊重的理解和认识各不相同。
有的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表达尊重,有的学生可能不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
2.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
3.引导学生将尊重他人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如何尊重他人3.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经验。
3.情景模拟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他们发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生活中的实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一个关于尊重与不尊重他人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
提问:你觉得尊重他人重要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尊重他人的,以及尊重他人的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尊重他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尊重他人》教学设计3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尊重他人》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各种案例和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关系。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尊重他人是他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在生活中具体实践还需要引导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2.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3.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各种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案例和活动内容。
2.案例材料:准备各种生活中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活动器材:准备所需的活动器材,如卡片、贴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动画短片,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种关于尊重他人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总结尊重他人的原则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总结自己在活动中所学到的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尊重他人,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活动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尊重他人的意义,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尊重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我,对他人和外界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
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意识到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也开始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但是,他们在尊重他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人,对尊重他人的理解较为片面等。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尊重他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2.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3.培养学生良好的尊重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意义2.如何尊重他人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经验,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他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关于尊重他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他人?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尊重他人的,以及他们的行为给对方带来了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经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尊重他人》教学设计《尊重他人》同步练习1、中学生刘刚是班中的“双差生”,他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
有一次,在课堂上,老师看他对某一问题肯动脑筋,就点名让他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回答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这之后,老师有意让他多发言,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他改变了学习态度,学习一天比一天进步、认真,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对刘刚的变化理解不正确的是()A、自尊使人不断进取B、自尊使人自强不息C、自尊使人品德高尚D、自尊不能容忍别人超过自己2、周恩来总理虽然身为国家领导人,但时时不忘想到他人。
一次,因为他咳嗽,理发师不小心把他的2划了一道口子,他不仅没有责怪理发师,而且还马上道歉:“这都怪我咳嗽时没有和你打招呼。
”下列不符合题意的是()A、自尊自信的人知道尊重他人B、尊重别人才能让人尊重C、自尊自信的人只做好事,永远不做坏事D、自尊自信的人品格高尚3、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年轻时曾四次高考,四次落榜,但是他没有心灰意冷,更没有自轻自贱,强烈的自尊心使他鼓起勇气,利用在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的机会,刻苦学习写作。
他虽然没有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但他的作品在北京的报刊发表后,北京大学的学生很羡慕他,清华大学还请他去开座谈会,他最终称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这说明()A、自尊的人能够积极进取B、自尊的虚荣C、自尊的人总是目中无人,我行我素D、自尊的人都是能够成才的4、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A、自尊心B、自信心C、自私心D、自负心5、某高速公路收费站打出了这样醒目的标语:“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车,让出安全;车让车,让出秩序;人让人,让出和谐。
”这一标语的内容说明了()①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③处处忍让有损个人人格尊严④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尊重他人》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尊重他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尊重他人的含义、为什么要尊重他人以及如何尊重他人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人际关系。
但受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尊重他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言语粗鲁、行为冷漠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他人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含义,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良好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案例材料及相关视频。
3.小组讨论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如言语侮辱、行为冷漠等,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尊重他人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文明交往的前提。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尊重他人?引导学生从言语、行为等方面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
4.巩固(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尊重他人的,从而加深对尊重他人方法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活动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开始学会评价他人。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在具体实践中难以做到。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从内心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尊重他人的概念,知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形成尊重他人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培养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相关资料。
2.投影仪和电脑。
3.案例材料和相关视频。
4.小组讨论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尊重他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关于尊重他人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尊重他人的概念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
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巩固(5分钟)情景模拟: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尊重他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1《尊重他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尊重他人》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人深思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学会尊重他人,不仅能够使他们得到他人的尊重,也能够使他们在社会中更好地立足。
但是,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部分学生可能对尊重他人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产生误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尊重他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尊重他人的方法3.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3.实践演练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生活场景,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生活场景道具,用于实践演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他人?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尊重他人的,以及他们的行为为什么值得赞扬。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尊重他人的现象,并共同探讨如何改正。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尊重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尊重他人》学案
1尊重他人
一、教学目标:
在学习和生活中知道怎样尊重他人。
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如何学会尊重他人
三、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图片导入
请问你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用礼貌用语吗?一般在什么场合用的比较多?
教师总结: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善于用礼貌用语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阅读课本32页的两幅图并回答问题
问题一: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
问题二:就上述场景,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阅读课本33页小故事并回答问题:
问题:1.从推销员的“自我介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这位推销员为什么感谢买鞋子的商人?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
播放,就你对乞丐进入图书馆的事件,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檫,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尊重从我做起:
阅读课本36页的图片回答问题
问题:1.你赞同他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尊重他人,我们还能怎么做?
教师总结:每个人生来是平等的,每个人不论出生、性别、种族等,都应该受到尊重,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同,
但地位平等都应该受到大家的尊重与认可。
学会尊重他人还应该做到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教师寄语: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尊重他人。
作业: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板书设计:
尊重他人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什么是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会给个体带来什么影响?
尊重他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尊重从我做起
如何学会尊重他人?
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对待他人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欣赏他人
教学反思:4.2以礼待人
学习目标:
A、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B、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c、培养学生的文明有礼意识,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
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环节:
一、自主学习
社会生活中待人有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体现在、、等;
文明有礼的作用?
文明有礼是人的前提。
文明有礼促进。
文明有礼体现。
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
二、交流展示:
小组交流:探究活动: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思考: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
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学生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思考:同学们说出了对文明小区的什么期望?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什么影响?
情境判断——明礼守礼哪些是守礼的行为?
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帮老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②吊儿郎当地穿着校服,胸口衣裳大敞。
③在饭堂排队打饭,遵守秩序。
④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
⑤见到走廊或楼梯有纸屑、垃圾,顺手捡起,扔进垃圾筒。
⑥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开恶意玩笑。
⑦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
P39探究与分享
P40拓展空间
三、综合运用:
小明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太快了,反正听不懂,上课经常看小说。
这种行为
A、对的,谁让老师讲那么快B错的不懂得课堂基本礼貌
c、对的,没有打扰老师是一种好的行为D、错的应该反抗老师的讲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达标反馈:单项选择题
【基础闯关】
以下属于礼貌的表现有
A、上课时偷偷地看小说B与别人侃侃而谈,不时的打断别人的谈话
c、在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D、今早看见老师没有主动打招呼
【能力提升】
礼貌包含下列良好品质
⑴尊重⑵宽容⑶谦让⑷与人为善
A、⑴⑵
B、⑶⑷c、⑵⑶⑷D、⑴⑵⑶⑷
快递员剐蹭轿车被扇耳光;保安劝离遛狗男子被打骨折……稍有冲突,就骂脏话、扇耳光、殴打人,简单粗暴处理,“得理不饶人”“无理赖三分”,小事情往往诱发了大矛盾。
究其原因,是有些人忘却了
①礼貌②宽容③友善④尊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与“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含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c.欲不可纵,纵欲成灾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
月寒
课后反思:。